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教学反思《图书馆》教学反思(通用20篇)《图书馆》教学反思篇1教材通过“小小图书馆”这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同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我把书中的情境图创设成: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新开了一间小小的图书馆,听说里边的图书可多了,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图书馆里看一看。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用课件出示了主题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哪些减法问题,然后探索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而且将数学计算融入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圈一圈格子图、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
在讲解笔算退位减的方法时,学生说,我用课件配合演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体验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然后在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选择一种对大家来说普遍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优化的选择。
在教学中对课堂时间的调控和分配能力还差一些,前面提出问题的时间过长,导致后来的练习时间较少,部分练习题没有完成。
《图书馆》教学反思篇2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课《图书馆》。
《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图书馆》——教后反思
加与减(三)《图书馆》教后反思这节课上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书馆》,从备课到课件,再到授课过程,我不管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在授课方式,还是新课程思想,课程改革方面都体会很多。
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处理方法的感悟以及反思不足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谈亮点作为青年教师备课要扎扎实实,这次备课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其实看别人的教案课件并不惭愧,我在备课的时候先认真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过程,课堂环节如何设置。
然后查阅其它优秀的教案课件,发现别人的优点,取其精华,这个对我的帮助很大。
这一次备课方面相对很充分,备课之前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会有什么疑问,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结果也说明精心备课很是必要。
本节课我认为我与别人不同的处理是开场4选2的引入,中间探究过程的数学化,和结尾情境延伸的练习。
具体的内容和设计意图如下:1、本节开始,通过让学生从4种图书中选2种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求和列式,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
进而,将6个算式分类,既复习了“凑十法”和不进位加法的列竖式,又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探究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通过实物展台逐一展示学生的探究过程,一步步引导他们向正确答案靠拢。
这个探究过程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纠正他们写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
3、作为本节的练习,我延伸“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帮助《海底世界》里面的乌贼医生,给算式治病。
使整节课结构完整,同时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处理问题的算法思想。
同时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兴趣和热情。
二、谈感悟1.一节好课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完全按部就班,拘泥于教材,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思考,大胆尝试创新。
本节课我摒弃了传统的开门见山提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而是通过列举从4种图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2种进行列式求和,并通过将算式分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下图书馆教案与反思
《图书馆》教案白瑞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掌握计算的同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呢?2.引入情景,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面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
(出示课题:图书馆)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图书馆。
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初识进位加法1.看图题问题。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能提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聪明的“机灵狗”和小朋友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我们来一起解决他吧。
2.根据问题列式小朋友们你们会列式吗?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3.初探进位加法(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学生说,老师出示算式)你们会算吗?(自主探索)(2)交流算法算好的同学请你把你的算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将学生说的整理出示)算法一: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中拿2根放到8根里凑成10根捆一捆,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28+4=32算法二:看算是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算法三:用竖式计算(学生说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出示)师:8+4满十怎么办?(生:满十进一教师板书)(3)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计算28+4=32,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理解进位加法出示学生体的其他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现在会算了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问题来做,做完同桌小生交流一下计算的方法。
北师大一下《图书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图书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利用数线计算进位加法的能力,理解算法和计数策略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的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我们高新一小图书馆环境优美,这里有许多好看的书籍,还隐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书馆,探究这里面的数学知识,瞧,这是图书馆的一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书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
1.结合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看图提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谁来提出一个用加法解答的数学问题?(3)根据问题列式。
现在我们先来解答《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其他的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你会列式吗?【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进位加法。
(1)活动要求。
读懂了活动要求,我们开始吧。
(2)四人小组展示。
①摆小棒:预设生1: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请学生上台演示。
板书:4+8=12,20+12=32。
谁还有补充。
补充:先从4根拿2根跟8根凑成10根,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学生上台演示,板书:28+2=30,30+2=32②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进一,课件演示拨计数器过程,提出疑问:个位还有两个珠子怎么办呢?同桌讨论下。
预设生2:把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的一颗珠子。
