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合集下载

重医大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

重医大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牙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室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基本原理:形态为主,和生理功能相联系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

牙体解剖学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形、髓腔及合型的观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的常见检查方法。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实验方式包括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

实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程,复习所学理论,实验中按照操作步骤,独立思考,进行操作。

四、实验报告牙体形态绘图五、考核与考试考核包括:上颌中切牙雕刻,下颌第一磨牙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堆塑,上颌第一磨牙堆塑考试包括:30颗离体牙辨别六、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每次实验可同时开20组,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组实验1组一套:游标卡尺、双头雕刀、小雕刀、棒状器、锥状器、柳叶蜡刀、蜡刀、酒精灯、天平。

(以上现各有20套)。

雕刻牙模型三套。

七、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A综合性 B创新性 C验证演示性 D设计性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标志熟悉:游标尺的使用方法,牙体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离体牙教学重点: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1、如何区分上下颌颌左右侧的前磨牙2、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实验课考核:课堂上完成各类离体牙的观察与测量,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熟悉:雕牙的方法与步骤实验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教学重点: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教学方法:讲课、示教、实习。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教案4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教案4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教案前言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后继的口腔医学技术相关课程以及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作为口腔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同时口腔医学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一门学科,通过本实验课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后续的操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各地医学院都还处于摸索实践过程,其形式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固定模式。

本大纲是参考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安排,结合我们修复工艺科生产实践经验,根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写,适用于口腔医学技术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教学。

课程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对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操作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安排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教学的后期阶段,总学时144学时,分上下两学期完成。

评价方式:实验报告,过程评分,实验作品评分。

参考书目:1、《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七版皮昕主编2、《口腔解剖生理学》王惠芸著3、《口腔解剖生理学彩色图谱》皮昕主编4、《口腔头颈部临床解剖学图谱与生理学图解》5、《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学时数分配表(共144学时)第一学期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牙体观察与测量 4 实验二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三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四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五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六倍比放大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七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八倍比放大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九倍比放大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倍比放大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一倍比放大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实验十二倍比放大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十三绘制牙列排列轴向图 4 实验十四绘制前牙及后牙覆合覆盖关系图 4 实验十五绘制SPEE曲线和WILSON曲线 4恒牙髓腔及乳牙牙体形态标本观察颞实验十六4下颌关节局部解剖标本观察实验十七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咀嚼效率测定 4考试 4第一学期合计72第二学期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等比雕刻上颌中切牙 4 实验二等比雕刻下颌中切牙 4 实验三等比雕刻上颌尖牙 4 实验四等比雕刻下颌尖牙 4 实验五等比雕刻上颌前磨牙 4 实验六等比雕刻下颌前磨牙 4 实验七等比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实验八等比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 实验九等比雕刻全牙列 4 实验十等比雕刻全牙列 4 实验十一等比雕刻全牙列 4实验十二上颌第一前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三上颌第一前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四上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五上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六下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实验十七下颌第一磨牙颌面堆塑 4考试 4第二学期合计72总合计144实验一牙体外形识别和观测(4学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2.掌握牙体测量的主要项目和方法二、实验内容:牙体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

牙齿模型观测实验报告

牙齿模型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 观察牙齿模型的形态和结构;3. 掌握牙齿模型观测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咀嚼、发音、保持面容美观等功能。

牙齿模型是模拟真实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的模型,通过观测牙齿模型,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牙齿模型(上颌、下颌各一颗);2. 显微镜;3. 实验记录本;4. 镜头、照明设备;5. 牙刷、牙线等口腔清洁用品。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牙齿模型的整体形态,记录牙齿的排列顺序、大小、形状等特征;2. 使用显微镜观察牙齿模型的横截面,观察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的层次和特点;3. 观察牙齿模型表面,记录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的颜色、质地等特征;4. 观察牙齿模型的牙颈部位,记录牙颈的形状、宽度等特征;5. 观察牙齿模型的牙根部位,记录牙根的形状、长度等特征;6. 使用牙线和牙刷对牙齿模型进行清洁,观察清洁后的牙齿模型表面结构;7. 分析观测结果,总结牙齿模型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牙齿模型的整体形态:牙齿模型上颌和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大小适中,形状规整,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层次分明。

