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2综合测试题1(附答案)[1]-2
(易错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①对于独立性检验,2χ的值越大,说明两事件相关程度越大;②以模型kx y ce =去拟合一组数据时,为了求出回归方程,设ln z y =,将其变换后得到线性方程0.34z x =+,则c ,k 的值分别是4e 和0.3;③根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统计数据所得的回归直线方程y a bx =+中,2b =,1x =,3y =,则1a =;④通过回归直线y bx a =+及回归系数b ,可以精确反映变量的取值和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2.为了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某校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练习,若他前一球投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34,若他前一球投不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14.若他第1球投进的概率为34,则他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 ) A .34B .58C .116D .9163.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是0.6,乙胜的概率是0.4.那么采用5局3胜制还是7局4胜制对乙更有利?( ) A .5局3胜制B .7局4胜制C .都一样D .说不清楚4.针对“中学生追星问题”,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中学生追星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男生追星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6,女生追星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 ) 参考数据及公式如下: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A .12B .11C .10D .185.通过随机询问110名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由2222()110(40302030),7.8()()()()60506050n ad bc K K a b c d a c b d -⨯⨯-⨯==≈++++⨯⨯⨯算得 附表: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B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C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D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6.某学校10位同学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分别由李老师和张老师负责,每次献爱心活动均需该组织4位同学参加.假设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将各自活动通知的信息独立,随机地发给4位同学,且所发信息都能收到.则甲同学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的信息的概率为( ) A .25B .1225C .1625D .457.A B 两支篮球队进行比赛,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比赛的胜利,比赛随即结束.除第五局A 队获胜的概率是12外,其余每局比赛B 队获胜的概率都是13.假设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A 队以3:2获得比赛胜利的概率为( ) A .427B .281C .1681D .8278.某市通过随机询问1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否能做到“扶跌倒老人”,得到如下列联表:低年级 30 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附参照表:2()P K k ≥0.10 0.025 0.01 k 2.7065.0246.635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90%的前提下,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有关”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无关”C .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有关”D .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无关” 9.在一次独立性检验中,得出列表如下:AA合计 B100 400500B900 a90a + 合计190400a +590a +且最后发现,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则a 的可能值是( ) A .720 B .360C .180D .9010.学生会为了调查学生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关注是否与性别有关,抽样调查100人,得到如下数据:根据表中数据,通过计算统计量并参考以下临界数据:若由此认为“学生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关注与性别有关”,则此结论出错的概率不超过A.B.C.D.11.甲、乙两人同时报考某一所大学,甲被录取的概率为0.6,乙被录取的概率为0.7,两人是否被录取互不影响,则其中至少有一人被录取的概率为( )A.0.12 B.0.42 C.0.46 D.0.8812.甲乙丙三位同学独立的解决同一个问题,已知三位同学单独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分别为12,13,15,则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为()A.130B.415C.1115D.1315二、填空题13.两个实习生加工一个零件,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__.14.掷三个骰子,出现的三个点数的乘积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15.某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时,需要进行逻辑思维和阅读表达两项能力的测试.学校对参加测试的200名学生的逻辑思维成绩、阅读表达成绩以及这两项的总成绩进行了排名.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排名情况如下图所示:得出下面四个结论:①甲同学的阅读表达成绩排名比他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更靠前②乙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比他的阅读表达成绩排名更靠前③甲、乙、丙三位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中,甲同学更靠前④乙同学的总成绩排名比丙同学的总成绩排名更靠前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16.已知x、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x0123则线性回归方程ˆya bx =+所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点________. 17.以下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每2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③在线性回归方程0.212ˆyx =+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ˆy 平均增加0.2个单位;④分类变量X 与Y ,它们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为k ,当k 越小,“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18.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那么该生在上学路上到第3个路口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为__________.19.甲袋中装有2个白球,2个黑球,乙袋中装有2个白球,4个黑球,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20.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至少有________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有关.(请用百分数表示).注:独立性检验界值表三、解答题21.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的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某大学生在国家提供的税收,担保贷款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下选择加盟某专营店自主创业,该专营店统计了近五年来创收利润数i y (单位:万元)与时间i t (单位:年)的数据,列表如下:(1)依据表中给出的数据,是否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t 的关系,请计算相关系数r 并加以说明(计算结果精确到0.01).(若0.75r >,则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2)该专营店为吸引顾客,特推出两种促销方案. 方案一:每满500元可减50元;方案二:每满500元可抽奖一次,每次中奖的概率都为25,中奖就可以获得100元现金奖励,假设顾客每次抽奖的结果相互独立.(ⅰ)某位顾客购买了1050元的产品,该顾客选择参加两次抽奖,求该顾客换得100元现金奖励的概率(ⅱ)某位顾客购买了2000元的产品,作为专营店老板,是希望该顾客直接选择方案一返回200元现金,还是选择方案二参加四次抽奖?说明理由.附:相关系数公式:()()nnii i itt y y t yntyr---==∑∑,7.547≈,5185.2i i i t y ==∑,=22.某校将进行篮球定点投篮测试,规则为:每人至多投3次,先在M 处投一次三分球,投进得3分,未投进不得分,以后均在N 处投两分球,每投进一次得2分,未投进不得分.测试者累计得分高于3分即通过测试,并终止投篮.甲、乙两位同学为了通过测试,进行了五轮投篮训练,每人每轮在M 处和N 处各投10次,根据他们每轮两分球和三分球的命中次数情况分别得到如图表:若以每人五轮投篮训练命中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其测试时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1)求甲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2)在甲、乙两位同学均通过测试的条件下,求甲得分比乙得分高的概率.23.奶茶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饮品.某机构对于奶茶的消费情况在一商圈附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女性喜欢奶茶的人数明显高于男性,每月喝奶茶的次数也比男性高,但单次奶茶消费金额男性似乎明显高于女性.针对每月奶茶消费是否超过百元进行调查,已知在调查的200人中女性人数是男性人数的4倍,统计如下:超过百元未超过百元合计男8女144合计200关?(2)在月消费超百元的调查者中,同时进行对于品牌喜好的调查.发现喜欢A 品牌的男女均为3人,现从喜欢A 品牌的这6人中抽取2人送纪念品,求这两人恰好都是女性的概率. 附:()20P K k ≥0.10 0.010 0.001 0k2.7066.63510.828()()()()()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24.为激活国内消费布场,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促进国内消费的优惠政策,某机构从某一电商的线上交易大数据中来跟踪调查消费者的购买力,界定3至8月份购买商品在5000元以上人群属“购买力强人群”,购买商品在5000元以下人群属“购买力弱人群”.现从电商平台消费人群中随机选出200人,发现这200人中属购买力强的人数占80%,并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记第1组[)15,25,第2组[)25,35,第3组[)35,45,第4组[)45,55,第5组[)55,6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 值和这200人的平均年龄;(2)从第2,3,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人,并再从这12人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电话回访,求这三人恰好属于不同组别的概率;(3)把年龄在第1,2,3组的居民称为青少年组,年龄在第4,5组的居民称为中老年组,若选出的200人中“购买力弱人群”的中老年人有20人,问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是否“购买力强人群”与年龄有关? 附:()20P K K 0.150 0.100 0.050 0.025 0.010 0.005 0.001 0k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n a b c d =+++ 25.某外卖平台为提高外卖配送效率,针对外卖配送业务提出了两种新的配送方案,为比较两种配送方案的效率,共选取50名外卖骑手,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人,第一组骑手用甲配送方案,第二组骑手用乙配送方案.根据骑手在相同时间内完成配送订单的数量(单位:单)绘制了如图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求各组内25位骑手完成订单数的中位数,已知用甲配送方案的25位骑手完成订单数的平均数为52,结合中位数与平均数判断哪种配送方案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设所有50名骑手在相同时间内完成订单数的平均数m ,将完成订单数超过m 记为“优秀”,不超过m 记为“一般”,然后将骑手的对应人数填入如表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两种配送方案的效率有差异.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6.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逐渐为大家所青睐.现在有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甲市进行预售,预售场面异常火爆,故该经销商采用竞价策略基本规则是:①竞价者都是网络报价,每个人并不知晓其他人的报价,也不知道参与竞价的总人数;②竞价采用“一月一期制”,当月竞价时间截止后,系统根据当期汽车配额,按照竞价人的出价从高到低分配名额.某人拟参加2020年6月份的汽车竞价,他为了预测最低成交价,根据网站的公告,统计了最近5个月参与竞价的人数(如下表)(1)由收集数据的散点图发现,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竞价人数y (万人)与月份编号t 之间的相关关系.请用最小二乘法求y 关于t 的线性回归方程:ˆ bt y a =+,并预测2020年6月份(月份编号为6)参与竞价的人数;(2)某市场调研机构对200位拟参加2020年6月份汽车竞价人员的报价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的频数表:(i )求这200位竞价人员报价的平均值x 和样本方差s 2(同一区间的报价用该价格区间的中点值代替)(ii )假设所有参与竞价人员的报价X 可视为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且μ与σ2可分别由(i )中所示的样本平均数x 及s 2估计.若2020年月6份计划提供的新能源车辆数为3174,根据市场调研,最低成交价高于样本平均数x ,请你预测(需说明理由)最低成交价. 参考公式及数据:①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其中1221ˆˆˆ,ni ii nii x y nx ybay bx xnx ==-⋅==--∑∑ ②5521155, 2.6;ii i i i tx y ====≈∑∑③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则()()0.6826,220.9544,P X P X μσμσμσμσ-<<+=-<<+= ()330.9974P X μσμ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非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回归直线方程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详解】对于命题①,根据独立性检验的性质知,两个分类变量2χ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相关程度越大,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由kxy ce =,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ln ln y c kx =+,令ln z y =,得ln z kx c =+,0.34z x =+,所以ln 40.3c k =⎧⎨=⎩,则40.3c e k ⎧=⎨=⎩,命题②正确;对于命题③,回归直线方程y a bx =+中,3211a y bx =-=-⨯=,命题③正确; 对于命题④,通过回归直线y bx a =+及回归系数b ,可估计和预测变量的取值和变化趋势,命题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非线性回归方程变换以及独立性检验相关知识,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2.D解析:D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第2球投进和第2球投不进,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1)第2球投进,其概率为3311544448⨯+⨯=,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53158432⨯=; (2)第2球投不进,其概率为53188-=,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3138432⨯=. 综上所述: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153932321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对立事件概率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对事件进行分类讨论,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3.A解析:A 【分析】分别计算出乙在5局3胜制和7局4胜制情形下对应的概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采用5局3胜制时,乙可以3:0,3:1,3:2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322222340.4+0.40.60.40.40.60.40.3174C C ⨯⨯+⨯⨯≈;当采用7局4胜制时,乙可以4:0,4:1,4:2,4:3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4333323334560.4+0.40.60.40.40.60.4+0.40.60.40.2898C C C ⨯⨯+⨯⨯⨯⨯≈,显然采用5局3胜制对乙更有利,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4.A解析:A 【分析】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代入求观测值的公式,求出观测值同临界值进行比较,列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则2 3.841K >,由222235236183 3.841822x x x K x x x x x ⎛⎫- ⎪⎝⎭==>⋅⋅⋅,解得10.24x >, ,26x x为整数,∴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9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喜欢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12人,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知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5.A解析:A 【详解】由27.8 6.635K ≈>,而()26.6350.010P K ≥=,故由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可知选A6.C解析:C 【分析】甲同学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的信息的对立事件是甲同学既没收到李老师的信息也没收到张老师的信息,李老师的信息与张老师的信息是相互独立的,由此可计算概率. 【详解】设甲同学收到李老师的信息为事件A ,收到张老师的信息为事件B ,A 、B 相互独立,42()()105P A P B ===, 则甲同学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的信息的概率为33161()1(1())(1())15525P AB P A P B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考查对立事件的概率.在求两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时一般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即两个事件都不发生的概率.这样可减少计算,保证正确.7.A解析:A 【解析】分析:若“A 队以3:2胜利”,则前四局A 、B 各胜两局,第五局A 胜利,利用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若“A 队以3:2胜利”, 则前四局A 、B 各胜两局, 第五局A 胜利,因为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所以队以3:2获得比赛胜利的概率为2224211433227P C ⎛⎫⎛⎫=⨯⨯=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阅读能力,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意在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8.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列联表中数据,利用公式求得2 3.03K ≈,参照临界值表即可得到正确结论. 详解:由公式()()()()()22n d bc k a b c d a c b d -=++++可得2 3.03K ≈,参照临界值表,2.7063.030 3.841<<,∴0090以上的把握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有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9.B解析:B 【解析】∵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2259010090400 2.70219040090500a a K a a +-⨯=<⨯++,代入验证可知360a =满足,故选B.10.A解析:A 【解析】 由题意可得,所以, 由此认为“学生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关注与性别有关”,则此结论出错的概率不超过,故选A.【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属于难题.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列联表;(2)根据公式计算的值;(3) 查表比较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独立性检验的结论也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得到的结论也可能犯错误.)11.D解析:D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都不被录取的概率为(1-0.6)(1-0.7)=0.12. ∴至少有一人被录取的概率为1-0.12=0.88.故选D.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12.C解析:C 【分析】先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出“三人都未解答这个问题”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即可. 【详解】三人都未解答这个问题的概率为 (112-)(113-)(115-)415=,故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为1411151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考查了正难则反的原则,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详解】解:两个实习生加工一个零件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和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 解析:512【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 【详解】解:两个实习生加工一个零件,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 ∴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2323511343412p ⎛⎫⎛⎫=⨯-+-⨯= ⎪ ⎪⎝⎭⎝⎭. 故答案为:512.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4.【分析】若点数的乘积为偶数此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偶数考虑反面情况:三个骰子全部是奇数的概率用减去此概率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因为三个点数的乘积为偶数时则至少有一个点数为偶数若三个点数均为奇数此时对应解析:7 8【分析】若点数的乘积为偶数,此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偶数,考虑反面情况:三个骰子全部是奇数的概率,用1减去此概率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因为三个点数的乘积为偶数时,则至少有一个点数为偶数,若三个点数均为奇数,此时对应的概率为:311 28⎛⎫=⎪⎝⎭,所以至少有一个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17188 P=-=.故答案为:7 8 .【点睛】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难度一般.概率计算时,若出现至多、至少这样的描述,可考虑从问题的反面解决问题.15.③④【解析】根据图示可得甲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很靠前但总排名靠后说明阅读表达成绩排名靠后;乙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适中但总排名靠前说明阅读表达成绩排名靠前;丙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及阅读表达成绩排解析:③④【解析】根据图示可得,甲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很靠前但总排名靠后,说明阅读表达成绩排名靠后;乙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适中但总排名靠前,说明阅读表达成绩排名靠前;丙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及阅读表达成绩排名居中,则乙同学的总成绩排名比丙同学的总成绩排名更靠前;甲、乙、丙三位同学的逻辑思维成绩排名中,甲同学更靠前,故③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16.(155)【解析】由题意可得:线性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即线性回归方程所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点(155)点睛:(1)正确理解计算的公式和准确的计算是求线性回归方程的关键(2)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点中心解析:(1.5,5)【解析】由题意可得:0123 1.54x +++==,826454y +++==, 线性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即线性回归方程ˆya bx =+所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点(1.5,5) 点睛:(1)正确理解计算,b a 的公式和准确的计算是求线性回归方程的关键. (2)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必过样本点中心(),x y .17.②③【分析】利用系统抽样的定义判断①利用独立性检验判断④;利用相关系数的性质判断②;由回归方程的性质判断③【详解】①为系统抽样①不正确;④分类变量与它们的随机变量的观测值为当越小与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解析:②③ 【分析】利用系统抽样的定义判断①利用独立性检验判断④;利用相关系数的性质判断②;由回归方程的性质判断③. 【详解】①为系统抽样, ①不正确;④分类变量X 与Y ,它们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为k ,当k 越小,“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④不正确;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可知②正确;由回归方程的性质可知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命题真假的判断,综合考查系统抽样、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属于中档题.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也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同学们往往因为某一处知识点掌握不好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做这类题目更要细心、多读题,尽量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另外,要注意从简单的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然后集中精力突破较难的命题.18.【解析】前两个不是红灯第三个是红灯所以概率为解析:427【解析】前两个不是红灯,第三个是红灯,所以概率为2114(1)3327-= 19.【分析】利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分别求得从甲袋和乙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然后再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求解【详解】从甲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为从甲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为所以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解析:16【分析】利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分别求得从甲袋和乙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然后再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求解.【详解】从甲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为2142p ==, 从甲袋中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为2163p ==, 所以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111236p =⨯=. 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属于中档题.20.【分析】根据列联表计算可得由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至少有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有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问题的求解考查基础公式的应用 解析:99.9%【分析】根据22⨯列联表计算可得2K ,由210.828K >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225018197611.53810.82825252426K ⨯⨯-⨯=≈>⨯⨯⨯, ∴至少有10.1%99.9%-=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有关.故答案为:99.9%.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问题的求解,考查基础公式的应用.三、解答题21.(1)0.97r ≈;y 与t 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2)(ⅰ)1225;(ⅱ)选择参加四次抽奖;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题表计算出t ,y .55i it ytyr -=∑(2)(ⅰ)设其获得100元现金奖励为事件A ,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P A ;(ⅱ)设X 表示该顾客在四次抽奖中中奖的次数.则24,5XB ⎛⎫⎪⎝⎭,计算出()E X 和奖。
