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参考文献_59_61

合集下载

摄影专业参考文献

摄影专业参考文献

摄影专业参考⽂献摄影专业参考⽂献范例 参考⽂献是⽂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献,分享摄影专业参考⽂献,快来看看吧! 摄影专业参考⽂献1 [1]姜进.新⽂化史[M].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11. [2]韩丛耀.图像:主题与构成[M].北京: 北京⼤学出版社, 2010. [3]唐团结.世界摄影发展史:摄影图⽚探索之旅[M].南京: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6. [4]林韬.电影摄影应⽤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5][英]史蒂夫.麦克劳德.摄影后期——拍摄.修饰.洗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郑虹.摄影的历史[M].北京:华⽂出版社,2009. [7]林路.摄影艺术⼆⼗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林路.瞬间与永恒:90位摄影名家作品解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9][法]于贝尔.达弥施.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M].桂林:⼴西师范⼤学出版社,2007. [10]鲍昆.观看再观看[M].北京:中国⽂联出版社,2009. [11]顾铮.世界⼈体摄影史[M].上海:上海⽂艺出版社,2001. [12][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出版社,2010. [13]吴钢.摄影史话[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 [14]钱春莲.幻影年华:跨越时空的影像作者研究[M].上海:上海⽂化出版社,2007. [15]宿志刚,苏丹.光影的诗篇——摄影美[M].北京:北京师范⼤学出版社, 2011. [16] [法]克⾥斯蒂安.柯若勒著,赵克⾮,⾕⼀译.特定的情境——摄影⽂化散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1. [17][德]克劳迪娅.朗法可尼.⼥⼈与珍珠:绘画与摄影中的恋物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18][美]李元.李元谈摄影修炼之道[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19][美]李元.创意与实践[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9. [20][美]李元.李元风光摄影经典实例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1][美]李元.⾏者⽆疆:李元⼤师讲风光摄影[M].北京:机械⼯业出版社, 2010. [23] [美]迈克尔.弗莱伊.国际风光摄影教程:和安塞尔.亚当斯学摄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4]顾铮.世界摄影史(修订版)[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5]张衡,李庆德,吴启⽂.数码照⽚艺术化处理圣经[M].北京:电⼦⼯业出版社, 2009. [26]雷茂奎.摄影⽂化与摄影家研究[M].乌鲁⽊齐:新疆⼈民出版社,2009. [27]史林平,钟⼭.构图决定⼀切 [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8]刘宽新.数码影像专业锐化[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9]王晓军.画意摄影[M].北京:中国电⼒出版社, 2009. [30][英]埃蒙.麦克卡⽐著,李中译.杰作如何产⽣:摄影⼤师的⽅法和技巧[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9. [31]尚艺摄影.时尚⼈像摄影完全⾃学宝典[M].北京:机械⼯业出版社, 2011. [32] [英]乔.科尼什.光线第⼀[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33]史林平.话说风光:图解风光摄影四⼤秘诀[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 [34]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北京四合院[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中英⽂双语) [35]刘桂桂,付京.⼈像摄影化妆造型教程[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 [36][英]格⾥.巴杰著,朱攸若译.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活[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 [37][英]史蒂夫.勒克著,⾦荔,许维腾,陈刚译.数码摄影百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38]宿志刚,苏丹编著.光影的诗篇[M].北京:北京师范⼤学出版社, 2011 [39]顾铮编译.西⽅摄影⽂论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40]中国摄影史略[M]. [41]顾铮主编.摄影·社会·空间[M]. 上海:上海锦绣⽂章出版社,2010 [42][英]泰瑞贝内特著,徐婷婷译.中国摄影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 [43]康⼤荃.摄影美学原理[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摄影专业参考⽂献2 [44][美]特⾥·巴雷特,何积惠译.影像艺术批评[M].上海:上海⼈民美术出版社,2006; [45][美]乔纳森·弗⾥德著,王升才,冯⽂极,库宗波译.美学与摄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46][美]李元.谈美国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2. [47]苏盛鑫.⼈像摄影⽤光实战指南[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 2011 [48]徐婷婷编著.出龛⼊龛[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0 [49]宋刚明.影殇[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2011. [50][美]Chris Orwing著,李钰婷译.⾮凡视觉:摄影⼤师的构思与创作[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2010. [51][瑞⼠]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M].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11 [52]摄影⼤师杰作探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53][美]詹姆斯·埃尔⾦斯.艺术是教不出来的[M].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11 [54][英]乔纳森.美学与摄影[M]. [55]杨绍先等编著.摄影技术与艺术(第2版)[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8. [56][美]约翰哈林顿著,马振晗译.商业摄影师的专业之路(第2版)[M].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11. [57] [美]杜威.艺术即体验[M].北京:⾦城出版社,2011 [58]吉林摄影出版社.中国传世风光摄影[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 [58]⼀⽩.数码单反摄影新⼿速成[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1 [59]⼀⽩.轻松学好数码摄影 [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1 [60]⼀⽩.数码摄影风光实拍⼿册 [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1 [61]⼀⽩.数码摄影完全⾃学⼿册 [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1 [62]严志刚, 曾鸣, 江芬.焦虑的⾷指 [M].长沙 : 湖南⽂艺出版社, 2011 [63]于东东.艺术摄影 [M].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1 [64]于⽂灏.摄影曝光控制 [M].上海: 上海⼈民美术出版社, 2011 [65](英)伍兹, 曹天铖译, 王磊译.玩遍全球 [M].北京 :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1 [66]伍振荣.数码摄影修图教材 [M].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1 [67][美]Barbara London, [美]Jim Stone著,杨健,陈欣钢译.美国简明摄影教程 [M].北京 : ⼈民邮电出版社, 2011 [68] 何惟增.建筑摄影 [M].北京 : 中国建筑⼯业出版社, 2011 [69] 何⽂亮.Photoshop CS5数码摄影后期调⾊与艺术设计 [M].北京 : 机械⼯业出版社, 2011 [70] (英)戴维·克拉克著,洪钢,朱晨多,郭嘉译.摄影100关键词 [M].杭州 :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 摄影专业参考⽂献3 [1].张莉琳;浅谈数码影像之前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语⾔的运⽤[D].南京师范⼤学.2013 [2].丁明明;摄影影像创作表现⽅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 [3].韩平;落差⼀摄影表现与影像观看[D].⼭东师范⼤学.2010 [4].雷⽂⼴;当代时装摄影的表现风格研究[D].苏州⼤学.2011 [5].黄红艳;⾃拍摄影的艺术表现[D].吉林⼤学.2013 [6].房旭;⼴告摄影艺术的创意风格流变[D].⼭东⼤学.2014 [7].吴泳;民俗摄影中的传统⽂化及其表现研究[D].南京林业⼤学.2008 [8].韩天宇;荒⽊经惟摄影艺术风格探究[D].齐齐哈尔⼤学.2013 [9].邵秀婷;摄影艺术中的美感表现语⾔研究[D].延边⼤学.2011 [10].付晓岚;北京影像艺术市场研究⼀北京摄影艺术市场考察[D].北京印刷学院.2013 [11].洪云;新闻摄影中的影像艺术性的应⽤研究[D].西安⼯程⼤学.2013 [12].王倩;平⾯摄影中模糊影像视觉艺术的应⽤与研究[D].⼴东⼯业⼤学.2012 [13].韩韬;内蒙古摄影中的蒙古族传统⽂化表现研究[D].内蒙古农业⼤学.2014 [14].李亦墨;1937⼀1949解放区摄影艺术风格研究⼀从三个解放区代表性摄影家说开去[D].南京师范⼤学.2011 [15].孙琳琳;论摄影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表现⼒[D].西安美术学院.2012 [16].王栋栋;对艺术家曾⼴智的苒定义⼀摄影在⾏为艺术中的作⽤[D].南京师范⼤学.2013 [17].韩梅;艺术能否定义——从分析美学探讨艺术定义的可能性问题[D].复旦⼤学.2005 [18].吴⽂熠;新闻摄影的审美研究——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的`可⾏性[D].四川师范⼤学.2013 [19].吴⽂熠;新闻摄影的审美研究⼀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的可⾏性[D].四川师范⼤学.2013 [20].梁媛;电影⼿持摄影美学研究[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2014 [21].王⽉明;新闻摄影美学探析[D].郑州⼤学.2008 [22].郭艳;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D].陕西师范⼤学.2009 [23].王翔宇;摄影艺术的美学视⾓研究[D].南京林业⼤学.2010 [24].戴菲;基于透视和叙事的摄影美学研究[D].上海师范⼤学.2009 [25].尹昌志;论绘画中的摄影式美学[D].中国美术学院.2009 [26].周蓉;基于现实性的摄影美学研究[D].西南⼤学.2012 [27].李屾;北京奥运会体育动作摄影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学.2012 [28].吴⽟如;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传播[D].武汉纺织⼤学.2010 [29].侯艳虹;医药新⽤途发明的专利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学.2011 [30].王国良;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与深层解读[D].哈尔滨师范⼤学.2011【摄影专业参考⽂献范例】相关⽂章:10-0310-1610-1210-1606-1611-2308-2908-0309-12。