2. 牙齿模型的横截面观察:牙釉质位于牙齿表面,呈白色,质地坚硬;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呈黄色,质地较硬;牙髓位于牙本质下方,呈红色,质地柔软。

3. 牙齿模型表面观察: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颜色分明,质地各异。

牙颈部位呈圆柱形,宽度适中;牙根部位呈圆锥形,长度适中。

4. 清洁后的牙齿模型表面: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更加清晰,牙齿模型表面无污垢。

5. 分析:牙齿模型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与真实牙齿基本一致,牙齿模型是研究牙齿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测了牙齿模型的形态和结构,掌握了牙齿模型观测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牙齿模型是研究牙齿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对于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牙解剖外形及其髓腔形态的特点,以便在临床实习操作中能区分乳牙与恒牙的不同之处。

2.熟悉乳牙牙根发生生理性吸收的变化特点。

3.掌握各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开始的年龄及其临床上进行牙髓病治疗及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实习内容]1.讲授各个乳牙标志性解剖形态及其与继承恒牙的差别。

2.在临床上拔除的乳牙标本上辨认各个乳牙,找出其形态上的解剖标志及其与恒牙不同的特点。

3.观察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

[实习用品] 各个乳牙的实体标本、混合牙列模型、乳牙髓腔形态标本、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规划教材《儿童口腔医学》第3版。

[方法和步骤]1.在模型上观察第—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解剖外形的区别,学习乳、恒牙的鉴别。

1)、颜色,色泽乳牙为乳白色光泽较暗,恒牙为淡黄色,光泽较亮。

2)、大小乳牙都比同名恒牙小。

3)、形态(1)乳牙的形态基本与继承的恒牙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第一乳磨牙的变化比较大。

(2)乳牙牙颈部狭窄,颈嵴明显,颈缘曲度小。

(3)髓腔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是乳牙的髓角高,髓腔占的比例更大。

4)、邻接关系(1)乳牙邻接为面接触,恒牙为点接触。

(2)乳牙下有恒牙胚,到了替换期会发生乳牙根的生理性吸收。

5)、硬组织结构(1)乳牙硬组织薄,厚度为恒牙的1/3~1/2左右。

(2)乳牙有机含量高无机含量差别不大。

(3)乳牙钙化差,硬度低易磨损。

(4)乳牙牙釉质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钙离子溶出速度快。

(5)乳牙釉柱走向比较直,不如恒牙弯曲,绞釉少。

(6)牙本质小管粗而直,在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较恒牙多。

6)、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以参考牙齿的排列顺序加以鉴别。

2.在石膏模型上辨认各个乳牙的解剖外形(各乳牙的牙体形态可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现仅将上颌乳中切牙、上颌第l乳磨牙和下颌第1乳磨牙的解剖外形详细叙述如下:(1)上颌乳中切牙(图1)1)唇面:外形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近中缘及切缘呈直线,远中缘和颈缘稍凸,切缘由近中向远中斜向颈部,近中切角稍小于900,远中切角成钝角。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实验目的:-了解人类牙体结构及其相关生理功能;-观察和描述人类牙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材料:-双头手术刀;-牙科镊子;-放大镜;-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已经清洁干净,并摆放在实验台上。

2.观察牙齿外观:-选择一颗成人牙齿标本,并用手术刀将其牙釉质部分切除,暴露出牙本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外观,包括牙冠、牙根、牙尖等部分;-观察牙齿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观察牙齿切面:-选取一块已经切除牙釉质的牙齿标本,用手术刀将其切割成薄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切面,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组织结构;-观察牙齿各层组织结构的颜色、密度、形状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观察牙齿根部结构:-选择有根的牙齿标本,用牙科镊子将其稳固地夹住;-用手术刀小心地将牙根周围的软组织切除,暴露出牙根的结构;-观察牙根的形态特征,包括根尖、根尖孔、根面等部分,并记录下来。

