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时期园林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生成期先秦至西汉(前11世纪-220年)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
全盛期隋唐(589-960)
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960-1736)
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736-1911)
生成期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
1,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

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功能多样,驳杂,造园极不规范,体现皇家气派。

私家园林甚少而且大多是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身,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游憩为主。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三要素似乎并无密切关系。

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经营设计。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感。

儒家的君子比德之说,又导致人们以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之美。

园林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虽本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

商周时期沙丘苑台灵台灵诏灵囿章华台(楚)姑苏台(吴)
秦上林苑(阿房宫)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
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范围辽阔山木环绕,集锦式总体布局,多功能)
建章宫(它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仙苑式皇家园林)
兔园(又称梁园)
东汉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园圃(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奢华的私家园林)
隐士庄园(张衡,仲长统)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的功能已经退化或保留象征意义,主要以有赏活动为其主要功能,并纳入都城总体规划之中。

2.私家类型更丰富,庄园别墅得到较大发展,私家园林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出现。

3.寺观园林出现,形成了三大类型园林并行发展的局面,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略具雏形。

4.造园活动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息。

5.创作手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6.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以初具形式,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建景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协同融合。

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特点
1.规模小,规划的更趋于精密细致
2.有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追求皇家气派,但透露自然之美。

3.受到民间私家园林影响,皇家园林不断向私家园林汲取养分。

4.人工园林造景由写实转向写实写意相结合
5.皇家园林的称谓除宫苑外较多的使用园大内御苑的发展纳入更规范的轨道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
1.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为宅院,游憩园和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
2.城市私家园林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

3.庄园别墅代表着南朝私家造园活动的潮流,开启了后世园林别墅的先河。

同时培养了隐逸美学趣味,对后世影响深远。

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园(初具大内御苑的性质)华林园仙都苑
洛阳芳林苑华林园(造园艺术成就有一定地位)
建康华林园芳乐苑乐游苑
私家园林城市私家北魏洛阳诸园为代表
庄园别墅金谷园(西晋)潘岳庄园谢氏庄园(会稽)
其他园林兰亭(首次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
隋唐时期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在三大园林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初见端倪,文人园林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进一步的世俗化。

4.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发展。

5.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宏放风度,又在精致艺术精营上取得辉煌成就。

6.园林类型丰富,各类园林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公共园林已多见于文献记载。

7.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
诗画情趣形成。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规模宏大,而且反映在
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处理上。

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的内容,它的形成标志着皇权的独尊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繁荣。

2.出现了兴庆宫,九成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3.皇家园林不断吸取名家园林所长,尤其是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呈现出文人化园林风格的倾向。

4.就园林性而言,已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皇家园林
1.大内御苑(长安)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

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
苑,禁苑)
洛阳(洛阳宫)
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长安)
(洛阳)上阳宫西苑(历史上仅次于上林苑的皇家园林,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到来)
私家园林
1.城市私园归仁里宅园(宰相牛僧儒)履道坊园(白居易)
2.郊野别墅平泉庄(李德裕)浣花溪草堂(杜甫)[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
衡山别业(李泌)庐山草堂(白居易)[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
辋山别业(王维)嵩山别业(卢鸿一)[依附于庄园而建]
隋唐时期园林特点、思想、类型、案例
特点: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已见端倪;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咋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成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普遍发展;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宏放风度,又在精致艺经营上取得辉煌成就;园林类型丰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其创作技巧、手法相较之前时期更为先进、发达,公共园林已多见于文献记载;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思想:儒道释三家共融,儒学兴盛;贵族文化平民化,宗教文化生活化;
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它园林
全盛期两宋时期的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规模不如从前少有皇家气派,但设计规划更精密细致,性质有所升华
2.私家园林艺术性提升,文人远了的极盛时代成为古典园林已经达到成熟境地的标志
3.郊邑风景区的开发与寺观园林进一步世俗化
4.建筑技术《营造法式》
一. 皇家园林1、大内御园后苑延福宫辰岳(园林史上一大创举)
2、行宫御园东京四院琼林苑玉津苑金明池宜春苑
二. 私家园林洛阳富郑公园(仁宗神宗宰相富弼)《洛阳名园记》中19座私园
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三. 奇观园林天王院花园子
四. 公共园林西湖景观(开放式的天然山水园林西湖十景南宋时已经形成)
成熟期元明清初园林特点
1.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熟的高峰。

