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葡萄糖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葡萄糖浓度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葡萄糖浓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含量实验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含量1 实验目的1.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1.2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VE的原理。
2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VE(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产妊酚,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
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皮肤毛细血管抵抗力,并维持正常通透性;有改善血液循环及调整生育功能、抗衰老作用等。
V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实验器材3.1 实验样品VE样品溶液3.2 实验试剂浓度为50μg/ml的VE标样3.3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附PDA检测器4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速度:0.3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
5 实验结果与讨论5.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单点法测定。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液相色谱仪测定苹果的VE含量样品中VE的浓度=乙烯标样的总量×苹果的峰面积/乙烯标样的峰面积=5μl×50μg/mL×17369/(5μl×42217)=20.57μg/mL5.2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测定标样溶液VE含量时,在指定的保留时间内并未出峰。
讨论分析原因:样品溶液在上周实验后,一直置于离心管中,未避光低温保存,导致样品中VE氧化,液相测定时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出峰。
本次实验时间较短,且主要目的是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以及液相色谱仪测定VE的原理,故结合前组同学对VE含量的测定数据进行讨论与分析。
果糖的检测方法
果糖的检测方法
果糖是一种单糖,常见于水果和许多植物中。
在食品工业和医学研究中,检测果糖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果糖检测方法:酶法检测(酶法测定法):
方法原理:利用果糖酶(fructosidase)催化果糖水解生成葡萄糖,然后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反应生成过氧化物,最后通过染色反应或电化学法测定。
优点: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缺点:酶法可能会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方法原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通过色谱柱对果糖进行分离和检测。
优点:准确度高,选择性强。
缺点:仪器设备较昂贵,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方法原理:利用质谱仪对果糖进行分子质量的测定,可以通过质谱图谱来鉴定和定量果糖。
优点: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个物质。
缺点:仪器昂贵,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
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
方法原理:通过分析果糖分子的振动光谱,来测定果糖的含量。
优点:非破坏性,不需要样品处理。
缺点:灵敏度相对较低。
硫酸-苯酚法:
方法原理:利用果糖在硫酸存在下生成羧基,然后与苯酚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来定量果糖。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灵敏度较低,容易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
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需要考虑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水平、样品性质以及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等因素。
台湾牛奶枣营养价值与功效
台湾牛奶枣营养价值与功效台湾牛奶枣(牛奶枣),又称苹果枣,是一种优良的热带、亚热带珍稀水果。
不同于大陆的红枣,果皮光滑,呈淡绿色,果实皮薄肉脆,清甜多汁。
台湾牛奶枣果实营养丰富,鲜食肉质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风味独特,青果重50-150克,甜度10-20度;据测定:每100克鲜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8-23克,粗蛋白0.86克,维生素C50-85毫克,维生素A1、B1、B2、K等含量也相当丰富。
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达11-16%,可溶性固形物达14-20%。
此外,还含有磷、钙、铁、钾、锌等微量元素。
素有“维生素丸”之称,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由于其果形优美而具苹果、梨、枣的风味,台湾牛奶枣也享有"热带小苹果"的美誉。
牛奶枣含丰富的果糖、纤维质,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苹果的20倍,堪称为“维生素C果”。
台湾牛奶枣不寒不热,具有清凉、解毒、镇静等功效,同时具有净化血液,帮助消化,养颜美容等保健作用,尤其适合小孩、老人食用。
基本介绍台湾牛奶枣,鼠李枣属,又名毛叶枣,别名印度枣、缅枣、西西果等。
台湾牛奶枣原产于小亚细亚南部、北非、印度东部一带,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台湾引种以来,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迅速推广种植。
台湾牛奶枣以果实脆甜,清香爽口,风味独特而著称。
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大量黄酮类化合物,能很好地协调人体的机能,具有清凉解毒、镇静抗癌、美容减肥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对治疗心血管疾病、便秘、动脉硬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热带小苹果”和“天然维生素丸”的美称。
