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通用技术-必修二《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2第4单元控制及其设计课件
2.方框图中各环节的含义 (1)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 (2)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3)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4)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 (5)被控对象:控制系统中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 (6)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也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
A.卷绕圈数的变化会引起电机转速变化,属于干扰因素 B.反馈信号是编码器测得的电机转动信号 C.控制量是变频器输出电流的频率 D.输出量是电机实时转速 解析 卷绕圈数的变化会引起电机转速变化,这个是改变了电机的应有转 速,是属于改变输入量,所以不属于干扰因素。
典例 2
浇铸机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浇铸时,中间包持续向 结晶器内浇注钢水,钢水在结晶器内冷却结晶后被拉坯装置拉出形成钢坯。 结晶器内钢水液位的稳定和高低,直接影响钢坯的质量和产量。钢水液位 波动引起电涡流传感器与液面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化,从而引起电涡流信号 变化,液位仪根据信号的大小计算出实际液位,送至PLC与液位设定值比 较,PLC根据比较差值通过驱动器控制电动缸运动,带动塞棒升高或降低,改 变中间包浇注口的大小,调节流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从而使液位稳定在 一定范围内。该控制系统中,对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精度没有影响的是
问题详解·释疑惑
典例1 典例2 典例3
结合具体案例对控制系统进行工作 过程原理分析
对控制系统的某个具体概念进行辨 析理解
从设计者的角度对控制系统进行设 计或优化分析
典例 1
(2022年浙江1月学考)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上 行控制系统示意图。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乘 客进入扶梯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拖动扶梯 快速运行,乘客离开后,扶梯慢速运行。关于 该控制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红外传感器起反馈作用 B.被控对象是电动机 C.执行器是扶梯 D.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
会考通用技术-必修二《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和要求: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
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
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1 控制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
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
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通用技术必修2苏教版4.4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案
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材: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
2.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3.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4.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二、教学重点1.运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方法确定控制系统各部件,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
2.确定被控量和控制量并能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三、教学难点:被控量和控制量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本单元的第四节,是前几节知识的总结与应用。
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探究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含义,归纳总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方法。
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合理的控制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对一定的实践经验的生活经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对失败的使用经验,能从控制与设计的角度重新的认识。
学法设计: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学习”,通过尝试——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生活中的经验逐步与控制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动手实践、改造,亲身体会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法,体验成就感。
教学策略:提出一个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在学习和阅读了相关内容后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并制作成模型,在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达到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1)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中例子对比来导入有关控制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2)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3)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的《电吹风》《电暧气》(有开环与闭环两种)等案例,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通用技术2第四章控制与设计-PPT精品文档
眼睛及神经传输系统
我们希望自行车按照我们的意愿行驶,那就要对其 进行干预。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事 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的行为,就称为控制。
期望值
大脑
肢体
飞镖
落点
投掷飞镖的控制过程框图
风扇没有温度设定,也没有室 温检测系统。风扇转速控制系 统只控制风扇依档位转动。
设定档位 控制器 电机 风扇
输出风力
风扇的控制过程框图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对比
控制系统
反馈
控制精度
结构
成本
应用范围
闭环
有反馈
精度高
结构复杂
成本高
高精度、 高可靠、 系统本身 不稳定的 应用领域
汽车手打方向盘
倒车雷达 红绿灯 普通电风扇(除有若干档位,无其它功能) 遥控玩具车 摇动钴辘,提取井水
控制系统的区分归类二:
二、有些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实时 控制,有些则不需要。
车子歪向一边,我们的大 脑会立刻下令纠正。
设定车的行驶方向
大脑
肢体 眼睛及神经传输系统
自行车
车的实际行驶方向
夏天,空调检测到室内温 度高于我们设定的温度过 多,也会立刻启动制冷。
掷飞镖
生活中的控制
自动伸缩门
生活中的控制
音乐喷泉控制系统
生活中的控制
冰箱
生活中的控制
电饭煲
生活中的控制
1、一个输入对应一个输出 控制系统的共同特征: 2、中间有若干个环节
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学业考试知识点复习课件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知 识 第二章 流程及其设计 框 架 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初识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功能: 1、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 物体的性质和形态。结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的。 2、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物体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称为架构。 二、常见的结构类型 1、实心结构(大坝、墙体、城墙) 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D
C.适当增加底面支撑面积
D.升降架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
