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保存与送检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69b1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0.png)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4f1d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0.png)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一、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时间: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标本采集时间。
2.采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符合要求的标本。
3.采集人员资质:医院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获取相关证书,具备标本采集资质。
二、标本储存1.储存条件: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储存条件的设定,如温度、湿度等。
2.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确保标本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3.标本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标本易于查找和管理。
三、标本运送1.运送方式: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运送方式,如冷藏车、常温车等。
2.运送温度控制:确保运送过程中标本的温度符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冰袋、冷藏箱等。
3.运送时间: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安排运送时间,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达检验科。
四、标本管理1.标本登记:对每个标本进行登记,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病患信息等。
2.标本留存:对一定比例的标本进行留存,以备再次检验、质控等需要。
3.标本销毁:对一定时限内未使用的标本,进行及时销毁,确保标本的安全和保密。
五、标本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培训:对所有参与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2.质控标本:每日选择一批质控标本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日常工作。
六、标本安全管理1.标本标识:对每个标本进行标识,如标本管上贴有病患姓名、住院号等信息,以确保标本能够准确归属。
2.标本保密:保护病患隐私,禁止使用病患个人信息做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使用。
3.标本丢失和污染处理:对于出现标本丢失和污染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并进行相关调查。
以上即是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严格的流程和管理,能够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相关人员也应重视相关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ba7e2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1.png)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临床检验的任务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结果,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因此,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是确保临床检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此,制订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1检验标本采集按照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须知及采集标本注意事项附件1,2要求采集合格的标本,并及时送检;2 标本的储存,未能及时检验的标本按实验的要求正确保存,有专用保存标本的冰箱,冰箱有温度记录,报告结果后的标本至少保存48小时,以便复查或与重新采集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3 标本的运输和交接按临床实验标本送检暂行规定执行附件3,防止标本丢失;4 检验后的标本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附件4;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须知一、采集标本要求1.血细胞分析包括血细胞五分类、细胞分类、Eos计数、Ret计数、疟原虫等:紫色真空采血管EDTA盐抗凝管、血细胞五分类试管,只须采血1管至刻度充分混匀注意:充分混匀:一般指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的颠倒混匀,避免用力振荡;2.血氨、糖化血红蛋白:紫色真空采血管,采血1管至刻度充分混匀;3.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紫色真空采血管,采血1管至刻度充分混匀;4.HLA组织配型:紫色真空采血管,采血3管至刻度充分混匀;PRA分析采1管不抗凝血3-4毫升;5.血栓与止血项目PT四项、凝血因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3P试验等:兰色真空采血管枸橼酸钠抗凝管、PT试管,只须采血1管至刻度充分混匀注意:务必采血至刻度若是凝血、溶血、血量少或血量多的标本,需要重新采血,否则检测结果不可靠;6.HLA-B27检测:兰色真空采血管,采血1管至刻度充分混匀;7.三溶试验:采血2管,1管用兰色真空采血管,采血至刻度充分混匀,另1管采不抗凝血2-3毫升;8.血沉:%枸橼酸钠液毫升,血毫升充分混匀;或用专用黑盖血沉管采血至刻度充分混匀;9.红细胞脆性实验:用肝素抗凝,采血2毫升充分混匀;10.血气分析:专用血气注射器采动脉血1毫升充分混匀并及时送检注意:标本须密封隔离空气,送检单上须注明体温、血红蛋白值、是否输氧、输氧浓度等;;11.血DNA及RNA检测:黄色带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不抗凝血2-3毫升;分泌物等标本由医生无菌采样;12.找红斑狼疮细胞、血渗透压测定:采不抗凝血2-3毫升;13.生化项目如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抗0、类风湿因子等:只须采不抗凝血1管约3毫升;14.蛋白电泳只须采不抗凝血1管约2毫升;15.免疫项目HBV、EBV、CEA、AFP等:只须采不抗凝血1管3-5毫升;16.细菌培养:①普通细菌培养:黄盖瓶采血2-3mL,消毒瓶盖后注入瓶中摇匀;②L型细菌培养:绿浅绿盖瓶采血3-5mL,消毒瓶盖后注入瓶中摇匀;绿盖浅绿盖瓶亦可用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病人的血普通细菌培养;③厌氧菌培养:紫红盖瓶采血约5mL用上法注入瓶中摇匀注意:不得将空气注入瓶中;17.细胞学检查:送检单上务必写上相关临床资料,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还需附上血常规结果①骨髓:需要推骨髓片6张,如为初诊病人另须2张外周血片;②尿液:务必于其它相关检查前留尿不少于50mL;③胸腹水:肝素或3.8%枸橼酸钠液1:10抗凝,留取标本不少于50mL;18.①24小时尿17-0H、17-KS、VMA、UCA用浓盐酸防腐1mL浓盐酸/100mL 尿,②24小时尿钾、钠、钙、蛋白、糖、尿素、肌酐、尿酸等用甲苯防腐1mL甲苯/100mL尿;定时尿标本应在排空膀胱后才开始计时留尿,注明总尿量;采集标本注意事项1.采标本前要确认病人身份和检测的项目,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和抗凝剂,容器试管标签上写清楚病人姓名、化验单号等,三查三对,采标本后应及时送检;2.凡有标签的试管或培养瓶如真空试管、细菌培养瓶,直接在试管或培养瓶标签上写清楚病人的姓名及化验单号即可,请勿另贴化验单标签否则将影响新型先进仪器的使用;凡有使用条形码者,应当竖贴条形码;3.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如止血带使用超过5分钟,AIb、Ca、ALP、AST、ChoI、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BUN浓度下降4%;4.