营养价值牛奶枣果实营养丰富,鲜食肉质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风味独特,脆甜可口,含有大量维生素C、钙、磷、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素有"维生素丸"之称,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由于其果形优美而具苹果、梨、枣的风味,台湾牛奶枣也享有"热带小苹果"的美誉。
不同水果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参考借鉴】
实验报告——不同水果中还原糖的含量测定与比较一、目的1.熟悉还原糖测定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3.测定并比较常见水果中的还原糖含量,对平时食用提供参考。
二、原理1.搜集相关资料知,常见水果(如:葡萄、柑橘、苹果、梨)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还原糖,即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某些寡糖(如麦芽糖等),它们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具有还原性。
2.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三、实验器材材料:新鲜水果:黑加仑,砂糖桔,秦冠苹果,皇冠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枪、量筒、100mL 容量瓶、吸管、玻璃漏斗、试管若干、研钵、三角烧瓶;试剂:1.标准葡萄糖溶液(1.0mg/ml):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100m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混匀,备用;2.DNS试剂:将0.63gDNS和26.2ml2mol/L NaOH溶液,加到50ml含有18.5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0.5g结晶酚和0.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四、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㈠材料处理1.取实验材料黑加仑,砂糖桔,秦冠苹果,皇冠梨,经(剥)削皮处理后,各取50g左右,放入研钵中研磨,至匀浆状;2.分别准确称取2g果浆放于三角烧瓶中,并用编号标记,再加入约30ml蒸馏水,用封口膜封口,放入沸水浴中提取30min;3.待冷却后,用分液漏斗过滤,并用蒸馏水冲洗玻璃棒及三角烧瓶,一同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进行标记(黑加仑→A;砂糖桔→B;秦冠苹果→C;皇冠梨→D),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即得到四种待测样品液;㈡制作标准曲线取6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0、1、2、3、4、5并按下表剂量依次加入相关试剂,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以标准葡萄糖含量(mg)作横坐标, 540nm处吸光值作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㈢测定样品液中还原糖的测定◆取12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A3,B1、B2、B3,C1、C2、C3,D1、D2、D3,并按表二剂量依次加入相关试剂,测定样品液的吸光值,操作方法与标准液类似,每种材料做三组。
葡萄糖的分析实验报告
葡萄糖的分析实验报告葡萄糖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水果、蔬菜和蜂蜜中含量较高。
葡萄糖在生物体内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合成其他有机物的基础。
因此,对葡萄糖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对葡萄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反应。
实验一:葡萄糖的定性分析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葡萄糖的定性分析。
我们将葡萄糖溶液与苏丹红试剂进行反应,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这表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接着,我们又将葡萄糖溶液与碘液进行反应,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这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碘酸盐的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葡萄糖的定量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葡萄糖的性质,我们进行了葡萄糖的定量分析。
我们使用了费林试剂对葡萄糖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我们将葡萄糖溶液与费林试剂进行反应,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接着,我们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葡萄糖的浓度。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葡萄糖溶液中的含量。
实验三:葡萄糖的酶解反应葡萄糖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能量供应。
为了模拟这一生物过程,我们进行了葡萄糖的酶解反应实验。
我们选择了蔗糖酶作为酶解葡萄糖的催化剂。
首先,我们将葡萄糖溶液与蔗糖酶溶液混合,然后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后的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蔗糖酶对葡萄糖的酶解效果。
实验四:葡萄糖的氧化反应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为葡萄糖酸。
为了研究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将葡萄糖溶液与氧气进行反应,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并通过测定其酸碱度的变化,可以确定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
接着,我们又进行了葡萄糖的酸性氧化反应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白色沉淀,这表明葡萄糖发生了氧化反应。
这些实验结果揭示了葡萄糖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性质。
食品葡萄糖酶 比色法酶电极法
1号瓶:内含0.2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100mL,其中4-氨基安替比林 为0.00154mol/L;
