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作文六_议论文的立与破_含答案
高考作文-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已发布)精品
![高考作文-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已发布)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0700a0beefdc8d376ee3296.png)
2019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已发布)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高考语文信息。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分)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二、文言文阅读(分)()魏明帝问左右臣子" 安国 " 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 " 来回答。
()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 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 三、古诗词鉴赏(分)()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 门掩世味 " 、" 拈笔忘筌 " 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 " 山" 、" 馀花 " 、" 好鸟 " 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四、名句名篇默写(分)()神人无功()恐年岁之不吾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别时茫茫江浸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濯清涟而不妖()衣冠简朴古风存()福兮祸之所伏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分)点题;引领全文。
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
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
心理:心思忽细忽粗。
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
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
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
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
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
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分)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
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
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
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
2019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1f5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c.png)
2019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文章已经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敏锐,你是不是___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浮躁,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
人皆可以为___C。
化干戈为玉帛D。
情人眼里出___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
“___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
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
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
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
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7f16a76c66137ef06193c.png)
绝密★启用前C.VR 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2019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D.期许的VR 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临川汤先生传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邹迪光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庄也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往的了。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训练之十四:破立结合的立论文写作训练(精校完美打印版)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训练之十四:破立结合的立论文写作训练(精校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4735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b.png)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作文训练之十四:破立结合的立论文写作训练(精校完美打印版)题目:谈“冒尖”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比单纯的立论文更丰富,表现方法也更复杂。
这种文章有三种结构形式:先立后破、先破后立和边破边立。
在文章中驳斥错误观点时,要集中笔墨,击中错误观点的要害。
立论部分论点的选择要典型,论析应力求透彻。
在写这种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驳斥的错误观点应与文中所立论点针锋相对。
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
如在本文的题目“冒尖”中,如果确立“要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先锋”这样的论点,就可驳“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最先”、“中游保险,上游冒险”等错误观点。
2.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
文中立、驳两部分内容的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在《钉子精神赞》一文中,先立后破的结构形式充分论证了“我们在研究上也应提倡钉子的挤和钻的精神”这一论点后,用表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然而”过渡,很自然地入批驳“我有时间,不用挤”、“我有那个样子,不用钻”。
立的是“挤”和“钻”,破的是“不用挤”和“不用钻”,破与立紧密联系,浑然一体。
要注意写立论文与驳论文的区别。
写立论文时,需要用破立结合的方法,破是为了立,驳论部分是用一种特殊方式证明正面的论点,使正面的论点更加稳固和令人信服。