中国明星的影视造型分析

中国明星的影视造型分析

中国明星的影视造型分析中国明星在影视领域发展迅速,他们的形象塑造和造型设计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影视造型是电影和电视剧中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服装、化妆、发型等方面的调整来传达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情感。

本文将从服装、化妆和发型三个方面对中国明星的影视造型进行分析。

一、服装造型服装在影视造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明星的服装设计既需要符合角色的个性特点,又要与剧情背景相搭配,能够更好地体现角色的身份、社会地位和情感状态。

例如,在历史剧中,明星的服装设计通常遵循古代的风格,通过细节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来体现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

而在现代剧中,明星的服装设计则更加注重时尚元素的融入,以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化妆造型化妆是明星影视造型的关键环节之一,能够通过调整妆容来突出角色的个性和气质。

不同的化妆风格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形象效果,从而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外貌特征和内在性格。

在历史剧中,明星的化妆通常非常精细,细致地表达了角色的面部特征和时代背景。

而在现代剧中,明星的化妆则更加注重自然轻薄,以突出角色的年轻活力和时尚感。

三、发型造型发型是影视造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能够瞬间改变明星的形象。

明星通过不同的发型设计来诠释角色的不同特点和气质。

在历史剧中,明星的发型通常遵循古代的发饰和发型,通过不同的发式来展现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而在现代剧中,明星的发型则更加多样化,通过不同的发色、发型和造型来塑造角色的个性和形象。

综上所述,中国明星在影视造型上注重服装、化妆和发型的搭配,通过不同的设计和调整,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

影视造型不仅仅是外貌的呈现,更是对角色性格和情感的深入解读。

中国明星在影视造型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扮演各种角色,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通过对中国明星的服装、化妆和发型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视造型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重要性。

明星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形象,为角色的塑造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影视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影视摄影造型

