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 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压强第1节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
能熟练的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设计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与知识并重。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气球、缝衣针、水桶、锯条等。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气球、锯条、铅笔、面粉、酒瓶、水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情分析】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多数学生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原因是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既要有实验探究的思路,又要有理性思维,而学生又缺少压强方面的体验。
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常丰富。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来看,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和理解压强都将变得容易,也为后面液体﹑气体压强和流速与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学生的好奇心强,又积极好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加上压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前两章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物理_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自主体验感知压力作用的效果。
⑵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⑶能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通过分析如何在不同条件下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⑶利用比值定义法建立压强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学会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科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教学难点】:利用科学探究的结论和转换法建立压强概念。
三、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
2、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转换法。
【教学资源】:钩码、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三块、海绵、太空泥、钢钉、注射器、气球、平底玻璃杯,方形小桌。
四、教学过程一、探索现象,引发猜想1、激趣游戏,引入新课小游戏:在两个透明塑料盒中分别装有相同的沙子,有两个外观瓶相同的金属饮料盒(一个有底,一个没底),放在沙面上,邀请两名同学参与游戏(一男一女,有意识让女生压没底的那个铁盒),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铁盒压入沙子中。
生:踊跃上台参与游戏。
师:扮演记者赛前采访,请同学们预测谁将获胜。
营造气氛,吸引学生们注意力。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由此引出课题。
简要实录:比赛结果有点出乎同学们预料,女生很快将铁盒压入沙子中,而那名大个子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把盒子压进去。
同学们一脸疑问?出乎意料的结果引发认知冲突,教师接着引发思考“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本节课我们就可以揭晓其中的奥秘,顺势引出课题。
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同学很快进入了角色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2、学生动手体验,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钢钉、气球、海绵、太空泥、钩码等等请同学们体验并思考。
初中物理_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思考回答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提出问题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带领学生分析引导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小有关。
聆听进一步展示现象,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学生思考,并回答:压力的大小;锻炼分析能力。
新课讲授那要是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该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例如:如何比较A、B两物体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非常好。
初中物理_9.1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压强学情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是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内容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探究,是力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以后探究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奠定了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力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为了不分散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效果分析一、学生的参与状态。
本节课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大部分学生很投入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分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
二、学生的交流状态。
一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建立了有良好、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不同小组学生之间自愿互相交往,与人合作,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
三、学生的达成状态。
1、限时作业得分率统计2、限时作业得分率分析通过以上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尚可,掌握较好的知识有压强的概念、压强的物理意义。
初中物理_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9.1 压强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根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
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
压强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的核心概念。
《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之一,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用重要地位。
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学生还将学习另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功率。
学生在形成速度、密度概念的过程,为本章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样,理解压强概念,反过来有助于速度、密度概念的巩固、深化。
本节内容由“压强”“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
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和增大压强的问题。
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策略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法建议:1.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对压强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学生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
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这样就能既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
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保持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压强》教学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观察了解日常生活中压强的实例,使学生树立爱护公共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概念及计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的有关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压力小桌、海绵、砝码、气球、教学设计教师学生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这节课先观看一段抢救掉进冰窟的儿童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老人在抢救儿童时为什么要趴在冰面上?然后出示一张图片:你看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小女孩深陷雪地,而小男孩却没有陷入还能向前疾驰?学习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引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提高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与反思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六章《压强》的第一节《压强的概念》。
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压强板演示不同压力作用下的压强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力,作用在面积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效果不同?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
(3)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如何计算压强,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压强的计算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压强实验,观察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变化,验证压强计算公式。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3. 压强的单位:Pa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物体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求压强。
(2)选择题:判断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3)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压强知识,举例说明。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2)选择题答案:正确选项为:A、B、D。
初中物理_《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7.1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实验探究为主。