5.观察牙齿髓腔内结构:-选择一些已经切割的牙齿标本,用放大镜观察其髓腔内的结构;-观察髓腔内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6.清理实验现场:-将使用过的刀具和镊子清洁干净,并放回原位;-将牙齿标本归位,清理实验台。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手术刀和镊子,避免划伤皮肤;-在观察牙齿的切面和根部结构时,要保持手稳,避免过度切割;-在记录过程中,注意准确描述牙齿的形态特征;-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并妥善保管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记录:牙齿外观观察:-牙齿颜色:______;-牙齿形状:______;-牙齿大小:______。

牙齿切面观察:-牙釉质的颜色:______;-牙釉质的厚度:______;-牙本质的颜色:______;-牙本质的密度:______。

牙齿根部观察:-根尖的形状:______;-根尖孔的大小:______;-根面的形状:______。

口腔牙体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牙体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牙体解剖实验教程实验一牙体检查实验二牙体测量、观察前牙实验三上颌第一前磨牙大蜡牙雕刻实验四观察临摹磨牙雕刻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小蜡牙实验五观察乳牙牙体解剖形态,雕刻下颌第一、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小蜡牙实验六下颌第一、二磨牙小蜡牙的雕刻实验七标本和离体牙,完成小蜡牙的雕刻。

实验一牙体检查[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二)熟悉乳、恒牙牙式公式的表示方法[实验分配]实验1学时[实验内容]1.掌握牙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明确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2.在牙的分类中,掌握各种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明确各类牙的形态及功能特点。

3.掌握牙体解剖的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

4.掌握牙萌出的生理特点,,乳、恒牙的萌出顺序。

掌握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5.同学们相互检查,口腔牙列的情况。

6.掌握口腔科器械的使用方法,病人与医生的体位关系,掌握牙位的记录方法7.掌握正确的牙位记录的方法。

.8.明确各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的概念,尤其是牙冠的突起及凹陷部分中,各概念的区别及准确定义[方法和步骤]1、根据各组实际情况2人一组互相检查口腔。

2、然后,将观察内容记录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上,完成一份正确的牙位记录报告。

3、最后,在口腔中找出今天讲解的牙体解剖标志。

[小结讨论与复习]1明确各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的概念,尤其是牙冠的突起及凹陷部分中,各概念的区别及准确定义2 写出牙冠各面的命名及其定义。

3 试描述恒牙的外形和剖面观。

4 试比较切牙、尖牙、前磨牙及磨牙的位置、数目和功能等。

5 写出乳牙和恒牙的牙位记录方法。

6 写出最早萌出的恒、乳牙名称,最晚萌出的乳、恒牙名称。

[实验报告与评定]每人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及口腔检查后牙位记录报告实验二牙体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牙体后对牙齿的认识更为明确,更好掌握前牙、前磨牙、磨牙。

[实验分配]实验2学时[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离体牙3.观察前牙[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串,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形态和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学科,实验室实习是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36学时。

四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张跃蓉,2007年。

Ⅱ正文实验一牙体测量和牙体形态雕刻方法的练习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类离体牙外形的观察和测量,使学生掌握各类牙的解剖特点,学会牙的测量方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一)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掌握离体牙的测量方法。

(三)测量各类离体牙。

三教学内容(一)学会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测量各类离体牙,掌握牙体解剖特点。

(三)记录测量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雕刻上颌中切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二)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

(二)雕刻刀的使用以及上颌中切牙的雕刻要领。

(三)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雕刻下颌第一磨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雕刻下颌第一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时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技能课程,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学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二部分,目的是通过实习建立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动手能力,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中切牙。

3.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上颌尖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尖牙。

3. 雕刻上颌尖牙。

实验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第一前磨牙。

3.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实验五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掌握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特点。

