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传统运动疗法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

1.增强肌力 2.可能耐力下降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很慢 代偿性过负* 增加力的负荷 (代偿性肥大)
1.肌纤维增粗 2.快纤维向慢纤维转变 3.保持氧化能力
1.增加肌力 2.增强维持肌张力的能力 3.不易疲劳
固定肢体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减少 力的负荷,减少收缩频率
1.肌萎缩
力量和耐力均下降
2.氧化酶减少
▪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 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 ➢ 肌肉的横截面 ➢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 肌肉作功时的力臂长度 (杠杆效应) ➢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二、运动生理基础
▪ 对骨骼肌的影响 ▪ 对心血管的影响 ▪ 对代谢的影响 ▪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对骨关节的影响 ▪ 对神经体液的影响 ▪ 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 对代偿功能的影响
其他分类
▪ 作用部位
器械使用
局部
整体 器械
个人 组织形式
小组
徒手
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脑瘫、脊髓损伤 ▪ 运动系统:创伤、关节手术、关节炎、骨质
疏松 ▪ 心肺系统: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 ▪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肥胖
超越传统观念,早期临床康复
运动疗法禁忌症
▪ 绝对禁忌
➢ 危重病需绝对休息者 ➢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 掌握好适应证 ▪ 循序渐进 ▪ 持之以恒 ▪ 个别对待 ▪ 及时调整
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卫生部1996年4月发布的《综合医院康复 医学科管理规范》
▪ 运动治疗室一般面积为200~300m2,高度宜 在3m以上
▪ 运动训练和运动评估设备
肩 关 节 旋 转 训 练 器
上肢CPM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对增强肌肉耐力有效;
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Ⅱa型,Ⅱb型纤维也
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根据需要选
用不同的收缩强度进行练习。
4/12/2021
精选ppt
29
肌力训练技术
强度与频度的关系
在增强肌力练习中,为较快达到肌力增强效果,常
采用抗阻或增加负荷()的方法,原则上是加较
大负荷,重复较少次数,对增进肌力有利。
精选ppt
8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主动助力运动 滑轮练习 悬吊练习 器械练习 --------
4/12/2021
精选ppt
9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主动运动 具有温和牵拉作用,能松解疏松的粘连组织,牵拉 挛缩不严重的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 围,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用主动运动恢复关节活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 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然后稍加维持,用力程度以引 起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
水平,以后又再下降到运动前水平。
4/12/2021
精选ppt
26
肌力训练技术
运动时和运动后肌肉的即时变化
如果下一次肌力练习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
段内进行,那么就可以从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
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巩固和叠加起来,实现
肌肉形态及功能的逐步发展。
因此,超量恢复是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精选ppt
11
关节松动技术
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容许范围内发生的运动,通 常为主动运动,如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和翻 转等。
附属运动 是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发生的运动, 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运动,通常不能自 己主动完成,如关节的分离,牵拉,相邻腕骨或跗 骨间的滑动。

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

9.运动与精神:适度运到对精神有利. 过度运动则相反. 运动疗法→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提高代谢能力增强循环和呼吸功能. 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促进新的代偿功能形成.
(四) 运动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按生物力学原理分类的方法: 肌肉训练→增进肌力,增加活动范围,增进耐力.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等张缩短---向心性收缩(白肌纤维) ---等张延伸---离心性收缩(红肌纤维).
指关节:外展---内收 屈曲---伸展 髋关节:屈曲---伸展 内旋---外旋 外展---内收 膝关节:屈曲---伸展
踝关节:背屈---跖屈 内翻---外翻 趾关节:屈曲---伸展---过度伸展 外展---内收 躯 干:屈曲---伸展---过度伸展 左右侧屈 旋转(肩旋转---髋不动或 髋旋转---躯干不动) 颈:屈曲---伸展---过度伸展 左右侧屈 左右旋转
糖储备包括肌内糖储备(肌糖)和肌外糖储备 (肝糖原),均受饮食和运动影响,安静时无肌 糖消耗,运动时肌糖消耗,持续强运动消耗肝 糖原; 脂肪包括肌内脂肪(三酸甘油脂)和肌外脂肪 (皮下脂肪库—游离脂肪酸). 大运动强度时---无氧代谢+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主要为糖酵解供能(为有氧代谢的 19%).糖通过酵解酶—乳酸+ATP
4.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中循环系统(提供代谢底物,供氧,排除二氧化及 氢离子,维持细胞内PH值,散热)---增加心排出量,血 流重新分布. ①增加心排出量(增加量最大可为安静时的6-10倍)---心率↑,回心血量↑,心肌收缩性能↑,左室后负荷 ↑. ②血流重新分布----安静时:血流多流入内脏和脑部, 肌肉仅15%.运动时:肌肉血管扩张,内脏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or↓---肌肉可达80%. >50%骨骼肌参与运动才有心血管训练效应—相同 运动强度下H↓,CO↓,BP↓,血流再分布少,肌摄氧

