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第一篇: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中外文化交流史之课程感想自从选了这一门课之后,诸多的感触与思绪紧紧地缭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首先,能跟着蓝老师您一起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这一门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学科不仅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

幽默的教学方式、标准的言语讲学、精美的课件制作、积极的课堂互动、规范的板书设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学习热情,无形之中也都推动着我去努力、去学习、去奋斗;其次,在老师的积极教学与耐心指导下,我对中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在课程学习当中,我不仅深刻地明白了:文化间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而且还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文化交流也会带来的积极的与消极的社会影响。

中日、中朝、中印、中西文化交流次数的频繁与交流领域的广泛,在前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社会文化的进步与祖国命运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同样的也因为交流的深入和广泛也给各国带来了不少的文化冲击与战火喧嚣……。

从这些如此真实的史实中,我清楚地明白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是积极与消极相伴的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最后,在课外交流活动课中,我学会了团结与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等等。

随着活动课的开展,我们小组成员积极备战。

不管是前期的组织筹划、还是中期的节目训练、又或是后期的登台表演,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魅力与亲身实践的快乐。

交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一个简单平台,它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展现民族本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

通过文化交流的继续深入与持续发展,我有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将会日益兴盛、日益绵长。

千言万语也抵不过我的真情流露,抵不过我的感情抒发与思绪飘扬。

我很庆幸自己选了这一门课,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持续聆听蓝老师讲学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因为这一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明白了:交流的魅力与交流的灿烂。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作者简介: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

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

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

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

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

[1]内容简介: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

本书特色: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

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中西文化概论心得[5篇]

中西文化概论心得[5篇]

中西文化概论心得[5篇]第一篇:中西文化概论心得《中西文化概论》心得刚刚拿到中西文化概论这本教科书时,说实在的,看着它就觉得特别别扭,因为我平时很少读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书籍,都觉得很陌生,更不用谈文化了。

当时后悔的感觉又浮上来了,每次和同学老师谈到看过什么书,我都感到很自卑,因为自己肚子里真的没什么墨水。

看着别的同学总是脱口而出,而我却总是最沉默的一个,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所以,看着中西文化概论这几个字样,我不禁颤了一下,同时也下定决心,不要再让自己跟别人差距拉得那么大,在这门课上多学点东西。

课前用半小时时间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且这些又是我们同学自己讲的,这个方式真的很好,我了解到了也学到了很多中西文化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看着自己动手做的课件,真的很有成就感。

因为我们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分到给自己的部分又是在图书馆和网上找资料而总结出来的,这样大家一起努力,之后又再把各自的资料整合,再修改,这过程我们还甚至争论了一番,但是看着大家一起完成的课件,还是觉得我们的是最好看的。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宿舍六个人下课后在课室里演练,怎样都不能缩到半小时讲完。

结果轮到我们讲课时,还真的超出时间了。

经过那次讲课,我们都意识到了,当老师备课不容易,一定要准备充分,还要控制好时间,同时与学生的互动也要维持好。

我们的话题是中西文化鬼神的差异,在准备这个课件时,我也深深再次体会到了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这个小组,六个人,就只有我一个人的课件是最普通的。

相比之下,我付出的努力也是没其他人多的。

上过课了之后,我才知道后悔,没有充分准备好。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会做的很好的,就掉以轻心,别人在紧张时,我却没什么感觉。

直到那天,就要上课了,都已经把课件放到课室多媒体上了,我才开始紧张。

因为我已经有“不祥”的预感了,也是心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讲台。

面对同学们,我只有紧盯着课件,害怕直视同学们。

当时真的想挖个洞,跳进去。

《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读书报告

《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读书报告

《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读书报告大学以前接触的有关交流概念只是停留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等,且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顶多也是教材中谈谈的我们要在全球化中摆正心态,正确把握全球化的机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大学里的课程却可以满足我的求知欲,从更深的角度看待分析跨文化以及全球性交流。

就像霍尔说的: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

其实引言里的一个观点就让我很是开心。

“当历史学家回首我们这个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不是太空旅行或核能的应用,而是整个世界上的人们可以真诚相对,互相理解。