【教学内容】1.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模型、标本。

2.教师示教。

3.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六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实验七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八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头皮、顶骨的解剖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上下颌骨,颧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医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医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课程代码:
一.实验总学时:36
必修实验个数:7 选修实验个数: 2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基本要求
作为口腔医学工作者,从事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工作,不光要掌握各类牙体的解剖形态,还必须能够熟炼进行牙体的雕刻与塑形。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地理解并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特点,熟悉口腔专业基本修复材料的性能和用法,从而为以后修复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与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设备配置
各颗牙体标本、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标本、
五.实验指导书
六.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注: 1.“实验总学时”: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填写;
2.“实验仪器设备配置”:指本课程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3.“实验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4. “实验类型”:指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三种类型实验;
5. “实验类别”:指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
6. “实验要求”:分别为:必修、选修;。

观察牙齿的实验报告

观察牙齿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

2. 观察牙齿的不同类型及其功能。

3. 掌握牙齿清洁与保护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牙齿是人类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具有咀嚼、发音和保持面部美观等功能。

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组成。

本实验通过观察牙齿的实体模型和牙齿切片,了解牙齿的结构与功能。

三、实验材料1. 牙齿实体模型:包括乳牙和恒牙。

2. 牙齿切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

3. 显微镜。

4. 清洁工具。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牙齿实体模型(1)观察牙冠、牙颈和牙根的形态。

(2)观察牙齿的表面形态,包括牙尖、牙沟、牙缝等。

(3)观察牙齿的颜色和质地。

2. 观察牙齿切片(1)使用显微镜观察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的形态和结构。

(2)比较不同牙齿类型的切片,观察其结构差异。

3. 观察牙齿的清洁与保护(1)使用清洁工具清洁牙齿实体模型。

(2)观察清洁前后牙齿的颜色和质地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牙齿结构通过观察牙齿实体模型和切片,我们了解到牙齿的基本结构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

牙釉质位于牙齿的最外层,具有保护牙齿和咀嚼食物的作用;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是牙齿的主体部分;牙髓位于牙本质下方,含有神经和血管,负责牙齿的营养和感觉;牙骨质位于牙根部分,具有固定牙齿的作用。

2. 牙齿功能牙齿具有咀嚼、发音和保持面部美观等功能。

通过观察牙齿实体模型和切片,我们了解到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牙尖、牙沟和牙缝等结构有助于将食物切割和研磨,便于消化吸收。

同时,牙齿的形状和位置对发音具有重要影响,如舌尖、舌根等发音器官与牙齿的配合。

此外,牙齿的排列和形态对面部美观具有重要作用。

3. 牙齿清洁与保护通过观察牙齿实体模型清洁前后的变化,我们发现清洁可以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菌斑,保护牙齿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等,以保持牙齿的清洁和健康。

口腔立体解剖实验报告(3篇)

口腔立体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口腔立体解剖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口腔各部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3. 培养观察、分析、描述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口腔立体解剖模型2. 手术刀3. 显微镜4. 解剖图谱5. 记录本三、实验内容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位于上下颌骨之间,是口腔与鼻腔、口腔与口腔相连的过渡区域。

口腔前庭主要包括以下结构:(1)唇:位于口腔前庭的前界,包括上唇和下唇。

(2)颊:位于口腔前庭的两侧,包括上颊和下颊。

(3)牙龈:位于牙齿根部,是牙齿与颌骨的连接部分。

(4)牙齿:口腔前庭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2. 口腔固有腔口腔固有腔是指口腔内部的空间,包括以下结构:(1)硬腭:位于口腔固有腔的上部,由上颌骨、鼻骨、额骨和腭骨组成。

(2)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由肌肉、筋膜和黏膜组成。

(3)舌: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底部,是人体的重要味觉器官。

(4)咽: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后方,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3. 口腔颌面部口腔颌面部包括以下结构:(1)上颌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前部,是上颌骨的主要部分。

(2)下颌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下部,是下颌骨的主要部分。

(3)颧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两侧,是颧骨的主要部分。

(4)鼻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上方,是鼻骨的主要部分。

四、实验方法1. 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了解各部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2. 使用手术刀将口腔立体解剖模型切开,观察内部结构。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各部位的细胞结构。

