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

合集下载

(完整版)132种常用中药剂量表

(完整版)132种常用中药剂量表
132种常用中药剂量表(一)
品名
剂量
品名
剂量
品名
剂量
品名
剂量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1.发散风寒药
1.清热泻火药
②治热毒疮疡药
1.攻下药
麻黄
3-10g
石膏
15-60g
蒲公英
10-30g
大黄
5-15g
桂枝
3-10g
知母
5-15g
鱼腥草
15-30g
芒硝
10-15g
紫苏
5-10g
栀子
5-15g
③治热毒泻痢药
祛风湿药
红花
10-15g
茜草
10-15g
牛黄
15-35g
3.止咳平喘药
桃仁
5-10g
3.收敛止血药
牡蛎
15-30g
苦杏仁
4.5-9g
益母草
10-30g
白及
3-10g
天麻
3-10g
苏子
3-9g
牛膝
6-15g
仙鹤草
3-10g
全蝎
2-5g
百部
3-9g
4.破血消症药
4.温经止血药
驱虫药
桑白皮
6-12g
莪术
3-15g
荆芥
5-10g
夏枯草
10-15g
白头翁
6-15g
1.祛风湿散寒药
防风
5-10g
2.清热燥湿药
④治咽喉肿痛药
独活
6-12g
羌活
3-10g
黄芩
5-15g
射干
6-10g
木瓜
10-15g
2.发散风热药

中药 剂量术语

中药 剂量术语

中药剂量术语
在中药中,常用的剂量术语有以下几种:
1. 克(g):表示药材或药物的重量,以克为单位,一克等于1000毫克。

2. 克分(gf):表示药材或药物的重量的百分之一,即一克分
等于10毫克。

3. 毫克(mg):表示药材或药物的重量,以毫克为单位,一
毫克等于千分之一克。

4. 毫升(ml):表示液体药物的体积,以毫升为单位,一毫
升等于立方厘米。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术语:
1. 公斤(kg):表示药物用于治疗动物时的剂量,一公斤等于1000克。

2. 贯(滴):表示药物使用时的滴数,一滴等于0.05毫升。

3. 粒(颗):表示药物使用时的粒数,一粒等于一颗。

4. 涂抹:表示药物使用时的涂抹面积。

5. 合用:表示多种药物混合使用的剂量,一合等于一剂量单位。

6. 配伍用法:表示多种药物配伍使用的剂量,一配伍用法等于一剂量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剂量常常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

此外,中药的剂量术语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见术语。

(完整版)132种常用中药剂量表

(完整版)132种常用中药剂量表

132 种常用中药剂量表(一 )品名剂量品名剂量品名剂量品名剂量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1.发散风寒药 1 .清热泻火药②治热毒疮疡药 1 .攻陷药麻黄3-10g石膏15-60g蒲公英10-30g大黄5-15g 桂枝3-10g知母5-15g鱼腥草15-30g芒硝10-15g 紫苏5-10g栀子5-15g③治热毒泻痢药祛风湿药荆芥5-10g夏枯草10-15g白头翁6-15g 1 .祛风湿散寒药防风5-10g 2 .清热燥湿药④治咽喉肿痛药独活6-12g 羌活3-10g黄芩5-15g射干6-10g木瓜10-15g 2.发散风热药黄连2-10g4.清热凉血药 2 .祛风湿清热药薄荷3-6g黄柏6-10g生地黄10-30g秦艽5-10g 牛蒡子6-12g 3 .清热解毒药玄参10-15g防己5-10g 蝉蜕3-10g①治湿热病药牡丹皮6-12g 3 .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叶5-10g金银花10-15g赤芍6-15g五加皮5-10g 菊花5-10g连翘6-15g5.清虚热药桑寄生9-15g 柴胡3-10g板蓝根10-15g青蒿6-12g化湿药葛根10-15g地骨皮6-15g广藿香5-10g 利水渗湿药苍术5-10g 1.利水消肿药 2 .利尿通淋药3.利湿退黄药厚朴3-10g 茯苓9-15g车前子9-15g茵陈蒿6-15g白豆蔻3-6g薏苡仁9-30g川木通3-6g金钱草15-30g理气药泽泻5-10g虎杖9-15g陈皮3-10g 温里药安神药消食药枳实3-9g附子3-15g 1 .重镇安神药山楂10-15g木香3-9g干姜3-10g磁石15-30g莱菔子6-10g香附6-9g肉桂1-5g 2 .养心安神药鸡内金3-10g川楝子3-10g 吴茱萸1-5g酸枣仁9-15g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远志5-15g1.温化寒痰药 1 .活血止痛药1.凉血止血药平肝息风药半夏3-9g川芎3-10g 小蓟10-15g 1 .平抑肝阳药 2. 清化热痰药延胡索3-10g 地榆10-15g石决明15-30g桔梗3-10g郁金5-12g 白茅根15-30g牡蛎15-30g川贝母3-9g 2 .活血调经药2.化瘀止血药代赭石10-30g浙贝母3-9g丹参5-10g 三七3-10g 2 .息风止痉药瓜蒌10-15g红花10-15g 茜草10-15g牛黄15-35g3.止咳平喘药桃仁5-10g 3.收敛止血药牡蛎15-30g苦杏仁益母草10-30g 白及3-10g天麻3-10g苏子3-9g牛膝6-15g 仙鹤草3-10g全蝎2-5g百部3-9g 4 .破血消症药4.温经止血药驱虫药桑白皮6-12g莪术3-15g 艾叶3-10g槟榔3-10葶苈子3-9g132 种常用中药剂量表(二 )品名剂量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3-9g党参10-30g太子参10-30g黄芪10-15g白术6-12g甘草3-10g2.补阳药鹿茸1-3g巴戟天10-15g淫羊藿5-10g菟丝子10-15g杜仲10-15g续断10-15g3.补血药当归6-12g熟地黄9-15g白芍6-15g何首乌6-12g阿胶3-9g4.补阴药北沙参10-15g麦冬10-15g龟甲15-30g鳖甲15-30g收涩药1.固表止汗药2.敛肺涩肠药五味子3-6g乌梅3-10g3.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5-10g桑螵蛸6-10g莲子10-15g开窍药麝香冰片石菖蒲5-10g。