师:真聪明,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的一颗珠子,然后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结果就是32。
质疑: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十位上这颗珠子是怎么来的呀?生:10个一换成一个十。
师:我们就说个位满十进一。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图书馆反思
“图书馆”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本课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我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
我首先用课件出示游图书馆的情景过程,这一情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已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算法。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在学生感悟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不同算法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在多样化的算法之中,必定有一些是比较简单或比较适合自已的,引导选择恰当的方法。
本课设计了课中操“一起来唱歌”,制作了一些有趣的实用的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
一年下数学《图书馆》教案与反思
《图书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二、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则。
三、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计数器、笑脸卡等。
四、教学过程(一)、互动热身,口算激趣师:上学期我们班上有孩子获得了“口算王”的称号,其他孩子也想成为口算小能手吗?开火车,完成口算(准备不同类型的口算习题)(二)、引发问题,探究交流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1)谈话引入情境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图书馆买了许多适合你们的图书,想去看看吗?现在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一看,呈现情境图(课件)。
(2)看图提问题,列式师:仔细观察,学校图书馆为我们准备了哪些图书,各有多少本?学生自主回答。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学生自主提问并列式,能解答的直接口算解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生列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28+4怎样计算呢?孩子们,试着用想到的方法算一算。
(1)摆小棒的方法(凑十法)请生1上台演示并说明摆法。
师:后面这一捆小棒表示几个十?它是怎么凑成的呢?师:用小棒摆的,还有其它不同的摆法吗?(2)看算式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
(3)拨计数器师叙述,请生1示范在计数器上拨数。
师: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8,再拨4个,这4个珠子应该在哪位上拨呢?(师做犯难状,请其他孩子帮助解难)。
个位只有2个珠子,先从个位拨2个,还有2个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发现把个位的10颗珠子换成十位的1颗珠子。
10个一换成了1个十,个位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满十进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6.1图书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6.1 图书馆|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6.1 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一节《图书馆》。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的数字,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
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些小棒子,每根小棒子代表一个数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并问他们喜欢哪些小动物。
然后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通过一个小动物的故事来学习加减法。
2. 新课导入:我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个小动物去图书馆的故事。
故事中,小动物先拿了三本书,然后又拿了两本书。
我让学生们思考,小动物现在有多少本书?3. 讲解加减法:我告诉学生们,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我将三本书和两本书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们观察和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们的卡片上有一些数字,让他们通过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然后我将他们的答案和小动物的故事联系起来,让他们理解加法的实际应用。
5. 讲解减法:我告诉学生们,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
我给学生们的卡片上有一些数字,让他们通过减法来计算出结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加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小动物的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还剩下3个苹果。
2. 题目:小红有3个橘子,妈妈又给了她2个橘子,小红现在有多少个橘子?答案:小红现在有5个橘子。
《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
《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篇1在教学中,对学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
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重点知识上,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自己去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掌握重点。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而且最关键的是满足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1.交流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交流,喜欢交流,在彼此交流中获得新知,取长补短,完善和修正自我,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友谊、注重合作等优良品质。
学生有交流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2.展示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需要不断地展示自己展示成果的机会。
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给足了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动手摆小棒,自主探索,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合作性研究的方法,体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的多样性。
《图书馆》数学教学反思篇2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2.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真心交流。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把握、分析学生的内心感触与想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如: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简单地放过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细细揣摩学生的心理及错误的原因,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就势带领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书馆》教案及教学反思
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
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
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
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
(2)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1) 理解题意 要想解决“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 说一说比第一层多 8 本是什么意思?
要求 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就是求比 13 多 8 的数是多少。 (2)探究 13+8 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方法 1 画示意图
2.用竖式算一算。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算一算?
