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0: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0: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59e45a4419e8b8f67d1cb917.png)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工作过程。
2.结合实例,理解“3S”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 3.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重难点)阶段1 知识梳理教材整理1 地理信息系统(GIS) 阅读教材P 10至P 11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专门处理___________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①提供反映________的各种________。
②对环境和________进行动态监测及________。
(2)城市管理⎩⎪⎨⎪⎧查看、查询相关信息资源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图和专题图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应急事件的录入、处理、决策等工作微体验正误判断:(1)地理信息系统即计算机系统。
( )(2)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
( ) (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 ) 教材整理2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阅读教材P 11最后两自然段至P 12活动,完成下列问题:1.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_______后,由_______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微体验正误判断:(1)数字地球是“3S”技术的综合。
( )(2)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未来,但无法模拟数世纪前的环境。
(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阶段2 合作探究[材料一甲图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乙图是根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探讨1:材料一中两图形对地物的表示有何差异?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优点?探讨2:材料二中,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________;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_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764b0fc77da26924c5b064.png)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目的: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图).7);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
利用GPS为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1.8)。
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
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
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还通过语音提示引导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
5.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点拨: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一章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一章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https://img.taocdn.com/s3/m/a63e39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5.png)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争辩中的应用微专题一 遥感技术1.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2.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关键装置)――→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3.特点:监测范围大、速度快、投入少。
4.应用考向一 遥感技术的原理1.(2022·广东文综)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 .大路 B .菜园 C .鱼塘D .果园答案 A解析题干中说明白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
因此晴天正午时刻,选项所列温度最高的地物最亮。
大路的热容量最小,升温最快,故选A ,不选B 、C 、D 。
考向二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2.(2022·安徽文综)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 A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遥感的功能。
遥感为视力的延长,能监测耕地变化、作物分布及依据作物长势估测粮食产量等。
易错辨析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耕地变化、反映出动态过程,表面看来好像是需要“思考、加工”、需要应用GIS 才对,其实是需要前后不同时期的遥感照片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需要遥感技术。
微专题二 全球定位系统1.系统组成三大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2.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3.主要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可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
4.应用考向 GPS 的定位功能1.(202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 技术可以( )A .猎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 .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 .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 .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解析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猎取”是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GIS 的主要功能,所以选D。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99d233c3b8f67c1cfad6b861.png)
解析答案
12345
3.2013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
变化。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C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评估灾害损失需要用到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答案
12345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 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 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4~5题。 4.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
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
的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是RS
B.乙是RS
C.丙是GIS
D.甲是GPS
迁移应用
解析 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故判断甲为GIS技术;②⑥表 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故判断乙为遥感;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 能,判断丙为GPS技术。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与数字地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简要程序。 2.运用有关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并弄清“3S”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数字 地球”的关系。
内容索引
答案
右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三:1.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三:1.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7669c5b8dd88d0d233d46aaa.png)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授课题目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维目标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重点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一、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3.应用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3)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4)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1)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2)区别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1)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原理和应用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cd55d93f61fb7360b4c657d.png)
4.数字地球的核心是( B )
123456
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
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
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
解析 数字地球的核心就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
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
合作交流
读下面图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甲图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乙图是根 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 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 地价图”。
(1)材料一中两图形对地物的表示有何差异?与地图相比,地 理信息系统有哪些优点? 解析 该题的命题目的主要是要学生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如 何建立的,如何将地面地理信息转变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 据。从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简要的工作程序,是 将区域内地物的有关信息(林木、河流和住房)转变为计算机 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建立起区域地物信息数据模型和空间 模型。
思考 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 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答案 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 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 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合作交流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 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警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教材P12图1.12 城市 最快出警示意)。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 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 全球定位系统。
课堂检测
123456
高中地理《数字地球》教案 中图版必修3(1)
![高中地理《数字地球》教案 中图版必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ae1269a5172ded630a1cb621.png)
数字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能举例说明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说明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及现实生活中如何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教学难点]数字地球的基本原理。
[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3S”技术之间有何关系?【点拨】(1)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2)区别:①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②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新课导入】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包括:GPS、RS、GIS,三者的结合即为数字地球。