(必考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测试卷(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某校高二(1)班甲、乙两同学进行投篮比赛,他们进球的概率分别是34和45,现甲、乙各投篮一次,恰有一人进球的概率是( ) A .120B .320C .15D .7202.某校学生会为研究该校学生的性别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这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抽查了100名学生,得到某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如表1至表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校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中( )表1表2表3 语文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计 数学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计 英语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男 14 36 50 男 10 40 50 男 25 25 女 16 34 50 女 20 30 50 女 5 45 总计3070100总计3070100总计30701A .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B .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C .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D .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 3.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12,且每次射击相互独立,则此人射击 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的概率为( ) A .3761()2CB .2741()2AC .2741()2CD .1741()2C4.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准备用射击的方法引爆漂流的汽油桶.现有5发子弹,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每次射击相互独立,且命中概率都是34.则打光子弹的概率是( ) A .9256B .13256C .45512D .910245.针对时下的“抖音热”,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喜欢抖音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被调查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喜欢抖音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女生喜欢抖音的人数占女生人数,若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抖音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 )参考公式: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 .12人B .18人C .24人D .30人6.针对“中学生追星问题”,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中学生追星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男生追星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6,女生追星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 ) 参考数据及公式如下:20()P K k ≥ 0.050 0.0100.0010k3.841 6.635 10.828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A .12B .11C .10D .187.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该班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22⨯列联表,则至少有( )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喜爱打篮球 不喜爱打篮球 合计男生 25530 女生 151530合计40 20 60附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n a b c d =+++.20()P K k ≥ 0.100.050.025 0.010 0.005 0.001 0k 2.706 3.8415.0246.6357.78910.828A .99.9%B .99.5%C .99%D .97.5%8.甲、乙两名同学参加2018年高考,根据高三年级一年来的各种大、中、小型数学模拟考试总结出来的数据显示,甲、乙两人能考140分以上的概率分别为12和45,甲、乙两人是否考140分以上相互独立,则预估这两个人在2018年高考中恰有一人数学考140 分以上的概率为( ) A .12B .23C .34D .139.2018年元旦期间,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三个高速收费口每天通过的小汽车数X (单位:辆)均服从正态分布()2600,Nσ,若()5007000.6P X <<=,假设三个收费口均能正常工作,则这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为( ) A .1125B .12125 C .61125 D .64125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设随机变量~(10,0.01)X N ,则1(10)2P X >= B .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C .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值越接近于1D .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50m +,100m +,150m +,……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11.为了解学生对街舞的喜欢是否与性别有关,在全校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数据,求得2K 的观测值0 4.804k ≈,则至少有( )的把握认为对街舞的喜欢与性别有关.参考数据:A .90%B .95%C .97.5%D .99%12.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五场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比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甲队不超过4场即获胜的概率是( ) A .0.18B .0.21C .0.39D .0.42二、填空题13.有7个评委各自独立对A 、B 两位选手投票表决,两位选手旗鼓相当,每位评委公平投票且不得弃权.若7位评委依次揭晓票选结果,则A 选手在每位评委投票揭晓后票数始终保持领先的概率是______.14.有9粒种子分种在3个坑内,每坑放3粒,每粒种子发芽概率为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若一个坑内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种一次,需要补种的坑数为2的概率等于_______.15.已知如下四个命题: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2R 表示解释变量x 对于预报变量y 的贡献率,2R 越接近于0,表示回归效果越好;②在回归直线方程ˆ0.812yx =-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ˆy平均增加0.8个单位;③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对它们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则“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16.三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将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_________.17.从包括甲乙两人的6名学生中选出3人作为代表,记事件A :甲被选为代表,事件B :乙没有被选为代表,则()P B A │等于_________.18.甲袋中装有2个白球,2个黑球,乙袋中装有2个白球,4个黑球,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19.把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三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反面”,事件B =“恰好出现一次正面”,则(/)P B A =__________.20.投到某出版社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直接予以录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12,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14,各专家独立评审,则投到该出版社的1篇稿件被录用的概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为落实中央“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的指示精神,小明和小亮两名同学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羽毛球比赛.规定每一局比赛中获胜方记2分,失败方记0分,没有平局,谁先获得10分就获胜,比赛结束.假设每局比赛小明获胜的概率都是23. (1)求比赛结束时恰好打了7局的概率;(2)若现在是小明6:2的比分领先,记X 表示结束比赛还需打的局数,求X 的分布列及期望.22.某航空公司规定:国内航班(不构成国际运输的国内航段)托运行李每件重量上限为50kg ,每件尺寸限制为40cm 60cm 100cm ⨯⨯,其中头等舱乘客免费行李额为40kg ,经济舱乘客免费行李额为20kg .某调研小组随机抽取了100位国内航班旅客进行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1)请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托运超额行李与乘客乘坐座位的等级有关?(2)调研小组为感谢参与调查的旅客,决定从托运行李超出免费行李额且不超出的旅客中(其中女性旅客4人)随机抽取4人,对其中的女性旅客赠送“100元超额行李补贴券”,记赠送的补贴券总金额为X 元,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考数据:23.某工厂A ,B 两条相互独立的生产线生产同款产品,在产量一样的情况下,通过日常监控得知,A ,B 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合格品的概率分别为p 和21(0.51)p p -.(1)从A ,B 生产线上各抽检一件产品,若使得产品至少有一件合格的概率不低于99.5%,求p 的最小值0p ;(2)假设不合格的产品均可进行返工修复为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0p 作为p 的值. ①已知A ,B 生产线的不合格品返工后每件产品可分别挽回损失5元和3元,若从两条生产线上各随机抽检1000件产品,以挽回损失的平均数为判断依据,估计哪条生产线的挽回损失较多?②若最终的合格品(包括返工修复后的合格品)按照一、二、三等级分类后,每件可分别获利10元、8元、6元,现从A ,B 生产线的最终合格品中各随机抽取100件进行分级检测,结果统计如图所示,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记该工厂生产一件产品的利润为X ,求X 的分布列并估计该厂产量2000件时利润的期望值.24.某种疾病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为了解该疾病类型与性别的关系,在某地区随机抽取了患该疾病的病人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男性患Ⅰ型病的人数占男性病人的56,女性患Ⅰ型病的人数占女性病人的13. (1)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所患疾病类型”与“性别”有关,求男性患者至少有多少人?(2)某药品研发公司欲安排甲乙两个研发团队来研发此疾病的治疗药物.两个团队各至多安排2个接种周期进行试验.甲团队研发的药物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概率为p ,每人每次接种花费()0m m >元,每个周期至多接种3次,第一个周期连续2次出现抗体则终止本接种周期进入第二个接种周期,否则需依次接种至第一周期结束,再进入第二周期;第二接种周期连续2次出现抗体则终止试验,否则需依次接种至至试验结束;乙团队研发的药物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概率为q ,每人每次花费()0n n >元,每个周期接种3次,每个周期必须完成3次接种,若一个周期内至少出现2次抗体,则该周期结束后终止试验,否则进入第二个接种周期.假设两个研发团队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与否均相互独立.①若甲团队的试验平均花费大于乙团队的试验平均花费,求p 、q 、m 、n 满足的关系式;②若m n =,2p q =,从两个团队试验的平均花费考虑,该公司应选择哪个团队进行药品研发?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0P K k ≥ 0.100.05 0.01 0.005 0.001 0k 2.7063.8416.6357.87910.82825.某大型运动会的组委会为了搞好接待工作,招募了30名男志愿者和20名女志愿者.调查发现,这些志愿者中有部分志愿者喜爱运动,另一部分志愿者不喜欢运动,并得到了如下等高条形图和22⨯列联表:喜爱运动 不喜爱运动 总计 男生 ab30 女生 cd20 总计50(1)求出列联表中a 、b 、c 、d 的值;(2)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喜爱运动与性别有关?附:参考公式和数据: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 0.5000.100 0.050 0.010 0.001 0k 0.4552.7063.8416.63510.82826.某花圃为提高某品种花苗质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分别用甲、乙两种方法培育该品种花苗.为比较两种培育方法的效果,选取了40棵花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棵.第一组花苗用甲方法培育,第二组用乙方法培育.培育完成后,对每棵花苗进行综合评分,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茎叶图:(1)分别求两种方法培育的花苗综合评分的中位数.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培育的花苗综合评分更高?并说明理由.(2)综合评分超过80的花苗称为优质花苗,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优质花苗与培育方法有关?优质花苗 非优质花苗 合计甲培育法 乙培育法 合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20P K k ≥ 0.0100.050 0.025 0.010 0.005 0.001 0k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得 甲投进而乙没有投进的概率,以及乙投进而甲没有投进的概率,相加即得所求. 【详解】甲投进而乙没有投进的概率为343(1)4520⨯-=,乙投进而甲没有投进的概率为341(1)455-⨯=,故甲、乙各投篮一次,恰有一人投进球的概率是 3172052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C解析:C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填写2×2列联表即可;计算K 的观测值K 2,对照题目中的表格,得出统计结论. 【详解】因为()()2210014341636100103020403070505030705050⨯⨯-⨯⨯⨯-⨯<⨯⨯⨯⨯⨯⨯()2100254552530705050⨯⨯-⨯<⨯⨯⨯,所以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计算能力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3.B解析:B 【分析】由于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12,所以关键先求出射击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的所有可能数,即根据独立事件概率公式得结果. 【详解】因为射击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有24A 种情况,所以所求概率为7241A 2⎛⎫⋅ ⎪⎝⎭.选B.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以及独立事件概率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4.B解析:B 【分析】打光所有子弹,分中0次、中一次、中2次. 【详解】5次中0次:5 1 4⎛⎫ ⎪⎝⎭5次中一次:4 153144 C⎛⎫⨯⨯ ⎪⎝⎭5次中两次:前4次中一次,最后一次必中314331 444C⎛⎫⨯⨯⨯ ⎪⎝⎭则打光子弹的概率是514⎛⎫⎪⎝⎭+4153144C⎛⎫⨯⨯ ⎪⎝⎭+314331444C⎛⎫⨯⨯⨯ ⎪⎝⎭=13256,选B【点睛】本题需理解打光所有子弹的含义:可能引爆,也可能未引爆.5.B解析:B【解析】【分析】设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完善列联表,计算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设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喜欢抖音不喜欢抖音总计男生女生总计男女人数为整数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6.A解析:A【分析】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代入求观测值的公式,求出观测值同临界值进行比较,列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则2 3.841K >,由222235236183 3.841822x x x K x x x x x ⎛⎫- ⎪⎝⎭==>⋅⋅⋅,解得10.24x >, ,26x x为整数, ∴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9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喜欢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12人,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知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7.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列联表中数据,利用公式求得27.333k ≈,对照临界值即可的结果. 详解:根据所给的列联表, 得到()226025151557.333 6.63540203030k ⨯-⨯=≈>⨯⨯⨯,∴至少有0099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故选C.点睛: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8.A解析:A 【解析】分析: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以及独立事件概率乘积公式求概率.详解:因为这两个人在2018年高考中恰有一人数学考140 分以上的概率为甲考140 分以上乙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与乙考140 分以上甲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的和,而 甲考140 分以上乙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为14(1)25⨯-,乙考140 分以上甲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为14(1)25-⨯,因此,所求概率为14(1)25⨯-1451(1)25102+-⨯==, 选A.点睛:本题考查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以及独立事件概率乘积公式,考查基本求解能力.9.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详解: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每个收费口超过700辆的概率()()()111700150070010.60.2225P X P X ⎡⎤≥=-<<=⨯-==⎣⎦, ∴这三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 3161115125P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属于中档题.有关正态分布的应用题考查知识点较为清晰,只要掌握以下两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1)仔细阅读,将实际问题与正态分布“挂起钩来”;(2)熟练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特别是状态曲线的对称性以及各个区间概率之间的关系.10.A解析:A 【解析】在A 中,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01),则由正态分布性质得1(10)2P X >=,故A 正确; 在B 中,线性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 ,故B 错误;在C 中,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故C 错误;在D 中,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m+50,m+100,m+150…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法,故D 错误. 故选:A11.B解析:B 【解析】因为4.804>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对街舞的喜欢与性别有关.12.C解析:C 【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直接求解. 【详解】解: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采取五场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决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则甲队以3:1获胜的概率是:()()()10.60.610.50.50.610.60.50.510.60.60.50.50.21P =⨯⨯-⨯+⨯-⨯⨯+-⨯⨯⨯=.甲队以3:0获胜的概率是: 20.60.60.50.18P =⨯⨯=则甲队不超过4场即获胜的概率120.210.180.39P P P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将比分分为四种情况讨论计算概率【详解】由条件可知前两名投票的都投给选手并且投给每位选手的概率是若投票给两位选手的比分为则概率为若比分为则投给选手的方法有种所以概率为若比分为则投给选手的两票不 解析:532【分析】将比分分为7:0,6:1,5:2,4:3四种情况讨论计算概率. 【详解】由条件可知前两名投票的都投给选手A ,并且投给每位选手的概率是12P =. 若投票给A 、B 两位选手的比分为7:0,则概率为712⎛⎫ ⎪⎝⎭, 若比分为6:1,则投给选手B 的方法有155C =种,所以概率为7152⎛⎫⋅ ⎪⎝⎭若比分为5:2,则投给选手B 的两票不能在第三和第四的位置,有2519C -=种,所以概率为7192⎛⎫⋅ ⎪⎝⎭, 若比分为4:3,则投给A 的票不能是最后一位,且不能占5,6位,有2415C -=种,所以概率为7152⎛⎫⋅ ⎪⎝⎭, 所以概率()7151595232P ⎛⎫=+++⋅=⎪⎝⎭. 故答案为:532【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重点考查分类的思想,属于中档题型.14.【分析】先计算出粒种子都没有发芽的概率即得出每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详解】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知粒种子没有粒发芽的概率为所以一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由独 解析:21512【分析】先计算出3粒种子都没有发芽的概率,即得出每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知,3粒种子没有1粒发芽的概率为31128⎛⎫= ⎪⎝⎭, 所以,一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18, 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得,需要补种的坑数为2的概率为223172188512C ⎛⎫⋅⋅= ⎪⎝⎭, 故答案为21512.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独立重复试验恰有()k k N *∈次发生的概率,要弄清楚事件的基本类型,并结合相应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考查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15.②③【分析】①根据相关指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②根据回归方程的性质进行判断;③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④根据随机变量的观测值k 的关系进行判断【详解】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表示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解析:②③ 【分析】①根据相关指数2R 的性质进行判断;②根据回归方程的性质进行判断;③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④根据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的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2R 表示解释变量x 对于预报变量y 的贡献率,2R 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效果越好,所以①错误;②在回归直线方程ˆy=0.8x−12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ˆy 平均增加0.8个单位,正确;③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正确;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对它们的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则“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所以④错误; 故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统计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线性回归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强弱的判断,独立性检验,属于简单题目.16.【解析】分析: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详解:由题意故答案为点睛:零件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 解析:【解析】分析:23,T T 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 详解:由题意11115(1)24432P =⨯-⨯=. 故答案为1532. 点睛:零件12,,,k a a a 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12,,,k p p p ,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k p p p ,如果组成的是并联电路,则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1)(1)(1)k p p p ---.17.【解析】因为所以应填答案解析:35【解析】因为()()2254336613,210C C P A P AB C C ====,所以3(|)5P B A =。