2号瓶:内含0.022mol/L苯酚溶液100mL; 3号瓶:内含葡萄糖氧化酶400U、过氧化物酶(辣根)1000U。 3.1.2 酶试剂溶液:将1号瓶和2号瓶的物质充分混合均匀,再将3号瓶的物质溶 解其中,轻摇,使其完全溶解。此溶液须在4℃左右保存,有效期1个月。 3.1.3 0.085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3.7g亚铁氰化钾结晶,溶于100mL重蒸 馏水中,摇匀。 3.1.4 0.25mol/L硫酸锌溶液:称取7.7g硫酸锌结晶,溶于100mL重蒸馏水中, 摇匀。 3.1.5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重蒸馏水中,摇 匀。 3.1.6 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经100±2℃烘烤2h的葡萄糖1.0000g,溶于重蒸馏 水中,定容至1OOmL。将此溶液用重蒸馏水稀释V2.00→V100,即为200μg/mL葡萄糖 标准溶液。 3.2仪器和设备 3.2.1 研钵或粉碎机。 3.2.2 分析筛。 3.2.3 组织捣碎机。 3.3.4 恒温水浴锅。 3.2.5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2.6 微量移液管:1.00mL,精度0.01mL。
100μg纤维二糖(生化试剂)、100μg乳糖和100μg蔗糖,再加入3mL酶试剂溶液。
以下按4.4步骤操作。
测定吸光度后,在标准曲线4.3上查出对应的葡萄糖含量,按式(A1)计算葡
萄糖的回收率:
F
手持式糖度计,糖度测量,可溶性固形物
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一般用白利度表示糖度。
其中,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我们喝的果汁一般含糖量都在100g/L以上(以葡萄糖计),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糖度作为果实最主要的内部品质之一,其中大部分的成分是可溶性固形物,因此常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反映糖度。
在果园种植领域,利用手持式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以此确定采摘时间。
另外,白利糖度的精确测定对于饮料行业内的成本和质量控制来说也非常重要。
通过测定准确的白利糖度,不但可以确保所需的较佳质量,而且可以优化成本,节省经费。
托普云农生产供应的手持式糖度计又叫折光仪、水果糖度计,可以快速测定含糖溶液以及其它非糖溶液的浓度或折射率。
该仪器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制酒、食品、饮料加工业等各个行业领域,同时也适用于科研教学使用。
手持式糖度计型号列表手持式糖度计适用范围:1、可用于酱油,番茄酱等各种酱类(调味料)产品的浓度测量;2、果酱,糖稀,液糖等含糖分较多产品的糖度测量;3、果汁,清凉饮料及炭酸饮料的生产线上,品质管理,发货前检验等;4、水果从种植至销售的过程中,适用于测定准确的收采时期,作甜度分级分类;例子:可溶性固形物:食品行业一个常用的技术参数,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纤维素、几丁质、半纤维素不溶于水)。
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一般用白利度表示糖度,指的是100克糖液中所含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克数。
白利糖度(Degrees Brix,符号°Bx)是测量糖度的单位,代表在20°C情况下,每100克水溶液中溶解的蔗糖克数。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各类农业仪器,是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实施应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水果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训二:水果中葡萄糖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学会剩余碘量法测定水果中葡萄糖含量的原理及方法2.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3.严格控制滴定条件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Na2S2O3标准溶液的标定(1)精密称取基准物K2Cr2O7约1.2g,搅拌使完全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2)准确移取K2Cr2O7溶液20.00ml3份分别于锥形瓶中,各加蒸馏水25ml,4ml硫酸,碘化钾7.5ml,摇匀,密封,在暗处放置10min。
(3)各加蒸馏水50ml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溶液呈亮绿色,即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
2.I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准确移取20ml每份的I2溶液3份于锥形瓶中,加25ml蒸馏水稀释,加2ml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蓝色消失)。
3.葡萄糖含量测定准确吸取已制备好的滤液20ml于锥形瓶中,加0.5mol/ml的NaOH溶液调至中性,加入I2标准溶液25.00ml,在不断振摇的情况下滴加0.5mol/ml的NaOH溶液5ml,密封,在暗处放置10分钟,然后加0.5mol/ml硫酸溶液6ml,摇匀,用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剂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三次。
四、计算公式m K2Cr2O7×20.00/250.00C Na2S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 Na2S2O3×M K2Cr2O7/60001/2C Na2S2O3V Na2S2O3×10-3C I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0×10-3[C(I2)V(I2)-1/2C(Na2S2O3)V (Na2S2O3) ] M (C6H12O6)×10-3ρ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00×20.00/250.00五、数据记录与处理组员:林燕茹黄碧薇虞聪辉娄丹露。
各类水果的功效和作用
各种水果的功效和作用苹果简介:苹果,属于蔷薇科大宗水果,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
其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美国流传一种说法:“每顿饭吃一个苹果,就不用请医生”。
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苹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由此可窥见一斑。
又因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
苹果功效与作用: 不同颜色的苹果有不同的功效,红苹果更有益心脏,提高记忆力,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青苹果更有利于牙齿和骨骼强壮;黄苹果可强健人体免疫系统,对预防某些癌症也有好处 苹果营养价值: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
