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综述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地表水和降雨水向地下渗透形成的水文地质介质,在地下水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以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1.主要污染源地下水受到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渗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污染。
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工业废渣、废水等都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危害,比较典型的如石油、煤焦化、化工、电镀、印染、皮革等行业造成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生活污水中的食品废弃物、洗涤清洁剂、油脂等物质,都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这些化肥农药在雨水的冲刷下渗漏入地下水,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细菌、氨氮等因素也是地下水受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污染程度地下水污染程度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中有机物、重金属、化学氧需求量(COD)等物质超标问题突出;二是地下水中细菌、致病源等微生物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不仅对地下水的水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直接危害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污染影响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影响水生态环境的健康,使得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下水是现代都市人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下水的污染给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
地下水也是众多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用水来源,地下水的污染也直接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治理地下水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一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
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一三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
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
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
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
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
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
以我国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
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
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农业灌溉等众多领域。
然而,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水源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及其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城市排放,其中农业活动是主要的源头。
农田施肥、农药使用和农业养殖等过程中,随着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大量的氮养分进入土壤并转化为硝酸盐。
在地下水中,硝酸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迁移能力,容易积累并蔓延到水源地。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不完全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硝酸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硝酸盐污染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硝酸盐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速藻类和蓝藻的生长,形成水华,并引发水体缺氧等问题。
其次,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经过硝酸盐还原菌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胃酸反应可生成亚硝胺,这些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具有致癌和致畸的风险。
此外,硝酸盐还会降低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来源控制:合理管理农业活动,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养殖废弃物的排放是关键。
通过科学耕作制度、改进施肥及农业排水管理等措施,减少硝酸盐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的量。
2. 除硝技术:目前主要的除硝技术包括生化法、物化法和生物法。
生化法是通过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常用的方法有反式除硝和厌氧反硝化技术。
物化法是基于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原理,主要应用于地下水处理系统中。
生物法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和转运硝酸盐,如植物修复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治理手段。
3. 地下水位控制与流域管理:通过合理地进行地下水位的控制和流域管理,可以减少硝酸盐的迁移和扩散,降低地下水受到硝酸盐污染的风险。
4. 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硝酸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状况,对污染源进行溯源追查和评估,并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污染范围广泛,且持续加剧。
我国是一个严重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尤为突出,致使地下水的饮用、工农业用水受到了极大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危害着水质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来改善地下水质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在物理方法中,主要包括吸附剂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剂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物截留并去除。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质氧化还原,从而降低其浓度。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实现去除。
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代谢作用进行治理。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通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愿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 正文2.1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浅析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CATALOGUE 目录•地下水污染概述•地下水污染类型•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结论与展望地下水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使其水质恶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通常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污染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物等,化学污染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生物污染则包括细菌、病毒等。
地下水污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地下水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其次,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土壤质量,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再次,地下水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最后,地下水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引起癌症等疾病。
因此,防治地下水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悬浮物污染颜色污染气味污染030201物理污染酸碱污染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细菌污染病毒污染生物污染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的监管和预警。
对违法排放和污染地下水行为,依法严厉惩处,提高违法成本。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明确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目标、责任和义务。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
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强化污染源控制加强受损地下水的修复工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理。
建立地下水修复工程评价体系,对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和经济性。
修复受损地下水物理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可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化学法生物法水质指标监测地下水的水质指标,如pH 值、电导率、总硬度等。