不能在输液侧采血:一侧手臂静脉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采血,以免血液被稀释或输入的液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若二侧手臂同时进行静脉输液,应选择输液穿刺点的远心端取血;5.采抗凝血血PT、血细胞五分类检测时,采血要顺利且血量要准确至刻度若采血速度缓慢或采血困难,会激活凝血机制,使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假性降低;将血液注入试管,要避免产生气泡,气泡的产生可使纤维蛋白原、因子V和因子Ⅻ变性,还容易造成溶血,血液注入试管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的颠倒混匀,避免用力振荡而破坏凝血蛋白;6.对于PT四项等血栓与止血项目,当血细胞比积HCT%>55%或<25%时,务必使用下面公式计算采血量,公式如下:采血量mL=抗凝剂用量mL÷0.00185X100-HCT%,否则检测结果不可靠;7.用干燥试管采血时,即使采血量少尤其小儿患者,也不应将注射器内最后带气泡的血液注入试管,以避免溶血,溶血将严重影响许多检验项目结果的准确性;8.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注意无菌操作①血液及骨髓的采集: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应选择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对已用药而不能中止的病人,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②痰标本的采集:一般以晨痰为好,留痰前反复用清水漱口,用力咳出深部痰,置于有盖无菌杯中;③尿标本的采集:冲洗外阴或尿道口后留取中段尿于有塞的无菌试管中;④脑脊液、胸腹水等采集:无菌抽取标本,置于有塞的无菌试管中;⑤鼻咽拭子采集:以无菌生理盐水沾湿无菌棉签后,挤干盐水再取标本,置于有塞的无菌试管中;临床实验标本送检暂行规定根据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整改方案附院发文 200561号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实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接收工作,现建立临床医学实验中心标本接收登记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临床实验标本应统一安排物业部专职人员送检,并实行接收登记制度;二、接收登记办法:1、标本接收登记本由医院统一印制,由二联组成,手写联为实验中心存,复写联为临床科室存复写纸复写;2、标本接收登记本由临床送检科室填写,按不同接收标本地点填写登记本;3、要求填写内容:送检科别、病人姓名、床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名称;三、接收标本地点:1、病原微生物检查的所有标本统一送临床实验中心5楼微生物检验室;2、血常规、大便及体液常规、血凝项目如PT四项等标本送临床实验中心4楼体液室;3、骨髓、临床细胞学标本送临床实验中心4楼细胞标本处理室;4、生化、免疫学检查送临床实验中心3楼生化室和免疫室之间的标本接收处;四、接收办法:临床实验中心人员与各科送标本人员双方校对签名后交接;为了加快医疗流程,要求病房将第一批检验标本于上午八时送达;五、拒收标本范围:不合要求的标本,临床实验中心有权不予接收,具体不合要求的如下:1、未正确使用抗凝剂造成标本凝固的;2、严重溶血及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的血标本;3、血量不足于检验需要,而且临床实验中心又无法从其送检的其他标本中调节的标本;4、需要空腹抽血而未空腹的标本;5、需防腐处理而未加防腐剂的标本;6、24小时尿未注明总尿量的标本;7、未做到无菌处理的各种微生物培养标本;8、厌氧培养标本不符合厌氧要求者;9、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等与检验联不相符者;10、患者信息不全,如住院病人缺住院号等;对不合格标本,检验部门填写“退标本通知单”说明理由,并由运送标本人员及时送回病房;附件4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为了加强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院“我院医疗废物管理的规定”附院发文200524号;应该做到: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2、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3、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4、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5、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及时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6、医疗废物血液标本暂时储存于三楼标本储存室冰箱,时间不得超过三天;储存室上锁,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7、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溢出、散落时,立即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应急预案进行收集、消毒处理;8、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https://img.taocdn.com/s3/m/e01332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4.png)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采集1.尽早采集2.无菌操作3.合适部位4.适量标本5.适当方法6.安全采集1-尽早采集标本“采集重在时效性”1.1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1.2尽量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1.3对已用抗生素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集2-合适部位“背景干扰”2.1无菌标本:注意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避开腔道口区标本,以免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
2.2正常菌群寄生部位:采集时应特别小心;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用特殊选择性培养基2.3血标本采集:应避免输液的影响。
3-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皮肤或粘膜常居菌群污染和防止外源性细菌污染标本。
3.1.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2.对于采集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标本时,如窦道标本,应从窦道底部取活组织检查,而非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3.3.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盛装标本的容器须先经高压灭菌、煮沸、干热等物理方法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不能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
标本中也不得添加防腐剂,一面降低病原菌的分离率。
4-适量标本4.1标本采集应足量。
标本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4.1.1血液标本:通常成人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每瓶1-5ml;脑脊液、骨髓、4.1.2脓肿、穿刺液、引流液、痰液等标本:三1ml尿液标本:>3ml4.1.3粪标本:1-3g 或 1-3ml4.2结核标本采集量要求特殊:4.2.1痰、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冲洗液:>5ml;4.2.2清晨中段尿:5-10ml;4.2.3粪标本:>1g;4.2.4穿刺液(胸水、腹水、关节液等):5- 10ml。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a03e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e.png)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标本送检与保存
![标本送检与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e90249a2783e0912a2162af7.png)
标本送检与保存在诊断科室,检验结果是开展治疗和预后评价的依据,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检验,均会影响检验结果。