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典型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典型例题单选题,则该函数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1、已知函数f(x)=x−1xA.0B.1C.2D.32、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寒比大寒的晷长长一尺B.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C.小雪的晷长为一丈五寸D.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长3、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7,则|a1|+|a2|+|a3|+…+|a15|=()A.139B.153C.144D.178,对任意的n∈N∗都有na n=(n+2)a n+1,则S2021=()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1=12A .20192020B .20202021C .20212022D .101010115、若函数f(x)=x 2−ax +lnx 在区间(1,e )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3]C .[3,e 2+1]D .[e 2+1,3]6、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4,且从第10项开始大于0,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 ) A .[83,+∞)B .(−∞,3)C .[83,3)D .(83,3]7、已知函数f (x )=(x −1)(x −2)(x −3),则曲线y =f (x )在点(2,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 =x +2B .y =−x +2C .y =x −2D .y =−x −28、设曲线y =e 2ax (e =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在点(0,1)处的切线及直线2x −y −1=0和两坐标轴的正半轴所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则a =( ) A .−1B .−14C .14D .1 多选题9、若直线y =12x +b 是函数f(x)图像的一条切线,则函数f(x)可以是( )A .f(x)=1x B .f(x)=x 4C .f(x)=sinx D .f(x)=e x 10、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数列23,34,45,56,…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 =n n+1B .数列的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C .数列1,−1,1,−1,…与数列−1,1,−1,1,…是同一数列D .数列12,14,…,12n 是递增数列11、设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S 1=1,S n+1=n+2nS n ,且b n =a n+12an a n+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2021=2021B .S n =n (n+1)2C .b n =1−1n (n+2)D .13≤T n −n <34填空题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32,a n+1=3a na n +3,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二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四十四)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求解.因为f(1+Δx)−f(1)=(1+Δx)−11+Δx −(1−11),=Δx+1−11+Δx =Δx+Δx1+Δx,所以斜率k=limΔx→0f(1+Δx)−f(1)Δx,=limΔx→0(1+11+Δx)=1+1=2.故选:C2、答案:C分析:先计算从夏至到冬至的晷长构成等差数列的公差和冬至到夏至的晷长构成等差数列的公差,再对选项各个节气对应的数列的项进行计算,判断说法的正误,即得结果.由题意可知,夏至到冬至的晷长构成等差数列{a n},其中a1=15寸,a13=135寸,公差为d寸,则135=15+12d,解得d1=10(寸);同理可知,由冬至到夏至的晷长构成等差数列{b n},首项b1=135,末项b13=15,公差d2=−10(单位都为寸).故小寒与大寒相邻,小寒比大寒的晷长长10寸,即一尺,选项A正确;∵春分的晷长为b7,∴b7=b1+6d2=135−60=75,∵秋分的晷长为a7,∴a7=a1+6d1=15+60=75,故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所以B正确;∵小雪的晷长为a11,∴a11=a1+10d1=15+100=115,115寸即一丈一尺五寸,故小雪的晷长为一丈一尺五寸,C错误;∵立春的晷长,立秋的晷长分别为b4,a4,∴a4=a1+3d1=15+30=45,b4=b1+3d2=135−30=105,∴b4>a4,故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长,故D正确.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看懂题意,二十四节气的晷长变化形成两个等差数列,即结合等差数列项的计算突破难点.3、答案:B分析: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即可求得a1,d,进而可得前n项和S n,所求可化简为S15−2S3,代入公式,即可得答案.∵an=2n-7,∴a n+1−a n=2(n+1)−7−(2n−7)=2,∴数列{an}为等差数列,且a1=-5,d=2.∴前n项和S n=na1+n(n−1)d2=−5n+n(n−1)×22=n2−6n.∴|a1|+|a2|+…+|a15|=−a1−a2−a3+a4+⋅⋅⋅+a15=−S3+(S15−S3)=S15−2S3=153.故选:B4、答案:C解析:由na n=(n+2)a n+1,可得n(n+1)a n=(n+1)(n+2)a n+1,数列{n(n+1)a n}为常数列,令n=1,可得n(n+1)a n=2a1=1,进而可得a n=1n(n+1),利用裂项求和即可求解.数列{a n}满足a1=12,对任意的n∈N∗都有na n=(n+2)a n+1,则有n(n+1)a n=(n+1)(n+2)a n+1,可得数列{n(n+1)a n}为常数列,有n(n+1)a n=2a1,得n(n+1)a n=1,得a n=1n(n+1),又由a n=1n(n+1)=1n−1n+1,所以S2021=1−12+12−13+⋅⋅⋅12021−12022=1−12022=20212022.故选:C小提示: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方法(1)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 n}的前n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以用倒序相加法(2)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以用错位相减法来求;(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4)分组转化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转换法分别求和再相加减;(5)并项求和法: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以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a n =(−1)n f (n )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 5、答案:B分析:由f ′(x )≥0分离常数a ,利用构造函数法,结合导数,求得a 的取值范围. 依题意f ′(x )=2x −a +1x ≥0在区间(1,e )上恒成立,即a ≤2x +1x在区间(1,e )上恒成立,令g (x )=2x +1x(1<x <e ),g ′(x )=2−1x 2=2x 2−1x 2=(√2x+1)(√2x−1)x 2>0,g (x )在(1,e )上递增,g (1)=3, 所以a ≤3.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 故选:B 6、答案:D分析:直接写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a 9⩽0且a 10>0联立不等式组求得公差d 的取值范围. 解:∵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4,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24+(n −1)d , 要使从第10项开始为正,则由{a 10=−24+9d >0a 9=−24+8d ⩽0 ,解得:83<d ⩽3.故选:D . 7、答案:B分析:求得函数f (x )的导数,得到切线的斜率,结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求解.由题意,函数f (x )=(x −1)(x −2)(x −3)=(x −2)[(x −1)(x −3)], 可得f ′(x )=(x −1)(x −3)+(x −2)[(x −1)(x −2)]′,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2,0)处切线的斜率为k =f ′(2)=−1, 所以切线方程为y −0=−(x −2),即y =−x +2. 故选:B. 8、答案:B分析: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切线的方程y =2ax +1,根据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得到切线与直线2x −y −1=0垂直,列出方程,即可求解.由题意,函数f (x )=e 2ax ,可得f ′(x )=2ae 2ax ,则f ′(0)=2a , 即曲线y =e 2ax 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 =2a , 所以切线方程为y −1=2ax ,即y =2ax +1,要使得切线与直线2x −y −1=0和两坐标轴的正半轴所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 则满足两直线垂直,即2a ×2=−1,解得a =−14.故选:B. 9、答案:BCD分析:求得已知直线的斜率k ,对选项中的函数分别求导,可令导数为k ,解方程即可判断结论 解:直线y =12x +b 的斜率为k =12,由f(x)=1x的导数为f ′(x)=−1x2,即切线的斜率小于0,故A 不正确;由f(x)=x 4的导数为f ′(x)=4x 3,而4x 3=12,解得x =12,故B 正确;由f(x)=sinx 的导数为f ′(x)=cosx ,而cosx =12有解,故C 正确;由f(x)=e x 的导数为f ′(x)=e x ,而e x =12,解得x =−ln2,故D 正确, 故选:BCD小提示:此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正确求导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CD分析:由a 1=12≠23可判断A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n ∈N ∗可判断B ;由数列定义可判断C ;由递减数列定义可判断D . 对于A ,当通项公式为a n =n n+1时,a 1=12≠23,不符合题意,故选项A 错误;对于B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n ∈N ∗可知,数列的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故选项B 正确; 对于C ,由于两个数列中的数排列的次序不同,因此不是同一数列,故选项C 错误; 对于D ,数列12,14,…,12n是递减数列,故选项D 错误.故选:ACD . 11、答案:ABD分析:对于AB ,通过累乘法求出{S n }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对于CD ,通过{a n }的通项公式求出{b n }的通项公式,再通过裂项相消求T n ,进而求解. 由题意,得S n+1S n=n+2n, ∴当n ≥2时,S n =S n S n−1×S n−1S n−2×⋅⋅⋅×S 2S 1×S 1=n+1n−1×n n−2×⋅⋅⋅×31×1=n (n+1)2,又当n =1时S 1=1也符合上式, ∴S n =n (n+1)2,易得a n =n ,∴a 2021=2021,故A ,B 正确; b n =a n+12an a n+2=(n+1)2n (n+2)=1+1n (n+2)=1+12(1n −1n+2),∴T n =n +12(1−13+12−14+13−15+⋅⋅⋅+1n−1−1n+1+1n −1n+2)=n +12(1+12−1n+1−1n+2) =n +34−12(1n+1+1n+2)<n +34, 易知{T n −n}单调递增,∴T n −n ≥T 1−1=13,∴13≤T n −n <34,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ABD . 12、答案:a n =3n+1分析:对递推数列两边同时去倒数,可得1an+1−1a n=13,所以数列{1a n}是首项为23,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即可求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因为a 1=32,a n+1=3a na n+3,所以1a n+1=a n +33a n =13+1a n,即1an+1−1a n=13,所以数列{1a n}是首项为23,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所以1a n=23+13(n −1)=n+13,所以a n =3n+1.所以答案是:a n =3n+1.。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练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i1-i 的共轭复数是( )A .2+iB .2-iC .-1+2iD .-1-2i答案 A解析 ∵1-3i 1-i =(1-3i)(1+i)(1-i)(1+i)=4-2i 2=2-i ,∴1-3i 1-i的共轭复数是2+i. 2.数列2,5,11,20,x,47,…中的x 等于( ) A .28 B .32 C .33 D .27 答案 B解析 5-2=3,11-5=6,20-11=9, 推出x -20=12,x =32.3.演绎推理“因为对数函数y =log a x(a>0且a ≠1)是增函数,而函数y =log 12x 是对数函数,所以y =log 12x 是增函数”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答案 A解析 对数函数y =log a x(a>0,且a ≠1),当a>1时是增函数,当0<a<1时是减函数,故大前提错误.4.已知变量x 与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x =3,y =3.5,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 .y =0.4x +2.3 B .y =2x -2.4 C .y =-2x +9.5D .y =-0.3x +4.4答案 A解析 因为变量x 和y 正相关,则回归直线的斜率为正,故可以排除选项C 和D. 因为样本点的中心在回归直线上,把点(3,3.5)的坐标分别代入选项A 和B 中的直线方程进行检验,可以排除B ,故选A.5.观察下列各式:a +b =1,a 2+b 2=3,a 3+b 3=4,a 4+b 4=7,a 5+b 5=11,…,则a 10+b 10等于( ) A .28 B .76C .123D .199答案 C解析 观察规律,归纳推理.从给出的式子特点观察可推知,等式右端的值,从第三项开始,后一个式子的右端值等于它前面两个式子右端值的和,照此规律,则a 10+b 10=123.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b ∈N ,ab 能被3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应为( ) A .a ,b 都能被3整除 B .a ,b 都不能被3整除 C .a ,b 不都能被3整除 D .a 不能被3整除 答案 B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一个也没有”.7.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由χ2=n(ad -bc)2(a +b)(c +d)(a +c)(b +d)算得,χ2=110×(40×30-20×20)260×50×60×50≈7.8.附表: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C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D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答案 C解析 根据独立性检验的定义,由χ2≈7.8>6.635可知我们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8.下面给出了关于复数的四种类比推理:①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类比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②由向量a 的性质|a|2=a 2类比得到复数z 的性质|z|2=z 2;③方程ax 2+bx +c =0(a ,b ,c ∈R)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的条件是b 2-4ac>0可以类比得到:方程az 2+bz +c =0(a ,b ,c ∈C)有两个不同复数根的条件是b 2-4ac>0;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其中类比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 C9.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若输入n =10,则输出S 等于( )A.511B.1011C.3655D.7255 答案 A解析 执行第一次循环后,S =13,i =4;执行第二次循环后,S =25,i =6;执行第三次循环后,S =37,i =8;执行第四次循环后,S =49,i =10;执行第五次循环后,S =511,i =12,此时i ≤n 不成立,退出循环,输出S =511.10.已知x>0,由不等式x +1x≥2x·1x =2,x +4x 2=x 2+x 2+4x 2≥33x 2·x 2·4x 2=3,…,可以推出结论:x +ax n ≥n +1(n ∈N +),则a 等于( )A .2nB .3nC .n 2D .n n 答案 D解析 由两个不等的结构特点知, x +a x n =x n +x n +…+x n +a xn ≥ (n +1)n +1x n ·x n ·…·x n ·a x n =(n +1)n +1a n n =n +1.所以a =n 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P<Q解析 要比较P 与Q 的大小,只需比较P 2与Q 2的大小,只需比较2a +7+2a(a +7)与2a +7+2(a +3)(a +4)的大小,只需比较a 2+7a 与a 2+7a +12的大小,即比较0与12的大小,而0<12,故P<Q.12.若复数z =cos θ-sin θi 所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θ为第________象限角. 答案 一解析 由已知得⎩⎪⎨⎪⎧cos θ>0-sin θ<0,所以θ为第一象限角.13.如图所示,A ,B ,C 表示3种开关,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0.9,0.8,0.7,那么此系统的可靠性为______. ①0.504;②0.994;③0.496;④0.06. 答案 ②解析 A 、B 、C 三个开关相互独立,三个中只要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即可,由间接法知 P =1-(1-0.9)×(1-0.8)×(1-0.7) =1-0.1×0.2×0.3=0.994. 14.复数11-x2+(2-2x)i(x ∈R)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第________象限.答案 一 解析 由题意可得11-x 2>0,解得-1<x<1,故2-2x >0,所以复数11-x2+(2-2x)i(x ∈R)在复平面内对应点位于第一象限.15.已知下列框图,若a =5,则输出b =________.答案 26解析 因a =5,所以5>5不成立, 判断框执行“否”,即b =52+1=2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已知复数z =a 2-7a +6a 2-1+(a 2-5a -6)i(a ∈R),试求实数a 取什么值时,z 分别为(1)实数;(2)虚数;(3)纯虚数.解 (1)当z 为实数时,则a 2-5a -6=0,且a 2-7a +6a 2-1有意义,∴a =-1,或a =6,且a ≠±1, ∴当a =6时,z 为实数.(2)当z 为虚数时,则a 2-5a -6≠0,且a 2-7a +6a 2-1有意义,∴a ≠-1,且a ≠6,且a ≠±1.∴当a ≠±1,且a ≠6时,z 为虚数,即当a ∈(-∞,-1)∪(-1,1)∪(1,6)∪(6,+∞)时,z 为虚数. (3)当z 为纯虚数时,则有a 2-5a -6≠0, 且a 2-7a +6a 2-1=0.∴⎩⎪⎨⎪⎧a ≠-1,且a ≠6,a =6. ∴不存在实数a 使z 为纯虚数.17.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 S n(n ∈N +),证明:(1)数列⎩⎨⎧⎭⎬⎫S n n 是等比数列;(2)S n +1=4a n .证明 (1)∵a n +1=S n +1-S n ,a n +1=n +2n S n ,∴(n +2)S n =n(S n +1-S n ),即nS n +1=2(n +1)S n . ∴S n +1n +1=2·S n n ,又S 11=1≠0,(小前提)故⎩⎨⎧⎭⎬⎫S n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论) (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这里省略了) (2)由(1)可知S n +1n +1=4·S n -1n -1(n ≥2), ∴S n +1=4(n +1)·S n -1n -1=4·n -1+2n -1·S n -1=4a n (n ≥2)(小前提)又a 2=3S 1=3,S 2=a 1+a 2=1+3=4=4a 1,(小前提)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S n +1=4a n .(结论)(第(2)问的大前提是第(1)问的结论以及题中的已知条件)18.为了研究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对待教育改革态度的关系,随机抽取了27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0.01的前提下认为态度与工作积极性有关? 解 利用公式得χ2=278×(55×52-73×98)2153×125×128×150≈13.959>6.635,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该单位教师对待教育改革的态度与其工作积极性是有关的.19.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 与销售额y(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1)画出散点图;(2)求线性回归方程;(3)试预测广告费支出为10百万元时,销售额多大? 解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可得散点图如下:(2)列出下表,并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因此,x =255=5,y =2505=50,∑5i =1x 2i =145,∑5i =1y 2i =13 500,∑5i =1x i y i =1 380. 于是可得:b =∑5i =1x i y i -5x ·y∑5i =1x 2i -5x 2=1 380-5×5×50145-5×5×5=6.5;a =y -b x =50-6.5×5=17.5.因此,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y =6.5x +17.5.(3)根据上面求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当广告费支出为10百万元时,y =6.5×10+17.5=82.5(百万元),即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大约为82.5百万元.20.画出计算函数y =|2x -3|的函数值的框图.(x 由键盘输入) 解21.f(x)=13x+3,先分别求f(0)+f(1),f(-1)+f(2),f(-2)+f(3),然后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并给出证明.解 f(0)+f(1)=130+3+131+3=11+3+13(1+3)=33(1+3)+13(1+3)=33,同理可得:f(-1)+f(2)=33, f(-2)+f(3)=33. 由此猜想f(x)+f(1-x)=33. 证明:f(x)+f(1-x)=13x +3+131-x +3=13x +3+3x 3+3·3x =13x +3+3x3(3+3x ) =3+3x 3(3+3x )=33.。
(好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第(1)个图案由1个点组成,第(2)个图案由3个点组成,第(3)个图案由7个点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点组成,第(5)个图案由21个点组成,⋅⋅⋅,依次类推,根据图案中点的排列规律,第50个图形由多少个点组成( )A .2449B .2451C .2455D .24582.观察下列各式:211=,22343++=,2345675++++=,2456789+107+++++=,,可以得出的一般结论是( )A .()()()21232n n n n n ++++++-=B .()()()21231n n n n n ++++++-=C .()()()()2123221n n n n n ++++++-=- D .()()()()2123121n n n n n ++++++-=-3.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 、B 、C 、D 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项参赛作品预测如下: 甲说:“是C 或D 作品获得一等奖” 乙说:“B 作品获得一等奖” 丙说:“A 、D 两项作品未获得一等奖” 丁说:“是C 作品获得一等奖” 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为( ) A .C 作品B .D 作品C .B 作品D .A 作品4.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 .2人B .3人C .4人D .5人5.观察下列等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规律,可以得到33312?50+++( )A .1205B .1225C .1245D .12756.在数学兴趣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某小组的三人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起讨论.甲说:“我做错了!”乙对甲说:“你做对了!”丙说:“我也做错了!”老师看了他们三人的答案后说:“你们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做对了,有且只有一人说对了.”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做对了B .甲做对了C .乙说对了D .乙做对了7.已知a ,b ,c ,R d ∈,且满足1a b +=,1c d +=,1ac bd +>,对于a ,b ,c ,d 四个数的判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至少有一个数大于1;②至多有一个数大于1;③至少有一个数小于0;④至多有一个数小于0.其中真命题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8.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 6,10记为数列{}n a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n b ,可以推测:19b =( ) A .1225B .1275C .2017D .20189.将正偶数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其中第i 行(从上向下)第j 个(从左向右)的数表示为ij a (),i j N*∈,例如3210a=.若2020ij a =,则i j -( )A .21B .22C .23D .2510.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半球(如图一)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如图二),用任何一个平行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由此证明该几何体与半球体积相等.现将椭圆22149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如图三),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其体积等于( )A .4πB .8πC .16πD .32π11.对于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i 1,i 2,…,i n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果在p <q 时有i p <i q ,则称“i p 与i q ”是该数组的一个“顺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顺序”的个数称为此数组的“顺序数”.例如,数组(2,4,3,1)中有顺序“2,4”、“2,3”,其“顺序数”等于2.若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则(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是( ) A .7B .6C .5D .412.若点()0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内,则被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被()1,1P 所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430x y -+= B .450x y +-= C .450x y --=D .430x y ++=二、填空题13.设()f x ax b =+(其中a ,b 为实数),()()1f x f x =,()()()1n nf x ff x +=,1,2,3,n =⋅⋅⋅,若22a b +=-,且()243244k f x x =-+,则k =__________.14.已知2336122⎛⎫+= ⎪⎝⎭,2333121232⎛⎫++= ⎪⎝⎭,233332012342⎛⎫+++= ⎪⎝⎭,…,3333312344356n +++++=,则n =____________.15.已知集合22{|,}A m m x y x y ==-∈Z 、,将A 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a ,2a ,3a ,….若2015n a =,则正整数n =________.16.设,a b 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1a b +>;②2a b +=;③2a b +>;④222a b +>;⑤1ab >.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7.如图是一个三角形数表,记,1n a ,,2n a ,…,,n n a 分别表示第n 行从左向右数的第1个数,第2个数,…,第n 个数,则当2n ≥,*n N ∈时,,2n a =______.18.