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77)2 术语 (80)3 基本规定 (81)3.1 石油天然气火灾危险性分类 (81)3.2 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划分 (84)4 区域布置 (88)5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 (94)5.1 一般规定 (94)5.2 站场内部防火间距 (96)5.3 站场内部道路 (99)6 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设施 (102)6.1 一般规定 (102)6.2 油气处理及增压设施 (105)6.3 天然气处理及增压设施 (106)6.4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施 (107)6.5 油罐区 (108)6.6 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区 (115)6.7 装卸设施 (119)6.8 泄压和放空设施 (121)6.9 建(构)筑物 (128)7 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 (130)7.1 一般规定 (130)7.2 原油、天然气凝液集输管道 (132)7.3 天然气集输管道 (133)8 消防设施 (137)8.1 一般规定 (137)8.2 消防站 (138)8.3 消防给水 (142)8.4 油罐区消防设施 (144)8.5 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罐区消防设施 (157)8.6 装置区及厂房消防设施 (162)8.7 装卸栈台消防设施 (165)8.8 消防泵房 (166)8.9 灭火器配置 (168)9 电气 (170)9.1 消防电源及配电 (170)9.2 防雷 (170)9.3 防静电 (173)10 液化天然气站场 (175)10.1 一般规定 (175)10.2 区域布置 (176)10.3 站场内部布置 (178)10.4 消防及安全 (179)1 总则10.1 油气田生产和管道输送的原油、天然气、石油产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稳定轻烃等,都是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运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灾害。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对其采取经济、可靠的预防和灭火技术措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扩大,减少火灾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油(气)层工业油气流标准
Q/SY TZ 0026-2000目次前言 (II)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工业油气流标准 (1)4 试油结论规定 (1)5 油气井产能划分标准.................................................................. 3 Q/SY TZ 0026-2000前言本标准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起草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春江Q/SY TZ 0026-2000油(气)层工业油气流标准及试油结论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塔里木油田探井及评价井的试油地质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及其试油结论的依据。
2 引用标准GBN 269 石油储量规范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ZBE13 003 钻杆测试技术规程3 工业油气流标准3.1 工业油气流标准受国家有关政策、油气价格、当前工业技术条件、油田所处地理位置和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目前所定标准只适用于一般情况。
3.2 工业油气(井)层应是试油(气)或增产措施(酸化、压裂等)后,油(气)稳定产量达到表 1 规定的下限值。
3.3 水层标准是指试水产量高于表 1 规定的下限值。
表 1 工业油气流标准3.4 确定气井稳定产量一般以绝对无阻流量的四分之一计算。
凝析气层工业气流标准一般与天然气层相同,对于凝析油含量大于 50g /m3,应将凝析油换算成当量天然气。
4 试油结论规定4.1 干层标准经增产措施、消除各种地层损害后,通过各种排液手段,在一定的负压差下(在套管允许掏空范围内),油、气、水或液产量低于表 2所列标准,试油结论定名为干层(如地层出油、气、水,则在刮号内注明含油、含气、含水等)。
4.2 根据含水量(%)、气油比、水气比、原油密度等来确定试油地质层的试油结论,见表 3。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生产、储运、加工和利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行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勘探和开发标准。
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是整个行业的基础。
相关的标准主要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勘探开发行为,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护环境。
二、生产和加工标准。
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加工是将资源转化为商品的重要环节。
相关标准涉及油气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生产管理等方面。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
三、储运和销售标准。
石油天然气的储运和销售环节是资源流通的关键环节。
相关标准包括管道输送、储存设施、销售管理等方面。
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障资源的安全、稳定流通,保证用户的供应,降低运输损耗,减少事故风险。
四、安全和环保标准。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和环保问题备受关注。
相关标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环境保护等方面。
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五、技术创新和标准更新。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相关标准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总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行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2004– 11 –04 发布2005 – 03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GB 50183-2004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 年3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8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3-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1)(2)(3)、3.2.2、3.2.3、4.0.4、5.1.8(4)、5.2.1、5.2.2、5.2.3、5.2.4、5.3.1、6.1.1、6.4.1、6.4.8、6.5.7、6.5.8、6.7.1、6.8.7、7.3.2、7.3.3、8.3.1、8.4.2、8.4.3、8.4.5、8.4.6、8.4.7、8.4.8、8.5.4、8.5.6、8.6.1、9.1.1、9.2.2、9.2.3、10.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关于印发“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在对《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进行修订基础上编制而成。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油气集输设计标准〔GB 50350-2005〕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田、气田和滩海陆采油气集输工程设计。