以常见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为例,保存和送检的要求有哪些?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总结起来,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是:①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微生物污染。
②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
③采集标本的时间,要在使用药物之前。
如果患者使用抗菌素,分离培养时要加入药物拮抗剂;采集时不能使用消毒剂,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擦干后再取材。
④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有效性,尽可能采集病变部位的材料。
⑤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及时送检。
⑥送检过程中,多数菌类需要冷藏送运,少数不耐寒菌类需要保温;粪便标本要放在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不要对标本剧烈晃动。
2.血液标本的种类、保存、送检、交接要求(1)种类。
①全血。
包括静脉全血、动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等,以静脉全血为例,是从肘静脉、腕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采集得到。
②血浆。
全血经抗凝、离心处理后,就能得到血浆,用于测定化学成分和凝血试验。
③血清。
血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主要用于化学和免疫学检测。
④血细胞成分。
在特殊的检验项目中,需要特定细胞作为标本,例如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等。
(2)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保存要求是:①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振荡、摔落。
②保存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胆红素、尿酸等指标分解后,导致含量降低。
③如果不能立即检验,例如生化免疫项目,标本离心后不要开盖,在2-8℃环境下保存,减少温度对标本的影响;血常规、脑脊液培养标本,则在室温下保存。
④特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要在低温下保存,例如生长素(GH)、甲状旁腺素(PTH)、胰岛素(INS)等,应分离血清后在-20℃条件下保存。
(3)送检。
血液标本送检时的要求是:①急诊标本、非急诊标本分开送检,急诊标本要及时送检,和检验科人员当面交接。
②标本运送期间,使用有盖容器,防止标本外溢、蒸发、污染。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c918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b.png)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检验标本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验收和保存等工作。
二、采集1. 采集标本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采集标本时,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3. 采集标本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并确保容器密封、无污染。
4.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填写标本采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
5.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抗凝剂的使用规定,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6. 采集呼吸道标本时,应避免口腔、鼻腔等部位的污染。
7. 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在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避免细菌繁殖、化学成分变化等。
8. 采集粪便标本时,应避免粪便与尿液、痰液等混合,并尽快送检。
9. 采集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10. 采集组织标本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并加入适当的固定剂,确保组织形态和结构不受破坏。
三、运送1. 标本运送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2. 标本运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容器和设备,根据标本类型和保存要求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3.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低温、剧烈震动等,确保标本质量。
4.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标本运送的注意事项。
5. 标本运送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因延迟导致标本质量下降。
6. 特殊标本运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运送过程的安全。
四、验收1. 实验室接收标本时,应进行验收,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2. 验收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
3. 验收合格的标本,应进行编号、登记,并放入适当的保存容器中。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https://img.taocdn.com/s3/m/1a4832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b.png)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本文将对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一、微生物标本的采集1. 采集工具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应使用无菌采集工具,如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无菌拭子等。
采集工具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2. 采集方法(1)棉签采集法:适用于采集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
将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标本,轻轻涂抹于无菌培养基表面,注意避免棉签与培养基接触过紧,以免污染。
(2)拭子采集法:适用于采集皮肤、黏膜等表面标本。
将无菌拭子轻轻擦拭采集部位,将拭子置于无菌培养基中,轻轻按压使标本附着于培养基表面。
(3)注射器采集法:适用于采集深部组织、关节液等标本。
将无菌注射器刺入采集部位,抽取适量标本后,将注射器置于无菌培养基中,拔出活塞使标本流出。
3. 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标本污染。
(2)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对标本的挤压,避免细胞破裂、毒素释放等现象。
(3)采集标本后,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病原体死亡或变异。
二、微生物标本的送检1. 送检时间微生物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如无法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4℃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送检。
2. 送检途径微生物标本应采用专用运送容器,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容器密封,防止标本污染。
3. 标本接收实验室接收微生物标本时,应详细核对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
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要求,应立即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重新采集标本。