中药剂量标准表

中药剂量标准表

中药剂量标准表一、草本植物类1.甘草:一般用量为3-9克,但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

2.黄芪:一般用量为9-30克,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宜生用。

3.白术:一般用量为9-15克,益气健脾宜炒用,固表止汗宜生用。

4.茯苓:一般用量为9-15克,利水渗湿宜生用,健脾宁心宜炙用。

5.当归:一般用量为9-15克,补血活血宜酒炙用,活血行瘀宜生用。

6.川芎: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行气宜生用,止痛宜酒炙用。

7.菊花:一般用量为3-9克,疏散风热宜生用,平肝明目宜黄菊花或白菊花。

8.葛根:一般用量为9-15克,解肌退热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9.羌活:一般用量为3-9克,散寒祛风宜生用,止痛宜炒用。

10.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平肝敛阴宜生用,养血调经宜炒用。

二、灌木植物类1.玫瑰花:一般用量为3-6克,疏肝解郁宜生用,活血散瘀宜醋制。

2.木棉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利湿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3.款冬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4.腊梅花:一般用量为3-9克,解暑生津宜生用,止咳化痰宜蒸用。

5.夏枯草: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肝明目宜生用,解毒消肿宜炒用。

6.金银花:一般用量为3-9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解表疏风宜蜜炙用。

7.茵陈:一般用量为9-15克,利胆退黄宜生用,祛湿止痒宜茵陈蒿。

8.枇杷叶: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肺止咳宜蜜炙用。

9.蒲公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解毒宜生用,消痈散结宜醋炙用。

10.红花: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通经宜生用。

三、藤本植物类1.雷公藤:一般用量为3-6克,祛风除湿宜生用,消肿止痛宜炙用。

2.天南星:一般用量为3-9克,化痰止呕宜生用,祛风定惊宜制用。

3.何首乌:一般用量为9-15克,补益精血宜生用,解毒截疟宜制用。

4.络石藤:一般用量为6-12克,祛风通络宜生用。

5.钩藤:一般用量为3-12克,平肝熄风止痉宜生用。

6.桑寄生:一般用量为9-15克,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宜生用。

中药剂量

中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线、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伍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三 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小儿发育未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用药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为成人的1/4;五、六岁以上成人用药量的1/2。
性别:一般区别不大,但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去瘀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强者宜大,弱者宜小。
用中药 剂量如何定?
根据病情的需要选定用量: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情严重急性病或热性病时,用量常偏重,在治疗慢性病,热象不明显或病情较轻时,用药量常较轻。用药量的多少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
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人,用量宜重些,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口臭方
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完整版)中药用量

(完整版)中药用量

第1章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煎服,2~9g。

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桂枝煎服,3~9g紫苏一-煎服,5~9g,不宜久煎生姜煎服,3~9g,或煎汁服附:生姜皮一煎服,3~10g生姜汁用量3~10滴,冲服香薷---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大,且不宜久煎(5—10min);用于利水消肿,量宜大,且须浓煎荆芥一煎服,4.5~9g,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防风煎服,4.5~9g羌活煎服,3~9g白芷煎服,3~9g,外用适量细辛-—煎服,l~3g;散剂每次服0.5~lg藁本煎服,3~9g苍耳子---煎服,3~9g.。