2、基本规定: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分期建设的规模,应根据开发方案提供的10年以上的开发指标预测资料确定,工程适应期一般为10年以上。
相关设施在按所确定规模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配置。
3、天然气集输1〕集气管网的压力应根据气田压力和商品气外输首站的压力的要求综合平衡确定。
根据气田压力递减速度尽可能的提高集气管网的集气压力。
2〕集气管网布置形式和根据集气工艺、气田构造形态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枝状管网、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或辐射—环形组合等管网形式。
同一气区或同一气田内,宜设一套管网。
当天然气气质和压力差异较大,设一套管网不经济时,可分设管网。
3〕当气井井口压力降低,使天然气不能进入原有管网时,气田低压气的集输可按以下原则改造原有集气管网。
〔1〕改造原有气田管网,拆除不必要的设备、阀门,增加清管设施,降低集输过程压力损失。
〔2〕建立低压气供气系统,低压气可供气田附近用户。
〔3〕将低压气增压后进入气田集气管网外输。
4〕集气设计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年最大集气量计算,每口井年生产天数按330d 计算。
5〕天然气流量按标准参比条件〔温度293.15k,压力101.325KPa 〕的体积计算。
6〕气液别离〔1〕立式重力别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10-3K W q O vP TZ1D ―――别离器内径〔m 〕q v ―――标准参比条件下气体流量〔m 3/h 〕T ―――操作温度〔K 〕Z ―――气体压缩因子P ―――操作压力〔绝〕〔MPa 〕W O ――液滴沉降速度K 1――立式别离器修正系数,一般取K 1〔2〕卧式重力别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10-3W K K q k OvP TZ423 K 2――气体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分率〔按本标准附录A 取值〕K 3――气体空间占有的高度分率〔按本标准附录A 取值〕K 4――长径比。
国家发改委批准发布89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概要
国家发改委批准发布89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004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以“2004年第38 号公告”批准《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等110项行业标准。
其中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89项(见下表)、纺织行业标准13项、建材行业标准8项。
以上标准自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
2004年新发布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油标委秘书处召开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清理阶段”工作培训会议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的总体安排,以及“国标委计划〔2004〕65号”文件《关于开展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清理阶段”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油标委秘书处于8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石油工业国家标准评价清理阶段工作会议,会议由杨果秘书长主持。
全国钻采设备标委会、全国天然气标委会及相关专标委秘书处工作人员和各标委会聘请的国家标准评价专家共30人参加了会议。
张振军副秘书长传达了“国标委计划〔2004〕65号”文件《关于开展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清理阶段”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并宣讲了《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评价手册》,对参加清理工作的专家和相关专标委秘书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评价清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评价手册》的要求,组织本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有关专家,对已经确认归口的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的技术水平、协调配套性、内容结构、应用程度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并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整合和废止的建议。
会议安排、落实了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清理阶段”具体工作进度。
油标委秘书处通知编制2005年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根据油标委工作程序,油标委秘书处已开始编制《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今年计划立项工作要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压缩、整合、国际化的方针,促进我国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提高我国石油工业在国际石油界的地位,维护我国利益,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服务。
总的原则是:优先安排“2003~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采标’计划”中拟安排在2005年的项目;优先安排“2003~2003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译英’(双语版)计划”中拟安排在2005年的项目;优先安排经过复审急需整合修订的项目。
国家发改委发布三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国家发改委发布三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国家发改委2003年1月6日发布2004年第 1号公告,公告批准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等三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三项标准于2004年3月1日起实施。
目前,油标委已将三项标准送出版社出版印刷并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
