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一去二三里鄂教版

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课题古诗朗读:《一去二三里》教学1.会认“三、台、六、十、花” 5个字。
目标2.借助拼音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经过看图读诗,认识古诗的大概意思,感觉农村的漂亮和农村生活的快乐。
4.会写“一、二、三十”。
教学1.借助拼音,认识个生字;会写“一”至“十”。
重难点2.正确拼读 5 个带调生字,在诗中正确读出。
课前挂图,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准备教课两课时课古诗时数型第一课时(一)介绍学习内容——古诗。
1.古诗,是古代的人写的诗。
它写得很简洁,内容丰富,读来教学过特别顺口。
比方,我们从前学的《静夜思》。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是:《一去二三里》。
2.板书课题。
读课题。
指导读作者名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自读古诗,合作读诗,力争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评论读,指导读。
重申易错音:村四亭座十枝程重申:“一、四、五、十、枝”音为整体认读音节。
对照:“烟”音重申:“去”音去两点;“二”独立成音节。
3.展现读,带读,赛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谈谈自己是如何记着这个生字的?浸透汉字识字方法的指导。
如字形识字“三”,部首识字“花”。
(2)同座识字:用生字组词。
(3)集体识字。
开火车识字;组词开火车。
(4)拓展:试着用新字构成词语;用生字词说一句话。
(三)再读古诗,领会诗意:1.看图,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指导察看次序。
2.教师范读。
谈谈自己感觉到什么?3.和同座一同读,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诗一共有四行,理解哪行就谈谈哪行。
教4.教师小结:学诗人邵雍,行走几里路到达郊野,远远地看到一个村庄里升起了炊烟,本来有几家人开始做饭了。
到达村庄里,往远处望望,看到山上有六七座亭子和楼台。
再周围看看,村庄里各处开满了美过丽的花朵。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5.美读。
程假如你到达这样的地方,你有什么样的心情?还着这类心情美美地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读,学读,齐读。
(四)拓展:1.介绍风趣的数字诗:郑板桥《咏雪诗》。
一年级诵读教案

一年级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地诵读一首一年级诗歌。
2.发声清晰、语调准确。
3.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
2.准确诵读每一句诗句。
教学准备:1.一年级课本中的诗歌。
2.诗歌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诗歌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导入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诗歌讲了什么内容?”2. 学习诵读(15分钟)播放录音,模仿录音的语调、发音,大声跟读。
重点训练每句话的语调和停顿。
3. 分段教学(15分钟)将诗歌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教一个学生诵读。
一起分析段落的特点和语气。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美。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转化为诵读方式,给学生展示。
5. 合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互相鼓励合作进行诵读练习。
教师在小组中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予以解答。
6. 个别指导(10分钟)教师对需要个别指导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诵读水平。
7. 整体展示(10分钟)学生逐个站起来依次诵读整首诗歌,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师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评和表扬。
8.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诵读的过程和收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9. 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诗歌的诵读练习,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段教学、个别指导和整体展示等形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诗歌的节奏、语调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合作练习和个别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引起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增加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文欣赏与背诵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文欣赏与背诵小学一年级上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初步认识汉字、初步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阶段。
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语文,增强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成为教师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此教案中,我们将以古诗文欣赏与背诵为主题,来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材准备在教学之前,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古诗文材料,适合小一年级学生的古诗文多为短小精悍的小诗、小文。
常见的古诗文有《静夜思》、《登鹳雀楼》、《咏鹅》、《丑奴儿》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为每一篇古诗文配备相关图示,既引导学生对诗文文字的理解,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更加愿意跟随教师学习古诗文。
二、课堂教学活动1. 音乐欣赏课堂开始时,我们可以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让他们进入愉悦的学习状态。
2. 语文课前热身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帮助学生调整注意力,热身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如:眼力大比拼、大声朗读等。
眼力大比拼,学生学会认字时,张家明同学已拿着两万八千元卡通票参加“眼力大比拼”,他拿着电子笔看一看,喊一声“找到了”,往前一递,老师张扬着麦克风叫出题,比如“小鱼”和“大鱼”,在大黑板上“威风八面”写出不同颜色的“小鱼”和“大鱼”。
选手要尽快用电子笔圈出颜色一致的“小鱼”或者“大鱼”,答对一次送一条小鱼,错了就取消一条奖励的小鱼。
这一个小游戏既考验了学生的读音识别能力,也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既考验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对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 古诗文欣赏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古诗文的欣赏教学。
教师以语言优美、抒情真挚、内容丰富的古代诗歌为例,进行介绍,同时以生动的插图、配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爱古诗文。
在教师介绍完毕之后,学生们进行批判性阅读,探讨古诗文文字的内涵和价值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吸取其中营养,发扬其美,秉持其价值观。
爱国古诗一年级诵读教案

爱国古诗一年级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 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朗读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并理解其中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爱国主题古诗词,如《登鹳雀楼》、《将进酒》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
3. 制作课堂教学PPT,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国歌或其他爱国歌曲,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感。
2. 学习古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爱国主题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3. 朗读古诗词,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词,然后让学生跟读,重点训练古诗词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4. 理解古诗词,通过图片或教具展示古诗词中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5. 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角色朗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再现,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国主题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主题古诗词,背诵并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培养学生对爱国主题的情感认同。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国主题的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朗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也得到了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国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更多爱国主题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民族情感。
一年级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方案一、诵读的目的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知识面,培养对文学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整体素质。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更要让学生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词,共同发展成长。