或入丸散剂附:苍耳草一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

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

外用适量辛夷一-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喉咙,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葱白---不写在处方上,要写在病历上,一般2~3段,鲜品需量多,外用适量2.发散风热药薄荷-—煎服,3~6g;宜后下。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牛蒡子---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蝉蜕---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

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桑叶---煎服,5~9g;或如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

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煎服,5~9g.。

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宜用白菊花蔓荆子-—煎服,5~9g<中药用量总表〉柴胡---煎服,3~9g。

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10~30g;疏肝解郁宜醋炙,5~6g,可用到10g,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升麻煎服,3~9g。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葛根一煎服,9~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附:葛花一常用量3~15g淡豆豉-—煎服,6~12g 浮萍一-煎服,3~9g。

外用适量,煎汤浸洗第2章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石膏煎服,一般为20~30g,宜打碎先煎;清气分热用,可用到60~120g。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次量,通常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克(干燥饮片),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为干燥饮片的2~4部;5 岁以下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1/6; 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量减半服用;12岁以上同成人量。

中药的剂量单位,我国普遍采用十六进位制的“市制”剂量方法: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的生产计量采用“公制”,即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其换算采取近似值的方法,即1市两=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亦有部分地区采取十进制的“市制”剂量方法,其换算方法为1市斤=500克,1两=50克,1钱=5克,1分=0.5克。

中药剂量

中药剂量

第八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2~9g。

桂枝:3~9g。

紫苏:5~9g,不宜久煎。

生姜:3~9g,或捣汁服。

香薷:3~9g。

荆芥:4.5~9g,不宜久煎。

防风:4.5~9g。

羌活:3~9g。

白芷:3~9g。

外用适量。

细辛:1~3g;散剂每次服0.5~1g。

藁本:3~9g。

苍耳子:3~9g。

或入丸、散。

苍耳草: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

辛夷: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葱白:3~9g。

外用适量。

鹅不食草:6~10g。

外用适量。

胡荽:3~6g。

外用适量。

柽柳:3~10g。

外用适量。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3~6g;宜后下。

牛蒡子:6~12g。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蝉蜕: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

桑叶:5~9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

菊花:5~9g。

蔓荆子:5~9g。

柴胡:3~9g。

升麻:3~9g。

葛根:9~15g。

淡豆豉:6~12g。

浮萍:3~9g。

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木贼:3~9g。

第九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15-60g,宜先煎。

寒水石:10-15g。

外用适量。

知母:6-12g。

芦根: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天花粉:煎服,10-15g。

竹叶:煎服,6-15g;鲜品15—30g。

淡竹叶:煎服,6—9g。

鸭跖草:煎服,15—30g。

鲜品60-90g。

栀子:煎服,5—10克。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夏枯草:煎服,9~15g。

或熬膏服。

决明子:煎服,10~15克;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谷精草:煎服,5~10克。

密蒙花:煎服,9~15g。

青葙子:煎服,10~15g。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煎服,3~10g。

黄连:煎服,2~5g。

外用适量。

黄柏:煎服,3~12g。

外用适量。

龙胆:煎服,3~6g。

秦皮:煎服,6~12g。

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苦参:煎服,5~10g。

外用适量。

白鲜皮:煎服,5~10g。

外用适量。

苦豆子:全草煎汤服,1.5~3g。

本院常用中药饮片剂量分析

本院常用中药饮片剂量分析

本院常用中药饮片剂量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形式,具有易于服用、剂量准确、易于保存等优点。

在临床使用中,正确的剂量是确保药效的重要因素。

本院对常用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下面将对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详细讲解。

我们需要了解中药饮片的剂量单位。

中药饮片的剂量单位主要有克、贝、钱等。

1克等于10贝等于20钱。

在临床应用中,通常使用的单位是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常用中药饮片的剂量。

首先是黄芪。

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潜耐久的作用。

一般来说,每次剂量是15-30克,每日剂量是30-60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剂量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在使用中药饮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前要按照剂量准确称取,避免过量或不足。

2. 不同中药饮片的剂量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药物特性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剂量。

3. 有些中药饮片具有毒性或副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控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中药饮片的煎服方法也会影响药效,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煎煮和服用。

中药常用剂量

中药常用剂量

中药常用剂量
中药的常用剂量会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药的剂量是按照克(g)来计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中药的常用剂量范围供你参考,但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剂量,具体剂量应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来确定。

