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向用户提供电压质量合格的电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

所属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电压质量标准第四条本规定中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第五条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一)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三)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第六条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发电厂220kV母线和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4.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SD325-891 总则2 名词、术语3 基本要求4 电压允许偏差值5 无功电力平衡和补偿6 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7 网络结构8 变压器调压方式及调压范围的选择9 电力系统电压的调整和监测1 总则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途管理等主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2 名词、术语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2.2 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2.3 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各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sd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sd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SD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20发布1989-08-01实施1 总则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级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2 名词、术语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2.2 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2.3 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络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2.5 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2.6 无功补偿容量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

2.7 逆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3 基本要求3.1 电力系统各级网络,必须符合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

变电站无功平衡计算和分析..

变电站无功平衡计算和分析..

变电站无功平衡的计算和分析0引言:1、在近几年的输变电工程设计中,我院曾遇到过不少无功补偿配置的问题,例如:220kV 光孝、观桥站(电缆出线);220kV 神光山站(邻近大电厂);220kV 封开站、110kV 大湾站(水电上网)等。

2、通过这次会议,介绍一些无功计算的经验,同时希望通过会上讨论,解决现有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统一无功计算的模板,为日后工程设计提供便利。

1 概况1、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网损是电网主要的经济指标。

无功平衡做得好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并通过无功功率的最优分配降低系统有功网损。

无功管理可以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由于电压引起的系统故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与无功负荷,在高峰或低谷时都应采用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基本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和运行,并应具有灵活的无功电力调节能力与检修备用。

因此,500kV 与220kV 电网层间,应提高运行功率因素,甚至不能交换无功。

500kV 电网的受端系统,其配套安装的无功补偿设备是分别安装在其供电的220kV 及以下变电站中就地平衡的。

3、无功平衡的分类:A 、针对全网的地区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研究(例如:梅州电网无功补偿规划研究报告):常规模型:选择考虑无功设备投资和系统有功网损的综合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即:∑=⋅⋅+⋅⋅⋅⋅=ri B Ci iB N lossS Q cS P Y B f min 1max '')( τ (1-1)其中,B 为修正后的有功电价(元/MWh );m axτ为全网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Y 为补偿设备的使用年限;NlossP 为正常状态下系统总的有功损耗(标幺值); r 是待装无功补偿设备的数目; ic 为第i 个可能补偿地点补偿设备的经过修正的单位容量的价格(元/MVar );Ci Q 为待安装的电容器容量(标幺值); B S 为基准功率(MVA )。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无功补偿和调压则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调压的设计技术导则,包括无功补偿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以及调压装置的选型、布置和运行。

无功补偿原理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适当的电容器或电感器来消除或减小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是根据电流滞后于电压的特性,通过合理配置并控制适当大小的无功补偿装置,使得系统中总的无功功率接近于零。

分类根据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方式和控制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种类型。

1.静态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固定电容器、固定电感器和可调谐滤波器等。

固定电容器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定补偿的场合,而固定电感器则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定吸收无功功率的场合。

可调谐滤波器则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频率选择性补偿。

2.动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和SVC(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这些装置通过快速响应和灵活控制,能够实时调节无功功率,适用于需要频繁变化的负载条件下。

应用无功补偿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稳定系统运行。

1.改善功率因数:通过引入适当大小的电容器或电感器,可以使得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减少无效功率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降低线路损耗:在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流滞后于电压,会导致一定的传输损耗。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减小线路上的感性无功组分,降低传输损耗。

3.提高电压质量: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和谐波等问题会对用户的设备和用电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引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质量,减少谐波污染。

4.稳定系统运行:在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中,由于其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特点,会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电压高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系统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电压高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系统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向用户提供电压质量合格的电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

所属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电压质量标准第四条本规定中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第五条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一)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1O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三)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第六条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 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 发电厂220kV母线和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 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4.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的指引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的指引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的指引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的指引1. 引言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和调压是关键的技术,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调压的设计技术,并提供一些指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2. 无功补偿技术2.1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是一种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并联或串联组合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SVC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载需求自动调节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补偿水平,从而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

