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03f3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5.png)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区流动人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
他们通常是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等。
社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区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流动人口的情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社区流动人口的增加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区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活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居住情况、工作情况、教育需求、医疗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社区、工厂、学校等地进行了调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1. 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比较高,占总人数的60%。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
另外,大部分社区流动人口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
2. 居住情况社区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多样化。
大部分人选择租房居住,其中有些人与其他人合租,有些人则独自租房。
此外,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居住在工厂或学校提供的宿舍。
3. 工作情况社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
调查显示,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月收入在2000-4000元之间。
4. 教育需求社区流动人口对教育的需求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普遍希望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他们也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能够提供更好的学校和教育资源。
5. 医疗需求社区流动人口普遍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调查显示,他们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
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社区流动人口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不足。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c8ce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b.png)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吸纳能力也日渐增强,导致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各大城市。
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状况和需求,对流动人口进行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占比最大。
他们通常选择在城市找工作或创业,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然而,许多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社会融入困难等问题。
另外,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低,对于新生活环境的适应周期也较长。
此外,他们往往缺乏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得他们在城市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帮助流动人口,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可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融入程度等方面,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总的来说,对于流动人口的调研报告呈现出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这对于政府制定政策和社会各界提供帮
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关注,能够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更好地融入和生活。
流动人口 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9d54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0.png)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末,流动人口
已达到了约3.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5%。
流动人口问题的
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生活状况、社会融合等相关情况,从而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合理化建议,为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调研方法
本报告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的真实情况。
四、调研结果
1. 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
2. 流动人口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收入并不高,生活压力较大。
3.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亟待解决。
4.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困扰,宿舍条件差,租房负担重。
五、建议
1. 完善流动人口的户籍制度,让流动人口能够在城市中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服务。
2. 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支持,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
3. 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4.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住房安置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
六、结论
流动人口问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有效路径。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4fa6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9.png)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1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
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就可能失去许多潜在的盈利机会,并且流动性风险具有联动效应,一旦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极易导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兑存款,诱发挤兑风波,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流动性风险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瘫痪。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内容引起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众多,包括银行资产与负债在量与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资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资金备付率不足、客户周期性资金需求变动、经济周期的影响、利率变动、银行货币政策变动、以及其他突发性因素等等。
商业银行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不善都有可能最终导致流动性风险。
但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各因素的可控性来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
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其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有效管理,促进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配置,最终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银行的流动性并保持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潜在流动性以及设法及时获得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基本内容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有强的国家信用支撑,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
另外,源源不断的居民家庭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无流动性危机之忧的第二原因。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edc5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c.png)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篇一」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是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数据表明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另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xx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