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
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锌元素。
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
锌通过酶广泛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
锌还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缺锌可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影响记忆力,实验也证明,减少食物中的锌,幼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受到严重障碍。
锌还与产生抗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
苹果功效与作用:1、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法国科研人员经过试验得出: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
有人实验发现,经常吃苹果的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其胆固醇含量比不吃苹果的人低10%。
2、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与作用苹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
另一方面苹果中含有果胶,又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了解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对于我们的健康和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准确测定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选取不同种类的食物和饮料作为样品,包括苹果、香蕉、葡萄、饼干、果汁和碳酸饮料。
将样品分别切碎或挤汁,制备成适合实验的样品。
2. 糖水制备:制备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按照一定比例将葡萄糖粉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糖水。
3. 比色管法测定: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比色管中。
使用比色管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方便的操作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度计来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4. 光度计测量:将比色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光度计中,设置合适的波长,并记录吸光度值。
通过比较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可以得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显示,苹果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而饼干中葡萄糖含量最低。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苹果是富含糖分的水果,而饼干则通常不含太多糖分。
此外,我们还发现果汁和碳酸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这些饮料通常会添加糖来增加口感和甜度。
然而,过多的糖分摄入对健康不利,因此我们应该适度控制果汁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比色管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测量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质谱法。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食物和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显示,苹果中的葡萄糖含量最高,而饼干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
果汁和碳酸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
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并合理安排饮食。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一、果蔬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一、目的要求1、复习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学习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果蔬中的葡萄糖可用水提取,除去干扰物质后,其中的葡萄糖可用碘量法测定。
碘与naoh作用能生成naIo(次碘酸钠),而c6h12o6(葡萄糖)能定量地被naIo氧化。
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6h12o6作用的naIo可转变成I2析出,析出的I2可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应用2: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返滴定法)示意如下:46三、试剂基本单元:1/(: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2(葡萄糖)I2标准溶液(0.05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naoh溶液(2mol·L-1);hcl溶液(6mol·L-1);淀粉指示剂(w为0.01)。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水果样品去皮、去核后搅碎、匀浆;称量适量的匀浆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
于40~50℃的水浴中提取30min后用干滤纸抽滤,弃去前面的少量滤液,保留后面的滤液。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25mL滤液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25mLI2标准溶液。
一边摇动,一边慢慢滴加2mol/L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来不及氧化c6h12o6而歧化为不与葡萄糖反应的naIo3和naI,使测定结果偏低)。
将碘量瓶加塞于暗处放置10~15min后,加2mL6mol·L-1hcl溶液酸化,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
记录读数。
再重复测定二次。
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篇二:14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水果中糖含量的测定
