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工设备设计

合集下载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6章化工设备设计概述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6章化工设备设计概述

外压容器 : 设计压力通常为低压
一、容器的结构与分类
• 4. 按壁温分类
• ⑴ 常温容器
– 指壁温高于-20℃至200℃条件下工作的容器;
• ⑵ 高温容器
– 指壁温达到材料蠕变温度下工作的容器。对碳家钢或低 合金钢容器,温度超过420℃,合金钢(如Cr-Mo钢)超 过450℃,奥氏体不锈钢超过550℃,均属高温容器;
• ⑶ 中温容器
– 指壁温在常温和高温之间的容器;
• ⑷ 低温容器
– 指壁温低于-20℃条件下工作的容器。其中低于-20℃至 -40℃者为浅冷容器,低于-40℃者为深冷容器。
一、容器的结构与分类
• 5. 按结构材料分类
– 金属容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低碳钢和普通低合 金钢制的容器。在腐蚀严重或产品纯度要求高的 场合,使用不锈钢、不锈复合钢板或铝、银、钴 等制的容器,在深冷操作中,可用铜或铜合金。 而承压不大的塔节或容器,可用铸铁。
•无缝钢管做筒体的公称直径系列
159 219 273 325 377 426
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
• 1. 安全监察的必要性
– 应用广泛、特殊、事故率高、危害性大,一旦发生破坏会导致爆炸、 介质泄漏等灾难性事故,因此必须纳为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 2. 压力容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 法规性规定:具有强制性
• A.三类容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类容器: – (1)高压容器; – (2)中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 (3)中压贮存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之积pV ≥ 10MPa·m3); – (4)中压反应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0.5MPa·m3); – (5)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 ≥0.2MPa·m3); –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气体、低温液体或永久气体运输车)和罐 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化工设备设计概述PPT培训课件

化工设备设计概述PPT培训课件

工艺优化
总结词
工艺优化是在化工设备设计过程中, 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设备的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生 产成本。
详细描述
工艺优化主要涉及对设备操作参数、 反应条件、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改进。 通过对这些工艺条件的优化,可以提 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 能耗和生产成本。
材料优化
总结词
05
化工设备设计优化
结构优化
总结词
结构优化是化工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VS
详细描述
结构优化主要涉及对设备内部流道、反应 器结构、换热器传热方式等方面的改进。 通过对这些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 传热和传质效率,降低流体阻力,减少设 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
详细描述
壳体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工艺要求、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以及 各种外力因素,如重力、风载、地震等。常用的壳体材料有 碳钢、不锈钢、钛材等,根据不同的工艺介质和操作条件选 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设备附件设计
总结词
附件设计是化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道、阀门、支撑结构等。
详细描述
附件设计需遵循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流体流动顺畅、控制精确。阀门应具 备足够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支撑结构应考虑设备的振动和热膨胀等因素。同时 ,附件设计还应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如设置安全阀、防爆装置等。
材料优化是在化工设备设计过程中,通过对 设备材料的选择和改进,提高设备的耐腐蚀 性、耐高温性、耐高压性等性能指标,降低 设备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详细描述
材料优化主要涉及对设备材料的选用、材料 加工工艺的改进、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的改 进。通过对这些材料的优化,可以提高设备 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制造成 本和使用成本。

化工设备设计全部教案

化工设备设计全部教案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绪言一、本课程的任务了解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掌握压力容器的一般设计方法,重点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说明: 由于工业生产中约10%~40%的设备为换热设备,而换热设备中最为常见、普遍的是管壳式换热器,故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学习压力容器的具体设计方法,包括选择材料、结构设计,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以及设计、制造、检验中的相关要求等。

)二、本课程的要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如下的内容:1、掌握压力容器的类型与总体结构;2、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与总体结构;3、掌握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4、了解管壳式换热器各元件的强度设计(掌握筒体及封头的设计);5、了解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振动与防振;6、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以、制造、检验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节化工容器概述一、压力容器的概念1.化工设备——工艺过程中静止设备的总称。

2.容器——化工设备外壳的总称。

3.压力容器——承受压力载荷作用的容器。

(由于化工容器几乎都承受压力载荷,通常直接称其为压力容器。

化工容器的特点:为高温、高压,介质易燃易爆、有毒。

)二、化工容器的结构组成化工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支座(基本件)、接管、法兰(对外连接件)、人孔、手孔、液面计(附件)以及一些内构件等零部件组成。

1.筒体、封头:就如同房子四周的墙,它是构成容器空间的主要部件(属主要受压元件)。

壳体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圆筒壳体、圆锥壳体、球壳体、椭圆壳体、矩形壳体等等。

而封头有椭圆形封头、半球形封头、碟形封头、锥形封头及平板封头等。

2.接管:是介质进出容器的通道。

3.法兰:是容器及接管的可拆连接装置,分为设备法兰和管法兰(属主要受压元件)。

4.支座:是用于支承容器的部件。

5.人孔、手孔:是为便于制造、检验和维护管理而设置的部件(属主要受压元件)。

6.液面计:用于观察或监控液位的部件(属安全附件,此外还有安全阀、压力表等)。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设计案例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设计案例