4. 标本处理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按照实验室规程进行对标本的处理,包括开盖、分区、接种、培养等。
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标本污染。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8fce523b3567ec102d8ad6.png)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三、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采集、运输六、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七、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八、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四章免疫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五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项目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六章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七章凝血功能四项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八章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二节粪便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三节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四节痰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五节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六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七节胆汁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八节胸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九节腹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节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一节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前言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一)检查项目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d5af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部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处理等全过程。
1.3 检验科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同意。
2.2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正确选择采集部位、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确保标本质量。
2.3 医护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采集容器,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添加适当的抗凝剂或固定剂。
2.4 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2.5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需暂时存放,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存放。
三、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标本运送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运送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运送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3.3 运送人员应在运送过程中保持与检验科的密切联系,确保标本及时送达。
3.4 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3.5 运送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接,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四、标本接收4.1 检验科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进行接收,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数量、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 检验科人员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拒收,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3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4.4 检验科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五、标本保存5.1 检验科应根据不同标本类型和保存条件要求,设置相应的标本保存区域。
5.2 检验科人员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正确存放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5.3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4 检验科人员应对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物安全。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规范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1]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178f6f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9.png)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检验标本是指采集人或者动物体内的物质,用于进行实验室检验以获得诊断结果。
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这些标本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
采集制度采集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诊断结果的第一步。
采集所需的设备应当是无菌的并配有适当的消毒液,采集标本的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以确保操作的无菌和正确性。
不同的标本有不同的采集方法,例如:•血液标本:需要使用无菌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抽血,并要确保抽血服从规定时间范围内。
•尿液标本:在采集前需要进行卫生清洁,避免混入异物和细菌。
•组织标本:需要在手术时采集,需要全面了解采集标本的操作规范和技巧。
采集标本后,需要准确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员、标本特殊要求以及标本处理方法等。
储存制度标本的储存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从长期来看的可靠性。
存储地点需要选择干净、无尘、无菌、温度适宜的环境,需要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对于一些需要保持活性的标本,比如细胞、微生物、病毒等,需要使用特殊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其长期存储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以确保标本稳定。
转运制度标本转运是指将采集的标本从采集现场转运到实验室进行检验。
标本在运输途中需要加强保护,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转运前需要规范标本包装和标签,确保相关信息清晰的标记在标本容器上。