地下水资源污染评估和修复技术综述
地下水资源污染评估和修复技术综述地下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评估和修复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评估是为了了解污染程度、污染源和传输途径,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
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并分析水样,确定水质指标的浓度。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浊度、pH值、电导率、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地下水体的水动力特征、地下水补给源和周围环境的地质情况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评估过程中,还需要确定地下水污染源和传输途径。
常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活动、生活废水和地下储油设施等。
通过调查污染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从而预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传输途径。
了解污染物的传输途径对于制定修复方案和预测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修复地下水资源的技术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屏障、渗透壁和针对性抽取等手段来阻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来处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使其达到安全水质标准。
屏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通过在污染源周围建立一层不透水屏障,阻止污染物向地下水体传播。
常用的屏障材料包括粘土、聚合物和水泥等。
渗透壁技术是在地下水中建立一道隔离层,将地下水分成两个独立的区域,阻断污染物的传输。
常用的渗透壁材料包括聚乙烯、钢板和玻璃钢等。
物化修复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
吸附剂是一种常用的物化修复技术,通过吸附剂吸附污染物,从而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孔隙硅胶和铁氧体等。
氧化剂主要是利用氧化反应将污染物进行分解,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
还原剂则是通过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铁离子和金属铁等。
《2024年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范文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地下水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探讨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措施。
二、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1. 污染程度严重我国地下水污染程度严重,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其中,工业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其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毒性高,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
2. 污染范围广泛地下水污染的范围广泛,不仅在城市地区存在,农村地区也存在。
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遭受了严重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3. 治理难度大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难度大,一方面是因为地下水的流动性差,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地下水的污染往往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理。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措施1. 强化法律责任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强化法律责任。
对于违法排放废水、污染地下水等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应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地下水污染的监管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措施。
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理地下水污染。
同时,应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3. 推广先进技术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
应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水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应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4. 加强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对策综述
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对策综述地下水是可再生的重要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地下水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地下水污染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
本文将综述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地下水保护管理制度是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的基础。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监测和管理。
同时,建立一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的污染源。
其次,加强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是地下水污染防范的重要手段。
要对工业企业和农业及其他污染源进行严格的准入管理,确保其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源,应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如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以防止其对地下水造成进一步污染。
第三,加强地下水监测和保护是防范地下水污染风险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监测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加强地下水保护,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开采,防止过度抽取和碎片化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
第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宣传地下水保护知识等方式,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其自觉参与到地下水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来。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地下水保护的合力。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地下水污染防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研发和推广高效、低成本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效果和治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运动和环境行为过程的研究,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要加强对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防范对策的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地下水保护和治理工作的监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
同时,开展定期的评估和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地下水污染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综述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中。
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地下水进行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任务之一。
一、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来源地下水污染的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人工填埋场、矿山提取等。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综述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技术。
生物技术可以分为生态修复和微生物处理两种。
所谓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净能力来还原受损生态系统。
而微生物处理则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进行污染物分解,其中又可以分为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和光催化降解。
2. 化学技术化学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地下水进行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技术。
主要有氧化还原技术、吸附技术和膜分离技术。
氧化还原技术分为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吸附技术分为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氧化亚铁吸附等。
而膜分离技术则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水中的污染物逐渐分离的技术。
3. 物理技术物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对水体进行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技术,主要有气浮法、微波吸附和超滤等。
气浮法是一种通过将气泡注入水中,使水中的污染物随着气泡上浮而分离的技术。
微波吸附则是通过微波辐射改变水中物质和分子的运动形态,从而加速污染物的解吸和转移。