5.人孔补强确定
筒节不是无缝钢管不能直接用补 强圈标准。 强圈标准。 450mm, 人孔筒节内径d=450mm, 壁厚δ 10mm。 壁厚δn=10mm。 =484mm, 补强圈内径D1=484mm,外径 =760mm, D2=760mm,
补强金属面积应大于等于开孔减少 截面积, 截面积, 补强圈的厚度 (di + 2C )δ = (450 + 2 ×1.8) × (16 − 1.8) = 23.3mm δ =
附录表6 σs=345 MPa (附录表6)
水压试验满足强度要求。 水压试验满足强度要求。
3.鞍座
先粗略计算鞍座负荷。 先粗略计算鞍座负荷。 贮罐总质量: 贮罐总质量:m=m1+m2+m3+m4 式中 : m1-罐体质量; 罐体质量; m2-封头质量; 封头质量; m3-液氨质量; 液氨质量; m4-附件质量。 附件质量。
7.设备总装配图
附有贮罐的总装配图,技术特性表, 附有贮罐的总装配图,技术特性表, 贮罐的总装配图 接管表,各零部件的名称、规格、 接管表,各零部件的名称、规格、 尺寸、材料等见明细表 明细表。 尺寸、材料等见明细表。
本贮罐技术要求
1.本设备按GBl50-1998《钢制压力 本设备按GBl50-1998《 GBl50 容器》进行制造、 容器》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焊接材料, 2.焊接材料,对接焊接接头型式及 尺寸可按GB985 80中规定 GB985- 中规定( 尺寸可按GB985-80中规定(设计焊 接接头系数ϕ 接接头系数ϕ=1.0) 焊接采用电弧焊, 3.焊接采用电弧焊,焊条型号为 E4303
2.封头壁厚设计
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 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 设计壁厚δ (4-12)式计算 式计算: 设计壁厚δd按(4-12)式计算: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精馏塔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精馏塔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精馏塔工作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实际上,精馏塔就是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使用范围:主要用于中药提取液浓缩后回收的稀酒精蒸馏,也可用于甲醇等其他溶媒等精馏,该设备采用u形管加热形式,根据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操作步骤:开机前检查:检查管路连接情况是否正常,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采用目测检查,检查频率是每次真空泵开机将真空泵水槽内注满水,排尽储气罐内的水。

打开真空泵。

蒸汽电加热发生器开机将蒸汽电加热发生器内的污水排尽。

打开总循环水周,打开仪器进水阀门,注意液位计水佳变化。

确保加热功率处于低档位,用设备切匙开机。

待蒸汽压力上升一段时间,可将加热功率调至高档位(一般多个设备需要供气时,开启)英汽压力达到0.6Kmp时,缓慢开启供气同,开启所连接设备的进气间。

3.设备开机操作开启真空管同门,储液罐真空同。

运行真空按钮,开启放波阀将待精馆乙醇吸至储液罐中(一般要求> 20L )。

关闭放液阀:打开冷凝水开关,开启冷凝水间;开启精馏塔蒸汽国,进行加热:实时取样观察乙醇浓度,待达到90%6以上时,收集乙醇,运行中检查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频次检查阀门、管道有无跑,置、消、漏视觉检查(每次)设备关机及检查精馏塔关机关闭蒸汽阀,关闭蒸汽电加热发生器:关闭真空运行按钮,开放气间,放真空;待真空度降至0mpa时,开启放液阀,收集乙醇;待乙醇收集完成以后,开启真空运行按钮,用清水清洗配液罐。