”我怎么没有想到?在我的脑子里,人类的精神与思想的重要性超越任何东西。

而现今我们过分地致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似乎有些忽略了人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我为自己的愚昧感到一丝悲哀,但是理想境界总是被人们所奢求的,就像一些西方文学著作中所表现出的那样:“东方”一直是“危险”和“被打败的”。

人们不是不想过上大同的生活,人们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壮大,在交流中就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在此我假设这种心理可以用书中的西方人之“东方主义”的两大母题之一来解释:东方意味着危险。

对于异文化人的未知与差异或多或少让西方人产生偏见和恐惧。

然而我们不可以片面地认为这种心理只是在西方人之中存在,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理。

潘老师也在课堂上曾指出:孩子也是有类似的与生俱来的心理的。

他们往往会对其他孩子有看不起和排斥的心理。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性格内向,接触的人不多,一直会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冥冥之中被选中的那一个。

一直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本质的不同,认为其他孩子很平凡,我则优秀。

后来觉得自己那时候的想法好幼稚,再后来听了潘老师的说法,原来很有可能那时候别的小朋友也是那么想的呢!这里我想指出一些我看了“酒神”章节之后的想法。

我们知道神魔是本不存在的,由于古时候人类对于一些现象给不了解释,所以自然而然得虚构出了神与魔。

但是它们的形象可不是凭空捏造的。

比如说《酒神的伴侣》书中写的是神对人报复的故事。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80年代以来,朱杰勤《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1984),沈福 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1987),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 交流史》(河南1987),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史》(齐鲁 1987)、沈福伟《中国与非洲》(中华书局1990),季羡林 《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1990)、《中印文化交流史》 (新华1991),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1992) 等。
Cultus deorum,指为敬神而耕作; Cultus agori,指为生计而耕作。 古希腊西塞罗“性灵的陶冶”(Cultura animi)“智慧文
化即哲学”就包含了这些转义。
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阶段,“文化”内涵逐步 扩大。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1632—1694)是第一个把 “文化”概念作为独立概念使用的人。他认为“文化”是社会 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依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之 总和。
商代,北方有鬼方,世居河西走廊,天山以东均为其游 牧之地。此外,还有荤粥(xun yu),居鬼方东北。商 代后期,鬼方东侵,荤粥或受压迫而北移,更促成了商 文化向外贝加尔湖地区的扩散。鬼方在向北方地区传播 青铜文化中充当过重要的角色。
商文化依靠这些分布在北方和西北的草原游牧民族, 传入叶尼塞河、阿尔泰山和吐鲁番盆地。
武功解悠”。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 文化以柔远”。
三、“文明”词源及其与“文化”之 区别
“文明”(Civilisation),源于拉丁文Civilisatio(城市市民的 身份状态)、civis(公民)、civilis (公民的)。
Civilis(公民的)一词有两种基本意义:一指作为 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如罗马公民)所特有的;二 指对公民有益的。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姓名:谷淼学号:2009217050专业:世界史康熙皇帝与中西文化交流摘要:中西文化交流离不开一些重要人的纽带作用。

在十七十八世纪这一次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时期,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成为举足轻重的引领者,积极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但却郁于种种局限导致的失策,使中国失去了适应世界第一次科学革命潮流及时赶超先进科技水平的良好机遇,中国近代的悲剧由此酿成。

关键词:康熙帝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近代以前,世界尚未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各个地区之间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文化的交流传播主要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

十七、十八世纪的东西方世界处于风云激荡的转型时期,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弱西强格局的形成,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李约瑟难题”的历史遗憾,一失手成千古恨,致使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近代受尽凌辱。

十七、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仍然主要是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在此过程中,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曾经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位杰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他思想比较开明,勤于学习,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把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首都北京打造成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一在中国古代皇帝中,能够勤于学习的皇帝并不多,能够在学习国学的同时还能学习西学从而学贯中西的皇帝则仅见康熙皇帝一人。