第六章 传统运动疗法

第六章 传统运动疗法

虎戏 虎扑
➢ 抬头,身体前扑,拔 腰伸膝,手变虎爪; 再屈膝,虎爪下按至 膝两侧;再上提,两 臂伸直,同时右脚前 迈成虚步,身体向前 下扑;重复时可左脚 前迈成虚步。
鹿戏 鹿抵
➢ 两腿稍微屈曲,左 脚向左前方迈步, 两手空拳自下而上 从右侧摆起与肩等 高时,空拳变为鹿 角,身体稍前倾, 左肘贴及腰侧,右 臂伸直随腰部左转, 目视右脚跟。
五、六字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六字诀的发音特点。 2.了解六字诀的动作要领。 3.了解六字诀的注意事项。
六字诀与五行脏腑的关系 肝(木)

三焦(木)


六字诀


肾(水)
呬肺(金)心(火源自 脾(土)“嘘”字诀➢ 两手掌心朝上贴于腰际,以腰为轴,左转时右掌由 腰间向身体前上方伸出,与肩相平时,口吐嘘字音; 两目睁圆,目视右指尖;左右手重复上述的动作。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第六章 传统运动疗法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郁利清
第一节 传统运动疗法概述
一、传统运动疗法的概念
运动疗法 ➢ 包括各种主动的躯体活动训练,以及被动的治疗性
躯体训练,又被称为医疗性运动,是物理治疗的基 本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运动疗法定义
➢ 传统运动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 病情特点,运用我国传统的运动形式以帮助患者疾 病治疗和康复的方法。以肢体活动为主,通过主动 运动,同时运动过程中配合呼吸和意念,以增强体 质,防治疾病,改善功能障碍,促进康复为目标的 康复疗法。
三盘落地势
➢ 左脚开步略比肩宽, 沉肩坠肘,两掌逐渐 加力下按于髋关节旁, 指尖向外,屈膝下蹲。
青龙探爪势
➢ 右臂侧上举略低于肩 部,收肘且屈腕,手 变龙爪,掌心向下, 上体左转90°,龙爪 随转体向左伸出,目 视右手。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09403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96学分:4适用对象:康复治疗学一、课程理念《中国传统康复技能》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传统康复方法概论、经络腧穴、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药治疗以及传统运动疗法等内容。

该课程强调学生对传统康复技术的技能掌握及其实际应用,在各章节中重点介绍实用传统康复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刮痧、足部按摩等传统康复保健方法以及在常见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经络和循行和交接规律、人体重要腧穴的定位以及刺法、灸法和拔罐法的操作要领;掌握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等推拿操作;掌握拔罐法和艾灸法的操作要点和适应症;掌握中医运动疗法的适应症。

学会运用针灸和推拿等传统康复知识对常见病制定治疗方案。

在学生学习完本专业主干课等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临床病症的康复治疗上,同时注意掌握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与现代疗法的联系。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获得相应的训练和提高,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初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物质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对临床常见病症能利用传统理论进行分析并将传统康复技术运用于疾病的康过程中,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并认同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技能在疾病的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保持对祖国传统康复技能好奇心和探究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思考方法;能够关注与康复治疗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学科交叉、技术过硬、综合各种学科共同服务于疾病康复的观念;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从而做到热爱康复医学,并用传统康复技术解决临床问题。

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

2、分类
①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手法牵伸 机械(电动)牵伸 自我牵伸 ②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二、肌肉牵伸作用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1.定义
2.目的
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
活活动 。
3.分类
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大类。 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 转移方法。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 方法。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 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 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㈠被动牵伸
1.手法牵伸 2.机械牵伸 3.自我牵伸 最常用的牵伸技术 牵伸时间至少持续20min 又称主动牵伸
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有意识的自主控制
1.收缩—放松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无痛状态下完成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牵张
主动抑制
2. 收缩—放松—收缩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同“收缩—放松”技术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紧张
物理治疗学
康复医学科 杨 敏 2009年
概述