水果中糖含量的测定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水果中的糖分就成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水果中糖含量的测定为主题,探讨水果中的糖分含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
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中的糖分,它具有高甜度和良好的耐储存性。
葡萄糖是一种简单的糖分,也是我们身体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来源。
那么,不同种类的水果中的糖含量有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将以几种常见水果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是苹果,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
根据研究,每100克苹果中的糖含量约为10克左右。
虽然苹果中的糖含量相对较高,但它同时也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其次是香蕉,香蕉是一种热量较高的水果,它含有约17克的糖分。
尽管香蕉的糖含量较高,但它同时也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C,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是橙子,橙子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每100克橙子中的糖含量约为9克左右。
橙子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同时也含有一定的纤维素,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
除了以上几种水果,还有很多其他水果的糖含量也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葡萄中的糖含量较高,每100克葡萄中的糖含量约为16克左右;草莓中的糖含量较低,每100克草莓中的糖含量约为4克左右。
因此,在选择水果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来合理选择。
那么,水果中的糖分对健康有何影响呢?首先,水果中的糖分相对于其他食物中的糖分来说更健康,因为它们通常伴随着其他有益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其次,水果中的糖分能够提供持续的能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增加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水果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摄入。
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食品中葡萄糖的含量,以便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适宜食用量。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葡萄糖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各种食品样品(如水果、果汁、饼干等)、试管、移液管、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用具清洗干净并晾干,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食品样品。
2. 样品处理:将不同食品样品分别取一定量,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然后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3. 葡萄糖含量测定:取一定量的处理好的食品样品,加入葡萄糖试剂,并按照试剂说明书中的方法进行处理。
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出了不同食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通过比较不同食品中的葡萄糖含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适宜食用量。
比如,水果中含有较高的葡萄糖含量,适合作为补充能量的零食食用;而一些饼干等加工食品中的葡萄糖含量较高,需要适量食用以免摄入过多糖分。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食品中葡萄糖的含量,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这些结论对我们合理膳食和保持健康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本实验也展现了化学方法在食品营养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为食品科学研究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
可溶性固形物
定义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纤维素、几丁质、半纤维素不溶于水),我们喝的果汁一般糖都在100g/L以上(以葡萄糖计),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达到9%左右。
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以便确定采摘时间。
检测方法1、GB 12295-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的折射仪法2、GB T 10788-1989 罐头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的折光计法3、GB 12143.1-88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的折光计法根据不同产品类型依据相应的国标执行。
折光计法1 范围本方法采用折光计法测定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液体软饮料制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以%含量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一位小数。
2 原理在20℃用折光计测量待测样液的折光率,并用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换算表查得或从折光计上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 仪器3.1 折光计:测量范围0~80%,精确度±0.1%。
4 操作步骤4.1 样品处理4.1.1 透明液体饮料将试样充分混匀,直接测定。
4.1.2 半粘稠制品(果蔬浆类)将试样充分混匀,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试用。
4.1.3 含悬浮物质制品(含果粒饮料)将待测样品置于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试用。
4.2 样品测定4.2.1 测定前按说明书校正折光计。