三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编号及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SY/T 6580-2003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2 SY/T 6587-2003 电子式井斜仪校准方法3 SY/T 6588-2003 双测向测井仪校准方法(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郭军)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秘书长办公会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办公会于2004年1月17日在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召开。
在秘书长办公会上,张振军秘书长传达了不久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的部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会议精神。
2004年1月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王忠敏副主任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各部领导出席了会议。
王忠敏副主任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改革和2004年的发展做了《与时俱进,推动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报告,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为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促进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2004年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他指出:要树立新观念,标准制修订要贴近市场,提高国家标准的水平,强化国家标准的权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是龙头,标准是基础。
标准的制定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编号、统一审查、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应随着市场变化适时更新,标准要服务于经济,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
要加强标准化研究工作,对国外发布的标准要跟踪研究,要研究其对国内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包括欧洲的指令。
要加快标准化机制改革。
石油行业油气开采标准
石油行业油气开采标准引言:石油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油气开采是石油行业的核心环节。
为保障油气开采活动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规范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石油行业油气开采标准展开讨论,探究其制定原则、主要内容和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一、制定原则与依据为了确保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油气开采标准至关重要。
油气开采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地质勘探、油藏工程、环境保护等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安全性原则:以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为前提,确保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操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环保性原则:优先考虑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并规定开采过程中应遵守的环保要求。
4.可行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制定适应实际情况的油气开采标准,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油气开采标准在中国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定:1.《矿产资源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了石油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原则。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关标准,如《油田勘探设计规范》、《油田开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3.石油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石油勘查开发管理办法》等。
二、油气开采标准内容石油行业油气开采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油气勘探与开发:明确勘探的步骤和方法、地质储量评估和开发规划等内容,为勘探人员和开发人员提供操作指导。
2.油气采收技术:规定油气采收的工艺流程、工作参数和设备要求等,确保油气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输和采集。
3.油气生产和处理:对油气生产过程中的油井管理、注水项目和油气的处理与提纯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安全与环保:制定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规定环保要求,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标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石化油气排放控制标准
1前言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和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尺度,也是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依据。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
颁布有国家环境标准,其中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方法标准等。
各地也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制定和发布了地方环境标准。
由此构成了以国家环境标准为主体,地方环境标准为补充的环境标准体系。
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部分现行国家环境标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指标宽严程度掌握不准确,与技术经济条件结合不紧密,分类指导性不强,前瞻性不够,社会影响力较差。
反映到成品油销售业,除上述不足之处外,还有一个行业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成品油销售业的原材料构成、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都很复杂,尤以汽油的烃类污染物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而我国现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而制定的,较少考虑成品油销售业汽油油气排放特点,一些指标没有兼顾行业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