基本概念 范畴
运动治疗 物理治疗

基本概念



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 或physiotherapy, PT) – 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 – 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 – 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治疗手段 – 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 – 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 – 其它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目的 – 提高人体健康 – 预防和治疗疾病 – 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

《运动疗法技术学》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运动疗法技术学》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大纲Exercise Therapy Technology课程代码:学时:24 学分:1.5 理论学时:24 实验或讨论学时:0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选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运动疗法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进行具体操练,以促使病人康复的一类疗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动治疗工作的原理,熟练掌握各种运动疗法技术的原理和技巧,并掌握常见疾病的各种运动治疗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2.掌握运动疗法技术中各种训练技术的操作要点。

3.掌握常见病的运动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出发,使学生先学会做,再逐步学懂弄通,实现课程实施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转变。

实践操作意林轮知识支撑,理论知识一实践操作玮依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互相补充,实现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治疗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1学时第一节概述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常用运动方法及设备3.应用范围及禁忌症第二节运动功能评定 0.5学时知识点:1.肌力评定2.上肢及手功能、平衡功能、协调性的评定本章小结重点:1.常用运动方法2.肌力评定难点:运动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思考题:举例说明肌力评定的不同等级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常规运动疗法技术5学时第一节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3.训练方法4.适应证与禁忌证5.临床应用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周围关节松动技术3.脊柱松动技术第三节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肌力下降的原因3.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4.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5.临床应用第四节恢复平衡能力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3.训练原则和方法4.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临床应用第五节协调性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2.运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效果3.运动控制功能的障碍4.协调功能障碍的分类及表现5.协调性训练及其影响因素第六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体位摆放、翻身及坐位移动训练2.移乘训练3.轮椅操作训练4.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常见导致心功能减退的因素3.心脏功能评定4.心脏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第八节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定3.呼吸训练4.胸腔松动练习5.咳嗽及体位引流第九节水中运动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水中运动的分类3.设备及用具4.训练内容及注意事项5.临床应用第十节医疗体操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姿势矫正体操3.肌肉放松训练4.体力恢复训练本章小结重点:1.心脏功能评定2.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定3.医疗体操4.关节松动技术5.恢复平衡能力训练及协调性能力训练难点:本章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及表现思考题:功能训练对于什么样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脊柱牵引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定义及发展简史2.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3.脊柱牵引的分类4.脊柱牵引装置5.适应证和禁忌证6.脊柱牵引研究进展第二节颈椎牵引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颈椎牵引生理效应2.常用颈椎牵引方法3.注意事项4.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第三节腰椎牵引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腰椎牵引生理效应2.常用腰椎牵引方法3.注意事项4.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第四节关节功能牵引 0.5学时知识点:1.关节活动范围受限2.关节功能牵引实验研究结果3.关节功能牵引基本方法4.注意事项本章小结重点:1.颈椎牵引技术2.腰椎牵引技术3.关节功能牵引难点:牵引技术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思考题:牵引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教学方法:讲授第四章神经生理学疗法 3学时第一节 Bobath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治疗原则3.常用治疗技术4.临床应用第二节 Brunnstrom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3.评定方法4.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三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本体感觉促进技术3.运动模式4.临床应用第四节 Rood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基础理论3.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五节 Vojta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理论基础3.Vojta姿势反射4.中枢性协调障碍5.治疗技术6.临床应用本章小结重点:1.Bobath疗法2.Brunnstrom疗法3.