四、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应用。
五、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弹簧秤、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出示2016年3月10日的鲁中晨报头版刊登孟德豪巧用梯子冰面救人的事迹,由此引入课题,出示目标并开始进行新课探究。
(二)实验探究过程:问题一:什么是压力?画出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学生:压力跟重力一样吗?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样么?什么是压力?教师:引导学生各图压力与重力的比较的出定义。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它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挤压作用,比如我们所说的按住,压住,推住,握住等,都能对物体产生压力。
初中物理_中学物理9.1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压强物理初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矿泉水、海绵、砝码盒、钩码盒、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钉床视频:钉床上的同学会有危险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压强。
二、新课教学。
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①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②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如图)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总结三条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压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方向两者关系重力压力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初中物理_第九章 第1节 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一、压力结合图片思考:冬天时在雪地上走,雪会凹陷,雪发生了形变,是什么力使雪的形状发生变化呢?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思考】以上三幅图中否存在压力? 如果存在,压力方向向哪?总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学生填表。
想一想: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大小基本相等,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提出问题1、两个手指受压力大小相学生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Pa。
1 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提出问题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了不陷进土里,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的?三、减小或增大压强讨论、交流知识的应用。
初中物理_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知识并重。
3.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4.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小木板、重物(砝码等)、橡皮泥等较软物体。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㈠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㈡规律探究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人走过雪地为什么会留下脚印?”雪地中的脚印为什么有的深有的浅?借助媒体演示情景,提出问题。
层层引导、步步深入。
为下一步学生猜想做准备。
体现出老师的主导作用。
猜想假设请同学们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问题发现后,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去猜想问题可能的答案。
设计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在设计实验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加以指导:(1)控制变量。
(2)怎样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增大或减小)(3)如何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
各小组相互讨论,设计实验。
请一至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假设后,立即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学生必定会感到茫然。
老师的指导便成了本节课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
学生设计实验时不受器材的限制,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设计完毕,让组与组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实现思维的碰撞。
㈡规律探究进行实验各小组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时,可用生活中任何物品进行实验,让学感到“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
初中物理_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大小;2.了解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说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认识测量大气压强的两种气压计。
4.能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用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感知大气压的存在;2.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及测量方法;3.让学生自制水气压计来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变化的关系,使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4. 通过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应用,感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物理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托里拆利实验及拓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平底烧瓶、剥了皮的熟鹌鹑蛋、热水、硬塑料杯、小纸片、水槽(内有滴入红墨水的水)、高度不同的试管等。
学生:硬塑料杯、小纸片、水槽(内有滴入红墨水的水)、饮料瓶、注射器、吸盘、塑料滴管等。
【教学过程】颈瓶吞熟鹌鹑蛋引入新课。
倒出,将鹌鹑蛋放在瓶口,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鹌鹑蛋为什么会进入瓶中呢?思考并回答:空气把它压进去,大气压的作用……[板书课题]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呢?说出你的猜想理由。
回答:有,因为空气和液体一样,同样具有流动性,而且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应该也有压强。
初中物理_初中物理第9章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压强》训练课【教学设计】《压强》训练课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版块:抛砖引玉师:大屏幕展示本章典型题例(学生在课前已准备)(2013菏泽)随着时代的进步,轿车的车速和性能有了较大提升,某娇车如图13所示,它的质量是1.6 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 m2(取g=10N/kg)。
(1)求它空载时,静止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及压强(2)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选填“不变”“变大”“变小”)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3)由于超速行驶,该车不慎跌入河中,经测量车所处的深度为12米,问面积为0.5m2的车窗受到的压强及压力各多大?生:小组代表讲解本题的解题思路,其他组给予修正完善师:大屏幕进一步核对答案第二版块:我行我秀通过例题的引领唤起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回忆,进而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整合。
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对本章知识的整合(边说边板演)。
再由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完善。
第三版块:且行且思本版块设计了三个专题:比较压强、计算压强、探究压强,让学生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实验探究等方法来解决常见的三种题型,使他们边做题边思考,既要能做出来还要能讲出来,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内化提升的目的。
一、比较压力压强类1、(2014枣庄)如图所示是同一个梯形铁块儿,第一次放直如甲图所示,第二次放置如乙图所示,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2、(2013泰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下面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其中b、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p a>p b>p c B.p c>p b>p a C.p b>p a>p c D.p c>p a>p b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初中物理_第九章 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知识梳理】一、压强1.物理学中将①____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是②________于受力面的。
2.实验表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①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②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①_______与②_______的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定义式是:③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④________,用符号⑤________表示。
4.增大压强:一是,压力一定时,①________受力面积;二是,受力面积一定时,②__________压力;三是,同时③________压力,④________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向①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②_______;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③_______。
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④_______。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①___________,其中h表示②_______________。
3.连通器: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气压强1.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向①__________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著名的②____________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了大气压很大。
2.①_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人们通常把②________高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③___________Pa。