二、活动对象:一(1)班学生三、活动目标1、通过古诗词诵读,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养,让孩子们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2、开展传统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古诗文,发挥学生潜能。
四、量的方面1、本学期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0首。
2、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古诗写了什么?能够初步意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活动融入到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活动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2、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
3、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
教师在课堂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周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文的背诵情况。
(4)赛古诗,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让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加强指导,让学生主动背诵。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能进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努力把握每一分钟,在诗中寻找快乐,在诗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李白诗歌合集(必备20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融汇着智慧和情感,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诵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意。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了解古诗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4.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如《静夜思》、《悯农》等。
2. 准备相关教材和课件。
3. 教室中准备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朗读教师可以先朗读一遍古诗,然后逐句引导学生跟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可以解释一些生词或难懂的词语。
3. 分析古诗在学生较熟悉古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古诗,包括句子结构、韵律、押韵等。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特点。
4. 学习古诗背后的故事古诗往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来源和背景,加深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5. 创作古诗在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古诗创作的乐趣。
6. 分组朗读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古诗诵读,可以组织分组朗读比赛。
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比赛。
评出优秀的小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7. 展示古诗作品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作品在班级或校内展示。
这可以增加学生对古诗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和创作。
8. 设立古诗角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古诗角,将学生创作的古诗和经典古诗展示在这里。
让同学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阅读古诗,遇到喜欢的古诗可以朗读或背诵。
9.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一首古诗并写下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一年级诵读古诗教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静夜思》李白2. 《春晓》孟浩然3. 《登鹳雀楼》王之涣4. 《悯农》李绅5. 《寻隐者不遇》贾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诵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每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3. 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讲评,强调古诗中的意境美和情感表达。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古诗,提高家庭文化氛围。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表现、分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诵读、理解和感悟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所学古诗,了解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家长沟通与协作1. 向家长介绍古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八、拓展活动建议1.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开展古诗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九、教学反思1. 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积极向同事请教和交流,共同探讨更好地推进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年级上册诗歌诵读教案

一年级上册诗歌诵读教案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诗歌教学时所使用的教案,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内容。
在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首先,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在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诗歌的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应该明确教学内容。
在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让学生通过诵读这些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诗歌的诵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唱读法、分角色朗读法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诵读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步骤上,教师可以分为导入、展示、讲解、练习、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应该明确教学评价。
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诵读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
综上所述,一年级上册的诗歌诵读教案是一份指导教师进行诗歌教学的重要文件,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朗月行》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朗月行》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学会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背诵课文。
3.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内容分析:《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原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
诗人以比喻的形式把目亮的形和美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感悟、背诵课文以和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月亮地美妙和神奇。
同学分析:同学对生字的掌握经过一个多学期已经归纳了一定的方法,大局部同学课前已经运用拼音读好了古诗。
但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可能感悟不深。
设计理念:充沛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同学自主、合作地探究、感悟古诗。
遵循学习规律,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还记得吗?2.同学背诵《小小的船》。
3.叶圣陶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只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同学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古诗过渡:老师读的怎样? 想和老师竞赛吗? 要想逾越老师不难,只要你认识这些朋友,你就胜利了一半。
( 出示生字:朗、识、玉、盘)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给同学带来第一次对课文韵律美的熏陶,又激起同学与教师赛读的自信心,并让同学明确学习生字的目的。
2.学习生字(1) 检查、巩固生字。
( 采取小组读、同桌读等方式认读生字。
)(2)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自身喜欢的方式记住你的生字朋友。
3.初读古诗。
( 要求:准确、通顺。
)(1)初读古诗,随文识记字。
( 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试读古诗,边读边动笔划出生字。
)(2)再读古诗,互评自查,力求准确、通顺。