SVC还可用于抑制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和调节电压。

2.2 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是一种基于功率电子技术的无功补偿装置,它通过控制发电机端子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来实现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

STATCOM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机械运动件、无需维护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3. 调压设计技术3.1 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压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压是一种常见的调压技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来控制输出电压。

合理的励磁系统调压设计可确保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输电线路电压调节输电线路电压调节是确保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在输电线路中设计合适的变压器和电压调节装置,可以有效地调节线路电压,并避免电压波动引起的问题。

3.3 电压穿越装置(VFT)电压穿越装置(VFT)是一种在负荷侧电压变化过程中能自动调整发电机励磁电压的装置。

它通过监测负荷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压,以确保负荷得到稳定的电压供应。

4. 总结与启示本文深入探讨了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调压的设计技术,并通过介绍SVC、STATCOM、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压、输电线路电压调节和电压穿越装置等相关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和调压设计,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电力系统的损耗。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ﻫ 1 总则ﻫ 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ﻫ 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途管理等主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ﻫ2名词、术语ﻫ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ﻫ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ﻫ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ﻫ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2.2 电压偏差ﻫ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ﻫ2.3无功电源ﻫ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ﻫﻫ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各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ﻫ2.5无功补偿设备ﻫ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ﻫﻫ 2.6 无功补偿容量ﻫﻫ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

ﻫ2.7逆调压方式ﻫ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ﻫ3基本要求ﻫ 3.1 电力系统各级网络,必须符合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电力系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的导则。

一、电力系统电压导则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

电力系统电压导则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的基本规则和安排,旨在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

首先,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应该始终保持稳定。

这意味着,在电力系统中需要设立电压控制设备和自动调节装置,以在负荷变化或故障出现时自动调节电压。

其次,电力系统运行时,各个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需要按照相应的电压等级进行设计和安装。

例如,在输电线路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线材料和绝缘材料,以承受特定的电压和电场强度。

此外,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和控制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无功需求。

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电压容易下降,因此需要根据负荷特性合理设置电压控制装置。

同时,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合理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无功电力是指与有功电力相对应的电力类型。

有功电力是用于提供功率的电力,而无功电力则是用于提供电压和电流相位等参数的电力。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力技术导则是指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基本规则和安排,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无功功率的稳定控制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

无功功率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等改变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性质,以改变电路的无功功率。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合理设置电容器和电感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实现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稳定控制。

其次,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力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特性和无功需求。

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会增加,因此需要根据负荷特性合理调节无功补偿设备。

同时,在电力系统中,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负荷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差异,以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设置方案。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doc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doc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1总则1.1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统筹规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最少的支出(含投资和运行成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1.2为了协调电力系统有关各部门与各专业间的工作,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相互配合,实现上述根本任务,特制定本导则,各部门应共同遵守。

1.3科研、试验部门应当分析研究各种可行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经过试验并试点取得经验后,在电力系统中推广采用。

2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2.1规划、设计的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基本要求,包括:a.正确处理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经济与安全,一次系统(发、送、变、配)与二次系统(自动化、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的配套建设和协调发展等主要关系,以求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b.电力系统应当具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所规定的抗扰动能力,防止发生灾害性的大面积停电。

c.设计与计划部门在设计与安排大型工程项目时,应力求使其建设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能与既有的电力系统相适应,并能为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灵活性。

2.2规划设计与运行的电力系统,均应备有必要的有功功率储备。

在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电力系统在未来年度的电力不足概率。

2.3规划设计的电网,包括受端系统、电源的接入、联络线等,应从全面着眼、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贯彻“分层分区”原则,逐步形成以加强受端系统为主的区域电网。

主力电厂一般应直接接入相应的电压电网(详见5.1),远方大容量电厂一般宜直接接入受端系统。

在出现高一级电压电网的过渡期间,若在同一路径建设较低一级电压线路时,应考虑与下一步发展相结合。

2.4电网的安全标准,按不同组成部分,分别提出如下要求:a.对于受端系统网络,当失去任一元件时,应保持系统稳定和正常供电(详见4)。

关于35kV变电站集中补偿容量的确定

关于35kV变电站集中补偿容量的确定

关于35kV变电站集中补偿容量的确定变电站安装投运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降损节能,改善电能质量,提高输变电设备有功出力,使有限的电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早已成为共识。