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4.Rood疗法5.Vojta疗法难点:五种疗法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思考题:五种疗法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第五章运动再学习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概念第二节基本原理 0.5学时知识点:1.脑损伤后功能恢复2.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综合征3.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运动4.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5.调整重心6.训练要点7.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第三节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1学时知识点:1.上肢功能训练2.口面部功能训练3.从仰卧到床边坐起的训练4.坐位平衡训练5.站起与坐下训练6.站立平衡训练7.行走训练本章小结重点:1.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基本原理2.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难点: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治疗技术思考题: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医学原理教学方法:讲授第六章引导式教育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定义第二节基本理念 0.5学时知识点:1.功能失效、功能生效及引导式教育的目标2.性格3.学习理论及其应用4.动作学习理论第三节引导式教育实践 1学时知识点:1.评定2.应用的器具3.教育小组4.节律性意向5.引导员6.诱发技巧7.每日活动常规8.习作程序本章小结重点:引导式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教育实践难点:引导式教育实践的步骤思考题:如何进行引导式教育实践教学方法:讲授第七章按摩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按摩疗法简史2.按摩疗法的作用3.适应证和禁忌证4.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5.学习按摩的态度和要求第二节按摩手法 0.5学时知识点:1.手法的种类、操作及临床应用2.按摩手法的要求3.按摩手法的练习4.各种手法的应用5.按摩时的体位6.按摩介质和热敷第三节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 1学时知识点:1.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落枕、腰背下肢痛、头痛、偏瘫2.脊髓损伤、脑瘫、先天性肌斜颈、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章小结重点:按摩手法难点: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思考题:按摩疗法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第八章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4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概念与定义2.理论基础第二节诊断方法 0.5学时知识点:1.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3.三大综合征4.向心化现象第三节治疗原则 0.5学时知识点:1.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原则2.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3.移位综合征的治疗原则第四节颈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坐位后缩(治疗技术1)2.坐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2)3.卧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3)4.手法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治疗技术4)5.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5)6.后缩加侧屈(治疗技术6)7.侧屈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7)8.后缩加旋转(治疗技术8)9.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9)10.屈曲颈椎(治疗技术10)11.屈曲松动术(治疗技术11)第五节胸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直坐屈曲(治疗技术1)2.卧位伸展(治疗技术2)3.伸展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3)4.直坐旋转(治疗技术4)5.伸展位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5)第六节腰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俯卧位放松(治疗技术1)2.俯卧位伸展(治疗技术2)3.俯卧位重复伸展(治疗技术3)4.俯卧位伸展加压(治疗技术4)5.俯卧位持续伸展(治疗技术5)6.站立位伸展(治疗技术6)7.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7)8.伸展松动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8)9.伸展位旋转松动术(治疗技术9)10.伸展位旋转松动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10)11.侧屈旋转手法(治疗技术11)12.侧屈旋转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12)13.卧位屈曲(治疗技术13)14.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4)15.抬腿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5)16.侧方偏移的手法矫正(治疗技术16)17.侧方偏移的自我矫正(治疗技术17)第七节麦肯基方法的禁忌症 0.5学时知识点:1.绝对禁忌证2.相对禁忌证本章小结重点:1.颈椎的治疗技术2.胸椎的治疗技术3.腰椎的治疗技术难点:脊椎治疗技术思考题:麦肯基方法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第九章运动疗法技术新进展 3学时第一节强制性运动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强制性运动疗法技术特点3.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4.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进展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局限性第二节减重步行运动训练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减重步行训练设备3.评定指标4.训练方法5.临床应用第三节运动想象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运动想象疗法的实施3.运动想象能力的评定4.临床应用研究本章小结重点:1.强制性运动疗法2.减重步行运动训练3.运动想象疗法难点:这三种疗法之间的对比思考题:运动疗法技术的新发展还有哪些教学方法:讲授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习题作业/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结课后考试:闭卷;总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运动疗法全》课件