影视摄影造型
奇”一说。因此,蒙太奇是意味着将一部影片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 间
的条件中组织起来。
➢ 蒙太奇的项目分类
思维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诗意蒙太奇 寓意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 节奏蒙太奇 形态蒙太奇 主观蒙太奇 在诸多蒙太奇当中,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分类是最好的,因为他看到了所 有类型,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蒙太奇: 长度蒙太奇(又称“最早动力”,与乐曲的长度相仿,以镜头的长度为基础 ) 节奏蒙太奇(又称“最早感染力”,以镜头长与画面内部的运动)
三.影视表现的运动性
影视都能表现运动,并在运动中进行表现。 这构成了影视摄影造型、构图不同于其它造型艺术的第二大本质区别。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它的直接可视结果是事物的形态变化和空间位移。 事物总是处在运动过程之中,所以运动状态较之静止状态更能展现事物的内部矛盾 和本质。从表现角度看,对象运动有如下几种明显的感知性。
那么,影视摄影造型都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影视构图的一次性
影视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是不同的。 影视画幅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因题材、对象体积、规模不同而改变。一般情 况下,大量地对画面进行后期处理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我们很 少能简便自如地对大量的影视画面进行裁减、 加光减色、色彩校正、 局部特技处理 等, 所以在正式开机拍摄以后, 影视画面基本就固定下来了, 这就需要摄影师有过 硬的基本功,能够一步到位,更好更快地结构画面,表现主题。 这一特点,也许正是行内人把它称为“遗憾的艺术”的一个原因吧!
表现视点变化,而且带来表现上的多层次、多景别、构图结构的多变化。用 心理运动代替物理空间运动,省略了主体空间运动,既带来表现得简洁,又 赋予镜头组接、时空跳跃以强烈的情感色彩。 运动摄法表现静止对象 表现巡视,也有变化表现对象和表现重点转移的性质。

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

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 艺术与设计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刘亚楠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不同的影视工作者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影视画面造型,以及光影色彩构图便是影视工作者这一部分审美意识不同的展现。

不同的审美形态化会构筑出来形态不一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色彩,按照一定的意图规律组合成为凝聚者创造者审美情感的画面艺术形象。

在世界影视争相发展的现当代社会,不同影视画面中具体光影色彩以及构图的应用可以提高艺术创作工作的层次感,同时可以弘扬中华民族具体的传统造型元素,构建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影视文化人物形象。

关键词:影视画面;光影色彩;造型构图光线是一种可以流动着向观众表情达意的语言,利用光线和色彩的变换可以完成通过对影视作品中具体内容的营造。

高级的光线层次感可以通过对影片故事氛围的讲述再现民众熟悉的日常事物,同时也能够诱导民众感受日常平凡事物中存在的独特魅力,达到调节整体气氛的深刻作用。

一、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处理观众在欣赏中多的影视作品时,其欣赏到的色彩构造与影视创作工作者具体表达的内涵不谋而合,影视作品的色彩被观众群体赋予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美学意义。

(一)对光线的巧妙利用光影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明暗变化呈现出来的,而在具体的影视画面中则可以通过色调的深浅层次变化进行反应。

在影视画面色彩的调配过程中,光线是以流动的方式进行展示的,是一种较不稳定的视觉现象,通过自然的变换以及人为打造展现出光影的不同强度。

影视工作创造者在利用光源进行视觉色彩创造时,会对光感进行深层次的表现和探索,高级的光源可以为影视作品增加可观赏性,并且其中隐含着的层次感会进一步提高影视作品的高级感。

在拍摄影视作品进程中,不同的片段和场景要求运用不同的光感,光的层次感被影视工作者广泛应用于提升整体影片的立体感和画面感,高级有深度的光感可以着重提升观众探索影片的空间层次感,使得影视作品中的每一样艺境的创设都有光线的参与。

浅析影视剧中的造型设计

浅析影视剧中的造型设计

浅析影视剧中的造型设计作者:李文帅翟天然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1期摘要: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是我们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心理变化特点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为例,从服饰造型、服饰色彩、配饰等方面解析现代影视剧中的造型设计,以期观众对历史服饰的特点的了解更为清晰,不断加深中国历史的了解。

关键词:服饰;造型;设计;色彩0 引言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不仅具有肆意彰显的特别表征,而且会使人回味,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内在含义。

好的人物造型设计甚至会起到提升作品内涵以及得到观众认可的作用,由此,可以认识到,虽然造型设计的内容不能替代影视剧情,或者成为表演内容,但仍然具有深刻的表意特征。

随着如今大量影视作品的出品,人物的造型设计已经成为评判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1 基于影视剧的服饰造型发展当今生活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作品是如今能满足现代人精神生活需求的最有效的诉求之一。

影视剧相较于书籍,对我们来说更为直观而且方便,如今人们对各民族的服饰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也大多来源于影视作品。

通过电视剧、电影,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唐朝、清朝的汉服、旗装以及各朝的服饰装扮特点。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能够认识历史却无法身临其境,了解服饰的历史和变迁,我们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影视作品。

对于文化传承有一种观点强调“承”的本质,重视文化在“承”中的自我生产。

[1]我们以古装剧中的清宫剧为例。

我们这一代,最早接触的清宫剧就是《还珠格格》,而当初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宫中女性的大旗头、花盆底,以及男性的满人头型。

这样的造型设计特点一直影响到今日。

而前几年大火的《甄嬛传》又在此基础上有了进步,其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变化特点也伴随着造型服饰的变化,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影视内容的发展。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历史的了解途径也在不断增多,对历史的服饰特点也更加了解。