但是在变电站中有的因为过补电容器投不上,有的因投上电容器后电压过高而不得不将电容器退下来。

虽然增加了高额的基建设投资,却发挥不了应起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重新研究关于变电站中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问题。

原能源部颁发的《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89)规定: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应根据需要配置无功补偿设备。

其容量可按主变压器容量的0.10-0.30确定。

目前各级建站审批机关一般按主变压器容量的0.2倍审批无功补偿容量。

在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方式为10kV母线集中补偿。

其选择的补偿容量应为主变无功损耗和主变一次侧到电源点之间的线路无功损耗之和。

即:信息来源:QB=QBJ+QBL+QLQBJ=I0%·Se/100(krar)QBL=UK%·Se/100(krar) 请登陆: 浏览更多信息QL=3I2·XL·L·10-3(krar)QB=Se+3I2·XL·L·10-3(kvar)式中 QB——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QBJ——变压器的激磁无功损耗QBL——变压器的漏磁无功损耗QL——线路无功损耗。

在35kV变电站为主变到35kV线路出口的无功损耗信息来源:IO%——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数UK%——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数Se——变压器额定容量XL——每公里线路阻抗值。

取0.4Ω/kmL——35kV线路长度(km)I——实际运行的35kV线路电流。

本文以主变35kV侧电流代替。

原能源部关于《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中关于变电站中无功补偿容量是针对以往的高耗能变压器的条件制订的。

目前我们新建站一般采用的都是S7系列节能变压器,变压器本身的激磁无功损耗和漏磁无功损耗都已大大降低,因此这一补偿原则应重新予以考虑。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规定》

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电科院、武高所,宜昌、常州、惠州超高压管理处:为适应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工作,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公司系统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详见附件),现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反映。

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附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向用户提供电压质量合格的电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

所属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电压质量标准第四条本规定中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第五条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一)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1O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三)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第六条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 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电网无功配置管理办法

电网无功配置管理办法

电网无功配置管理办法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基本条件,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是保证电压质量,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降低电网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为此,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管理应严格执行《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和《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电力管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

1、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与设备类型选择,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应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要按照电网结构及负荷性质,合理选择各级电压网络变压器的分接开关的调压范围和调压方式。

3、35千伏变电所应根据需要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其容量可按主变容量的10—30%,确定在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二次的功率因数不小于—1或电网供给的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比值不大于。

4、10KV配电线路上宜配置高压并联电容器,一般约为线路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5—10%。

并且在线路最小负荷时不应向变电所倒送无功。

如配置容量过大,则必须装设自动投切装置。

5、变电站、线路用户电容器的配置率要大于90%。

6、无功补偿设备可投运率以实际投运的电容器容量的实际投运小时计算,为简化计算。

电容器可投运率:
K=1-∑(不可投容量*停运时间)/(总安装容量×月日历小时数)
因电容器故障、谐振、保护等原因电容器不能按要求运行的应限期在二个月内修复投运。

电容器可投运率要达到100%。

7、各级电压的合格率,监测点的设置按部颁“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和“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管理条例”执行,综合电压合格率按公式:综合电压合格率=+(B+C+D)/3。

SD325-19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SD325-19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SD 325—891 总则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级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2 名词、术语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2.2 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2.3 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络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2.5 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2.6 无功补偿容量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

2.7 逆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3 基本要求3.1 电力系统各级网络,必须符合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