5.我国建筑物南北差异较大,其中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矩形的拱、斜的昂和方形的斗、升等组成,一般位于柱与梁之间,把 建筑物的屋楼挑出定距高。 不同时代、不同造型的斗拱, 成为学者判 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2、框架结构(房屋的门、窗)通常由杆件组成。 特点:有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3、壳体结构(梁、拱、桁架)由曲面形板与边缘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 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第二节 典型结构分析 一、单杠结构分析 1、单杠的构件有杠体、立柱和拉杆。杠体是
器械的主体,立柱和拉杆共同支撑杠体并承受荷载。 2、拉伸、压缩与弯曲 (1)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状或大小的改变,
6.为了保证安全,传统家用压力锅的使用过程中,要先释放锅
内气压后才能打开锅盖。 从流程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 “放气”和“开锅盖"的先后顺序可以颠倒
B.“放气”和“开锅盖”都是流程中的环节
A
C. 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高二通用技术之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优秀教案
高二通用技术之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优秀教案第一篇:高二通用技术之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优秀教案高二通用技术之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优秀教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懂得什么样的系统叫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样的系统叫闭环控制系统。
②懂得识别系统框图。
③理解信息的反馈。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逆推法分析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合作探究来提升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②通过教师自制的模型作品的使用来感触同学们的创作意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逐步了解系统框图,为后续“控制系统框图的绘制”及“控制系统的干扰”铺好基础。
这一课时的重点在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分析,难点在闭环控制系统的信息通路及其比较环节的分析。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已有了一定的“流程”、“系统”方面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电学基础,对于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分析应比较容易上手,特别本课时分析的光控窗帘、水塔水位控制系统都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实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策略无论何时何地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知识点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是关键。
在上课过程中投影图片、使用自制教具演示实验、展示实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此来降低课堂的枯燥乏味。
整堂课的课件操作都使用自制的遥控鼠标进行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在课堂上的应用。
在课中还安排一个容易做的小组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加深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在。
在课堂最后再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把实验过程的分析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去巩固。
五、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组合遥控鼠标灯1套(自制)、红外线报警器1台、水塔水位控制模型1套(自制)、光控窗帘模型1套(自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从课前放好的报警旁边走过,报警器自动响起。
高中通用技术 复习 控制与设计PPT课件
执行器 (手)
被控对象 (篮球)
监测装置(眼睛)
篮球实 际投掷 的位置
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从反馈来看,闭环控制系统就是指在系统的输出端与 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 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减少被控量 (输出量)的偏差。
由于某种干扰因素的存在,系统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 时,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反馈环节能及时检测出被控量的值, 并迅速反馈到输入端,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控制器根据比 较得到的偏差信号进行调节,从而使系统的被控量接近给 定值,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所以,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能够克服外界干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附近。
课本P97:马上行动
完整编辑ppt
11
控制的手段
控制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手 段。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 情形来分,控制有人工控制和 自动控制。
完整编辑ppt
12
从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人工控制: 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下进行的。
如:人工纺纱、打开普通自来水龙头,揿按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关/开 门
置、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控制量)输入量Biblioteka 控制器 执行器(给定量)
被控对象 输出量
(被控量)
输入量:如游泳池的设定时间;输出量:游泳池的水位
•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
(1)什么是反馈 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 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
较的过程,就是反馈。
投篮
篮圈 的位
+×
置
-
控制器 (大脑)
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
制
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系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2022年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综合复习(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解析】:该系统的执行器是驱动电机,控制量是驱动电机的转速。
(3)为了提高雨刷效果,并适合不同的场合,以下的几个优化措施中,最合理的是___;
【答案】:③
【解析】:该控制系统的目的是控制雨刮器的运行,最终是使档风玻璃清晰,帮助人们安全行车,所以③最合理。
(4)以下属于该优化的影响因素的是_____(选填序号:①雨量大小;②车速快慢;③检测装置的精度)。
C.该控制系统的执行器是水泵
D.该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水
【答案】:C
【解析】:控制量是喷头的开和关,被控对象是高压水流,执行器是水泵,被控量是水流的压力。
14.如图所示某款高铁站自动取票机,用户点击屏幕上“互联网取票”菜单命令,然后将身份证置于读取器位置,电脑获取身份信息,打印车票并驱动相关电机及机械装置,将车票从取票口送出。关于自动取票机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②
【解析】:该控制系统是控制水床上表面的实际湿度,所以湿度传感器应放在水床上表面。
(3)为了节能环保,下列对鸡蛋孵化箱的优化措施合理的是____和____(选填序号:①换用更大的泡沫箱作为箱体;②换用更厚的泡沫箱作为箱体;③在泡沫箱内壁粘贴一层减小热辐射损失的材料;④换用功率更大的电源)。
4.4控制中的干扰
(一)干扰对控制功能的影响
干扰:在控制系统中,常有一些变化不定的因素对系统的行为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有害因素,称为干扰。
干扰会使被控对象产生错误动作。
干扰的理解: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有害因素才被定义为干扰。
一般来说,闭环控制系统能不断地修正控制效果,以减少被控量和给定量之间的误差。所以闭环控制系统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必修
第
一、章节体系