如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即使安装先进的油气回收设备,也很难达到此要求。
因此,有必要根据成品油销售业的特点,制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符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
2总体原则《成品油销售业汽油油气排放控制标准》的编制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体现成品油销售业的特点,充分反映汽油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特征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与国外先进标准相衔接;以国内、外现有清洁生产工艺和最佳实用污染控制技术为基础;符合国内外成品油销售业环保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尽可能考虑不同地域和时期的环境自净理念的差异;指标宽严适当,近期和中期相结合。
2.1参考标准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中国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等和石油库和加油站设计规范,及美国和欧盟有关VOC 控制和排放标准。
2.1.1中国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Q1-1999《加油站建设规定》DB11/206-2003《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07-2003《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检测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07-2003《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北京市地方标准)2.1.2美国标准汽油配送设施国家排放标准Subpart R –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gasoline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Bulk gasoline terminals and pipeline breakout stations)散装汽油接卸站的执行标准SubpartXX—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Bulk Gasoline Terminals关于储油罐的国家排放标准Subpart OO—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Tanks—Level 1关于容器的国家排放标准Subpart PP—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Containers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设备的有害空气污染物的国家排放标准Subpart HH—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From Oil 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Facilities油污染预防PART 112—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SubpartA—Applicability,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All Facilities and All Types of Oils石油炼制工业有害空气污染物的国家排放标准Subpart CC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from petroleum refineries石油液体储油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执行标准Subpart K –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storage vessels for petroleum liquids for which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or modification commenced after June 11,1973, and prior to May 19,1978Subpart Ka –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storage vessels for petroleum liquids for which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or modification commenced after May 18, 1978, and prior to July 23, 1984Subpart Kb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volatile organic liquid storage vessels (including petroleum liquid storage vessels) for which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or modification commenced after July 23,1984石油炼制过程设备泄漏VOC 执行标准Subpart GGG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equipment leaks of VOC in petroleum refineries2.1.3欧盟标准关于汽油储存和从配送站到加油站的挥发性化合物排放控制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94/63/EC of 20 December 1994 on the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s resulting from the storage of petrol and its distribution from terminals to service stations)2.2最佳实用技术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基准值的确定主要以国内外现有清洁生产工艺和最佳污染控制技术(统称最佳实用技术)为基础。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统计要求,防止和减少火灾损失,保障生产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油气田和管道工程的油气生产、储运的设计。
不适用于地下和半地下油气厂、站、库工程和海洋石油工程。
第1.0.3条油气田及管道工程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
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和灭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生产,经济实用。
