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简介

合集下载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神舟五号简介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舟五号飞船介绍

神舟五号飞船介绍

1、飞船组成:“三舱一段”式——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

2、质量:7.790吨。

3、长度:8.860米。

(说明:若包括运载火箭〈“长征”二号〉,它们的总质量约为479.8吨,长度约为58.3米。

)点火遥控距离:1500米。

4、周期:90分钟。

5、轨道:近地圆轨道。

高度343公里,轨道倾角42.5度。

(说明:入轨初期是椭圆形轨道,近地点高度:200公里左右,远地点高度:340公里。

)6、稳定飞行时间:21小时(绕地球14圈)。

7、定轨手段:船载GPS、激光反射器、无线电应答机。

8、回收入大气层的高度:80公里。

(说明: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产生摩擦,外表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

返回舱距地球约10公里后打开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大伞,随后返回舱缓缓下降,抛掉防热底盖。

在接近地面1公里时,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以不大于每秒35米的速度,在预定地区着陆。

)过程简介:飞船和运载火箭在技术厂房按垂直组装和垂直测试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技术准备工作后,整体垂直运输到脐带塔,并进行最后的功能检查。

一切准备就绪后,火箭一级发动机及4个助推器同时点火。

火箭升空,开始程序转弯,火箭继续飞行,抛逃逸塔,助推器分离,火箭一级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

二级发动机关机,随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

入轨后,飞船捕获地球,建立轨道运行姿态,展开太阳电池帆板并对太阳定向。

飞船入轨一段时间后,地面测控系统提供初始轨道数据,并通过测控站和测控船对飞船注目,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飞行一周约90分种。

当飞船进入海陆测控区时,飞船上的设备开机工作,发射遥测信息,接收遥控信息。

在海陆测控区外,短波通信机工作。

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规定的圈数和完成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在返回前由地面站和测量船发出调姿指令。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建立返回制动姿态。

飞船制动进入返回轨道,返回舱降低至140公里的高度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在降至100公里时,返回舱进入再入姿态调整,约80公里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约40公里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 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 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 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 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 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 丰富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 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 欢呼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动作描写,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 紧张的气氛,以及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 艰难的共振过程而安然无恙时激动、兴奋 之情,也表现了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惊险。
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意外
心理或举动
1、共振,五脏六腑要碎了 顽强忍受 以为要牺牲了 2、产生“本末倒置”的错 靠意志克服 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 最终得以适应 诱发空间运动病。 很紧张,边听边看 3、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冷静观察 4、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 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生词检测:
chì 炽热 chóu 稠密 kuò kàn áo jǐn 轮廓 俯瞰 遨游 严谨 zhuó fǔ jūn 烧灼 五脏六腑 千钧一发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3、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 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 样的反应?
作者简介:

神舟五号资料

神舟五号资料

神舟五号资料引言:神舟五号(Shenzhou-5)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名称,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该任务的成功发射和载人返回,将中国推向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本文将以神舟五号为主题,探讨该航天任务的背景、发射过程、实验任务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神舟五号的背景神舟五号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在其发射之前,中国曾成功发射过四个无人飞行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为载人航天飞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外,神舟五号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科技进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这对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外交意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功体现。

它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

3. 民族自豪感: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成功的载人航天任务,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就。

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二、神舟五号的发射过程1. 选址与准备:发射场地是中国位于内蒙古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发射前,科研人员进行了多次地面测试和模拟实验,以确保任务的成功。

2. 载具与航天器:神舟五号的发射采用长征二号F火箭,火箭的各项参数经过了仔细计算和测试,以确保载人航天任务的安全性。

航天器由航天员使用的指令模块、太空舱和推进舱组成。

3. 发射过程: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航天飞行器沿着预定轨道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4. 载人任务:在太空中,航天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包括生物科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等。

航天员还进行了空间行走实验,以测试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三、神舟五号的实验任务1. 生物科学实验:神舟五号的载人任务开展了多项生物科学实验,旨在研究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为今后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提供参考。

关于神舟5号的知识

关于神舟5号的知识

关于神舟5号的知识
神舟5号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神舟5号的发射在2003年10月15日,在
载人的情况下完成了21小时的绕地球运行,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

神舟5号的任务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的:发射、太空运行以及返回。

首先,导弹发射器将神舟5号送上太空轨道,进行绕地球运行。

在实
现太空运行后,舱内的神舟飞船与宇航员将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联系,执行各种太空任务以及科学实验。

在完成所有任务后,神舟5号将逆
向操作,着陆回到地球,宇航员也安全返回。

神舟5号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成功不仅标志
着中国已经成为少数拥有自主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也证明了中
国航天科技的实力和水平。