高二通用技术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第一节 什么是控制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地质版)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第一节什么是控制一课时教材分析天津市蓟县二中刘金谡天津市蓟县一中刘利天津市蓟县一中李东一、本节内容的地位、作用: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调动学生对控制及其设计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初步掌握控制及其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讨论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能真正消化知识,提高技术素养。
二、本节内容分析:本节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地质版)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第一节。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的了解性内容,是学习控制与设计全章的导入和基础。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例子,了解控制的涵义,并对控制的一般性分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感受控制技术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的含义。
2.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明确控制对象、控制目的及控制手段。
3.根据生活实例,了解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4.理解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出各种受控对象和受控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控制的涵义(二)教学难点:能从遇到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出各种受控对象和受控过程五、教材分析(一)通过引入三个案例,使学生建立关于控制的初始经验。
以控制效果为线索,形成关于控制的基本认识。
并通过学生活动加以扩展。
(二)控制的基本表述;控制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强化对于控制的基本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六个环节:环节1:关于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观察:通过对三个具体案例的观察,形成关于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同时建立起关于控制技术学习的教学情境。
环节2:强化对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课堂活动:通过教材中设计的“讨论交流”活动,强化对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同时强化己建立起来的教学情境。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及其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二、单元教学整体规划1、主题名称控制及其设计——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2、主题概述控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控制和控制系统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疫情背景下本单元以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为载体,学习控制及其设计的知识,了解不同种类的控制,理解控制系统中控制的目标、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机制等的含义,有助于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运用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教学设计意图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应用所学的控制知识设计制作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优化,培养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三、单元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2》的结束单元,是在《技术与设计1》中学习设计的相关知识,经历了完整的设计过程后,再结合结构及其设计、流程及其设计、系统及其设计的相关知识,升级设计理念,运用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单元项目实施《无接触手部消毒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控制及其设计》的第一节课《了解控制》即可创设情境,抛出设计任务,了解其中的控制现象;然后分析其控制的实现需要哪些组成部分、控制如何一步步实现;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进行设计;设计、制作中难免遇到问题,设法去解决;设计制作完成进行测试,发现干扰因素并尝试消除。
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串连了《了解控制》、《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中的干扰》,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点”状、“碎片式”的知识,他们的眼中不再是一棵棵树木,而是整片森林。
四、学习者分析控制是生活中常见的技术现象,在此之前学生没有从技术理论层面分析和理解。
在学习了《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语设计2》前三章的内容,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学生学习控制的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相对较容易,但学会用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和要求: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
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
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1 控制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
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
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例如:在人力三轮车转弯过程中的方向控制问题中,其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力三轮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控制的手段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
2 控制的分类:(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A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
如: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掀按钮打开电灯、拖地清洁地板、驾驶汽车等B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的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
如: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通过电视更换节目频道、联合收割机割麦子等。
(2)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A 机械控制:普通水龙头、电饭煲等B 气动控制: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气动阀门、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等C 液压控制:建筑工地打桩机、修理汽车用的液压千斤顶等D 电子控制:电子计算器、家用电冰箱、自动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等3 控制系统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open loop control system)和闭环控制系统(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两种。
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
其中的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对于闭环系统来说,还包括反馈环节与比较环节。
二、开环控制⒈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楼宇的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家用高压锅等。
⒉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在系统控制中,为了分析的方便,常采用方框来表示系统的环节,用单向信号线来表示系统信号的传递方向,这种图称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表示了系统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的位置、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⒊开环控制系统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三、闭环控制⒈含义: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如:电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交通路口红绿灯自动控制(根据车流量大小改变红绿灯时间)系统等⒉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上图中,检测装置测量出被控量并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是比较器,它将所给量与所检测的被控量进行比较,求出偏差值;控制器将这一偏差值进行运算处理,并向执行器下达控制指令。