第l.0.4条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火灾危险性分类第2.0.1条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1分为五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1┌────┬─────────────────────┐│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的特征│├────┼─────────────────────┤│甲│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体积百分比)的气体│├────┼─────────────────────┤│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体积百分比)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粉尘│├────┼─────────────────────┤│丙│使用或产生闪点≥60℃的液体│├────┼─────────────────────┤│丁│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在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注:①本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部分内容。
加油站油气回收国标标准
加油站油气回收国标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升温,加油站油气回收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进一步规范加油站油气回收行业,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标准,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GB/T 32424-2015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与维护规范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而制定的,其中包括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操作、日常维护等一系列内容。
本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以规范油气回收设施的运行维护,更可进一步推动加油站的环保发展。
二、GB/T 32425-2015加油站油气回收压力漏失检测设备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加油站油气回收压力漏失检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各个环节,确保设备能够达到检测要求,更好地保障油气回收设备的用途。
在实践应用中,该设备可实现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进行快捷、精准的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进而实现环保目标。
三、GB/T 32426-2015汽车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该标准是为了规范汽车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各个环节,确保系统能够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加油站对环保的要求。
该标准不仅规范了油气回收设备的性能指标,还明确了各个配件和部件的选型和安装要求,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测要求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用GB/T 32426-2015标准后的油气回收模块,可以实现流量与压力实时监控,并可对漏气、泄漏、流量异常等进行报警。
这不仅简化了设备日常的运维工作,还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以上三项国家标准,为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的安全、环保、高效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使用等方面,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油气回收设备的要求。
只有这样,在环保严格的背景下,加油站才能更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服务。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以此来规范和引导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首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标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勘探开发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基础工作,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标准主要包括勘探技术标准、油气田开发标准、油气井施工标准等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标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重要内容。
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关键环节,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效率、保障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标准主要包括油气田生产标准、油气管道运输标准、油气加工标准等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石油天然气安全环保标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其安全环保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天然气安全环保标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标准、环境保护标准、职业卫生标准等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石油天然气服务质量标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重要内容。
石油天然气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石油天然气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天然气服务质量标准主要包括销售服务标准、运输服务标准、储运服务标准等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石油天然气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和引导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不断提高标准执行的力度和水平,促进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附件3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分类》(GB/T 19492-2004 )与《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架》(2009 )对接文件2018 年 1 月目录I. 前言 (1)II. 级别和亚级的直接对应. (13)III. .................................................................................................. GB/T 19492-2004 级别细分为多个UNFC-2009亚级.. (17)IV. GB/T 19492-2004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与UNFC-2009项目划分对应的说明 (24)V. GB/T 19492-2004 未界定和无分类数量的说明. (26)I. 前言1. 对接文件是说明在《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架》(2009)(以下简称“UNFC-2009 ”)与资源分类专家组(EGRC)认可作为并行体系的另一分类体系之间关系的文件。