这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社会总消费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老年人不仅在医疗保健、食品、服装、旅游、娱乐、养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随着价值观、消费观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老年人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潜在需求将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餐饮、旅游、娱乐等消费点。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习惯、偏好以及消费能力和方式将改变社会消费结构,形成潜在消费市场。
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有可能成为调结构促增长的新亮点,并蕴藏着新的产业机会,有助于我国经济的优化和转型。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银发经济有巨大需求,为过剩产能的转移和新的投资机会寻求到了新的出口,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经济机会。
要实施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大力发展老年消费产业,特别是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家政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相关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1.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
20xx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xx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9.4%。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a5f74058fafab069dc02ec.png)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篇一:流动人口调研报告辖区内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成立了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为付组长,区政法委、组织、宣传、公安等2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抽调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政法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全区流动人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各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200 人以上的社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社区主任担任,副主任在流动人口中产生。
(二)维权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全区建立了三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设立了流动人口维权服务中心,并开通了12345维权热线。
乡镇(街道)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维权站,社区由司法部门设立了法律顾问或联络员,公布了姓名和联系电话,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口的法律维权咨询。
中远、欧华等一批规模企业能依法与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
劳动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并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措施。
全区工伤保险全面覆盖;船东互保全面覆盖下海渔民中的流动人口。
船舶、建筑等高风险行业、高纠纷行业设立了保证金制度,维护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较好体现。
20XX年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区、乡镇(街道)党代表和区政协委员中,各类先进、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流动人口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各社区根据条件视情建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
区总工会强化企业“党工共建”,把流动人口组织到企业工会中来,使流动人口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大连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大连流动人口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83c0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大连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连的流动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连市流动人口的情况,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大连流动人口调查。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大连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职业、居住条件等情况,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通过走访社区、学校、工厂等场所,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调查结束时,大连市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了20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占了60%,女性人口占了40%。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大连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区,占了总流动人口的80%以上。
调查还发现,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占了总流动人口的60%。
调查结果还显示,大连市的流动人口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占了总流动人口的70%以上。
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另外,调查还发现,大部分流动人口的配偶和子女都留在了原籍,他们一个人来到大连打工,面临着家庭团聚的困难。
调查还对大连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在出租屋、低价公寓等条件相对较差的房屋中。
他们面临着房租高、住房条件差等问题,生活比较辛苦。
此外,调查还发现,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身份,子女的入学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综上所述,大连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
然而,流动人口面临着配偶和子女留在原籍的问题、住房条件差等困扰,生活比较辛苦。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优化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流动人口的融入和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e81a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d.png)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对一些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一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一、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3亿人。
其中,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地区,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
而在城市中,他们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
二、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缺乏技术和教育背景,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资待遇较低,劳动条件也较为艰苦。
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身份不稳定,他们在就业中也面临一些权益保护的问题,比如工资拖欠、社会保险缺失等。
三、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在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经济压力和城市房价高涨,很多流动人口只能选择居住在一些简陋的出租房或者集体宿舍中。
这些居住条件不仅不够舒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流动人口的集中居住,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在教育方面,由于流动人口的孩子在城市中就读的学校往往不同于户籍所在地的学校,他们在接受教育时面临一些困难。
一方面,他们可能需要面临学校转学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城市户籍学生相同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方面,流动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缺失,他们在就医时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
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他们在就医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医疗档案的转移、医保报销的问题等。
五、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其次,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XX年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查报告