待清洗完成后,关闭冷凝水,关闭总电源开关。

真空系关机关闭电源。

将水槽内的水和储气罐内的水排净。

蒸汽电加热发生器确保加热功率调至低档,将供气阀开大。

关闭电源,待仪器蒸汽压力下降至0.2kmpa左右时,打开蒸汽储罐的排气口,排净仪器内蒸汽。

关闭循环水阀,关闭进水润(可常开不关),关闭供气阀,关闭排气口。

化工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化工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FY型耐腐蚀液下泵
DHY系列液下泵
§5.1 物料输送设备
§5.1.1 液体输送设备
其他各种类型的泵 (4)屏蔽泵
PBG型管道式 屏蔽泵
§5.1 物料输送设备
§5.1.1 液体输送设备
其他各种类型的泵 (5)隔膜泵
DBY型电动隔膜泵
QBY气动隔膜泵
§5.1 物料输送设备
§5.1.1 液体输送设备
第五章 化工设备的选型和 分离设备 传质设备 化学反应器
化工设备类型: 标准设备(定型设备) 非标准设备(非定型设备 )
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及规格
型号
材质
操作参数
单位
数量
重量
来源
备注
温度
压力
选型和工艺设计的原则: 合理性。 先进性。 安全性。 经济性。
§5.1 物料输送设备
§5.1.1 液体输送设备
泵的选择:
(3)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离心泵的安装技术关键在于确定水泵安装高度。这个高度是指水源水面到水泵叶轮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它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不能混为一谈,水泵铭牌或产品说明书上标示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是指水泵进水口断面上的真空值,而且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摄氏度情况下,进行试验而测定得的。它并没有考虑吸水管道配套以后的水流状况。而水泵安装高度应该是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扣除了吸水管道损失扬程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数值,它要克服实际地形吸水高度。水泵安装高度不能超过计算值,否则,水泵将会抽不上水来。另外,影响计算值的大小是吸水管道的阻力损失扬程,因此,宜采用最短的管路布置,并尽量少装弯头等配件,也可考虑适当配大一些口径的水管,以减管内流速。
§5.1 物料输送设备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液氨储罐讲解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液氨储罐讲解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50m液氨储罐设计——3学生姓名:왕량学校:대련대학专业班级:화공101学号:10412041指导老师:진숙화时间:2013.09.06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条件 (4)1.2设计依据 (4)1.3设计结构 (5)第二章材料的选择 (5)2.1筒体和封头材料 (5)2.2各零、部件材料 (5)2.3焊接材料 (5)第三章工艺设计 (6)3.1壁厚设计 (6)3.1.1 筒体壁厚设计 (6)3.1.2 封头壁厚设计 (7)3.1.3 筒体及封头的水压强度校核 (7)3.2 人孔的设计 (8)3.2.1人孔的选择 (8)3.2.2 人孔的补强 (8)3.3 接口管的设计 (10)3.3.1 接口管的选用 (10)1、液氨进料管 (10)3.3.2 接口管汇总表 (11)3.4 鞍座的设计 (11)3.4.1 鞍座的选取 (11)3.4.2 鞍座的计算 (11)3.5 SW6校核 (12)第四章自我评价 (18)符号说明 (18)参考文献 (18)化工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液氨储罐设计姓名:王亮二、设计参数及要求介质:液氨设计使用年限:15年建议使用材料:2、设计要求1.计算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2.计算过程及说明应清楚;3.所有标准件均要写明标记或代号;4.设计计算书目录要有序号、内容、页码;5.设计计算书中与装配图中的数据一致。

如果装配图中有修改,在说明书中要注明变更;6.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层次分明;7.设计计算书要有封面和封底,均采用B5纸,横向装订成册;8.完成ppt汇报。

三、设计内容1.符号说明2.前言(1)设计条件;(2)设计依据;(3)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3.材料选择(1)选择材料的原则;(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装配图(1)按照工艺要求,绘制工艺结构草图;(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及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3)标注形位尺寸。

化工设备设计-PPT文档资料

化工设备设计-PPT文档资料

6.1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A级: (1)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 (注明单层、多层); (2)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3)A3级,指球形储罐; (4)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6.1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C级: (1)C1级,指铁路罐车; (2)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 (3)C3级,指罐式集装箱。 D级: (1)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2)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

1.3 相关标准(续)
18、JB/T4730-2019 《承压设备无损检 测》 19、GB713-2019《锅炉和压力容器用 钢板》中合并20g、20R为Q245R; 16Mng、19Mng、16MnR合并为Q345R。 20、GB24511-2009《承压设备用不锈 钢钢板及钢带》

2 化工设备常用零部件

6.1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SAD级: 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6.2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质量保 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
6.2.1 质量保证手册 (1)术语和缩写; (2)适用范围; (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 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 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的描述。

1.3 相关标准(续)
13、HG20585-2019《钢制低温压力容 器技术规定》 14、HG/T20569-94《机械搅拌设备》 15、TCED41002-2000 《化工设备图样 技术要求》 16、HG/T20668-2000《化工设备设计 文件编制规定》 17、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 规程》

化工设备图

化工设备图
⑵ 管法兰的简化画法
7.简化画法
⑶ 重复结构的简化画法
螺栓孔及螺栓连接的表达方法
7.简化画法
⑶ 重复结构的简化画法
按规则排列孔板的简化画法
7.简化画法
⑶ 重复结构的简化画法
填充物的表示方法
7.简化画法
⑶ 重复结构的简化画法
管束的表示方法
7.简化画法
(4) 液面计的简化画法 (5) 单线表示法
部件装配图: 表达由若干零件组成的非标准部件的结构形状、装配 关系、必要的尺寸、加工要求、检验要求等,如后面图 所示。
设备装配图: 表达一台设备的结构形状、技术特性、各部件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必要的尺寸、制造要求及检验要求等, 如后面图所示。
总装配图(总图): 表示一台复杂设备或表示相关联的一组设备的 主要结构特征、装配连接关系、尺寸、技术特性 等内容的图样。
厚涂层 粗实线表示
表示方法
(其间填画涂层材料的剖面符号)
薄衬层 细实线
厚衬层 粗实线
(其间填画涂层材料的剖面符号)
5.很多设备对材料有特殊要求(物料腐蚀、有毒)
薄涂层 薄衬层
厚涂层 厚衬层
6. 焊缝的表示方法
(1) 常用焊接方法数字代号
6.大量采用焊接结构
6. 焊缝的表示方法
(2) 焊缝的接头形式
容器技术特性表
工作压力(Mp(Mpa)
设计温度(°C)
物料名称
焊缝系数
腐蚀裕度(mm)
容器类别
夹套反应器技术特性表
项目名称及单位
设计压力/MPa 设计温度/ºC 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 ºC 物料名称 腐蚀裕度/mm 电机功率/kw 搅拌轴转速/rpm 换热面积/m² 焊缝系数 全容积/m³ 主要材料 容器类别

