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练习题答案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练习题第一套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等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师指图提出地名;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教师正确书写地名;教师领读地名;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地名。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①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②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③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④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⑤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4. 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要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等。

5.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按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明一地气温差异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同纬度两地气温的高低;

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一地气温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变化程度;

④分析一地的等温线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可以由此判断一地是寒冷中心还是炎热中心;

⑤根据重要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分析一地气温状况,作冷热的性质判断。

⑥根据临线间温度间距的大小,可以判断等温线实际代表区域范围的大小及地势特征

二、论述题

1.为什么地理学习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试举例论述。

地理学习对象所具有的区域性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要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得空间范围内加以认识,分析区域内部的结构、功能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特征;要通过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弄清区域差异,以突出区域特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使学生养成注重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格。

例子恰当

2. 试述“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地理科学研究过程”的教学含义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地理科学研究的过程的教学含义是,地理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地理知识的获取、地理学科能力的形成,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地理观点的培育等等目标都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去实现。

在教学中的直接表现是,不把现成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等活动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要较多地考虑不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上。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如下案例,试分析该案例可以向学生渗透怎样的地理观点?对教学有怎样的启示?

可以向学生渗透“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应当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对“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如何实现人与地的协调”等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教学设计题

地理略图简明显示区域轮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关系;板画则能直观呈现出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发展变化过程和运动状态,以及地理因果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的优势更为明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出类似如图所示的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