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图①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1,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图②所示的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n 行各数字的和为n S ,如123451,2,2,4,2,S S S S S =====⋯⋯,则33S =____________① ②19.集合{,,}{1,2,3}a b c =,现有甲、乙、丙三人分别对a ,b ,c 的值给出了预测,甲说3a ≠,乙说3b =,丙说1c ≠.已知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10100a b c __________.20.某种型号的机器人组装由,,,A B C D 四道工序,完成它们需要的时间依次为5,3,3x ,小时,已知完成这四道工序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是:①,A B 可以同时开工;②只有在B 完成后C 才能开工;③只有在,A C 都完成后D 才能开工.若完成该型号的机器人组装总时间为9小时,则完成工序B 需要的时间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235 22.(13725<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427311n n n n n N ⨯+⨯+++=+∈.23.已知函数()2x x a a f x -+=,()2x xa a g x --=(其中0a >,且1a ≠),(1)若()()()()()1221f g f g g k ⋅+⋅=,求实数k 的值;(2)能否从(1)的结论中获得启示,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24.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 (1)如果 ,0a b >,则 lg lg lg22a b a b++≥;(22>. 25.证明下列不等式.(1)当1a >时,求证:0>;(2)设0a >,0b >,若0a b ab +-=,求证:23a b +≥+ 26.设不等式2120x x -<--+<的解集为M ,,a b M ∈. (1)证明:111364a b +<; (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设第()n 个图案的点的个数为n a ,推测得到12(1)n n a a n --=-,利用1n -个式子相加,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设第()n 个图案的点的个数为n a ,由题意可得123451,3,7,13,21,a a a a a =====, 可得213243542,4,6,8,a a a a a a a a -=-=-=-=,由此推测12(1)n n a a n --=-,则()()()()21324312462(1)n n a a a a a a a a n --+-+-+-=++++-,化简可得(1)(222)1(1)2n n n a n n -+--==-,所以(1)1n a n n =-+所以5050(501)12451a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构造数列并得出的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2.C解析:C【解析】1=12,2+3+4=32,3+4+5+6+7=52,4+5+6+7+8+9+10=72,…,由上述式子可以归纳:左边每一个式子均有2n-1项,且第一项为n,则最后一项为3n-2右边均为2n-1的平方故选C点睛: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B,C,D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故假设A,B,C,D分别为一等奖,判断甲、乙、丙、丁的说法的正确性,即可判断.详解:若A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错误,故不满足题意,若B为一等奖,则乙,丙说法正确,甲,丁的说法错误,故满足题意,若C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正确,故不满足题意,若D为一等奖,则只有甲的说法正确,故不合题意,故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B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推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这类题的特点是:通过几组命题来创设问题情景,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对于逻辑推理问题,应耐心读题,找准突破点,一般可以通过假设前提依次验证即可.4.B解析:B【解析】A B C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A的学生最多只有1试题分析:用,,个,语文成绩得B也最多只有1个,得C的最多只有1个,因此人数最多只有3人,显然(),(),()AC BB CA 满足条件,故选B .考点:合情推理的应用.5.D解析:D 【分析】根据所给等式,归纳出规律,利用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13+23=(1+2)2,13+23+33=(1+2+3)2,13+23+33+43=(1+2+3+4)2,1+2+ (50)(150)502+⨯=1275.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中的不完全归纳法,属于容易题.6.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分别假设甲、乙、丙做对了,由此推出结论. 【详解】假设甲做对了,则乙和丙都做错了,乙和丙说的都对了,这不合题意; 假设乙做对了,则甲和丙都说对了,也不合题意; 假设丙做对了,则甲说对了,乙和丙都说错了,符合题意. 所以,说对的是甲,做对的是丙.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应用问题,是中档题.7.A解析:A 【分析】根据对a ,b ,c ,d 取特殊值,可得②,④不对,以及使用反证法,可得结果. 【详解】当2a c ==,1b d ==-时, 满足条件,故②,④为假命题; 假设,,,1a b c d ≤,由1a b +=,1c d +=,得0,,,1a b c d ≤≤, 则1()()a b c d ac bd ad bc =++=+++, 由1ac bd +>,111ad bc >++≥所以矛盾, 故①为真命题,同理③为真命题.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正所谓“正难则反”,熟练掌握反证法的证明方法,属基础题.8.A解析:A 【分析】通过寻找规律以及数列求和,可得n a ,然后计算21k b -,可得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2...n n a =+++ 则()12na n n +=由14254556,,22b b a a ⨯⨯==== 394109101011,22b b a a ⨯⨯==== …可得()215512k k k b --=所以()19510510112252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本题难点在于找到21k b -,属难题,9.D解析:D 【分析】分析题意,求出数表的前n 行的偶数的个数为()12n n +,前n 行的最后一个偶数为()1n n +,当44n =时,44451980⨯=,当45n =时,45462070⨯=,即可判断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这个数表的前n 行的偶数的个数为()12n n +, 所以,前n 行的最后一个偶数为()1n n +,当44n =时,44451980⨯=,当45n =时,45462070⨯=,所以20201980220ij a ==+⨯,即2020是第45行的第20个偶数,亦即2020这个数位于第45行第20个, 所以452025i j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0.C解析:C 【分析】根据椭圆方程,构造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通过计算可知高相等时截面面积相等,因而由祖暅原理可得橄榄球几何体的体积的一半等于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 【详解】由椭圆方程22149x y +=,构造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在圆柱中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 当截面与底面距离为()03h h ≤≤时,截圆锥得到的截面小圆半径为r 则132h r =,即23h r = 所以截面面积为224449h r ππππ-=-把y h =代入椭圆方程22149x y +=,可求得x = 所以橄榄球形状几何体的截面面积为22449h x πππ=-由祖暅原理可得橄榄球几何体的体积为()12=24343=163V V V πππ⎛⎫=-⨯-⨯⨯ ⎪⎝⎭圆柱圆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的综合应用,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属于中档题.11.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一个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的数组,再根据此条件判断出(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 【详解】根据题意,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 假设a 1<a 2,a 1<a 3,a 1<a 4,a 1<a 5,且后一项都比前一项小, 因此可以判断出a 2>a 3,a 3>a 4,a 4>a 5, 则(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是6,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2.A解析:A 【解析】 【分析】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代入数据得到答案.【详解】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双曲线的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代入数据()1,1P ,得到:1143044x y x y -=-⇒-+=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3.5【分析】首先由可以由代入法结合归纳推理推出再有待定系数法和关系式求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其中为实数)23所以又所以有所以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解析:5 【分析】首先由()f x ax b =+,1()()f x f x =,1()(())n n f x f f x +=,可以由代入法、结合归纳推理推出()k f x ,再有待定系数法和关系式22a b +=-,求出a ,b ,k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f x ax b =+(其中a ,b 为实数),1()()f x f x =,1()(())n n f x f f x +=,1n =,2,3,⋯,所以1()f x ax b =+.22()()f x a ax b b a x ab b =++=++ 2323()()f x a a x ab b a x a b ab =++=++⋯12()k k k k f x a x a b a b --=++ , 又()243244k f x x =-+所以有1224324422k k k a a b a b a b --⎧=-+=⎨+=-⎩且 所以解得5k =,3a =-,4b =.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中应用到待定系数和函数与方程思想,计算量小但有一定的技巧性,需要同学们活学活用,灵活应用知识点. 14.11【分析】首先观察题中所给的式子得到当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建立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详解】观察所提供的式子可知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因此令则n=11故答案为:11【 解析:11【分析】首先观察题中所给的式子,得到当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3n 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21()2n n +,建立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详解】观察所提供的式子可知,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3n 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21()2n n +, 因此,令()21()43562n n +=,则()1662n n +=,n=11. 故答案为:11.【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归纳推理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式子的特征,属于简单题目. 15.1511【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对分别研究即可得到集合中的所有正整数然后从小到大排列观察规律进而计数即可【详解】当时(表示奇数)当时(表示4个倍数)∴将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可得134578…(解析:1511【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对1x y -=,2x y -=分别研究,即可得到集合中的所有正整数,然后从小到大排列,观察规律,进而计数即可.【详解】22()()m x y x y x y =-=-+,当1x y -=时,21m y =+(表示奇数),当2x y -=时,44m y =+(表示4个倍数),∴将A 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可得1,3,4,5,7,8,…,(每4个正整数,保留3个),又201545033÷=,∴503321511n =⨯+=.【点睛】本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观察归纳思想,属探索性试题,难度较大.16.③【分析】对于①②④⑤分别用举例的方法进行判断对③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并判断【详解】若则但故①推不出;若则故②推不出;若则故④推不出;若则故⑤推不出;对于③即则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反证法:假设且则与矛盾因解析:③.【分析】对于①②④⑤分别用举例的方法进行判断,对③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并判断.【详解】 若12,23a b ==,则1a b +>,但1,1a b <<,故①推不出; 若1a b ==,则2a b +=,故②推不出;若2,3a b =-=-,则222a b +>,故④推不出;若2,3a b =-=-,则1ab >,故⑤推不出;对于③,即2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反证法:假设1a ≤且1b ≤,则2a b +≤与2a b +>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故答案为:③.【点睛】本题考查用反证法、举例判断的方法判断命题是否成立,难度一般.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利用假设的结论推导出与题意矛盾的条件,即可完成证明. 17.【解析】【分析】由图表利用归纳法得出再利用叠加法即可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图表可得可归纳为利用叠加法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以及数列的叠加法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图表利 解析:223n n -+【解析】【分析】由图表,利用归纳法,得出()(),21,221123n n a a n n --=--=-,再利用叠加法,即可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图表,可得2,23a =,3,26a =,4,211a =,5,218a =,6,227a =,可归纳为()(),21,221123n n a a n n --=--=-,利用叠加法可得:()()(),2,21,23,22,22,21,22,2()()()335723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n ---=-+-++-+=++++⋅⋅⋅+-()()232323232n n n n +--=+=-+, 故答案为223n 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以及数列的叠加法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图表,利用归纳法,求得数列的递推关系式()(),21,221123n n a a n n --=--=-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8.【分析】首先确定全部是1的行在此基础上确定33行和【详解】由题得全行的数都为 1 的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4行第8行第16行第32行又因为数 1281632… 的通项为所以第5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解析:2【分析】首先确定全部是1的行,在此基础上确定33行和.【详解】由题得,全行的数都为 1 的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4行,第8行,第16行,第32行,又因为数 1,2,8,16,32,… 的通项为12n - ,所以第5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2行,则第33行为除了首尾为1,其余都为0,∴332S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的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19.【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推理的方法确定abc 的值进一步可得的值【详解】若甲自己的预测正确则:据此可知丙的说法也正确矛盾;若乙自己的预测正确则:矛盾;据此可知只能是丙自己的预测正确即:;故:则故答案 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推理的方法确定a ,b ,c 的值,进一步可得10100ab c 的值.【详解】若甲自己的预测正确,则:3,3a b ≠≠,据此可知3c =,丙的说法也正确,矛盾; 若乙自己的预测正确,则:3,3a b ==,矛盾;据此可知只能是丙自己的预测正确,即:3,3,1a b c =≠≠;故:3,1,2a b c ===,则10100213a b c ++=.故答案为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推理案例及其应用,属于中等题.20.3【解析】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合情推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四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计算出完成整个工序需要的最少工作时间再结合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构造方程易得到完成工序需要的天数的最大值详解:因为完成 解析:3【解析】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合情推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四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计算出完成整个工序需要的最少工作时间,再结合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构造方程,易得到完成工序B 需要的天数x 的最大值.详解:因为B 完成后,C 才可以开工,C 完成后,D 才可以开工,完成B C D 、、需用时间依次为,3,3x 小时,且A ,B 可以同时开工,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则339max x ++= ,所以3max x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这是一道新运算类的题目,其特点一般是“新”而不“难”,处理的方法一般为: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将已知中的数据代入进行运算,易得最终结果,属于基础题型.三、解答题21.详见解析【分析】,=边平方整理,推出矛盾即可.【详解】则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1225=++∴5=∴25=4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利用分析法逐步平方得出2125<成立,可证明出原不等式成立;(2)先验证1n =时等式成立,然后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可得出()()21427311k k k k ⨯+⨯+++=+,然后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34k k ++,并在所得等式右边提公因式,化简后可得出所证等式在1n k =+时成立,由归纳原理得知所证不等式成立.【详解】(1<(22<成立,即证明1020+<5<成立,即证明2125<成立,因为2125<+<(2)①当1n =时,314n +=,等式左边144=⨯=,右边2124=⨯=,等式成立; ②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即()()21427311k k k k ⨯+⨯+++=+,则当1n k =+时, ()()()()()()21427310311341134k k k k k k k k ⨯+⨯+⨯++++++=++++()()()()22134111k k k k k k =++++=+++,即1n k =+成立,综上所述,()()21427311n n n n ⨯+⨯+++=+.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法与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以及等式问题,证明时要熟悉这两种方法证明的基本步骤与原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23.(1)3k =(2)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证明见解析【分析】(1)分别代入并化简,可得()()()()()12213f g f g g ⋅+⋅=,即可求出答案;(2)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分别代入表达式,化简并整理即可证明.【详解】 解:(1)122221(1)(2)(2)(1)2222a a a a a a a a f g f g ----+-+-⋅+⋅=⨯+⨯ 31331333(3)442a a a a a a a a a a g ------+--+--=+==. 因为函数12x y a =与12x y a -=-具有相同的单调性,且都是单调函数,所以()g x 是单调函数. 3k ∴=.(2)由(3)(12)=(1)(2)(2)(1)g g f g f g +⋅+⋅=,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证明: ()()()()2222x x y y y y x xa a a a a a a a f x g y f y g x ----+-+-⋅+⋅=⨯+⨯ ()()44x y y x x y x y x y y x x y x y a a a a a a a a +---++---++---+-=+ ()()2x y x y a a g x y +-+-==+. 所以()=()()()()g x y f x g y f y g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4.(1)见证明;(2)见证明【分析】(1)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y=lgx 在(0,+∞)上增函数即可证明;(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成立,就是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详解】证明:(1)当a ,b >0时,有2a b +>0, ∴lg2a b + ∴lg2a b +≥12lg (ab )=2lga lgb +. ∴lg 2a b +≥2lga lgb +;(2+,+)2>()2,即,显然成立的,所以,原不等式成立.【点睛】本题考查综合法或分析法,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定义域,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掌握这两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是关键,属于中档题.25.(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分析法进行证明;(2)利用常数代换法应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要证0>;即证>只要证(22>,只要证42a a >+,只要证a 1a >,只要证221a a >-,最后一个不等式显然成立,所以0>;(2)因为0a b ab +-=,0a >,0b >,所以111a b+=, ()112233a b a b a b b a ⎛⎫++=++≥+⎪⎝⎭ 当且仅当2a b b a=,即a =时,等号成立,所以23a b +≥+ 点睛:利用分析法证明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析法采用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常考虑用分析法.(2)应用分析法的关键在于需保证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它的常用书面表达形式为“要证……只需证……”或用“⇐”.注意用分析法证明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26.(1)证明见解析;(2)|14|2||ab a b ->-.【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求得集合M ,然后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2)利用平方做差的方法可证得|1-4ab |>2|a -b |.试题(Ⅰ)证明:记f (x ) =|x -1|-|x +2|,则f (x )=3-21,3,x ⎧⎪-⎨⎪-⎩, 2211.x x x ≤--<<≥,所以解得-12<x <12,故M =(-12,12). 所以,|36a b +|≤13|a |+16|b |<13×12+16×12=14. (Ⅱ)由(Ⅰ)得0≤a 2<14,0≤b 2<14. |1-4ab |2-4|a -b |2=(1-8ab +16a 2b 2)-4(a 2-2ab +b 2)=4(a 2-1)(b 2-1)>0.所以,|1-4ab |>2|a -b |.。
高中数学 期末综合测试(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2-北师大版高二选修1-2数学试题