化工工程设备设计方案

化工工程设备设计方案

化工工程设备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工程设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在化工生产中,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合理、性能优良的化工工程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一种化工工程设备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从设备的功能、结构、材质、安全性等方面展开设计,以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项目概述设计项目为一套高效化工反应釜,用于进行有机合成反应,其主要功能包括反应、提取、分离等。

釜体材质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等优点。

整套设备包括反应釜、搅拌器、冷却系统、加热系统、分离系统等。

为了满足生产流程的需求,设备需要具有稳定的反应性能、高效的生产能力、安全的操作性和可靠的维护保养性能。

三、设备设计方案1. 反应釜设计(1)釜体结构:考虑到釜体需要承受高压和高温,设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主要材质,同时采用耐腐蚀的内部涂层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2)釜底设计:底部设计采用圆拱底结构,可充分保证反应物料的均匀受热,提高反应效率。

(3)加热系统:采用外装式加热方式,通过蒸汽或电加热,可快速、均匀地加热釜体,提高生产效率。

2. 搅拌器设计(1)搅拌器选用高效能搅拌器,可确保反应物料充分混合,反应均匀。

(2)搅拌器驱动系统采用变频调速,可根据不同反应需要调节搅拌速度和转矩。

3. 冷却系统设计(1)采用内置螺旋式冷却管道,通过冷却介质循环,可以快速降温至设定温度,保证反应处于稳定的温度条件。

(2)冷却介质采用对流热交换方式,可提高冷却效率,减少能耗。

4.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1)设备配置有温度、压力、液位等多重安全监测系统,可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实时报警。

(2)设备顶部安装有紧急排气阀和紧急排液阀,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排放反应体积。

(3)设备采用防爆设计,以防止因反应体系异常导致的危险事故。

5. 控制系统设计(1)设备采用PLC控制系统,可对反应温度、压力、搅拌速度进行精密控制。

化工设备设计及选型说明书

化工设备设计及选型说明书

目录第二章塔设备设计 (2)2.1 塔设备设计依据 (2)2.2 设计要求 (2)2.2 塔设备简介 (3)2.2.1板式塔 (3)2.2.2填料塔 (3)2.2.3 塔形对比 (7)2.3 塔设备设计的一般原则 (9)2.4 塔的选型结果 (11)2.5 醋酸洗涤塔的设计(T0301) (12)2.5.1 概述 (12)2.5.2 T0301塔设计条件 (13)2.5.3 塔形选择 (18)2.5.4 塔径及塔内件的计算 (18)2.5.5 塔的水力学校核 (21)2.5.6 设计条件汇总 (23)2.5.7 塔设备的机械设计 (23)2.5.7.1 塔高的计算 (23)2.5.8 接管的计算 (24)2.5.9 筒体、封头、裙座的壁厚及地脚螺栓设计 (26)2.6 塔设备设计小结 (29)2.7 新型塔板的应用 (29)2.8 塔设备SW6校核说明书 (31)第一章塔设备设计2.1 塔设备设计依据《化工设备设计全书——塔设备》《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规定》HG/T20643-2012《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 8175-2008《钢制人孔和手孔的类型与技术条件》HG/T 21514-2014《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T 20583-2011《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HG/T 20570-199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2007《塔器设计技术规定》HG20652-1998《不锈钢人、手孔》HG21594-21604-2014《压力容器封头》GB/T 25198-2010《压力容器封头》GB/T 25198-2010《钢制塔式容器》NB/T47041-2014《塔顶吊柱》HG/T 21639-20052.2 设计要求(1)分离效率高达到一定分离程度所需塔的高度低。

(2)生产能力大单位塔截面积处理量大。

(3)操作弹性大对一定的塔器,操作时气液流量的变化会影响分离效率。

若将分离效率最高时的气液负荷作为最佳负荷点,可把分离效率比最高效率下降15%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比称为操作弹性,易于稳定操作。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浮阀塔的设计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浮阀塔的设计

摘要 (3)1 前言 (3)1。

1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3)1.2 设计条件及依据 (10)1。

3 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12)2 设计参数及其要求 (15)2.1 设计参数 (15)2。

2设计条件 (16)2.3设计简图 (17)3 材料选择 (18)3。

1 概论 (18)3。

2塔体材料选择 (18)3。

3裙座材料的选择 (18)4 塔体结构设计及计算 (19)4。

1塔体和封头厚度计算 (19)4.1。

1 塔体厚度的计算 (19)4.1。

2封头厚度计算 (20)4。

2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20)4。

3风载荷与风弯矩的计算 (24)4。

4地震弯矩的计算 (28)4.4。

1地震弯矩的计算 (28)4.4。

2偏心弯矩的计算 (30)4。

5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30)14.6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32)4。

