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叶一舵版(传)doc资料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doc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伸出你的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 2、游戏编排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二、活动:1、找朋友游戏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倒计时从“五”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
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次,我输了次。
)2、谈一谈(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学生谈心里感受)3、交朋友的秘诀(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看课件: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性格好)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合群)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
(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
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
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第二课、不当“小霸王”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叶一舵:三下小学生心理健康计划、教案、总结精编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总结厦门市集美区乐安小学张雪亮2016年6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总结张雪亮儿童少年的健康关系到我国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须从小学生做起,使学校成为育人园地,培养有道德、有知识、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接受系统的卫生知识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学们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卫生行为逐步养成,使他们懂得了清洁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体育锻炼卫生和防病常识有关知识。
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首先做好传染病预防,因学校是一个集散场所容易有传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预防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
在本年级无传染病发生。
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六病预防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体检后对沙眼同学投了药进行治疗,使生病率更进一步下降,对近视同学都投了近视灵眼药水进行跟踪矫治,使假性近视恢复正常,近视同学也有所改善。
而使本年级的近视率形成下降趋势。
学生接受了卫生知识教育,从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建立文明生活方式,要落实在行动上,必须从平时做起。
对于不同条件的家庭的孩子,有着他们不同的卫生习惯,有的学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领及红领巾、抠手等不良习惯,都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养成。
发现他们这些行为,我在卫生课上讲这些习惯的害处,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他们的行为,随时随地地给他们矫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要从小做起。
总之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领导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卫生工作任务。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关心爱护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家长把学生交给我们就要负起责任。
我们就要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为学生创造出身心健康的条件,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才能为社会服务。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厦门市集美区乐安小学张雪亮2016年2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张雪亮一、教学目的: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word完整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1.感受赞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我能感受到,被不同方式赞美时会有不同的喜悦。
过程与方法:我能感受到,被不同方式赞美时会有不同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能用恰当的方式回应别人给我的赞美。
教学重点:我发现可以利用歌谣来赞美别人。
教学难点:我发现可以利用歌谣来赞美别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赞美一句似春风,吹拂心坎暖融融。
表扬夸奖心里甜,说声“应该”继续冲。
”今天我们学习《感受赞美》。
二、新授(一)快乐歌谣1.学唱一首快乐歌谣吧!你会在“你真的很棒”中感受到赞美。
2.学生学会赞美。
(二)感受赞美1.你有过被赞美的经历吗?请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
我被公开赞美的事情是:。
当时我的感受是:。
2.回应赞美面对他人的赞美,你应该如何回应呢?当别人公开赞美我时,我回应的方法是:。
当别人私下赞美我时,我回应的方法是:。
当别人直接赞美我时,我回应的方法是:。
当别人间接赞美我时,我回应的方法是:。
经过讨论,我知道回应别人赞美的方法还有:。
(三)自我评估1.完成个人评价。
2.完成团体评价。
1三、小结师:真诚地赞美别人吧!获得你赞美的人会因你的赞美而变得更加完善。
2.说出你真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我能用心发现和欣赏同学的优点。
过程与方法:我能对同学的优点和长处,真心表示赞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能接受别人对我的赞美,在感受愉悦的同时,我也更自信了。
教学重点:我能对同学的优点和长处,真心表示赞美。
教学难点:我能接受别人对我的赞美,在感受愉悦的同时,我也更自信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真诚来赞美,说声“你真棒”。
发现并欣赏,喜悦在心上。
们学习《你真棒》。
二、新授(一)看一看,想一想学生看图页,说说你看到了啥?(二)学会欣赏在班里,有哪些人是你最欣赏的?他们有什么优点?学生自由说一说。
(三)优点小奖状针对小组同学的优点,请把赞美的话做成一张精美的小奖状吧!同学你跑得快,跳得高,运动成绩特别好,是“刘翔第二”!(四)自我评估21.完成个人评价。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
5.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
2. 情绪管理:培养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人际沟通: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4. 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快乐与困难,体验团队的力量。
5. 应对挫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与分享。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心理状态,增强同理心。
5. 情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培养他们面对情感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自我认知:2课时2. 情绪管理:2课时3. 人际沟通:2课时4. 合作与分享:2课时5. 应对挫折: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感分享:关注学生在情感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应对能力。