4.2.2 分开折光计两面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醚或乙醇擦净。
4.2.3 用末端熔圆之玻璃棒蘸取处理后之样品2~3滴,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
4.2.4 迅速闭合棱镜,静置约1min,使样品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
4.2.5 对准光源,通过目镜观察接物镜。
调节指示规,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再旋转微调螺旋,使明暗界限清晰,并使其分界线恰在接物镜的十字交叉点上。
蒽酮比色法测可溶性糖
蒽酮比色法测可溶性糖一、实验目的1.1学习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2学习对水果中糖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2.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注意并进行了研究。
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不同的物质具有各自选择性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能量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浓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即符合于比色原理——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投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K: 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为吸收层厚度;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西光物质时,起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 成正比。
2.2蒽酮比色法原理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
蒽酮可以和游离的己糖或多糖中的己糖基,戊醛糖及己糖醛酸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蒽酮可与其他一些糖类发生反应,但显现的颜色不同。
当样品中存有含较多色氨酸的蛋白质时,反应不稳定,呈现红色。
对于特定的糖类,反应较稳定。
本法多用于测定糖原含量,亦可用于测定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试剂3.1蒽酮试剂:取0.2g蒽酮溶于100mL 80%(V/V)硫酸中,硫酸当日配制使用;3.2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防腐剂;3.3糖样品溶液四、实验操作步骤4.1制作标准曲线:取干试管5支,依次加入标准糖溶液0mL,0.1mL,0.2mL,0.4mL,0.8mL并依次用蒸馏水补足体积到1mL,各管均加入蒽酮试剂4mL,震摇混匀。
HPLC_ELSD法测定新疆不同品种葡萄干中果糖葡萄糖的含量
光散射检测器(ELS D)在测量半挥发或不挥发样品的光 散射之前首先把流动相蒸发掉, 所以检测器的响应不受 溶剂和样品特殊性质的影响。 因此,对糖类的灵敏度大大 高于 RID。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来测 定新疆 8 个品种葡萄干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和试剂 样品:新疆当地 8 个品种葡萄,市售。 仪器设备: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 美国 Waters 公司
的基础上,确定了乙腈∶水为 75∶25(v/v)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 m L/m in 时, 分离效果令人满意, 图 1 为在此条件下 标准品(A )和样品(B)的色谱图。
2.5 精密度实验 配制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混合对照品
溶液,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浓度均为 2.0 g/L 。 取适量混标液,按 2.3 节方法测试各组分的峰面积, 按照 外标法定量计算各组分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 (RS D , n= 6), RS D 均小于 3.0 %,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A)
(B )
1 .果 糖;2 .葡萄糖;3 .蔗糖 ;4.麦 芽糖
图 1 4 种糖标准品(A)及葡萄干样品(B)的 HPLC-ELSD 色谱图
2.3 ELSD 参数的选择 漂移管温度影响检测器的响应,温度升高,流动相蒸
发趋于完全,信噪比上升。 但温度过高,可导致组分部分 汽化,信号响应值变小。最优温度为在流动相基本蒸发完
-- ---------------------
------
ƒ‰‰
¼ fi fi ¼
½ (m g/m L)
$ }f i
(m g/k g)
$
T=1 .!"#$%%%&$’.()#$% % % 1*(% +=%.’’’" )
果实品质测定
柑橘果实糖、酸、VC含量的测定方法熊庆娥(农业大学)Eleven手打第一部分测定程序及计算公式建议先通读这些方法几遍,借好仪器,想好人员分配后,再到实验室一、样品制备样品果至少10个。
擦净果皮后,用水果刀在每个果对称位置切取两块。
去皮后,用纱布包裹好果肉,挤压果汁于干燥烧杯中,总量不低于100ml。
样品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可供测定可溶性固性物(TSS)、糖、酸、Vc。
二、总酸含量的测定1.用移液管将5ml果汁转入100ml三角瓶,加酚酞1—2滴,用0.1N NaOH (以标定浓度为准)滴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不消失至。
记录滴定所消耗NaOH量。
重复3次。
2.总酸含量(g/100ml)=V:NaOH滴定用量 N:NaOH浓度(标定为准)B:被滴定样品用量(5ml) 0.064:柠檬酸折算系数Eleven补充分析:② N表示mol/L。
② 0.064的来历: 折算系数即1ml氢氧化钠溶液摩尔浓度柠檬酸的质量。
NaOH与柠檬酸的反应中,NaOH与柠檬酸的比例是1:3。
柠檬酸的分子量为192.14。
假设氢氧化钠浓度为A mol/L,即 A mol/ml。
1ml氢氧化钠溶液与柠檬酸反应,则柠檬酸用量为 A mol。
柠檬酸质量为A192.14=0.06405A。
三、Vc含量的测定1.取果汁5ml,用1%草酸稀释,定容至50ml。
即稀释10倍。
用移液管吸取稀释液5ml至50ml三角瓶,通过半微量滴定管滴入2,6D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秒不退色。
记录所耗2,6D用量。
重复三次。
2. Vc含量(mg/100ml)=V: 2,6-D滴定用量 A:每毫升2,6-D相当的Vc量(mg)B:滴定所用样品量(5ml) C: 样品稀释倍数(10)Eleven分析补充:抗坏血酸在溶液中易氧化,在整个测定中,操作应迅速。
滴定开始时,染料迅速加入,直至红色不立即消失,而后逐滴加入,并不断摇动锥形瓶直至终点,整个滴定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所有试剂配制,都需用重蒸馏。
蜜橘测糖可食标准
蜜橘测糖可食标准蜜橘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类水果,其甜度常常被人们所关注。