文件提供了相应的说明和指南,指导用户利用UNFC-2009 数字代码对并行体系产生的估算值进行分类。
利用UNFC-2009 数字代码报告估算值时,应明确相关的对接文件。
2. 本文件对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以下简称“GB/T 19492-2004”)和UNFC-2009 有关储量和资源量类别和级别进行了对比。
3. GB/T 19492-2004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30 日发布,于2004 年10 月 1 日实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分类》(GB/T 19492 - 2004)。
该分类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游离气、气顶气和原油溶解气)和凝析油资源/储量的计算、评审和统计设立了统一的指导原则(图1)。
4. GB/T 19492-2004独立于UNFC-2009,本对接文件不影响GB/T19492-2004 的独立应用,GB/T 19492-2004 的应用也不影响UNFC- 2009的所有组成部分。
GB50350-2015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精心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7.1.6原油脱水站的事故油罐可设1座,容积应按该站1d的设计油量计算。
7.1.7接转站、放水站不宜设事故油罐。
当生产确实需要时可设事故油罐,容积可按该站4h~24h设计液量计算。
7.1.8需要加热或维持温度的原油储罐的罐壁宜采取保温措施,事故油罐的罐壁可不设保温措施。
7.1.9油罐内原油的加热保温可采用掺热油方式、盘管加热方式或电加热方式,热负荷宜按油罐对外散热流量确定。
7.1.10油罐散热流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油罐散热流量(W);A1、A2、A3——罐壁、罐底、罐顶的表面积(m2);K1、K2、K3——罐壁、罐底、罐顶的总传热系数[W/(m2·℃)];t av——罐内原油平均温度(℃);t amb——罐外环境温度(取最冷月平均温度)(℃)。
7.1.11油罐呼吸阀、液压安全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储罐附件第1部分:呼吸阀》SY/T0511.1、《石油储罐附件第2部分:液压安全阀》SY/T0511.2的规定。
d——管道内径(m);v——管内液体流速(m/s);q v——原油的体积流量(m3/s);g——重力加速度,g=9.81m/s2;λ——水力阻力系数,可按表8.2.4确定。
表8.2.4水力阻力系数λ计算公式式中:Re——雷诺数;v——液体的运动黏度(对含水油为乳化液黏度)(m2/s);ε——管道相对粗糙度,;其中e为管道内壁的绝对粗糙度(m),按管材、制管方法、清管措施、腐蚀、结垢等情况确定,油田集输油管道可取e=0.1×10-3m~0.15×10-3m。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与本规范公式8.2.4-1、公式8.2.4-2中相同。
8.2.5埋地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实测数据经计算确定。
不能获得实测数据时,可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2当无实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时,沥青绝缘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D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E选用。
油气储量分类标准与计算规范
新标准分类框图见图1,讨论中提出过方案见图2
将原地量分为: 1.探明 2.控制 3.预测 4.潜在 5.推测
保留了中国原储量分 类特色。
将可采量分为: 1.探明、2.控制、3. 预测、4.潜在、5.推 测; 经济、次经济; 已开发、未开发; 剩余经济。
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一 致性。
总原地资源量
地质储量
未发现原地 资源量
探明 地质储量
控制 地质储量
预测 地质储量
潜在原地资 源量
推测原地资 源量
探明技术 可采储量
控制技术 可采储量
预测技术 可采储量
潜在可采 资源量
推测可采 资源量
探明经济 可采储量
探明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探明已开发经 济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经 济可采储量
3可能
市场 储量
4. 资源/储量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
国内 新分类
探明
经济
次 经济
控制
经济
次 经济
预测 内蕴
技证 术实
P1
P2
P3
可
P4
P5 +
行可
P6
性行
4. 资源/储量分类
国际惯例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
证实
概算
可能
证实
P1
经 济开
概算
P2 P3
采 可
可能
靠
程
证实
P4
次度
P5
经
概算
P6
济
可能
4. 资源/储量分类
➢ 1 区域普查阶段 ➢ 2 圈闭预探阶段 ➢ 3 油气藏评价阶段 ➢ 4 产能建设阶段 ➢ 5 油气生产阶段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_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自 2005-3-1 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8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3-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1)(2)(3)、3.2.2、3.2.3、4.0.4、5.1.8(4)、5.2.1、5.2.2、5.2.3、5.2.4、5.3.1、6.1.1、6.4.1、6.4.8、6.5.7、6.5.8、6.7.1、6.8.7、7.3.2、7.3.3、8.3.1、8.4.2、8.4.3、8.4.5、8.4.6、8.4.7、8.4.8、8.5.4、8.5.6、8.6.1、9.1.1、9.2.2、9.2.3、10.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四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关于印发“二OO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在对《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进行修订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对全国的油气田、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田陆上终端开展了调研,总结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的防火设计经验,并积极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规范的成果,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3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区域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设施、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消防设施、电气、液化天然气站场等。