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1

第三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篇概论一、思考题1. 经济学是科学,但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很少完全一致。
这是为什么?[答]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不一,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1)政治思想不同。
经济学属于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政策主张不同。
(2)经济思想不同。
主张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与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上也会不同。
(3)经济理论不同。
同一经济思想的不同经济理论,在政策主张上也会有所不同。
(4)经济信息不同。
即使同一学派、观点相同的经济学家,由于各自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同,政策主张也不会完全相同。
2. 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
”请对此试加评论。
[答]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经济运行,只是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分析从个量入手,宏观经济分析从总量入手。
这就是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对象来划分的。
因此,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是不确切的。
3. 某君曰:“我这个人,宏观上还可以,微观上有不足。
“这种说法对吗?[答]这种说法不对。
某君的原意是:自己整体上还可以,局部上有不足。
但这不是宏观、微观的原意:宏观指总量、总体,微观指个量、个体。
从经济学上说,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看,个人都是个体。
4. “经济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但为什么国内外都有人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答] 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1)作为假说,“经济人”是对人性的一种抽象,并不是现实中的具体人。
具体人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利己的,但撇开非本质属性,“经济人”假定抽象人的本质属性是利己的。
(2)“经济人”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也包括个人的安乐。
也就是说,既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安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某些人来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可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利己。
(3)“经济人”假说是实证结论,不是道德规范。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 第二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言1.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说稀缺性是相对的?在什么意义上又说稀缺性是绝对的?答: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我们之所以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
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而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稀缺性,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从这种意义而言,稀缺性是绝对的。
2.一个人也许可以免费上大学,但为了上大学不得不放弃一份月薪为3000元的工作。
上大学有代价吗?机会成本是多少?答:上大学是有代价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看似免费的上大学亦是有代价的。
上大学的代价就是缺少工作经验、人际成本和某些进修的机会,以及花费的时间和工作得到的工资。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考虑到上大学的成本并不是衣食住行,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生活,因此他的机会成本就是3000x12x4=144000元人民币,且不计福利奖金与买不到的社会经验。
3.什么是混合经济?为什么混合经济不同于“计划和市场的相结合”?答:混合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
原因:混合经济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而是对市场经济的改进。
它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另一种经济制度为辅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又被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以区别只有市场调节、没有政府干预的古典市场经济。
4.经济学家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研究价格,这两种研究有什么不同?答:微观经济学强调研究家庭和企业的行为,价格支配家庭与企业的行为,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者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
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即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
[101] 西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01] 西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1a1f76b650e52ea54189853.png)
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根据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西方经 济学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 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 为。它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 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 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的是经 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诸如国民 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周期波 动、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 货币、收入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等等。
● 理性原则
一个从追事求经自济利活的动人的,。 在做经济决策时,
总是力图以最小的
代价获得最大的利
益。
二、理论模型
一个理论模型是由
一个理论模型包括以下的内若容干:个借以推出结
论或预测的假设构
● 变量(Variables) 成的,它被用来说
●
假设(Assumpti或增量分析, 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 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简史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二、新古典经济学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两国一大批优 秀的思想家、哲学家、医生和商人(如威廉·配 第、约翰·洛克、大卫·休谟、弗朗斯瓦·魁奈等 人)开始有目的地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规律,试图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他们的理 论发现和观点被汇集到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形 成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再经过 大卫·李嘉图的加工和改造,最终完成了具有古 典意义的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点是:
这种学说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及物对人的满足 的基础上(“边际革命”),在远离现实世界的条件 下(无视垄断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否认经济危 机(“萨伊定律”)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克拉克的边 际生产力论)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关系变成了由符 号和公式所组成的数学模型(数理经济学),用精密 的数学逻辑证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 自动实现均衡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马歇尔局部均衡、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
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
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
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
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
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
“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习题二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⑵ 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⑶ 消费者收入增加了;⑷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 假设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如上图,、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
这里,然,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处,因EF∥OC,故之弹性系数,则之斜率绝对值,即,之斜率绝对值,显斜率绝对值较大。
,之弹性系数显然的。
两条曲线,故。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弹性系数值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错2、设需求方程为Q d=a-bP,在一个以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几何图形上,-b即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错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3、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对4、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错5、(如果A与B是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增加; 但如果A与B是互补品,则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减少) 错6、如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纵轴代表价格P,则dP/dQ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对7、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增长,的销售量增长, 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错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
