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9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 古代印度(共26张PPT)
B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
D 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 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A
D、婆罗门
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
无关的是(
)
D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3、简莫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高 窟
云
岗
石 窟
印度
龙 门 石 窟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仰 光 寺
板书
一、古代印度
发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
建立国家:约公元前2500年出现文 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建立奴 隶制国家
鼎盛:孔雀王朝
社会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料,沦为雇工,甚至沦为奴隶) 这是因为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
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各族间 不可通婚,下一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上一等级从事的职业。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被 视为古印度文明的象征,正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国家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 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 部落雅利安人侵入了印度, 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 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 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 许多小国家。
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 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 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 统一。农工商业比较繁荣,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 市之一。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佛教为何会受到国王和广大民众的支持?
1.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的特权,得到了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2.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 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
佛教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出生在今天尼泊尔的蓝 毗尼。相传,年轻的释迦牟尼驾车出游时,途中先 后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他们衰老、羸弱的身影 和凄惨的景象让他内心深感痛苦。后来,他听说出 家可以获得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于是决心 出家修行。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 夜的苦思冥想,他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此 后几十年间,他宣传佛教,广收门徒。门徒们称他 为“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死后,遗体被 火化,留存下来的遗骨由信徒们分别带到各处建塔 供奉。这种塔在我国被成为舍利塔。
菩提树 佛陀讲经
佛陀说法
佛陀打坐
佛教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 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 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 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 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 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 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 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 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
除 此 之 外 , 还有最 卑贱的 “不可接 触者”——贱 民
首陀罗 困破产的人
种姓制度
资料2那是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 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 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 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 资料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不同等级的 人之间不得通婚。
佛教为何会受到国王和广大民众的支持?
1.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的特权,得到了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2.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 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
佛教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出生在今天尼泊尔的蓝 毗尼。相传,年轻的释迦牟尼驾车出游时,途中先 后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他们衰老、羸弱的身影 和凄惨的景象让他内心深感痛苦。后来,他听说出 家可以获得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于是决心 出家修行。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 夜的苦思冥想,他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此 后几十年间,他宣传佛教,广收门徒。门徒们称他 为“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死后,遗体被 火化,留存下来的遗骨由信徒们分别带到各处建塔 供奉。这种塔在我国被成为舍利塔。
菩提树 佛陀讲经
佛陀说法
佛陀打坐
佛教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 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 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 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 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 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 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 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 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
除 此 之 外 , 还有最 卑贱的 “不可接 触者”——贱 民
首陀罗 困破产的人
种姓制度
资料2那是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 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 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 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 资料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不同等级的 人之间不得通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17张PPT)
2 佛教的兴起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 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 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3 佛教教义及传播
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传 播 印度 路 线
中亚 锡兰
中国
朝鲜 日本 越南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THANK YOU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统 治
刹帝利(第二等级)
阶
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一、二等级
被 统
首陀罗(第四等级)
治 阶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
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2
①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佛教产 生背景
03
佛教的产生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 佛教的产生
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 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上册
1第3课 古代印度 Nhomakorabea01
摩亨佐·达罗遗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1
公 元 前 2500 年左 右 , 印 度 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其中, 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5张PPT)
雅利安人入侵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 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 国家相似?
埃 及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 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 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 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 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 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 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工作整体概述 佛教的建立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 兼习兵法与武艺。相传释迦牟尼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 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 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 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 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 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 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 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6年后,身体消瘦, 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 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 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 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 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 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 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
工作整体概述 种姓制度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 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 国家相似?
埃 及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 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 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 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 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 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 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工作整体概述 佛教的建立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 兼习兵法与武艺。相传释迦牟尼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 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 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 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 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 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 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 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6年后,身体消瘦, 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 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 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 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 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 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 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
工作整体概述 种姓制度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共16张PPT)
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 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 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 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 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 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三、佛教(教义、传播)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古古汉 代巴谟 两比拉 河伦比 流王法 域国典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 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 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前23—前18世纪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前4—前2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佛教
再次分裂
前 4000
前 2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元 元年
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 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 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 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 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 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三、佛教(教义、传播)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古古汉 代巴谟 两比拉 河伦比 流王法 域国典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 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 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前23—前18世纪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前4—前2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佛教
再次分裂
前 4000
前 2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元 元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19张PPT)
(1)产生的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产生的地点: 古代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4)影响: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
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 __通__俗__易__懂___,教义“__众__生__平__等__”,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6、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
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
C 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D 7、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国家产生:公元前2500年,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15世 纪后,建立一些小国
统一: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 阿育王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掌握神权
贱民——“不可接 触者”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产生
背景
婆罗门实际上属于外来的雅利
安人,他们进入印度后,自封为出
身高贵的人,通过种姓制度来压制
当地居民,必然引起吠舍、首陀罗
你
乃至刹帝利的不满。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
明 白 了
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
吗
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今种姓
?