执行器根据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从而使被控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还有一条从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的反馈环节,它们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反馈环节使得输出量的改变对控制的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4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干扰因素和反馈是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闭环控制系统是通过反馈环节克服干扰因素而使系统达到稳定的(1)干扰: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在干扰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来源问题。
有的干扰因素是由于环境造成的,如影响自行车行驶速度变化的自然风等;有的干扰因素是人为原因所致,如影响飞机导航信号的手机信号等。
第二,数量问题。
在控制系统中,干扰因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若干个。
如战士在大风大雨中进行射击练习,风和雨都是子弹命中准确度的干扰因素。
第三,处理问题。
控制系统在工作中必须克服干扰,使被控量稳定。
如空调器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它能克服室外温度变化这一干扰,当室外温度升高时,空调器检测出干扰引起的室内温度变化,通过启动压缩机降温来克服这一干扰,使室温保持稳定。
第四,利用问题。
在一般控制系统中,干扰因素是需要克服的。
而在有些情况下却可以利用干扰因素实现某种目的。
如在军事演习中,红方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对蓝方的信息指挥系统进行干扰,使之不能正常工作。
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以谨慎、严谨的态度对待干扰因素的利用。
(2)反馈:A 定义: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就是反馈。
B 反馈方法:利用反馈来分析和处理被控对象,通过系统的输出来调整系统的行为,使系统沿着预期的目标运行的方法,称为反馈方法。
如普通电水壶将水加热至沸腾时,需要人工关闭电源,而自动电水壶具有当水沸腾时自动切断电源的功能,这就是利用反馈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结果。
四、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比较⒈开环控制系统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的,它对输出量的控制精度较低,但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等优点。
⒉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还有一个反馈环节,它们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
它对输出量的控制精度较高,但它结构复杂、成本高,主要用在要求较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控制中。
五、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⒈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⑴要设计好一个控制系统,应该明确这个系统要到达的目的是什么,所要控制的对象是什么,被控对象有哪些重要的特性,被控量和控制量分别是什么,外界的主要干扰因素有哪些,选择怎样的设计方案既能达到目的,又经济、易于实现,如何选择设备和元件等等。
⑵设计一个控制系统,是选择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应根据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的可行性而定。
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被控对象的特性往往难以直接得到,通常是通过了解被控对象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它的基本特性,从而确定控制器的运算方式;一个控制系统中可能存在若干个干扰因素,需要分析主次,找出对系统影响最大的干扰因素;被控量和控制量的确定是控制方案的关键,对于简单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量往往被确定为被控量,控制量应选择可控制的、对抑制干扰因素和保持系统稳定有明显作用的量;执行器、检测器的选择一是要根据被控量和控制量的需求,二是要根据控制的条件进行。
总之,能达到控制的目的,采用易于实现的控制方式,降低控制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是我们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还包括画出必要的设计图纸(控制电路设计或系统结构设计)和实施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等。
注意: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应该有对应的设计目标,要借鉴来自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要有自己的设计创意。
例:电热毯设计,应有若干层发热绒和包覆层,控制器要实现调温、定时、过热熔断保护、过热控制保护和精确温控等。
要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工作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上实现减少成本、舒适美观、降低能耗等指标。
⒉简单设计案例⑴开环控制系统设计:整个过程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在明确设计要求,明确被控对象、被控量和控制量后,即可考虑具体控制系统的方案。
例:电吹风机控制系统的设计:a设计分析:被控对象是电吹风装置,被控量是风的速度和温度,控制量是电机的电压,干扰因素是房间温度、电源电压的波动等。
b电吹风的控制过程:电吹风是要将其内部电热丝的热量通过一个小电风扇扩散出去。
c框图:有了框图,画出必要的电器线路图,选择适当型号的元件和配件,进行组装、调试。
⑵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第一,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要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
第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必须符合要求,即系统的输出量与给定值之差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三,闭环控制系统应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例:抽水马桶水箱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a设计分析:被控对象是抽水马桶的水箱,被控量是抽水马桶水箱水位的高度,控制量是进水管的水流量(进水量)水箱水位的高度与进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b控制过程:拨动冲水旋钮,使出水阀打开,水箱冲水。
与此同时,进水阀打开,水箱进水,直到指定水位时,进水阀关闭。
c框图:六、本章练习题目⒈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A.电冰箱的温度控制B.计算机的CPU上的风扇的转速控制C.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D.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⒉下列不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A.自动门B.电动声控灯C.自动烘干机D.电饭锅温控系统⒊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A.按钮开关控制B.普通自来水龙头C.花房恒温度控制D.汽车驾驶⒋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例如,导弹控制系统控制的是导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目的是要击中目标(距离为零),分析这个控制系统,其控制的对象是()A.人B.目标C.计算机D.导弹⒌电冰箱工作温度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值,当箱内温度变化超过设定的范围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也相应地变化,通过热敏电阻的变化,电流经过三极管放大器的放大,带动继电器,控制压缩的启动,实现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温度的变化量是()A.输入量B.输出量C.控制量⒍在电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中,下列情况不属于影响其温度控制的干扰因素的是()A.开电冰箱门B.电冰箱所在房间的温度从20摄氏度变到32摄氏度C.将热菜或热饭放入电冰箱中D.在电冰箱外放一盆冷水⒎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了电冰箱()A.冰箱可以制作冰激凌B.低温可以保险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8 判断题及填空⑴李明学习时,用手去调节台灯的亮度,这种控制属于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