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自2005-3-1 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8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3-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1)(2)(3)、3.2.2、3.2.3、4.0.4、5.1.8(4)、5.2.1、5.2.2、5.2.3、5.2.4、5.3.1、6.1.1、6.4.1、6.4.8、6.5.7、6.5.8、6.7.1、6.8.7、7.3.2、7.3.3、8.3.1、8.4.2、8.4.3、8.4.5、8.4.6、8.4.7、8.4.8、8.5.4、8.5.6、8.6.1、9.1.1、9.2.2、9.2.3、10.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四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关于印发“二OO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在对《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进行修订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对全国的油气田、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田陆上终端开展了调研,总结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的防火设计经验,并积极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规范的成果,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3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区域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设施、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消防设施、电气、液化天然气站场等。
油气回收标准
油气回收标准
油气回收标准是指对于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回收和处理的标准。
这些标准涉及到废气的排放浓度、回收率、设备要求等方面。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气回收标准:
1.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规定的排放限值。
2.在回收过程中,炼油、化工、制造业等领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回收效率应达到80%以上。
3.回收设备要求使用高效、可靠的设备,避免废气泄漏。
4.废气的回收过程应规范、安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应符合相关法规限值,避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油气回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7.1 储油库
储油库有7项控制限值, 项技术措施要 储油库有 项控制限值,10项技术措施要 项控制限值 限值主要有: 求。限值主要有: 收集系统泄漏对回收效率影响很大, 收集系统泄漏对回收效率影响很大,应 满足泄漏浓度探测值低于0.05%的要求。 的要求。 满足泄漏浓度探测值低于 的要求
1.2 必要性
油气组分复杂且有毒有害 汽油在目前的储存、 汽油在目前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 中要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气体 VOCs),由于含有烯烃、 ),由于含有烯烃 (VOCs),由于含有烯烃、芳烃类物 所以属于有毒有害气体, 质,所以属于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 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造成污染,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 健康。 健康。
7.1 储油库
处理装置的回收效率应≥95%, 处理装置的回收效率应≥95%,排放浓度 应≤25g/m3。采用两个限值主要是从全 面环境管理角度出发, 面环境管理角度出发,约定设备供应商 和用户共同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同时, 和用户共同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同时, 给污染治理设计者提出较高要求, 给污染治理设计者提出较高要求,采用 更加密闭的方式收集油气。 更加密闭的方式收集油气。
6.3 加油站卸油
地区 北京市、天津市全市范围, 北京市、天津市全市范围,河北省 设市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市城市 长三角、 其他设市城市 实施日期 2008年5月1日 年 月 日 2010年1月1日 年 月 日 2012年1月1日 年 月 日
考虑加油站治理技术复杂、投资大, 考虑加油站治理技术复杂、投资大,按效 益最大化原则, 益最大化原则,加油油气排放标准实施见 下表。 下表。
1.2 必要性
对人的直接危害 汽油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汽油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的 丁二烯、 苯系物以及多环芳烃中的很 丁二烯、 多物质已被证明是致癌物或具有致癌 作用。 作用。
1.2 必要性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地面大气环境中的臭氧(O3) 地面大气环境中的臭氧(O3)污染对 我国已构成威胁, 我国已构成威胁,一些大城市已明显 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研究表明,环境中VOCs含量的增加对 研究表明,环境中VOCs含量的增加对 VOCs O3的生成十分敏感 的生成十分敏感。 O3的生成十分敏感。
6.4 加油站加油
地区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河北省设市城市建 成区范围 上海、广州全市范围,其他长三角、 上海、广州全市范围,其他长三角、珠三 角地区设市城市建成区范围, 角地区设市城市建成区范围,臭氧监测超 标城市建成区范围 其他设市城市建成区范围 实施日期 2008年 年 5月1日 月 日 2010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2015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汽油挥发排放标准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 2008年1月 年 月
1. 标准制订的依据和必要性
1.1 依据
本标准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 染防治法》 42条规定 条规定: 运输、 染防治法》第42条规定:“运输、装 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 粉尘物质的, 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 其他防护措施” 其他防护措施”。
3.1 标准
标准充分考虑提高生产安全性、 标准充分考虑提高生产安全性、治理效 果最大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果最大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资源回 收利用、降低治理成本、 收利用、降低治理成本、以及技术上的 可实施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可实施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标准也考虑了不同生产规模、 标准也考虑了不同生产规模、不同城市 以及城市内不同的区域各自应当采取的 控制水平。 控制水平。