![XX年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5915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0.png)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在城市中临时居住、务工或其他活动的人群,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下面是针对XX年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XX年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达到XX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XX%。
其中,农民工占比最大,达到XX%;其次是学生和短期游客,分别占比XX%和XX%。
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居住证制度的落地,流动人口可以凭借居住证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其次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政策,鼓励农民工购买城市住房。
此外,还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流动人口可以享受到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
三、城市流动人口职业分布调查发现,城市流动人口职业分布不均衡。
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XX%;学生主要为在校生,占比XX%;短期游客主要是旅游观光,占比XX%。
其中,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就业风险和生活困境。
四、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调查显示,城市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社会融入的意愿普遍较高,但实际情况却存在一定的障碍。
首先,居住环境不尽人意,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缺乏基本的居住保障;其次,就业歧视现象明显,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很多人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此外,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资源。
五、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困难原因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导致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户籍制度限制,城市居民享有更多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而城市流动人口在享受基本服务和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是社会融入机会不均衡,城市流动人口往往缺乏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无法获得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此外,宣传教育不到位,城市居民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偏见和歧视情绪较为普遍,对他们的融入形成了阻碍。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7514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1.png)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
从2000年至2014年,太原市流动人口从17.5万增至108万,增幅超过517% 。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法。
我通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对象:我市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其中的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一)素质低能化。
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
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
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
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
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
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如很多地区,发生一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等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
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调查流动人员报告模板
![调查流动人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30378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e.png)
调查流动人员报告模板
根据最新的数据报告显示,流动人员的数量持续增长。
考虑到流动人员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流动人员的调查研究。
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和相关分析:
1. 流动人员的总体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流动人员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以及沿
海地区。
他们的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不乏年轻人和家庭外出打工。
流动人员的主要动力包括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和追求自我发展。
2. 流动人员的工作状况:
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流动人员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如
建筑、餐饮和制造业。
他们的工作往往面临较高的风险和压力,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流动人员也参与到季节性工作、家政服务和个体经营中。
3. 流动人员的生活环境:
流动人员通常居住在简陋的宿舍、出租屋或工地临时住所。
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饮食和卫生条件受限。
此外,他们面临着与家人分离、社交孤立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4. 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
流动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险、
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等。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仍存在困难和不完善之处。
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来改善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
综上所述,流动人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员的关注和支持,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状况,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023年实用文_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2023年实用文_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0bf24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a.png)
2023年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
目前__镇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因此,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积极探索农村流动人口的发展出路,对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流动人口基本情况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
1、农村流动人口数量__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镇,农村总人口____人,根据__镇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全镇农村流动人员达__x人,占到全镇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22.6%。
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____人,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__x人。
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
2、农村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女性外出规模和频率逐年提高,女性流动的主动性在加强。
在农民工中,男性占51.8%,女性占48.2%,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6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
外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7%,30%左右劳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培训经历,近年来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流动总量的97%,其中第三产业占52.5%。
3、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流动人口一方面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流出地增加了经济总量,并且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但为自己挣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733f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3.png)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本站作者为你精心整理了6篇《人口调查报告》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人口调查报告》相关的内容。
篇1:人口调查报告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