3.2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与无功负荷,在高峰或低谷时都应采用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和运行,并应具有灵活的无功电力调节能力与检修备用。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20 发布1989-08-01 实施1 总则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级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2 名词术语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 380V 3kV 6kV 10kV 35kV 63kV 110kV 220kV 330kV500kV其中220V 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2.2 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2.3 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络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2.5 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6 无功补偿容量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2.7 逆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3 基本要求3.1 电力系统各级网络必须符合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3.2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与无功负荷在高峰或低谷时都应采用分(电压)层和分(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和运行并应具有灵活的无功电力调节能力与检修备用3.3 在规划设计电力系统时必须包括无功电源及无功补偿设施的规划在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中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同时进行无功电源及无功补偿设施的设计3.4 电力系统应有事故无功电力备用以保证负荷集中地区在下列运行方式下保持电压稳定和正常供电而不致出现电压崩溃3.4.1 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回线路或一台最大容量无功补偿设备或本地区一台最大容量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失磁)3.4.2 在正常检修方式下发生3.4.1 条所述事故允许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切负荷切并联电抗器等3.5 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与设备类型选择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220kV 及以上电网应考虑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作用3.6 加强受端系统最高一级电压网络的联系及电压支持创造条件尽可能提高该级系统短路容量对保持电压正常水平及防止电压失稳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网络则应采用合理的供电半径3.7 要按照电网结构及负荷性质合理选择各级电压网络中升压和降压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调压范围和调压方式电网中的各级主变压器至少应具有一级有载调压能力需要时可选用两级有载调压变压器4 电压允许偏差值4.1 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差值4.1.1 35kV 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4.1.2 10kV 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7%4.1.3 380V 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7%4.1.4 220V 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10%4.1.5 特殊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按供用电合同商定的数值确定4.2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4.2.1 500(330)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10% 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向空载线路充电在暂态过程衰减后线路末端电压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15 倍持续时间不应大于20min4.2.2 发电厂和500kV 变电所的220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10% 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10%4.2.3 发电厂和220(330)kV 变电所的110 35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所二次母线的功率因数在表2 规定的范围内5.12 在系统轻负荷时对110kV 及以下的变电所当电缆线路较多且在切除并联电容器组后仍出现向系统侧送无功电力时应在变电所中低压母线上装设并联电抗器对220kV变电所在切除并联电容器后其一次母线功率因数高于0.98 时应装设并联电抗器5.13 用户的并联电容器组应安装按功率因数和电压控制的自动控制装置并应有防止向系统送无功功率的措施5.14 在计算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等无功补偿设备的实际出力时应扣除由于各种原因而影响的容量5.15 无功电源中的事故备用容量应主要储备于运行的发电机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以便在电网发生因无功不足可能导致电压崩溃事故时能快速增加无功电源容量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电网电压支撑点和220kV 枢纽变电所中应有适当的无功补偿设备备用容量以便在运行方式变化时仍然保持电压符合第4.2 条的规定6 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6.1 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设备应优先选用此种设备6.2 当发电厂经过长距离的线路(今后不再П接中间变电所)送给一个较强(短路容量较大) 的受端系统时为缩短线路的电气距离宜选用串联电容器其补偿度一般不宜大于50%并应防止次同步谐振6.3 当220 500kV 电网的受端系统短路容量不足和长距离送电线路中途缺乏电压支持时为提高输送容量和稳定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调相机6.3.1 新装调相机组应具有长期吸收70% 80%额定容量无功电力的能力6.3.2 对已投入运行的调相机应进行试验确定吸收无功电力的能力6.4 电力系统为提高系统稳定防止电压崩溃提高输送容量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在线路中点附近(振荡中心位置)或在线路沿线分几处安装静止补偿器带有冲击负荷或负荷波动不平衡严重的工业企业本身也应采用静止补偿器7 网络结构7.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对主要负荷集中地区的最高一级电压电网(包括电源) 加强网络联结及电压支持(增大短路容量) 逐步形成坚固的受端系统7.2 受端变电所应深入市区靠近负荷中心为了提高可靠性可采用双T(三T)或环路布置断环运行等结构方式在事故运行方式时也应满足有关电压的要求7.3 各级配电线路的最大允许电压损失值可参照下列数值选用110 10kV 线路首末端(正常方式) 5%380V 线路(包括接户线) 5%220V 线路(包括接户线) 7%7.4 10kV 及以下网络的供电半径应根据电压损失允许值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并留有一定裕度的原则予以确定8 变压器调压方式及调压范围的选择8.1 各级变压器的额定变压比调压方式调压范围及每档调压值应满足发电厂变电所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并考虑电力系统10 15 年发展的需要8.2 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的额定电压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者宜选1.1 倍系统额定电压330kV 500kV 级变压器高压侧的额定电压宜根据系统无功功率分层平衡要求经计算论证后确定8.3 降压变压器高压侧的额定电压宜选系统额定电压中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压宜选1.05 倍系统额定电压8.4 发电机升压变压器一般可选用无励磁调压型330kV 500kV 级升压变压器经调压计算论证可行时也可采用不设分接头的变压器8.5 发电厂的联络变压器经调压计算论证有必要时可选用有载调压型8.6 330kV 500kV 级降压变压器宜选用无励磁调压型经调压计算论证确有必要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选用有载调压型8.7 直接向10kV 配电网供电的降压变压器应选用有载调压型经调压计算仅此一级调压尚不能满足电压控制的要求时可在其电源侧各级降压变压器中再采用一级有载调压型变压器8.8 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高于本导则4.1 条规定的数值时该用户的受电变压器应选用有载调压型8.9 变压器分接开关调压范围应经调压计算确定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一般可选2×2.5%(10kV 配电变压器为±5%) 对于有载调压变压器63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宜选±8×(1.25 1.5)% 35kV 电压等级的宜选±3×2.5% 位于负荷中心地区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其高压侧分接开关的调压范围应适当下降2.5% 5.0% 位于系统送端发电厂附近降压变电所的变压器其高压侧调压范围应适当上移2.5% 5%9 电力系统电压的调整和监测9.1 各级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运行位置应按保证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以及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偏差不超过允许值(满足发电机稳定运行的要求) 并在充分发挥无功补偿设备的经济技术效益及降低线损的原则下通过优化计算确定9.2 为保证用户受电端电压质量和降低线损220kV 及以下电网电压的调整宜实行逆调压方式9.3 当发电厂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超出允许偏差范围时首先应按无功电力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调节发电机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若电压质量仍不符合要求时再调整相应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位置使电压恢复到合格值9.4 发电厂变电所的无功补偿和调压设备的运行调整应按9.1 9.2 9.3 条规定的原则实行综合优化控制9.5 为了掌握电力系统的电压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电压质量应在具有代表意义的发电厂变电所和配电网络中设置足够数量的电压监测点在各级电压等级的用户受电端设置一定数量的电压考核点9.6 电压监测应使用具有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仪器或仪表其测量精度应不低于1 级9.7 电压质量统计的时间单位为分其计算公式为。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SD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3-20发布1998-08-01实施1总则1.1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级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3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2名词、术语2.1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2.2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2.3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2.4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络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2.5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2.6无功补偿容量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