动画电影《大护法》的构图形式美感分析

动画电影《大护法》的构图形式美感分析

对比关系:圆形元素占了画面 较小的比例,暗示了花生人被 困的僵局,其正处于弱势地位; 而代表危险与压迫的三角形元 素占据更多画面,暗示这是一 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所有人都 活在被恐惧构建起的幻想里。 两种元素同时并用,置于太阳 与天空的大背景下,揭示出主 线“为什么太阳这么红还是这 么冷”的原因。在色彩的运用
《大护法》的场景构图借用了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与空间, 以虚取实,展现空灵之美的意境(图2)。这种大量留白的场景构 图形成写意水墨画面,充满艺术的张力与中国民族化的风格。 这一构图形式采用从右至左、缓缓平移镜头的方式,形成慢节奏 推移的视觉,使留白的视域向外拓展。《大护法》的创作者采用空 间与留白的方式,更好地表现了山的高远、平远和深远,画面中 的留白处给人以如云、如山、如水的无限遐想,呈现了一个空灵 缥缈、绵远悠长的空间。
图3 上,画面主要采用了黄色与紫
色的对比色。黄色的太阳明度高,紫色背景明度低,这样的对比 强烈,让场景画面主次分明,更为生动。同时,创作者在饱和度 上进行了调和处理,没有使用纯度高的黄色与紫色,因此,即使 运用了对比色,画面还是统一、协调的。创作者通过色彩、大小 对比凸显画面的视觉重心,加强了艺术效果,渲染了壮烈的故事 氛围。
在《大护法》的房屋场景中,则是通过不同大小色块的高低 起伏排列形成节奏,从而产生具有律动效果的美感,使画面构图 具有动感与活力。在森林场景中,树木通过重复的结构形式,用 色彩塑造的光影效果分割画面。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高低 起伏的排列,以及色彩的冷暖,形成了构图中的节奏。节奏与韵 律往往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韵律在节奏的基础上得以丰 富,节奏在韵律的基础上实现升华。
2.对比与调和
对比指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安排在一起,这
71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第一章影视场景设计_10_36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第一章影视场景设计_10_36

影视作品画面造型分析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两大部分。

前期制作又是后期制作的基础。

在前期制作中,影视画面造型是其重要核心,其中又涵盖着场景设计和摄影。

场景设计和摄影都和视觉艺术紧密相关,这两个环节对于影视的画面造型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对于影视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必须了解、熟悉、掌握的。

影视艺术离不开画面造型。

传统意义上的造型是指一种静止的、空间上的艺术结构。

简而言之,造型就是艺术的空间构成。

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等等,都依照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影视艺术是具有时空性质的、运动着的光、影、色的造型艺术。

影视画面和绘画的画面一样,都具有明显的四周边缘画框的框架结构,但是,影视作品除了有静止画面外,其最大特点是有活动画面。

它具有时间的向度,每一个单幅画面为一帧,每秒有25帧画面,如此这般构成了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影视画面,从而吸引观者起到传情达意之作用。

影视艺术造型和其他的造型艺术具有相通之处,同时又综合和借鉴了其他各种造型艺术的特有手段和技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造型语汇。

如在画面视觉上借鉴美术领域的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等造型规律,也延伸了美术造型中的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技法,又吸取了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响等特点。

所以影视画面造型和绘画的造型语言相比较,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点。

所以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艺术。

第一章影视场景设计影视场景的设计是要体现编剧的思路的,是与主题息息相关而不可忽视的。

就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节目来说,如果是经济类节目、法制类节目或是新闻教图1-1圣安娜与圣母子 列奥纳多·达·芬奇育类节目,它的场景设计就要偏向于凝重沉稳的色调,主持人或者是邀请的嘉宾的服装就要求比较正式,色调款式也要庄重;而文艺类节目的场景设计就要求活泼大方,色彩明快鲜艳、夺人眼目;如果是女性节目往往多用粉红色和玫瑰红、紫色这些浪漫的色调;少儿节目就显得五光十色、缤纷灿烂,像花朵盛开一般为宜。

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一引言 (3)1.1 论文的探究目的和意义 (4)1.2 论文选题现状 (4)1.3论文探究方法和创新点 (4)三电视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8)四、影视作品角色造型的艺术表现 (9)2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13)5.2 经典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14)参考文献 (19)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摘要:本文浅析了影视作品中的影视人物的造型设计,人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具有肆意彰显的特别的表征,而且会使人回味,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内在的蕴涵。

好的人物造型设计甚至会提升作品的内在含义以及得到观众的认可,由此,可以深入的认识到,造型设计的内容虽燃不能替代影视剧情,亦或者成为表演内容的替代,但依然具有深刻表意的特征。

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设计,不但可以彰显时代的特征,也可以为所在的时间做上印记,并且在美学的追求和艺术的表现上,随着如今大量影视作品的出品,已经成为评判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关键词:造型设计,艺术追求,大众审美,符号化一引言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作品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这一诉求上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我们直接的看到影视人物造型设计具有非常明朗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设计决定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人们就会对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从事影视工作的工作人员们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多变和多元化,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有展现力和张力。

在现在出现的各异的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设计的角色化、具体化以及专业化是最为基本的艺术视觉语言,写实造型设计和写意造型设计是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创作手法,两者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都有自身的优点,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工作者们需要将角色塑造的更为立体,人物更加丰满,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刁钻及专业的审视,并且成为观众满意并且买单的影视作品,这样,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

17种构图类型全面解析影视作品

17种构图类型全面解析影视作品

17种构图类型全面解析影视作品17种构图类型全面解析影视作品1.对角线形构图对一个运动的主体,或想要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动感,大多采敢指向主体运动的斜线进行构图。