6.1塔体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32)4。

6。

2。

塔体和裙座的稳定校核 (33)4.7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36)4。

7.1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36)4。

7.2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37)4。

8基础环的设计 (38)4.8.1 基础环尺寸 (38)4。

8。

2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38)4。

8.3基础环的厚度 (39)4.9地脚螺栓计算 (40)4.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40)4.9。

2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41)符号说明 (42)小结 (4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设备图纸

化工设备图纸

回转体
2.1 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特点
2. 尺寸相差悬殊
如下图中,设备直径是∮1200mm,而筒体壁厚只是6mm
2.1 化工设备的基 本结构特点
3. 很多设备高(或长) 径比大
如右图中,设备直径是 ∮1800mm,而设备高度 确有25952mm
2.1 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特点
3. 很多设备高(或长)径比大
卧式设备主要采用主、左视图;在主视图中采用全剖视图的 表示方法,在左视图中采用局部剖视的表示方法
2.多次旋转的表达方法
较多开孔及接口管 为清楚表达管口或开孔结构和方位
主视图采用设备多次旋转的表达方法表示管 口或开孔结构 俯左视图表示管口方位
2.较多开孔及接口管
如: 在主视图中表示的e管口,是设备逆时针旋转了45 °进行的图示; 而A向视图表示设备上所有管口的方位
再如下图中,设备直径是∮800mm,而设备长度确有7128mm
2.1 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特点
4. 有较多的开孔和接管
2.1 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特点
5. 很多设备对材料有特殊要求
因为设备处理的都是化工物料,因此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
2.1 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特点
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大量采用焊接结构
如下图中,筒体与下封头,接管和设备主体,支座和设备主体等都采用了 焊接结构
薄涂层
厚涂层
薄衬层
厚衬层
焊缝的表示方法
(1) 常用焊接方法数字代号
大量采用焊接结构
焊缝的表示方法
对接 (2) 焊缝的接头形式 角接 T字接 搭接
焊缝的表示方法
(3) 焊缝的规定画法
一般用焊缝符号表示(详见书中介绍)
也可以采用图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化工设备罐体和夹套的设计

化工设备罐体和夹套的设计

罐体和夹套的设计夹套式反应釜是由罐体和夹套两大部分组成。

罐体在规定的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下,为物料完成其搅拌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夹套传热是一种最普遍的外部传热方式。

它是一个套在罐体外面能形成密封空间的容器,既简单又方便。

罐体合夹套的设计主要包括其结构设计,各部件几何尺寸的确定和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罐体一般是立式圆筒形容器,有顶盖,筒体和罐底,通过支座安装在基础或平台上。

顶盖在受压状态下操作选用椭圆形封头,(对于常压或操作压力不大而直径较大的设备,顶盖可采用薄钢板制造的平盖,在薄钢板上加设型钢制的横梁,用以支撑搅拌器及其传动装置。

顶盖与罐底分别与筒体相连。

罐底与筒体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

顶盖与筒体的连接形式为可拆连接。

夹套的型式与罐体相同。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确定筒体内径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筒体内径估算D1:D1==1.058m=1058mm式中V——工艺条件给定容积,m3;i——长径比,i=将D1估算值圆整到公称直径1000mm确定封头尺寸椭圆封头选标准件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曲边高度h1=250mm直边高度h2=25mm内径面积A=1.625m2封头容积V=0.1505m3封头厚度质量确定筒体高度式中圆整后的筒体高度为1500 则反应釜容积式中夹套几何尺寸计算夹套和筒体的连接常焊接成密封结构夹套的安装尺寸通常在。

夹套内径夹套下封头型式同罐体封头,其直径与夹套筒体封头相同为1100mm通常取夹套高式中夹套所包围的筒体表面积式中22——1米高内封头表面积查表为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强度计算中各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均应符合GB 150—198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

夹套反应釜设计计算举例几何尺寸圆整筒体内径釜体封头容积圆整釜体高度夹套筒体内径装料系数,或按圆整夹套筒体高度罐体封头表面积一米高筒体内表面积,强度计算(按内压计算厚度),,罐体及夹套焊接接头系数设计温度下材料需用应力罐体筒体计算厚度夹套筒体计算厚度罐体筒体名义厚度罐体封头名义厚度夹套封头名义厚度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厚度)筒体计算长度系数系数许用外压力罐体筒体名义厚度筒体计算长度系数系数许用外压力罐体筒体名义厚度罐体封头名义厚度,,罐体封头名义厚度水压试验校核,,材料屈服点应力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推进式搅拌装置是调和低粘度均相液体混合的。

2m3反应釜的设计

2m3反应釜的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2m3反应釜的设计学院、专业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化工设备设计学生姓名夭荣成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彭本军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4 年4月10 日2m3反应釜的设计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反应釜的机械设计。