只要明确了破的目的,就不会把这种立论文章写成驳论文章。
驳论文中也往往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但立是为了破,立论部分是用一种特殊方式反驳错误观点,证明论敌的虚假与荒谬。
只要明确了立的目的,就不会把这种驳论文章写成立论文章。
冒尖”就是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是要出人头地。
不论是农民、学生、科技人员、工人还是干部,只要他们勤劳致富、勤奋研究、刻苦攻关、努力工作,就可以成为“冒尖”的代表。
因此,要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成为新时代的先锋。
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可以推动历史发展,加速社会进步。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六部分 作文 第一章 一 议论文局部雕琢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六部分 作文 第一章 一 议论文局部雕琢](https://img.taocdn.com/s3/m/ae9da6317375a417866f8fc2.png)
[例 7]
请运用“略述法”,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
点,写一个开头。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 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 5 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 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 保安说: “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35 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 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 跟我道别的人。”
4.比喻法。有时候,一个意思直接表达比较抽象,需要进 一步加以具体形象的解释,就可以运用“比喻法”。 [例 4] 法”提出。 文章《谈理想》的开篇就需明确论点,请用“比喻
[参考示例]
每一位新时代的青年,都应该有一个崇高的
理想。就像一只航船,如果不扬起风帆,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 向和动力……
5.对比法。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本质特征十分鲜明。当议 论的问题牵涉到两种不同的观点,需要让两种对立的思想交锋 时,可以考虑采用“对举”的方法提出论点。 [例 5] 请以“人生的价值”为题,运用“对比法”写一个
3.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 解,不是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 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4.口子要小。作文如作战,不能战线过长,全面出击,而 要集中笔力,从“点”上突破。口子小,目标准,浓墨重彩, 走笔成文,就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之弊病,收到以小见 大、立意深刻之效果。
第六部分 作 文
第三章
亮点引眼球,高分自然成 |局部雕琢篇
一
议论文局部雕琢
局部雕琢一|论点——砥砺中汲取精华,选择中提升品位 一、中心论点的提出与表述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 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 和集中,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 应试作文常用的就是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起首即彰明观点, 可以起到引导读者思路的作用,使读者循路而入,自然而然地 接受文章所宣传的观点。开宗明义,占有了心理学上“先入为 主”的优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2e63377cd184254b353577.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7004d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f.png)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真题试卷+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汇编6—江苏省试卷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汇编6—江苏省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8cd08614791711cd79172b.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D2.A3.C4.B二、文言文阅读5.B6.D7.(1)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2)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
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8.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
三、古诗词鉴赏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10.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四、名句名篇默写11.(1)字余日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遨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五、现代文阅读(一)12.D13.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14.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六、现代文阅读(二)15.B16.C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七、现代文阅读(三)18.C19.B20.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
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
八、作文21.有“融”乃大——写给我挚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当你们读到这封书信的时候,2019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了。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高考只是为我们的基础教有画上一个句号,高等教育的大门正在等着我们去开启。
至于我们将敲开哪家高校的大门,高考的分数是最大的筹码。
而高考所有题目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语文的作文——肯定是大家最关心的,也许还是最没底的。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c9e865e518964bcf847c51.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 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 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 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材料概括分析题_含答案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材料概括分析题_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e2d055727a5e9856a61d9.png)