单元综合测试五(期末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z =1i -1的模为( )A.12B.22 C.2 D .2 【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模. ∵z =1i -1=-12-12i ,∴|z |=(-12)2+(-12)2=22.故选B. 2.已知复数z =2-i ,则z ·z -的值为( ) A .5 B. 5 C .3 D. 3 【答案】A【解析】 ∵z =2-i ,∴z =2+i ,∴z ·z =(2+i)(2-i)=4-(-1)=5.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2+b 2=0,则a ,b 全为0(a ,b ∈R )”,其反设正确的是( ) A .a 、b 至少有一个不为0 B .a 、b 至少有一个为0 C .a 、b 全不为0 D .a 、b 中只有一个为0 【答案】A【解析】 对“全为0”的否定是“不全为0”,故选A.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方程x a +yb =1表示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的直线,拓展到空间,在x ,y ,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c (abc ≠0)的方程为( )A.x a +y b +z c =1B.x ab +y bc +zac =1 C.xy ab +yz bc +zxca =1 D .ax +by +zc =1 【答案】A【解析】 由类比推理可知,方程为x a +y b +zc=1.5.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i =4,那么空白的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S <8B .S <9C .S <10D .S <11 【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依据循环要求有i =1,S =0;i =2,S =2×2+1=5;i =3,S =2×3+2=8;i =4,S =2×4+1=9,此时结束循环,故应为S <9.6.对a ,b ∈R +,a +b ≥2ab ,大前提 x +1x≥2x ·1x,小前提 所以x +1x≥2.结论以上推理过程中的错误为(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无错误 【答案】B【解析】 小前提错误,应满足x >0.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3,则输出s 的值是( )A .1B .2C .3D .7 【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i =1,s =1→s =1+(1-1)=1,i =2→s =1+(2-1)=2,i =3→s =2+(3-1)=4,i =4→输出s .8.甲、乙两人各进行1次射击,如果两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7,则其中恰有1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 .0.49B .0.42C .0.7D .0.91 【答案】B【解析】 两人都击中概率P 1=0.49,都击不中的概率P 2=0.09,∴恰有一人击中的概率P =1-0.49-0.09=0.42.9.将正奇数按如图所示规律排列,则第31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1 3 5 7 17 15 13 11 9 19 21 23 25 27 29 31A .1 915B .1 917C .1 919D .1 921 【答案】B【解析】 如题图,第1行1个奇数,第2行3个奇数,第3行5个奇数,归纳可得第31行有61个奇数,且奇数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偶数行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又因为前31行共有1+3+…+61=961个奇数,则第31行第1个数是第961个奇数即是1 921,则第3个数为1 917.10.已知x >0,y >0,2x +1y =1,若x +2y >m 2-2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 )A .m ≥4或m ≤-2B .m ≥2或m ≤-4C .-2<m <4D .-4<m <2 【答案】C【解析】 x +2y =(x +2y )(2x +1y )=4+4y x +x y ≥4+4=8,当且仅当4y x =xy ,即x =4,y =2时取等号.∴m 2-2m <8,即m 2-2m -8<0,解得-2<m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i 是虚数单位,i +2i 2+3i 3+…+8i 8=________(用a +b i 的形式表示,a ,b ∈R ).【答案】4-4i【解析】 i +2i 2+3i 3+4i 4+5i 5+6i 6+7i 7+8i 8=i -2-3i +4+5i -6-7i +8=4-4i.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m 的值为2,则输出的结果i =______.【答案】4【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 i =1,A =2,B =1; i =2,A =4,B =2; i =3,A =8,B =6; i =4,A =16,B =18; 此时A <B ,则输出i =4.1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f (x )=1+f (x -2)1-f (x -2),若f (1)=2+3,则f (2 009)=________.【答案】2+ 3【解析】 ∵f (x )=1+f (x -2)1-f (x -2),∴f (x -2)=1+f (x -4)1-f (x -4).代入得f (x )=1+1+f (x -4)1-f (x -4)1-1+f (x -4)1-f (x -4)=2-2f (x -4)=-1f (x -4).∴f (x )=f (x -8),即f (x )的周期为8. ∴f (2 009)=f (251×8+1)=f (1)=2+ 3.14.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30个三角数减去第28个三角数的值为________.【答案】59【解析】 设数1,3,6,10,15,21,…各项为a 1,a 2,a 3,…, 则a 2-a 1=2,a 3-a 2=3,a 4-a 3=4,即数列{a n +1-a n }构成首项为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利用累加法得a 28=a 1+(2+3+…+28), a 30=a 1+(2+3+…+28+29+30), ∴a 30-a 28=29+30=59.15.在平面几何中,△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分AB 所成线段的比AE EB =ACBC ,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 —BCD 中,如图,面DEC 平分二面角A —CD —B 且与AB 相交于E ,则得到的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AE EB =S △ACDS △BC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前4题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16.实数m 为何值时,复数z =m 2(1m +5+i)+(8m +15)i +m -6m +5.(1)为实数; (2)为虚数; (3)为纯虚数; (4)对应点在第二象限?【解析】 z =m 2+m -6m +5+(m 2+8m +15)i ,(1)z 为实数⇔m 2+8m +15=0且m +5≠0, 解得m =-3.(2)z 为虚数⇔m 2+8m +15≠0且m +5≠0, 解得m ≠-3且m ≠-5. (3)z 为纯虚数⇔⎩⎪⎨⎪⎧m 2+m -6m +5=0m 2+8m +15≠0,解得m =2.(4)z 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m 2+m -6m +5<0m 2+8m +15>0,解得m <-5或-3<m <2.17.设f (x )=13x +3,先分别求f (0)+f (1),f (-1)+f (2),f (-2)+f (3),然后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解析】 f (0)+f (1)=130+3+131+3=11+3+13+3=3-12+3-36=33,同理可得f (-1)+f (2)=33, f (-2)+f (3)=33, 并注意到在这三个特殊式子中,自变量之和均等于1.归纳猜想得:当x1+x2=1时,均有f(x1)+f(x2)=3 3.18.已知f(x)=-x3-x+1(x∈R).(1)求证:y=f(x)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2)求证满足f(x)=0的实数根x至多只有一个.【证明】(1)∵f′(x)=-3x2-1=-(3x2+1)<0(x∈R),∴y=f(x)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2)假设f(x)=0的实数根x至少有两个,不妨设x1≠x2,且x1,x2∈R,f(x1)=f(x2)=0.∵y=f(x)在R上单调递减,∴当x1<x2时,f(x1)>f(x2),当x1>x2时,f(x1)<f(x2),这与f(x1)=f(x2)=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f(x)=0至多只有一个实数根.19.如图是某工厂加工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流程图:根据此流程图可回答下列问题:(1)一件屏幕成品可能经过几次加工和检验程序?(2)哪些环节可能导致废品的产生,二次加工产品的来源是什么?(3)该流程图的终点是什么?【解析】 (1)一件屏幕成品经过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两道加工程序和检验、最后检验两道检验程序;也可能经过一次加工、返修加工、二次加工三道加工程序和检验、返修检验、最后检验三道检验程序.(2)返修加工和二次加工可能导致屏幕废品的产生,二次加工产品的来源是一次加工的合格品和返修加工的合格品.(3)流程图的终点是“屏幕成品”和“屏幕废品”.20.已知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有1,2,3,4,5五个档次,某班共有60人,在每个档次的人数如下表:(1)求m =4,n =3(2)求在m ≥3的条件下,n =3的概率;(3)若m =2与n =4是相互独立的,求a ,b 的值. 【解析】 本题为条件概率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1)m =4,n =3时,共7人,故概率为P =760.(2)m ≥3时,总人数为35.当m ≥3,n =3时,总人数为8,故概率为P =835.(3)若m =2与n =4是相互独立的, 则P (m =2)·P (n =4)=P (m =2,n =4). ∴1+b +6+0+a 60×3+0+1+b +060=b 60.故总人数为60,知a +b =13. ∴13×(4+b )=b .∴a =11,b =2.21.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工人3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200名.为研究工人的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再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概率;(2)规定日平均生产件数不少于80件者为“生产能手”,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附:χ2=n (n 11n 22-n 12n 21)2n 1+n 2+n +1n +2P (χ2≥k )0.100 0.050 0.010 0.001 k2.7063.8416.63510.828(注:此公式也可以写成χ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析】 (1)由已知得,样本中有25周岁以上组工人60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40名. 所以,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25周岁以上组工人有60×0.05=3(人),记为A 1,A 2,A 3;25周岁以下组工人有40×0.05=2(人),记为B 1,B 2.从中随机抽取2名工人,所有的可能结果共有10种,它们是:(A 1,A 2),(A 1,A 3),(A 2,A 3),(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其中,至少有1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可能结构共有7种,它们是:(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故所求的概率P =710.(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名工人中,“25周岁以上组”中的生产能手60×0.25=15(人),“25周岁以下组”中的生产能手40×0.375=15(人),据此可得2×2列联表如下:所以得χ2=n(ad-bc)2(a+b)(c+d)(a+c)(b+d)=100×(15×25-15×45)2 60×40×30×70=2514≈1.79.因为1.79<2.706,所以没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
新人教A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选修1-2第一、二章测试题参考公式:22()K ()()()()n ad bc a b c d a c b d -=++++,回归直线方程:1221ni ii nii x ynx y b xnx==-=-∑∑,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 1、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的为( )A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间与位移的关系B .学生的成绩和体重C .路上酒后驾驶的人数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多少D .水的体积和重量2、两个变量y 与x 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2R 如下 ,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A .模型1的相关指数2R 为0.98 B. 模型2的相关指数2R 为0.80 C. 模型3的相关指数2R 为0.50 D. 模型4的相关指数2R 为0.253. 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y = 7.19 x +73.93. 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A) 身高一定是145.83 cm ; (B) 身高在145.83 cm 以上; (C) 身高在145.83 cm 以下; (D) 身高在145.83 cm 左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B.由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C.由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D.演绎推理在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5、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 ⊄平面α,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非以上错误 6、下表为某班5位同学身高x (单位:cm)与体重y (单位kg)的数据,若两个量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1.16y x a =+,则a 的值为( ) A .-121.04 B .123.2 C .21 D .-45.12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c d R ∈,1a b +=,1c d +=,且1ac bd +>,则,,,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负数”时的假设为( )A .,,,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正数B .,,,a b c d 全为正数C .,,,a b c d 全都大于等于0D .,,,a b c d 中至多有一个负数8、设,)cos 21,31(),43,(sin x b x a ==→-→-且→-→-b a //,则锐角x 为( )A .6πB .4πC .3πD .π1259、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A .1:2 B. 1:4 C. 1:8 D. 1:610、设函数()y f x =定义在R 上,满足(2)4f =,且对任意12,x x R ∈,恒12()f x x +=12()()f x f x +,则满足()f x 的表达式为( )(A)2()log f x x = (B)()2x f x = (C)()2f x x = (D)1()2f x x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回归直线方程为0.57514.9y x =-,则100x =时,y 的估计值为12、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________块.13、若()()()(,),f a b f a f b a b N +=⋅∈且(1)2f =,则=+++)2011()2012()3()4()1()2(f f f f f f 14、当n=1时,有(a-b )(a+b )=a 2-b2当n=2时,有(a-b )(a 2+ab+b 2)=a 3-b 3当n=3时,有(a-b )(a 3+a 2b+ab 2+b 3)=a 4-b 4当n *∈N 时,你能得到的结论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题满分12分)在数列{a n }中,1121,()2n n na a a n N a ++==∈+,试写出这个数列的前4项,并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好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检测(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某单位对某村的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若甲、乙贫困户获得扶持资金的概率分别为37和27,两户是否获得扶持资金相互独立,则这两户中至少有一户获得扶持资金的概率为( ) A .2949B .649C .2349D .43492.在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三个面标0,两个面标1,一个面标2,将这个小正方体连续抛掷两次,若向上的数字的乘积为偶数,则该乘积为非零偶数的概率为( ) A .14 B .89 C .116D .5323.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时,相关系数r 为负数,说明两个变量线性负相关B .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时,相关指数R 2越大,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越好.C .命题“∀x ∈R ,cos x ≤1”的否定命题为“∃x 0∈R ,cos x 0>1”D .实数a ,b ,a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3>b 3 4.“人机大战,柯洁哭了,机器赢了”,2017年5月27日,岁的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不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 ,落泪离席.许多人认为这场比赛是人类的胜利,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有网友为此进行了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男性中,有人持反对意见,名女性中,有人持反对意见.再运用这些数据说明“性别”对判断“人机大战是人类的胜利”是否有关系时,应采用的统计方法是( )A .分层抽样B .回归分析C .独立性检验D .频率分布直方图5.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以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最后一位数字,如果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为( )A .25 B .310 C .15D .1106.从345678910,1112,,,,,,,,中不放回地依次取2个数,事件A = “第一次取到的数可以被3整除”,B = “第二次取到的数可以被3整除”,则()P B|?A =( ) A .59B .23C .13 D .29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设随机变量~(10,0.01)X N ,则1(10)2P X >=B .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C .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值越接近于1D .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50m +,100m +,150m +,……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 8.随机变量a 服从正态分布()21,N σ,且()010.3000P a <<=.已知0,1a a >≠,则函数1xy a a =+-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的概率为( ) A .0.3750B .0.3000C .0.2500D .0.20009.下列关于回归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x yB .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C .两个模型中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D .甲、乙两个模型的2R 分别约为0.98和0.80,则模型乙的拟合效果更好10.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一次性抽取 2道题,已知有一道是理科题的条件下,则另一道也是理科题的概率为 A .13B .14C .12D .3511.某商品的售价x (元)和销售量y (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散点图可知,销售量y 与价格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回归直线方程是3.ˆ2yx a =-+,则实数a =( ) A .30B .35C .38D .4012.2020年2月,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热潮,各地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微课推送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线上学习.为了调查学生对网络课程的热爱程度,研究人员随机调查了相同数量的男、女学生,发现有80%的男生喜欢网络课程,有40%的女生不喜欢网络课程,且有99%的把握但没有99.9%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网络课程与性别有关,则被调查的男、女学生总数量可能为( )参考公式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考数据:A.130 B.190C.240 D.250二、填空题13.掷三个骰子,出现的三个点数的乘积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14.一盒子中装有6只产品,其中4只一等品,2只二等品,从中取产品两次,每次任取1只,做不放回抽样.则在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的是二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__.15.已知x、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所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点________.则线性回归方程ˆy a bx16.甲袋中装有2个白球,2个黑球,乙袋中装有2个白球,4个黑球,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17.已知某种高炮在它控制的区域内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2,要使敌机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后有0.9以上的概率被击中,需要至少布置___________门高炮?(用数字作答,已知=)=,lg30.4771lg20.301018.体育课上定点投篮项目测试规则:每位同学有3次投篮机会,一旦投中,则停止投篮,视为合格,否则一直投3次为止.每次投中与否相互独立,某同学一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p,若该同学本次测试合格的概率为0.784,则p=_____.19.某质检员检验一件产品时,把正品误判为次品的概率是0.1,把次品误判为正品的概率是0.05.如果一箱产品中含有8件正品,2件次品,现从中任取1件让该质检员检验,那么出现误判的概率为___________.20.一名信息员维护甲乙两公司的5G网络,一天内甲公司需要维护和乙公司需要维护相互独立,它们需要维护的概率分别为0.4和0.3,则至少有一个公司不需要维护的概率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一个口袋中有4个红球和3个黑球.(1)从口袋中随机地连续取出三个球,取出后不放回,求:(i)三个球中有两个红球一个黑球的概率;(ii)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且第三次取出的也是红球的概率.(2)从口袋中随机地连续取出三个球,取出后放回,求至少有两个是红球且第三个是红球的概率22.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创造了许多项中国首次.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着陆地球,又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为了了解某中学高三学生对此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从该校高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面22⨯列联表.22⨯与性别有关”?(2)现在从这100名学生中按性别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名学生,如果再从中随机选取2人进行有关“嫦娥五号”情况的宣讲,求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若将频率视为概率. 附:()()()()()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 23.某小区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为:每车每次停车时间不超过2小时免费,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1元(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现有甲乙两人独立来停车场停车(各停车一次),且两人停车时间均不超过5小时,设甲、乙两人停车时间(小时)与取车概率如表所示:(1)求甲、乙两人所付车费相同的概率;(2)设甲、乙两人所付停车费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 24.随着运动App 和手环的普及和应用,在朋友圈、运动圈中出现了每天1万步的健身打卡现象,“日行一万步,健康一辈子”的观念广泛流传.“健康达人”小王某天统计了他朋友圈中所有好友(共400人)的走路步数,并整理成下表:间中点值作代表);(2)若用A 表示事件“走路步数低于平均步数”,试估计事件A 发生的概率;(3)若称每天走路不少于8千步的人为“健步达人”,小王朋友圈中岁数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200人,其中健步达人恰有150人,请填写下面22⨯列联表.根据列联表判断有多大把握认为,健步达人与年龄有关?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5.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教育行政部门部署了“停课不停学”的行动,全力帮助学生在线学习.复课后进行了摸底考试,某校数学教师为了调查高三学生这次摸底考试的数学成绩与在线学习数学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在校高三学生随机抽取45名进行调查.知道其中有25人每天在线学习数学的时长是不超过1小时的,得到了如下的等高条形图:(Ⅰ)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高三学生的这次摸底考试数学成绩与其在线学习时长有关”;(Ⅱ)将频率视为概率,从全校高三学生这次数学成绩超过12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人,求抽取的10人中每天在线学习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20P K k ≥ 0.050 0.010 0.001 0k3.8416.63510.828()()()()()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6.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与“3亿人上冰雪”口号的提出,将冰雪这个冷项目迅速炒“热”.北京某综合大学计划在一年级开设冰球课程,为了解学生对冰球运动的兴趣,随机从该校一年级学生中抽取了100人进行调查,其中女生中对冰球运动有兴趣的占23,而男生有10人表示对冰球运动没有兴趣额.(1)完成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0%的把握认为“对冰球是否有兴趣与性别有关”?(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现再从该校一年级全体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次抽取1名学生,抽取5次,记被抽取的5名学生中对冰球有兴趣的人数为x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 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 附表: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考虑都没有获得扶持资金的情况,再计算对立事件概率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32291117749p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2.D解析:D 【分析】首先确定是条件概率,在出现数字乘积为偶数的前提下,乘积为非零偶数的概率, 首先求两次数字乘积为偶数的概率, 然后两次为非零偶数的概率,再按照条件概率的公式求解. 【详解】两次数字乘积为偶数,可先考虑其反面——只需两次均出现1向上,概率是22169⎛⎫= ⎪⎝⎭, 所以两次数字乘积为偶数的概率P =228169⎛⎫-= ⎪⎝⎭ ; 若乘积非零且为偶数,需连续两次抛掷小正方体的情况为(1,2)或(2,1)或(2,2),P =111152366636⨯⨯+⨯=,.故所求条件概率为55368329P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和独立事件,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D解析:D 【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相关指数的知识、全称命题的否定的知识,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由此得出命题不正确的选项. 【详解】相关系数r 为负数,说明两个变量线性负相关,A 选项正确. 相关指数2R 越大,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越好,B 选项正确.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的知识可知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由于33a b a b >⇔>,所以33a b >是a b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D 选项错误.所以选D.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相关系数、相关指数的知识,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4.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性别”以及“反对与支持”这两种要素,符合,从而可得出统计方法。