而超滤技术则是通过把水压力作为动力,使水过滤膜的孔隙,使污染物被截留在超滤膜表面。
4. 综合治理技术地下水治理中,综合治理技术往往将多种技术相结合应用。
例如,多层生物反应器、化学等效技术和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等,这些综合治理技术都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地下水环境,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三、总结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难度较大,而且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多种挑战和风险。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在许多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各种化学污染物,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含水层。
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也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渗入地下。
城市垃圾填埋场如果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逐渐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还受到了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此外,地下储油罐的泄漏、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等,都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
被污染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动植物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同时,污染的地下水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工业污染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系统。
例如,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农药中的有机化合物,在雨水的冲刷和灌溉的作用下,容易渗入地下水中。
3、生活污染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也是生活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地质因素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含水层的渗透性较强,污染物更容易在地下水中扩散和迁移,从而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地下水污染综述
地下水污染综述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进行综述。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学品使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以及石油、化学品泄漏等。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地下水流动等。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被输送到不同的地点,使得更多的土地和水体受到污染。
其次,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水源,一旦被污染,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例如,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可能会导致水源中毒,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治理地下水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首先,应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废水处理制度,并加大处罚力度。
其次,可以采用地下水位下降方法,降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应污染物的微生物来降解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
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治理地下水污染,预防地下水污染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此外,应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地下水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总之,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和预防地下水污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下水的洁净,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章共计446字。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技术综述
芘等物质 随降雨 沉降 , 通过 地表径 流进入 水循环 中, 地表 水 对
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 工业废渣包括各类 矿渣 、 粉煤 灰 、 选矿 场尾 矿及污 水处 理 厂 的污泥等 。这些废物 中的污染物 由于降水等 的淋滤 作用 , 进 入水体 , 成污染。 造 12 2 城 市污染源 .. 城市生活污水 和生活垃圾是 污染地下 水
berat e a i ( R )w sdsusdi dt l S m ugso s nte eerh peet n adt a etehoois fh on — l ec v re P B a i se e i o esget n sac , rvni , n et n t nlg e ud i b rr c n a. i o hr o r m c e ot g r
发展 有 重 要 意 义 。
工业废水通 过水循 环直接 污染地 下水 。工 业废水 若不 经 过处理 而直 接排 入地 表水 或地 下水 , 都是 导致地下水化 学污染
的 主要 原 因 。
工业废气 , H S C :C S 2 氮氧化物 、 如 、 O 、 O、O 、 工业 粉尘 、 苯并
w t rp l t n we e gv n a e ol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ie . uo
K y wo d : o n wae ;p l t n;P e r s g u d tr ol i r uo RB:r me it n e da i o
随着工业 的发展 和城 市化进 程 的加快 , 大气 污染 , 体 污 水 染和 固体废物 污染严 重 , 地表水体 恶化 , 水资源 缺乏 , 淡 对地下 水的过度开采 , 导致地下水污染 问题 日益 突出 , 因此 , 究地下 研 水水体污染状况 , 测地 下水 的水质 变化 , 监 采用 合理 经济 的污 染处理与 防治技 术 , 对保 护地下 水资 源 , 实现经 济社 会可 持续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综述及未来研究方向预测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综述及未来研究方向预测一、引言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农业、城市污水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修复地下水污染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地下水污染的分类地下水污染可以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类。
自然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在经过地质岩石等物质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污染物并污染了地下水。
人为地下水污染则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涉及到的污染源比较广泛,其中包括:化工厂、矿山、农田、城市排水等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等。
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现状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和污染物质,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修复方法。
1.传统技术传统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法主要是通过重力、过滤和吸附等机制来去除污染物,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染物,如氧化还原、絮凝沉淀和配位等方法,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体代谢作用来修复污染,其中包括自然生物降解和人工增加微生物代谢等方法。
2.先进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典型的先进技术包括电化学修复、微生物修复、吸附剂修复、生物电化学修复和多相流修复等。
四、未来研究方向预测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已经开始向着高效、低成本和低风险的方向发展。
1.高效方向新型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去除效率和更短的修复时间。
例如,新型吸附剂需要具备更高的吸附效率以及更低的饱和点,同时要兼顾经济性。
2.低成本方向对于具备低成本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例如,利用膜分离技术降低处理成本,同时通过多种先进技术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3.低风险方向在新型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中,减少人身、环境等被污染的风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方向。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前言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是严重污染。
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之源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巨大破坏。
那么,这巨大的破坏源自何处?源自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目前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是浅层的地下水,由于地表水的污染比较普遍,自然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也比较普遍。
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这些更大范围的污染,影响的人群更广泛,更难治理。
一.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1.1地下水污染简介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地下水污染,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