8、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错9、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错10、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对11、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错12、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必会导致产品的均衡产量减少,但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生梨价格上升.生梨价格上升B.桔子产量减少.桔子产量减少C.对苹果营养价值的广泛宣传.对苹果营养价值的广泛宣传D.消费者收入的下降2、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A.冰箱价格下降.冰箱价格下降B.冰箱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冰箱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C.该厂家的生产规模扩大D.全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全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A.销售收益增加.销售收益增加B.销售收益不变.销售收益不变C.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的变动不确定.销售收益的变动不确定4、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5、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二者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二者为互补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二者为互补商品)A.负B.正.正 C.0 D.1 6、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A.汽车消费税降低.汽车消费税降低 B.公路建设滞后C.汽油价格下降.汽车生产成本上升 .汽油价格下降 D.汽车生产成本上升7、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8.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右移?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右移?A.师资质量提高师资质量提高 B.学费降低C.入学考试难度下降文凭更受重视入学考试难度下降 D.文凭更受重视。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至第九章)

西经课后答案第二章一、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
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
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
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normal good),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inferior good)。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西方经济学把相关商品分为两种:替代品(substitutes)和互补品(complements)。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茶是咖啡的替代品,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等等。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汽油是汽车的互补品,显示器是电脑主机的互补品,左手套是右手套的互补品,等等。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习题一、单选题1.在得出某彩电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其需求曲线移动的是()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答案: B解析: 某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其销售价格和需求数量的组合。
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时,会导致本身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在需求曲线上移动。
而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外,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
也就是B 选项对应商品本身价格移动带来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其他选项是除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需求曲线的移动。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当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在未来会出现价格上涨时,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三项均有可能答案: B解析:预期未来涨价,现在会增加需求。
3.苹果汁和橙汁是替代品,如果橙汁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苹果汁的需求量增加B.苹果汁的需求量减少C.苹果汁的需求增加D.苹果汁的需求减少答案: C解析: 苹果汁和橙汁是替代品,意味着当橙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选择苹果汁。
苹果汁的需求增加而不是A选项的需求量增加,原因是需求量增加是商品本身价格下降导致的,而苹果汁的价格没有变化,除了价格变化导致的是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化。
<4.鞋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鞋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答案:B解析: 鞋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说明鞋是正常商品,鞋的价格上升,导致供给量增加。
不是供给增加,这和需求与需求量区别的原因是一样的。
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反映在需求曲线点的移动。
除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因素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反映供给曲线的移动。
5.彩电行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将会导致()。
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答案: A.解析:彩电行业工人工资是成本,影响供给。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预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和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如何出自成本收益考虑作出理性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学科。
3.理性选择是指经济人在信息充分前提下以自我为出发点作出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选择;它涉及自私、信息充分、符合逻辑的决策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四个方面内容。
4.资源配置指在多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人们利用资源的方式,它涉及三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5.机会成本是指对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进行选择时,牺牲的其他用途的机会中所放弃的最大利益或代价。
6.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转换线,指既定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社会能够得到的最大产品组合点的轨迹。
7.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对象(企业和消费者)出发,研究单个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以及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学科。
8.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层次加总的量作为载体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学科。
9.经济模型是由定义、假设、假说和检验4个因素通过逻辑推理而联结起来的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10.内生变量是模型所要解释的变量。
11.外生变量是模型不予考虑的作为已知数的变量。
12.边际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影响力大小的分析方法。
13.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研究变量运动终点的分析方法。
14.古典学派是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论证自由竞争市场机制合理性的经济学流派。
15.新古典学派是古典经济学之后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使用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派。
16.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背景下,用总量分析论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失业,以及主张政府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学说。
17.新古典综合派是以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的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随堂练习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 .生产可能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它是一条表明在(资源)即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的曲线。
2 .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8.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要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9.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10.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和(宏观);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12.理论的表述方式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
二、选择题:1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 、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 、即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2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书数量很少3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A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4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A 、互相对立的B 、没有任何联系的C 、相互补充的5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6.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B)A、市场出清B、市场失灵C、完全理性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8.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A、研究方法的不同B、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9.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C)A政府政策的变动B人口的变动C收入的变化10.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B)A、利率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三.判断正误题:1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一、思考题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3.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5.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能否妨碍西方经济学家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
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
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
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
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