对角线构图不仅产生活力,而且择可产生动感。

对角线形构图2.三角形构图又可细分为正三角形构图、斜三角形构图和倒三角形构图襄种情况。

前者在视觉感受中有一种较为稳定的感受,而后两者则是给人一种动荡或颠覆的感受。

对三角形构图的理解是:当画面主体景物的轮廓线,由水平线向上汇聚的交点成三角形时,其画面结构则被视为三角形三角形构图。

运角形构图是利用几何图形表现画面的构图,是经典的构图形式之一。

因为三角形通常象征着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建筑的三角楣,以及在古典绘画中的典范使用,又被称为金字塔构图,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就是三角形构图的代表作。

中间的圣母和两旁的圣婴在画面中形成一个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经常用于人物和物体的组合构图。

在三角形构图中,观众的眼睛通常沿着三角形的三个点移动观察,所以画面就变得具有生动性。

当把人物组合在三角形的画面中时,在最高点的人物就会显得有优越感,反之,就会变得被动或卑微。

当然,通过放置三个次要的兴趣点,这个至角形构图可能令观众的兴趣点变得分散。

三角形构图3.半圆形和拱形半圆形和拱形也是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

圆形具有象征和谐、圆满及饱和的含义。

一个圆形的构图能把观众和画面中的人融合到一起,在感觉上进入一个亲密无间的画面语境中。

在大自然中,或在日常—活场景里,经常可见一些类似半圆形的景物,如河流池塘、湖边、海岸或曲线造型的建筑物、花、草、树、木等形成的半圆形。

半圆形构图的中心部分通常是呈现出空白,但不排除点缀上一些小的陪衬物体半圆形构图能给人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活里的感觉。

拱形构图而拱形也会产生类似的感觉,相比之下还具有一定的灵巧性。

拱形除了作为4个构图要素之外,还具有一种引导观众视线的结构作用,拱形的空间给种轻快的效果。

4.圓形构图圆形构图是一种封闭式构图形式,也可以看成是半圆形构图的延伸和发展,在圆形构图中,人或物体被安放在中心的四周,中间出现一部分空白状态。

分析《可可西里》的影视摄像画面造型元素

分析《可可西里》的影视摄像画面造型元素

分析《可可西里》的影视摄像画面造型元素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画——分析《可可西里》这部影片的影视摄像画面造型元素对故事情节叙述与人物塑造起到的作用现代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构成影视画面的美学元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想拍出好的画面,就应该先熟知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电视摄像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画面的景别元素、画面的构图元素、画面的拍摄角度元素等三大方面。

影片《可可西里》讲述了北京来的记者尕玉冒着生命危险跟随巡山队员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同亲历并见证了猖狂的盗猎分子种种血淋淋的罪证的故事。

本片在电影摄像造型上的成就颇高,也获得了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摄影。

甚至有人评价《可可西里》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画一样。

接下来我将以影视摄像艺术造型基本元素的三大方面来分析《可可西里》中影视摄像艺术造型基本元素。

(一)景别在很多影片中,通常是以远景作为开头的,而《可可西里》则以一个近景到特写的推镜头作为开篇,清晰捕捉到了此时强巴正在小憩的样子。

同时,画面中,强巴所处的具体环境并不明显,这里也在开篇吸引观众眼球,引导观众继续往下看。

而在第46秒,出现了六个捕猎者在车外包围强巴的中景镜头,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手上的动作——拿着枪,面部的神态——咄咄逼人。

这个中景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人物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人物上半身的行为、动作,再通过与强巴的近景镜头的对比,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敌对关系和强巴此时所处的敌强我弱、势单力薄的境地,为后来强巴被杀的情节线发展做推动和铺垫。

影片中也多次运用了远景。

例如在偷猎者开着汽车在大荒漠上追逐并猎杀藏羚羊的情节中,在拍摄藏羚羊四散逃离的时候运用了远景。

其一表现了可可西里荒凉无垠的恶劣自然环境,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性。

其二将藏羚羊与这一环境结合起来,以景抒情,更加突出了藏羚羊在这个险恶环境中,面对自然和偷猎者的双重威胁下的孤立无援、弱小无助。

其三也可以使观众更清晰的获得画面信息。

同理,影片中也出现了很多巡山队员在可可西里大荒漠中的远景,表现出人再这一恶劣大环境下的渺小,也为后来很多队员因环境而遭遇劫难的情节起铺垫作用。

浅析画面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浅析画面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北京人文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浅析画面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姓名:指导老师:院系:影视艺术学院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完成日期:2 0 1 2年3 月w 摘要电视是视觉的艺术,是有一个个单独成立的画面组成的而组成画面的诸多造型元素,要在最合理的搭配组合下才能产生最完美的画面效果,并能突出最美的视觉形式。

在此基础上,影视作品的工作者必须要非常了解组成画面造型的各个部分功能、效果和作用以及如何综合调度这些元素才能传达出工作人员最想创造出的效果。

此篇论文主要以自创短片《爱的传递》为案例,探讨的是影视画面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手法、作用及其成熟化发展的理解。

从构图、景别、色彩和光线等元素在影视画面中的综合运用以及导演的综合调度,并举例说明影视画面造型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意义在于突显出影视画面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日益成熟化。