可以说,康熙皇帝是中国众多古代皇帝中最有学问的皇帝,学贯中西的第一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的皇帝,康熙帝比他的前朝―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的历代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的传统文化(即国学)。

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书法、音律等都有研究,对宋明以来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则颇有钻研。

他“钦点”了《资治通鉴纲目大全》,凭借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像李光地等进行过学术探讨,组织他们编纂了《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著作。

中西关系史读书报告

中西关系史读书报告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历史学读书报告作者:尹艺钧(竹居)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古中国与一些外来文明之间的一些关系,其应属于荣教授的学术大成之作。

荣新江教授主要是通过栗特人这一线索来阐明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的。

而荣教授本身就是研究栗特人与沃教的学术专家,在此书中他引用了很多学术资料与观点。

本书一开始便引入了丝绸之路的话题,点明了中外之间联系的条件,并把它当做是“对话之路”。

中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中国。

其第一篇介绍的是胡人的迁徙与聚落,但主要介绍的是栗特人(即昭武九姓)。

栗特人是一个来自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在商业为主要诱惑条件下,大批栗特人迁往中国内陆,并在迁徙沿线形成了一系列的栗特人聚落,开始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胡化中国)。

其第二篇介绍的是胡人与中古政治,不过侧重点依然还是在栗特人身上。

其中包括高昌与中西交通的记述,突出了高昌在西域诸国中的地位。

另外在此篇中还特别详述了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问题(如果我们根据陈寅恪先生“种族之分,多系于其人所受之文化,而不在其所承之血统”的观点来看安禄山的话,他无疑是个地地道道的粟特人)﹑在唐朝的波斯景教家庭和敦煌归义军的问题(其曹氏政权,荣教授认为是栗特起源)。

其第三篇介绍的是“三夷教”在中国的流行。

三夷教即指沃教、摩尼教和景教。

在这里,荣教授详细探讨了“三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

其第四篇介绍的是荣新江教授对一些汉唐中西关系史论著的评价。

集大家之言,聚名家之论,成一家之学。

中古时期的西域,不只民族众多,而且语系复杂。

但最关键的是它又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这中西方四大文明和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这东西方五大宗教的中心。

荣新江教授研究西域史,用的是实证史学的方式,而实证史学讲究“穷尽材料”,在这方面无疑荣教授是非常杰出的。

写出这本书,是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的,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资料的繁琐复杂会让人难以承受,这也正是实证史学的难度所在。

《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期末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期末读书报告

谈谈“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期末读书报告阅读书目:弗朗西丝•伍德(吴芳思) 著, 洪允息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杨志玖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黄时鉴龚缨晏著《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兼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正文700多年前,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的一座监狱中讲述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 同狱的作家鲁思梯切洛将他的口述笔录成书。

这本在中国被译作《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为《游记》)的著作为当时的欧洲提供了关于东方最广泛而生动的信息, 马可波罗本人在序言中称之为“具有教诲和增长见识的性质”,该书流传极广, 到了本世纪70 年代末,世界各种文字的译本已在120 种以上。

同时, 这本充满夸张笔调的著作也使许多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关于“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的怀疑由来已久,从他身前就有人因为《游记》中夸张的笔调而讽刺马可波罗为“百万先生”,这个称号源于他总是喜欢夸张地用“一百万”来形容他所见到的金钱,建筑,宝物等,同时也使一些人对他本人及他的《游记》产生种种非议。

700多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的怀疑。

到了20世纪,先是“在1966年,德国幕尼黑大学教授福赫伯就在一篇报告中指出,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回,还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1979年,美国学者约翰•黑格尔(又译海格尔)通过检读马可•波罗的游记全文发现其中许多矛盾和可疑之处,也发表文章指出,马可波罗只是到过北京,对于中国其它各地的记载,都是在北京听来的。

” 1982年4月,英国的克雷格•克鲁纳斯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他(马可波罗)可能根本就没有访问过中国”。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精选3篇)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精选3篇)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精选3篇)中西文化交流史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

