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构成:感觉
感觉之间的联系 主体的感受构成

分类:(1)以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不同:
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 肤知觉、 视-听知觉、 味-嗅知觉
(2)知觉对象的不同: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的知觉 物体知觉
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
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任务 ; 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意 志 努力; 识记效果好。
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任务 ; 不需要刻意付出特殊努力 和 采取特殊的措施; 识记效果差。
机械识记
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 况下,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机械 重复所进行的识记。 如三岁小孩背诵唐诗; jeopwu720580这一串字符的识 记等。
意义识记
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 上,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 进行的识记。 如区别品德和道德两个概 念,再去识记
意义识记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好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 固的过程。 讨论:储存起来的材料是否一成不变吗?
储存起来的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受后来经验的影 响,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质的方面的变化有: 简略、概括; 完整、合理; 详细、具体; 夸张、突出。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2、触觉、味觉和嗅觉
(一)触觉(肤觉) 1.触觉——标志手眼协调 巴宾斯基反射:用指尖在新生儿的脚底外侧
从后往前轻划一下,就能看到他的大脚趾向 上,其余四趾向下呈扇形张开。(医学) 2.温觉 新生儿怕冷不怕热 3.痛觉 新生儿对痛觉刺激的反应越来越敏感
3、适当的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 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1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
1、回忆的涵义 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它包括对过 去经验的搜寻和判断。回忆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 现,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回忆有两种不同水平:再认和再现。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 出来。 再认的速度和确切的程度受以下两个条件的制约 : 第一,识记的精确度和巩固性; 第二,新旧事物的相似程度。 环境和语言的线索在再认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4、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必要时能把记忆中保持的材料 迅速地再现出来,已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提高记忆的准备性,最重要的是要把掌握的知识 系统化。
返回目录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
3、语词-逻辑记忆
4、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时间保持的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 1、瞬时记忆(0.25-2s) 2、短时记忆(一分钟之内)
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呢?
第一,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 第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3、记忆的正确性 记忆的正确性是指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或再现时 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怎样培养记忆的正确性呢? 第一,最初认真识记; 第二,区分类似的材料; 第三,把真实材料和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至终生)
返回目录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保持在记忆中 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
觉表象、触觉表象等。
返回目录
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俄国伟大的科学家谢切诺夫曾说过:“一切智慧 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2、记忆是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基本手段。
奇怪的大狗,还是奇怪的大小孩?在这两张照片中的主角都一样,一只狗和一个男孩,但是他们的大小却因站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这 是为什么呢?(选自Stanley Coren, Lawrence M. Ward,1989,p.478)
奇怪的人,奇怪的对比?当观察者由小孔看这个房间时,就会看到这么奇怪的大小对比景象。 Adelbert Ames 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示范如 何扭曲大小的恒常性。事实上这个房间并不是个长方形,右边的角落距离观察者的小孔近,而且天花板较低,因为这个情形下失去了深 度的线索,所以看起来右边角落的人相对地变得很大。

视觉(视网膜) 听觉(耳蜗)
外部感觉
味觉(味蕾) 嗅觉(鼻上部粘膜) 肤觉(皮肤) 运动觉(肌肉、神经)
感 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前庭、半规管) 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肤)
猜猜这是什么?
红色 圆的 没有苹果大,像钢镚儿 那么大

二、感觉的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二、学前儿童的知觉发展 1.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
置的知觉 上下(3岁) 前后(4岁) 左右,以自我为中心(5岁) (2)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知觉

小班: 中班: 大班:立体图形
(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不懂得近大远小 深度知觉:是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 吉布森—视崖实验 证明6个月的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

3.对比 颜色 大小 冷热 味道


4.敏感化——感受性提高
(三)知觉的特性与幼儿活动 1.知觉的选择性—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 而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把一些个别孤立的成分知觉为一个 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具有的知 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 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及时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 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 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2、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 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 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对材料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返回目录
一、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一)记忆的发生 前苏联心理学家布隆斯基的研究认为,不同的记忆在个 体发生的时间不同,它们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出生一月内
六个月左右
稍早于言语记忆
第二年
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 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再现又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触景生情 ”就是典型的无意再现。
再认和再现都是过去经验的恢复,是从记忆中提 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 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区别。
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