掌握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平安文明社区、做好计划生育及对社区其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笔者对本街道暂寄住人口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就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街道下辖8个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辖区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区域流动人口15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做生意的、打工的、投亲靠友的、逃避计划生育的、负案在逃等几种类型。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流动,势必对街域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调查,辖区内被处罚的人员中有60以上的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已成为辖区内刑事和治安案件的高发群体。
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街域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街道在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
目前,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一是重视程度低。
有的社区及驻街单位,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流动人口管与不管都一样,只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就可以了。
”由于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导致了组织管理上的软弱无力,没有把此项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工作上也说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但管理责任、管理措施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造成了工作上的流于形式。
二是畏难情绪大。
由于流动人口暂寄住的流动性较大,分布面大、且较为零散,从村屯到社区、从平房到楼房,只要有空闲房屋,就会有流动人口入住。
由于流动人口居住的不确定性,给社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管理干部的畏难情绪。
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1fa2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c.png)
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
他们以各种原因选择离开家乡,迁徙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流动人口的数量庞大,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一项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深入探讨他们的现状和相关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多个城市的流动人口。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流动原因、工作情况、生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等方面。
共有1000名流动人口参与了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三、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他们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
调查发现,大部分流动人口是男性,占总数的60%,女性占40%。
这可能与男性更容易在外打工和谋求发展有关。
四、流动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离开家乡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其中,就业机会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达到60%。
这表明流动人口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机会。
五、工作情况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从事的是低技能劳动,如建筑工人、服务员、保洁员等。
调查显示,尽管工作辛苦,但流动人口的收入并不高。
超过一半的人每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
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长时间工作、无社会保障等。
六、生活状况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经济压力和工作忙碌,他们的生活质量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流动人口每天只有不足6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他们的居住条件也相对较差,很多人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或集体宿舍中。
七、社会融入程度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关系到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他们往往与本地居民形成了明显的隔离,缺乏社交圈和支持网络。
青年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报告
![青年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741d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8.png)
青年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报告根据最新的青年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现和结论。
1. 青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调查显示,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青年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就业和教育机会的吸引力以及城市生活的便利性。
2. 流动原因多样化。
调查发现,青年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多样化。
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家庭压力以及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等。
3. 就业机会是主要吸引力。
就业机会被认为是青年流动人口最主要的吸引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流动人口选择流动的目的地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4. 教育机会也是重要因素。
教育机会也是吸引青年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青年流动人口流动到城市是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
5. 流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青年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包括文化适应、工作压力、低收入、缺乏社会保障和不稳定的居住环境等。
6. 政府应加强支持和保障。
鉴于青年流动人口面临的挑战,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支持和保障。
这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住条件等。
7. 青年流动人口有积极影响。
尽管青年流动人口面临一些挑战,但他们也给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他们为城市经济增加了活力,提升了城市文化多样性,并带来了社会变革和创新。
总的来说,青年流动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他们的支持和保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d0a887a98271fe900ef9cf.png)
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人口流动调查报告1一、指标注解:(-)统计分析区域:我镇的x个村(社区)。
(二)数据统计时间:分析中所用数据均是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以来截止20xx年3月31日的数据。
二、总体概况截止20xx年3月31 S , 10个(社区)流入人口信息系统汇总录入流入人口429人,房屋信息4772户、出租房屋58户、大型用工单位16个、流出人口804 人,留守儿童21人、空巢老人12人、返乡人员12人。
(一)流入人口基本数据:1、人口比例:10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6480人,其中流入人口429人,占 2. 6%;其中流出人口804人,占4. 9%o2、年龄结构:在所有流入人口中6岁以下的有10人,占2. 3%; 6至16岁的有16人,占3. 7%; 16至60岁的有374人,占87. 2%; 60岁以上的有29人,占 6. 8%o3、流入人口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为232人,占54.1%;女性为197 人,占45. 9%o流出人口性别:男性也多于女性;男性为428人,占53. 2%;女性为376 人,占46. 8%o4、主要流入地:我镇主要流入人口本市其他地区(市)县15人,占3. 5%;省内市为216人,占50. 3%;省内县33人,占8. 2%;省外市39人,占9. 1%;省外县32人,占7. 5%,本区(市)县其他乡镇91人,占21. 2%;国外1人。
5、流入事曲:在10个村(社区)采集的流入人口中,务工的有324人,占75. 5%;其他流入经商、服务、借读、养老等的有105人,占24. 5%o流出人员中,务工的有780,占97%;其他的有24,占3%;6、受教育程度:在10个村(社区)采集的流入人口中,小学文化的有101 人,占23. 5%:初中文化的有230人,占53. 6%;高中文化的有46人,占10. 7%;大专文化的有23人,占5. 4%;大学本科文化的有10人,占2. 3%;研究生及以上文化1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法学101 王明娅学号:1001010034
流动人口调查问卷
1、你的年龄
2、你的性别
(1)男(2) 女
3、你的民族
(1) 汉族(2)少数民族
4、你的老家在(1)贵州(2)外省(1)贵阳(2)遵义(3)安顺(4)铜仁(5)黔东南
(6毕节(7)六盘水(8)黔西南(9)黔南
5、你经常的娱乐方式是
(1)打牌(2)上网(3)看电视(4)其他(5)打牌和看电视(6)上网和看电视
(7)打牌和上网
6、文化程度是
(1)文盲(2)小学(3)中学(4)大专或以上(5)其他
7、去9年务工的收入是
(1) 2000以内(2)2000~5000以内(3)5000~10000 (4)10000以上
8、你每月用多少钱
(1)100以内(2)100~300 (3)300~600 (4)600以上
9、你的婚姻状况是
(1)未婚(2)离异(3)丧偶(4)结婚
10、你有多少子女
11、如果有子女在上学,现在在哪?