神舟5号的成功推行了中国航天发展步伐,进一步引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

除了神舟5号的成功之外,它还带来了很多的科技应用,如生命保障
系统、动力系统、天圆轨道等等。

在后续发展中,中国航天发展局也
在神舟5号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不断完善载人航天系统,打造出更加完善和高效的航天技术体系。

总之,神舟5号的成功不仅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更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探索、创新和实力。

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奋斗和探索,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超越和完善自我。

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停留了多久

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停留了多久

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停留了多久停留了21小时23分,绕地球14圈。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在轨运行:在2003年10月15日9点10分左右,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10时左右,宇宙飞船首次绕地球轨道运行。

2003年10月15日10点40分左右,宇宙飞船开始绕地球的第二次轨道运行。

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航天飞机启动轨道转换程序。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左右,宇宙飞船到达了第七圈。

2003年10月15日19点58分,宇宙飞船进入第八圈。

2003年10月15日21点31分,宇宙飞船进入了第九圈。

2003年10月15日23:08,宇宙飞船进入第十轨道。

2003年10月16日4点19分,宇宙飞船进入第十四轨道。

2003年10月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地向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出返回指令。

2003年10月16日5时36分,轨道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

再入舱和推进剂舱的轨道高度不断下降,并返回到预定的着陆点。

该航天器轨道舱将在轨道上停留半年,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

2003年10月16日5时38分,航天器制动火箭点火,航天器返回舱飞行速度减慢,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

返回舱降落在预定的着陆点。

2003年10月16日5时56分,航天飞机成功地将返回舱与推进剂舱分离,进入返回轨道。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第三代载人飞船。

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神舟五号飞船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以及其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

神舟五号飞船的主要特点如下:1.可重复使用:神舟五号飞船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这是中国首次实现的重大突破。

在过去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飞船都是一次性的,完成任务后即被废弃。

而神舟五号飞船的可重复使用能力可以极大地降低航天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载人能力:神舟五号飞船具备3名航天员的载人能力,其航天员舱内部结构科学合理,舒适度高。

在长期太空驻留任务中,航天员可以在航天员舱内居住和工作,并保证其旅程的安全和舒适。

3.长期太空驻留:神舟五号飞船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太空驻留,最长时间可达30天。

这对于太空实验、技术验证和载人太空站等长期飞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4.灵活多样的任务能力:神舟五号飞船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载人飞行任务、货运任务、太空实验任务等。

其多功能的设计适应了不同类型的航天任务需求。

神舟五号飞船的技术参数如下:1.总质量:约22吨2.载人能力:3名航天员3.长度:8.8米4.最大直径:4.5米5.货运能力:可搭载最大7吨的货物6.车载源: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神舟五号飞船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1.探索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问世,使中国航天事业向更深远的太空探索迈进。

它将为中国进一步探索太空提供坚实的技术和载人基础。

2.太空实验:神舟五号飞船的多功能设计使其成为进行太空实验和技术验证的理想平台。

它能够为科学家和宇航员提供一个开展重力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的空间环境。

3.载人飞行任务:神舟五号飞船的载人能力使其成为未来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交通工具。

它可以携带宇航员完成人类对太空的长期探索和利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4.太空站运输:神舟五号飞船具备较大的货运能力,可以为未来的中国载人太空站运输物资和设备。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10时许,飞船进行环绕地球第一圈飞行。 2003年10月15日10时40分左右,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 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许,飞船运行到第七圈。 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飞船运行到第八圈。 2003年10月15日21时31分,飞船进入第九圈。 2003年10月15日23时08分,飞船进入第十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4时19分,飞船进入第十四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发送返回指令。 2003年10月16日5时36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承担神舟五号发射任务的长征2F运载火箭
航天员杨利伟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联合国旗帜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品包括: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 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旗、一面联合国旗帜、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飞行历程
发射入轨 空间飞行
返回着陆 后勤保障
2003年10月15日9时(北京时间),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箭飞行120秒逃逸塔分离, 137秒助推器分离,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460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587秒船箭分离,飞 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199.14公里、远地点高度347.8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五号起飞至变轨历程
系统组成
火箭系统
飞船系统
搭载物品
神舟五号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头部是圆柱体,而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飞船舱 内只有航天员,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此外,神舟五号飞船还留 有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神舟五号飞船模拟图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于北京时间(UTC +8)2003年10月15日9时在中国甘肃的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9时10分进入离地面343公里的预定轨道。

航天员杨利伟是中国首批12名航天员之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发射前一天被挑选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中国是在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的工程的。

神舟五号在完成了14圈绕地球的飞行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离预定着陆地点仅差4.8公里。

轨道舱将继续绕地球运行半年左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 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飞行时间为5天。

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

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

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

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神舟1-6号的资料和发射时间

神舟1-6号的资料和发射时间
神舟1~6号的资料和发射时间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 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于11月 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 的重大突破!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 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 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 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 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 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 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 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 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 新的一页。
6、发射角度为什么选择42.4度?