根据工艺要求反应釜的容积为2m3传热面积为70m2、操作温度120℃,经查阅资料和计算求得该反应釜的釜体及封头的公称直径1300mm厚度10mm、夹套的公称直径为1400mm厚度10mm、以及一些工艺接管尺寸,并根据计算的最适宜设计参数画出简易的反应釜设计图。

最后根据设计结果选用了适宜的反应釜的附属设备。

关键词:反应釜;公称直径;封头;夹套The design of the 2m3 reaction kettle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reaction kettle mechanic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requirement ,the reaction kettle volume is 2 cubic meters, the heat transfer area is 70 square meters and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is 120 degrees Celsius. Checking data and calculation obtai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nd head of the nominal diameter of 1300 mm and thickness of 10 mm, jacketed nominal diameter of 1400 mm and thickness of 10 mm, and some of the process control of size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optimum design parameters it draws the simple reaction kettl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results the appropriate reaction kettle accessory equipment can be choosed .Key words: Reaction kettle; Nominal diameter; Head; Jackete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引言 (2)1.1 设备设计要求单 (3)1.2 反应釜的釜体设计 (3)1.2.1筒体的直径与高度 (4)1.2.2 夹套的结构 (4)1.2.3厚度的确定 (5)1.3 工艺管口 (6)1.3.1 进料管口 (6)1.3.2 出料管口 (6)2 反应釜的设计 (6)2.1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过程 (6)2.2 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0)2.3 反应釜的传动设备 (10)2.3.1电动机的选用 (10)2.3.2减速机的选用 (10)2.3.3 机架和联轴器的选用 (11)2.3.4 安装底盖的选用 (11)2.3.5 凸缘法兰的选用 (11)3反应釜的轴封装置及附件的选用 (11)3.1 反应釜轴封装置的选用 (11)3.2反应釜附件的选用 (12)4 总装配图 (13)5 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4)11引言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典型设备,一台反应釜大致是由:釜体部分、传热和搅拌、传动及密封等装置组成。

化工设备的工艺设计

化工设备的工艺设计

产生大量溶解热和反应热的物系宜采用板 式塔.因为可在塔板上安装冷却排管,在塔 外冷却后回到塔内以控制塔温。 处理有腐蚀性物料宜用填料塔,因为板式 塔 需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造价高。 热敏性物料的蒸馏宜用填料塔。填料塔内 液体的滞留量较小,在塔内停留时间短。 填料塔适用于处理发泡液体,因填料能起 到破碎泡沫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6.3.2.2 流体路径:热载体上进下出, 冷剂下进上出。 管程: 清洁、易结垢的流体 流量、粘度大(因管程可以做成 多程结构,得到较大的流速,k↑) 蚀性、有毒性流体 (避免管束和 壳体同时腐蚀) 压力高的流体
壳称:
1
被冷却的流体
2
饱和蒸汽
6.3.2.3 冷热流体温差的取值
6.2 泵的选用 6.2.1 对化工用泵的要求 (1)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及贵重 介质,要求密封性可靠,应选磁力驱动泵或屏泵。 (2)输送腐蚀性介质,选耐腐蚀泵,根据介质的特性 和温度范围,选择不同的材质的泵的过流部件。 非金属:聚氯乙烯、玻璃钢、聚丙细、氟塑料、石墨、 搪玻璃、陶瓷。(适用范围:222页表6.1) 金属: 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纯钛等 (3)输送易气化的液体(低沸点液体-30~-160℃)选 低温泵。 (4)输送高温介质:热油泵 各类泵的特点见P223 表6.3
e. 精馏塔:塔进料、塔顶、塔底产品的流量、 组成、温度、塔操作压力、塔径、塔板类型 塔板数、填料种类、规格、填料高度、每段 填料的高度和段数、进料位置、灵敏板位 置。 f. 对于标准设备:根据工艺需要确定标准图图 号和型号。 g. 对非标设备:向设备专业提供设计条件和草 图、明确设备的形式、材质、基本设计参数 管口、维修、安装、支撑及其它要求(如防 爆口、人孔、手孔、仪表接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料塔结构设计概论(唐海东郑州大学450001)摘要:主要介绍塔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填料塔液体分配器、填料、填料支撑、除沫器、裙座结构、管口结构等设备的设计。

填料塔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塔填料、塔内件以及工艺流程,特别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说明了塔填料及塔内件在填料塔技术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塔设备、填料塔、设备设计、填料、除沫器、裙座塔设备是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作用是实现气(汽)—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相际间接触面积大。

2. 生产能力大,即气液处理量大。

3. 操作稳定,操作弹性大。

4. 阻力小。

5.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方便,设备的投资及操作费用低。

6. 耐腐蚀,不易堵塞。

塔设备按内件结构可分为填料塔与板式塔。

下面主要绍填料塔设备各个组成的设计。

以及工程应用等现状与发展趋势,新技术在填料塔中的应用等。

(1)填料塔结构设计填料塔:塔内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

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气体自塔底向上流动,与液体进行逆流传质。

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连续变化。

在分离程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因某些新型填料具有高的传质效率;对于热敏性物料的蒸馏分离,因新型填料的持液量较小,压降小;具有腐蚀性的物料;容易发泡的物料等情况下一般选用填料塔。

