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人体寄生虫总论
…
医学蠕虫学
Trematode (吸虫) Cestode (绦虫) Nematode (线虫)
医学节肢动物学
寄生虫病的危害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 “失能调整生命年”
DALYs(万) 疟疾 血吸虫病 4273.86 176.5
Dearth per year (万/年) 115.68 1.4
Commensalism: one partner benefits from the association, but
the other is neither benefited nor harmed Mutualism: both partners benefit from the relationship Parasitism: a relationship in which one partner is benefited while there can be harm to the other partner. We name the
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激活; 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封闭抗体的产生
寄生虫与宿主关系的新认识
“Hygiene Hypothesis”
Host immunoresponse may be required by Parasite development
1)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2) 获得性免疫应答
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带虫免疫(Premunition)
人体寄生虫总论
人体寄生虫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
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再现寄生虫病:指那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
1、新现寄生虫病的第一类:疾病和综合征已被认知,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未被确认;第二类:疾病早已存在,但病原体重新鉴定或分类;第三类:自由生活寄生虫,新发现可偶然寄生于人体;第四类是那些过去可能并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
新现寄生虫病: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确认的寄生虫病。
第一章:寄生虫的生物学1、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
2、互利共生( mutualism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河马与小鸟。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一、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
(1)直接型:直接在外界发育为寄生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蛔虫和钩虫(2)间接型: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需要中间宿主(生物源性蠕虫)——疟原虫和血吸虫、丝虫二、寄生虫的类别按照寄生虫对宿主的依赖程度,寄生虫可大致分为以下类别: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学全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引言一、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危害·寄生虫病是一类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常见而多发的生物源性疾病。
·10种主要热带病中有7种寄生虫,分别为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
二、新现和再现寄生虫病·由于人们追求饮食上的“鲜活”,不仅大大增加了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机会,而且还将会感染一些新现或再现的寄生虫。
三、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学习寄生虫学的关键在于掌握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和诊断阶段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免疫学特性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具体而言即发育阶段、感染期、感染途径、成虫寄生部位、致病期和诊断检查期。
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一、寄生现象·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赖,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一般是专性的,多数情况下共生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生存。
·共栖又称为片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寄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其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寄生虫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和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通过夺取宿主营养、机械性损害、损伤性炎症或免疫病理反应等综合作用损害宿主。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寄生虫的类型按寄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按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分为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按寄生生活的时间分为永久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是指进入或附着于非正常宿主,但不能在此宿主中长期寄生的寄生虫。
·宿主的类型包括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是一种特殊的终宿主,寄生于其中的寄生虫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可寄生在人类以外的脊椎动物内,这些寄生虫称为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是一种特殊的中间宿主,是寄生虫幼虫侵入的非正常宿主,在其中寄生虫长期保持幼虫阶段。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纲 (Class Ciliophora)
华支睾吸虫
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
链状带绦虫
绦虫纲 (Class Cestoda)
猪巨吻棘头虫
棘头虫纲 (Class Metacathocephala)
似蚓蛔线虫
线虫纲 (Class Nematoda)
中华按蚊
绿蝇
昆虫纲 (Class Insecta)
Chapter 2 寄生虫的生物学
一、寄生关系
自由生活 free living
共生 symbiosis
• 共栖/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对另一
• 互利共生 (mutualism):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互相依赖,双方获利。 如牛和纤毛虫、白蚁与鞭毛虫。
疾病名称 疟疾 非洲锥虫病 美洲锥虫病 血吸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 淋巴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 蛔虫病 鞭虫病 钩虫病
死亡人数 1 222 48 14 15 51 0 0 3 3 3
DALYs 46 486 1 525 667 1 702 2 090 5 777 484 1 817 1 006 59
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
• 叶足虫纲 • 鞭毛虫纲 • 孢子虫纲 • 纤毛虫纲
• 吸虫纲 • 绦虫纲 • 线虫纲 • 棘头虫纲
• 昆虫纲 • 蛛形纲 • 甲壳纲 • 唇足纲…
NEXT
溶组织内阿米巴
杜氏利什曼原虫