《运动疗法全》课件
详细描述
牵引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对于适应症的选择和牵引强 度的控制要求较高。
按摩疗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按摩疗法是指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法来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的 治疗方法。
按摩疗法包括深层组织按摩、瑞典式按摩等,通过按摩和推拿 的手法,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逐步调整运动强度和难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 求。
详细描述
适应性原则是运动疗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各不相同,因此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反馈逐步调整运动强度和难 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物理因子疗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物理因子疗法是指利用物理因子(如电、 光、热、磁等)来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功 能恢复的方法。
物理因子疗法包括电疗、光疗、热疗、磁 疗等,通过物理因子的作用,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物理因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 和炎症,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等优 点。
运动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运动疗法源于古代的体操 和按摩疗法,随着医学和 科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 现代的运动疗法。
发展
现代运动疗法结合了生物 力学、神经生理学、心理 学等多学科知识,不断发 展和完善。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运 动疗法将更加个性化、智 能化和普及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原则
发展趋势
运动疗法技术不断更新

传统运动疗法76页PPT课件

传统运动疗法76页PPT课件

❖训练程序
根据患者身体功能状态的评估的结果,制订相应的治疗性和 预防性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强度,运动量, 运动时间,运动频度等。
例如: ➢ 准备活动---小强度活动热身 ➢ 训练活动---中高强度活动,保证训练效应,
达到训练目标。 ➢ 结束活动---小强度活动放松,是身体逐步平静下来。
调心 强调存思,意念作用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传统运动疗法治疗原理:
➢ 改善运动组织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肉耐力 ➢ 增强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 纠正躯体畸形功能障碍 ➢ 缓解心理抑郁状态
❖传统运动疗法适用对象
老年人 残疾人 慢性病患者 运动伤病患者 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患者
❖常用传统运动疗法
呼吸锻炼运动疗法---静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意念 呼吸法,六字诀等
形体锻炼运动疗法---少林内功,太极拳,推手,练 功十八法等
常用传统运动疗法
综合锻炼运动疗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其他被动运动疗法---天竺国按摩术,老子按摩术
传统运动疗法
六字诀起源与发展
❖ 最早见于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
❖ 魏晋南北朝时期 玄学盛行,道家养生法兴起,是导引之术出现了 “潜心虚静,息虑无为”的思想。代表人物有嵇康, 葛洪,陶弘景等人。
❖隋唐时期----鼎盛时期
➢ 巢元方编著《诸病源候论》,全书共有导引治病的具体 术式和操作方法280条,对于各种疾病的应用到导引方 法做了详细说明。
➢ 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备急千金方》,《千金翼 方》,都有大量文字论述导引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有道 家导引法,还有佛家导引方法(易筋经)。
➢ 太极棒
❖ 太极球
❖ 悬吊架

运动疗法 全ppt课件

运动疗法 全ppt课件
技巧运动肢体近端关节起固定作用而远端部分进行活动如爬行行走手的使用二bobath技术bobath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关键点运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利用生理或病理反射调节肌肉收缩反应即各种功能性技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和其他保护性反应以及伸手抓握和松开等基本模式为基础
运动疗法 全
一.概述
1. 运动疗法:(物理治疗) 是指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 采 用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 改善、代偿 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肌肉 、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 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 、心肺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 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 碍。
(五).放松训练 指通过精神放松和肌肉放松,环节肌肉 痉挛、疼痛,降低身体和心理应激、调节 自主神经、改善睡眠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渐进放松技术、对比放 松技术、 暗示放松技术、 自由摆动、生物 反馈、气功。
(六).牵张训练 指对肌肉和韧带进行牵伸延长的训练 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肌痉挛、肌腱、韧带 或关节囊挛缩、痉挛性疼痛。有助于刺激 肌梭,以调整和提高肌张力,加强肌收缩 力。多用于下肢。 包括:股内收肌群、股四头肌、小腿 三头肌和肌腱、肩关节等牵张。
4. 基本体位:功能位、抗痉挛位 5. 常用设备:上、下运动治疗器械,牵引器 械,辅助步行器,生活辅助器械,转移辅 助器械,平衡训练器械等。 6. 运动处方:指根据患者的临床和功能状况 评估的结果,以处方形式为患者安排的运 动治疗方案。基本内容:运动方式、运动 量(强度、时间、频率)、疗程及注意事 项等。
(十一).牵引治疗 是将牵拉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以减轻 或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松懈关节粘 连,缓解肌肉痉挛等的治疗方法。临床用 于颈腰椎间盘和神经压迫、纠正关节挛缩。 牵引方法:手法牵引、滑轮牵引、电动 牵引、倒立牵引、自动牵引等。

康复医学)运动疗法ppt课件

康复医学)运动疗法ppt课件
Brunnstrom、 PNF。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运动再学习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
运动疗法
exercise
关节活动技术 被动活动〔passive activity〕:手 法、器械 CPM、牵引 助力运动〔assistive exercise〕: 器械练习、悬吊练习、滑轮练习 自动运动〔active exercise〕:体 操 留意:全范围、各方向
运动疗法kinesitherapy
/exercise
effects作用:
to prevent and improve the disable or handicap 预防和治疗功能妨碍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理 (regulate)才干
2.提高代谢(metabolism)才干,改善心肺功能 3.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shape和function 4.促进compensation mechanism(代偿机制)的
运 动 治疗therapeutic exercise
运动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joint motion 软组织牵伸技术 stretching 肌力训练技术 muscle power training
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 神经发育疗法 Rood、Bobath、
运动疗法
kinesiotherapy
exercise
软组织牵伸技术stretching
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添加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添加关节活动范围
手法牵伸
自我牵伸
器械辅助下牵伸
要点: 时间、放松