2.画一画,算一算。
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的时候注意什么? 交流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图书馆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
述出来。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
方法 2 用竖式计算。
这么算的道理是什么?相当于我们捆小棒或拨计数器的哪一步? (3)解答 答:第三层书架上 22 本书。 4.总结方法 已知一个数是多少,而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几,求另一个数,用加法计算。计算时可以 用画示意图的方法,也可以根据数的顺序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课题
第六单元 图书馆
教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
《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教学反思《图书馆》教学反思《图书馆》教学反思1《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从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程度出发,二年数学组将这局部知识分为3课时进展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三位数一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二课时教学“验算的方法”,第三课时教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这篇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展安排设计的。
为了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如下处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用竖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退一当十”的道理,我们精选了两道例题,一道是“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一道是“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
在教学中我们还追加了一个数学问题:“当百位上不够减了,应该怎样做?”将知识迁移到“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从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退一当十”的道理理解得非常透彻。
这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根底。
《图书馆》教学反思2《去图书馆》这一课整合了原来二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的道路图的内容,用“去图书馆”的生活情境代替了原来直接呈现道路图的数学情境,增加了“画出笑笑所走的道路”的问题,由显示情境抽象成道路图的过程。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描绘简单的道路图,掌握描绘方向、间隔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1.引发需求,激发学生热情本节课创设简单的奖励糖果的课前活动环节,学生介绍从位置到拿糖果的道路图,借助学生平面图和现实生活中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回忆了前面学过的方向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此外,通过老师根据学生前面介绍拿糖果的道路再走一次,并成心在不同的位置停下来,让孩子们感受就这样介绍的话,别人并不清楚实际道路怎么走,引发学习本节课的需要。
2.标准语言,明晰描绘道路在学生认识、理解笑笑家到图书馆的地图的信息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上台指一指,说一说,从学生的“向西走500米,再向北走250米,最后向西走700米”,有的学生觉得在看图的根底上,这样说是可以说清楚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明确的间隔,需要注意转弯的地方,引发学生讨论介绍道路时,需要注意的内容,感受介绍道路中方向、间隔和拐弯地方的重要性,在这个根底上,出示“笑笑向〔方向〕走〔间隔〕到〔转弯的地方〕。
《图书馆》教学反思
《图书馆》教学反思《图书馆》教学反思《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
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算的?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
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
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时机,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展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展比拟,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
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
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开展。
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今天我讲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是在前面所学知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入迁移的。
这几课的学习目标是: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先是让孩子们知道看到图书馆,首先想到的什么?图书。
孩子们齐声回答。
这样在引导的时候就有故事情境了:在图书馆里,隐藏了很多知识,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一起看看吧,看有哪些知识。
出示主题图,让孩子们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时有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有一部分孩子的思维停留在我们以前的基础上,提的问题在解决方面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进行引导。
有的孩子问题是这样的。
比如:1、这些图书一共有多少本?(这个问题比较难,虽然孩子们提出来了,我建议孩子会提这样的问题,不要求他们会解答。
)2、童话故事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易解)3、童话故事比丛林世界多多少本?(易解)4、丛林世界再添上多少本就和童话故事一样多?(易解)5、童话故事和海底世界加起来比丛林世界和物理学院加起来多多少本?(这个问题有点难理解,当然也比较难解答)。
孩子们的问题很多,这样孩子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建议孩子们多去图书馆看看书。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选择了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一:童话故事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分析:先让孩子们找到关键词,然后确定运算,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以数学模型探索计算方法。
(一)用小棒进行计算:(1)8+4=_(本)------这一环节孩子们根据平时讲的知识直接想到个位加个位。
20+_=32(本)----在用结果加上十位上的数。
28+4=32(本)------最后得出最后结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每一次家长开放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磨练。
家长不只是关心孩子课堂上的表现,也想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
经过更为深入的备课---讲课等环节,使我对教学课堂有了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也使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节课我讲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内容《图书馆》。
教材通过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思整节课,感受颇深,具体有以下几点:一、该放手时就放手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28+4算法这一环节,大胆地放手我觉得比较得体,这样学生就少了一些桎梏,让学生的思维力、合作力、创新力在快乐的翱翔中得以提高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1、有些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可能是我语速太快,表达的不是很清楚,这样我反复强调,无形中浪费了不少时间。
2、课题切入点不快,可以直接提问学生《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从而让学生列出算式:28+4,再引导学生得出结果。
3、虽然课堂上有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前面讨论的时间过长,后面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巩固竖式进位加法中的满十进一的法则。