所以填料塔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处理腐蚀性物料;处理容易产生泡沫的物料及用于真空操作时,更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体积大,重量大,传质效率差,不适用于处理污浊液体和含尘气体,操作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沟流现象;新型、高效、高负荷填料的开发,使填料塔推广到许多大型气液操作场合,代替传统板式塔。

液体分配器液体在塔顶的初始均匀分布,是保证填料塔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力求液体分布均匀,自由面积大,操作弹性宽,不易堵塞,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原则上应增加单位面积的喷淋点数,但不可过多,可参照相关指标;为避免壁流,靠近塔壁10%塔径区域内,所布流量不应超过总流量的10%;安装位置高于填料层表面150~300mm;常见的液体分配器有管式喷射器:液体直接由管口流出,下设圆形挡板;适用于Di<300mm场合;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安装;喷射不均匀,易引发壁流。

莲蓬式喷射器:液体通过喷头小孔喷洒;适用于Di<600mm场合;价格低,易于安装;易雾沫夹带;往往有大量液体喷到塔壁。

多孔直管式分配器:直管底部钻孔,液体经由管及管上小孔喷出;适用于Di<300mm场合;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喷洒不均匀,易堵塞。

多孔盘管式分配器:盘管,可获得较大喷洒面积;盘管直径一般为塔径的0.6~0.8倍;适用于Di<1200mm场合;开孔方向超过45度°时,易产生雾沫夹带;要求液体清洁。

溢流管式分配器:液体被引到分布盘上,再通过溢流管淋洒到填料层上;溢流管直径大于等于15mm,分布盘直径为塔径的0.6~0.8倍;适用于Di>800mm场合;液体分布较均匀,对底板水平度要求高。

筛孔盘式分配器:由分布盘和围环构成,盘上开筛孔;液体有进液管进入盘内,通过筛孔淋下至填料层;分布盘直径为塔径的0.6~0.8倍,适用于Di>800mm场合;液体分布均匀,盘面水平度要求高,筛孔易堵。

槽式分配器:由若干喷淋槽及置于其上的分配槽组成;分配槽底开孔,侧壁开有缺口,以便使将液体流入喷淋槽,喷淋槽结构亦然;适用于Di>800mm场合;结构简单,液体无喷溅,水平度要求高。

排管式分配器:应用较为广泛;液体由主管进入支管,经由支管上的小孔向填料层喷淋;适用于Di>1000mm场合;液体分布均匀,制作安装复杂,水平度要求高,易堵塞。

填料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内件,它为气—液两相接触进行传质和传热提供表面。

与其他内件共同决定填料塔的性能。

设计时,首先选择填料。

改进方向之一:增加通过能力,适应生产需求;改进方向之二:改善流体的分布与接触,以提高分离效率。

拉西环:最早的填料,现代环形填料的基础;外径和高度相等的空心圆柱体;可散装,也可手工整砌;设计、使用经验丰富,价格便宜易形成壁流和内部沟流。

鲍尔环:外径和高度相等的空心圆柱,圆柱侧壁上冲出上下两层交错排列的小窗,冲出的叶片除一端在侧壁上外,其余部分全弯入环内,围聚于圆心;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填料之一;传质效率高,液体分布均匀,流体截面积大,液泛点高;压降比拉西环小50~70%,处理量比。

拉西环大50~100%。

阶梯环:一端具有锥形扩口,改善了填料的堆砌状况;填料之间为点接触,空隙率增大;生产能力高于鲍尔环10%,压降下降25%。

十字环填料:一般为陶瓷制造,以整砌的方式装填;沟流较少,无侧压力。

弧鞍环填料:对称的开式弧状结构,弧面使液体向两旁分散,故弧面无积液,表面有效利用率高;装填时易重叠,降低了有效空隙率;强度较差,价格高,现有很少应用。

矩鞍形填料:保留弧形结构,改进了扇形面形状,故具有良好的液体再分布性能;防止重叠堆积,目前应用最广的填料之一;填料之间点接触,表面利用率高;开式结构,温度较差,容易破碎,且价格较高。

鞍环填料:薄金属板冲成的整体鞍环,保留了鞍形填料的弧状结构,鲍尔环的环形结构和内弯叶片的小窗,刚度高于鲍尔环;通过能力大,压降小,滞液量小,填料层结构均匀,但价格高。

网形填料:金属材料,规整排列;空隙率大,比表面积大,表面湿润率高,液流分布均匀,无积液死角,传质效率高,压降小,处理量大,操作弹性大,适于高精度分离过程;价格贵,不适用于有腐蚀性和污垢的物料。

丝网波纹填料:由若干平行直立放置的波纹网片组成,周围用带状网圈箍住,构成圆柱形填料盘;网片的波纹方向与塔轴线成一定倾角,相邻网片波纹倾斜方向相反,网片间形成三角形截面的通道网;空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大,表面湿润率很高;气体在网片间的交叉通道网内流动,不断转向,故混合程度高,能用于大型填料塔;价格较高,易于堵塞。

