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货币在中国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摘要: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被大量使用实现货币化,至民国成为法定的本位货币,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白银;银本位;货币化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朝及民国的主要通货,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明朝之前的白银货币
据《史记》记载,夏朝把金分为三品,有黄(金)、白(银)、赤(铜),春秋战国时期也有银质的铲形、版形、饼形及贝形货币文物出土,可见这时白银已经开始作为货币存在。
秦朝时期,国家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秦半两)为下币,白银主要被用来制作装饰品及餐具等,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
汉武帝以资源相对丰富的贱金属铜为币材铸“五铢钱”,是两汉主要的通行货币。此外汉武帝元狩四年为增加财政收入,曾铸造一种以银锡合金为币材的“白金币”,后因数额巨大且不足值、盗铸猖獗而被废止,“白金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获得法定地位的白银货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货币混乱,币值稳定且价值较低的银较金相比货币作用有所发挥。在广州、河西走廊等海外贸易中心地区,金银甚至是唯一通货。这一时期白银价值呈上涨趋势,计量单位开始由过去的斤缩小为两。
隋唐时期,钱帛是主要的货币,除岭南、西州(今新疆的吐鲁番)之外的地区,金银一般不作为流通的货币,多被制成首饰、器物用于赏赐、贮藏、馈赠等用途,到唐朝末期,白银的地位逐步提高,市场上使用白银用于交易的现象增多。
两宋时期,以铜钱、铁钱、纸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邻近民族的影响,白银的使用开始逐渐增多,赏赐、纳贡、军费、税负等大量使用或折成白银,白银初步实现货币化。这期间采银量虽有所扩大,但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钱荒问题依旧存在。
元朝在全国实行纸币制度,忽必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又称丝钞),以丝为本位,以两为单位,后又印“中统元宝钞”,以银为本位,以钱为单位,银钞可以互换,宝钞一贯等于交钞一两,两贯宝钞可兑换白银一两。初期中统钞发行控制严格因而币值稳定,后因发行剧增,引发通货膨胀,成为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中统钞与白银直接挂钩,有学者认为在元代实现了白银货币的本位化。
二、明朝的白银货币
明朝在洪武八年(137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期间发行纸
币—大明宝钞,官方禁用金银、铜钱交易。但宝钞发行即无限额,又不能兑换金银,迅速贬值,百姓纷纷放弃使用纸币,白银在民间使用日益增多。正统元年(1436年),地方官吏纷纷奏请将税赋折成白银运到京城充当官俸,以银交易已成大势所趋。成化年间(1465-1487年),民间交易中已经基本实现白银货币化,朝廷官俸、税赋折收白银,白银货币化过程在嘉靖年间基本完成。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颁布法令规定:凡买卖货物,一钱以上银钱兼用,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这是首次以官方形式肯定的货币体系:白银为本位货币,铜钱为辅币。
明朝白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大的银锭被铸成两边上翘的元宝形,普通大元宝一般重五十两,小的银锭一般称为银锞,也有零碎的银子流通,作为称量货币,每次使用白银交易时要鉴定成色、称重量。
明朝中后期白银被大量使用、为主要法定货币与当时国内外经济条件变化直接相关。一方面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商品贸易活跃,客观上要求有一种价值相对较高、币值稳定的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另一方面,白银的供应大幅度增加。朝廷解除禁银令之后,部分官藏白银由于支付军饷及官俸被投入流通,万历年间开始银矿被大量发现、开采,国内白银产量有所增加。同时,由于中国的白银价格高于国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被大量开采的美洲白银及日本白银被运到中国进行贸易,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据估计明
朝晚期约有2-3亿两的白银流入中国,解决了中国长期以来银矿资源贫乏的困难,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为中国的白银货币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清朝的白银货币
清朝的货币体系沿袭明朝,银两与制钱并用。官府规定:1两以上税赋必须缴纳银两,1两以下自便(乾隆年间曾规定1钱),银两与制钱的法定比价为1:1000,纹银为标准成色。朝廷对银两的铸造采取放任的政策,导致各地银两在名称、重量、成色上各不相同,给流通带来一定的混乱。
清朝流入中国的白银除了一少部分银块之外,银币逐渐增多,曾有几十种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其中最普遍的是西班牙银元(亦称本洋)。银元最初要折算成银两使用,后期因其重量、成色统一,按数使用较为方便,流通范围扩大。但大量流入的外国银元,其市场价值高于本身实际价值,同中国银两进行不等价交换,掠走了大批生银。受外国银币影响,各地也纷纷铸造银元,谋取利益,其中两广总督张之洞铸造的“龙洋”流通最广。
鸦片战争之后,大量白银因为条约赔款、关税主权丧失及鸦片贸易等原因大量外流,中国由原来的国际白银市场的主要购买方变为求购方,民众负担加重,朝廷财政日趋紧张,国力衰微。流通中有白银、银元、制钱、铜元及各种银炉、钱庄、票号、外国银行发行的纸币,货币体系混乱,交易困难。为了统一币制,维护统治,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颁布“币制则例”,规定以
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统一铸币权,开始发行铸造“大清银币”,意图以法治形式结束银两、银元并用的混乱局面,但还未全面推行,清王朝就覆灭了。
四、民国的白银货币
民国建立之初,货币体系混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战乱频繁、军阀割据,货币铸造权及发行权不统一,各种中外旧式银元依旧流通。北洋政府于1914年公布“国币条例”,规定以一圆银元为本币,境内经济活动必须以新铸造的银元为交易手段,新银元以袁世凯头像为正面,俗称“袁大头”,这种新银币成色低于旧银元,发行量较大,迅速在全国推广,成为流通主要货币,至1929年铸有11亿枚左右的袁大头。
虽然颁布了国币条例,由于银两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大部分的商品交易仍是银两、银元并用,两、元混用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变。为了统一币值,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施行“废两改元”货币改革,规定所有经济交易、收支、税收必须改用银元,统一货币单位,发行新银元,新银元一面是孙中山头像,另一面是帆船图案,俗称“船洋”。“废两改元”统一了全国货币,白银货币由计重改为计数,有利于发挥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功能,削弱了钱庄、外国银行的势力,促进了国内银行的发展。但这次货币改革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种旧式银元仍然流通,并且由于中国本身不是产银大国,实行银本位制度必然导致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国际市场白银价格的波动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