关键字:《爱的传递》,画面造型,作用,成熟化w ABSTRACT Television is a visual art there is a separately formed picturecomposi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icture many design elementsto the most reasonable combination to produce the perfect picture ofthe effect and can highlight the most beautiful visual form. On thebasis of thi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of the workers must bevery 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icture modeling functionof every part effect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how integrateddispatching these elements can convey the staff wanted to create theeffect of. This thesis mainly to create short film love as a case is on thetelevision screen shape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expressionrole and mature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From thecomposition size color and light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film andtelevision picture in the comprehensive and director of integrateddispatching and examples of television picture modeling rich andcolorful expression function. Meaning is highlighted the televisionpicture modeling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becomes more andmore mature.Key words: love,the picture modeling,effect,maturew 目录摘要………………………………………………………………2ABSTRACT ………………………………………………………………3第一章、导论………………………………………………………… 5第一节、电视画面造型的定义与理解……………………………… 5第二节、画面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5 一、构图及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 5 二、景别及景别在作品中的作用………………………………… 6 三、色彩及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 7 四、光线及光线在作品中的作用………………………………… 7第二章、电视画面的历史发展演变……………………………………9 第一节、早期的电视画面——“无声的艺术”…………………… 9 第二节、声音的出现…………………………………………………9 第三节、当代电视画面的成熟化……………………………………10第三章、电视画面造型未来发展的多元化进行总结和升华………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w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电视画面造型的定义与理解1 著名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过:”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浅析影视造型艺术

浅析影视造型艺术

浅析影视造型艺术作者:玄芝恩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影视艺术行业蓬勃发展,在制片水准提高的同时,影视作品的可观赏性也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新的影视形象,进入到观众的视野并成为经典。

若要精准地塑造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应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核心精髓,使造型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优质而新颖的影视造型,为影视作品增加艺术魅力,具有更强的审美性。

【关键词】影视造型;艺术审美;创新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115-01一、影视造型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给我们透露着许多信息,包括角色的职业、性格、经济状况等,此外还具有渲染人物情绪的作用,工作对象是演员,塑造的人物的外部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演员给予它内心思想,这样的人物才会完美,所以精准的设计语言是造型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第一,电影的制作过程是多方协调统筹合作的过程,完成一部优秀的电影的拍摄,离不开对角色的成功塑造。

在影视作品中,当我们看到某一个角色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先通过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判断这个人在作品中所担当的角色。

包括肤色、妆容、服饰色彩等。

人物形象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而外在的视觉形象占据着观众认知角色的83%,所以第一眼的视觉感受至关重要的。

第二,影视作品对造型工作者的职业要求逐步提高,促使形象设计在影视业焕发出新的魅力。

人物的视觉效果是影视视觉传达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为了满足不同题材影视作品的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眼界,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需求。

设计师要深入社会,观察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观众的主体不断发生改变,电影受众群体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不断提高,欣赏、批判等多种观赏形态并存。

观众在对影视作品空前热爱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影视作品审美的要求,从而也更加证明了影视造型艺术在影视创作中的魅力。

《影视画面构图基础》分析

《影视画面构图基础》分析
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摄影机开始装配上不同焦距的 多种镜头,从而开拓了摄影光学的更大的可能性,接着,又 出现了“全景深”镜头的运用,光线效果和光线气氛的创造 ,使摄影更具有表现生活的能力。这一时期,声音开始进入
电影。
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 信的银幕效果,摄影艺术中的“照相本性”进一步受到重视, 加上感光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照明灯具不断改进,摄影机更
影视摄影的艺术手段主要包括光线
、色彩、运动、画面构图的处理及各种
摄影技巧的运用。
摄影造型的几种主要艺术处理方法
1.光学镜头的运用
光学镜头的造型功能,是摄影造型中重要 艺术表现手段之一。依据摄影机、摄像机光
学镜头的造型特点,可以选择具备不同造型
能力的标准焦距、长焦距或广角镜头。通过
恰当选择和推确运用,营建符合整体画面风
秒(电影)或25帧/秒(电视)的拍摄,通过正常曝光,将现实
对象的形状、体积、颜色、质地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 轨迹记录下来,并以相同的速率放映来获得活动影像。通过
电影摄影、电视摄像所获得的活动影像,与正常人的视觉器
官所看到的现实对象接近或相似,其形象具体、可视、真实 又具有描绘作用。
二、影视摄影的主要艺术手段
画面综合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形象、声音、音乐共
同构成影视画面的完整声画结构。
电视画面的特点
1.电视画面的屏幕显示特点
(1)电视画面的色彩饱和度高,较为夸张。
(2)在电视画面中,没有纯黑的部分。 2、电视画面的即时传送和即时反馈的特点 电视画面通过微波、 卫星等传送方式,可以将正在发生 或正在进行的事件的存在方式和运功状态进行同步传送,这
大的影响。
第二章 影视画面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服饰造型赏析》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服饰造型赏析》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服饰造型赏析》课程作业姓名:赵汗青学号:201141505075 学院:外语学院专业:韩语人物一:波普先生所在影片:《波普先生的企鹅》着装造型要点描述:上裝:白衬衫,黑色呢大衣下裝:黑色裤子,黑色皮鞋配饰:黑色墨镜,黑围巾,黑色皮手套该造型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整部电影中,波普一身黑色西装造型贯穿其中,与他的性格很相称,显示出中年波普的干练、精明。