中医养生保健的运动疗法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的运动疗法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科技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概述
电子针灸技术
电子针灸是采用电脉冲模拟传统针灸的技术。它能够精确刺激穴位,实现无痛、无创的针 灸治疗,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智能中医诊断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现代中医诊断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患者的体质、病情 ,为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运动疗法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血平衡,从 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增强体质
通过适量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减少疾病的发生。
延缓衰老
运动疗法可以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保持身体活 力和年轻状态。
运动疗法的案例分析
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医运动疗法,通过调和气息、调 整身姿,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案例分析可展示太极拳在 降压、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实效。
机械按摩设备
根据中医按摩理论,机械按摩设备能够模拟专业医师的手法,实现经络疏通、气血调和, 帮助患者自我养生和自我调理。
现代科技支持下的运动疗法创新
虚拟现实养生运动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养生运动,如太 极拳、气功等,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智能运动监测与指导
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量、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 ,结合中医养生理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和指导。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与手段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
中医认为饮食是维持生命、滋养身体的重 要来源。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烹饪方式能够 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如食疗、食补等。
中医提倡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预防疾 病。如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传统运动 方式,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精神养生

运动疗法 PPT课件

运动疗法 PPT课件
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统的运动疗法
– 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
– 增强肌力 – 增强耐力 – 其他
增强肌肉协调能力 恢复平衡功能 恢复步行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疗法的分类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疗法
基本原则
– 逐步牵张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
机制
– 胶原纤维
弹性延长 塑性延长
– ROM增加的主要原因
ROM训练的方法
主动运动
– 用力程度
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
– 20~30次,2~4/d – 适于早期
ROM训练的方法
助力运动
– 徒手 – 健肢 – 简单器械
棍棒 悬挂法
ROM训练的方法
被动运动
– 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
最大负荷的确定
– 10 repetition maximum, 10RM
DeLorme法
– 第一组
50%10RM×10次,10~15次/min
– 第二组
75%10RM×10次
– 第三组
100%10RM×10次
– 组间休息1min,qd – 10RM每周重测一次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 神经生理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 NPT)
Bobath疗法 Brunnstrom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 Rood疗法
– 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 俯卧抬上身 – 燕式
脊柱肌力训练

传 统 运 动 疗 法

传 统 运 动 疗 法
指以运劢学,生物力学,神经収育学为基础, 针对性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呾精神的功能 障碍为目标,用作用力呾反作用力为主要因 子(主劢呾被劢运劢)的治疗方法。
传统运动疗法的定义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包拪各种主劢的躯体活劢训练,以及被劢的治疗性躯体训练,
又被称为医疗性运劢(kinesiotherapy),是物理治疗的基 本组成部分之一。
动作要领:
1.伱随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 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 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不肩平,两 臂如鸟张翼吐上、吐左右分开, 手心斜吐上。 2.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 力瞪囿。呼气尽,伱随吸气劢作, 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 落,垂于体侧。 3.再做第二次吏字。如此劢作, 六次为一遍,做完一遍,做一次 调息。
传统运动疗法治疗原理:

改善运劢组细血液循环,代谢呾神经控制 促迚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肉耐力 增强心肺功能呾平衡功能 纠正躯体畸形功能障碍 缓解心理抑郁状态
传统运动疗法适用对象
老年人 残疾人 慢性病患者 运劢伤病患者
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患者
应用范围
扶正祛邪-------免疫系统疾病 疏通经络-------心血管系统疾病 强筋健骨-------肌肉系统疾病,骨关节系统疾病 调呾气血-------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调节脏腑-------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养生益智-------丨枢神经系统疾病
记载“纳气有一,吏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吏气
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吹以去 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 极。”
唐代时期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对陶氏六字诀的吏纳法迚行了収挥,采用“大呼结合绅 呼”的呼吸锻炼方法。 道教学者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 改发了六字不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的运动疗法是简单易学、行之有效、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及延年益寿的治疗技术。

(一)太极拳
太极拳是根据太极图形组编排动作,将意识与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

此项运动要求注意力集中,“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在意识的支配下思想集中在动作上,排除干扰,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精神健康。