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典型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典型例题单选题1、在矩形ABCD 中,O 为BD 中点且AD =2AB ,将平面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至二面角A −BD −C 为90°,则直线AO 与CD 所成角余弦值为( )A .√55B .√54C .3√525D .4√2252、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 AA 1=AB ,M 是A 1C 1的中点,则AM 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710B .√1510C .√8510D .−√15103、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D 是平面ABC 内一点,且满足DB:DC =2:1,则三角形ABD 面积的最小值是( )A .43(√3−1)B .43(√3+1)C .4√33D .√334、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在棱AA 1上,AE =3A 1E ,点G 是棱CD 的中点,点F 满足BF ⃗⃗⃗⃗⃗ =λBB 1⃗⃗⃗⃗⃗⃗⃗ (0<λ<12),当平面EFG 与平面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63时,经过E,F,G 三点的截面的面积为( ) A .2√6B .7√64C .√17D .7√665、点P(2,0)关于直线l:x +y +1=0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 ) A .(−1,−3)B .(−1,−4)C .(4,1)D .(2,3)6、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分别为点F (c,0)(b >c )和点A ,直线l:6x −5y −28=0交椭圆于P,Q 两点,若F 恰好为△APQ 的重心,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22B .√33C .√55D .2√557、如果复数z 满足|z +1−i |=2,那么|z −2+i |的最大值是( ) A .√13+2B .2+√3 C .√13+√2D .√13+4 8、若点P 在曲线C 1:x 216−y 29=1上,点Q 在曲线C 2:(x −5)2+y 2=1上,点R 在曲线C 3:(x +5)2+y 2=1上,则|PQ |−|PR |的最大值是( ) A .9B .10C .11D .12 多选题9、已知点A(−4,2),B(6,−4),C(12,6),D(2,12),那么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AB//CD B .AB ⊥CD C .AC//BD D .AC ⊥BD10、已知双曲线M:x 2a 2−y 2b 2=1(a >b >0)的焦距为4,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的离心率为2√33B .M的标准方程为x 2−y 23=1C .M 的渐近线方程为y =±√33x D .直线x +y −2=0经过M 的一个焦点11、已知直线l:kx −y +2k =0和圆O:x 2+y 2=16,则( ) A .直线l 恒过定点(2,0)B .存在k 使得直线l 与直线l 0:x −2y +2=0垂直C .直线l 与圆O 相交D .若k =−1,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为4 填空题12、椭圆C :x 218+y 2b 2=1的上、下顶点分别为A ,C ,如图,点B 在椭圆上,平面四边形ABCD 满足∠BAD =∠BCD =90°,且S △ABC =2S △ADC ,则该椭圆的短轴长为_________.13、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Р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综合测试题带答案(四十四)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得直线AO 与CD 所成角余弦值. 在平面ABD 中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 在平面CBD 中过C 作CF ⊥BD ,垂足为F . 由于平面ABD ⊥平面BCD ,且交线为BD , 所以AE ⊥平面BCD ,CF ⊥平面ABD , 设AB =1,AD =2,12×BD ×AE =12×AB ×AD ⇒AE =√5OE =√OA 2−AE 2=2√5,同理可得CF =√5OF =2√5, 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2√5√5),√52√50),D(−√52,0,0), CD ⃗⃗⃗⃗⃗ =(−√510,2√50), 设AO 与CD 所成角为θ, 则cosθ=|OA⃗⃗⃗⃗⃗⃗ ⋅CD ⃗⃗⃗⃗⃗ |OA ⃗⃗⃗⃗⃗⃗ |⋅|CD ⃗⃗⃗⃗⃗ ||=320√52×12=3√525.故选:C2、答案:B分析:取AC 的中点D ,以D 为原点,BD,DC,DM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可根据线面角的向量公式求出.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D ,以D 为原点,BD,DC,DM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C =2,则A (0,−1,0),M (0,0,2),B(−√3,0,0),N (−√32,−12,2), 所以AM ⃗⃗⃗⃗⃗⃗ =(0,1,2),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 =(√32,−32,0)设AM 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为α,向量AM ⃗⃗⃗⃗⃗⃗ 与n ⃗ 所成的角为θ, 所以sinα=|cosθ|=|AM ⃗⃗⃗⃗⃗⃗ ⋅n ⃗ ||AM ⃗⃗⃗⃗⃗⃗ |⋅|n ⃗ |=32√5×√3=√1510, 即AM 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 故选:B . 3、答案:A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设D(x,y),写出A,B,C 的坐标,利用DB:DC =2:1列式得关于x,y 的等式,可得点D 的轨迹为以(53,0)为圆心,以43为半径的圆,写出直线AB 的方程,计算|AB |和点D 距离直线AB 的最小距离d −r ,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以BC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0,√3),B (−1,0),C (1,0), 设D (x,y ),因为DB:DC =2:1,所以(x +1)2+y 2=4(x −1)2+4y 2,得(x −53)2+y 2=169,所以点D 的轨迹为以(53,0)为圆心,以43为半径的圆,当点D 距离直线AB 距离最大时,△ABD 面积最大,已知直线AB 的方程为:√3x −y +√3=0,|AB |=2,点D 距离直线AB 的最小距离为:d −r =|5√33+√3|2−43=4√33−43,所以△ABD 面积的最小值为S △ABD =12×2×(4√33−43)=43(√3−1).故选:A4、答案:B分析: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D 1所在的直线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空间向量结合平面EFG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63求出λ的值,画出截面图,求出截面五边形的边长,再由等腰三角形及等腰梯形的面积求和可得答案解: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D 1所在的直线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G(0,1,0),E(2,0,32),F(2,2,2λ),所以GE ⃗⃗⃗⃗⃗ =(2,−1,32),GF ⃗⃗⃗⃗⃗ =(2,1,2λ), 设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x,y,z),则 {m ⃗⃗ ⋅GE ⃗⃗⃗⃗⃗ =2x −y +32z =0m ⃗⃗ ⋅GF⃗⃗⃗⃗⃗ =2x +y +2λz =0,取z =1,则m ⃗⃗ =(−38−λ2,−λ+34,1),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0,0,1), 由题意得|m⃗⃗⃗ ⋅n ⃗ |m ⃗⃗⃗ ||n ⃗ ||=√(8+2)2+(−λ+4)2+1=√63,解得λ=14或λ=1320(舍去),延长EF,AB ,设EF ∩AB =I ,连接IG ,交BC 于K ,延长IG ,交AD 的延长线于L ,连接EL ,交DD 1于H ,则五边形EFKGH 为截面图形,由题意求得EF =√5,FK =√12+(12)2=√52,GK =√2,HG =√52,EH =√5,FH =2√2,截面五边形EFKGH 如图所示,则等腰三角形EFH 底边FH 上的高为√3,等腰梯形HGKF 的高为√32, 则截面面积为S =12×2√2×√3+12(√2+2√2)×√32=7√64故选:B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及其求法,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理,考查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平面EFG 与平面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63求出λ=14,属于中档题 5、答案:A分析:根据点关于线对称的特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及两直线垂直的斜率的关系即可求解. 设点P(2,0)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 则{b−0a−2×(−1)=−1a+22+b 2+1=0,解得{a =−1b =−3.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3) 故选:A. 6、答案:C分析:由题设F (c,0),A (0,b ),利用F 为△APQ 的重心,求出线段PQ 的中点为B (3c2,−b2),将B 代入直线方程得9c +5b 2−28=0,再利用点差法可得2a 2=5bc ,结合a 2=b 2+c 2,可求出a, b, c ,进而求出离心率.由题设F (c,0),A (0,b ),P (x 1,y 1),Q (x 2,y 2),则线段PQ 的中点为B (x 0,y 0),由三角形重心的性质知AF ⃗⃗⃗⃗⃗ =2FB ⃗⃗⃗⃗⃗ ,即(c,−b)=2(x 0−c,y 0),解得:x 0=3c 2,y 0=−b 2 即B (3c2,−b2)代入直线l:6x −5y −28=0,得9c +5b 2−28=0①.又B 为线段PQ 的中点,则x 1+x 2=3c,y 1+y 2=−b , 又P,Q 为椭圆上两点,∴x 12a 2+y 12b 2=1,x 22a 2+y 22b 2=1,以上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a 2+(y 1+y 2)(y 1−y 2)b 2=0,所以k PQ =y 1−y 2x 1−x 2=−b 2a2⋅x 1+x 2y 1+y 2=−b 2a 2×3c −b=65,化简得2a 2=5bc ②由①②及a 2=b 2+c 2,解得:{a =2√5b =4c =2,即离心率e =√55.故选:C.小提示: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离心率,求解离心率在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求离心率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求出a,c ,从而求出e ;②构造a,c 的齐次式,求出e ;③采用离心率的定义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④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求解. 7、答案:A分析:复数z 满足|z +1−i|=2,表示以C(−1,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z −2+i|表示圆上的点与点M(2,−1)的距离,求出|CM|即可得出.复数z 满足|z +1−i|=2,表示以C(−1,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z −2+i|表示圆上的点与点M(2,−1)的距离. ∵|CM|=√32+22=√13. ∴|z −2+i|的最大值是√13+2. 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圆的方程,求解时注意方程|z +1−i|=2表示的圆的半径为2,而不是√2. 8、答案:B分析:分析可知两圆圆心为双曲线C 1的两个焦点,利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及双曲线的定义可求得|PQ |−|PR |的最大值.在双曲线C1中,a=4,b=3,c=5,易知两圆圆心分别为双曲线C1的两个焦点,记点F1(−5,0)、F2(5,0),当|PQ|−|PR|取最大值时,P在双曲线C1的左支上,所以,|PQ|−|PR|≤|PF2|+1−(|PF1|−1)=|PF2|−|PF1|+2=2a+2=10. 故选:B.9、答案:AD分析:分别计算AB,CD,,AC,BD的斜率,根据斜率的关系判断.因为k AB=−4−26−(−4)=−35,k CD=12−62−12=−35,k AC=6−212+4=14≠−35即C不在直线AB上,所以AB//CD,故A正确,B错误;又k AC=6−212+4=14,k BD=12+42−6=−4,∴k AC⋅k BD=−1,∴AC⊥BD,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10、答案:ACD分析:根据题意,过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斜率为√3或√33两种情况,根据a>b>0可求得双曲线方程,再逐个辨析即可根据题意双曲线M:x2a2−y2b2=1(a>b>0)的焦距为 4 ,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60°,有a2+b2=c2=4,①,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60°,则过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斜率为√3或√33,即ba=√3或ba=√33,②联立①②可得: a 2=1 , b 2=3 , c 2=4 或 a 2=3 , b 2=1 , c 2=4 ; 因为 a >b ,所以 a 2=3 , b 2=1 , c 2=4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3−y 2=1对A ,则离心率为 √43=2√33 ,故 A 正确 . 对B ,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3−y 2=1 ,故 B 错误; 对C ,渐近线方程为 y =±√33x ,故 C 正确; 对D ,直线 x +y −2=0 经过 M 的一个焦点 (2,0) ,所以 D 正确 . 故选: ACD 11、答案:BC分析:利用直线系方程求出直线l 所过定点坐标判断A 、C ;求出使得直线l 与直线l 0:x −2y +2=0垂直的k 值判断B ;根据弦长公式求出弦长可判断D .解:对于A 、C ,由l:kx −y +2k =0,得k(x +2)−y =0,令{x +2=0−y =0 ,解得{x =−2y =0,所以直线l 恒过定点(−2,0),故A 错误;因为直线l 恒过定点(−2,0),而(−2)2+02=4<16,即(−2,0)在圆O:x 2+y 2=16内, 所以直线l 与圆O 相交,故C 正确;对于B ,直线l 0:x −2y +2=0的斜率为12,则当k =−2时,满足直线l 与直线l 0:x −2y +2=0垂直,故B 正确;对于D ,k =−1时,直线l:x +y +2=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12+12=√2,所以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为2√r 2−d 2=2√42−(√2)2=2√14,故D 错误. 故选:BC. 12、答案:6分析:先由∠BAD =∠BCD =90°判断出A,B,C,D 四点共圆,再由题设求出圆心,表示出圆的方程,将B 点代入椭圆及圆,即可求出b ,即可求得短轴长.由题意得A(0,b),C(0,−b),设B(x 1,y 1),D(x 2,y 2),由∠BAD =∠BCD =90°可得A,B,C,D 在以BD 为直径的圆上,又原点O 为圆上弦AC 的中点,所以圆心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在x 轴上,则y 1+y 2=0,又S △ABC =2S △ADC 可得x 1=−2x 2,故圆心坐标为(x 14,0),所以圆的方程为(x −x 14)2+y 2=916x 12+y 12,将(0,b )代入可得b 2=12x 12+y 12, 又x 1218+y 12b 2=1,解得b 2=9,则b =3,故短轴长为2b =6.所以答案是:6.13、答案:4√55##45√5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求出点Р到直线CC 1距离的函数关系,再求其最小值作答.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4,0),D 1(0,0,4),E(2,4,0),C 1(0,4,4),CE ⃗⃗⃗⃗⃗ =(2,0,0),CC 1⃗⃗⃗⃗⃗⃗⃗ =(0,0,4),ED 1⃗⃗⃗⃗⃗⃗⃗ =(−2,−4,4),因点P 在线段D 1E 上,则λ∈[0,1],EP ⃗⃗⃗⃗⃗ =λED 1⃗⃗⃗⃗⃗⃗⃗ =(−2λ,−4λ,4λ),CP ⃗⃗⃗⃗⃗ =CE ⃗⃗⃗⃗⃗ +EP ⃗⃗⃗⃗⃗ =(2−2λ,−4λ,4λ),向量CP ⃗⃗⃗⃗⃗ 在向量CC 1⃗⃗⃗⃗⃗⃗⃗ 上投影长为d =|CP ⃗⃗⃗⃗⃗ ⋅CC 1⃗⃗⃗⃗⃗⃗⃗ ||CC 1⃗⃗⃗⃗⃗⃗⃗ |=4λ, 而|CP⃗⃗⃗⃗⃗ |=√(2−2λ)2+(−4λ)2+(4λ)2,则点Р到直线CC 1的距离 ℎ=√|CP ⃗⃗⃗⃗⃗ |2−d 2=2√5λ2−2λ+1=2√5(λ−15)2+45≥4√55,当且仅当λ=15时取“=”, 所以点Р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4√55. 所以答案是:4√55。
(必考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已知1l ,2l ,3l 是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在平面中关于1l ,2l ,3l 正确的结论类比到空间中仍然正确的是( )①若13//l l ,23//l l ,则12l l //;②若13l l ⊥,23l l ⊥,则12l l //;③若1l 与2l 相交,则3l 必与其中一条相交;④若12l l //,则3l 与1l ,2l 相交所成的同位角相等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x =确定出来2x =,类似地不难得到12122+=++⋅⋅⋅( )A .122 B.12- C1 D.13.将正奇数数列1,3,5,7,9,⋅⋅⋅依次按两项、三项分组,得到分组序列如下:(1,3),(5,7,9),(11,13),(15,17,19),⋅⋅⋅,称(1,3)为第1组,(5,7,9)为第2组,依次类推,则原数列中的2021位于分组序列中( ) A .第404组B .第405组C .第808组D .第809组4.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同学们做了如下的猜想 甲同学猜:曾玉被武汉大学录取,李梦被复旦大学录取 同学乙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北京大学录取 同学丙猜:曾玉被复旦大学录取,李梦被清华大学录取 同学丁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武汉大学录取结果,恰好有三位同学的猜想各对了一半,还有一位同学的猜想都不对 那么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录取的大小可能是( ) A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B .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C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D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5.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B .猜想数列111122334⋯⋯⨯⨯⨯,,,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222()()()x a y b z c r -+-+-= 6.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A .高二年级有12个班,1班51人,2班53人,3班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B .猜想数列111,,122334⋯⋯⨯⨯⨯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D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7.在数学兴趣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某小组的三人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起讨论.甲说:“我做错了!”乙对甲说:“你做对了!”丙说:“我也做错了!”老师看了他们三人的答案后说:“你们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做对了,有且只有一人说对了.”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做对了B .甲说对了C .乙说对了D .甲做对了8.在某次诗词大会决赛前,甲、乙、丙丁四位选手有机会问鼎冠军,,,A B C 三名诗词爱好者依据选手在之前比赛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判断,对本场比赛的冠军进行了如下猜测:A 猜测冠军是乙或丁;B 猜测冠军一定不是丙和丁;C 猜测冠军是甲或乙。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三、选修二--1、选修二--2综合检测试题
高二期末复习一、选择题1. 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一定不共面;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共面;④已知是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在实数x,y,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A )0 (B )1 (C )2 (D )3 2. 方程 2x +6x +13 =0的一个根是( )A -3+2iB 3+2iC -2 + 3iD 2 + 3i3.设,a b R ∈,i 是虚数单位,则“0ab =”是“复数b a i+为纯虚数”的( B )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值为(A )2 (B )4 (C )8 (D )16 【答案】C5.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4x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C )(A )2211612xy+= (B )221128xy+=(C )22184xy+= (D )221124xy+=6.设集合A p a a x a x A ∈><<--=1:},0,2|{命题,命题.2:A q ∈若q p ∨为真命题,q p ∧为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 C )A .210><<a a 或B .210≥<<a a 或C .21≤<aD .21≤≤a7.已知命题p :∃x ∈R ,使sin x =25;命题q :∀x ∈R ,都有x 2+x +1>0. ( C )给出下列结论: ① 命题“q p ∧”是真命题③命题“q p ∨⌝”是真命题;② 命题“q p ⌝∨⌝”是假命题 ④命题“q p ⌝∧”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A .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8.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①22(3)2611a a a +>++;②)1(222--≥+b a b a ;③332a b a b a b +>+;④2>+ab b a 。
高中数学选修1-2试题及答案(打印)(1)
高二数学选修1-2模块测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若复数3i z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按流程图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3x =,则输出的x 的值是 ( ) A .6B .21C .156D .2318.若=++==+)5()6()3()4()1()2(,2)1()()()(f f f f f f f b f a f b a f 则且( ) A .512 B .537 C .6 D .8 4.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 )按照上面的规律,第n 个“金鱼”图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 ( ) A .62n - B .82n - C .62n + D .82n + 5.计算1i1i -+的结果是 ( ) A .i B .i -C .2D .2-6.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a bx y+=ˆ必过点 ( )A .(2,2)B .(1,2)C .(1.5,0)D .(1.5,4) 7.求135101S =++++的流程图程序如右图所示, 其中①应为 ( ) A.101?A = B .101?A ≤ C .101?A >…① ② ③D .101?A ≥7.已知a +b +c =0,则ab +bc +ca 的值( )A .大于0B .小于0C .不小于0D .不大于09.对相关系数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r 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B .||r 越小,线性相关程度越大C .||r 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小,||r 越接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大D .||1r ≤且||r 越接近1,线性相关程度越大,||r 越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小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9090180A B C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90A B ==︒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B 、C 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90A B ==︒,正确顺序的序号为 ( ) A .①②③B .③①②C .①③②D .②③①11.在独立性检验中,统计量2K 有两个临界值:3.841和6.635;当2K >3.841时,有95%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2K >6.635时,有99%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2K ≤3.841时,认为两个事件无关.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2000人,经计算的2K =20.87,根据这一数据分析,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之间 ( ) A .有95%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B .约有95%的打鼾者患心脏病C .有99%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D .约有99%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12.类比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性质,可推出空间下列结论:(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若定义运算:()()a a b a b b a b ≥⎧⊗=⎨<⎩,例如233⊗=,则下列等式不能成立....的是 ( )A .a b b a ⊗=⊗ B .()()a b c a b c ⊗⊗=⊗⊗ C .222()a b a b ⊗=⊗D ()()()c a b c a c b ⋅⊗=⋅⊗⋅(0c >)1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为 ( )A .21n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n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现有爬行、哺乳、飞行三类动物,其中蛇、地龟属于爬行动物;河狸、狗属于哺乳动物;鹰、长尾雀属于飞行动物,请你把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2.已知,x y ∈R ,若i 2i x y +=-,则x y -= . 3.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91a =,则有121217(17n n a a a a a a n -⋅⋅⋅=⋅⋅⋅<,且)n *∈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差数列{}n b 中,若70b =,则有 . 4.观察下列式子:212311+=,313422+=,414533+=,515644+=,,归纳得出一般规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1.(12分)(1)已知方程03)12(2=-+--i m x i x 有实数根,求实数m 的值。
(完整版)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me an di n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P k ≥2(K )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1.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预报变量在轴上,解释变量在轴上B 解释变量在轴上,预报变量在轴上x y x y C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 D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轴上x y 2.数列…中的等于()2,5,11,20,,47,x x A B C D 283233273.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25-i A i +2 B i -2C -i -2D 2 - i4.下面框图属于( )A 流程图B 结构图C 程序框图D 工序流程图5.设大于0,则3个数:,,的值( ),,a b c 1a b +1b c +1c a+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 都小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6.当时,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132<<m )2()3(i i m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7.考察棉花种子经过处理跟生病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表数据:种子处理种子未处理合计得病32101133不得病61213274合计93314407根据以上数据,则( )A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有关B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无关C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D 以上都是错误的11,9,8,5,若在实际问题中,的预报最大取值是10,则的最大取值不能超过( )y x A 16 B 17 C 15 D 129.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时,输出的是()A 12B 19C 14.1D-3010.把正整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序,则从2003到2005的箭头方向依次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1.在复平面内,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3i,-i,2+i,则点D 对应的复数为_________。
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测试题带详细解答(可编辑修改word版)
1
A、增加3个单位B、增加个单位C、减少3个单位D、减少个单位
3
【答案】C
【解析】
解释变量即回归方程里的自变量xˆ,由回归方程知预报变量yˆ减少 3 个单位
4.变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1),(11.3,2),(11.8,3),(12.5,4),(13,5);变量U
与V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5),(11.3,4),(11.8,3),(12.5,2),(13,1),r1表示变量Y与X之
选修 1-2 第一章、统计案例测试
一、选择题
1.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必过点() A.(2,2)B. (1.5 ,4)C.(1.5 ,0)D.(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数据可知x1.5,y4,∴线性回归方程
4
为yb xa必过点(1.5,4)
5 =11.72
. Y =(1+2+3+4+5)
5 =3
∴这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是r=7.2
19.172 =0.3755,
变量U与V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5),(11.3,4),
(11.8,3),(12.5,2),(13,1)
. U =(5+4+3+2+1)
5 =3,
∴这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是-0.3755,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回归方程为
y1070x,
故当x增加 1 时,y要增加 70 元,
∴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资平均提高70元,故A正确.