- 根茎类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常用剂量为9-15g。

- 果实类中药:如五味子、枸杞子、酸枣仁等,常用剂量为6-12g。

- 全草类中药:如蒲公英、益母草、鱼腥草等,常用剂量为9-15g。

- 动物类中药:如鹿茸、阿胶、蜈蚣等,常用剂量为1-3g。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的使用应该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

剂量的确定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使用中药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用法和剂量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

紫苏:解鱼蟹毒30—60g。

臭梧桐: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细辛:1—3g,粉末0.5—1g;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牛黄:0.5—0.35 水牛角:15—30g,大剂量60—120g,浓缩粉1.5—3g 青黛:1.5—3g,冲或丸散熊胆:1.5—2.5g 山豆根:3—6g 青蒿:生用或鲜品浇汁秦皮:水煎,洗眼巴豆:不入汤剂贯众5—10 鸦胆子:10—15粒每次,治疗疟疾;10—30粒每次,治疗痢疾,或0.5—2g,每日3次。

味极苦,不入煎剂,装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甘遂:宜入丸散,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醋制可减毒苦楝皮:3—6g 千金子:0.5—1g 威灵仙:治骨鲠30g 川乌:1.5—3g ,入汤剂香加皮:3—6g(强心苷)徐长卿:汤剂不宜久煎雷公藤:煎汤10—25g(带根皮减量),文火煎1—2小时。

制粉,0.5—1.5g苍术:烧烟熏,炒用燥性减缓沉香:煎汤1—5g后下,研末0.5—1.5g灯芯草:1—3g煎汤;锻成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青木香:煎汤3—10g,散剂1—2g使君子: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炒香嚼服,(小儿疳积:杀虫消积)槟榔:3—10g,单用驱杀涤虫、姜片虫30—60g雷丸:内服15—21g,不入煎。

入丸每次5—7g,驱杀涤虫每次12—18g,饭后温开水调服南瓜子:杀虫,生用或研细60—120g,冷开水调服鹤草芽:杀虫,研粉吞服,成人每次30—50g,小儿体重0.7—0.8g/kg,早晨空腹榧子: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剂;嚼服炒熟去壳鸡冠花:6—12 血竭:1—2g 自然铜:煎汤3—9g,打碎先煎;醋淬入散,每次0.3g 干漆:煎汤2—5g,入丸,每次0.06—0.1g,宜烧枯洋金花:入丸散0.3—0.6g 礞石:煎10—15g,打碎布包,先煎,入丸散1.5—3g朱砂:研末冲服或入丸散0.1—0.5g,不入煎剂珍珠:研末或入丸散0.1—1g 磁石:煎汤9—30g,入丸散,每次1—3g,研末内服全蝎、蜈蚣:煎汤3—6g,研末。

中药剂量写法

中药剂量写法

中药剂量写法:
中药剂量通常指的是临床应用时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这个用量除了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的用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包括重量单位如市制和公制,数量单位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等。

市制计量方法中,1市斤等于16两,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1分等于10厘。

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等于1000克,1克等于1000毫克。

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通常将市制的1市两换算为30克,1钱换算为3克,1分换算为0.3克,1厘换算为0.03克。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单位可以是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容量单位可以是升(L)、毫升(ml),国际单位(IU)、单位(U)。

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应注明含量。

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一、中药的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

它主要是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

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等)→容量(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重量(斤、两、钱、分、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1979年国务院令)。

单位换算:1市斤=16两;1两≈30g;1钱≈3g;1分≈0.3g;1厘≈0.03g明清以来衡量计量多采用16位进制。

剂量对疗效影响甚大。

中药剂量: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

(5-10g,常规剂量均指无毒;洗剂:30-60g。

)【xx剂量?如何掌握?】剂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除毒性大的药,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g;量较大者15-30g。

植物药一般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药常用量为15~30g。

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30~60g。

(鲜品加倍;丸散减量;儿童酌减;外用适量。

)然而用药剂量的恰当与否,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单掌握一般用量还不够,还须掌握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职业,用药方法及地域、季节等变化用量,只有这样才能用量准确,取得安全高效的结果。

1、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变化剂量。

(1)据药材质量的优劣增减用量:药材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无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2)据药材质地的轻重增减用量: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之品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之品用量宜大;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新鲜的动植物药含水分较多,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干燥的动植物药用量相对较小)。

(3)据药物气味的浓淡增减用量: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

性味浓厚、作用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比划)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比划)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及注意(按比划)二划:丁公藤3-6g,孕妇禁用;丁香1-3g,不宜与郁金使用;八角茴香3-6g;人参3-9g,另煎或研末冲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使用;儿茶1-3g,包煎;九香虫3-9g。