2.7逆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3基本要求3.1电力系统各级网络,必须符合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

3.2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与无功负荷,在高峰或低谷时都应采用分(电压)层和分(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和运行,并应具有灵活的无功电力调节能力与检修备用。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_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_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SD325-891 总则2 名词、术语3 基本要求4 电压允许偏差值5 无功电力平衡和补偿6 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7 网络结构8 变压器调压方式及调压范围的选择9 电力系统电压的调整和监测1 总则1.1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系统各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值以及电压与无功调整的技术措施。

1.2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3 电力系统各部门(包括自备电厂和用电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基建、运行及用途管理等主面的工作时,应遵守本导则。

2 名词、术语2.1 系统额定电压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网络的标称电压值。

系统额定电压值是:220v、380v、3kv、6kv、10kv、35kv、63kv、110kv、220kv、330kv、500kv。

其中,220v为单相交流值,其余均为三相交流值。

2.2 电压偏差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

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实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2.3 无功电源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出力、线路充电功率、以及包括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在内的全部容性无功容量。

2.4 自然无功负荷电力用户补偿前的无功负荷、发电厂(变电所)厂用无功负荷、以及各级电压网各变压器和电抗器及线路的无功消耗之总和。

2.5 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业及电力用户网络中的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同期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2.6 无功补偿容量电业部门及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

2.7 逆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