高中数学选修1-2综合测试题(人教A版)
A .输出m ;交换m 和n 的值B .交换m 和n 的值;输出 mC .输出n ;交换m 和n 的值D .交换m 和n 的值;输出n7.按照图1――图3的规律,第10个图中圆点的个数为( )个.A . 40B . 36C . 44D . 52&已知二次函数 f (x ) =ax bx c 的导数为f'(x ) , f '(0) 0,对于任意实数 x 都有、选择题: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虚数分正虚数和负虚数 B .实数集与复数集的交集为实数集 c .实数集与虚数集的交集是 {0}2 .下列各式中,最小值等于 2的是( D .纯虚数集与虚数集的并集为复数 ) 2 x y x +5 尺 1 x x A .B. --------------- C . tan D . 2 2 y x x 2 4 tan 寸 1 3.已知三次函数 f (x ) = -x 3- (4m v 1)x 2+ (15m -2n v 7)x + 2 在 x € ( —a, )是增函数,3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n <2 或 n >4 B . — 4<n < — 2 C . 2<n <4 D .以上皆不正确 4.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a,b ,导函数「x 在a,b 内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函数f x 在a, b 内有极小值点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5. 下面对相关系数r 描述正确的是() A . r 0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B . r 1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C . r 只能大于零D . | r |越接近于0,两个变量相关关系越弱 6.下面的程序框图的作用是输出两数中的较大者,则①②处分别为( )f(x) _0」 f ⑴的最小值为 f'(0) A . 3 B 5 C .2 D 3 2 2 9.下表为某班 5位同学身高x (单位: cm )与体重 y (单位 kg ) 的数据, 若两个量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1.16x ・a ,则a 的值为( ) A . -121.04 B . 123.2 C . 21 D . -45.1216. 若x,厂 R 且满足x 3^2,则3x 27y 1的最小值是1 ]2 117. 若a 0,贝y a " . a ■: —2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a V a三、解答题: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a,b,c,d R , a b =1, c d =1,且 ac bd 1,则 a,b,c,d 中至少有一个负数”时的假设为( A . a, b,c,d 中至少有一个正数 B . a, b, c, d 全为正数 C . a,b, c,d 全都大于等于 0 D . a,b,c,d 中至多有一个负数 二、填空题: 11.关于x 的4- i = 0的实数解为 12. 用支付宝在淘宝网购物有以下几步: ②淘宝网站收到买家的收货确认信息, 无问题,在网上确认收货;④买家登录淘宝网挑选商品; 司发货给买家. 13. 将正整数 ①买家选好商品,点击购买按钮,并付款到支付宝; 将支付宝里的货款付给卖家; ③买家收到货物,检验 ⑤卖家收到购买信息,通过物流公 他们正确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 1,2,3,……按照如图的规律排列,则100应在第列. 7 8 9 1015141314.已知函数 3f (x ) =x ax 在R 上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15.若 a b 0,则 a 1b(a 「b)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__218.复数z = 1 -i a -3a 2 i ( a R),(1 )若Z=z,求|z|; (2)若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a的范围.19.证明不等式:*一y (其中x, y皆为正数).y x320.设函数f(x)=x -6x 5,x R.(1 )求f (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若关于x的方程f(x) =a有3个不同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已知当* (1「:)时,f(x) _k(x-1)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1.已知x =1是函数f (x) =mx3_3(m亠1)x2亠nx亠1的一个极值点,其中m, n三R, m:::0(1)求m与n的关系式;(2)求f (x)的单调区间;(3)当x •[」,1],函数y二f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恒大于3m,求m的取值范围。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同步导练练习:选修1—2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
选修1—2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参考公式:线性回归方程y^=b^x+a^中,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1+i)(2-i)=()A.-3-i B.-3+iC.3-i D.3+i解析:(1+i)(2-i)=2-i+2i-i2=3+i.答案:D2.以下哪种推理方法是类比推理()A.∵数列{a n}中,a1=1,a2=3,a3=5,∴a n=2n-1(n∈N*)B.∵x2=3,∴x=±3C.∵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空间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f (x )=x +3,∴f (0)=3 答案:C3.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图1A .2 B.32 C.53 D .85解析:运行该程序,k =0,s =1,k <3; k =0+1=1,s =1+11=2,k <3; k =1+1=2,s =2+12=32,k <3; k =1+2=3,s =32+132=53,k =3.输出的s 值为53.故选C.答案:C4.在复平面内,O 为原点,向量OA→对应复数为-1-2i ,若点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B ,则向量OB→对应复数为( ) A .-2-i B .2+i C .1+2i D .-1+2i 答案:B5.对命题“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出: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面各正三角形的什么位置( )A .各正三角形内的点B .各正三角形内的某高线上的点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答案:C6.已知f (x +1)=2f (x )f (x )+2,f (1)=1(x ∈N *),猜想f (x )的表达式为( )A .f (x )=42x +2B .f (x )=2x +1C .f (x )=1x +1D .f (x )=22x +1解析:由f (1)=1, 排除C 、D ,再由f (2)=2f (1)f (1)+2=23,f (3)=2f (2)f (2)+2=12,排除A. 答案:B7.一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若干个圈:○●○○●○○○●○○○○●○○○○○●…如果将此若干个圈依此规律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的圈,那么在前120个圈中的●的个数为()A.12 B.13C.14 D.15解析:第k个黑球之前的白球数为S k′=1+2+3+…+k=k(k+1)2,故k(k+1)2+k≤120,且(k+1)[(k+1)+1]2+(k+1)>120且k∈N*解得k=14,∴前120个圈中●的个数为14,选C.答案:C8.如图2的程序框图可用来估计圆周率π的值.设CONRND(-1,1)是产生随机数的函数,它能随机产生区间(-1,1)内的任何一个数,如果输入1200,输出的结果为943,则运用此方法,计算π的近似值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图2A.3.143 B.3.142C.3.141 D.3.140解析:N 表示随机数对(A ,B )落在正方形⎩⎨⎧-1<x <1-1<y <1内的点,m表示随机数对(A ,B )落在单位圆内的点.由几何概型知m N ≈S 单位圆S 正方形,即π4≈9431 200,∴π≈3.143. 答案:A9.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虑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是否有关系时,通过查阅下表来确定断言“X 和Y 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 >5.024,那么就有把握认为“X 和Y 有关系”的百分比为( )C .2.5%D .97.5% 答案:D10.如图3,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他们有网线相连,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 向结点B 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图3A .8B .9C .18D .17 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由数列的前四项:32,1,58,38,…,归纳出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解析:该数列前四项可变为:32,44,58,616,…, 由此猜想a n =n +22n . 答案:n +22n1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a n }中,则有____________答案:a m·a n=a p·a q13.若某程序框图如图4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图4解析:按程序框图的运算次序一步步写出来,便知k=5.答案:514.若不全为0的实数k1,k2,…,k n满足向量k1a1+k2a2+…+k n a n=0成立,则称向量a1,a2,…,a n为“线性相关”.依据此规定,能说明向量a1=(1,0),a2=(1,1),a3=(2,2)线性相关的k1,k2,k3依次可以取________.(写出一组数值即可)答案:0,2,-1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8分)求证:a2+b2+3≥ab+3(a+b).证明:∵a2+b2≥2ab,a2+3≥23ab 2+3≥23b ,∴2(a 2+b 2+3)≥2(ab +3a +3b ) ∴a 2+b 2+3≥ab +3(a +b ).16.(8分)儿童乘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1.1米,则无需购票,若身高超过1.1米但不超过1.4米,可买半票,若超过1.4米,应买全票.设计一个算法,并画框图.解:本问题中旅客的身高影响他的票价,属于分段函数问题.设身高为h 米,票价为a 元,旅客购票款为y ,则y =⎩⎪⎨⎪⎧0,h ≤1.1,a2,1.1<h ≤1.4,a ,h >1.4设计算法如下: 第一步:输入身高h ,第二步:若h ≤1.1,则不必购买车票,否则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若h >1.4,则购买全票,否则买半票. 框图表示如图5:图517.(10分)已知复数z 1=m +(4-m 2)i(m ∈R ),z 2=2 cos θ+(λ+3 sin θ)i(λ,θ∈R ),并且z 1=z 2,求λ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有⎩⎨⎧m =2 cos θ4-m 2=λ+3 sin θ∴λ=4-(2 cos θ)2-3 sin θ=4(1-cos 2θ)-3 sin θ =4 sin 2θ-3 sin θ=4(sin θ-38)2-916∵-1≤sin θ≤1∴0≤(sin θ-38)2≤12164 ∴-916≤λ≤7为所求的取值范围.18.(12分)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在四面体中类比你会得到类似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结论: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证明如下:在正四面体ABCD 中,O 是正四面体内任一点,连结OA 、OB 、OC 、OD ,设O 到面ABC 、面ACD 、面ABD 、面BCD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h 4,A 到面BCD 的距离为h ,正四面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为S ,则V A —BCD =13S △BCD ·h =13ShV O —ABC +V O —ACD +V O —ABD +V O —BCD =13S ·h 1+13Sh 2+13Sh 3+13Sh 4 =13S (h 1+h 2+h 3+h 4)∵V A —BCD =V O —ABC +V O —ACD +V O —ABD +V O —BCD ∴13Sh =13S (h 1+h 2+h 3+h 4) ∴h 1+h 2+h 3+h 4=h (定值)故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19.(12分)为考察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对高二(1)班的5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按照考试成绩优秀和不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2×2列联表:解:假设“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没有关系”.而随机变量的观测值k=110(21×42-34×13)2(21+34)(13+42)(21+13)(34+42)=21 296 0007 816 600≈2.724>2.706.且P(K2≥2.706)≈0.10.这就意味着“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没有关系”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可能性约为0.10,即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有关系”.20.(14分)已知函数f(x)=2xx+a的图象关于直线x+y=0对称,定义数列{a n},使a1=2a,a2=f(a1),…,a n+1=f(a 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求证:∑=+niiiaa11<8.解:(1)函数f(x)=2xx+a的图象关于直线x+y=0对称的解析式为-x =2(-y )-y +a即y =axx +2,∴a =2.∴a n +1=2a n a n +2,∴1a n +1=1a n +12∴{1a n}为等差数列∴1a n =14+12·(n -1),∴a n =42n -1. (2)由(1)可知a i a i +1=8⎝ ⎛⎭⎪⎪⎫12i -1-12i +1 ∴(2)求证:∑=+ni i i a a 11=8⎝ ⎛⎭⎪⎪⎫1-12n +1<8.。
高中数学 模块综合评价(二)(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2-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1-2数学试题
模块综合评价(二)(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1+i )3(1-i )2等于()A .1+iB .-1+iC .1-iD .-1-i解析:(1+i )3(1-i )2=(1+i )2(1+i )(1-i )2=-1-i. 答案:D2.如图所示的框图是结构图的是( ) A.P ⇒Q 1→Q 1⇒Q 2→Q 2⇒Q 3→…→Q n ⇒Q B.Q ⇐P 1→P 1⇐P 2→P 2⇐P 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C.D.入库→找书→阅览→借书→出库→还书 解析:选项C 为组织结构图,其余为流程图. 答案:C3.若大前提: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小前提:a ∈R ,结论:a 2>0,那么这个演绎推理出错在()A .大前提B .小前提C .推理形式D .没有出错 答案:A4.演绎推理“因为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是增函数,而函数y =log 12x 是对数函数,所以y =log 12x 是增函数”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解析: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当a >1时是增函数,当0<a <1时是减函数,故大前提错误.答案:A5.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9×1+2=11,9×2+3=21,9×3+4=31,…,猜想第n (n ∈N *)个等式应为()A .9(n +1)+n =10n +9B .9(n -1)+n =10n -9C .9n +(n -1)=10n -9D .9(n -1)+(n -1)=10n -10解析:易知等式的左边是两项和,其中一项为序号n ,另一项为序号n -1的9倍,等式右边是10n -9.猜想第n 个等式应为9(n -1)+n =10n -9. 答案:B6.已知(1-i )2z=1+i(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 )A .1+iB .1-iC .-1+iD .-1-i解析:因为(1-i )2z=1+i ,所以z =(1-i )21+i =(1-i )2(1-i )(1+i )(1-i )=(1+i 2-2i )(1-i )1-i 2=-2i (1-i )2=-1-i.答案:D7.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bx +a ,则( )A.a >0,b C .a <0,b >0D .a <0,b <0解析:作出散点图如下:观察图象可知,回归直线y ^=bx +a 的斜率b <0, 当x =0时,y ^=a >0.故a >0,b <0. 答案:B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如果不买彩票,那么就不能中奖,因为你买了彩票,所以你一定中奖B .因为a >b ,a >c ,所以a -b >a -cC .若a ,b 均为正实数,则lg a +lg b ≥2lg a ·lg bD .若a 为正实数,ab <0,则a b +b a=-⎝⎛⎭⎪⎫-a b +-b a ≤-2⎝ ⎛⎭⎪⎫-a b ·⎝ ⎛⎭⎪⎫-b a =-2解析:A 中推理形式错误,故A 错;B 中b ,c 关系不确定,故B 错;C 中lg a ,lg b 正负不确定,故C 错.D 利用基本不等式,推理正确.答案:D9.下面的等高条形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A .“心脏搭桥”手术和“血管清障”手术对“诱发心脏病”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B .“心脏搭桥”手术和“血管清障”手术对“诱发心脏病”的影响没有什么不同C .此等高条形图看不出两种手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D .“心脏搭桥”手术和“血管清障”手术对“诱发心脏病”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但是没有100%的把握解析:由等高条形图知,D 正确. 答案:D10.实数a ,b ,c 满足a +2b +c =2,则( ) A .a ,b ,c 都是正数B .a ,b ,c 都大于1C .a ,b ,c 都小于2D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解析:假设a ,b ,c 中都小于12,则a +2b +c <12+2×12+12=2,与a +2b +c =2矛盾所以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答案:D11.已知直线l ,m ,平面α,β且l ⊥α,m ⊂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③若α⊥β,则l ⊥m ;④若l ∥m ,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解析:若l ⊥α,m ⊂β,α∥β,则l ⊥β,所以l ⊥m ,①正确; 若l ⊥α,m ⊂β,l ⊥m ,α与β可能相交,②不正确; 若l ⊥α,m ⊂β,α⊥β,l 与m 可能平行或异面,③不正确; 若l ⊥α,m ⊂β,l ∥m ,则m ⊥α,所以α⊥β,④正确. 答案:B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0,y =1,n =1,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A .y =2xB .y =3xC .y =4xD .y =5x解析:输入x =0,y =1,n =1,得x =0,y =1,x 2+y 2=1<36,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n =2,x =12,y =2,x 2+y 2=14+4<36,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n =3,x =32,y =6,x 2+y 2=94+36>36,满足条件,结束循环,输出x =32,y =6,所以满足y =4x . 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2017·某某卷)已知a ∈R ,i 为虚数单位,若a -i2+i 为实数,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a -i 2+i =15(a -i)(2-i)=2a -15-a +25i依题意a +25=0,所以a =-2.答案:-214.已知圆的方程是x 2+y 2=r 2,则经过圆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类比上述性质,可以得到椭圆x 2a 2+y 2b2=1类似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圆的性质中,经过圆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就是将圆的方程中的一个x 与y分别用M (x 0,y 0)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替换.故可得椭圆x 2a 2+y 2b 2=1类似的性质为:过椭圆x 2a 2+y 2b2=1上一点P (x 0,y 0)的切线方程为x 0x a 2+y 0yb 2=1. 答案:经过椭圆x 2a 2+y 2b 2=1上一点P (x 0,y 0)的切线方程为x 0x a 2+y 0yb2=115.(2017·卷)某学习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人员构成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 (2)女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 (3)教师人数的两倍多于男学生人数.①若教师人数为4,则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 ②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男学生人数、女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分别为a ,b ,c ,则有2c >a >b >c ,且a ,b ,c ∈Z.①当c =4时,b 的最大值为6;②当c =3时,a 的值为5,b 的值为4,此时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12.答案:①6②1216.已知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y ^=a ^+b ^x ,如果当x =3时,y 的估计值是17,x =8时,y 的估计值是22,那么回归直线方程为______.解析:首先把两组值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得⎩⎨⎧3b ^+a ^=17,8b ^+a ^=22,解得⎩⎨⎧b ^=1,a ^=14.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是y ^=x +14. 答案:y ^=x +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复数z =1+i ,某某数a ,b ,使az +2b z -=(a +2z )2. 解:因为z =1+i ,所以az +2b z -=(a +2b )+(a -2b )i ,(a +2z )2=(a +2)2-4+4(a +2)i =(a 2+4a )+4(a +2)i , 因为a ,b 都是实数,所以⎩⎪⎨⎪⎧a +2b =a 2+4a ,a -2b =4(a +2),解得⎩⎪⎨⎪⎧a =-2,b =-1,或⎩⎪⎨⎪⎧a =-4,b =2.所以a =-2,b =-1或a =-4,b =2.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 ,b ,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S =12(a +b +c ),且S 2=2ab ,求证:S <2a .证明:因为S 2=2ab ,所以要证S <2a ,只需证S <S 2b,即b <S .因为S =12(a +b +c ),只需证2b <a +b +c ,即证b <a +c .因为a ,b ,c 为三角形三边, 所以b <a +c 成立,所以S <2a 成立. 19.(本小题满分12分)观察以下各等式:tan 30°+tan 30°+tan 120°=tan 30°·tan 30°·tan 120°, tan 60°+tan 60°+tan 60°=tan 60°·tan 60°·tan 60°, tan 30°+tan 45°+tan 105°=tan 30°·tan 45°·tan 105°. 分析上述各式的共同特点,猜想出表示一般规律的等式,并加以证明. 解:表示一般规律的等式是:若A +B +C =π,则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 证明:由于tan(A +B )=tan A +tan B1-tan A tan B ,所以tan A +tan B =tan(A +B )(1-tan A tan B ). 而A +B +C =π,所以A +B =π-C .于是tan A +tan B +tan C =tan(π-C )(1-tan A tan B )+tan C =-tan C +tan A tanB tanC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故等式成立.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a +b x=1,其中a ,b 为实数. (1)若x =1-3i 是该方程的根,求a ,b 的值;(2)当a >0且b a >14时,证明该方程没有实数根.解:(1)将x =1-3i 代入x a +bx=1, 化简得⎝ ⎛⎭⎪⎫1a +b 4+⎝ ⎛⎭⎪⎫34b -3a i =1,所以⎩⎪⎨⎪⎧1a +b 4=1,34b -3a =0,解得a =b =2.(2)证明:原方程化为x 2-ax +ab =0, 假设原方程有实数解,那么Δ=(-a )2-4ab ≥0,即a 2≥4ab .因为a >0,所以b a ≤14,这与题设b a >14相矛盾,故原方程无实数根.21.(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 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1)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1=1+2,3a 1+3d =9+32,联立得d =2,故a n =2n -1+2,S n =n (n +2). (2)证明:由(1)得b n =S nn=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 从而(q +2)2=(p +2)(r +2), 所以(q 2-pr )+(2q -p -r )2=0. 因为p ,q ,r ∈N *,所以⎩⎪⎨⎪⎧q 2-pr =0,2q -p -r =0,所以⎝ ⎛⎭⎪⎫p +r 22=pr ,(p -r )2=0, 所以p =r ,这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22.(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x i (单位:千元)与月储蓄y i (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1)求家庭的月储蓄y 对月收入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 (2)判断变量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解:(1)由题意知n =10,x -=110i=8010=8,=2-0.3×8=-0.4,故所求回归方程为y ^=0.3x -0.4.(2)由于变量y 的值随x 值的增加而增加(b ^=0.3>0),故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 (3)将x =7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y ^=0.3×7-0.4=1.7(千元).。