神舟六号飞船上升段飞行时间为583.828 秒,把飞船送入一个椭圆轨道,前角是 42.4度。为什么选择42.4度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席政介绍说, 大家会发现,我们的着陆场就位于42.4 度左右。这样,飞船每次经过42.4度时, 就通过着陆场,使飞船每天至少有一次 返回的机会。如果对着陆场的精度要求 不是很高的话,我们可能每天有两到三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1.【神舟神舟五号飞船结构】神舟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神舟五号飞船技术的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外部结构分为三舱一段,从上到下分别是附加段、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①附加段——为将来与另一艘神舟五号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②轨道舱——为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它被称为“多功能厅”,神舟五号航天员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轨道舱,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③返回舱——呈钟形,长2.00米,直径2.40米,它是神舟五号航天员的“驾驶室”,是神舟五号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④推进舱——是圆柱形,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为神舟五号飞船供给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由13个分系统组成,13个分系统:①结构与机构②制导导航与控制③数据管理④测控通信、⑤热控制、⑥推进、⑦电源、⑧有效载荷、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⑩乘员、⑪仪表照明、⑫应急救生、⑬回收着陆等。

2.【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运行】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运行分三个部分:发射入轨、太空运行、返回地球。

我国神舟系列神舟五号飞船都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在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火箭发射后约几百秒后,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神舟五号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发射入轨阶段。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轨道后,首先是展开推进舱和轨道舱的太阳电池翼,并跟踪太阳获得能量,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如果飞行正常,神舟五号航天员可以脱掉航天服,打开返回舱的舱门,进入轨道舱活动。

神舟五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神舟五号航天员要提前重新穿上航天服,回到返回舱的坐椅上。

变轨后,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在340公里圆轨道上。

这时,神舟五号航天员可以再次脱掉航天服,按预定安排或地面指示完成各项工作。

ShenzhouV(神舟五号)

ShenzhouV(神舟五号)

Shenzhou V(神舟五号)Shenzhou V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dreaming of going into outer space ever since before.China had launched three unmanned spacecrafts successfully from 1999 to 2005. On Dec. 31, 2002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spacecraft "Shenzhou IV" was another big success and the spacecraft returned to the earth safely on January 5, 2003. During its flight, seve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purpose of the flight was to make preparations for the launch of a manned spacecraft next time. The successful launch and return show that China is able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 soon. In 2003,the first manned spacecraft Shenzhou V was sent into space successfully. And the Chinese dream has come true.神舟五号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梦想进入太空。

1999年至2船2年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三艘无人飞船。

2002年12月31日,第四艘飞船“神舟四号”又一次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月5日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五号飞船》课件

《神舟五号飞船》课件

神舟五号飞船的控制系统
制导系统
飞船的制导系统负责导航和控制 ,确保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和
返回地球。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飞船的姿态、速 度和高度,确保飞船在轨道上的稳 定运行。
遥测遥控系统
遥测遥控系统用于接收地面控制指 令,并将飞船的状态信息传回地面 控制中心。
03
CATALOGUE
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员
国际地位提升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航天 领域的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航天精神对人类的意义
探索未知
航天精神体现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了人们对科学 和技术的研究热情。
科技文明
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 机遇和挑战。
合作与竞争
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了全 球航天事业的发展。
天舟货运飞船等项目。
深空探测
02
中国将开展深空探测计划,包括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载人登月
03
中国计划在未来数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的任务,为人类探索太
空的进程做出贡献。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航天领域的重要性
技术共享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各国在航天领域实现技术共享,共同推进 航天技术的发展。
资源共享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可以共享太空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 目标。
科技突破与国家荣誉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 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国家赢得 了荣誉。
中国面临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需要 展示自身的航天实力。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过程
准备阶段
进行各项技术测试、设 备安装和航天员选拔与

神舟一到神舟十一飞船简介

神舟一到神舟十一飞船简介

神舟一到神舟十一飞船简介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舟一 到神舟十一 飞船简介

神舟一 到神舟十一 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

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

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

舱内储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睡袋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

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

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

神舟好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

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

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

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

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

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

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

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

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

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

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