课题第三课文科附加题之材料分析题●教学目标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3.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重点: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难点: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设计思想文科附加题的第三大项名著阅读,由于文本本身的多样化,对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但是相对固定的命题规律又让它的得分相对可控,因此要重视这一题的研究与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表现。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1)文档:2008-2013江苏高考加试题汇总2010加试题汇总2011加试题汇总2012加试题汇总2012-2013学年高三上期末附加题汇编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加试题汇编●课堂反馈【典型例题分析】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
《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
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
/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
/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
因此...。
他的创作突破..,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
/\\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
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
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
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
柳永的长调呢?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9c383844769eae009edff.png)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7367f998fcc22bdd10d6f.png)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物各有性,调和相生——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
![物各有性,调和相生——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fd488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9.png)
2019.11作文通讯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江苏卷一贯的命题形式———选取既贴近现实又颇具理趣的生活材料。
相比2017年的“车”、2018年的“语言”,2019年的“调和”既具有“车”的生活气息,又具有“语言”的人文色彩,同时选材空间更广,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话题聚焦性也更强。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选取了生活中很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极咸之“盐”,意在强调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
“物各有性”概括了事物“面”上的共性;“水至淡,盐得味”则表现了事物“点”上的不同。
第二句是“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这里的动词“加”,指的是同一事物之间的简单相加;而“还是水”“还是盐”,则提示我们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至多带来量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特性———这也为不同事物相加的必要性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这里的“酸甜苦辣咸”,既指表层意义上的五种味道,更代表各种不同的事物;“调和”指调配适当,可引申为交流、融合,是一种手段;“共存”指不同事物共同存在,这也承认了事物各自的特性;“相生”指个体相互影响生出新的性质,或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句话可解读为:不同特性的事物,经由“调和”,在保持各自性质的基础上,又能焕发出新的光彩,最终呈现给人们的,不仅是“五味”,更是“百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句和第三句构成了对比,意在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不同事物“调和”之后“共存相生”的关系,进而达到“和而不同”“百味纷呈”的境界。
这里“调和”的对象,可以指不同事物,也可以指某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特征。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b36fcc850ad02de8041e5.png)
绝密★启用前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作文讲义六议论文的立与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作文讲义六议论文的立与破](https://img.taocdn.com/s3/m/c0c1971252ea551810a687f9.png)
第六讲议论文的“立”与“破”写作考场议论文,要考虑到“立”与“破”。
“破”式的考场议论文,其写法有自己的特点,值得单独讲一讲。
要讲议论文的“立”与“破”,先要说说立论与驳论。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类,分为立论与驳论。
立论,就是自己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证明。
驳论,则是针对一个敌论,证明它是错的。
驳论有时不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证明对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就行。
驳论的写作,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驳论点,就是直接指出敌论的论点是错误的。
驳论据,是指出敌论的论据不真实。
驳论证,是指出敌论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指出对方的论证过程不成立。
目前苏教版必修教材的高中语文课文里,没有采用驳论形式的课文。
近二十年的江苏考生遇到的高考作文题,也没有直接采用驳论形式的。
对驳论的学习不是重点。
与驳论相对的,是立论。
立论,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该观点是正确的。
从论点的语言形式上看,立论本身,又分为两种,“我们要怎样怎样做”为“立”,“我们不要怎样怎样做”为“破”。
比如说,“我们要勤奋”,这就称之为“立”;“我们不要懒惰”,这就称之为“破”。
“立”与“破”,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上,是有区别的。
