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方法和环境污染控制等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基础知识,具备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估、监测能力,有环境保护领域的灵敏度和责任心,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能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管理等领域设计和管理较复杂的工程方案和技术方案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环境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价、监测、管理等技能;2.培养具有环境保护领域的灵敏度和责任心,掌握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意识;3.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知识,解决实际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4.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掌握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和理论。

三、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环境学科、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知识;2.掌握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设计、规划、评价、监测、管理等技术;3.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技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4.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和理论。

四、培养内容1.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质学等相关内容。

2.环境监测与评价学习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环境评价的方法。

3.环境保护工程学习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

4.环境管理学习环境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内容。

5.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学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了解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实验、案例教学等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运营、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工程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需要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政府部门、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从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亦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与运营等基本训练。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实验基本技能,并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环境工程原理、微生物学、机械制图及土建等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用以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熟悉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

3. 具有本专业环境工程方向的专门知识,掌握基本环境污染控制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对环境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对本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高新技术的发展1 / 8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具有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管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学制:本科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原理、给排水管网工程、环境工程设计实践、清洁生产及环境材料、环境工程设备与施工等。

六、专业特色课程给排水管网工程(校级精品课程)、水与废水的物化处理(双语教学)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见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见附表二)2 / 8附表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①2011级《大学英语》课程仍然按照“9+3”模式设置,采用分级教学方式。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是现代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其培养的学生旨在掌握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利用和能源conservation的工作中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阐述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基本概况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掌握环境科学基础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素养和实际能力,具体培养目标为:1.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调查与勘察、环境监测与测量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2. 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管理、环境政策与法规等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排放控制和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 环境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研究和实践能力,在环境污染控制、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探索。

4. 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要求学生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胜任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工作。

二、课程设置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特点如下:1.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学、物理化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等,旨在打下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和思维模式。

2. 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环境调查与勘察、环境监测与测量、环境管理、环境政策与法规等,为学生提供环境保护、排放控制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 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大气环境工程、水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毕业设计与实习:包括毕业设计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方法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应用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实践和项目课。

1. 实验课:实验课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技能与思维,从实验课开始训练学生的海绵式吸收知识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旨在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环墬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素养,具备环境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具备环境管理与规划能力,具备环境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具备环境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具备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能力,具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及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能力,具备环球变化的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培训、教学、科普和管理能力,具备跨学科综合交叉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另一个核心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获得环境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管理与规划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环境管理原理、环境规划原则、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与法规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环境管理与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管理支持。

(4)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原理、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环境风险管理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环境管理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法律与政策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环境保护法律、环境政策原则、环境管理机制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法律和政策的内容,为环境管理与规划提供法律依据。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环境工程复合型人才。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掌握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领域,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知识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3.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1.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根据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及表达能力;2.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分析监测、环境评价等综合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管理工作;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能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职业素质要求1.综合素质要求:①工程项目评价、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认识和系统表述环境工程管理问题,以及初步设计的能力;具备建立环境问题的分析模型的能力;识别及分析环境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因素;具备企业环保工程设计的综合能力。

②实验与分析能力:熟悉环境工程专业国家与行业标准;具备查询相关资料或者电子文献的能力;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与总结。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环境生态工程是一门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具备牢固的环境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2.具备环境监测、评价和预测的能力;3.具备环境修复和污染防治的技术和方法;4.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能力;5.具备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能力;6.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1.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等;2.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预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3.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修复技术等;4.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管理原理、环境法规与政策、可持续发展管理等;5.专业选修课程: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修复、生态城市规划等;6.实践环节:环境工程实验、环境规划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1.实验教学:通过环境工程实验室和生态修复实验室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环保部门、生态修复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实训,熟悉实际工作环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环境调研、生态保护活动等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4.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就业前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环保部门、科研院所、环境监测公司、生态修复企业等单位的研究、设计、管理和技术工作。

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宁波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2 34 17 17

133M15A
水化学实验 Aquatic ChemistyExperiment
0.5
修 133M16B ★◆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
3
★资源生物学 132M06A Fishery Resource Biology
2.5
132M19A
资 源 生 物 学 实 验 Fishery Resource Biology Experiment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40 学分,其中必修 26.5 学分,选修不少于 13.5 学分。
在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任意选修 8 学分及以上,获得创新创业训练 4 学分。
2、学分分配汇总表
必修课
课程分类
通识 教育 平台
学科大类 教育平台
专业教 育平台
专业方 向模块
小计
通识教 育平台
学科大 教育平

学分数 32 24 28.5 26.5 111 10
1 17 17
132M16A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0.5
17
17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Monitoring and 选 132M18A Assessment of Aquatic Environment
2
修 133M01A 环境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1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A
有机化学AOrganic Chemistry A 有 机 化 学 实 验 AOrganic Chemistry
1 experiment (A)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和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该专业涉及到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二、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环境问题;2.具备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和污染控制;3.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协作工作;5.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

三、培养方案1.专业核心课程(1)环境化学:介绍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和反应机制,培养学生分析环境样品的能力;(2)环境监测与分析:介绍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环境样品分析的技能;(3)环境保护与治理:介绍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4)环境工程原理:介绍环境基础设施和工艺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环境工程设计和管理的能力;(5)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2.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2)实习:组织学生到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方法;(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进行一个环境工程设计项目或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选修课程(1)环境法律与政策:介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培养学生了解和遵守环境法规的能力;(2)绿色化学:介绍环境友好的化学合成和环境友好的化学产品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环境经济学:介绍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在环境决策中考虑经济因素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水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具备环境污染及防治、环境生态及资源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基本环境污染控制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对环境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3)工程要求受到环境工程实验技能、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与运营等基本训练,了解环境保护及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4)素质要求具备对人类健康、生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关怀理念。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2.主要课程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矿山环境保护*。

(*特色课程)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修业年限:3-6年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202.5学分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环境规划、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厂矿企业、环保产业等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

七、环境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在培养过程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环境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5.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基础等;2.专业课: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等;3.实践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实验、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调查与评估等;4.选修课:包括环境法与政策、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生物工程等。

三、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环境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实习实训1.暑期实践:学生将在大学暑假期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习,亲身感受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2.毕业实习:学生将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创新能力培养1.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2.学术交流与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比赛,提升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3.创业实践:为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六、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类环保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企业参访: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

七、就业指导。

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工程专业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环境素养和环保意识的工程师。

1.培养目标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设置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具体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源控制与治理、环境生态工程、废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课程。

3.课程设置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学科基础;(2)环境工程基础课程: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为学生后续的环保技术学习提供理论基础;(3)环保技术课程:包括污染源控制与治理、废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课程,让学生掌握环保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4)实践教学:包括环境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环境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保工程中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环境工程实践是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实验、考察和综合实践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掌握环保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工程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环保工作和需求,加深对环保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完整版)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完整版)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优良,具备水、气、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环境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环境保护与给排水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有关学校从事环境专业教育工作。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与评价、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和给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与给排水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噪声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对污染物的分析研究、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初步能力.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优良,具备水、气、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环境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环境保护与给排水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有关学校从事环境专业教育工作。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与评价、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和给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与给排水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噪声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对污染物的分析研究、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包括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三门课程。

所有学位课程的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本专业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其中必修课116学分,选修课48学分(包括任意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本专业设置工程技术类学科教育平台33学分(其中必修27学分,选修6学分)和专业教育平台37学分(其中必修29学分,选修8学分)。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了污染控制、给排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社会需求及其特点设置课程,共40学分,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14学分。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分别要求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宁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七、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四)
2)带“◆”号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共4 门。

3)带“*”号课程为建议修读课程。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共51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