【活动】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数字地球?【板书】第四节数字地球一、数字地球的含义【讲解】通俗地讲,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就是用数字的手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网上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严格地讲,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投影归纳】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把地球上每一个确定点(点的范围因需要可大可小)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组织起来,然后进一步组合地球上所有这样的点,构造一个能包容自然和人类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的虚拟地球,这就是数字地球。
【讨论活动】阅读课本,概括数字地球的原理。
【小组发言,整理归纳】(1)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 教案设计- 3.4 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 教案设计- 3.4 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07e71906ec3a87c24128c46b.png)
数字地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简单“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运用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引导学生得出数字地球的含义;(2)运用googleearth及资料分析法,得出实现数字地球技术基础;(3)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现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从而加深对数字地球含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从而树立为我国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1.数字地球的含义;2.建立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数字地球是在3S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项地理信息技术,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数字地球?如何建立真正的数字地球?师:首先,我们来观看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看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其中运用了哪些技术?播放视频: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
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视频中所描述的生活运用了哪些技术?生:运用了网络技术,虚拟技术,GPS,GIS。
师:其实,这种看上去有些前卫的“服务”,正是“数字地球”为我们服务的一个缩影。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地球”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地球,何谓数字化呢?生:将获得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进行存储。
板书:数字地球:将地球上的信息数字化,并运用网络技术、虚拟技术、3S技术等各种技术建立的一个虚拟地球。
(二)师生活动师:视频中,我们看到数字地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方便,那么我们如何去实现它呢?现有的技术水平又如何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即应用小组和技术小组,每大组又分为不同的小组,各小组的任务和活动要求已经明确的布置给了大家。
1.分组情况及任务:(1)应用小组A组:利用本组同学下载的googleearth软件进行“旅游”,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说出与真实游览之间的差距。
B组:将小组同学找出的差距写在黑板上。
(2)技术小组A组:解决应用小组同学找出的差距,结合本组课前搜集的材料说出实现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1.2.2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1.2.2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81d3997e84254b35effd3488.png)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举例说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使用日期:年月日预习案(约10分钟)[知识梳理]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专门处理地理数据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四、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是指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时间的自然与人文的大量信息,按,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方体的、的显示。
[预习自测]1.地理信息系统(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C.地图绘制系统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①防灾减灾②交通管理③城市规划④医疗服务⑤学生管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3.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4.数字地球的核心是( ) 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电子地图材料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它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和“状况”有关的查询,还能用它进行趋势分析,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等。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8: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8: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b5498915f804d2b16c1fc.png)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2课时【板书】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P10图1.10“GIS简要程序”: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数字地球-湘教版必修三教案
![数字地球-湘教版必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ba1f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7.png)
数字地球-湘教版必修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掌握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
2.熟悉数字地球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并能够运用数字地球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字地球进行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模拟和预测。
二、教学重点
1.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理;
2.数字地球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应用;
3.数字地球在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模拟和预测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数字地球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学时数
数字地球的概念 1
数字地球的构成要素 2
数字地球的基本原理 2
数字地球软件的操作 6
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2
数字地球的前景展望 1
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 2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原理等;
2.演示法:运用数字地球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并进行实时演示;
3.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及前景进行探讨;
4.实践操作法:采用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资源
1.数字地球软件;
2.数字地球实践操作案例;
3.相关教学参考书籍。
七、教学评估
1.期末考试: 70%
2.实践操作表现: 30%。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9: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9: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64e7fa1c7aa00b52acbfc.png)
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说出遥感的一般原理和主要工作过程。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一般工作过程。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说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工作程序。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列表比较“3s”技术的区别。
5.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方法读图表资料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以前研究地理环境,先要通过查阅地图和书籍获知“在哪里”和“是什么”这样的地理信息,再结合实地考察和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这样做,得到的信息少,速度慢,准确度比较低。
现在我们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研究地理环境。
书P9图1.5、图1.6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像,图1.5b和图1.6b是在遥感影像提供信息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而成。
四、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阅读书P12“GIS的简要程序”,简单了解GIS的工作过程。
2.应用──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讨论:书P12活动2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1.11)。
——★参考答案★——(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3: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3: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1b8f48adde80d4d8d05a4f8a.png)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2课时【学习目标】1、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2、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习重点】1、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读书思考】我们对地理环境的研究,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研究,都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观测、分析设备,有利于我们第一时间准确而全面的掌握实际情况,以便防灾、救灾及实际工作。
那么这些先进的工具有那些?它们工作及应用的领域是什么呢?【自学导读】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专门处理地理数据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知识点四: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是指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时间的自然与人文的大量信息,按,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方体的、的显示。
知识点五:“3S”技术、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针对训练】考查点三地理信息系统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布局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考查点四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数字地球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技术是高科技行业,难以走入我们的生活B.数字地球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将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C.数字地球技术是地理工作者的专用工具D.数字地球技术就是指“3S”技术4.关于“数字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即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B.“数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的管理C.“数字校园”能使更多的人共享教育资源D.“数字化”管理不需要人的参与【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课件2: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课件2: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d384c1fbcf84b9d529ea7a49.png)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地图的延伸
信 息 源
数据 处理
数 据 库
空间 分析
信息输 出表达
2.GIS的强大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 空间模拟与分析的辅助决策功能
社会因素 植物分布 工程地质 土地利用现状 基本情况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数字 地球
虚拟技术 网络技术
空间定位
GPS
地理信息数据
GIS
RS
应用
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军事、测 绘、交通、邮电、环境、城市管理、土地管理、 金融、公安等行业。
RS 获取影像信息(眼睛) GPS 获取位置信息(空间方位感) GIS 分析、处理、表达(大脑)
地理信息技术
数字地球: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 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 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三维对地球的描述,即“虚 拟地球”。