“要勤奋”,“不要懒惰”,实际是一回事,但是,写一篇800字《要勤奋》,和写一篇800字的《戒懒惰》,区别就很大。
在生活中,提倡要勤奋,和呼吁不要懒惰,效果是一样的。
然而,在考场上,把一篇《要勤奋》改了个名字叫《戒懒惰》交上去,分数恐怕就很不一样了。
这是由考场作文的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正视这规律。
这一讲所说的“破”式的考场议论文,跟驳论不是一回事。
驳论,要先由一个敌论在那儿,然后要求考生去驳它。
而“破”式议论文,属于立论的一种,不存在题目里给定的敌论。
“立”与“破”,首先涉及审题。
比如说作文题是“智慧”,结果考生写了一篇大谈“我们不需要愚蠢”的800字文章,;或者作文题是“诚信”,考生写了一篇“批判失信”的文章,一般来说都只能得及格分。
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完整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8faccf6294dd88d0d26b85.png)
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完整答案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________。
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________,不容置疑。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________紧张的感觉。
A. 不动声色高屋建瓴肃静B. 不苟言笑高屋建瓴肃穆C. 不动声色高瞻远瞩肃穆D. 不苟言笑高瞻远瞩肃静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手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 ③②①⑥④⑤B. ③⑥④②①⑤C. ⑤②①⑥③④D. ⑤⑥③②①④3. 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唐•陈陶)B.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唐•李商隐)C. 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宋•曹勋)D. 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宋•林光朝)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 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
现在你家里遇到了难处,我自然也应该鼎力相助,竭诚回报。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c112e3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e.png)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1.(单选题,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单选题,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 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 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 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 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 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 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 ①③ ② ④ ⑥ ⑤B. ① ④ ② ③ ⑥ ⑤C. ② ① ④ ③ ⑤ ⑥D. ② ③ ④ ① ⑤ ⑥3.(单选题,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 ① 织布② 插秧③ 车水④ 打稻B. ① 织布② 车水③ 插秧④ 打稻C. ① 打稻② 插秧③ 车水④ 织布D. ① 打稻② 车水③ 插秧④ 织布4.(单选题,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议论文的“立”与“破”写作考场议论文,要考虑到“立”与“破”。
“破”式的考场议论文,其写法有自己的特点,值得单独讲一讲。
要讲议论文的“立”与“破”,先要说说立论与驳论。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类,分为立论与驳论。
立论,就是自己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证明。
驳论,则是针对一个敌论,证明它是错的。
驳论有时不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证明对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就行。
驳论的写作,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驳论点,就是直接指出敌论的论点是错误的。
驳论据,是指出敌论的论据不真实。
驳论证,是指出敌论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指出对方的论证过程不成立。
目前苏教版必修教材的高中语文课文里,没有采用驳论形式的课文。
近二十年的江苏考生遇到的高考作文题,也没有直接采用驳论形式的。
对驳论的学习不是重点。
与驳论相对的,是立论。
立论,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该观点是正确的。
从论点的语言形式上看,立论本身,又分为两种,“我们要怎样怎样做”为“立”,“我们不要怎样怎样做”为“破”。
比如说,“我们要勤奋”,这就称之为“立”;“我们不要懒惰”,这就称之为“破”。
“立”与“破”,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上,是有区别的。
“要勤奋”,“不要懒惰”,实际是一回事,但是,写一篇800字《要勤奋》,和写一篇800字的《戒懒惰》,区别就很大。
在生活中,提倡要勤奋,和呼吁不要懒惰,效果是一样的。
然而,在考场上,把一篇《要勤奋》改了个名字叫《戒懒惰》交上去,分数恐怕就很不一样了。
这是由考场作文的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正视这规律。
这一讲所说的“破”式的考场议论文,跟驳论不是一回事。
驳论,要先由一个敌论在那儿,然后要求考生去驳它。
而“破”式议论文,属于立论的一种,不存在题目里给定的敌论。
“立”与“破”,首先涉及审题。
比如说作文题是“智慧”,结果考生写了一篇大谈“我们不需要愚蠢”的800字文章,;或者作文题是“诚信”,考生写了一篇“批判失信”的文章,一般来说都只能得及格分。
一些作文题,“立”与“破”都可以写,那自然没问题;而另一些作文题,有“立”与“破”的区别,在审题时要注意。
【边练边悟】1根据下面文字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2013年2月14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了一条微博:“昨晚带81岁老妈看冰灯。
给老妈拍完照片我检验是否虚了时,老妈要下一个台阶,她对身边一位12岁左右女孩说,闺女,能搭把手我扶着你下这个台阶吗?女孩儿伸出胳膊支持我妈下那个台阶。
我和老妈说完谢谢,身后传来女孩儿妈妈教育女儿:‘傻孩子,她要是摔了,咱家就惨了。
以后还扶吗?不扶了?真听话。
’"参考答案:这道题目,立意就是“破”式的,原材料的主旨在于批评一种没有传达社会正能量的倾向——怕被讹而教育少儿不要帮助老人。
如果写成《我们都要做扶老人一把的孩子》,就略偏。
也就是说,这道题的用意在于要考生批判一种错误倾向,而主要不在于让考生赞誉一种正面做法。
【边练边悟】22014年4月1日,在2014年亚洲足球冠军联赛中,贵州人和国酒茅台队在主场3比1痛击韩国蔚山现代队,赛后,人和队主教练宫磊总结说,球队将照搬这一模式来胖揍日本川崎前锋队。
在此前提下,俱乐部技术总监朱炯在训练时,做了一个抱肘下蹲的姿势,对人和球员说:“你们的对手是这样的身材。
你们怕他干吗?贴上去干他们啊!”训练完又说,“周二,让我们干死他们!”“干死他们”在中国足球界其实是项不老的事业。