三划:|三七3-9g,研末吞服;三棱5-10g,孕妇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使用;干姜3-10g;炮姜3-9g;土木香3-9g;土茯苓15-60g;土鳖虫3-10g,孕妇禁用;大血藤9-15g;大青叶9-15g;大枣6-15g;大黄3-15g,泻下不宜久煎,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蓟9-15g;大蓟炭5-10g;大腹皮5-10g;山豆根3-6g;山茱萸6-12g;山药15-30g;山楂9-12g;山楂叶3-10g;山慈菇3-9g;千年健5-10g;千里光15-30g,外用;川木通3-6g;川贝母3-10g;川牛膝5-10g,孕妇慎用;制川乌1.5-3g,先煎,久煎,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使用;川芎3-10g;川射干6-10g;川楝子5-10g,外用;广金钱草15-30g;广藿香3-10g;女贞子6-12g;小茴香3-6g;小蓟5-12g;马齿苋9-15g,外用;马勃2-6g,外用;马兜铃3-9g,儿童、老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四划:|王不留行5-10g,孕妇慎用;天仙藤3-6g;天冬6-12g;天花粉10-15g, 孕妇慎用,不宜与乌头类使用;制天南星3-9g,孕妇慎用;天麻3-10g;天葵子9-15g;木瓜6-9g;木香3-6g;木贼3-9g;木通3-6g;木蝴蝶1-3g;五加皮5-10g;五味子2-6g;五倍子3-6g,外用适量;太子参9-30g;车前子9-15g,包煎;车前草9-30g;瓦楞子9-15g,先煎;牛蒡子6-12g;牛膝5-12g;升麻3-10g;化橘红3-6g;月季花3-6g;丹参10-15g,不宜与藜芦同用;乌药6-10g;乌梢蛇6-12g;乌梅6-12g;火麻仁10-15g;巴豆,外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戟天3-10g;水牛角15-30g,宜先煎3h以上;水蛭1-3g,孕妇禁用。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11页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8页
(二)特殊入煎法 ⑴先煎:矿石、贝壳及一些有毒药品。先煮30分 钟,后纳入余药。 ⑵后下:芳香挥发、质轻味薄、久煎有效成份易 于挥发而降低药效者。先煎它药,离煎毕5—10 分钟时入本类药。 ⑶包煎:粘性强、易糊化、细小颗粒、粉末、绒 毛等药。以纱布包裹后入煎。 ⑷另煎:珍贵药,以免损耗。煎液可另服,也可 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
软膏、浸膏、糖浆等;以后又出现丸剂、锭剂、 丹剂、灸剂,明代出现露剂。当代出现胶囊、片 剂、冲剂、气雾剂、膜剂、橡皮膏、合剂、酒剂、 注射剂、茶剂、袋泡剂、注射剂、口服安瓿等。 丸剂当代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 糊丸等各种,胶囊分为软、硬两种。当代尝试将 纳米技术用于中药生产。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7页
三、煎药法 徐灵胎:“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 全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尚能伤人,况药之治疗, 可不讲乎?” (一)普通煎药法 ⑴器皿:砂锅或砂罐。 ⑵水:①水源:洁净凉水;②水量:高出药面3厘 米左右;③煎前浸泡:30—60分钟。 ⑶火候:先武后文。 ⑷时间:普通30分钟左右——指文火煎煮时间。 ⑸榨渣取汁:以提升利用率。 ⑹煎煮次数:2—3次。
量宜多;鲜品,量宜多。 药品性味——性弱力平味淡者,量宜多;性强
力峻味浓者, 量宜少。 有毒无毒相关——有毒者,严格控制剂量;无毒 者可增大改变幅度。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4页
②与剂型、配伍相关: 配伍:单味或复方;主药或辅药。 剂型:煎剂量大;丸散量小。 ③与患者详细情况相关:包含患者年纪(小儿用量: 5岁以下—1/4成人量;5—12岁—1/2成人量。12岁 以后随年纪增加逐步向成人量靠齐)、体质、性别、 病程长短及病势轻重等相关。 ④与季节、地域相关。