5.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自我认知:通过“优点轰炸”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下册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关心自己。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认识自我》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相介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2. 第六课《情绪管理》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
3. 第七课《与人相处》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
4. 第八课《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管理。
5. 第九课《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提高防范意识。
引导学生遇到危险时学会求助,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自我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下册2. 教学辅助材料:课件、教学卡片、视频、案例等3. 课外读物: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文章等4.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六、第十课《学会感恩》让学生认识到周围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学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感激之情,增强责任意识。
七、第十一课《面对挫折》让学生了解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八、第十二课《培养自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培养自信心。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勇敢地尝试新事物,克服自我怀疑。
九、第十三课《时间管理》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分配时间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024年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通用
2024年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材第三章《我是情绪的主人》。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情绪的类型、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情绪,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重点:认识情绪的类型,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绪卡片、故事书、音乐播放器。
学具:画笔、画纸、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的类型。
2. 讲解:讲解情绪的类型,让学生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实践:分发情绪卡片,让学生选择自己近期经历的情绪,并分享感受。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情绪猜猜看”游戏,提高学生表达和识别情绪的能力。
5.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绘画等。
6. 案例分享:讲述一个小朋友通过调节情绪,克服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积极面对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喜悦、愤怒、悲伤、恐惧2.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方法:深呼吸、倾诉、绘画等4. 培养积极情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的心情变化,尝试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心情日记,内容包括日期、情绪类型、情绪调节方法及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分享情绪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情绪管理小能手”,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分发情绪卡片,让学生选择自己近期经历的情绪,并分享感受。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下册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种类,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自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学会自我激励。
3. 与人沟通: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4. 适应学校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学会应对压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的种类、自信的重要性、人际沟通的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应对问题和压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意识等。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应对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情绪的种类、自信的重要性、人际沟通等知识点。
2. 实际案例:提供相关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关道具,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情绪猜猜看:通过展示不同情绪的表情图片,让学生猜测情绪名称,增强对情绪的认识。
2. 情绪表达游戏:通过情绪表达游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3. 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学会自我激励。
4. 沟通能力训练: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情绪的认识和表达。
2. 第二周:自信的重要性。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第一章:理解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1.2 教学内容:认识情感和需求: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哪些情感和需求,以及这些情感和需求对生活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
表达感受:教授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技巧,如用言语表达、用绘画表达等。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理解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
2.2 教学内容: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求: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的重要性。
理解他人的感受:教授学生理解他人感受的技巧,如倾听、同理心等。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以及自己是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的。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理解他人的感受。
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体验在不同情境下,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自我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对生活的影响,如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规划自己的时间等。
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自我管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自我管理的方法:教授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如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在自我管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情绪管理活动:让学生通过情绪管理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绰号大家谈》教学设计 (1)