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
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四)佛教的创立
(4)影响: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
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 __通__俗__易__懂___,教义“__众__生__平__等__”,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6、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
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
C 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D 7、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国家产生:公元前2500年,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15世 纪后,建立一些小国
统一: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 阿育王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掌管祭祀
掌握神权
贱民——“不可接 触者”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产生
背景
婆罗门实际上属于外来的雅利
安人,他们进入印度后,自封为出
身高贵的人,通过种姓制度来压制
当地居民,必然引起吠舍、首陀罗
你
乃至刹帝利的不满。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
明 白 了
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
吗
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当今种姓
?
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印度社会仍有
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四)佛教的创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16张PPT)
森严的种姓制度
•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 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祭司贵族,主要是僧侣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首陀罗
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
特点 种姓界限森严 种姓职业世袭 种姓实行内婚 影响 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使社会四分五 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为异族 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 个小小的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佛教
• 佛教教义: 四谛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 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 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1、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 中的平等?为什么? 2、在种姓制度下,佛教什么有吸引力?
反对婆罗门,对刹帝利有吸引力(国王、富人) 不拒绝低种姓入教,教义通俗易懂,对普通民众有吸引力。 刻苦修行,死后极乐世界,迷惑百姓,利于统治。
第三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 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 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早期文明兴起时出现了哈拉巴、摩亨 佐· 达罗文明 雅利安人是后来的征服者。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 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大约在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取道今天的 阿富汗,侵入南亚次大陆,建立新的 国家。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茶人, 创造了吠陀文化并建立了种姓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质课件
B 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
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
•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
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
自我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家的后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地位低下C,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A 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
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
D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
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
•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
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
自我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家的后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地位低下C,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A 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
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
D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前23世纪
前 23C
出现
城市国家
中亚的雅 利安人入 侵年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基本统一半岛
前 324
阿育王
再次 分裂
前324年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后来外族入侵,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代印度文明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 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 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 石窟——阿旃(zhān)陀石窟
一则凄美的古印度爱情故事
•
华氏城理发师的儿子大陀爱上了地主的女儿孟菲莎,
两人情投意合。有一天,大陀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期
望能和孟菲莎成婚。
•
他的父母告诉他,这件事办不到,因为他们的等级太
古代印度实行的是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下,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 需要供养第一、第二等级,而婆罗门是第一等级。种姓制度下社会各 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很难通过多纳税,得到国王授予的爵 位,更不可能跨越等级与公主结婚;武士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商人 不可能雇佣到。
三、释迦第牟三尼篇创章立:佛释教迦牟尼创立佛教
低了,不可能和地主联亲,并奉劝他死了这条心,娶奴隶
艾哈西的女儿为妻。大陀思念成疾,最终郁郁而终。
这里的等级是怎么一回事呢?
思考:为什么大陀不能娶孟菲莎,只能娶艾哈西的女儿?