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__________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 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
西方经济学 课后习题答案1

第2章需求、供给与价格1、经过市场研究,巧克力的需求函数为Qd=1600-300P,供给函数为Qs=700P-1400。
试求巧克力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在市场均衡时有Q d=Q s故1600-300P=700P-1400解得:P= 3Q=7002、某小家电的需求曲线为Qd=10-2P,供给曲线为Qs=P/2,(Q以万台为单位,P以百元/台为单位)试求:(1)该家电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售量各为多少?(2)若生产这种小家电的行业主管部门规定价格不能高于300元/台,则这种小家电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3)若政府对这种小家电增加税收,税额为100元/台,征税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何变化?各为多少?解:市场均衡时有Q d=Q s10-2P=P/2可得P=4 Q=2(2) 若此时主管部门规定价格不能高于300元,则生产商回按照300元得价格销售,此时得供给量为:Qs=300/2=150此时得供给将下降。
(3)政府对其收税此时得需求不变供给变为:Q d=10-2*(p+1)10-2*(p+1)=P/2可得:P= 3.2Q=1.6答:征收后的价格为320元/台,数量为160。
3、假设某种杂志原价为每册2.50元,发行量为4万册,现提价为每册3.00元,发行量减少为2万册,问:(1)该杂志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2)提价后该杂志的总收入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说明其原因。
(1) 解:弹性公式可知△Q/Q*P/△P20000/40000*2.5/0.5=2.5故ed p=2.5(2) 解:由需求弹性和收入的关系可知:由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故当提高价格时收入会下降4、甲、乙两个司机,开车至加油站。
两个人均不看价格,甲说“请给我加20升汽油”;乙说“请给我加60元的汽油”。
问两个司机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是多少?提示(用定义区想)甲的需求弹性为零,已的需求弹性为无穷。
5、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0-100P,试求:(1)P=2元时的需求点弹性;(2)价格在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弧弹性。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答:(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
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
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
在这中情况下,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答:“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答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
主要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三节内容。
本章重点:(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3)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关系。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习题1、名词解释稀缺、经济物品、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2、单项选择题(1)经济物品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更多的生产而消耗光(3)研究个别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4)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的C.政府能决定谁获得多少商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D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6)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B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B.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在竞争中的用途C.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的收入D.企业获取利润的活动(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B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C.规范经济学 D.生产是什么的问题(8)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D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稀缺的D.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9)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B )。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部门经济是指()。
选择一项:A. 厂商与外贸B. 家庭与厂商C. 家庭与政府D. 厂商与政府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家庭与厂商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的分析方法是()。
选择一项:A. 最优分析B. 规范分析C. 边际分析D. 实证分析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规范分析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A. 结构分析B. 存量分析C. 流量分析D. 总量分析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总量分析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
选择一项: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B.每年的出口量C.某一时期的钢产量D.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
选择一项:A. 某人2001年共得工资5万元B.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C.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D. 6月31日的钢材库存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某人2001年共得工资5万元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决定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均衡是商品或要素的()。
选择一项:A.以上三项B.供给量C.价格D. 需求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价格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选择一项:A.消费者如何获得收益B. 研究如何配置资源C.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D. 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研究如何配置资源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第四章生产论16第五章成本论36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a.绝对b.相对2.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a.计划经济b.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5.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a.个人与家庭b.家庭与企业6.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
a.利润最大化、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b.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7.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9.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b.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0.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a.价值判断b.阶级性11.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
a.应该是什么、是什么b.是什么、应该是什么1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a.物品b.有限资源13.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a.定义、假设、假说、预测b.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14.存量是指()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a.一定时期相关b.一定时点无关15.流量是指()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a.一定时期相关b.一定时点无关16.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
1.简释下列概念:
稀缺答: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答: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答: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答: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答: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内生变量答: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答: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答: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答: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局部均衡答: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答: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
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
3.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答:D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答:B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答:B
6.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答:C
7.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答:B
8.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答: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利益
的所谓最优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是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是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
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
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
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
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
所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人。
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
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已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不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