中药饮片常用剂量

中药饮片常用剂量

中药饮片常用剂量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麻黄2-10g桂枝3-10g生姜3-10g荆芥5-10g羌活3-10个细辛1-3g辛夷3-10g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荷3-6g牛蒡子6-12g菊花5-10g葛根10-15g蔓荆子5-10g淡豆豉10-15g葱白3-10g胡荽3-10g清热药清热泻火石膏15-60g知母6-12g夏枯草9-15g芦根15-50g决明子9-15g青葙子9-15g清热药清热燥湿黄芩3-10g黄柏3-12g黄连2-5g清热药清热凉血药地黄10-15g玄参10-15g紫草5-10g水牛角10-30g清热药清热解毒药金银花6-15g连翘6-15g板兰根9-15g鱼腥草12-25g败酱草6-15g青黛1-3g 土茯苓15-60g山豆根3-6g 野菊花9-15g熊胆 1.5-2.5g 重楼3-9g白花蛇舌草15-30g 鸦胆子0.5-2g垂盆草15-30g 木蝴蝶1-3g清热药清虚热药青蒿6-12g地骨皮9-15g 银柴胡3-10g忍冬藤9-30g 山慈菇3-9g四季青15-60g 寒水石10-15g泻下药攻下药大黄3-15g芒硝6-12g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10-15g郁李仁6-10g泻下药峻下逐水药甘遂(有毒)0.5-1g京大戟(有毒) 1.5-3g 巴豆(有毒)0.1-0.3g红大戟 1.5-5g 亚麻仁10-15g商陆(有毒)5-10g祛风湿药祛风湿止痛药独活3-10g威灵仙6-10g 川乌(大毒) 1.5-3g雷公藤(大毒)10-25g祛风湿药祛风湿舒筋活络药秦艽3-10g木瓜6-9g 络石藤6-12g桑枝9-15g 丝瓜络5-12g海风藤6-12g 路路通5-10g穿山龙10-15g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9-15g五加皮5-10g 千年健5-10g鹿衔草10-30g 松节10-15g寻骨风10-15g化湿药苍术3-9g厚朴3-10g 佩兰3-10g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10-15g薏苡仁9-30g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车前子9-15g滑石10-20g 绵萆薢9-15g石韦6-12g 萹蓄9-15g地肤子9-15个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金钱草15-60g茵陈6-15g 茯苓皮15-30g车前草9-30g 蝼蛄3-4.5g冬瓜皮9-30g 玉米须15-30g荠菜15-30g温里药附子3-15g干姜3-10g花椒3-6g丁香1-3g 椒目3-10g八角茴香3-6g 母丁香1-3g理气药陈皮3-10g枳实3-10g 沉香1-5g川楝子5-10g 乌药6-10g化橘红3-6g 橘红3-10g枳壳3-10g 甘松3-6g柿蒂5-10g 橘核3-9g橘络3-5g 婆罗子3-9g大腹皮5-10g消食药山楂9-12g麦芽10-15g 神曲6-15g稻芽9-15g驱虫药使君子9-12g苦楝皮(有毒)3-6g 雷丸15-21g南瓜子60-120g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小蓟5-12g大蓟9-15g 侧柏叶6-12g白茅根9-30g止血药化瘀止血药三七3-9g茜草6-10g止血药收敛止血药白及6-15g仙鹤草6-12g 鸡冠花6-12g紫珠叶3-15g止血药温经止血药艾叶3-9g炮姜3-9g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川芎3-10g延胡索3-10g 没药3-5g姜黄3-10g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丹参10-15g益母草9-30g 牛膝5-12g鸡血藤9-15g 西红花1-3g五灵脂3-10g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虎杖9-15g土鳖虫(有小毒)3-10g 北刘寄奴6-9g干膝2-4.5g活血化瘀药破血消癥莪术6-9g水蛭1-3g 茺蔚子5-10g土牛膝10-15g 蜣螂1-2g化痰药燥湿化痰药半夏(有毒)3-9g天南星3-9g 白附子3-6g白前3-10g化痰药清化热痰桔梗3-10g瓜蒌9-15g竹茹5-10g竹沥30-50g昆布6-12g天竺黄3-9g海蛤壳6-15g海浮石10-15g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有小毒)5-10g紫苏子3-10g 葶苈子3-10g紫苑5-10g马兜铃3-9g白果5-10g胡颓叶9-15g矮地茶15-30g安神药镇精安神药朱砂(有毒)0.1-0.3g磁石9-30g 珍珠0.1-0.3g安神药养心安神酸枣仁10-15g柏子仁3-10g龙齿15-30g合欢花9-10g平肝潜阳药石决明6-20g牡蛎9-30g 蒺藜(小毒)6-10g罗布麻叶片6-12g息风止痉药羚羊角1-3g牛黄0.15-0.35g 全蝎(有毒)3-6g蜈蚣(有毒)3-5g 僵蛹5-9g开窍药麝香0.03-0.1g冰片0.15-.0.3g 