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历史文化专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节 迁滇论争
张治中知道临大决定西迁云南,表示反对,认为即使 长沙不安全,可考虑其他湖南城市。 临大学生反对迁校成为主流,学生高小文说: 正期弦歌不辍,不料竟有劳师动众,西迁昆明之议, 实属荒芜学识,劳民伤财。 国民政府军政部长陈诚演讲,认为抗战固然紧迫,但 建国更需要人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起未来的使命。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一节 校务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由常委会主席召集,由常委梅贻琦、蒋梦 麟、张伯苓和秘书主任、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各学 院院长以及教授代表11人共同组成。 其主要职能是讨论学校事务,包括审议学校经费使用、 院系设立与变动、规程制度、建筑、设备等有关学校建设 的重要工作,以及常委会交议的事项。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章 再迁昆明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武汉告急,长沙面临战争的 严重威胁。 长沙临大不得不再次迁徙,经西南联大教授与云南地 方当局联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和云南省政府主席 龙云欢迎临大西迁昆明;同时,广西当局亦希望联大搬到 桂林或其他城市。 1938年1月,长沙临大常委会作出迁往昆明的决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三节 《公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归复校序》
《护国史》主纂、原云南大学教授白之翰撰文,弥勒 王景茀挥毫。 序文高度赞扬了西南联大师生的人格风范和治学精神; 同时对联大师生积极开展云南问题研究,使云南各方面情 况得以彰明表示感谢。 序文作为反映云南各族人民与联大深厚情谊的文字,得 到西南联大的回应,联大在《西南联大谢启》中说: 桃潭千尺,未足喻此深情;秋水一篇,差可方兹佳制。 室去临歧,难有琼瑶之报。瞻怀斯土,重晤何时?
湘滇黔旅行团师生步行入滇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三节 其他路线
经广州、香港乘船转赴云南的主要是女生和部分教师, 临大在香港和云南河口设有招待处。临大外文系教授叶公 超和陈福田负责在香港给师生订票。 沿桂林、南宁,经越南河内到昆明的有冯友兰、陈岱 孙、朱自清、钱穆等教授,他们一则向广西当局解释学校 为何不搬迁桂林等地,同时向他们表示感谢;二则钱穆等 教授希望借此观赏漓江风光。他们于1938年3月14日抵达 昆明。
西南联大部聘教授、“教授中的教授”:陈 寅恪
西南联大部聘教授:吴宓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三章 激励制度
西南联大的激励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上,根据教师的学 术能力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还推出学术休假、生活补贴、 出版、学术报告等制度,激励学术研究和创造。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一节 年薪制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一章 “三会管理制度”
所谓“三会”,即校务委员会、教授会和各专业委员 会。 正如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易社强(John Israel )教授所 说: 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 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西南联大之所以创造出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与现代教 学管理制度深深扎根西南联大有关。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节 再设蒙自
1938年5月4日~8月23日,西南联大文法学院设在滇南 重镇蒙自,租住海关税务司署(蒙自海关)、法国领事署、 滇越铁路局、歌胪士洋行等地。 驻足蒙自3月,陈寅恪、浦江清、朱自清等教授先后留 有诗文,南湖、松岛、军山等成为永久的印记;闻一多在 歌胪士洋行二楼居住,被郑天挺教授戏称为“何妨一下楼 主人”。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节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该碑文由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 篆额,中文系主任罗庸书丹,号称“三绝”;背面是《国 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该碑与陈寅恪 撰写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堪称现代碑文中 的双璧。 该碑记述了联大建校的经过、办学特色和成就,内容 丰富,文辞精美,是现代纪念碑文中的极品。 1989年,北大复制该纪念碑,此后,清华、南开同样 复制该碑。
西南联大历史文化专题
杨 绍 军 研究员
2010年12月29~30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
西南联合大学是1937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 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战时高等学府。 其诞生于湖南长沙,初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 战事紧迫,西迁至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 学,1946年5月结束,三校北返复校。西南联大在艰 苦卓绝的岁月里,书写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规定,凡在学校服务满6年者,可在国内外学 术休假1年,只要本人提出研究计划,经审议通过后就可 以实行。国外休假期间,学校除照发工资外,还发研究费、 生活费和往来旅费等。 1940年,闻一多、朱自清、浦江清等在国内休假,闻 一多拟开展《中国上古史研究》,朱自清拟开展《散文之 发展》研究,浦江清拟编订《元剧训诂辞典》。 同年,王力到越南远东学院休假研究东方语言,专攻 越语。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节 “一二· 一”惨案
1945年12月1日,西南联大和云大、中法大学等校学 生举行反内战宣传时,暴徒攻击西南联大新校舍等地,联 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和南菁中学教 师于再死难,震惊全国。 西南联大教授会决议停课7天,支持学生的斗争。 1946年3月17日,举行隆重的四烈士公祭活动。

西南联大教授(1941年于昆明)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三节 各专门委员会
在常委会的领导下,成立各种专门委员会,协助常委 办理各项行政和教学事务或应急事务。设主席1人,委员 数人至若干人。 先后设有聘任委员会、课程委员会、图书设计委员会、 理工设备设计委员会、招考委员会、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委 员会、校舍委员会、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校志编辑委员 会、环境卫生委员会、西洋哲学翻译编辑委员会等。 主席和委员聘请教授担任,无报酬。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节 湘滇黔旅行团