1.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
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B )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第
3 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南亚次大陆
2.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3.文明遗址:
哈拉帕文化中摩亨佐·达罗遗址 4.文明时间: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公元前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 市国家。其中,以哈 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最著名。后来不明原 因衰亡。
摩亨佐·达罗
嘴
婆罗门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腿
吠舍
被统治阶级
脚 首陀罗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陀说法
佛陀坐
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4、释迦牟尼的意思 释迦族的圣人
莫 高
佛教的向外传播:
窟
云 岗 石
窟 印度
龙 门 石 窟
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
C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3.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
人属于( A.吠舍
) B.刹帝利
A
C.首陀罗
D.婆罗门
3. 下图反映了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A
B.封建专制
C.奴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上古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有(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B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8.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
3 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南亚次大陆
2.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3.文明遗址:
哈拉帕文化中摩亨佐·达罗遗址 4.文明时间: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公元前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 市国家。其中,以哈 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最著名。后来不明原 因衰亡。
摩亨佐·达罗
嘴
婆罗门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腿
吠舍
被统治阶级
脚 首陀罗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陀说法
佛陀坐
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4、释迦牟尼的意思 释迦族的圣人
莫 高
佛教的向外传播:
窟
云 岗 石
窟 印度
龙 门 石 窟
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
C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3.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
人属于( A.吠舍
) B.刹帝利
A
C.首陀罗
D.婆罗门
3. 下图反映了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A
B.封建专制
C.奴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上古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有(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B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8.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共19张PPT)
★发展历程: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一些小国。 ※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几百年后,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
※不久印度再次陷入分裂。
古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
在古印度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 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刹帝利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佛教产 生背景
佛教的产生
背 景: 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时 间: 公元前6世纪
悉达多, 创始人: 乔达摩·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
佛教的教义
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②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 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 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 达到“极乐世界”。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 的一种等级制度。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 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耍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 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 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 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朝鲜 中亚 中国 (北传佛教) 日本 (公元前后即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南亚 (南传佛教)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
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北传佛教
南传佛教
你知道哪些佛教文化的成语?
临时抱佛脚 口头禅 普渡众生 四大皆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借花献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共18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 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 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拓展延伸
古埃及 前3500 古巴比伦 前3500 古印度 前2500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金字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 8/9202 1/8/92 021/8/9 2021/8 /98/9/2 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 1/8/92 021/8/9 2021/8 /9
汉谟拉 比法典
种姓制度
课堂检测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
A 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创造的是
C (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 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 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拓展延伸
古埃及 前3500 古巴比伦 前3500 古印度 前2500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金字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 8/9202 1/8/92 021/8/9 2021/8 /98/9/2 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 1/8/92 021/8/9 2021/8 /9
汉谟拉 比法典
种姓制度
课堂检测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
A 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创造的是
C (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9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
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 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 拉巴、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 3、小国家出现:
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 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 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 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 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 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古印度象兵ຫໍສະໝຸດ 课堂小结古 代 印 度
古代印度河流 域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 度
地理位置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随堂训练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 1、古代印度: 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印度河流域。
2、早期文明: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巴(公元前1750年衰亡)、 摩亨佐·达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前18世纪。这些文明 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
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
所知。
消失之迷:外族入侵、洪水泛滥、沙漠侵害、史前核爆……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
摩
摩亨佐达罗城市与浴池复原示意图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
亨
佐
达
罗
摩亨佐·达罗(位于今巴基斯坦) 时间为公元前2400年-前1700年, 占地260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 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 塔楼。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 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 建筑。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 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 和精致的汲水井等。城市总体规 划先进科学,在当时可谓土木工 程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很多人将 其称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 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
自我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 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 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 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 陀罗。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中各阶层的职责和义务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祀
刹帝利
国王、官吏、武士 掌管军政大权
吠舍 首陀罗
农牧民、手工业 者、商人
被征服者
从事农业、畜牧业 和商业;
公元前1500年 左右,来自中 亚雅利安人, 陆续在印度河 流域和恒河流 域定居下来, 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 出现了许多小 国家。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 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 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 亚平原。大约在公元前14 世纪,南下进入南亚次大 陆西北部,他们往南驱逐 古达罗毗荼人,最终古雅 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 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 亚次大陆人。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三大人种
(黄种、黑种、白种)
方言竟多达200种以上
猜一猜,这是哪一个国家?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地图中标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将其代表性的成就对号入座
古印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 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
代
印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
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
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
古
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
境内,入阿拉伯海,水
代
量丰沛。在那里发现的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印
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 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合作探究
印度的种姓制度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
材 料: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
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 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 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 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 的诅咒”。
家的后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
挥动依旧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
4.佛教传播:
中亚
中国
(公元前
1世纪)
古代印度
(公元前3世纪)
锡兰
朝鲜 日本 越南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练测促学
1、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
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
C 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
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
央集权制度
A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
工业者、商人属于Leabharlann )A.吠舍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练测促学
3、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
B 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练测促学
4、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
B 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5、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
B 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 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练测促学
C 6、.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
质是(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
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 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想一想: 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 3)种姓实行内婚。
4)种姓世代相袭。
——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近代。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3.佛教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 政治动机是什么?
反对婆罗门教提倡 的种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