他是一名手段高强的业务员,专门负责说服房屋所有者放弃所有权。

清一色装扮也凸显了其孤傲的性格,他逃避家庭责任,住在纽约豪宅里,与离婚妻子保持友好关系,与女儿的关系僵持。

此外,波普的成功男士装扮与其居住的环境互相衬托。

豪华的住宅,贵气而又清冷,精练的装扮,共同烘托了波普孤傲而又寂寞的一面。

同时,他的装扮与影片其他主人公“企鹅”十分和谐,有一种幽默感。

故事的发生在寒冷的冬季,黑色的皮鞋踩在厚厚的积雪上,黑白对应,使人物突出效果更明显。

人物二:宗冕所在影片:《家门的受难》着装造型要点描述:上装:黄色T恤,配卡通人物下装:浅色背带裤,棕色拖鞋该造型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整部电影中,宗冕服装完全以黄色为主调,无论是之前的浅黄色T恤和浅黄色短裤还是后来的黄色衬衣,黄色造型贯穿其中,与宗冕的傻憨的性格相对应,同时显示出了宗冕的人物处境:常受人取笑和藐视,同时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宗冕的黄色服饰烘托了整个影片欢乐、恶搞的气氛。

黄色T恤上装衬托出他的“傻”,在追赶劫匪时刻画出其不懂变通、顽固的性格,然而也突出了其人格魅力。

在山上被发现时,他那邋遢的造型加上黄色T恤,给人视觉冲击,随后宗冕回到了大部队,他的“吐火”、“抓鱼”绝活配上那一身黄色装扮,让人除了很好笑的同时又在内心感到一丝温暖,刻画出了可爱的宗冕,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

最后正是那看着很傻的黄色T恤、浅色背带裤服饰加上宗冕的造型骗了许多人的同情心,赢得了他们唯一的饭钱,为故事后来在店里遇见那个贼及真相大白做铺垫,推动故事向前前进。

影视宣发剧照分析报告

影视宣发剧照分析报告

影视宣发剧照分析报告影视宣发剧照分析报告众所周知,影视剧照在电影宣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剧照可以给观众传递电影的主题、氛围和情感,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观影欲望。

本文将对某部影视作品的剧照进行分析,以帮助观众了解影视宣发中剧照的重要性和作用。

这部影视作品的剧照通过画面的色彩、构图和角色形象等方面来表达电影的主题。

首先,剧照的整体色调偏暗,给人一种神秘、恐怖的感觉。

这与电影的题材有关,它是一部悬疑惊悚片,所以剧照的色彩选择恰如其分。

其次,剧照的构图非常出色,利用对角线和对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剧照的主角被放置在画面的右上角,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构图方式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凸显了主角的重要性。

此外,剧照还通过设置多个焦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主角身后的墙上是一幅画,画中的眼睛看起来非常吸引人,这对于吸引观众的眼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色彩和构图,剧照中的角色形象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主角在剧照中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他身穿黑色西装,手里拿着一把手枪,面容阴沉,目光坚定,给人一种冷酷且强大的感觉。

这与影片中主角的角色设定相符,增加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好奇心。

此外,在剧照中还可以看到其他关键的元素,例如电影的企划、导演和演员的标识等。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帮助观众记住电影的信息,还可以传递一种专业和信任的感觉,从而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信任度。

总的来说,影视宣发剧照在电影宣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剧照可以传递电影的主题、氛围和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观影欲望。

对于观众来说,剧照是选择观影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因此,电影宣发团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剧照,通过剧照来准确传达电影的信息和吸引观众的兴趣。

同时,观众在选择观影时也需要仔细观察剧照,分析其中的色彩、构图和角色形象等因素,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影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注释_61_62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注释_61_62

注释[i]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第137页[ii]色温:通常人眼可以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这是因为这些光线有不同的色温。

色温,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温,借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

完全辐射体的光谱特征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光谱能量逐渐向短波区域移动,不同的光源色温,表示不同的光谱分布,这样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可以用相应的温度来表示。

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所创立的,“完全辐射体”。

能够将落在它上面的所有热量没有损失的完全吸收,同时又能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也就是假设这种特殊的炽热物体的辐射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这种完全辐射体在连续加热的情况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其辐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光色变化。

凯尔文把完全辐射体(即绝对黑体)放在密封容器中加热,从绝对零度(-273.16摄氏度)为计算起点,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色温相应增加1K,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

这就是“黑体理论”。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就是相当于上述绝对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完全辐射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温的含义。

人们用凯尔文名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K”或“°K”来作为光源色温值的单位。

[iii]刘立滨主编.高雄杰著.影视画面造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第176页[iv]白平衡,摄像机滤光片的调节只是一个大致的色温调节。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第二章影视摄影_36_56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第二章影视摄影_36_56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第⼆章影视摄影_36_56第⼆章影视摄影影视摄影是通过画⾯形象的拍摄来表达内容和主题的,画⾯形象都来源于⽣活。

创作者运⽤各种造型⼿段,对现实中的形象进⾏提炼、加⼯,最终创造出能传达主题的典型化视觉形象。

为此,影视摄影中完成造型的主要⼿段之⼀,就是进⾏摄影构图。

第⼀节影视摄影的构图摄影构图,是指在⼀个相对固定的摄影画⾯中,依据⼀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的要求,将要表现的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进⾏有机⽽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1)影视画⾯构图的不完整性构成⼀幅画⾯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及空⽩等;影响⼀幅画⾯的主要因素有影调、形状、线条、⾊彩等。

画⾯构图就是要通过合理选择拍摄⾓度、拍摄⽅向、拍摄距离,把这些因素进⾏⽐较、搭配、组合与结构,使它们具有⼀种和谐的关系。

(当然这些因素在画⾯中并⾮都必须出现,只是根据需要出现。

)画⾯构图是决定影视造型的基础,不同的表现⽬的和审美要求是需要不同的构图来表达的,构图中主体与陪衬的位置安排都是为了表现主题思想的。

影视摄影艺术的创作,在充分运⽤光学镜头、光线、⾊彩以及运动等造型⼿段的同时,很⼤程度是在表现形式上通过⼀定的构图⽅式、布局技巧这⼀造型⼿段,将具有三维空间特性的现实中的形象再现在⼆维的画平⾯上,使画⾯的构图形式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达成和谐统⼀。