叶足虫纲(Class Lobosea) 鞭毛虫纲 (Class Zoomastigophorea)
间日疟原虫
孢子虫纲 (Class Sporozoa)
繁衍后代,延续虫群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总论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人体寄生虫学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基本概念定义: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致病、控制和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
意义研究范围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六大热带病我国五大寄生虫病原足虫纲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棘头虫纲动鞭纲孢子虫纲纤毛虫纲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寄生虫病疟疾麻风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内脏利什曼病共生寄生虫分类寄生虫患者分类宿主分类生活史寄生虫病分类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感染方式一种生物在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有某种依存关系,称共生。
分类互利共生共栖寄生共生生物之间在生理学上相互依存,双方均收益且不能独立生存e.g 白蚁-鞭毛虫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e,g 人--阿米巴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得利一方→寄生虫受害一方→宿主e.g 人--蛔虫为寄生虫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按寄生部位按对宿主的选择性机会治病寄生虫寄生虫病患者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按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按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类分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寄生虫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个或某些特定阶段可以侵入人体继续发育。
此特定阶段称为感人阶段,也称感染期。
寄生虫进入人体的特定入口处。
e,g 蛔虫经口感染。
寄生虫侵入人体的特定方式。
强调寄生虫如何进入人体形态学改变。
器官演化或退化。
生理与代谢方式的改变。
侵入机制特化与加强。
繁殖能力加强。
特殊向性产生。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行特点。
影响流行的因素。
防治原则。
直接型间接型体内寄生虫体表寄生虫专性寄生虫按寄生时间永久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蛔虫蚊子、疥螨猪带绦虫蚊兼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性增强e.g 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生活使各个阶段或某一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即可营自生生活也能营寄生生活。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方式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人体内繁殖,导致人体感染 营养吸收:寄生虫吸收人体营养,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寄生虫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肝脏、肠道等
人体寄生虫引起的人体组织病理变化
寄生虫感染:引起人体组织炎症、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代谢产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排泄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寄生部位: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感染症状:寄生虫感染人 体后可能会引起发热、腹 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体 检等可以预防寄生虫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
皮肤:如疥螨、虱子等
血液: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呼吸道:如肺吸虫、血吸虫 等
消化道:如蛔虫、鞭虫、钩 虫等
生殖系统:如滴虫、阴道毛 滴虫等
病原学检查:寄生虫卵、虫 体等
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细 胞因子检测等
基因诊断:PCR、基因测序 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
添加项标题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
添加项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添加项标题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
添加项标题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寄 生部位
第三章
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的概念
感染途径:寄生虫通过皮 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 径进入人体
寄生部位:寄生虫在人体 内寄生的部位包括肠道、 肝脏、肺等
感染方式:寄生虫可以通 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空气传播等方式感染人体
人体寄生虫总论
一、人体寄生虫学引论(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和内容1.定义: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寄生人体内和体表上、有医学意义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一门的科学。
2.范围: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等。
3.内容: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寄生虫学中涉及的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及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为了控制和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的人体寄生虫病并防治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二)人体寄生虫学的医学重要性1.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2.是多种传染病的病原3.是许多现代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源之一(三)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共生(symbiosis)两种生物紧密生活在一起的现象1.共栖(commensalism)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在营养上不互相依赖,彼此都受益。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受益的一方为变生物(parasite),受害的一方为宿主(host)4.寄生虫的定义:一种较小的动物,暂时或长久的生活在大动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并对后者造成损害,则小动物称之。
5.生活史(lifecycle)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6.终末宿主(final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7.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①损伤宿主细胞、组织和器官如细胞内病毒的繁殖,使细胞凋亡等②夺取营养,引起发育障碍如蛔虫、血吸虫寄生引起的营养不良③毒素作用如蛔虫的蛔甙等④炎症和超敏反应炎症是免疫反应的表现形式。