《绰号大家谈》教学设计xxxx教材分析:本课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叶一舵主编的《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册有两个单元涉及到人际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攻击性由“打架”等肢体性的攻击逐渐转向“取绰号”等语言攻击的形式。
而三年级,正是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
经调查,三年级的孩子80%以上都曾被人起过绰号,这些绰号大多是根据名字、相貌、缺点等来取的。
对于绰号,除小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无所谓之外,大部分学生认为绰号让自己很受伤害、很难以接受。
可见,绰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同伴关系。
学生借助取绰号这一形式表示友好、玩乐,但更多的却是带给同伴尴尬、苦恼、自卑等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取绰号和被取绰号同学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取绰号主要存在逗笑心理、宣泄心理、模仿心理。
本课时以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个人成长的人际环境为目的,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真诚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切身体验和倾诉被恶意取绰号的痛苦,并尝试勇敢面对恶意绰号,并学会帮别人取雅号的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绰号有褒义和贬义之分,不能一概而论。
懂得针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取绰号,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2、尝试与学会(1)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尊重同学,避免不雅的绰号,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尝试积极应对别人给自己起的绰号,以适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
3、通过活动,了解贬义的绰号会伤害同学并给同学带来烦恼。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绰号对人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取正面、积极的绰号。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正确面对和应对绰号。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大风吹师:今天天气有些热,老师带来了一阵风,让你们凉快凉快。
这个游戏叫做《大风吹》,这个游戏怎么玩呢:游戏规则:当老师说:“大风吹”,你们要迅速回应我“吹什么”,老师会说:吹身上的某个特征,具有这个特征的人就迅速起立,例如:当老师说:吹戴眼镜的同学,那戴眼镜的同学就迅速起立用手“吹一吹”。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引导学生关注和关心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习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情绪日记等。
2. 与人沟通:学习倾听、表达和沟通的技巧,如关注他人、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等。
3. 自我认知:通过自我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4. 时间管理: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的方法,如制定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等。
5. 关心他人:学习关注和关心他人的方法,如倾听、同理心、帮助他人等。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3. 情绪日记: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提高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
4. 目标制定: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目标导向能力。
5.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3. 收集学生的情绪日记,评估学生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
4. 检查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评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目标导向能力。
5.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下册。
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3. 情绪日记模板:提供给学生记录情绪变化的模板。
4.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5. 小组合作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任务单。
六、教学计划第1周:认识自己的情绪第2周:与人沟通第3周:自我认知第4周:时间管理第5周:关心他人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心理故事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做到自信而不自负。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互相鼓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积极的建议。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和表达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能够表达出来。
教育学生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调节情绪,如深呼吸、放松等。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讨论如何调节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教育学生如何主动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并达到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团队合作的过程,并讨论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合作。
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专注学习,避免分心的能力。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经验。
第五章:应对压力和挫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和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和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学会正确对待。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绰号大家谈》教学设计 (1)
《绰号大家谈》教学设计xxxx教材分析:本课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叶一舵主编的《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册有两个单元涉及到人际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攻击性由“打架”等肢体性的攻击逐渐转向“取绰号”等语言攻击的形式。
而三年级,正是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
经调查,三年级的孩子80%以上都曾被人起过绰号,这些绰号大多是根据名字、相貌、缺点等来取的。
对于绰号,除小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无所谓之外,大部分学生认为绰号让自己很受伤害、很难以接受。
可见,绰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同伴关系。
学生借助取绰号这一形式表示友好、玩乐,但更多的却是带给同伴尴尬、苦恼、自卑等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取绰号和被取绰号同学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取绰号主要存在逗笑心理、宣泄心理、模仿心理。
本课时以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个人成长的人际环境为目的,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真诚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切身体验和倾诉被恶意取绰号的痛苦,并尝试勇敢面对恶意绰号,并学会帮别人取雅号的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绰号有褒义和贬义之分,不能一概而论。