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
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
地下水污染综述
地下水污染综述[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数量上的需求增加,而且对质量的追求亦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人类对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气体和液体废物的处置不当,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的已对人的正常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
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要治理是需付出巨大代价的。
全社会应关注地下水管理,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地下水保护。
根据目前地下水出现的较多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管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全社会都应珍惜、爱惜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关键词】地下水;污染;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一、地下水概述1、地下水的定义:在2002年我国水利部门发布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其中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地下水是指其地理位置储存于地下的含水层中,其与降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并且逐年可以回复的动态水量。
《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中对地下水定义为:埋藏于地表以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水资源。
在理论学术界中,不同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地下水是在自然或人为活动下,在大气降水及各种地表水渗入地下,最后能够在地下含水层中生成、发展和演变,是自身依附于地下含水层并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水体。
2也有学者认为,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及土壤的各种孔隙、裂隙或洞穴中的水体,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状况。
3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地下水的概念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这样既给具体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便,又不利于展开对地下水理论的细致研究。
2、地下水的资源价值2.1地下水为人类饮用水提供水源: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地下水是大多数城市主要的补给水源,如何治理地下水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及影响地下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的排放或漏油等事件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良好的地下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污染的地下水不仅降低了水质,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目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人工干预地下环境的物理特性,达到去除或限制有害物质的传输。
其中较为常见的物理方法有通气系统和气提法等,在治理程度方面效果较好。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品或者利用化学反应机制,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低毒物质。
其中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法、絮凝沉淀法等,因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等特点,用于污染物质的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通过人工引进微生物使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有机质、氮和磷等,与化学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很多独特优势,例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处理效果也受生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偏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未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
尽管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新的污染物的不断涌现和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污染治理技术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必须寻求更先进、更高效的处理方法,并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技术以满足治理的需求。
二是政策的完善。
政策是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政策法律、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环境监管、政府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特别是促进技术创新、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等,以更好地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和进展。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地表水污染的一种,是植物、动物或人类活动中的污染物汇集在地表水以外的空间环境中,而发生的一种污染状况。
它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是由于持续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1、污染物的存留期长: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具有较为持久的寿命,故地下水污染物的恢复期较长。
在其存续期内,污染物会经常蔓延到更大范围,从而威胁更大范围的水质。
2、耦合性弱:污染物可以在地下水中快速扩散转移, 并能穿越沉积物,使其越过污染限制范围,而且难以预测。
3、污染危害隐晦:由于地下水往往隐藏在地下,无法直观观测,而污染通常是微量不断的,危害变化往往带有慢性效应,所以对其影响以及危害的发现远滞后于发生。
4、污染往往污染水的形成和发展:地下水污染往往会影响地下水的新陈代谢, 限制水体的形成以及大范围破坏生态系统的发育,以及水质的恢复。
1、治理源头污染:重点治理工业废水、污水管道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地下管道排放排放口。
2、法规限制污染源:实施严格的污染物析出技术和管理技术。
加强对空气、水污染的监测,及时发现水系环境污染,制定和完善法规法规。
3、坚持防治一体化:实行污水分析、治理方案编制、污染源检查、污染源实施及治理等方式,强化结构及属性管理,实现整体解决和可持续防治。
4、坚持综合施控技术:加强现场勘察,实施准确治理,开展有效管理,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强城市水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
三、总结地下水污染是地表水污染的一种,主要特征是污染物的存留期长、耦合性弱、污染危害隐晦以及污染往往污染水的形成和发展,防治措施包括治理源头污染、法规限制污染源的实施、坚持防治一体化和坚持综合施控技术等。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卫生安全标准或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地下水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以及防治措施。
1. 污染源广泛:地下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工业、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填埋场和化学品泄漏等多个方面。
不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 污染物迁移速度慢: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迁移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后果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才显现出来,甚至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3. 污染程度复杂多样:地下水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源的性质、地下水流动速度和含水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可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可能只是轻微受到了污染。
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科学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加对水资源的投入。
2. 污染源治理: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多个领域的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推行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地下水检测与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网,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与检测。
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评估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4. 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进行处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5. 公众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和重视度。
通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地参与到地下水保护中来。
地下水污染具有污染源广泛、污染物迁移速度慢和污染程度复杂多样等特征。