2.江南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造园家,建筑叠山观赏植物方面技术趋于完善,专著层出
3.文人画盛极一时,相应的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缩移模拟外,出现了以局部象征总体
4.造园出现地方分格,在艺术格调,审美艺术,造园手法上标志着成熟时期的百花争艳局面的到来
5.皇家园林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浓郁
6.公共园林普遍
一. 皇家园林1、元代琼华岛(改名万寿山)
2、明代皇家园林重点在于大内御苑御花园慈宁宫万岁山西苑图元东苑行宫御苑南苑上林苑
二. 私家园林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
望族氏园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
苏州狮子林(始建于元)艺圃拙政园留园
无锡寄畅园
三. 理论1、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并且占据画坛主要地位
2、《园冶》(计成)《一家言》(李渔)《长物志》(文震亨)
《群芳谱》(王象晋)《广群芳谱》《花镜》
《素园石谱》(林有麟)
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皇家园林的特点
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化整为零,集零成整的方式,除了创造了一两个比较开朗的大景观之外其余部分地段规划分为小的,幽僻的景区景点。

他们有不同的景观主题建筑形象,功能,功能。

作为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相对独立完整格局,形成了大园含小园,园中又有园的集锦式规划)
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通过建筑个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显示出建筑的建景作用。

重视建筑布局的选址,讲究安排,因地制宜,力求建筑与自然彼此谐和)
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技艺(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名剑的造园艺术进行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皇家园林的内容提高了宫廷造园的水平。

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
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园林借助于造景而表现天人感应皇权至尊纲常伦纪的象征意义,同时大量建置寺观,尤其以佛寺为主,也是一种象征性的造景手法)
清中叶,清末私家园林的三大风格各自特点
1.江南园林(1)叠山石料品种很多,太湖石黄石为主
(2)气候温和湿润树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3)建筑样式丰富多样,个体形象玲珑轻盈
(4)园林空间多样富于变化
2、北方园林(1)叠山多用北太湖石,青石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2)水资源匮乏,水池面积较小
(3)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封闭感强,别具刚健之美
(4)规划布局,多用中轴线,对景线,空间划分较少。

3.岭南园林(1)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英石包镶,即塑石
(2)观赏植物品种繁多
(3)建筑意味浓,建筑形象在园林造景上起重要、至关重要的作用,规模较小,多为宅院。

(4)小型叠山,石峰与小型水体组合而成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

一.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春宫花园
行宫御园静宜园(香山)静眀园(玉泉山)南苑
离宫御园圆明园(东邻和东南邻另建附园长春园绮春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
二. 私家园林江南私园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小莲庄(浙江)
北方私园半亩园萃锦园
岭南私园可园余荫山房
成熟后期的特点、类型、思想
特点,皇家园林大起大落,形成集锦式园林,并具有中西合并的特点,私家园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足鼎立,园林类型比前期丰富,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园林以赏心悦目游憩为主转变为多功能的园林,造园理论达到巅峰,停滞不前,中西远了文化有所交流。

*****************************************************************************************************
第一部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造园特点
1.早期的发展(人文主义风格园林)以人文本的自我空间的憧憬别墅花园建造和造园理论研究兴起。

在丘陵地上建造台地式花园成为时尚。

2.中期的鼎盏(风格注意园林)风格主义的特点是自如运用古典元素和视觉效果,构图为理性或富于戏剧性。

风格主义,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不那么强烈,,或者以更低调的形式出现。

与建筑和绘画上表现出来尺度夸张比例扭曲的倾向对应的,是在园林中利用机械装置来引起奇异或者惊恐的心理。

园林中都有高大对的围墙,围墙,沿着围墙布置着壁龛和雕像、岩洞流水的洞府。

3.最辉煌时期(巴洛克时期)
受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园林在的内容与形式上有了新变化,主要特征是反对墨守成规的僵化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直至出现一种追新求异、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