4. 记录实验观察结果,绘制解剖图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腔前庭通过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我们了解到口腔前庭主要由唇、颊、牙龈和牙齿组成。

唇和颊是口腔前庭的前界和两侧界,牙龈是牙齿与颌骨的连接部分,牙齿是口腔前庭的主要功能器官。

2. 口腔固有腔通过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我们了解到口腔固有腔主要由硬腭、软腭、舌和咽组成。

硬腭位于口腔固有腔的上部,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舌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底部,咽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后方。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学习其他口腔基础课程及口腔临床课程必要的基础。

实习过程中对各种牙体、颌面部骨、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系统、腺体及面部分层解剖的模型标本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确认,掌握其特征性结构并进行比较;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实习课主要采用标本观察、牙体雕刻、尸体标本解剖、绘制解剖图等方法,学生亲自动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及绘画能力。

熟练掌握雕刻及解剖技巧,从而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

实习过程中,注意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形态描述与真实组织器官有机结合,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开出要求学时分配1 应用石膏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验证性必做82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验证性必做 43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尖牙验证性必做 44 应用蜡块雕刻放大三倍下颌磨牙验证性必做85 滴塑1倍中切牙、前磨牙、磨牙验证性必做 46 咀嚼效率测定综合性必做 47 颌面部骨标本观察演示性必做 48 面部神经、血管、肌肉观察演示性必做 49 解剖面部浅层、腮腺及面神经验证性必做 410 解剖面侧深区及颌面部诸间隙验证性必做 411 解剖口腔内结构、颌下三角区及颞下颌关节验证性必做 412 解剖颈部诸结构验证性必做 413 透明髓腔标本制备综合性选做 414 牙合型观察分析综合性选做 4学时总计56/64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应用石膏块雕刻放大三倍上颌中切牙1、教学内容(1)复习切牙组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

(2)观看老师的雕牙示教和讲解。

(3)按老师所讲和实习指导用石膏块进行上颌中切牙雕牙。

(4)交出所雕之石膏牙以便老师作评分依据。

2、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切牙的主要区别,画图的基本技巧。

(2)熟悉雕牙器械的使用,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3)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配套教材。

其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正常的牙体解剖结构和口腔生理功能,为口腔临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

牙体解剖学部分安排了8个实验内容,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型、髓腔及牙合型的观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常见的检查方法。

由于新版《牙合学》的编写,部分实验内容可供参考。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计划安排24学时。

牙体解剖学部分安排21学时;口腔生理学部分安排3学时。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

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牙体牙【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 B CEDF G图2-1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 F G图2-2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

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牙体牙【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BCEDFG图2-1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FG图2-2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2.1G,图2-2G)。

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

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

[思考题]1.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如何区分上下颌的前牙?2.如何区分上下颌和左右侧的前磨牙?3.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4.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时,其牙根的分布、形态有何区别?【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离体牙的测量结果和绘制的外形图。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白蜡块(85mm×35m m×25mm)、上颌中切牙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直尺、红蓝铅笔、垫板(玻璃板或硬纸板)。

[方法和步骤]1.握刀的基本方法练习第一种握刀法:示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

此种握刀法多在切蜡时用。

第二种握刀法: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示指的二、三指间关节处。

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蜡块,同时用左手握住蜡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蜡块作支点。

此种握刀法称为掌拇指握式,多用于修切牙冠各面(图2-3)。

第三种握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相似,称为握笔式(图2—4)。

用拇指、示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作支点。

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

2.蜡块雕刻图2-4握笔式(1)复习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表2-1)。

表2-1上颌中切牙解剖数值上颌中切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mmmm 上颌中切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mmmm冠长l0.531.5 根长l3.039.0 冠宽8.525.5 颈宽7.021.0 冠厚7.021.0颈厚6.018.0近中颈曲度3.510.5 远中颈曲度2.57.5(2)画出唇面外形线:取白蜡块,选光滑面,按放大3倍的数据,画出上颌中切牙全长、冠宽和颈宽的双边长方形,然后画一条冠宽的垂直平分线,再在长方形内标出冠长、根长和颈曲线高度,最后参考唇面观图形画出唇面外形图(图2-5A)。