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污染源治理、地下水检测与监测、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以及公众教育与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就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1.污染来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农业灌溉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生活污水则含有大量的生物性有机物和氨氮。
农业灌溉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还会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2.污染物种类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硝酸盐等。
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等。
重金属则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包括铬、镍、铅、汞等。
氨氮和硝酸盐则主要来自于农田排放和化肥农药使用。
3.污染影响地下水污染会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重威胁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地下水污染还会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1.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恢复地下水的水质。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技术等。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向受污染地下水区域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的。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通过向地下水中添加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的方式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的。
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技术是通过向地下水中添加吸附剂,将有机物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的修复。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预防和减少地下水的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包括地下水保护区划定、源头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等。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的综述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的综述摘要: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水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的阻隔技术装置在保护地下水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及其应用情况,探讨了其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引言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广泛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但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存在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的区域。
因此,开发和应用高效的阻隔技术装置对于保护地下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概述2.1 堵漏墙技术装置堵漏墙技术装置通过在地下埋设隔离带或隔离板等来阻止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陶土和土工合成材料等。
该技术装置具有操作灵活、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2.2 地下柱状体技术装置地下柱状体技术装置通过在地下埋设柱状阻隔体来减缓或截断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
常见的柱状体材料包括铁屑和活性炭等。
该技术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但仍存在柱状体阻隔效果难以保证和装置寿命的问题。
2.3 环带技术装置环带技术装置通过在地下埋设环状隔离带来限制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
常用的环带材料包括活性炭、颗粒状铁和生物纤维等。
该技术装置具有阻隔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但存在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3.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应用情况目前,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堵漏墙技术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厂和加油站等场所,有效阻隔了污染物的迁移。
地下柱状体技术装置则常用于石油开采和化学品生产等领域,成功减缓了地下水污染物的扩散。
环带技术装置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废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防止了地下水污染。
4. 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的优缺点4.1 优点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技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对污染物的迁移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有效保护地下水质量;- 操作相对灵活,适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污染源类型;- 对环境影响较小,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污染综述[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数量上的需求增加,而且对质量的追求亦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人类对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气体和液体废物的处置不当,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的已对人的正常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
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要治理是需付出巨大代价的。
全社会应关注地下水管理,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地下水保护。
根据目前地下水出现的较多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管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全社会都应珍惜、爱惜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关键词】地下水;污染;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一、地下水概述1、地下水的定义:在2002年我国水利部门发布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其中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地下水是指其地理位置储存于地下的含水层中,其与降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并且逐年可以回复的动态水量。
《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中对地下水定义为:埋藏于地表以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水资源。
在理论学术界中,不同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地下水是在自然或人为活动下,在大气降水及各种地表水渗入地下,最后能够在地下含水层中生成、发展和演变,是自身依附于地下含水层并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水体。
2也有学者认为,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及土壤的各种孔隙、裂隙或洞穴中的水体,对支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状况。
3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地下水的概念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这样既给具体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便,又不利于展开对地下水理论的细致研究。
2、地下水的资源价值2.1地下水为人类饮用水提供水源: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饮用水方面,地下水具有天然的优势,自古以来备受人类青睐,地下水由于其具有数量较为稳定、水质甘甜和处理费用低的特点,成为人类饮用水主要水源之一。
在许多国家中,地下水饮用水源所占的比例都很高,如法国65%、德国为72%、瑞士为84%、奥地利则高达90%以上。
全球大约十五亿人口的饮水靠地下水,亚洲三分之一的人口饮水靠地下水提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如雅加达、墨西哥城等饮水全部依赖于地下水,美国 95%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地下水。
同样,我国也是主要以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约有半数以上的城市、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尤其在北方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以上。
4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利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城市有400多个。
全国城市总供水量中,地下水的供水量占百分之三十,供水人口1.16亿,华北、西北和东北地下水供水人口占城市总供水人口的比例分别高达66%,65%和47%。
地下水在我国北方城市供水,尤其是生活饮用水供水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饮用水资源在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2.2利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农业上的地下水利用,就是合理开发与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或排灌结合改良土壤以及农牧业给水。