懂得针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取绰号,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2、尝试与学会(1)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尊重同学,避免不雅的绰号,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尝试积极应对别人给自己起的绰号,以适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
3、通过活动,了解贬义的绰号会伤害同学并给同学带来烦恼。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绰号对人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取正面、积极的绰号。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正确面对和应对绰号。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大风吹师:今天天气有些热,老师带来了一阵风,让你们凉快凉快。
这个游戏叫做《大风吹》,这个游戏怎么玩呢:游戏规则:当老师说:“大风吹”,你们要迅速回应我“吹什么”,老师会说:吹身上的某个特征,具有这个特征的人就迅速起立,例如:当老师说:吹戴眼镜的同学,那戴眼镜的同学就迅速起立用手“吹一吹”。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5.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情绪调整的方法3. 与人沟通的技巧4. 自我关爱的表现5. 心理素质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心理健康的作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经验。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情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情绪、与人沟通。
5.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第3-4课时:情绪调整的方法3. 第5-6课时:与人沟通的技巧4. 第7-8课时:自我关爱的表现5. 第9-10课时:心理素质的培养六、教学活动1.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情绪管理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情绪管理方法。
3. 沟通技巧实践活动:设置情景,让学生练习如何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4. 制作心理健康手抄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心理健康手抄报,展示所学内容。
5.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课后实践报告:收集学生的课后实践报告,了解他们如何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3.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成绩:分析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4. 同学、老师、家长反馈:收集同学、老师、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参与。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程度。
【教案】心理健康课教案叶一舵
【教案】心理健康课教案叶一舵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二、教学内容1.概念解析: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内涵。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3.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和技巧:调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1.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心理健康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经验。
4.观看视频法:播放相关心理健康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
2.讲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4.思考问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维护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讲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内外因素的关系。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另一个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4.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各自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5.总结:梳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维护心理健康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时:心理健康的实践应用1.导入:观看一个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实践应用,如调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案例分析:分享另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其中的实践应用问题。
4.观看视频:播放与心理健康实践应用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自己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写下自己认为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自我观察和反思中的态度和参与度。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心态。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情绪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原因。
教授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原因,进行一周的观察和总结。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情绪记录中的认真程度和反思能力。
关注学生在分享中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了解与人沟通的重要性。
教授一些与人沟通和合作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合作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合作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存在,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压力,调整心态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和小组讨论,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教授一些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压力和挫折,以及应对的方法和经验。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5. 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认识和调节: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 人际交往: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自信心的培养: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5. 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和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游戏等。
2. 准备教室环境,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 准备小组合作所需材料,如卡片、纸张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6. 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体会他人的关爱和付出。
7. 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8. 学会调节压力:帮助学生了解压力来源,学会正确面对和调节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9. 培养良好性格:引导学生认识性格特点,学会欣赏自己,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