3.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在①__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小,在②_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大。
2.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直的形状,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或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①_______,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比下方的空气压强②_________,从而产生向上的③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准备】钢直尺、砝码盒、小桌、海绵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课本上的情境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片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先小组讨论,再指生回答。
师:两个同学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可以看出:压力相同时,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我们就把压力产生的压力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板书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的含义,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1)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2)图钉对墙壁的压(如图)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3)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总结三条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压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4、练习(试一试)5、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图片,学生活动:从课桌上的器材中,做出能够说明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6、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学生自行实验: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教师演示实验,选用器材:小桌、砝码盒、钩码盒和一海绵。
〔设计意图:把砝码盒分别放在小桌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小桌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反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课件回顾实验,学生分析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学生活动: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明显程度,进而转入压强的学习。
7、压强的学习 对比项名称 施力 物体受力物体 方向 两者关系 重力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F/ 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2”,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
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3.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三、课堂反馈。
判断下列事例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并指出各是采用什么方法?四、课堂小结。
一、压力: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与受力面积有关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3、单位4、增大和减小压强五、现实问题考虑如何自救:一小孩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这时他应该如何自救呢?请你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的有关内容,“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是在学习完压力的三要素,及压力作用效果之后建立起来的。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生活中压力存在的实例,并搜集实例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为本节课“压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进行前我以一幅图片直接引入课题,图片中两个小男孩在雪地里走,他们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
一个男孩的身后留下一串深深地脚印;而另一个男孩,由于两脚踩的雪橇,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个现象让学生感到非常好奇,并同我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第一环节学生踊跃讨论了生活中的压力,及压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并举了大量的实例验证了他们的结论,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几乎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交流互动。
第二环节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做出了猜想,并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
在这一环节,同学们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数学函数法总结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及受力面积。
且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成正比;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这时我利用等效替代法告诉学生:用“压强”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则压强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并通过数学函数关系得到:P=F/S的公式,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的到的结论,相信每个同学印象都会特别深刻,这一环节真正发挥了同学们的主体地位,而我只起了引导的作用。
第三环节,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及数学方法,总结了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了激烈的交流互动,达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愉悦了身心,同时也得到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本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同学们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但也存在细节问题。
其一,实验动手操作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其二,学生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意思正确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材分析内容分析:压强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还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流体压强下一节课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③知道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探,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
②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实验结论、比较速度定义方法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小方桌模型、海绵、砝码一盒、铅笔,完全相同长方形石块两块等课时数: 2 课时.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课标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前两章有关力学基础知识的延续,又是学习后面浮力有关内容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压力概念和大小,压强概念、单位和计算,难点是压力概念和大小,受力面积确认和压强概念的理解。
压力、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概念,同时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也经常用到。
但是由于本节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思考有关问题解决有关现象时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在教学中加强了生活实例和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合理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压力概念的提出,我以人站在沙地上,沙子发生形变的事例;以小桌压在海绵上,海绵发生形变的演示实验为例,让学生从共同点归纳压力的概念。
再通过学生生活中有关压力现象的举例来认识压力。
压力的大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内容,物体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和斜面放置,压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关系均有差异。
考虑到作为新授课,教学中重点提出了水平情况,简单提了竖直情况,斜面情况未进行讲解,以免增加学习难度。
理解压力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而压强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考虑到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因素,所以通过实例分析:让一名学生分别用手指轻压和重压同一个铅笔尖,再同时用两个手指分别压铅笔完整的一端和铅笔尖,从产生的现象出发,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谈谈感受。
接下来,我又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实验,同时让学生体验并比较手指凹陷的程度,从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探究的问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建立猜想,各小组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进行实验,我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
活动前,我强调了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以减少设计难度。
接着派两个小组成员上台实验演示讲解,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结论。
这样便顺利提出了压力作用效果用一个物理量——压强来表示。
最后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有关砖块平放、侧放和立放时压力和压强的比较,砖块横切后压力和压强的变化,以及压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压强知识运用的情况。
人教版2012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学情分析《压强》一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是力学一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