过敏反应Ⅳ型⑤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蛔虫引起的肠梗阻,肠穿孔等2.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通过产生免疫应答,排斥或杀灭病原体①完全清除病原体,并可防御再感染、痊愈。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学问,包括人体内的、外生的、寄生于人体宝宝的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主要来自于环境、食品、饮水和接触传播等途径,寄生在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中。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人体寄生虫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包括病原体特征、临床表现、病程、致病机制等方面。
按照病原体分类,人体寄生虫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和线虫两类。
原生动物包括滴虫、贾第鞭毛虫、锥虫、球虫、痢螺等;线虫包括圆线虫、鞭虫、钩虫、蛔虫等。
人体寄生虫的病因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人、动物和环境三个方面。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肠道、皮肤等途径传播寄生虫。
动物如狗、猫等也是人类寄生虫的来源,比如钩虫、蛔虫等。
环境也是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比如食物、饮水、土壤等都可能带有寄生虫卵或幼虫。
人体寄生虫的症状人体寄生虫其实大部分都没有症状,只有某些种类的寄生虫才会引起疾病。
比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造成肠道内蠕动过度、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滴虫在女性生殖道内寄生会引起炎症、瘙痒等症状。
另外,一些寄生虫还会引起组织感染,比如曲霉、原虫等。
人体寄生虫的预防预防人体寄生虫的方法主要是从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两个方面入手。
保持干净的环境、饮食健康的食物、规范的饮用水等都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的重要措施。
个人卫生方面,剪短指甲、勤洗手、彻底煮食食物、戴好驱虫口罩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的治疗治疗人体寄生虫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将药物送入人身体内,以达到治疗寄生虫的目的。
而手术治疗则是在寄生虫位置进行手术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寄生虫的同时必须保持适当的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以提高治愈率。
以上是人体寄生虫学的总论,希望能对大家了解人体寄生虫有所帮助。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总论
• 机会致病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免疫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 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 出现异常增殖、 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 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 出现异常增殖、 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 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
4.宿主的类型 4.宿主的类型
终宿主( 终宿主(final host ) 即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即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 host)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即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即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 host):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 又称储存宿主。 又称储存宿主。有些寄生虫即可在人体也 可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 可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的虫 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 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 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host): 转续宿主 (Transport host): 有的寄生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 有的寄生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继续 发育,但可继续存活, 发育,但可继续存活,如遇机会进入正常宿主 仍可继续发育,此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后,仍可继续发育,此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宿主特异性、 4. 宿主特异性、宿主转换与世代交替
• 宿主特异性:寄生虫由于长期过寄生生活, 宿主特异性:寄生虫由于长期过寄生生活, 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而必须选择性 地寄生于宿主,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的宿 地寄生于宿主, 主特异性。 主特异性。
• 主宿转换:寄生虫的生活多种多样,有的不 主宿转换:寄生虫的生活多种多样, 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型; 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型;有的寄生虫的幼 虫则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 能感染人,为间接型生活史, 能感染人,为间接型生活史,这类寄生虫完 成生活史就要转换宿主,称为宿主转换。 成生活史就要转换宿主,称为宿主转换。
人体寄生虫总论
WHOTDR于2002年新提出了10大优先研究的热带病,并将其分为3类: 第一类〔未能有效控制〕:非洲锥虫病、登革热、利什曼病; 第二类〔有控制策略但流行仍严重〕:疟疾、血吸虫病、结核病; 第三类〔有效控制,预期能消灭〕:Chagas病、麻风、淋巴丝虫病、河盲症宿主。
在寄生关系中 ,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给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给寄生物提供居住场所
三、寄生虫生活史及宿主种类
1、寄生虫生活史: 指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不同寄生虫种类,其生活史过程各不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那么很复杂,需要转换多个宿主。
4.免疫病理损害
寄生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等也可作为抗原物质引起宿主的变态反响,这是某些寄生虫的主要致病作用。 如血吸虫病中虫卵肉芽肿形成,就是免疫病理作用的结果。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防御〔免疫〕作用
寄生虫对宿主来说是外来病原体,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识别、排斥和去除,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响,其结果一般是有利于宿主的,到达抑制或消灭寄生虫的作用。但有时也可引起一定的免疫损害。 宿主的免疫包括先天性〔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前者主要表现为吞噬作用、炎症反响和补体的溶细胞作用等;后者是由免疫活性细胞和各种免疫分子参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中间宿主与终宿主:
中间宿主 :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有的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有多个,那么按其寄生的先后次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终宿主: 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3.保虫宿主:
某些蠕虫或原虫的某一个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又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 且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传给人, 这些脊椎动物就称为保虫宿主 〔也称储存宿主〕。
2024版年度人卫版人体寄生虫学总论PPT教学课件
人卫版人体寄生虫学总论PPT教学课件contents •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与分类•人体常见寄生虫介绍•寄生虫感染诊断方法•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策略•药物治疗与抗虫药物选择原则•寄生虫学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目录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与分类寄生虫定义及特点寄生虫是指一类生物,它们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宿主)内或表面,依靠宿主生活并获取营养。
寄生虫具有多种形态和生理特点,以适应其寄生生活。
例如,它们可能具有吸附器官、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等特化结构。
寄生虫的生活史通常包括多个阶段,如卵、幼虫和成虫等。
在不同的生活史阶段,寄生虫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宿主与寄生虫关系宿主是寄生虫生存和繁殖的场所,提供营养和保护环境。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因种类和寄生部位而异,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组织损伤、免疫抑制等。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和适应关系。
例如,宿主可能产生免疫反应来抵抗寄生虫的侵入和繁殖;而寄生虫则可能通过改变形态、分泌毒素等方式来适应或抵抗宿主的免疫反应。
寄生虫传播途径01020304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生物传播母婴传播寄生虫病分类与危害肠道寄生虫病血液及淋巴系统寄生虫病组织内寄生虫病机会性寄生虫感染人体常见寄生虫介绍蛔虫钩虫绦虫030201肠道寄生虫血液及淋巴系统寄生虫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神经系统寄生虫猪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人体脑部,引起脑囊虫病。
弓形虫除了寄生于血液及淋巴系统外,也可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炎、脑膜炎等疾病。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人类感染后可侵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和脊髓。
皮肤及肌肉组织寄生虫囊尾蚴钩蚴是猪囊尾蚴的成虫,可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和肌肉中,形成囊虫病。
旋毛虫寄生虫感染诊断方法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疫区居住史、生食习惯等,有助于诊断寄生虫感染。
观察患者体征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初步判断根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可能的寄生虫种类及感染部位。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1 地方性流行: 2 季节性流行: 3 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23)
生物因素 媒介与中间宿主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如钉螺的分布与血吸虫病流行区一致 白蛉的分布与黑热病流行区一致
自然因素
气温、湿度、雨量等气候条件 影响寄生虫的外界发育及媒介的季节消长
如钩虫钩蚴发育需温暖潮湿条件 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最佳温度为:24-26℃ ,蚊的季节消长为夏秋季
为10%-30%。我国解放初期年发病人数约3000万,
2002年报告35000例,据估计实际数在10倍以上(漏报
率很高);恶性疟原发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两
省,其它省多为输入性病例。
WHO(1999年)报告,全球感染血吸
虫的人数为2亿。我国解放初期血吸虫病患
者为1千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治,2005 年血吸虫病人数降至约79.87万,427个流行 县(市)中已有253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64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宿主体内,虽能成活,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 虫状态,而对适宜宿主仍具感染性,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 适宜宿主体内时,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叫 转续宿主
感染阶段 ( 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继 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
如肺吸虫囊蚴
全球40%的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年发病3亿至5 亿,年死亡150-270万,90%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 非洲,20%-40%的门诊病人和10%-15%的住院病人 是因为疟疾;严重疟疾并发疟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
如:牛与纤毛虫。 2.共栖(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 不受害。如:人与齿龈阿米巴。 3.寄生(parasitism):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如人与蛔虫。 受益的一方称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 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 • • •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 •
•
叶足虫纲(Class Lobosea)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E. Histolytiensis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绦虫纲 (Class Cestoda)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棘头虫纲 (Class Metacathocephala)
猪巨吻棘头虫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昆虫纲 (Class Insector)
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
绿蝇 Lucilia sericata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蛛形纲 (Class Arachnida) 人疥螨
Sarcopes scabiei
蠕形螨 follicle mite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甲壳纲 (Class Crustacea)
蝲蛄(Cambaroides spp.) 石蟹(Potamon spp.)