设计意图: 创设学习的机会,让同学自主识字,合作识字,随文识字,达到巩固知识,体验知识过程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完整)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学内容活动一:童真童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能够感受到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并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出示古诗《小儿垂钓》,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古诗,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一首新的唐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观察诗题,引导学生猜测诗歌中可能描写的画面。
过渡:让学生读一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让学生自己读两遍,要求读音准确,节奏鲜明。
2、指名学生读。
3、让全班一起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回答诗歌中出现了几个人。
2、询问学生诗歌中是如何称呼小孩的,并解释“稚”字的含义。
此外,让学生想象小孩的外貌和穿着。
3、让学生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并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1、让学生自己背诵。
2、让学生之间比赛背诵。
3、让学生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小儿垂钓》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充满童趣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出示《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XXX。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读,老师随时纠正错字。
3、全班一起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让学生仔细品读,感受古诗中的意境。
2、让学生小组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能够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让学生准确地朗读《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静夜思》的课文,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熟悉古诗的朗读技巧。
2. 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背诵《静夜思》,准备好朗读古诗的情绪和语调。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诗的魅力,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古诗《静夜思》。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然后讲解古诗的意思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内涵。
3. 学习古诗的朗读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停顿节奏等,让学生掌握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4. 学生朗读古诗。
让学生轮流朗读《静夜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感情表达。
5.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了《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了朗读古诗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感。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背诵《静夜思》,并且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效果也较好。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6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注意“荣”不要读成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 ī)烧(shā)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一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诵读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让学生听一遍。
2. 为学生准备印刷或手写的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
3. 为学生准备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印刷或手写的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并讲解其含义。
2. 教师诵读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学生跟着朗读。
3. 学生轮流朗读,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4. 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一起朗诵。
5. 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估和总结。
注意事项
1. 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匹配。
2.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表达感情。
3. 教师要注意掌握节奏和速度,让学生跟得上。
结语
经典诵读是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一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计划

武胜县胜利镇五谷湾小学一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计划段松柏一、指导思想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为积极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期我校我班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诵读《三字经》和优秀古诗文。
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这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和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总体目标1、通过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4、通过诵读三字经和优秀古诗文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儒雅的行为规范。
三、诵读内容:1.《三字经》2.优秀古诗文10首《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游子吟》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
“同学们,跟我念。
”让学生多听多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
想方法多听多念。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
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
如集体演唱《咏鹅》,配乐背诵,边诵经边跳皮筋等。
五、具体措施1、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三字经》和优秀古诗文的背诵。
2、把《三字经》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
3、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班级学习园地等要体现国学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4、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5、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歌,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意境。
3. 准备相关的朗诵教材,包括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古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或者意境,引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取的古诗歌,讲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内容。
3. 朗诵训练。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朗诵古诗歌,包括语调、停顿等技巧。
然后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4.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诵古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激发他们对古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到戏剧院观看古诗歌改编的舞台剧,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感悟古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诵读课教案

【导读】一年级是小学的开端,语文教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核心之一。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经典诵读课的具体教案,该教案主要基于人教版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2、通过朗读实现对“《静夜思》”内容的了解和记忆;3、能够基本理解“《静夜思》”中描述的意象及情感;4、能够在了解“《静夜思》”后,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悟;5、培养学生的语言韵律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并准确、流利地朗读出来;2、学生在了解“《静夜思》”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通过语言表述呈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静夜思》”全文,通过朗诵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静夜思》”,教师可适当讲解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名句等。
2、主体环节(1) 阅读训练教师将课文“《静夜思》”分段给学生朗读。