10. 网络心理素养: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心理素养,抵制不良信息。
七、教学方法:6. 采用故事讲解、讨论、情景剧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7. 运用团队游戏、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乐观态度: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合作与分享: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果。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感和心理需求,提高同理心。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了解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4. 学生扮演角色的真实感和同理心表现。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自我认识1. 教学内容: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周:乐观态度1. 教学内容: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第三周:人际关系2.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第四周:合作与分享1. 教学内容: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果。
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第五周:自我管理2.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心理健康知识。
3. 案例分析: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外貌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讨论如何对待自己的外貌和能力,避免自卑和自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激发内在动力。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和支持。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增强同理心和自我理解。
心灵鸡汤: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控制和表达。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习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策略,如寻求帮助、保持乐观等。
讨论如何对待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2.3 教学方法情绪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情绪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学会表达和控制。
情绪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思考情绪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情景模拟:模拟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和寻求帮助。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表达自己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技巧,如倾听、尊重、表达等。
学习如何与人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
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学会倾听、尊重和表达自己。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际的人际冲突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情景模拟:模拟一些人际交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处理冲突。
第四章:时间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优先安排任务的能力。
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如制定计划、优先安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叶一舵版(传)1.伸出你的手【教学目标】1.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2.懂得与人交往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以优美的歌曲(词)导入,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友好的氛围。
接着通过经典游戏“盲人指路”,让学生体验有朋友互相扶持的重要性和美妙感觉。
然后让学生回忆、讨论、交流、反思自己平时与人交往的情况,明白主动与人交往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也才能使自己更快乐。
最后让学生现场演练如何与人打招呼,并以此为契机,要求主动与同学交往。
【教具、学具准备】歌曲《熊猫咪咪》;蒙眼黑布若干条。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可放音乐《熊猫咪咪》,让学生边跟唱边拍手。
二、游戏坊最好能在比较宽敞的场地进行。
如果是在班级里,要将课桌椅往边上移,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活动。
一般同桌两人一组比较容易组织。
也可让学生从教室前门走出,绕过走廊,由后门进入,要定好规则,防止学生因新奇而喧嚷,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游戏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碰伤。
游戏道具如果找不到黑布,可用红领巾代替。
此游戏要说明的道理是:有了朋友,相互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共同进步,鼓励学生乐于与人交往,交更多的朋友。
三、实话实说第一题可先让几个学生表演,再结合第二题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要鼓励学生将各自真实的、不同的想法说出来,帮助学生分析主动与人交往的好处,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欲望。
四、演练场可先请一些学生就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怎么打招呼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自由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与五个以上的同学说话交流。
五、试一试既可与演练场结合,也可作为课后拓展活动。
六、课后拓展马上开始交新朋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不当“小霸王”【教学目标】1.懂得心中有他人,才能交到朋友。
2.努力做一个让朋友喜欢的人。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分析、帮助小建,明白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是不讨人喜欢的,是不会有很多朋友的。
学生对照检查自己,通过换位思考,懂得要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会拥有朋友,感悟朋友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1.一棵画好的大树。
2.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准备心形绿色树叶纸,可布置一些学生分头准备。
3.请一些学生扮演小建和他的伙伴,并预先排练。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先组织学生读几遍儿歌,告诉学生儿歌的含义是说霸王式的人、说谎或不诚实的人是不讨人喜欢的。
二、小故事大道理可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建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可让学生适当想像:小建会有朋友吗?没有朋友,在课外游戏、班级外出活动时,小建会是怎样一种处境?对于小建的缺点,教师要进行归纳,使学生知道哪些缺点是不利于与人交往的,必须改掉。
三、明镜台可让同桌互相交流,相互指出不足。
要使学生知道,你希望的也正是别人所希望的,因此,希望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要怎么做,只要努力,就会有许多伙伴。
四、制作朋友树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应允许学生多制作几张树叶纸片。
如果画人像有困难,可用写名字代替。
朋友树要贴在教室空白的地方,做好之后,让全班朗读朋友树的话,可放背景音乐助兴。
五、课后拓展继续丰富“朋友树”。
【资料库】怎样获得好人缘每个人都渴望友情。
那些人缘好、朋友多的人都有些共同的特点:个性鲜明,自信心强;心胸开朗,待人宽容;见识广,能力强;乐善好施……友情的获得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真诚是打开友情之门的钥匙。