安息香0.6g-1.5g蟾酥(有毒)0.015-0.03g补虚药补气药人参3-9g党参9-30g山药15-30g甘草2-10g刺五加9-27g大枣6-15g红景天3-6g绞股蓝15-30g补虚药补血药当归6-12g熟地黄9-15g白芍6-15g龙眼肉9-15g补虚药补阴药南沙参9-15g北沙参5-12g黄精9-15g枸杞子6-12g女贞子6-12g百合6-12g墨旱莲6-12g蛤蟆油5-15g补虚药补阳药鹿茸1-2g淫羊藿6-10g续断9-15g补骨脂6-10g菟丝子6-12g巴戟天3-10g冬虫夏草3-9g紫河车2-3g仙茅3-9g海马3-9g黑芝麻9-15g明党参6-12g鹿角霜9-15g海狗肾2-6g胡芦巴5-10g阳起石 4.5-9g收涩药收敛止汗浮小麦15-30g麻黄根3-9g收涩药涩肠止泻药五味子2-6g乌梅6-12g诃子3-10g肉豆蔻3-10g 石榴皮3-9g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莲子6-15g山茱萸6-12g 覆盆子6-12g金樱子6-12g 刺猬皮3-10g莲子心2-5g涌吐药常山(有毒)5-9g瓜蒂(有毒) 2.5-5g 攻读杀虫去腐敛疮药雄黄(有毒)0.05-0.1g硫磺(有毒) 1.5-3g 斑蝥(大毒)0.03-0.06g马钱子(大毒)0.3-0.6g 升药(大毒)外用炉甘石外用砒石(大毒)0.002-0.004g硼砂 1.5-3g 猫爪草15-30g毛莨(有毒)外用狼毒0.9-2.4g紫苏5-10g香薷3-10g 防风5-10g藁本3-10g 白芷3-10g苍耳子(有毒)3-10g蝉蜕3-6个桑叶5-10g 柴胡3-10g升麻3-10g浮萍3-9g鲜品15-30g木贼3-9g鹅不食草6-9g葛花3-15g天花粉10-15g栀子6-10g竹叶6-15g淡竹叶6-10g密蒙花9-15g谷精草5-10g龙胆3-6g苦参 4.5-9g牡丹皮6-12g赤芍6-12g蒲公英10-15g大青叶9-15g射干3-10g白头翁9-15g 用剂量穿心莲6-9g白鲜皮5-10g 马齿苋9-15g大血藤9-15g 马勃2-6g紫花地丁15-30g 半边莲5-15g金荞麦15-45g 秦皮6-12g半枝莲15-30g白薇5-10g胡黄连3-10g 拳参5-10g白蔹5-10g 地锦草9-20g千里光15-30g芦荟2-5g番泻叶煎服2-6g温开水泡服芫花(有毒) 1.5-3g牵牛子(有毒)3-6g 千金子(有毒)0.5-1g松子仁5-10g防己5-10g徐长卿3-12g蕲蛇(有毒)3-9g豨莶草9-12g 臭梧桐5-15g青风藤6-12g 伸筋草3-12g乌梢蛇9-12g狗脊6-12g香加皮(有毒)3-6g 蚕沙5-15g老鹳草9-15g 海桐皮5-15g广藿香3-10g砂仁3-6g 泽泻6-10g猪苓6-12g木通3-6g通草3-5g 海金沙6-15g瞿麦9-15g 冬葵子3-9g灯心草1-3g广金钱草15-30g连钱草15-30g 蚕沙5-15g泽漆5-10g 赤小豆9-30g葫芦15-30g 地耳草15-30g肉桂1-5g吴茱萸2-5g高良姜3-6g荜芨1-3g 荜澄茄1-3g胡椒2-4g木香3-6g香附6-10g 薤白5-10g青皮3-10g 佛手3-10g荔枝核5-10g 香橼3-9g玫瑰花3-6g 青木香3-9g梅花3-5g 橘叶6-10g檀香2-5g 九香虫3-9g刀豆6-9g莱菔子5-12g鸡内金3-10g 隔山消9-15g鸡失藤15-60g槟榔3-10g贯众(小毒)5-10g 鹤虱3-10g地榆9-15g槐花5-10g 苎麻根9-30g蒲黄5-10g棕榈炭3-9g血余炭5-10g 藕节9-15g灶心土15-30g郁金3-10g乳香3-5g桃仁5-10g红花3-10g 川牛膝5-10g苏木3-9g 月季花3-6g王不留行5-10g血竭1-2g刘寄奴3-10g 自然铜3-9g三棱5-10g穿山甲5-10g 凌霄花5-9g虻虫1-1.5g芥子3-9g旋复花3-9g川贝母3-10g浙贝母5-10g前胡3-10g海藻6-12g 黄药子(有毒)5-15g瓦楞子9-15g 礞石6-10g胆南星3-6g百部3-9g桑白皮6-12g 款冬花5-10g枇杷叶6-10g 胖大海2-3枚洋金花(有毒)0.3-0.6g龙骨15-30g琥珀1.5-3g(冲服)首乌藤9-15g合欢皮9-15g赭石9-30g珍珠母10-25g 紫贝齿10-15g钩藤3-12g天麻1-1.5g 地龙5-10g僵蚕5-10g石菖蒲3-10g苏合香0.3-1g 樟脑0.1-0.2g黄芪9-30g白术6-12g 西洋参3-6g太子参9-30g 白扁豆9-15g蜂蜜15-30g 饴糖15-20g阿胶3-9g何首乌3-6g麦冬6-12g石斛6-12g 龟甲9-24g鳖甲9-24g 天冬6-12g玉竹6-12g 楮实子6-12g桑葚9-15g肉苁蓉6-10g杜仲6-10g 益智3-10g蛤蚧3-6g 锁阳5-10g骨碎补3-9g 沙菀子9-15g核桃仁6-9g 沙棘3-10g龟甲胶3-9g 黑芝麻9-15g鹿角胶3-9g 黄狗肾10-15g韭菜子3-9g糯稻根15-30g椿皮6-9g赤石脂9-12g 五倍子3-6g罂粟壳(有毒)3-6g桑螵蛸5-10g海螵蛸5-10g芡实9-15g禹余梁9-15g荷叶3-10g藜芦(有毒)0.3-0.9g轻粉(有毒)0.1-0.2g白矾0.6-1.5g 蛇床子(小毒)3-10g蜂房(有毒)3-5g 铅丹(有毒)0.3-0.6g土荆皮(有毒)外用大蒜6-15g儿茶1-3g大风子0.3-1g木鳖子0.9-2.4g。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用量标准是指中药使用的推荐剂量范围。