不同类型的标本在转运前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对一些需要保持温度的标本,需要在运输期间采取特殊方法来保持稳定的温度环境。
同时,还需要遵循安全运输规范,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处理制度处理制度是指对于检测出问题的标本和未能正常检测的标本进行处理。
对于检测出问题的标本,需要及时标记并通知医生或者研究人员,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未能正常检测的标本,需要进行人工处理和复查,并评估原因,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在后续的检测中发生。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10d31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d.png)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1.采集标本:(1)标本采集室与检验科室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采集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采集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以防止污染标本和感染疾病。
(3)标本采集前,采集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4)标本采集应使用专用的采集器具,包括采血针、尿采集容器等,以减少污染和损伤标本的可能性。
(5)采集人员在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采集的时间和量,及时记录并告知相关人员。
2.储存标本:(1)标本应储存在经过专门设计的贮存设施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标本的腐坏和变质。
(2)不同类型的标本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3)标本要进行全面的标识,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时间、采集者等重要信息,确保标本的可追溯性。
(4)对于特殊标本,如生物危险品等,要有专门的处理和贮存方案,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储存,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转运标本:(1)标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装和包装,以防止标本的泄漏和损坏。
(2)标本转运前应及时通知收件人,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转运。
(3)在标本转运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的震动和高温,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防止标本以外的数据和信息的泄漏。
4.处理标本:(1)标本到达检验科室后,应及时进行接收和登记,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标本处理前,应核对标本的相关信息,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3)标本处理要按照相应的检验方法和程序进行,避免操作上的差错和污染。
(4)处理完标本后,要及时进行储存和保存,并根据需要留样,以备追溯和复查。
以上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它涵盖了从标本采集到结果处理的全过程,旨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配合专业的人员培训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课件-PPT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83fd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标本检查的意义
标本采集检查的意义 协助明确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措施 推测病程进展 观察病情
标本采集原则
遵照医嘱 充分准备 严格查对 正确采集 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原则
遵照医嘱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原则
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 医护人员准备 病人准备 物品准备 明确检查项目、检验目的、选择采集方
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 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 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 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病人准备
5.时间 时间对人的影响可大致分为线性和周期
性两种 线性时间影响:最主要的是年龄 周期性时间影响:最主要的是季节循环、
月经周期和昼夜变化。
病人准备
病人准备还应考虑病人的生物钟规律, 特别是激素水平分析,如女性生殖激素 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胆固醇则在经前 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 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 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胆 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在 夜间降低;血Ca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 故采血时间应在相同时间进行。
病人准备
喝带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 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 (ALP)、血糖(GLU)、儿茶酚氨等升高。
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血糖(GLU)和 蛋白质降低,而使胆红素升高。
病人准备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 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 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前言
古人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高 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没 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精密的仪器 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相反,医护人员 往往出于对先进仪器的信赖而忽视标本 质量引起的结果偏差,盲目相信检验结 果,影响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97be6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a.png)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Ⅰ 目的加强医学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过程的管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Ⅰ 范围适用于医学检验科人员、临床护士、运送人员。
Ⅰ 制度一、标本采集(一)医护人员应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生理变化、生活环境和习性、标本采集时间),正确指导患者,采取切实措施,规范采集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留取合格的标本。
(二)配备足够合格的采样人员,用合格的采样器材按标准的采样程序采样。
(三)血液标本采集基本要求:保持标本完整性,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在允许保存时间范围内,拒绝不合格血标本(脂血、溶血、凝固)。
(四)标本采集的时间1.随机和急诊标本:随机和急诊标本是指无时间限定或无法规定时而必须采集的血和尿标本。
此类标本在送检时应加以注明,评价检验结果时应注意昼夜节律影响。
便于分析检查结果时参考。
2.空腹标本:空腹标本一般指进食8小时后(不能超过12小时)在清晨采集;测定血肌酐应禁肉食3天,且不能饮咖啡、茶等;乳糜血患者检测血脂应素食3天后。