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

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发的,系统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发展的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揭示了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

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强调了它是世界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中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推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沽灭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设计的范围很广,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世界文化是将人的活动、礼仪、谈吐、衣着、娱乐都归为了文化的范畴。

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人类活动的各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们用多维的视野去考察一个时代的人类特色,更好的识别时代的主流、支流、逆流。

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类总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便我们自觉的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史介绍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即东方文化着重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阶段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日本等文化;西方着重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19-20世纪文化相互比较中,以系统而简明扼要的文笔,发掘了各大文化圈的特点,论述了各种文化的特质,并努力探寻了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

每位大学生都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对艺术生的看法是一群画画的疯子。

我认为这样评价者的知识层面太浅薄了。

世界文化史对非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习的,以此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艺术是文化中必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当我看见好的艺术作品时心情是很激动的,而非专业的同学则会说出这样的话:啥破玩意,我也会画啊。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的作品就是这么说。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读后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家,其著作《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提出了东西方文化互补论,引起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在阅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这篇论文后,我对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文化交流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季羡林先生的论文中,他提到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强调了这些差异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同感。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这些差异性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对立,而应该被看作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文化差异,以求和谐相处。

季羡林先生在论文中提到了东西方文化在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影响。

他指出,东方文化在人文主义、自然观念等方面对西方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西方文化在技术、管理、政治等领域对东方文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的文化交流,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我深信,只有在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各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合和发展。

在我看来,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现状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文化,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在本文中,我主要对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进行了阅读感想的共享,从中更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方文化间的互补性。

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化交流的重视,并深化了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思考。

我也对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能与读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

总结起来,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方文化互补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引言三个目的,或称三个“重要”: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有什么重要问题?有什么重要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有什么重要启示?为什么会有中西文化交流?或者为什么有人类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始于人的交往,而交往是人的本能,人生下来就有交往的欲望。

文化交流好还是不好?这本是一个价值判断。

历史研究中价值判断是危险的,搞不好甚至是愚蠢的。

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事实判断。

而且,既然交往是人的本能之一,那么它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

就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而言,一般认为是好的。

马敏在为杨代春《〈万国公报〉与中西文化交流》一书作序时指出:中国近百年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实得益于中外文化(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大规模碰撞、交流,这几乎已成定论。

但是,在某个时期,也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等,对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由此而衰弱的交流后果抱极端消极、悲观的看法,王国维竟因此而自沉于北京昆明湖。

陈寅恪对此也感同身受,声称王国维是一位“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在旧文化遭遇巨劫奇变时,不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有学者(丁伟志、陈崧)不赞同国学大师这种与旧文化同归于尽的做法,他们认为即使是这些对旧文化抱着深深眷恋之情的大师,其之所以能在国学领域做出重大成绩,也是与他们认真学习西方文明成果有着重大的关系。

(他俩学了什么西学?有什么具体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放性的,一类是需要认证的,即封闭性的。

开放性的,主要是利用搜索工具找出来的,包括百度、Google、搜狗等。

这些工具搜出来的资源一般能自由进入不需认证。

大多数人对此已非常熟悉,但还是有人注意利用不够。

而Google的“学术搜索”,是对学术作品中的学术引用情况进行搜索,对我们搞学术研究来说,尤为适用。

中美百万册,这个据说现在又不开放了。

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期刊,也是开放性的,即可自由下载。

封闭性的也有很多,比如超星,需要注册或读书卡,各种资料都有一些。

下面重点介绍我们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

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流淌千年的长河——《中外文化交流史》读书笔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历过若干万年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生活阶段。

而从原始公社崩溃、我们的祖先迈入文明的门槛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已有大约5000年之久。

在这几千年的时光里,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永不疲倦地向前奔腾,并灌溉了上万亩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在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中,中国文化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古今绵延的文化类型。

中国文化虽然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却自己的祖国。

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

是中国文化,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联结在一起。

中国文化无边的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去探索去研究。

中国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周边文化、世界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而由于种族、地域、交通等原因,中国传统汉文化首先向周邻地区传播、辐射。