填料的选用根据效率、通量和压降三个重要性能参数;常用材料有金属、陶瓷、塑料等;塔径与填料外径的比值(径比)应合适,不可过小,有一下限,因过小径比使塔壁附近填料层空隙率大而不均匀,气液易短路;在相同压降下,通过能力:拉西环<矩鞍环<鲍尔环<阶梯环<鞍环填料效率用传质单元高度或等板高度表示;动力消耗,取决于气相的全塔总压力降。

填料的支承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够的自由截面,使支承处不首先发生液泛;两种典型结构:栅板和气体喷射支承板。

栅板最为常用。

散装填料时,常易被第一层填料堵塞;根据塔径大小,采用整块或多块组合;板条间隙应不大于填料直径的0.6~0.8倍,栅板流通面积不小于填料自由截面;对较长的栅板要做强度校核,板条视为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结构简单,强度大,但自由截面较小,气速大时易液泛。

气体喷射式支承板气、液通道不同,既避免液体积累,又利于液体的均匀再分配。

有钟罩式和梁式两种。

液体再分配器为使流向塔壁的液体能重新流回塔中心部位,一般在液体流过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后装置一个液体再分配器,收集上段填料的液体,并使其在下段填料层重新均匀分布。

液体再分配器形状如漏斗;通常将整个填料层分为若干段,段与段间设置液体再分配器。

填料层分段高度应小于15~20块理论塔板高度。

金属填料层高度不超过6~7.5m,塑料不超过3~4.5mm。

分段时需考虑支承板的承载能力。

分配锥:(a)适用于Di<600mm场合,锥径为塔径的0.7~0.8倍,气体流动面积减小,压降大,有死区;(b)开通孔,截面收缩率较小,但结构复杂;(c)改进型,通过能力大,可装于填料层内部。

边圈槽形分配器:分配锥的另外一种改进,气体通道截面几乎无缩小;沿塔壁流下的液体收集在环形袋槽中,再由管子导流至塔中心;喷射不够均匀。

升气管式分配器:气相由升气管的齿缝上升,液相有小孔及齿缝底部淋下;适用于大中型塔,气体通过截面较大;结构较为复杂。

斜板复合式再分配器:将支承板、收集器、再分配器组合,可减小塔高;导流-集液板兼做支承板,分布槽起收集液体和再分配作用;汇集于环形槽中的壁流液体,从圆筒上的开孔流入分布槽,与由斜板导入槽内的液体一起,经由槽底的分布孔重新均布;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好,适宜在液体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使用。

除沫器气体从塔顶流出时,总会带少量液滴出塔。

为使气体夹带的液滴能重新返回塔内,一般在塔内液体喷淋装置上方装置除沫器。

常用的除沫器有折板式与。

折板式:最为简单有效的结构,可除去直径5×10-5m的液滴,压降小;由角钢组成,耗用金属多,造价高,对大型塔尤为明显。

丝网式:高效除沫器,除沫率达99%,可除去直径大于5μm,价格高,压降比折板式大;不适于气液中含有粘结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场合,因为液体蒸发后留下的固体易堵塞丝网;雾沫中含悬浮物时,应经常冲洗。

其他裙座结构塔设备最常用的支承结构;裙座与塔体下封头的焊接,有对接焊和搭接焊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对接焊,因搭接焊需承受剪切载荷,受力状况差,但安装方便,故用于塔径较小或焊缝受力较小的场合;用材可选较经济的普通碳钢,还应考虑载荷、操作条件、塔体下封头材料、温度等因素。

气体进口管进口应防止液体淹没气体通道,防止固体颗粒沉淀;气体进口管伸入到塔中心线位置;管子末端开口向下,气体折返向上,以保证气体分布均匀;气体出口管应防止液滴的带出和积聚,故管口开口向下;出口接管前加装除沫挡板或开口向上的分离袋囊;夹带液滴较多时,需另装除沫器。

液体出口管保证连续排液,不易堵塞,隔离塔内部与外界大气;减压塔中应安装液封装置,如U型管,或使塔底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安装防涡流板,防止出口处的漩涡,或过滤液体夹带的固体颗粒。

(2)填料塔工程应用等现状与发展趋势1 塔填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从塔填料来看,塔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是气液两相进行热和质交换的场所,它为气液两相间热、质传递提供了有效的相界面。

塔填料的性质决定了填料塔的操作,只有性能优良的塔填料再辅以理想的塔内件,才有望构成技术上先进的填料塔。

因此,人们对塔填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对塔填料改进与更新的目的在于:改善流体的均匀分布,提高传递效率,减少流动阻力,增大流体的流量以满足降耗、节能、设备放大、高纯产品制备等各种需要。

目前,塔填料的开发,除研究各种散装和规整填料结构外,还对填料的材质、加工方法、表面特性等进行研究。

规整填料是继散堆填料之后在近20 余年来发展的高效新型填料,国外有许多品种,见图[1-2]2 塔内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塔内件包括气体分布器、填料支承板、床层限位器、液体分布器、壁流收集分配锥、液体收集器和再分布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