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化学科陈泽东
一、教材分析
“氨硝酸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稀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特性,重点是运用第二章中有关氧化还原知识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进行分析。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这需让学生在课前复习。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稀硫酸,但是本节所介绍的浓硫酸的一些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可与铜,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表现在氢离子上,与活泼的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因此,在此应慢慢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并予以区别。高一学生,在学这节时已经具备了一些鉴别物质的能力,所以对于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鉴别产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实验能力。对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比较浅显,未做过实验,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可以补充这个特性并做实验(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最后一块内容,学生已对无机物的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联系,以及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和联系。
在此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依赖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分析。在学习S 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可类比C与浓硫酸的反应,比较学习,增强记忆,这些都是本课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要求的方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通过本节课学习后,能归纳总结出硫酸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实验,对比浓、稀硫酸的性质,掌握“对比” 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关系。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及科学实验方法。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法学法
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实验→观察→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归纳性质,变被动为主动。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并不成熟,实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观察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创设情景【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
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
【PPT】酸的通性
稀硫酸盐酸硝酸
离子
方程
式
H2SO4= 2H+ +SO42-HCl= H+ +Cl-HNO3=H+ + NO3-
指示
剂
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
反应
H+ + OH-== H2O
与碱
性氧
化物
反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
反应
CO32-+ 2H+ == CO2↑+ H2O
与金
属反
应
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设问】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
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为什么?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
酸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
复习酸的通
性,并通过
对比学习本
节知识。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
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2、在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观察实验现
象
思考交流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现象体现浓硫酸何种特性?这两个实验体现浓硫酸的何种性质?
拓展在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的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石蕊
提高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这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体现。
思考
交流
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知识整理吸水是指吸收物质中本来就有的湿存水(或水蒸气),脱水是指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浓硫酸的腐蚀性就缘于它的脱水性。
板书:2.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
学生讨
论,教师
小结
【演示实验】蔗糖炭化: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学生观察现象】①蔗糖由白→黑;②生成的黑色物质呈面包状;③闻一闻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启发】解释现象:①浓H2SO4与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蔗糖分子中的H、O,生成C和H2O。
【板书】1、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引导学生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本质掌握知识。
学生实验【过渡】“黑面包”疏松多孔是因为蔗糖炭化生成了气体使其膨胀。那么这种刺激性气体(现象③)是什么气体?是怎么形成的呢?
【实验】浓H2SO4与C反应。
【学生观察现象】第1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第2个试管中的品
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学生讨论】根据现象推断浓H2SO4与C反应的产物。
【板书】(1)与非金属反应
2H2SO4(浓)+ C CO2↑+ SO2↑+ 2H2O
【提问】根据上述实验,请大家猜想“黑面包”实验产生的气体是什
么气体?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由“教”变“导”。
温故知新,联系实际,灵活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