所以经过反思,我以为重点会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努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1每一次家长开放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磨练。
家长不只是关心孩子课堂上的表现,也想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
经过更为深入的备课---讲课等环节,使我对教学课堂有了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也使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节课我讲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内容《图书馆》。
教材通过“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思整节课,感受颇深,具体有以下几点:一、该放手时就放手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28+4算法这一环节,大胆地放手我觉得比较得体,这样学生就少了一些桎梏,让学生的思维力、合作力、创新力在快乐的翱翔中得以提高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研究出很多算法后,让他们比较这些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样做学生的求同思维得到了发展,但发散思维就忽略了一些。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
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图书馆》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师:把你刚才的做法跟大家说说,看谁的想法好。 生 1:28 就 摆 2 捆 小 棒 和 8 根 小 棒 , 再 摆 4 根 小 棒 , 这 样 8+4=12,20+12=32。所以一共有 32 本书。 生 2:我也是先摆 2 捆小棒和 8 根小棒表示 28,再摆 4 根小棒。但 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8 根小棒再加上 2 根小棒就是 10 根小棒,能凑 成 1 捆小棒,也就是 1 个十,这样就有了 3 捆小棒,即 3 个十,再加剩下 的 2 根,就是 32 根,也就是有 32 本书。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计算的时候可以先把零散的相加,再加整十 数;也可以用凑十法,先凑成整十数,再加剩下的一位数。 你能用计数器拨珠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吗?谁来说说? 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 2 个珠子表示 2 个十,再在个位上拨 8 个珠子表示 8 个一,这样 28 就表示出来了;加 4 就是在个位上继续拨 4 个珠子,这时个位上有 12 个珠子,够十个了,应该在十位上加一个珠 子,个位上剩 2 个珠子,这样才表示 32。 师:咱们还可以写成竖式(边板书竖式边讲解),注意相同数位对 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就像我们摆小棒一样,够十根就要捆成 1 捆,所 以当个位上的数相加够 10 了,就要向十位上进 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满十进一”。
从个位算起,3 加 9 等于 12,12 里面有 1 个十和 2 个一,所以要 向十位进 1,接着把十位上的数与进上来的 1 相加,即 1+1=2,所 以 13+9=22。
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图书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书馆》教学反思前石畔九年制学校武利涛《图书馆》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中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讲完课后主动找个别数学老师点评,并自我反思,有一些优点,同时也还存在着不足。
优点1.学生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在计算28+4时方法多样。
有用小棒计算的,有借助计数器计算,也有用口算,有列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
2.一部分能力比较好的同学,能把自己的算法讲得很清楚,较好地帮助一些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理解算法。
3.计算方法学习时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小棒、计数器、口算、列竖式。
强调了学生关注新方法,理解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原则,利用顺口溜帮助记忆。
不足1.在学生探究出算法后进行汇报时,由于巡视的面不够大,没有充分了解同学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课堂中提问面涉及不够广。
做不到对整个班级全面关注。
这是新教师的通病,也是我最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常常关注程度较好的和程度较差的学生,却忽略了那部分最需要老师辅导的中等生。
或关注中间的学生上课的状况,而忽略了坐在角落的部分学生的思绪。
3.课堂环节中后部分较紧,有点赶的节奏,部分学生的眼神告诉我,好像有点快。
解决问题时差点忘记答。
改进措施1.教学中合理分配讲授和练习的时间,在教学细节处下功夫。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
随时观察学生状态,及时采取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想说,敢说。
3.多向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请教并虚心学习,多听课并深刻反思。
4.主动学习多查阅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
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同时,不断的总结经验,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同步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每一次家长开放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磨练。
家长不只是关心孩子课堂上的表现,也想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
经过更为深入的备课---讲课等环节,使我对教学课堂有了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也使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节课我讲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内容《图书馆》。
教材通过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思整节课,感受颇深,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该放手时就放手
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28+4算法这一环节,大胆地放手我觉得比较得体,这样学生就少了一些桎梏,让学生的思维力、合作力、创新力在快乐的翱翔中得以提高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吗?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研究出很多算法后,让他们比较这些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样做学生的求同思维得到了发展,但发散思维就忽略了一些。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
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三、枯燥习题变有趣
练习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练习有趣味度,并与生活息息相关。
把常规的口算练习变成了摘小花儿游戏;把修改竖式变成了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自我感觉一般。
平时很积极地孩子,今天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变了很低调,都不敢举手发言了。
经过课后反思及总结,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有些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可能是我语速太快,表达的不是很清楚,这样我反复强调,无形中浪费了不少时间。
2、课题切入点不快,可以直接提问学生《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从而让学生列出算式:28+4,再引导学生得出结果。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虽然课堂上有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前面讨论的时间过长,后面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巩固竖式进位加法中的满十进一的法则。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
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所以经过反思,我以为重点会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努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