(1)老家(2)贵阳(3)其他
12、你的配偶现在的情况
(1)在家务农(2)外出其他地方务工(4)和你一起务工(5)其他
13、你的租房状况
(1)自购房(2)单独租房(3)合租(4)职工宿舍(5)其他(6)学校宿舍14、你这份工作干了多久
(1)三个月(2)三到六个月(3)六到十二个月(4) 十二个月以上
15、和你在一起工作的人有多少和你来自同一个乡
(1) 没有(2)很少(3)很多(4)全部
16、你的工作是谁介绍的
(1)自己找的(2)老乡或亲戚介绍的(3)中介(4)政府组织(5)其他
17、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1)六小时以内(2)六到八小时(3)八到十二小时(4)十二小时以上
18、你和老家的联系
(1)很少(2)一般(3)经常
19、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1)很差(2)一般(3)很好20、你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1)是(2) 否
外来流动人口,一般是指从外地流入城市,在城市中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所居住城市户口的人。
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目的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是以就业为目的而进入城市,因此常常将他们称为“外来务工者”(或“外来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这些外来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对此,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在城市里很少有人关心农民工,很少有人理解农民工,也很少有人支持农民工。
现在市里,几乎没有人能离开农民工。
宽敞整洁的马路,高高耸立的楼房,美丽高档的小区…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他们默默无闻的为城市工作着、服务着,奉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和力量,方便了千百万城市居民区的生活,关于对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的运转有着重要作用——他们就是进城农民工。
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
掌握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社会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
抽样调查、访问调查
内容的介绍
此次调查我们在学校附近随机抽取了40名农民工进行访问调查,男性占52.5%,女性占47.5%,少数民族占55%,汉族占45%,对他们的娱乐方式、文化程度、收入、家庭情况、工作时间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他们有28.5%的人看电视,上网和看电视占大多数,其中打牌占的比例也较大,有20%。
他们其中大多数都是小学或者中学毕业,极少数是文盲和大专以上学历,务工收入的悬殊比较大,有的收入仅为2000元,有的则在一万元以上,每个月的支出也都在600以上和300至600之间。
农民工中已婚的占了50.5%,丧偶和离异的很少,子女也都是两至三个,负担有点重,已婚的农民工中他们的配偶大多都是在外务工,有自购房的也很少,大多都是合租的。
工作时间半年以上的占了60%,几乎全部的人都有同乡和自己在一起打工,工作也都是自己找的或亲戚介绍的,工作的时间也都是8至12小时,也经常和老家的人联系,身体状况也很好,但是他们有80%的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有20%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有了稳定的保障。
讨论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在社会的最基本的底层或者说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的设施之中奋斗,为了他们的家,为了他们的父母妻儿努力的辛苦工作。
不论他们做的是什么职业,不论他们有没有文化,不论他们每个月挣多少工资,始终有一句老话不变“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同样是作为社会的一员,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情况,掌握流动人口的特点、趋势,可以更好的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进行管理,是我们的治安、生活更好。
根据这次随机抽选的40个农民工的调查发现,男女的比例大致平衡,少数民族和汉族比例相当,他们从事的职业也都是市政建设、建筑方面的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高,政府对他们的关注度和关心度不够,福利待遇也不好。
在调查中发现,未婚农民工每个月的消费主要用于娱乐,而已婚农民工则主要是将工资寄回老家或者拿来家用,只有极少部分用于娱乐消费,他们的婚姻状况都很好,很少有离婚的
或者丧偶的,家庭关系也很和睦,这点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不过子女的教育方面就比较欠缺,因为在外务工,有些子女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留守家中,有些就和父母在一起居住在他们务工的城市,但是由于他们外出务工时间比较长或者时间上不够充裕,因此,很少与子女交流,这样很有可能会对子女心里或者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管理造成很大的不便。
他们和自己一起来务工的老乡或者同事之间的相处很融洽,大家的感情非常的好,经常交流一些生活和家里的情况,有时候也开一些玩笑,他们的身体状况很好,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大多都比较老实、诚恳,讲话也比较风趣,很实在,很多年纪大一点的都比较消瘦,皮肤都比较黑,也许是工作环境的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农民工的生活情况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也不够。
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子女的问题都会对城市的管理和治安造成很大的影响,教育方面尤其是学校更加应该关注这个问题,社会方面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困难。
而留守家中的父母和子女方面也同样如此,子女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爷爷奶奶的思想的孩子的思想毕竟有所不同,在教育方面肯定会有很多缺失、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当很多因素累计起来时就会造成很多麻烦甚至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因此,面对许多小问题是就应该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仅要靠一个人、一个组织,还需要社会、政府的更多关心和帮助,这样面对城市流动人口中出现的许多犯罪和治安问题,才可以更好的避免甚至杜绝犯罪,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共同的创造文明的城市生活,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