这些地区包括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因此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东亚汉文化圈内,而且“泽被”远西,对包括欧洲之内的其他世界文化也影响深远。

“文化没有围墙,文化没有国界。

它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

”《中外文化交流史》从客观的、唯物的及历史的角度出发,细数中国文化从一开始至今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

书中将中外文化交流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肇始期(远古至战国),二、发展期(秦汉至南北朝),三、高峰期(隋唐),四、繁荣期(宋元),五、调试与会通期(明清),六、复兴期(民国)。

一、肇始期(远古至战国)中华民族是个开放的民族。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在创造摧残文化的同时,一直没有中断与周边国家乃至周边以外距离遥远的国家的文化交流。

数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总趋势是交相辉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中西文化交流史final

中西文化交流史final

课程论文《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课程名称:中西关系史专题学生姓名:XXX学号:XXX专业:XXX2011年04月06日《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摘要:中西文化交流就是中国主流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之间的交往、传播和互动。

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不能一一囊括。

中西文化交流始终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必然造成中西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兴起和衰败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启示;中西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西关系就已经揭开序幕。

古代波斯、印度和希腊等称中国为CIN、CINA、SINA,表明秦国的消息已经向西远播。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明开化最早的国家。

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直到16~17世纪,中国文化依然走在世界前列。

16世纪中页之前,中西文化交流是通过阿拉伯人间接进行的。

西汉张赛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形成,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宋元时期我国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元代愈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撰写了《马可·波罗行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明成祖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首次下西洋,探索了通向亚非的航道。

这些文化交流的盛事在中西文化史上都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为以后中西文化的较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创造了条件,搭建了桥梁。

一、中西文化的交流历史汉代是中西关系的开拓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历史上称为“凿空”,创辟了影响深远的“绿洲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大规模地向外派遣政治使节的发端。

公元前139年,为了对付日益强大的匈奴部落的骚扰和侵犯,汉武帝采用了正面进攻与争取和联合其他受匈奴压迫的部落共同行动的战略。

《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探析

《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探析

《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探析【摘要】这篇文章围绕着《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展开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该课程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我们将概述该课程的内容,讲述其历史沿革与发展,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探讨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展示案例分析。

在我们将论述该课程的价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整体来说,这篇文章将系统地阐述《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深入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历史,为文化交流领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探析、历史沿革、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课程价值、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背景介绍:古今中西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亮点,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文化领域,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从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就一直在发生,不断地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中西文化交流史》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探索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的影响和作用。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入这门课程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西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交流。

1.2 研究意义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文明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西文化交流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

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与探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促进跨文化对话和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沟通技能。

通过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深化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促进民族与文化的和谐共存,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和繁荣。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读后感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读后感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读后感《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读后感》篇一《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中印文化交流那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大门。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印象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只知道有个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但当我深入阅读这本书后,那感觉就像是从一条狭窄的小巷突然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文化大观园。

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啊。

书中提到,在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就像一阵春风吹过古老的华夏大地,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和文化。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古代的僧侣们,背着行囊,不畏艰险,穿越沙漠和高山,就为了把印度的佛教经典带到中国。

他们就像是文化的使者,比现在的快递小哥可敬业多了,哈哈。

也许在他们的行囊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几卷经书,更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希望种子。

我觉得中印文化交流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对两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它不再是纯粹的印度佛教了,而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像那些宏伟壮观的佛教寺庙,雕梁画栋,既有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子,又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

这就好比把印度的咖喱和中国的豆腐放在一起煮,煮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在现代,中印文化交流好像没有古代那么热络了。

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的现代文化冲击,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难道就像两个曾经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有些疏远了吗?这可不行啊。

中印两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应该多交流交流,把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文化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中印文化交流有了全新的认识。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中印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过去,也让我开始思考两国文化交流的未来。

我希望中印文化交流能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流淌下去,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文化瑰宝。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读后感》篇二《中印文化交流史话》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中西文化通史读后感