中国足坛老将马明宇回忆1997年十强赛时说,当时一到比赛就动员,基本要求就是去拼,去干死他们,最后一上场基本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被马达维基亚(伊朗队员)搞成2比4。
令人称奇的是,过去抛弃的思维,如今又重归中国足坛。
4月15日20时,亚冠展开第5轮争夺,H组积分垫底的贵州人和队主场0:1不敌日本川崎前锋队,就此提前一轮告别2014亚冠。
赛后,队长孙继海微博发飙,主教练宫磊在下一场中超赛事前悄悄乘机离队,媒体以《人和乱象,始于人祸,乱于失和》为题报道,“乱象”之一即指为“迷信神功护体的精神胜利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这道题目,立意也是“破”式的,是要批判一种错误的做法。
正确的立意有:主观情绪不能代替科学技术;反对“迷信神功护体的精神胜利法”;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
有的作文写“按规律办事”,如果写的时候没有扣住批判“不按竞技科学规律办事”,而是大谈生活中的这个规律那个规律,多半要判为不及格。
“破”式议论文,其结构有一个范例,就是曾经被用了三十年而如今已悄然消失二十年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这篇文章本身有缺陷,以反八股为名,自己却硬要凑出八点出来,恰恰是新八股。
但,其中作为“破”的结构范例的典型段落,还是具有学习价值的。
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
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
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
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
这种手段,用了对付敌人或敌对思想是完全必要的,用了对付自己的同志则是错误的。
党内也常常有敌人和敌对思想混进来,如《联共(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四条所说的那样。
对于这种人,毫无疑义地是应该采用残酷斗争或无情打击的手段的,因为那些坏人正在利用这种手段对付党,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
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对于这类同志,就须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这就是《联共(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五条所说的方法。
从前我们那些同志之所以向这些同志也大讲其“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
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
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类手段。
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
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不待说的了。
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
只有靠了这个才能争取革命胜利,其他都是无益的。
这种范式,分为5层,曰:树靶子、论危害、挖根源、析本质、提方法。
凡写“破”的议论文,大可一用。
【边练边悟】3约翰留胡子已有多时。
有天他准备将胡子剃掉,却因担心朋友、同事的反应而犹豫不决。
终于,他还是剃了,这天上班后,约翰的同事没有一个人主动提起他的胡子。
约翰忍不住主动询问,才终于有人嚷道:“噢,你留了八字胡!”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是2008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
它广受电视迷们的青睐的原因就在于它宣传了小人物也拥有自我价值的观念。
而今天,我要“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我的观点: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约翰留胡子已有多时。
有天他准备将胡子剃掉,却因担心朋友、同事的反应而犹豫不决。
在他终于下定决心剃了胡子之后,发现其实他的同事们根本没有察觉。
在他忍不住主动询问之后,才终于有人嚷道:“噢,你留了八字胡!”从这则小故事入手,咱们试着剖析约翰的心理:他在准备剃胡子时担心友人、同事的反应,在自我的意识里,他认为别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并予以评价,这说明他高度地肯定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通俗点儿来说,就是认为自己在朋友、同事心目中很是回事儿。
但是这种心理给他带来的是什么?事实说明,带给他的是无人问津后的失落。
反过来,我们假设约翰没把自己的地位定得那么高,不认为会有太多人注意他,也就是并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儿,那么,在他的改变未被人注意这件事上,他是否会以平常心对待,而不至于失落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认为那是约翰本身的地位不够,致使他无法让别人把自己当回事儿,好吧,我们来看下一个事例。
肖伯纳是在世界文坛上颇有建树的一位作家。
一天,他在花园里漫步,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肖伯纳一时兴起,便与小女孩玩耍起来。
傍晚分手时,肖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家请告诉你的妈妈,今天和你玩耍的是作家肖伯纳。
”谁知,小女孩也学着他的样子严肃地回答:“也请您回家告诉您的妈妈,今天与您一起玩耍的是女孩苏菲娜。
”肖伯纳怔了怔,却旋即顿悟了:不论你是否功名成就,是否扬名四海,在本质上,你与其他人无异,你并不比别人高贵一截。
再次借用中国的那一句俗语: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那么我们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且以谦逊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成功。
但与此同时,“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也不等于“别把自己不当回事儿”,在谦逊的同时,基本的自信心也是不可缺少。
所以,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在自己信心高度膨胀、得意忘形之际,在心底喊一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评点】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流畅,议论精警有力,是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按照《反对党八股》提供的“破”的范例来看,本文里面有“树靶子”“挖根源”“提方法”三层。
比照“破”式议论文范例,它所缺的两层,同学们可以自己补。
【课后训练】2013年2月14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了一条微博:“昨晚带81岁老妈看冰灯。
给老妈拍完照片我检验是否虚了时,老妈要下一个台阶,她对身边一位12岁左右女孩说,闺女,能搭把手我扶着你下这个台阶吗?女孩儿伸出胳膊支持我妈下那个台阶。
我和老妈说完谢谢,身后传来女孩儿妈妈教育女儿:‘傻孩子,她要是摔了,咱家就惨了。
以后还扶吗?不扶了?真听话。
’"15日,退休的央视主持人赵忠祥转发了这条热门微博,并评论道:“我的夭,是你照片重要还是老人安全重要,这样博文也好意思发表!”【注,“夭”字是原文如此。
】郑渊洁而后回应:“老师您想要表达社会腐败,也请您先尽好人子之责吧。
”赵忠祥也不示弱,转发了郑的这一回复并评论:“老人万一有个闪失,是天下人之痛,春节儿女在老人身边,要劳别人搀扶,我只好多咀了,我岂不知一言既出,可能‘祸从口出’,但积习使然,如得罪君子,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