(好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四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11i i +=-( ) A .-1 B .1 C .i - D .i2.已知集合{|()()20,,,}A z a bi z a bi z a b R z C =++-+=∈∈,{|||1,}B z z z C ==∈,若A B =∅,则a ,b 之间的关系是( )A .1a b +>B .1a b +<C .221a b +<D .221a b +> 3.已知z C ∈,2z i z i ++-=,则z 对应的点Z 的轨迹为( )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线段4.下列关于复数z 的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1)若|1||1|2z z -++=,则复数z 对应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2)若|2||2|2z z --+=,则复数z 对应的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3)若|1||Re 1|z z -=+,则复数z 对应的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4)若|2|3z -≤,则||z 的取值范围是[1,5]A .4B .1C .2D .3 5.在复平面内,复数12z i =-对应的向量为OA ,复数2z 对应的向量为OB ,则向量AB所对应的复数为( )A . 42i +B . 42i -C . 42i --D . 42i -+ 6.在复平面内,若复数z 满足|z +1|=|1+i z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 ) A .直线B .圆C .椭圆D .抛物线 7.若(13)n x +的二项展开式各项系数和为256,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1)n i +的运算结果为( )A .16-B .16C .4-D .48.已知复数z 满足:32z z =-,且z 的实部为2,则|1|z -=A .3B C .D .9.设复数3422i i z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是( ) A .52i - B .52i + C .52i -+ D .52i -- 10.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12|z i i -=+,则z 的共轭复数z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11.在复平面内满足11z -=的动点z 的轨迹为( )A .直线B .线段C .两个点D .圆12.已知复数(,,0)z x yi x y R x =+∈≠且|2|3z -=,则y x 的范围为( ) A .33,⎡⎤-⎢⎥⎣⎦ B .33,,⎛⎤⎡⎫-∞-⋃+∞ ⎪⎥⎢⎝⎦⎣⎭C .3,3⎡⎤-⎣⎦D .(,3][3,)-∞-⋃+∞二、填空题13.设复数(,z a i a R i =+∈为虚数单位),若(1)i z +⋅为纯虚数,则a 的值为____. 14.在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②复数1z i =-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③若()()22132x x x i -+++是纯虚数,则实数1x =±;④若()()2212230z z z z -+-=,则123z z z ==;⑤“复数(),,a bi a b c R +∈为纯虚数”是“0a =”的充要条件;⑥复数12120z z z z >⇔->;⑦复数z 满足22z z =;⑧复数z为实数z z ⇔=.其中正确命题的是______.(填序号)15.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22(23)()m m m m 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_______. 16.若复数()()1i a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7.复数z=(其中i 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________.18.已知复数z 与(z +2)2+5均为纯虚数,则复数z =__.19.若复数z 满足1z =,则1z i -+的最大值是______.20.设()f z z =,且115z i =+,232z i =-+,则12()f z z -的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i 为虚数单位,m 为实数,复数()(12)z m i i =+-.(1)m 为何值时,z 是纯虚数?(2)若||5z ≤,求||z i -的取值范围.22.已知复数2i α=-,i m β=-,m R ∈.(1)若2αβα+<,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αβ+是关于x 的方程2130()x nx n -+=∈R 的一个根,求实数m 与n 的值.23.已知复数2()z a ai a R =+∈,若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1)求复数z ; (2)若22m m mz +-是纯虚数,求实数m 的值.24.已知复数()221132z x x x i =-+-+,()232,z x x i x R =+-∈ (1)若1z 为纯虚数,求实数x 的值;(2)在复平面内,若1z 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2z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25.(1)已知121,2z i z i =+=-,且12111z z z =+,求z ; (2)已知32i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px q ++=的一个根,求实数,p q 的值.26.设z 1是虚数,z 2=z 111z +是实数,且﹣1≤z 2≤1. (1)求|z 1|的值以及z 1的实部的取值范围;(2)若ω1111z z -=+,求证ω为纯虚数; (3)求z 2﹣ω2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21121112i i i i i i i ++===--+, 本题选择D 选项. 2.C解析:C【分析】先设出复数z ,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得到集合A 看成复平面上直线上的点,集合B 可看成复平面上圆的点集,若A ∩B =∅即直线与圆没有交点,借助直线与圆相离的定义建立不等关系即可.【详解】设z =x +yi ,,x y R ∈,则(a +bi )(x ﹣yi )+(a ﹣bi )(x +yi )+2=0化简整理得,ax +by +1=0即,集合A 可看成复平面上直线上的点,集合B 可看成复平面上圆x 2+y 2=1的点集,若A ∩B =∅,即直线ax +by +1=0与圆x 2+y 2=1没有交点,1d =,即a 2+b 2<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相等的定义及几何意义,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3.D解析:D【分析】由复数模的几何意义,结合三角不等式可得出点Z 的轨迹.【详解】2z i z i ++-=的几何意义为复数z 对应的点Z 到点()0,1A -和点()0,1B 的距离之和为2,即ZA ZB AB +=,另一方面,由三角不等式得ZA ZB AB +≥.当且仅当点Z 在线段AB 上时,等号成立.因此,点Z 的轨迹为线段.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复数模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距离之和并结合三角不等式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4.B解析:B【分析】(1)根据椭圆的定义来判断;(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来判断;(3)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来判断;(4)利用圆的有关知识点判断.【详解】(1)|1||1|2z z -++=,表示复平面内到点()()1,0,1,0-距离之和为2的点的轨迹,是由点()()1,0,1,0-构成的线段,故错误;(2)|2||2|2z z --+=,表示复平面内到点()2,0的距离比到点()2,0-的距离大2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左支,故错误;(3)|1||Re 1|z z -=+,表示复平面内到点()1,0的距离等于到直线1x =-的距离的点的轨迹(点()1,0不在直线1x =-上),所以轨迹是抛物线,故正确;(4)|2|3z -≤,表示点的轨迹是圆心为()2,0,半径为3的圆及其内部(坐标原点在圆内),且z 表示轨迹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所以min 0=,此时z 对应的点为原点,max 325r d =+=+=(d 表示原点到圆心的距离),所以 ||z 的取值范围是[0,5],故错误.故选B.【点睛】复数对应的轨迹方程:(1)122z z z z a -+-=,当122a z z >-时,此时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1220z z z z a a ---=>,当122a z z <-时,此时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5.C解析:C【分析】先计算A 点坐标和B 点坐标,再计算向量AB ,最后得到对应的复数.【详解】复数12z i =-对应的向量为(1,2)OA A ⇒-22()3412i z i ==---复数2z 对应的向量为(3,4)OB B ⇒--(4,2)AB =--对应的复数为:42i --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计算,对应向量,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6.A解析:A【解析】【分析】设()z x yi x y R =+∈、,代入11z iz +=+,求模后整理得z 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直线.【详解】设()z x yi x y R =+∈、,1x yi ++=,()11iz i x yi +=++=y x =-,所以复数z x yi =+对应点的轨迹为直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考查复数模的求法,动点的轨迹问题,是基础题.7.C解析:C【详解】分析:利用赋值法求得n ,再按复数的乘方法则计算.详解:令1x =,得4256n =,4n =,∴42(1)(2)4i i +==-.故选C .点睛:在二项式()()n f x a bx =+的展开式中,求系数和问题,一般用赋值法,如各项系数为(1)f ,二项式系数和为2n ,两者不能混淆.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2,z bi =+根据题意得到224+1412b b b z i =+⇒=±∴=±,从而根据复数的模的概念得到结果.详解:设2,z bi =+根据题意得到224+1412b b b z i =+⇒=±∴=±则1z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复数问题高考必考,常见考点有:点坐标和复数的对应关系,点的象限和复数的对应关系,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复数的模长的计算.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复数模的定义化简复数,再根据共轭复数概念求结果. 详解:因为3422i iz +-=,所以522i z -=, 所以复数z 的共轭复数是52i +, 选B. 点睛: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a bi c di ac bd ad bc i a b c d R . 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a bi a b R +∈的实部为a 、虚部为b (,)a b 、共轭为.-a bi10.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模求出z ,再求z 的共轭复数,最后确定对应点所在象限.详解:因为12z i i -=+,所以z i =,所以z i =,因此对应点为1-),在第四象限, 选D.点睛:.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a bi c di ac bd ad bc i a b c d R . 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a bi a b R +∈的实部为a 、虚部为b (,)a b 、共轭为.-a bi11.D解析:D【分析】由题意把|1|2||z z -=平方可得关于x 、y 的方程,化简方程可判其对应的图形.【详解】解:设z x yi =+,|1|1z -=,2|1|1z ∴-=,2|1|1x yi ∴-+=,22(1)1x y ∴-+=,故该方程表示的图形为圆,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几何意义,考查圆的方程,涉及复数的模长公式,属于中档题.12.C解析:C【分析】转化|2|z -=为22(2)3x y -+=,设,y k y kx x==,即直线和圆有公共点,联立2164(1)0k ∆=-+≥,即得解.【详解】由于|2||2z x yi -=-+22(2)3x y -+=∴ 设y k y kx x=∴= 联立:2222(2)3,(1+)410x y y kx k x x -+==∴-+=由于直线和圆有公共点,2164(1)0k k ∴∆=-+≥≤≤故y x 的范围为[ 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复数综合,考查了学生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1【解析】因为为纯虚数所以解析:1【解析】因为()1i z +⋅(1)()(1)(1)i a i a a i =++=-++ 为纯虚数,所以10110a a a -=⎧∴=⎨+≠⎩ 14.⑧【分析】根据复数的定义和性质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得到答案【详解】①当复数虚部为0时可以比较大小①错误;②复数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②错误;③若是纯虚数则实数③错误;④若不能得到举反例④错误;⑤复数为纯虚数解析:⑧【分析】根据复数的定义和性质,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得到答案.【详解】①当复数虚部为0时可以比较大小,①错误;②复数1z i =-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②错误;③若()()22132x x x i -+++是纯虚数,则实数1x =,③错误;④若()()2212230z z z z -+-=,不能得到123z z z ==,举反例1231,0,z z z i ===,④错误;⑤“复数(),,a bi a b c R +∈为纯虚数”是“0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⑤错误; ⑥复数12120z z z z >⇔->,取122,z i z i =+=,不能得到12z z >,⑥错误; ⑦复数z 满足22z z =,取z i ,22z z ≠,⑦错误; ⑧复数z 为实数z z ⇔=,根据共轭复数定义知⑧正确.故答案为:⑧.【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性质,定义,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复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5.-3【解析】分析:利用纯虚数的定义直接求解详解:∵复数是纯虚数解得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纯虚数的定义的合理运用解析:-3【解析】分析:利用纯虚数的定义直接求解.详解:∵复数()()2223m m m m i +-+-是纯虚数,222300m m m m ⎧+-∴⎨-≠⎩= ,解得3m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纯虚数的定义的合理运用.16.【解析】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由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可得解得故答案为解析:1a <-【解析】()()()111i a i a a i -+=++-,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1a a +-,由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可得1010a a +<⎧⎨->⎩解得1a <-,故答案为1a <-. 17.﹣【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复数除法运算化简可得虚部解:==则复数z 的虚部为﹣故答案为﹣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复数除法运算化简,可得虚部. 解:==,则复数z 的虚部为﹣, 故答案为﹣.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18.±3i 【分析】设然后代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解:设为纯虚数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 解析:±3i【分析】设(,0)z bi b R b =∈≠,然后代入2(2)5z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解:设(,0)z bi b R b =∈≠,222(2)5(2)594z bi b bi ++=++=-+为纯虚数,∴29040b b ⎧-=⎨≠⎩,解得3b =±, 3z i ∴=±.故答案为:3i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19.【分析】利用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可得出可得出的最大值【详解】由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可得因此的最大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复数模的最值的计算可将问题转化为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解析:1【分析】 利用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可得出()111z i z i z i -+=--≤+-可得出1z i -+的最大值.【详解】由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可得()11111z i z i z i -+=--≤+-==+因此,1z i -+的最大值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复数模的最值的计算,可将问题转化为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轨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同时也可以利用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进行计算,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 20.4+3i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再结合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复数的加减法以及共轭复数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共轭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3i【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1243z z i -=+,再结合()f z z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15z i =+,232z i =-+,1243z z i ∴-=+1243z z i ∴-=-又()f z z =,()1243f z z i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复数的加减法以及共轭复数,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共轭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必考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框图》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8n ,则输出的s,k依次是()A.15,4B.15,5C.31,6D.31,72.某算法的程序框如图所示,若输出结果为12,则输入的实数x的值为A.2B.3C.52D.43.阅读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S的值为()A.72 B.90 C.101 D.110 4.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是121,则判断框内应填写()A .3?n <B .4?n <C .3?n >D .4?n > 5.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11112468100+++++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关于i 的不等式为( ).A .50i <B .50i >C .51i <D .51i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 .8B .16C .32D .64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2017n =,则输出的S =( )A .40344035B .20174035C .40364037D .201840378.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n 的值为( )A .2B .3C .4D .5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 .2B .5C .8D .2310.记[]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33,4.6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i的值是()A.4 B.5 C.6 D.7 11.下列程序框图中,输出的A的值是()A.117B.119C.120D.12112.下列程序框能表示赋值、计算功能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某商场制订销售计划时的局部结构图,则“计划”受影响的主要要素有________个.1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的值是__________.15.如图所示是地球温室效应图,则该图是________.(填“结构图”或“流程图”)16.(2011年苏州B6)如图,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_.17.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为________.18.如下图是判断“实验数”的程序框图,在[30,80]内的所有整数中,“实验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1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1ln2x 时,输出的y值为__________.20.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y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某项工程的横道图如下.()1求完成这项工程的最短工期;()2画出该工程的网络图.22.如图所示,利用所学过的算法语句编写相应的程序.23.画出求12-22+32-42+…+992-1002的值的算法的程序框图.24.设计程序框图,求出123499 2345100⎛⎫⎛⎫⨯-⨯⨯-⨯⨯⎪ ⎪⎝⎭⎝⎭的值.25.某班共有学生50人,在一次数学测试中,要搜索出测试中及格(60分及以上)的成绩,画出解决此问题的程序框图.26.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得知,2017年第一季度内,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为18 000件.为保证商品不脱销,商家在月初时将商品按相同数量投放市场.已知年初商品的库存量为50 000件,用K表示商品的库存量,请设计一个程序框图,求出第一季度结束时商品的库存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 ,k 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详解】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8n =,1i =,0s =,0k =第1次执行循环体,0r =,1s =,1k =,2i =第2次执行循环体,0r =,3s =,2k =,3i =第3次执行循环体,2r =,4i =第4次执行循环体,0r =,7s =,3k =,5i =第5次执行循环体,3r =,6i =第6次执行循环体,2r =,7i =第7次执行循环体,1r =,8i =第8次执行循环体,0r =,15s =,4k =,9i =此时,满足条件8i >,退出循环,输出s ,k 的值分别为:15,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基础题.2.A解析:A【解析】【分析】由已知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条件结构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2log ? 12? 1x x y x x >⎧=⎨-≤⎩,,的值,由输出结果为12,分类讨论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已知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条件结构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2log ? 12? 1x x y x x >⎧=⎨-≤⎩,,的值, 当1x >时,21log 2x =,解得x =当1x ≤时,122x -=,解得52x =(舍去) 综上所述,输出的实数x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程序框图,分析出程序的功能是解答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试题
选修(1-2)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独立性检验,适用于检查______变量之间的关系 ( )
A.线性
B.非线性
C.解释与预报
D.分类
2.样本点),(,),,(),,(2211n n y x y x y x 的样本中心与回归直线a x b y
ˆˆˆ+=的关系( ) A.在直线上 B.在直线左上方 C. 在直线右下方 D.在直线外
3.复平面上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中,C B A 、、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i 32+、i 23+、i 32--,则D 点对应的复数是 ( )
A.i 32+-
B.i 23--
C.i 32-
D.i 23-
4.在复数集C 内分解因式5422
+-x x 等于 ( )
A.)31)(31(i x i x --+-
B.)322)(322(i x i x --+-
C.)1)(1(2i x i x --+-
D.)1)(1(2i x i x -+++
5.已知数列 ,11,22,5,2,则52是这个数列的 ( ) A.第6项 B.第7项 C.第19项 D.第11项
6. 已知2()
(1),(1)1()2f x f x f f x +==+ *x N ∈()
,猜想(f x )的表达式为( ). A.4()22x f x =+ B.2()1f x x =+ C.1()1f x x =+ D.2
()21f x x =+
7.2020
)1()
1(i i --+的值为 ( )
A.0
B.1024
C.1024-
D.10241- 8.确定结论“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度为95℅时,则随机变量2
k 的观测值k 必须( ) A.大于828.10 B.大于841.3 C.小于635.6 D.大于706.2 9.已知复数z 满足||z z -=,则z 的实部 ( )
A.不小于0
B.不大于0
C.大于0
D.小于0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3)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4)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
命
题“
任意
角
θ
θθθ2cos sin cos ,44=-”的证明:
“θθθθθθθθθ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
2
2
2
2
2
4
4
=-=+-=-”过程应用了 ( )
A.分析法
B.综合法
C.综合法、分析法结合使用
D.间接证法
12.如果复数z 满足633=-++i z i z ,那么i z ++1的最小值是 ( ) A. 1 B.
2 C. 2 D.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 13.设复数z 满足i z i 23)1(+-=+,则z 的虚部是 。
14.从 ),4321(16941,321941),21(41,11+++-=-+-++=+-+-=-=,概括出第n 个式子为___________。
15.指出三段论“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数(大前提),2是自然数(小前提),所以2不
是最大的数(结论)”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
16.已知
i a i
i 31)1(3
+=+-,则__________=a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10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03)12(2
=-+--i m x i x 有实数根,求实数m 的值。
18.(12分)考查小麦种子经灭菌与否跟发生黑穗病的关系,经试验观察,得到数据如 下表所示:
试按照原实验目的作统计分析判断小麦种子灭菌与黑穗病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19.(12分)复数z 满足|z |=1,且01
22<+
+z
z z 。
求z
20.(12分)已知R d c b a ∈、、、,且,11>+=+=+bd ac d c b a ,求证:d c b a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21.(12分)某校高一.2班学生每周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x (单位:h )与数学成绩y (单
22.(
12分)若10000531>++++n ,试设计一个程序框图,寻找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
高中新课标数学选修(1-2)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
2.A ;
3.B ;
4.B ;
5.B ;
6.C ;
7.A ;
8.B ;
9.B ;10.C ;11.B ;12.A 。
二、填空题 13.3;
14.2
)
1()1()1(169411
21
+-=-++-+-++n n n n n ; 15.小前提错误; 16.i 32--。
三、解答题
17. 解:设方程的实根为0x ,则03)12(02
0=-+--i m x i x , 因为R m x ∈、0,所以方程变形为0)12()3(0020=+-++i x m x x ,
由复数相等得⎪⎩⎪⎨⎧=+=++01203002
0x m x x ,解得⎪⎪⎩
⎪⎪⎨
⎧
=-=121
210m x ,
故12
1
=
m 。
18.解:841.38.438476250210)5018420026(4602
2
>≈⨯⨯⨯⨯-⨯⨯=
k , ∴有95℅的把握认为小麦种子灭菌与否跟发生黑穗病有关。
19.解:由题意可知:ααsin cos i z += 则ααααcos sin 2sin cos
22
2
i z +-=
ααsin 2cos 22i z +=
ααsin cos 1
i z
-= ∴0)sin cos sin 2()cos 32(cos 122
<+++=++i z
z z ααααα
∴⎩
⎨⎧=+<+0sin cos sin 20cos 32cos ααααα
若0sin =α则12cos =α,由0cos 32cos <+αα得1cos -=α,1-=z 若21cos -
=α,则2
1
2cos -=α0cos 32cos <+αα得i z 2321±
-= ∴1-=z 或i z 2
3
21±-
= 20.证明:假设d c b a 、、、都是非负数 因为1=+=+d c b a , 所以1))((=++d c b a ,
又bd ac bc ad bd ac d c b a +>+++=++))((,
所以1≤+bd ac ,
这与已知1>+bd ac 矛盾。
所以d c b a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21.解:因为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间具有相关关系。
可以列出下表并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
于是可得53.34
.1544
.5451010ˆ2
10
1
210
1
≈=
--=∑∑==x
x
y x y
x b
i i
i i
i , 5.134.1753.39.74ˆ≈⨯-=-=x b y a
, 因此可求得回归直线方程5.1353.3ˆ+=x y
, 当18=x 时,7704.775.131853.3ˆ≈=+⨯=
y
, 故该同学预计可得77分左右。
2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