中西文化通史读后感

中西文化通史读后感《中西文化通史读后感》篇一读了《中西文化通史》,我就像在文化的宇宙里来了一场超级刺激的星际旅行,一会儿在中国文化的古老星球上探秘,一会儿又跑到西方文化的神秘领地去溜达。

咱先说说中国文化这一块。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超级古老的大树,那根扎得深得呀,都不知道到地球的啥地方去了。

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那时候的思想家们就像一群超级智慧的武林高手,各自拿着自己的思想秘籍,什么儒家的“仁爱”,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过历史的长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儒家讲究的那些个礼仪,什么见面要鞠躬作揖,感觉就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舞蹈。

我就想啊,要是现代人见面都来这么一套,那场面可能会有点滑稽,但也挺有趣的。

再看看中国的文学,唐诗宋词那可不得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背唐诗,那感觉就像是在跟古代的诗人玩猜谜游戏。

李白的诗就像一把剑,充满了那种潇洒不羁的劲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读着读着,我就感觉自己也像个大侠似的,要去闯荡江湖。

而西方文化呢,那也是别有洞天。

西方的宗教文化,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西方人的生活。

基督教里的那些故事,什么上帝创造世界,就像一部超级科幻大片,只不过是用宗教的方式来讲的。

西方的艺术也很厉害。

油画就像一面镜子,把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都照得清清楚楚。

那些色彩浓烈的画作,有时候我看了就想,这画家是不是把自己的灵魂都涂到画布上去了?我有一次去看画展,看到一幅西方油画,画的是一个战争场景,那画面血腥得我差点没吐出来,但是又不得不佩服画家的表现力,他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生,把战争的残酷剖析得淋漓尽致。

不过呢,在看这两种文化的时候,我也有点迷糊。

有时候我就想,这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谁更牛呢?这就像在问是苹果好吃还是香蕉好吃一样,可能根本就没有答案。

中国文化重视家庭、集体,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这就像是两条不同方向的河流,虽然流向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风景。

我觉得读了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两扇超级大门,一扇通往东方的神秘宫殿,一扇通往西方的奇幻城堡。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文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文

最伟大的桥梁:丝绸之路――浅谈丝路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作者:周爽历史2007级01班内容提要: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

这条道路的开辟,促使了我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相继传入中国。

是我国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文化丝绸之路的起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0多年,由于大汉王朝西北边境长年遭受匈奴的侵扰,武帝刘彻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地处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共同夹击匈奴。

张骞领命,于公元前138年,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虽路途辗转,但其不忘使命,终达成汉武帝召命联络到大月氏。

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

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这就促使了张骞二次出塞。

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

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便由此形成了。

它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

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全长约7000公里。

因为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形成于此时,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

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

中西方文化比较 读书报告

中西方文化比较 读书报告

《希腊神话》读后感---我爱那些神话故事马克思说:“神话是人民的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

许多人谈到神话都必引用这句话,我也不能免俗,因为概括得实在到位。

个人认为,神话是伴随着古代先民的两种感觉而生的,这就是恐惧感和无力感。

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抱持着恐惧感。

古代的先民对于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就有着敬畏和恐惧之感。

因此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他们需要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予以解释。

这对于处于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也许难以理解,但如果从现代人之于鬼魂的恐惧这一点来理解或许来得方便些。

另一方面,先民们辛苦种植粮食,遇到大旱往往让他们颗粒无收;先民们多年来搭建的茅舍,被洪水顷刻间冲毁殆尽。

在这些灾害面前,先民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因此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这些现象,而且希望能控制它们为自己服务。

也许是某一个先民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神游四海,尝遍美食,左拥右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旧躺在那个潮湿阴暗的洞穴里。

从那天起,他开始认为人是有灵魂的。

经过比拟类推,他认为世间万物应该都有灵魂。

泛灵论的出现也许是神话的开端,将这种比拟类推的方式逐渐扩大化,先民们就认为洪水的泛滥是因为有河神,而且是河神如人一般发怒而导致的后果。

这样的类推方式有两个优点:合理和可操控,而后者尤其重要。

因为有了河神,先民们就能赞颂他,向他祈福;当河神发怒,还能通过献祭的方式平息他的愤怒。

因此神的出现,对于先民们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是一种有效的释放。

具体谈谈这些神话故事。

不论是库恩版《希腊神话》还是斯威布版,其中的故事都可以分为两类:关于神祇的和关于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