太极拳运动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动,加强了肌肉、骨骼及关节的活动,运动时手眼协调,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运动,提高肌肤的反应能力,有利于人体的协调与平衡功能。

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即“气沉丹田”,呼吸“深、长、细、缓、匀、柔”,通过呼吸运动,吐故纳新,促进血液循环及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人体的肺活量,有利于人体的呼吸功能。

太极拳适合于强身健体、老年慢性病、年老体弱者,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五禽戏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即虎的猛扑呼啸、鹿的愉快奔跑、熊的漫步行走、猿猴左右跳跃、鸟儿展翅飞翔等一系列动作,达到益肾强腰、壮骨生髓;通经活血、舒展筋骨;健脾益气、强壮身体;健脑、灵活肢体;宽胸理气、灵活关节的作用。

五禽戏要求形、神、气三者结合,强调意念、呼吸及动作的协调配合,对于强身健体、增强机体的灵活性、提高机体的平衡与协调功能及机体的耐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适用于预防机体运动功能的减退,慢性病及老年病的康复治疗,但对于有严重平衡功能障碍者及重度骨质疏松者应该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传统运动疗法一、概述运用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如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健身术来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调节气息,来畅通经络,调和脏腑,增强体质,达到治病强身的方法,称为传统运动疗法。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传统运动疗法通过以意领气,调意识以养神;神能御气,以气导形,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则血行”来推动气血运通,畅流全身;通过形体锻炼、活动筋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如是,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传统运动疗法对人体器官功能的有利作用:1、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细胞的代谢,使大脑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助于保持旺盛的情力和稳定的情绪。

2、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环。

3、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防止食物在消化道中滞留,有利于消化吸收。

4、可促进和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脏器的生理功能。

5、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6、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动作灵活轻巧,反应敏捷、迅速。

二、传统运动疗法的特点传统运动疗法基本可归纳三大特点,:1、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无论哪一种传统的运动疗法,都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用阴阳理论指导运动的虚、实、动、静;用开阖升降指导运动的屈伸、俯仰;用整体观念说明运动健身中形、神、气、血、表、里的协调统一。

所以,传统运动疗法的每一招式,都是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

2、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的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

意守指意念专注;调息指呼吸调节;动形指形体运动,统一是指三者之间的谐调配合,要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得宜,方能起到养生、健身、治疗的作用。

3、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传统运动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使传统运动疗法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

源于导引气功的功法加: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

然而,无论哪种功法,运用到养生治疗方面,则都讲求调息、意守、动形,都是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和调脏腑为目的。

融诸家之长为一体,则是传统运动疗法的一大特点。

三、运动养生的原则我国传统运动疗法之所以能达到健身、延年益寿、治病的作用,是因为它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注重和强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

从其锻炼角度来看,归纳起来,概有有三大原则:(一)掌握要领传统运动疗法的练功要领就是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

这三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意守,只有精神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呼吸均匀,导气血运行。

三者的关系是:以意领气,以气动形。

内炼精、气、神、脏腑、气血;外炼经脉、筋骨、四肢,使内外和谐、气血内外周流,使整个机体可得到内外兼修。

(二)强调适度中医强调“中庸之道”,任何一切“过犹不及”都将对生命不利,如补气太过则“气有余便是火”,“血有余则易瘀”。

运动疗法的运动量亦掌握一个“中”字,就是适量运动,适可而止。

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治疗目的,起不到强身作用;太大则超过了机体耐受量,往往会造成劳损或耗气伤血。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专业体育运动员的寿命总体竟比普通人短,就是“前车之鉴”。

特别对于身体不适,想通过运动疗法预防保健的人群,这一点更加重要。

因为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加速某些器官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缩短生命进程,出现早衰和早夭。

所以,运动健身强调适量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切记“欲速则不达”。

(三)贵在坚持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曝十寒”难以收到预期的疗效。

四、传统运动疗法的流派传统运动疗法,种类繁多,门派各异,各有特色,流传我国民间,经几千年,通过千千万万人的修整、提炼、归纳,普遍认为具有养生、治疗作用的传统运动方式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道家的内养功,佛家的易筋经等优秀项目。

这些健身功法,大多源于道家和佛家,由于世代相传,又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

兹简述其大要如下:第一节太极拳一、概述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拳术之一。

由于其动作舒展轻柔,动中有静,圆活连贯,形气相随,外可活动筋骨,内可流通气血,谐调脏腑,故不但用于技击、防身,而且更广泛地用于健身防病,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运动疗法之一养。