一方面,你对朋友要表现出宽大博爱的心胸,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主动伸出你的救援之手。
另一方面,自己有心事也不妨向朋友倾吐,寻求帮助,充分相信朋友。
朋友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需要是维持友情的重要因素。
积极参加朋友之间或集体的一些活动,自尊自爱,就会赢得尊重和友情。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客人到我家【教学目标】1.知道待客也是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
2.掌握一些礼貌待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待客之道也是与人交往之道,让学生悟出一些待客的基本礼节,在实践强化正确的待客之道,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1.布娃娃若干个。
2.选好不同角色的演员,师生合作排练待客的情境。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接力活动可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可规定先传单号,返回时传双号。
二、小故事大道理可先让学生看表演,然后讨论。
教师要将小雨待客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在黑板上分别列出来,让学生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小雨做得好的地方有:端水给客人喝;在大人们交谈时不不插嘴。
小雨做得不好的有:乱翻客人的东西;在客人面前扮鬼脸;干扰大人谈话。
三、实话实说可让学生按照插图提示进行小组交流,由小组长简单记录。
教师将学生待客中做得好与不好的主要方面补充在上一环节的下方,这样就能清楚地显示什么才是正确的待客方法。
要提醒学生改进不足,做好小主人。
四、情景剧场可让学生在小组自由组合,轮流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五、读读想想可先集体读几遍,提示学生记住待客过程中几个主要阶段的要领。
六、课后拓展互相到同学家做客,当好小主人和小客人。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谁的想法好又多【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想出尽可能多而且独特的答案。
2.训练发散思维,初步了解发散思维的技巧,感受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作为暖身操,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发散思维训练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感受发散思维的特点,即流畅性(短时间内寻找答案的数量多)、变通性(答案类别多)和独特性(与众不同),并教给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让学生回忆、寻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独特的想法。
【教学过程】本课是创造心理教育的第一次课,是从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开始的。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充分地发挥想象,既要让学生能意识到人人都能进行发散思维,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发散思维的乐趣。
从“暖身操”开始,每个环节中要求学生思考答案的,只要学生能够说出合理的理由,都要给予鼓励。
因为这些答案本身没有绝对正确与错误之分,老师和其他同学不要轻易进行定性的评价,以免打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当然,要特别肯定和鼓励答案的独特性和独创性,因为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比如“∩”是什么?如果学生说出的答案是“弯腰运动”,说明能够进行动态的思维,就较有独特性。
“比独特”环节要求学生从主要用途、其他用途以及独特答案三个方面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比如报纸的主要用途有:供阅读、发表文章等;其他用途有:包东西、遮光、做小制作(如折纸)等;独特的答案有:秘密联络的工具等。
发散思维的具体评价标准参看“资料库”。
课后拓展可以“自我训练”的内容为例,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还可以选择和安排一定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资料库】发散思维的特点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者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
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点,或者说分为程度不同的三个层次:(1)流畅性。
指在较短时间内,思维能迅速地沿着某一方向扩散出去,做出众多反应的能力。
流畅性体现了发散思维在数量方面的特点,答案数量越多,说明发散越流畅,是发散思维的较低层次。
(2)变通性(即灵活性)。
指思路开阔,善于应变,能使思维从某一方向跳到第二、第三方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为思维开拓新路。
比如“∩”是什么?答案“门”、“洞”、“隧道”等是另一个方向或者类别;答案“舌头”、“牙齿”、“拇指”等又是一个方向或者类别;答案“弯腰运动”等又是一个方向或者类别。
(3)独创性。
指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和新奇反应的能力。
这一能力可以使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获得新颖的、独特的创造成果。
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
发散思维训练材料◎砖有什么用处?(建房子、造桥、铺路、砌围墙等;充当自卫武器、代替榔头敲打;当趟水垫脚物、当镇纸工具、当板凳、当尺用……)◎铅笔有什么用处?(写字、绘画;代替直尺划短线,代替指挥棒;当作礼物或奖品,用横截面可以描出六角形或圆形图案;两支铅笔合起来可作圆规……)◎假如你看见一个男子在公园里读报纸,可是他把报纸拿颠倒了,请列举出三种可能的原因。
(他可能正在利用报纸隐藏自己,或者是一个盲人;报纸里面的那一面可能并没有颠倒;他可能睡着了,或是在用报纸遮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我来露一手【教学目标】1.把握机会展示自己,体验和感受成功。
2.认识每个人都有优点,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的良好的自我感觉,激励学生努力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特长,客观地认识自己。
【教具、学具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将要在课堂上展示的特长、技能或作品等,同时认真思考并寻找同桌同学的特点和长处。
2.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最感兴趣、最拿手的作品以及获奖证书等。
3.“班级吉尼斯”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暖身操要引导学生从“我自己”的角度去填写,使每个学生都有客观的自我发现,并且能够自我肯定。
二、展示台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是你自己认为最棒的东西都可以展示,不必与别人相比;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尊重同学的“特长展示”,要认真欣赏和虚心学习同学展示的特长。
三、班级吉尼斯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特色活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独特之处或者擅长的一面,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
(2)要从尽可能多的方面(不仅限于常见的技能)让尽量多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吉尼斯纪录”。
可以是学习方面的:成绩好、作文棒、口算快、组词丰富、记忆力强、书写工整、上课发言积极、新点子多等;技能方面的:跳得高、跳得远、力气大、投蓝准、呼拉圈转得久、跳绳次数多、单边手叠硬币高等;身体方面的:长得高、长得强壮、长得特别、头发漂亮等;个性方面的:做事迅速、认真、细致、周密,性格活泼、勇敢等;为人处世方面的:孝顺、自理能力强、讲卫生、爱劳动、守纪律等;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如参加比赛次数多、获得荣誉多等。
(3)要让学生明白,吉尼斯项目必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否则不宜提倡。
(4)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特长、表现差、自卑的学生,发动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找到独特之处,从而使人人都有自己的“吉尼斯纪录”。
四、小故事大道理这个环节中的故事对那些总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优点的学生应该很有启发,要利用好这个故事,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如果从第一个环节开始,就发现许多学生找不到自己“之最”,教师可先从这个故事开始进行教学。
五、互相激励可让学生先从同座位的同学的特色说起,再延伸到班上的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