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 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在网 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 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构成全部状况的研究
GIS
专 题 地 图
强大的查询功能
空间模拟+查询功能
模拟问题
三维水灾模拟
凡是需要地图或地理分析时 都可以用GIS
富士山地区的三维数字地形图 泰山三维数字地形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37055ad02de80d4d8402a.png)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数字地球-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数字地球-中图版必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91b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9.png)
数字地球-中图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主要介绍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应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基本功能,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地球技术获取、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了解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发挥数字地球技术的作用,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数字地球简介数字地球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将现实世界上的地理信息数字化、模拟并以三维或多维的方式表现出来,包含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交通、气候、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信息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处理和模拟等操作,以达到对地理信息的全球一体化管理和应用。
2.2 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来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示地理信息的一种综合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等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数字地球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数字地球应用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资源评估和环境分析。
在城市规划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快速了解城市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规划师进行空间规划。
在旅游规划领域,数字地球技术可以帮助旅游者快速了解旅游地的地理信息、文化信息和交通信息等。
三、教学方法3.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详细介绍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应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与基本功能,增强学生对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地球技术的操作方法,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3.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型座谈等方式,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组成及工作过程。
2.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3. 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1.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2. 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电子地图课前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进入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网站,了解相关的信息。
导入新课师(创设问题情境)大家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那么,请大家讨论交流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怎样工作的好吗?(学生讨论、回答,由于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可能回答不好。
这里只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
)推进新课板书:三、地理信息系统(一)概念与工作过程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阅读材料“GIS的简要程序”,简单了解GIS的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功能上,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GIS 是指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教师展示图片)师请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香港的GIS的介绍。
思考GIS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请大家先推测一下。
生可以了解城市的地貌、主要道路、城市各地区的地理情况。
板书:(二)典型应用师GIS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大地测量、国防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城市管理方面。
(教师展示图片)(图片来自南师大汤国安教授)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体系示意图师请同学读“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体系示意图”。
图中粗线圈中有一条虚线穿过。
如果我们准备沿虚线进行地下施工,为了不破坏地下管线便在GIS中查一下经过虚线管道有哪些。
粗箭头所指就是该地的剖面图。
同学们看了是不是一目了然呢?学生讨论:从图中看出地下管道的粗细、深度、与地面物体的相对位置等。
这样施工时就可以顺利进行而且不破坏地下管道。
师人们都说农业社会是资源经济,谁拥有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谁就主宰世界。
在工业社会,谁拥有资本谁就主宰社会。
到了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谁拥有知识,谁就主宰世界,称之为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ALGORE)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理解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报告。
提出了一个通俗易读的概念——“数字地球”,如他早期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一样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和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地学工作者热烈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它勾绘出了信息时代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代特征。
在3S技术的发展下,我们对区域的研究日益深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所以才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数字地球呢?板书:四、数字地球(一)概念师数字地球是新的信息概念,“数字地球”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空间位置为主线,将信息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即按照地理坐标整理并构造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
地球上每一点的全部信息,按地理位置组织、存储起来,并提供有效、方便和直观的检索手段和显示手段,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快速、准确、充分和完整地了解及利用地球上各方面的信息。
在这个意义上,“数字地球”就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以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信息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嵌入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的总称。
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基础技术:遥感(RS)、遥测(TM)、地理信息系统(GIS)、互联网(Internet)、万维网(Web)、虚拟现实(VR)等。
师如果城市110接到报警电话,要想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现场,那么应该如何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呢?(探究过程:学生分组,共同进行方案设计,每组派代表一名组成评价组,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方案,由评价组进行打分,最后进行评比。
)师数字地球的提出是全球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它的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同时,数字地球的建设与发展将加快全球信息化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板书:(二)应用【知识拓展】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数字地球的应用人类所接触到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地球空间信息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货和车。
数字地球不仅包括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图像,还包括数字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它的应用正如戈尔副总统在报告中提到的“有时会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受到限制”,换句话说,数字地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超出我们的想象,可以乐观地说本世纪中,数字地球将进入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
这里只能就我们的理解提出一些现实的应用。
1.数字地球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
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
2.数字地球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
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
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像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品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
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
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3.数字地球与精准农业下一世纪农业要走节约化的道路,实现节水农业、优质高产无污染农业。
这就要依托数字地球,每隔3~5天给农民送去他们的庄稼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农民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可以从影像图中获得他的农田的长势征兆,通过GIS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GPS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地预防病虫害,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而不致使化学残留物污染土地、粮食和种子,实现真正的绿色农业。
这样一来,农民也成了电脑的重要用户,数字地球就这样飞入了农民家。
到那时农民也需要有组织,有文化,掌握高科技。
4.数字地球与智能化交通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基于数字地球建立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交通阻塞、交通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
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
具体地说,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
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对于公路交通而言,ITS将产生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普及,创造出新的市场。
探究思考题:1.讨论数字地球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2.除上述举例外,你还知道数字地球在哪些领域的具体应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评价。
)课堂小结3S作为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和核心将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数字地球的研究和建设为3S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3S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地球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地球的提出是全球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它的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活动与探究主题内容:运用网络电子地图,查找某城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并查询从市中心某地到某几个景点的公共交通线路。
活动方式:1.在网络教室进行。
2.分组活动,计划分工,具体实施,班级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