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doc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药理学基础知识:
- 药物分类与命名
-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 药效学和剂量-效应关系
- 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 镇静催眠药物
- 麻醉药物
- 抗癫痫药物
- 抗抑郁药物
- 抗精神病药物
3.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 抗高血压药物
- 抗心绞痛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血液凝结与溶解药物
4. 消化系统药理学:
- 胃肠道药物
- 肝脏疾病药物治疗
5. 免疫药理学:
- 免疫调节剂
- 抗感染药物
6. 妇产科与儿科药理学:
- 妇科用药
- 儿科用药
7.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
-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 口服避孕药物
8. 抗肿瘤药理学:
- 化疗药物的分类和药理作用
- 肿瘤相关的生物治疗药物
9. 抗感染药物:
- 抗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
10. 抗炎药物:
- 类固醇抗炎药
- 非类固醇抗炎药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考点,并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考题。

具体的考试大纲会有所差异,考生需要参考所报考的地区或机构发布的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来进行复习。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药理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应。

执业医师考试中,药理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了解药理学的内容和要点,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按照执业医师考试的药理大纲,介绍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常见药物的应用。

一、药物的分类1. 根据来源分类药物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指的是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药物,如中药。

合成药物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合成或改造天然物质而得到的药物,如西药。

2.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3. 根据使用范围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如心脑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1. 靶点蛋白药物通过与特定的靶点蛋白结合,从而改变其生物活性。

靶点蛋白可以是细胞膜上的受体,也可以是细胞内的酶、离子通道等。

靶点蛋白与药物结合后,可以激活或抑制其生物效应。

2.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会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酶系统代谢转化成更容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

3.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和效应。

三、常见药物的应用1. 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

2.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抗流感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流感等。

3.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肿瘤。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肿瘤药物可以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4. 心脑血管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药理学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药理学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药理学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药理学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首过消除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三、胆碱 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受体激动药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药(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喷他佐辛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拮抗药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1)选择性钙拮抗药(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药名2.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I类钠通道阻滞药(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IV类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六、抗心律失常药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强心苷类(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十八、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1.利尿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3.β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抑制药(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5.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一、利尿药1.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噻嗪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5.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7.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1.H1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2)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五、抗消化性溃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疡药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口服降血糖药(1)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二十九、 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1)各代产品的特点(2)临床应用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氯霉素(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磺胺类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3.其他类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结核病药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三十六、抗疟药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1)半数有效量系(2)半数致死量(3)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1)首过消除(2)吸入给药(3)注射给药(4)局部给药2.分布(1)血浆蛋白结合率(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4)解离度3.代谢(1)药物代谢酶(2)药酶诱导剂(3)药酶抑制剂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5.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1)半衰期(2)清除率(3)表观分布容积(4)生物利用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1)药理作用(2)临床作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2)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代表药物(2)药理作用(3)不良反应八、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部麻醉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部麻醉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䓬类(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3)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苯海索(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氯氮平(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氟西汀(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纳洛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塞来昔布(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通道阻滞药 1.分类及代表药物(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1)Ⅰ类钠通道阻滞药类(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Ⅳ类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利尿药(1)呋塞米的药理作用(2)呋塞米的临床应用4.强心苷(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十九、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1)降压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应用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二十一、利尿药与脱水药1.袢利尿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噻嗪类(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保钾利尿药(1)螺内酯的药理作用(2)螺内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1)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2)乙酰唑胺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1)甘露醇的药理作用(2)甘露醇的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5.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7.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2)右旋糖酐的临床应用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1.H1受体阻断药(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H2受体阻断药(1)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2)雷尼替丁的临床应用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抗过敏平喘药(1)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2)色甘酸钠的临床应用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1)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2)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2)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口服降血糖药(1)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胰岛素增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九、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1)缩宫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麦角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前列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一、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阿奇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3.林可霉素类(1)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2)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三十二、氨基苷类抗生素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三、四环素类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三十四、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磺胺类(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及复方新诺明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其他类(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1)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六、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3)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吡嗪酰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七、抗疟药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1)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2)氯喹、青蒿素的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1)伯氨喹的药理作用(2)伯氨喹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1)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2)乙胺嘧啶的临床应用防的抗疟药三十八、抗恶性肿瘤药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医学课件-期末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课件

医学课件-期末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课件


学习方法:理解各种概念的明确定义与相 互联系。理解高血压、 心绞痛及心律失常 的发病主要机理,与药物的针对性。理解 beta受体阻断后产生兴奋还是抑制作用与 膜稳定之间的关系。
Q-1 How are Drugs in this chapter classified Anti-adrenergic drug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e: (a) α adrenergic blockers, (b) β adrenergic blockers, (c) α, β adrenergic blockers.
Anti-adrenergic drugs
期末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α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 受体阻断 应用 药 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2)临床应 受体阻断 β 肾上腺素 用( 3 )不良反应及禁忌 药 证(4)代表药物:普萘 受体阻断 药 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 尔及艾可洛尔

Q-3 试述阻断 alph-2 受体产生的效应 α2 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 enhance noradrenaline release by blocking presynaptic α2 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ing the negative feedback). The reflex tachycardia results from the augmented release of noradrenaline.