“虽然,构图有⼀定的法则,但并不是让我们墨守成规去按步就班的。

遵守法则是⼀种创作⽅法,打破法则是⼀种创新,是在了解⼀定规则的基础上进⾏创新。

正如第五代的发轫之作,影⽚《⼀个和⼋个》在画⾯造型上的追求,实际上是创作者在具有相当坚实的造型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打破常规电影画⾯的造型形式。

”[vi]⼀幅成功的摄影、绘画作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是完整的。

即⼀幅绘画作品可以表现⼀个完成的主题。

在表现形式⽅⾯,光线的明暗对⽐、⾊彩的冷暖对⽐,画⾯内视觉元素的均衡、完整、统⼀总是在⼀幅作品中体现的。

但影视构图是以⼀场戏、⼀个段落为单位进⾏的,不要求把每幅画处理得⼗分完整。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结论_56_58

影视作品的图像造型分析_结论_56_58

以上谈到六种运动镜头,每一种镜头的表现形式都会形成不同的视觉语言,都是影视画面造型的基本方法。

熟练掌握这些运动镜头并将它们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是学生们必须学会的。

否则,拍摄的作品画面将会毫无变化,也无法打动观者。

另外还有甩、晃动、旋转等方式,在此不做深入探讨。

结论电影电视不像绘画,它们全是动作,本身就是动作的意象。

在一段画面里,在一段音乐里,电影和电视可以浓缩一段历史、一段人生,也可以将一刹那的感觉无限放大;影视语言的自由性表现在它是融合了美术、音乐、文学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它还凭借着数字化技术将超凡的想象力表现于画面之中。

绘画能够在前景和背景、瞬息和永恒融会的一刻,有力地表达超越时间的刹那。

可是在电影电视里,那一刻是由过程、由渐渐开展的显影来表达,好像一堆凝聚的细目忽然在总和的结尾时才沉淀出它们的一致性。

所以在这千变万化的头绪之中要找到表现自我的手段,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但是只要在熟练掌握影视的表现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再尝试着个人风格的运用,那么表现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也就是说掌握影视表现的语言和技术对于影视的制作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视表现的语言有很多种,我在这篇论文中仅涉及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画面的造型设计。

说到底,电影是拿给观众看的,导演再怎样表现,都是以观众能懂为最基本的目的。

画面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是观众能否看懂的最重要的基础,如果要想让观众看懂,那么导演对于画面的造型就应该事先进行预想的设计。

日本大导演黑泽明同时也是一个画家,对于自己所导演的影片,他都要事先画出影片中人物的服饰、道具、环境、以及场景的取景大小(景别),使得拍摄者在画面色彩处理、构图设计上和导演合拍,达到统一和心中有数。

所以对于影视画面造型的研究,应该是所有从事影视工作的人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我从小就喜爱文学和艺术,基于对文学、对绘画艺术、和音乐的热爱也迷上了影视工作。

因为在我的影片中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我的文字、及我对绘画音乐的感悟来表达自我,所以在学习研究中国画的同时,我依然写下了这篇研究影视制作的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广
播学院出版社,2004.1
[2] 刘立滨主编.高雄杰著.影视画面造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3] [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著.林淑琴译.一个导演的故事——电影馆系列
2[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练金添主编.电视美术与照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世界静物名画鉴赏[M].济南出版社
[6] 常锐伦著.绘画构图学[M]
[7] 黄会林主编.李稚田著.影视语言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8] 影视摄影构图学
[9] 李昱.周进编著.影视后期制作高级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8
[10] 梁晓江.文学语言与影视语言[J].戏剧丛刊,2004,(3 )
[11] 周欢.周传基著.影片读解[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9
[12] 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
[13] 大卫·马梅.导演功课[M]
[14] 光影大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导演:张一白.开往春天的地铁
[16] 导演:宁浩.疯狂的石头
[17] 导演:王家卫.2046
[18] 导演:关锦鹏.阮玲玉
[19] 导演:杨凡.桃色
[20] 导演:陈可辛.如果爱
[21] 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阿甘正传
[22] 导演: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
[23] 导演:拉里·华丘斯基.安迪·华丘斯基.骇客帝国
[24] 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Timur Bekmambetov .守夜人.守日人
[25] 编导:吴江燕.西行艺术考察之旅
[26] 编导:吴江燕.香港女画家刘昭君
注释
[i]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第137页
[ii]色温:通常人眼可以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这是因为这些光线有不同的色温。

色温,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温,借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

完全辐射体的光谱特征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光谱能量逐渐向短波区域移动,不同的光源色温,表示不同的光谱分布,这样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可以用相应的温度来表示。

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所创立的,“完全辐射体”。

能够将落在它上面的所有热量没有损失的完全吸收,同时又能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也就是假设这种特殊的炽热物体的辐射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这种完全辐射体在连续加热的情况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其辐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光色变化。

凯尔文把完全辐射体(即绝对黑体)放在密封容器中加热,从绝对零度(-273.16摄氏度)为计算起点,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色温相应增加1K,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

这就是“黑体理论”。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就是相当于上述绝对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完全辐射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温的含义。

人们用凯尔文名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K”或“°K”来作为光源色温值的单位。

[iii]刘立滨主编.高雄杰著.影视画面造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第17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