1.1 依据
汽油从炼油厂分发到汽车油箱的过 程,是典型的应当采取上述密闭措 施控制污染排放的过程。 施控制污染排放的过程。
1.2 必要性
汽油易挥发且使用量大 汽油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有机物质, 汽油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有机物质,主要 用作汽车燃料, 用作汽车燃料,作为溶剂也广泛用于工 2005年我国汽油消耗量达到6290万 年我国汽油消耗量达到6290 业。2005年我国汽油消耗量达到6290万 预计2020年达到1.5亿吨。 2020年达到1.5亿吨 吨,预计2020年达到1.5亿吨。
油气排放量与汽油消耗量有关, 油气排放量与汽油消耗量有关,根据机动 车发展预测汽油消耗量, 车发展预测汽油消耗量,再由汽油消耗量 预测油气排放量见下表。 预测油气排放量见下表。
全国油气排放量预测(万吨) 全国油气排放量预测(万吨)
年份 排放量
2005 50
2010 73
2015 92
2020 115
1.2 必要性
汽油挥发气体危及安全 汽油储、 汽油储、运、销行业产生油气的部位 均属于危险区域。 均属于危险区域。 油气比空气重,排放稀释后的浓度很容 油气比空气重, 易达到1.4 7.6%的爆炸极限范围 1.4~ 的爆炸极限范围。 易达到1.4~7.6%的爆炸极限范围。生 产场所人员、车辆多,操作频繁, 产场所人员、车辆多,操作频繁,发 生危险的可能性随时存在。 生危险的可能性随时存在。
7.1 储油库
汽油装车和油气回收操作在断开快速接 头时不能有超过10ml 的汽油液体泄漏。 头时不能有超过 的汽油液体泄漏。 油气收集系统不能过压,一般应当小于 油气收集系统不能过压, 4.5 kPa。 。 处理装置进、 处理装置进、出口气体流量与发油量比 值应小于1.5。 值应小于 。
7.1 储油库
3.2 控制水平
目前美国进一步要求加油站采用增强型 油气处理技术(EVR), ),将效率提高到 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 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 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 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欧洲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 欧洲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非常重 视采用在线监测技术, 视采用在线监测技术,除了比较小的加 油站都要求安装。 油站都要求安装。
6. 标准实施的时间和区域
6.1 储油库
地区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河北省设市城市,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河北省设市城市,及其 他地区承担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市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市城市,及其他地区承 担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 其他设市城市及承担相应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 的储油库 实施日期 2008年 年 5月1日 月 日 2010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2012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3. 标准与控制水平
3.1 标准
按照汽油储存、运输、 按照汽油储存、运输、销售三个不同的 生产系统,分别制订了《 生产系统,分别制订了《储油库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 物排放标准》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 三个标准相互联系, 放标准》,三个标准相互联系,形成完 整的系统。 整的系统。
6.2 油罐车
地区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河北省设市城市, 北京、天津全市范围,河北省设市城市,及 其他地区承担上述城市汽油运送的油罐汽车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市城市,及其他地区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市城市, 承担上述城市汽油运送的油罐汽车 其他设市城市及承担设市城市汽油供应的油 罐汽车 实施日期 2008年 年 5月1日 月 日 2010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2012年 年 1月1日 月 日
1.2 必要性
我国的汽油组分和蒸汽压 汽油组分不同, 汽油组分不同,其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会有显著差异。 会有显著差异。 我国汽油组分中芳烃、烯烃含量高,苯 我国汽油组分中芳烃、烯烃含量高, 和芳烃含量均比美国新配方汽油高1 和芳烃含量均比美国新配方汽油高1倍 左右,而烯烃高6 蒸气压高50% 50%。 左右,而烯烃高6倍,蒸气压高50%。 因此,我国汽油大气化学反应活性高, 因此,我国汽油大气化学反应活性高, 容易挥发,更需要进行排放控制。 容易挥发,更需要进行排放控制。
由表可见,每年油气排放量较大且逐年增加, 由表可见,每年油气排放量较大且逐年增加,不 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很大的汽油资源浪费。 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很大的汽油资源浪费。
1.2 必要性
O3污染的大气化学反应十分复杂, 污染的大气化学反应十分复杂, 但VOCs和NOx是主要参与反应的 和 是主要参与反应的 前体物,下图是德国的油气治理情 前体物, 况和包括机动车尾气治理后的环境 改善效果。 改善效果。
3.2 控制水平
按照标准要求, 按照标准要求,全行业油气排放平均削减 率大于90%,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率大于 ,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油气排放平均削减率( ) 油气排放平均削减率(%) 加油站 污染源 加油 削减率 85 卸油 95 95 运输 储油 90 发油 95 储油库
3.2 控制水平
国外采用的其他技术 美国要求采用车载油气回收系统 ORVR), ),汽车在加油时将挥发的油 (ORVR),汽车在加油时将挥发的油 气通过车内设置的吸附设备收集, 气通过车内设置的吸附设备收集,然 后送入发动机燃烧, 后送入发动机燃烧,但储罐内补充的 空气会造成新的排放, 空气会造成新的排放,卸油排放仍需 要治理。 要治理。
1.2 必要性
油气治理可提高生产、 油气治理可提高生产、安全技术水平 美、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采 欧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取密闭回收式油气治理可提高安全 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 采用底部装车、 采用底部装车、大口径密封快速接 头等先进的生产技术, 头等先进的生产技术,可提高生产 减轻劳动强度。 率、减轻劳动强度。
EBW Auto/Stik Jr-8
京A C1234
京A 12345
Edwards
二阶段
一阶段
油库油气回收
5. 系统控制
密闭和收集是系统控制的基础 系统控制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采用的治 理方案, 理方案,油气收集是系统控制方案的 基础。 基础。 系统密闭性又是收集的基础, 系统密闭性又是收集的基础,密闭越 油气收集率越高。在生产中, 好,油气收集率越高。在生产中,油 气浓度越高越安全。 气浓度越高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