在市场上,为了评估蜜橘的甜度,通常会进行糖度测试。
糖度是指水果中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
下面是关于蜜橘测糖可食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测糖原理:测糖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折射仪。
折射仪通过测量光线透过溶液后的折射角来推算溶液中的糖度。
糖度与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标定折射仪的指示刻度和已知糖度溶液的关系来测定蜜橘的糖度。
2. 参考数值:根据《食品中糖度测定标准》(GB/T 5009.41-2003),蜜橘的糖度以Brix(度)为单位来衡量。
糖度一般在6-13°Brix之间,具体数值可能会因不同品种、成熟度、气候以及栽培环境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蜜橘的糖度越高,甜度就越高。
3. 糖度与风味的关系:蜜橘的甜度与其风味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糖度较高的蜜橘具有更甜的味道,而糖度较低的蜜橘则味道相对较酸。
消费者通常更喜欢具有适度甜度的蜜橘,因为这种甜度既不会过分甜腻,又能带来愉悦的风味体验。
4. 影响糖度的因素:蜜橘糖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品种,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成熟度是影响蜜橘糖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成熟度越高,糖度通常越高。
此外,种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果实处理和存储等因素也会对蜜橘的糖度产生影响。
5. 品质标准:蜜橘的品质标准不仅包括糖度,还包括果皮光泽度、果实外形、果肉质地、口感等。
一般来说,合格的蜜橘应有光滑的果皮、圆润的外形、均匀的果肉质地和水润爽口的口感。
同时,果实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农残限量要求以及无任何明显的病害。
总之,蜜橘测糖的可食标准是根据具体品种、成熟度、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蜜橘的糖度应在6-13°Brix之间,以确保其甜度与风味的平衡。
除了糖度,蜜橘的品质标准还包括果皮光泽度、外形、果肉质地和口感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判断蜜橘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苹果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生化实验大赛
不同品种苹果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优质的生活,而水果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被誉为“水果之王”的苹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争相购买的首选。
而苹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又可以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之一。
本实验通过分析几种品种苹果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对我们挑选苹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确定适合个人的水果。
关键词不同品种苹果可溶性糖蒽酮法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1、前言苹果(Malus pumila),属于蔷薇科(Rosaceae)大宗水果,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
其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美国流传一种说法:“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
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苹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由此可窥见一斑。
又因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易被人体消化吸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
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
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
所以,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
苹果功效与作用:1、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2、苹果的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与作用3、苹果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实验目的2.1掌握蒽酮法定量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和方法。
2.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3植物体内的碳素营养状况以及农产品的品质性状,常以可溶性糖的含量作为重要指标。
通过综合整理生化实验中含量测量的各种方法,设计相关实验步骤,进一步掌握理解实验原理,提高科技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实验操作能力。
2.4通过相关实验分析不同水果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了解不同水果可溶性糖含量的不同对我们挑选水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确定适合个人的水果。
水果糖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果中糖分的含量。
2. 掌握测定水果糖分的方法。
3. 分析不同水果的糖分含量差异。
二、实验原理水果中的糖分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
通过测定水果汁中还原糖的含量,可以推算出水果中的糖分含量。
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法测定水果糖分,费林试剂在还原糖的作用下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根据沉淀的颜色深浅来判断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滴管、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玻璃棒、费林试剂、NaOH溶液、标准葡萄糖溶液。
2. 实验材料:苹果、香蕉、橙子、葡萄、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苹果、香蕉、橙子、葡萄、梨,分别捣碎,取汁备用。