通过分段朗读,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词汇,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强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朗读训练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将整篇课文分词并进行模仿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也会特别强调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3) 情感训练为了更好地从课文中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教师将让学生尝试回想一些生活中曾有过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相比较,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巩固与拓展环节(1) 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课文并体验作者情感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创作训练学生逐渐理解并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和想法后,教师将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年级三班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年级三班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一年级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1、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
2、以推普周活动为契机,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推普参与意识,。
3、引导孩子和书交朋友,拥有更多的知识。
二、活动准备:1、教室提前布置好教室黑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学生练习背诵的古诗。
三、参加对象一年级三班全体学生四、诵读的内容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背诵。
五、活动时间:,。
14六、活动流程1.老师宣布比赛活动开始孩子们,我们在美兴小学学校快乐地学习语文快半个月了。
瞧!我们学会了一些生字宝宝,今天我们开展一次快乐背诵比赛,希望孩子们勇敢地走上讲台,秀出你们的精彩!2.老师宣布诵读比赛规则和顺序每位孩子依次上台诵读。
评分标准:(1)、诵读字音准确、正确流利。
(2)声音响亮,表达自然有感情。
3.保证时间,有所创新。
诵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在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4.比赛呈现,激励积累。
此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及鼓励奖,激励学生进行日常的积累,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公布比赛结果。
七、交流比赛的感受。
孩子们,看到同学们精彩的展示,你想说点什么?八、老师做总结。
亲爱的孩子们,看到你们勇敢地走上讲台,快乐、自信地朗诵诗歌,老师真高兴!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如果大家能和书宝宝做朋友,你们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呢!九、宣布本次班会活动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进度表春晓2015年9月2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
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
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引入激趣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
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品读领悟(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村居2015年9月10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春天还是一首诗呢!清代有位大诗人高鼎,写下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古诗1.读题。
2.出示古诗。
自读古诗,指名读。
生评,再读。
师范读,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春烟、)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
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多媒体出示一张张图片。
师述: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被这美景所吸引了呢?再来读读“陶醉”这个词。
5.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又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句诗。
你读懂了什么?介绍“纸鸢”。
6.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处处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风筝,心里高兴极了。
人们居住在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这就是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村生活。
因此,诗人高鼎将这首诗取名为《村居》。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7.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8.背诵古诗。
三、课后作业:背诵古诗,回家后收集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登鹳雀楼2015年9月17日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qing导入二、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三、讲授新知四、1.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
(放录音)(4)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5)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
(屏幕展(6)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7)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课堂小结(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自由读古诗)(2)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2015年9月24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绝句》(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师生释词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请同学们带着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六、布置作业:抄古诗试背古浪月行2015年10月8日【教学目标】1.学习《古浪月行》,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指名背诵《绝句》。
二、学习《古浪月行》1.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放声朗读这首诗。
(自读、互读。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布置作业梅花2015年10月15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2.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3.画中延伸,体验学习后的满足和成功。
教学过程:一、引入情景1.教学开始把学生带入四季花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花的美。
2.引出梅花。
接着请学生欣赏雪中的梅花,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雪花飞舞,寒梅独放的情景。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朗读古诗1..以读为主线,设计了初读、再读、领读、细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诵出感情2..诵出节奏,诵出诗意。
三、欣赏梅花图片,在画中感受梅花的特点,体验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四、背诵古诗五、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六、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悯农2015年10月22日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
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3.感情朗读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引申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片田野,农民伯伯在秋收,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
(画画,展示)四、课后作业:同学们,你们学会这首诗了吗?今天,就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父母听,看谁讲得最棒。
悯农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寻隐者不遇2015年10月29日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一、出示《寻隐者不遇》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4.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板书:寻隐者不遇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2015年11月5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挂图、投影片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朗读课文的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学前谈话板书课题:所见二、理解题目。
(出示全诗)三、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
(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
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四、理解诗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