Q-4 Describ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onselective and competitive α Adrenergic blockers (Phentolamine (酚妥拉明) and tolazoline )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I.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药物的作用原理-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II. 药物的化学基础-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药物的合成与纯化方法- 药物的稳定性和降解III. 药效学- 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 药物受体与信号传导- 药物的药效类型和作用强度IV. 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V. 药物的毒理学- 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 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VI. 药物的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的原则-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药物的联合使用和相互作用VII. 特定药物类别的药理作用- 麻醉药- 镇痛药- 抗炎药- 抗感染药- 心血管药物- 神经系统药物- 内分泌系统药物- 抗癌药物VIII. 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与开发- 药物筛选和优化- 药物的临床前试验- 药物的注册和批准流程IX. 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药物的市场准入和监管X. 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药物政策- 药物的合理选择和用药指南-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问题- 药物政策和法规XI. 药物的未来发展- 新型药物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药物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XII. 复习与考试技巧- 药理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解题技巧和考试策略- 药理学案例分析附录- 药理学重要术语和定义- 药物分类表- 药代动力学公式和计算方法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的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目- 药理学研究的学术期刊和数据库请注意,这份大纲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有所不同。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课程要求和教师的指导来准备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新)
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
(1 )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S.促凝血药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抗贫血药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类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利福平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3.乙胺丁醇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吡嗪酰胺
呋塞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强心苷
(1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1 )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2.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药理学名师辅导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药理学名师辅导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药理学名师辅导讲义第六篇药理学第1章考纲要求①药物代谢动力学:吸收(首过消除)。

②分布: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③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

④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

⑤药物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复习要点www.examw.com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学科,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1.吸收(1)概念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有些用药只要求产生局部作用,则不必吸收。

不同给药途径有不同的药物吸收过程和特点。

(2)首过消除(首过代谢、首过效应)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于胆汁首过清除高时,生物利用度则低,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物量就少。

要达到治疗浓度,就必须加2.分布药物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后,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达到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称,称为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脂溶度、毛细血管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与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pKa和局部的pH值、药物转运载体的数量和功能状态、特殊组织膜的屏障作用等。

3.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鉴别(2)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①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但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③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t1/2可基本消除干净。

④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和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原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等。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抗菌药、抗炎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神经药等。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代谢酶和排泄途径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药效和体内药物浓度的影响,以及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策略。

特殊人群用药: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等。

临床常见疾病用药: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等。

药品安全管理:药品安全性的监测与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以及药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参考。

通过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医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首过消除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4)代表药物八、局部麻醉药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4.氯氮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纳洛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拮抗药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1)选择性钙拮抗药(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2.硝苯地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维拉帕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尼莫地平临床应用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Ⅰ类钠通道阻滞药(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Ⅳ类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3.利尿药呋塞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强心苷(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3.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的药理作用二十、抗高血压1.利尿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药 2.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一、利尿药1.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噻嗪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S.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7.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1.H1受体阻断药(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四、作用于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呼吸系统的药物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1)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1)各代产品的特点及常用药物(2)临床应用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氯霉素(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磺胺类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其他类(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结核病药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吡嗪酰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六、抗疟药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

药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本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绪言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概念。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2、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药物血浆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2、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曲线、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的概念。

3、药物与受体: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四)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1、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2、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心理因素、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1、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及递质。

2、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布及生理效应。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及分类。

(六)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1、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

(七)肾上腺素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八)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药的概念、分类。

2、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2013-02-07 15:50【大中小】【我要纠错】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部分内容为下,其中“红色”部分为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变化内容,“黑色”部分为不变内容。

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1.吸收首过消除力学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4)代表药物八、局部麻醉药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4)不良反应及防治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4.氯氮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3)不良反应3.喷他佐辛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拮抗药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1)选择性钙拮抗药(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2.硝苯地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维拉帕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尼莫地平临床应用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Ⅰ类钠通道阻滞药(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Ⅳ类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1.利尿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3.β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5.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一、利尿药1.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噻嗪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1)各代产品的特点(2)临床应用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氯霉素(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磺胺类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其他类(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结核1.异烟肼(1)临床应用病药(2)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六、抗疟药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2.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构效关系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

3.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

4.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和递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等。

5.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等。

6.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等。

7. 呼吸系统药理学: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平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等。

8. 消化系统药理学: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抗溃疡药、助消化药和止吐药等。

9. 血液系统药理学:血液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血液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抗贫血药、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等。

10. 泌尿系统药理学: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泌尿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利尿药和脱水药等。

11.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和降血压药等。

12. 抗炎药和免疫调节药: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免疫调节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抗痛风药和免疫抑制药等。

13. 抗肿瘤药: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和生物反应调节药等。

考生需把握好今年的二试考试机会,有的放矢针对性备考。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一、背景介绍
药理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
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临床执业
医师考试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考试之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其
中药理学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考试内容
1. 药物的分类与命名
药物按照其作用机制、化学结构、用途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例如抗生素、抗凝血剂、抗焦虑剂等。

了解药物的分类有助于理解
其作用原理和适应症。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药物的药理学基础,也是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关键步骤。

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
化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例如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治疗感染,降压药物通过调节血管张力来控制血压。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合理选择药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考虑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药物在不同人群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预防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5.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疗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预防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备考建议
1. 阅读教材和参考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单元细目要点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
(1)副反应
(2)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
(4)停药反应
(5)变态反应
(6)特异质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

(1)半数有效量
(2)治疗指数
3.药物与受体
(1)激动药
(2)拮抗药
二、药物代谢动 1.吸收首过消除
力学
2.分布
(1)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
4.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
(2)零级消除动力学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
2.毛果芸香碱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四、抗胆碱酯酶药和
胆碱酯酶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

(1)作用机制
(2)药理作用
(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

(1)毒理作用机制
(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
体阻断药阿托品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中毒
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1.苯妥英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