2. 配制费林试剂:将0.05g的CuSO4·5H2O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0.05g的NaOH溶液,混匀。
3.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制备:称取1.0g的葡萄糖,溶解于100ml的蒸馏水中,配制成100mg/ml的标准葡萄糖溶液。
4. 样品处理:取1ml的样品汁,加入1ml的费林试剂,混合均匀,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5. 比色:取一定量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按照样品处理的方法进行比色,记录颜色深浅。
6. 数据处理:根据比色结果,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进而推算出水果中的糖分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苹果汁还原糖含量:10.2mg/ml(2)香蕉汁还原糖含量:12.5mg/ml(3)橙汁还原糖含量:9.8mg/ml(4)葡萄汁还原糖含量:8.5mg/ml(5)梨汁还原糖含量:11.0mg/ml2. 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水果的糖分含量存在差异。
其中,香蕉汁的还原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汁和梨汁,橙汁和葡萄汁的还原糖含量相对较低。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苹果、香蕉、橙子、葡萄、梨等水果的糖分含量。
2. 不同水果的糖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香蕉汁的糖分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汁和梨汁,橙汁和葡萄汁的糖分含量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样品的制备
• 果蔬及起制品,需要去皮、去柄、去核, 切成块状,置于搅拌机中捣碎并混匀。准 确称取适量样品,加100mL五CO2蒸馏水, 稀释定容为250mL溶液。然后倒入烧杯中 加入3mol/L的硫酸溶液10mL在75~80℃的 水浴上加热30分钟。冷却后过虑,滤液倒 入容量瓶中备用。
>> 0 >> 1 >> 2 >> 3 >> 4 >>
4) 在酸性条件下,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 IO3- + 5I- + 6H+ = 3I2 + 3H2 5) 用Na2S2O3滴定析出的I2 I2 + 2S2O32- = S4O62- + 2I- 因为1mol葡萄糖与1molI2作用,而1molIO-可 产生1molI2从而可以测定出葡萄糖的含量。
>>
0
>>
1
>>
2
>>
3
>>
4
>>
THANKS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二、实验原理
• I2与NaOH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 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的醛 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 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和 NaIO3,当酸化时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从而 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
>>
0
>>
1
>>
2
>>
3
>>
4
>>
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 I2与NaOH作用生成NaIO和NaI: I2 + 2OH- = IO- + I- + H2O 2) C6H12O6和NaIO定量作用: C6H12O6 + IO- = C6H12O7 + I- 总反应式为:I2 + C6H12O6 + 2OH- = C6H12O7 + 2I- + H2O 3) 未与葡萄糖作用的NaIO在碱性溶液中歧化 成NaI和NaIO3: 3IO- = IO3- + 2I-
>>
0
>>
1
>>
2
>>
3
>>
4
>>
>>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START
>> 0 >> 1 >> 2 >> 3 >> 4 >>
实训二: 水果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0
>>
1
>>
2
>>
3
>>
4
>>
一、实验目的
• 1、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 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 2、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 3、严格控制滴定条件。
>>
0
>>
1
>>
2
>>
3
>>
4
>>
六、计算公式
• ρ=CI2*VI2*M葡萄糖*1000/m样
>>
0
>>
1
>>
2
>>
3
>>
4
>>
七、注意事项
• 一定要待I2完全溶解后再转移。做完实验后,剩余的I2溶 液应倒入回收瓶中。 • 碘易受有机物的影响,不可使用软木塞、橡皮塞,并应贮 存于棕色瓶内避光保存。配制和装液时应戴上手套。I2溶 液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 本方法可视作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测定时 可视注射液的浓度将其适当稀释。 • 无碘量瓶时可用锥形瓶盖上表面皿代替。 • 加NaOH的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来不及氧化 C6H12O6就歧化成与C6H12O6反应的NaIO3和NaI,使 测定结果偏低。
>>
0
>>
1
>>
2
>>
3
>>
4
>>
三、仪器与试剂
• 分析天平、台秤、烧杯、酸式滴定管、碱 式滴定管、容量瓶(250mL)、移液管(20mL)、 锥形瓶(250mL)、碘量瓶(250mL)、 I2(0.05mol/L)、KI(s)、Na2S2O3(mol/L)、、 K2Cr2O7(s),于140℃电烘箱中干燥2h, 贮于干燥器中备用)、KI(20%)、 HCl(0.5mol•L-1)、淀粉溶液(0.5%)、 NaOH(0.5mol•L-1)。
>>
0
>>
1
>>
2
>>
3
>>
4
>>
五、实验步骤
•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移取25.00mL葡萄糖试液于碘量瓶中,从酸式滴 定管中加入25.00mL I2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 边缓慢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5mL,直至溶液 0.5mol/L NaOH 5mL 呈浅黄色。将碘量瓶加塞放置10~15min后,加 6mL 0.5mol/LHCl使成酸性,立即用Na2S2O3溶 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2mL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计 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以g•L-1表示),要求相对 平均偏差小于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