3.指定时间标本:指定时间标本多属功能试验采集的各种标本,因试验目的不同,采集标本的时间各有不同,必须按试验要求采集,如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五)静脉血采集基本要求1.患者体位:住院患者卧位。
不应在输液侧采血,如不可避免,必须注明。
否则一切后果由采血者负责。
2.血管选择:应选用较大的血管,常从肘静脉取血,也可选用其他部位的静脉。
小儿不能作静脉穿刺时采用毛细血管尤为合适。
3.注射器:针头外径1毫米。
针头外径>1毫米可引起创伤,导致血管碎片入血,促发凝血。
针头外径<0.7毫米血液采集时间延长,针头内压力梯度可导致溶血和血小板激活。
4.消毒部位:穿刺处所用消毒液已干。
5.止血带:压脉带控制在1分钟内,抽血时患者握拳。
抽血速度应缓慢,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标本容器,以免产生大量泡沫或溶血,保证血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采样液、病毒保存液成分
pH 7.0~7.6的Hanks液或MEM/DMEM液 或生理盐水。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菌素,可用 青霉素(终浓度为100U/ml)、庆大霉素 (终浓度为1mg/ml)和抗真菌药物(终浓度 为2µg/ml)
标本保存
医院内检测的标本可按本院规章对样品进行留样及消 毒处理
标本采集方法—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
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 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 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 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 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 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 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 孩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 替代收集器)。
标本采集方法—咽漱液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3)---其他标本
– 胸水 – 肺活检标本 – 枸橼酸盐抗凝血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 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 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 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 液的螺口管中,尾部弃 去,旋紧管盖。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错误 正确
标本采集方法—鼻拭子
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 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 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 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 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 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 集另一侧鼻孔。上述两 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 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 去,旋紧管盖。
病原学检测标本
– 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由诊断医院自行采样,并携带样 品送检单到市CDC传地所呼吸道实验室。
– 组“会诊 意见书”到市CDC传地所呼吸道实验室。
标本采集小结
采样时间的把握 多种样本,多个时间点采集 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配合,及时送样
标本采集方法—粪便标本
采集5~10g粪便或采集肛拭子标本置于含3~ 10ml无菌采样液的螺口管中,严格密封
标本采集方法—尸检标本
可疑组织标本
每种组织应多部位取材,每一采集部位分别使用不同 消毒器械,以防交叉污染;各部位应取20~50g,淋 巴结取2个。各部位标本,一半用10%福尔马林固定, 通常所取组织块固定于不少于5~10倍以上体积的10 %福尔马林溶液中;另一半直接放-70℃或液氮罐中 保存
标本采集方法—呼吸道灌洗液
将收集器头部从鼻孔或气管插口处插入气管 (约30cm深处),注入5ml生理盐水,接通 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 的粘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 小孩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
标本采集方法—血清标本
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 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 集血清于2ml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送样进行检测
– 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 – 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
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标本运 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送检程序
医院内临床检验标本由专人进行送检,和检验科室办 理交接手续
标本采集、保存与送检
标本采集
采集时间----何时采 采集种类----采什么 采集方法----怎么采
采样要求
单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当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会诊后,仍不 能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时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发现后立即采样送检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1)--临床标本
呼吸道标本
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 深咳痰液
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 检标本
尽早采集上述标本,发病一至两周也可采集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1)--临床标本
血清标本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 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 在病愈出院或死亡前采集血标本1份
粪便标本
发病后尽可能早的采集粪便标本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2)---尸检标本
– 病人死亡后应尽早进行解剖,在严格按照生物安全防护的条 件下,进行尸检
– 主要采集肺、气管、肝、肾、脾、心脏、脑、胃、肠、淋巴 结等可疑组织标本
– 同时采集血标本、分泌物或渗出物
– 没有条件进行尸体解剖的,可采集呼吸道灌洗液或经皮穿刺 采集肺组织标本
用10ml不含抗菌素的采样 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 微后仰,发“噢”声,让洗 液在咽部转动。然后将咽漱 液收集于50ml无菌的螺口 塑料管中。无条件的可用平 皿或烧杯收集咽漱液并转入 10ml螺口采样管中。
标本采集方法—深咳痰液
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出的痰液收集于50ml 含3ml采样液的螺口塑料管中
标本采集方法—尸检标本
血 无菌操作采集死者血液5ml,其2.5ml置无菌 玻璃管中,使血球沉淀,吸出血清
分泌物或渗出物: 用灭菌棉棒擦拭局部,采集分泌物后,装入放 有病毒保存液的试管中
标本采集方法—胸水、肺组织活检标本
胸水 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穿刺,抽取胸水5ml, 置于无菌的塑料螺口管中
肺组织活检标本 在超声或X线定位下,经皮穿刺取肺组织活检 标本,置于含3ml采样液的塑料螺口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