太极拳以“太极”为名,系取《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说,“太极”指万物的原始“浑元之气”。

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互为其根,此消彼长,相互转化,不断运动则变化万千。

因而太极图呈浑圆一体,阴阳合抱之象。

太极拳正是以此为基础,形体动作以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故观其形,连绵起伏,动静相随,圆活自然,变化无穷;在体内,则以意领气,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意领气,气动形,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足以看出,以“太极”哲理指导拳路,拳路的一招一式又构成了太极图形。

拳形为“太极”,拳意亦在“太极”,以太极之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激发人体自身的阴阳气血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使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这就是太极拳命名的含义所在。

太极拳的起源及创始者至今尚待考证,就文献及传说而言,众说纷纭。

有云南北朝时即有太极拳;有云创始者为唐代许宣平,有云宋代张三峰,有云明代张三丰,也有以为始于清代陈王庭和王宗岳者,究竟如何,尚无确论。

然而,能比较清楚地论及师承脉络,分支流派者,当在明末清初。

此后,即有陈氏太极之说,后由陈长兴传弟子杨露蝉经改编而形成杨氏太极拳。

后来,又从杨氏太极派生出吴式(吴鉴泉)太极拳、武式(武禹襄)太极拳和孙式(孙禄堂)太极拳。

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发展是经历了长期的充实、演变。

百余年前,太极拳较为重视技击,时至今日,则发展为技击、健身、医疗并重的拳术,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二、太极拳的治病机理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融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家拳。

练太极拳要精神专注,排除杂念,将神收敛于内,而不被他事分神。

“内无思想之患”而精神得养、身心欢快;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调气机,以养周身。

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

张景岳云:“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两脏所以为阴阳生息之根本”(见《类经·营卫三焦》)。

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

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

动形体,以行气血。

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即所谓“以腰为轴”、“一动无有不动”。

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以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

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

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神守。

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养生治病,道理也正在于此。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各有特点,架式也有新、老之分。

当前,比较简便易学的,就是“简化太极拳”,俗称“太极二十四式”。

其各式名称为:①起势,②左右野马分鬃,③白鹤亮翅,④左右搂膝拗步,⑤手挥琵琶,⑥左右倒卷肱,⑦左揽雀尾,⑧右揽雀尾,⑨单鞭,⑩云手,⑾单鞭,⑿高探马,⒀右蹬脚,⒁双峰贯耳,⑸转身左蹬脚,⒃左下势独立,⒄右下势独立,⒅左右穿梭,⒆海底针,⒇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详见第二节八段锦一、概述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动功气功的一种。

八段锦由动作古朴高雅的八节体势组成,故名“八段”,“锦”原意为精致丝织品,多有美丽图案。

后喻意美丽或美好的事或物,古人以“锦与金同音,寓意作用之功重,其价如金。

”故名八段锦。

也有人认为:因为这种健身法可以强身健体,祛病除疾,益寿延年,其效果甚佳,动作优雅,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总之,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健身术,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早在南宋时期,即已有《八段锦》专著。

明代以后,在有关养生专著中,多有记载,如冷谦的《修龄要》、高濂的《遵生八签》等书中,都有八段锦的内容。

传有“文八段”(坐式)和“武八段”(立式)等不同形式。

二、治病机理八段锦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法。

活动肢体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与呼吸相合,则可行气活血、周流营卫、斡旋气机,经常练习八段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老老恒言》云:“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

八段锦对人体的养生康复作用,从其歌诀中即可看出。

例如“两手托天理三焦”,即说明双手托天的动作,对调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

两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随深呼吸,一则有助于三焦气机运化,二则对内脏亦有按摩、调节作用,起到通经脉、调气血、养脏腑的效果。

同时,对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

其它诸如“调理脾胃单举手”、“摇头摆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八段锦的每一段都有锻炼的重点,而综合起来,则是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进行了锻炼,对相应的内脏以及气血、经络起到了保健、调理作用,是机体全面调养的优秀传统运动疗法。

现介绍站式八段锦的动作名称与练功方法: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三、站式八段锦的功法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一)预备式:身体呈站立姿势,两脚与肩同宽,膝微屈,但髌骨不超过脚尖垂线,五指抓地,头向上顶,收颌抵舌,含胸拔背,目视正前方,呼吸保持自然状态,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意念守于丹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