3、社会因素 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良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
三、流行特点
1、地方性
2、季节性 3、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
通过治疗患者,查治带虫者、保虫宿主等, 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措 施。 3、保护易感者 对流行的特定易感群体和个体以及初进流行 区的人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请点击箭头以返回
多足纲 (Class Chilopoda)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
01
被寄生虫寄生的受害的一方生物称为.宿主
02
中间宿主
03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04
若有多个中间宿主则分为第一中间宿主、
05
第二中间宿主。
06
终宿主
07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三、宿主的类型
尾蚴 囊蚴 淡水鱼体内
01
02
虫卵
人、猫体内
胞蚴
豆螺体内
毛蚴
成虫
雷蚴
返回
这些寄生虫在某一个发育阶段,既可寄生
02
伴随免疫
某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宿主产生抗再感染的能力,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作用,这种免疫现象叫伴随免疫如日本血吸虫。。
传染源:寄生虫所寄生的人或动物, 包括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传播途径: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 如经口、皮肤、节肢动物、人体接触、 胎盘等。
01
寄生虫
02
一种小动物,在其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需要依附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借此取得食物或居所,并给被依附者带来损害称之为寄生虫
第二节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
1
寄生虫生活史与感染阶段
2
间接发育型
3
感染阶段
4
概念 寄生虫完成一 )消除传染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监控疫区人口流动, 管好或捕杀部分保虫宿主。 ( 2 )切断传播途径 管粪、管水、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 ( 3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改变生活习惯,预防服药, 涂抹驱避剂。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 一、流行趋势 1、寄生虫感染人数多、虫种多 2、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呈上升趋势 3、机会性寄生虫病的发病人数增多 4、主要寄生虫病疫情仍不稳定 5、一些新发现或病例数量重新回升的寄 生虫病不容忽视 二、防治对象 1、管理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4.防治原则 (1)控制或消灭传染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监控疫区人口流动, 管好或捕杀部分保虫宿主。 (2)切断传播途径 管粪、管水、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改变生活习惯,预防服药, 涂抹驱避剂。 (4)加强寄生虫病监测
钩虫(hook worm)
二、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
共生(symbiosis):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获利方 共栖 commensalism 受益 受害方 无益无害
互利共生 mutualism 寄生parasitism
得益
受益
得益
受害
(1) 寄生物(parasite)
能寄生于另一生物并从其获得营养、使之 受害的生物称为寄生物。 包括植物性寄生物(如菟丝子)和动物性 寄生物。
动物性寄生物又叫寄生虫。寄生虫都是 无脊椎动物。
依寄生部位可分为: 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依寄生特性可分为: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 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 机会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
带虫免疫(premunition) 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免疫应 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低繁殖的细胞(组织) 内型,宿主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产生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 这种免疫现象叫带虫免疫。如疟原虫、弓形虫、美洲锥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某些寄生虫感染 诱导宿主 产生的免疫应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 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叫 伴随免疫。如日本血吸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流行因素 Ø 自然因素:影响寄生虫在外界发育。 Ø 生物因素:决定了这些寄生虫病能否流行,尤其是间接型生活史的寄生虫 Ø 社会因素:包括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生活习惯等。
30
三、流行特点 Ø地方性: 与当地自然条件、生物因素、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 Ø季节性: 季节会对中间宿主、媒介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 Ø自然疫源性: 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称为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
排除、杀虫、抑制寄生虫的发育和繁殖
寄生虫具有免疫逃避功能,故消除性免疫罕见 26
第一篇 总论
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自学) • 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探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 – 研究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 – 临床用药、治疗 – 免疫诊断 – 制备疫苗
27
第一篇 总论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 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 病原生物学与检验教研室
宾羽琳(614546)
1
第一篇 总论 掌握:1.概念:寄生虫,宿主,寄生虫的生活史,带虫者;2.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生活史和宿主的类型。 熟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和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了解: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2