其中许多故事除了人名和地名不同,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神话的特点是隐喻。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标注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体现出当时先民的智慧和思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一部分故事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潘多拉的故事:由于普罗米修斯激怒了宙斯,宙斯造了一个大灾星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欲降祸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

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

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

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

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

[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

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

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

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

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

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

(2)点面剖析。

本书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记载并不单纯局限于历史事件及文化发展的陈述,而是由点及面,点面剖析。

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第十一章第五节中关于天演论指导下的思想解放部分。

19世纪末是我国遭受屈辱割地赔款的危机时期,一批站在时代前沿的人充分感受到了文明与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展开了以“进化论”为中心所进行的系列文化与科技的革新浪潮。

进化论就是一个点,从这个点辐射开来,分别描述了西洋医学、话剧与舞台艺术、翻译文学与文体革命,以及白话文与文学革命等,深入剖析各个方面我国先进革命者的具体努力与实践,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读后感:
古老的文明总是充满了神秘感。

而文化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交通的进步,文化乃至科技等的交流日益宽广、愈加密切。

而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按照本书的结构,我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1)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使节、商人、宗教、游牧民、战争等途径,本书第一到第五章主要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这样一个时间顺序对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进行记录讲解,这段时期主要呈现出单一性、不连贯、以我国文化的和平输出为主。

单一性体现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多为交通路径的开拓,虽然伴随有贸易商业的交流,但并不能形成规模;而古代中国对外交流是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表现出不连贯性的特点,且发展缓慢;纵观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玄奘访印讲学、还是张弿出使西域,从文化输出方向看,多为我国“高势文化”向西方“低势文化”输出,而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处于次要位置,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也多以和平方式进行。

(2)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转折点,这段时期我国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从傲视全球到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

然而,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却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同时也很值得后人去品鉴、总结。

本书主要利用第六到十一章来介绍这段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初为我国经济的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光辉兴盛,更是世界交通的开拓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

四大发明的传播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带来了机遇,“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本书引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话作为第七章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的结束语,四大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侵略的血盆大口。

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依靠传教士,耶稣会传教士的来使使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传入我国,并同我国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发展,天文学、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交流范围窄、社会影响有限,交融与冲突并存的特点。

受社会等级制度的制约,明清之际只有少数的贵族人士能够接触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而大多贫苦大众却仍处在未开化的局面;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的传教对我国思想的变革开创了新局面,然而传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传播是具有局限性的,文化和科技只是作为副产品出现在传教中,因此社会影响是有限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在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会有冲突的存在,从南京教案到钦天监教案,从罗马教廷与我国礼仪,冲突的扩展成为文化交流的支流。

(3)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十九世纪无论在航运业还是金融业,我国经济遭受列强控制和压迫的形势下呈现缓慢增长,外债的负担使我国难以摆脱落后与贫困。

留日学生接受日本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以孙中山为领导的同盟会掀起了一阵以海外学子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潮,为民主与科学的发展打好了思想基础。

本书在最后一章从教育、医学、科学、农业和城市几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新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发展。

在民主与科学的指导下,中国的文明和艺术也开拓了新天地,众多西方汉学家和东方学家的研究和发掘,为中国的艺术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

最后一节作者提出了增强文化趋同的美好愿想,政治全球化的发展带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文化差异并非一定要以冲突为指归的”,文化的趋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主流地位。

启示:
新世纪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景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国家,传统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价值观影响着世代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西文化的交流。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和挑战,中西文化交流作为外部根源之一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又掀高潮,邓小平同志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性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

”[2]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可谓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开放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现代化的繁荣富强,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威胁,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等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以清醒的头脑接受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 沈福伟百度百科介绍.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