园内建筑物体量很大,占据明显统帅地位。

林荫道纵横交错,入口采用城市广场中的三叉式林荫大道的布置方法,与城市相联系。

园中大量充斥着装饰小品,随着植物修剪技术的发展,绿色雕刻形象与绿丛植物坛的纹样日益复杂与精细。

总之,园林风格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典雅,向巴洛克时期的华丽装饰方向转变。

4.末期的衰落
造园愈加娇柔造作,大量繁杂的园林小品充斥着整个园林,同时对植物的强行修建作为
猎奇求异的手段。

问题:巴洛克园林的特征,如何体现
特征,象征自由,追求动态和新奇,表现手法夸张,喜好富丽堂皇的装饰,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建筑体量一般很大,占有明显控制全园的地位。

意大利台地园特征
1.相对选址
大都建在郊外的丘陵上,在府邸前有开阔的视野可供眺望。

借景手法,扩大空间感,开阔视野。

园林顺山势劈出多个太层,营造出稳定均衡的的庭院空间。

在连续几层台地格局,形成
意大利式园林结构的特点。

利用地形的变化,将台地布局与的地形紧密联系
2、庄园布局
意大利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注重使用功能。

在布局上,意大利园林采取中轴线对称的方式,显得均衡稳定、变化统一、尺度和谐,体现了古典美学的原则;
花园的布局上,往往自下而上地展开逐个景点,由上层台地可以俯视下层台地的景色及顶层台地,所有景色尽收眼底;借景是意大利园林的重要布局手法之一。

不仅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而且将园外自然景色收入园内,使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
平面布局上,采用严谨对称的手法,以纵横交错的轴线进行空间的划分。

3、造园要素
植物主要用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将植物塑造的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附层和延伸,以求庄园与周围环境融合,动水是意大利水景的主要形态,如喷泉、壁泉、瀑布,和巴洛克时期的“水魔术”,园中还有大量的石作和石刻作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园
1、法尔奈斯庄园
地点:罗马以北70km的卡普拉罗拉的‘
历史:园主为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法尔奈斯
造园特点:从布局看,法尔奈斯庄园采用贯穿全员的中轴线,将各个台层联系起来,庭院建筑设在较高的台层上,便于借景院外。

虽用地狭长,但各个空间比例和谐,尺度宜人。

台层之间联系精心处理、平面和空间上衔接自然巧妙。

大量精美石作、雕刻,使花园节奏更加明确,活跃气氛。

与休憩坐等结合的矮墙、壁。

体现出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2、埃斯特庄园
地点:位于罗马以东40km普沃里小镇附近,坐落在一处面向西北的陡坡上,是一块方形地
历史:1549,红衣主教伊波利托埃斯特竞选教皇失利,被保罗三世任命为替沃里守城官。

1550,埃斯特
托托利戈里奥、建筑师波尔塔,水工技师奥利维里埃建造府邸。

造园特点:埃斯特庄园有两条平行的横轴与中轴线相互垂直,底层花坛台地的横轴以平静的水池构成,百泉台构成以喷泉为主的另一条小景轴,两者变化统一。

丰富层次。

同时又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全园的统一感,并且沿着每一条园路前进或返回时,在视线的焦点都做了重点处理。

埃斯特庄园因其丰富的水景和音响效果而著称于世。

**3、兰特庄园
地点:位于罗马以北96km的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小城上。

历史:园址是维特尔博城捐献给圣公会教堂的,后来给了红衣主教巴拉,用了20年将庄园大体建成。

这座庄园因后租给兰特家族而得名。

维尼奥拉参与设计(在他建法尔奈斯同时)
造园特点:以小景序列构成轴线上的焦点,将山泉汇聚成河,流入大海的过程加以提炼,艺术性的再现于园中。

从全园的制高点的洞府开始,将汇聚的山泉从八角形泉池溢出,并顺水阶梯急下。

在第三台层上以溢流式小盘的形式出现,流入半圆形水池;餐园中的水渠在第三台层边缘呈帘式瀑布跌下,再出现在第二台圆形水池中;最后,在底层台地上以大海的形式出现,并以圆岛上的喷泉为高潮结束。