第一篇 总论 一、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包括
寄生虫侵入宿主(如何感染 虫体在体内移行、定居(致病)
虫体离开宿主(标本采集及检测)
14
2.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型 直接型: 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
(直接型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间接型: 完成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 或昆虫媒介。寄生虫在其体内发育为 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 (间接型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 眼部寄生虫 呼吸系统寄生虫 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
18
(三)宿主的类型 1.终宿主:被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被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 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如需两个以上, 按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19
3.保虫宿主:被寄生虫感染的除人以外的其他脊椎动物体。 (从流行病学角度称这些动物为储存宿主,是重要的传染来源) 4.转续宿主:有的寄生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停滞在幼虫状态,不能发育为成虫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 体内,仍可继续发育。
•接触疫土可感染钩虫等 •经口可感染蛔虫、蛲虫、鞭虫 等
土源性传播寄生虫↓
8
•蚊子叮咬可传播丝虫、疟原虫等 •白蛉叮咬可传播利什曼原虫等
•饲养猫可感染刚地弓形虫 等 •饲养猫、狗等可感染蚤、虱、螨 等
昆虫叮咬 饲养宠物↑
9
WHO重点防治的6种热带病 •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 •热带地区约有10亿寄生虫病患者
•吃猪肉 可感染猪肉绦虫、旋毛虫等 •吃牛肉 可感染牛肉绦虫 等 •吃青蛙 可感染曼氏迭宫绦虫 等 •吃淡水鱼虾 可感染肝吸虫 等 •吃小龙虾和淡水蟹 可感染肺吸虫 等 •吃福寿螺 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等 •吃菱角、荸荠等 可感染姜片虫 等
食源性传播寄生虫↑
7
水源性传播寄生虫
•饮污水可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贾弟虫、隐孢子虫 等 •接触污染水源 可感染日本血吸虫 等
蛔虫性肠梗阻
疟原虫使RBC破裂 24
3.毒性与免疫损伤: 虫体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虫体崩解产物 对宿主的毒性作用、免疫病理反应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溶组织素致肠壁溃疡
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
25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1.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 受遗传基因决定 天然屏障作用
作用小
2.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2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自学)
• 形态结构的改变 • 生理功能的变化 • 繁殖能力的加强 • 侵袭力的变化 • 形成免疫逃避功能 • 基因变异或重组
1.适应寄生生活 2.致病能力和机制的改变 3.新物种的产生
13
二、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一)寄生虫的生活史
1.概念: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完整过程。
31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32
20
肺吸虫的生活史 21
第一篇 总论 第三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Ø 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 Ø 宿主清除部分寄生虫,成为带虫者 Ø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并大量繁殖,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寄生虫病。
22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1.掠夺营养:
蛔虫在小肠寄生
钩虫引起的贫血 23
2. 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在寄生部位或移行过程中损伤组织。
第一章 引言
3
二、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成就及任务 4
未来防治的重点 • 食源性寄生虫病 •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 • 新发寄生虫病 • 再现寄生虫病 •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5
三、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1.免疫寄生虫学
免疫致病机制 免疫学诊断技术 免疫治疗手段 研发疫苗
2.分子寄生虫学 发现新特种 基因防控新模式 致病机制 研发新药 6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
1生关系及其演化 (一)寄生与寄生关系 •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 – 共栖:一方受益,一方无益无害。 – 互利共生:彼此受益。 – 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11
★寄生虫(parasite) 在寄生关系中,受益的低等动物。 ★宿主(host) 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生物,或指 被寄生虫寄生的生物。
15
蛔虫的生活史
肺吸虫的生活史 16
(二)寄生虫的类型 1. 按寄生性质:专性、兼性、偶然性 、机会性寄生虫。 2.按寄生部位:体内、体外寄生虫 3.按生物学分类: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17
临床上为了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需要,通常按寄生部位 分类:
消化道寄生虫 脉管系统寄生虫 神经系统寄生虫 肝胆寄生虫
– 最多见的类型;为重要传染源 • 多寄生现象 • 幼虫移行症 • 异位寄生
临床表现复杂 诊断困难
28
第一篇 总论 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的基本环节
Ø 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Ø 传播途径 :经口传播、经皮肤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经胎盘传播、经输血传
播等。 Ø 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