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球总用水量的百分之七十,特别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离不开地下水灌溉,世界上不只是中国都广泛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
但不合理利用污水进行灌溉,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压力。
利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的同时,被污染的地下水也在不断加剧着土壤环境的压力,渗透到地下水中再次污染地下水。
例如经过长期污灌的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已从原有的重碳酸硫酸钙型水演变成了重碳酸氯化钙(钙镁)型水,矿化度也比较高。
52.3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地下水: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地下水被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工业用水在全部用水中的份额已占了19%,且有上升趋势。
现如今城市不断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地下水水权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地下水在经济生活中可作为一种商品被使用,地下水水权是把地下水作为一种商品在水权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易,可交易的地下水水权制度允许地下水水权拥有者在市场上出售多余的水权,利用看得见的市场来配置地下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 解决现存在的地下水资源紧缺现象。
通过水权交易,水权从节水成本低的用户流向节水成本高的用户,从而使社会以最低成本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现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建立了地下水水权市场,澳大利亚的地下水水权制度建立时间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3、地下水的环境价值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
地下水作为水储量的一部分参与水循环,通过土壤和植被的蒸发、蒸腾向上运动成为大气水分;通过入渗向下运动可补给深层地下水;通过水平方向运动又可成为河湖水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可以用于蓄水的介质和一种改善水质的手段,地下水的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具有良好的调蓄功能,可以平衡丰枯年水资源的利用。
它跟地表水一样,也始终处于不停流动的状态。
大约有10%到20%的雨水流入地下水系;反过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地下水为江河提供了总流量的大约30%,它对江河起着稳定作用,使雨季和旱季的落差减小到最小程度。
因此,若对地下水开采过度造成严重超采,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会导致依赖地下水补给的泉水干枯,河水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进一步显现。
具体表现在:依附其生存的水生植物及水禽相继消失,造成自然环境景观的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绿洲会逐渐消失,导致土地风沙化和沙漠化现象加剧,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控制地下水总量,防止地下水开采过量,是保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措施。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总体上而言,我国地下水资源根据不同区位不同的地理特征,整体分布不均,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东部沿海地区较为丰富,西部山区或高原地区较为贫乏。
南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对缺乏。
南、北方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分别约占全国地下淡水总量的 70%和 30%,全国各个地区水质情况和开采情况也各不相同,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增长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人口数量的膨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一矛盾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我国单纯依靠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以牺牲环境来取得经济利益,使环境生态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
城市发展中,城乡生活排水和工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现象。
地下水污染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
由于地下水有水层运动缓慢,污染物渗入地下不易被发现并且污染源难以确定等特点,所以治理地下水污染非常困难。
我国地下水污染分布如图1所示6:图1 中国地下水环境图1、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十分广泛,其中地表水,降水,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是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农村,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剧了地下水环境的恶化。
1.1工业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工业生产在利用地下水的同时又以其排出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地下水水质的恶化。
工业生产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有面积大,威力强的特点。
1.2农业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我国是农作物生产大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量利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增加。
农业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化肥中常含有氮肥、磷肥、钾肥等,随着灌溉用水、降水渗入地下,特别是污水灌溉,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如敌敌畏、敌百虫、六六六等不易挥发分解的物质,残留在土壤、水域及生物体内,并随着食物链逐步浓缩在动物和人体内,引起不良后果。
二是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主要由粪坑、渗井、垃圾堆放场等引起,通过渗透,淋滤直接污染浅层地下水,使地下水的总硬度上升,恶化地下水环境。
三是农业污水灌溉。
因城市污水中常含有氮、磷、钾及有机碳化物,农业中使用污水进行灌溉不仅可以节省肥料,而且使土壤肥力提高,所以现代农业中大量存在使用污水进行灌溉的方式,但长期使用污水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并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1.3采矿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采矿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埋藏条件的改变,由于兴建地表水利工程改变了地表水流状况,将对地下水的均衡、埋藏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太原市是山西省采矿业的集中地之一,采矿后堆积的尾矿经雨水淋滤后,极易形成地下水污染。
而矿区废弃的坑道与钻孔在雨水或地表水体的影响下, 恰好可能成为地下水污染的通道。
同时,采矿排出的矿坑水(如采煤排水)通常pH值很低,这种酸性水渗入地下后可导致某些盐类进入含水层,由此产生的盐效应促使土体中方解石、白云石溶解, 使钙镁离子溶入水中, 地下水的总硬度升高。
1.4生活污染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常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益明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
城市化率由1980年的14%发展到2007年的46%,城市人口由1980年的2.1亿发展到2007年的5.6亿。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地质环境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改造和干扰,原有的地质环境演化趋势被破坏,城市地质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地下水环境退化问题最为突出。
截至2005年下半年, 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 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地下水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在 253 个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区,污染趋势加重的有63个。
在许多缺水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地面塌陷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产生。
生活污染对地下水污染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生活污水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日常生活中的洗涤剂、生活垃圾、排泄物等构成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实验室排放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水、细菌和病毒污染物等也同样威胁着地下水的水质。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日益发达,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等消耗能源排出废气等造成大气的污染,这些污染物经过雨水的冲刷到达地面,其中无法有效降解的污染物成分会随之渗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72、地下水污染结果2.1.生态自然景观的破坏,湿地减少,沙漠化风沙现象增多:对浅层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原有表层水特别是沼泽湿地减少,依附其生存的水生植物及水禽相继消失,造成湿地景观的破坏;同样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原有的生态绿洲会逐渐消失,导致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的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