中药用量的确定与中药的性能特点、理论依据、临床实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

1.芍药: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2.陈皮: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3.当归: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4.甘草: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5.白术: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6.枸杞子: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7.黄芪: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8.党参: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9.人参:每次3-15克,一日1-3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0.三七: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1.黄连: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12.茯苓: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3.防风: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14.白芍: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5.当归尾: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以上为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儿童、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受损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要慎重。

另外,中药的剂量还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剂量不可任意增加,超出合理用量可能导致中毒或副作用。

同时,中药的用量还需要根据煎煮方法的不同进行调整,如煮多久、加热强度、煎煮次数等都会影响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总之,中药的用量标准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切勿盲目增减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

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大枣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

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

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象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

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

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犀角、羚羊角、廉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三、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

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

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

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

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

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四、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约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30~ 60克。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本书所述中药的服法,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一、汤剂煎煮法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经久不衰。

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铝锅、搪瓷罐次之,忌用钢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

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有文、武火之分。

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

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2/1。

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二次服用。

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

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及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

此处,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它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它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士、北秫米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

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虎骨等。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它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它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虎骨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它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它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上与其它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它药物,如灶心土等。

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二、服药法: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

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

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

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宣饭前服。

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1)汤剂:一般宜温服。

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

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一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

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附篇一中药的命名和分类(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中药的命名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

其命名方法,总的来说都与医疗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有以功效命名的,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生长特性命名的,有以形色气味命名的,有以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的,有以避讳命名的,有以隐喻法命名的,有以人名命名的等等。

中药命名方法丰富多彩,现分述如下:(一)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如益母草功善活血调经,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妇科经产要药;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续断功善行血脉,续筋骨,疗折伤,主治筋伤骨折;覆盆子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善治肾虚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决明子功善清肝明目,主治眼科疾病,为明目佳品;千年健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痿软无力等,都是以其显著的功效而命名的。

(二)因药用部位而命名: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

植物药中芦根、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苏梗、藿香梗、荷梗等以植物的茎入药;桑枝、桂枝等以植物的嫩枝入药;牛蒡子、苏子、莱菔子、枳实、榧实等即以果实、种子入药;菊花、旋覆花、款冬花、芫花等即以花入药。

动物药如龟甲、鳖甲、刺猬皮、水牛角、羚羊角、熊胆、黄狗肾、全蝎等则分别是以入药部分甲壳、皮部、角、胆、外生殖器、全部虫体等不同的组织器官来命名的。

(三)因产地而命名: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

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

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质量好,又名阳春砂;地黄以河南怀庆产者最佳,故称怀地黄;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尤以吉林抚松产者为佳,故名吉林参,等等,都是因该地所产的药材质量好,疗效高,因而常在药物名称之前冠以产地之名。

(四)因形态而命名: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而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