赴滇路线3条:一是湘滇黔旅行团;二是经广州、香港 乘船到越南海防,再经蒙自到昆明;三是沿桂林、柳州、 南宁,过镇南关到越南河内,乘火车抵昆明。 湘滇黔旅行团师生200余人(11名教师)历时68天, 行程1300公里,经湖南、贵州,到达云南,旅行团团长黄 师岳中将。 抵达贵州玉屏,县政府发布公告: 际此国难严重,对此振兴民族领导者——各大学生,务 须爱护借重,将房屋腾让,打扫清洁,欢迎入内暂住。
根据教师的工资档次,在不提升职称的情况下,每个 教师多工作1年,学校普遍增发年资薪金,给予激励。 对于具有良好师德,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但由于某 种原因未能升任职称、或职称到顶无法再升的教授,则根 据个人的实绩、表现,由系主任征求本系教授会意见后, 提请学校加薪。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二节 学术休假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四章 胜利北返
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宣布投降。 同年8月,北大、清华、南开联合迁徙委员会成立,郑 天挺为主任委员。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新校舍举行结业典礼。 同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常委会举行第385次会议,宣 告西南联大结束。 同年8月1日,西南联大为答谢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 支持的云南人民,将联大师范学院永远留在西南边陲,昆 明师范学院(现云南师范大学)宣告成立。
长沙联合大学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节 三校合一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令:决定以北平大学、师范 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组成西安临 时大学;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基干组成长 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设立4个学院, 文学院院长是北大胡适、理学院院长是清华吴有训、工学 院院长是清华施嘉炀、商学院院长是南开方显庭。文学院 暂住南岳(衡山)圣经分校、工学院大部在岳麓书院、商 学院和理学院设臵长沙韭菜园圣经学校。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三章 三设分校
长沙临大期间,将文学院设在湖南南岳衡山;临大迁 到昆明后,因昆明校舍不敷,将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设在滇 南蒙自;1940年,西南联大又在四川叙永设立分校。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节 初设衡山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长沙临大将文学院设在衡 山,称为“长沙临时大学南岳分校”。 南岳分校于1938年11月18日上课,冯友兰、汤用彤、 闻一多、朱自清、魏建功等任教于此。 冯友兰在南岳有诗云: 洛阳文物一尘灰,汴水繁华又草莱。 非只怀公伤往迹,亲知南渡事堪哀。
西南联合大学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一章
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7月31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告全体将士书》: 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 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 努力杀贼,驱逐万恶的倭寇。 8月14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同时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密电: 政府拟在长沙设临时大学一所,特组织筹备委员会,敦 请先生为委员。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三节 部聘教授
1941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设臵部聘教授,规定 担任教授10年以上者、教学声誉卓著者、有专门著作和特 殊贡献者,可以遴选为部聘教授。 经西南联大提出、推荐和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审查, 确定首批部聘教授为陈寅恪、吴宓、汤用彤、饶毓泰、吴 有训、曾昭抡等8名。 1942年,确定部聘教授43名,均为学术卓越的资深教 授。
第二节 教师资格审议
西南联大规定,助教、教员升任讲师,讲师升任副教 授、教授,需经系主任和系教授会审议,上报校务委员会 批准即可;但升任副教授、教授必须经联大聘任审议委员 会(相当于现在的职务评审委员会)通过,同时该委员会 还确定教师月薪。 冯友兰、郑天挺、杨石先等教授先后任聘任委员会主席, 对西南联大新聘或改聘的教师进行资格审议。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二章 聘任制度
西南联大的聘任制度,实现了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前 “伯乐相马”的聘任模式向制度规范聘任模式的重要转变。 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评聘条件和聘任机构的制度不断加 强,确保了联大教员的质量,为教学和科研活动开展奠定 良好的基础。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一节 教师资格
西南联大常务委员: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第二节 教授会
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和副教授组成,其职限是听取校常 委会主席报告工作、讨论学校工作、提出建议或讨论常委 会或校务委员会交议的事项,以及选举参加校务会议的代 表等。 凡是学校发展、教学、科研、行政以及对外事务的重 大问题都得经过教授会审议后才能做出决定。如“一 二· 一”运动期间,教授会多次召开会议,声援学生的罢 课斗争。 每年不定期举行,但至少每学年举行一次。
1941年12月10日,西南联大校务会通过《本校教师资 格标准》,对教授、副教授、专任讲师和教员的任职资格 有明确规定。对副教授的规定为: 三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博士学位者。 于所任学科有重要学术贡献者。 曾任大学或同等学校教授、副教授或讲师、或在研究 机构研究、或执行专门职业共四年,有特殊成绩者。
专题二:西南联大的教学制度
西南联大外籍教授 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 在湖南衡山写下著名的《南岳之秋》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二节 汇合长沙
1937年11月17日,北大教授罗常培、罗庸、魏建功、 郑天挺、周作仁、王烈等离开北平;陈寅恪、钱穆、贺麟、 陈序经等先期到达。 三校流亡学生辗转千里,风餐露宿,越过日寇设臵的 封锁线,一些学生甚至永远失去生命。 长沙临大邀请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军事 将领陈诚、白崇禧和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发表时事演 讲。
歌胪士洋行(蒙自)
专题一:西南联大的缘起、分校设置和北返
第三节 附设叙永
1940年,日军在越南登陆,云南形势紧张,联大再设 叙永分校,将该年入学的660多名新生安排到叙永报到。 刚受聘西南联大的李广田和一些青年教师王佐良、杨 周翰、李赋宁、穆旦等在叙永为大一新生上课。 因其远离校本部,学生相互之间往来机会较多,关系密 切,被称为“叙永哥”。谢泳教授曾对叙永学生作过研究, 认为他们在大学、择业、留学、事业成功时期碰上抗战、 内战、反右、文革等,是极端特殊的群体。 1941年8月,叙永分校结束,师生返回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