(4)听觉
4、听觉敏度:p:43 5、听觉定位:U型发展 6、听觉偏好:喜欢母亲的声音 7、听觉的辨别:天生具有精细辨别能力

5、多通道知觉

(1)视觉-听觉联合 斯佩尔克:婴儿对口型与播出声音的实验
(2)视觉-触觉联合 梅尔策夫、博顿:婴儿奶嘴实验 (3)视觉-动觉联合 模仿成人行为 P48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
言语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量的发展 幼儿记忆的范围和广度随着年龄不断地扩大;记
忆保持的时间则不断增长。
记忆时间
年龄
两岁
几周
几天
三岁
几月
几周
四岁
一年
几个月
七岁
三年
一两年
不同方面
再认方面
再现方面
2、质的发展
(1)记忆态度的发展(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有意记忆一般发生在学期中期,约四五岁的时候才可 观察到。 (2)记忆内容的发展(形象记忆和言语记忆) 总的来说幼儿形象记忆发展有显著优势。三到四岁两种记忆 的水平都较低,不断发展,并且言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 记忆。
味觉和嗅觉

(一)味觉:婴儿生来就有:酸、甜、苦、辣、咸

(二)嗅觉:能辨别不同气味
★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 ,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嗅觉能力和成人 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觉
人类的70%—7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双眼对视——儿童与成人分享情感体验,
返回目录
记忆发展水平的高低优劣,即记忆的品质,可以 从四个方面来评价: 1、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的快慢,一般是根据 在一定时间内能记住事物的多少来衡量。 理解识记材料和运用适当的识记方法,可以提高 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也就是 记忆保持的牢固程度。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1、记忆的概述 2、婴儿的记忆
3、幼儿的记忆
4、儿童记忆的策略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先有 “记”再有“忆”的过程。也即人脑对经验的识记、
保持和回忆的过程。
返回目录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 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1、识记的定义 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 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 性、速度的知觉。 运动知觉:反映物体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觉
对自己的知觉
社会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三、感知觉的功用
(1)一切认识的开端 (2)一切心理的基础 (3)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四、感知觉特点与幼儿活动 (一)感受性:感觉的能力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的声音能够提高视觉的感受性 强烈噪音能降低色觉的差别感受性 2.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 的变化。这种感受性可以提高,也 可以降低。 嗅觉、触觉、肤觉 明适应:暗——明 快 感受性降低 视觉 暗适应:明——暗 慢 感受性提高

2.时间知觉 为了正确的感知它,必须借助于中介物。如
天体运行、人体的节律、专门的计时规律。 小班: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昨天、今天、明天 大班:一个星期有7天,星期几,整点,半点
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的恒常性:婴儿已经具备大小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 化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
邢磊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1、感知觉的概念 2、触觉、味觉和嗅觉 3、视觉 4、听觉 5、多通道知觉 6、空间知觉 7、知觉的恒常性
第一节 感知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根据分析器的特点以及它所反映的最适宜刺激 物不同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的刺激。
人脸偏好——对面部感兴趣 (1)视觉集中:
Leabharlann Baidu
3-5周婴儿—1-1.5米处物体注视5秒钟 3个月婴儿—4-7米处物体注视7-10分钟 5-6个月婴儿—能注视天上飞鸟、飞机 等远距离客体。
(2)视敏度
视敏度(视力):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
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敏度不断提高但速
量的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指保持的内容呈减少的趋 势,也就是遗忘。 遗忘是与保持相对的一个概念。你能对遗忘做一 个定义?遗忘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
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 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提出著名的艾宾 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推断出哪些规律?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 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 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 展是“先快后慢”。
度不均衡。
(3)颜色视觉:明显的年龄特征
3-4岁—能分辨蓝、红、黄、绿基本色,但很
难命名 4-5岁—能够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 基本色的名称 5-6岁—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能够运用各种 颜色调出所需的颜色。
(4)听觉
1.听觉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 2.言语听觉 中班: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 大班:能区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音。 3.重听现象—幼儿对别人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 通过观察对方的口形和体态语,猜出对方的意思,而 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时机。 不易察觉,但对幼儿、言语听觉、言语、智力发展有 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