各种形态的水景动静有致,变化多端又相互呼应。

结合阶梯及坡道的变化,使中轴线上的景色既丰富又和谐统一。

水源和水景被充分利用。

别墅建筑分立两侧,也保证了中轴线上水景的完整与连贯。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1、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特点
由开始单纯的模范意大利园林的造园要素和布局形式,到学习意大利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求形成适应法国本土特点的造园样式,并在造园要素上取得新的进步,如城堡四周的小壕沟,由于水面提高,装饰性增强,成为法国园林典型的水体处理方法
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征(即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体思想,着重表现在庄重典雅的贵族气质,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园的作用,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

5、法国式园林又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修建的,需要很大的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
6、在水景创作方面,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成,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

7、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应出四季变化。

8、在园内道路上将水池喷泉雕塑设在路口交叉口,犹如项链上的粒粒珍珠。

3、法国风景式园林特征(即英中式园林特征)
倾向于用建筑来增加园林生气,表现田园风光常采用乡野常见的各种建筑物,外观和小村落很相似。

中国式建筑的滥用,对园林整体未造成太大影响。

4、法国古典主义名园:沃勒维贡特庄园
地理位置:巴黎南面约55km,一个叫沃的村庄
历史:是勒诺特尔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之一,标志着法国古典园林主义走向成熟,也使园主尼古拉福凯走向深渊,在他的庄园里举行了名于国王的消遣的联欢后他被捕死在监狱造园特点:处处宽敞辽阔,又并非巨大无垠。

空间划分和各个花园的变化统一,精确得当,使庄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造园要素布置的井然有序,避免了互相冲突与干扰。

刺绣花坛占地很大,配以富丽堂皇的喷泉,在花园的中轴上具有突出的主导作用。

地形处理精心,形成不易察觉的变化,水景起到联系和贯穿全园的作用,并在中轴依次展开。

序列、尺度、规则,都在勒诺特尔的处理下,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

**凡尔赛宫苑
地理位置:巴黎西南面32km
历史:路易十四在继承王位之初经历了几次动乱后培养出了唯我独尊的坚强意识,1661年夏天福凯在沃勒维贡特庄园举行的豪华盛会,被刚刚亲政年仅23岁的国王看作是一种挑战。

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营造适宜举行前所未有的盛大庆会的场所
造园特点:1、规模宏大,风格突出,内容丰富,手法多变,最完美的体现出古典主义艺术的造园原则。

2、有壮观的中轴线和横向轴线,一南一北一开一合的空间处理,表现出统一中求变化的古典主义手法。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点
自然风景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借助自然的形式美,加深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促使人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建筑物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

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

更多的运用弯曲的园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来与自然融合,消除园林内外的界限,采用哈哈墙进行借景。

树木采用不规则式的抓植,丛植,片植等形式,并根据树木的习性,进行树木搭配,水体一般为自然形态的水池。

2、英国自然风景式名园:斯陀园
历史:斯陀园最初的总体布局采用17世纪80年代的规则式造园样式,随后园主考伯海姆勋爵,想让该园成为一个反应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的作品,便由造园家布里奇曼和威廉肯特先后进行改造,最后成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造园特点:园区景色处理更加自然,园区内建筑主要采用不完全对称体的建筑形体,与自然式园林布局相和谐。

在园地周围布置一道界沟,来借景。

*斯图海德公园
地理位置:位于索尔斯伯里平原的西南角
历史:1717年金融家老亨利霍尔购下地产,1724年,建筑师弗利特卡夫特建造了园中府邸,至1741年小亨利开始建园,并倾注毕生精力。

霍尔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亨利胡奇,修复了被火烧毁损的府邸,还在园中植入大量石楠和杜鹃花。

1946年,斯图海德园交给“全国名胜古迹托管协会”,成为对公众开放的著名风景园之一。

造园特点:1、规模宏大,以大片树林和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代替过去又牧场构成的田园风光。

2、园中大量栽植针叶树,形成了全园以针叶树为主调的植物景观特色。

3、借鉴圆明园的布局方法,如环形园路,建筑景点题铭等。

4、沿湖开辟一系列风景画面,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