(3)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蜡块。

留下的蜡形可比唇面稍大1mm,以便修改(图2-5B)。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标出冠厚、颈厚和颈曲线高度,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图2-5C)。

(5)初步形成近中面:按邻面所绘图形,从垂直方向去除唇、舌面多余之蜡(图2-5D)。

(6)完成轮廓外形: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削去各面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外形。

(7)完成牙冠各轴面外形: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及接触点。

(8)完成切缘、切嵴和切角:切缘平直,远中略倾向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图2-5E)。

ABCDEF图2.5上颌中切牙的雕刻A.唇面外形线B.形成唇面C.近中面外形线D.形成近中面E.完成切缘、切嵴F.修整完成(9)绘出颈缘曲线: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圆而突出。

(10)雕刻牙冠唇面形态:距近远中边缘约l/4冠宽处,分别沿与近远中边缘平行的方向刮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太深。

(11)完成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用雕刻刀雕出舌窝。

(12)完成牙根外形:由颈缘向根尖方向刮去,注意颈部不宜刮得太多,牙根在颈1/3处最大。

(13)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精修完成(图2.5F)。

[思考题]1.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2.表2-1上的各数值是指哪两点间距离?如何作图?3.上颌中切牙雕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学生雕刻的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下颌磨牙的雕刻(3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下颌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特点悉磨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用品]白蜡块(75mmx40ramx35mm)、雕刻刀、直尺、红蓝铅笔、垫板。

[方法和步骤】1.复习下颌磨牙各部位的数值(表2-4)。

表2-4下颌第一磨牙解剖数值2.画出颊面外形线取白蜡块一面为颊面,按表2-4放大3倍的数据,标出下颌第一冠长、根长、牙冠及牙颈的近远中径,画出下颌第一磨牙颊面外形线(图2-8A)。

3.初步形成颊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蜡块,初步形成颊面的(图2.8B)。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标出冠长、根长和颈曲线高度,最后画出近中面牙体线(图2.8C)。

5.初步形成近中面按所绘外形线,从垂直方向去除颊、舌面多余蜡,初步形成近中面(图2.8D)。

6.完成轴面雏形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轴面的雕刻,使舌面略小于颊面,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且突。

初步形成斜方形的牙冠外形。

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及接触点(图2-8E)。

7.形成颈缘曲线用铅笔在各轴面绘出颈缘曲线,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略突于根部(图2-8E)。

8.雕刻牙合面形态(1)确定牙尖和发育沟位置:首先用铅笔标记5个牙尖顶的位置,画出发育沟走行方向及三角嵴的标志线。

注意颊尖接近中线,舌尖接近舌侧边缘,远中尖位于颊面和远中面的交角线上,颊沟位于中线的稍近中,舌沟接近中线处(图2-8r)。

(2)雕刻牙尖:由于牙尖的顶端由四嵴会合而成,嵴又是两斜面相交而成,所以只要把斜面雕出来,嵴就自然形成了。

因此先进行斜面的雕刻。

应结合外形,逐个牙尖依次进行雕刻。

先看准斜面的方向,将刀刃按确定的方向由牙尖顶向下方刻切,依次刻完每个牙尖的斜面。

(3)雕刻发育沟:根据雕刻牙尖时初步形成的沟的位置,修整完成牙合面五条主要的发育沟。

注意沟的深度,勿太深太浅。

(4)完成牙合面雕刻:参照标本模型,用雕刀仔细修改牙合面的尖、窝、沟、嵴形状,使相交的棱角一钝,牙合面各部位光滑(图2-8G)。

9.修整完成对照表2—4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精修完成(图2-8H)。

[思考题]1.上下颌第一磨牙各自的解剖特点是什么?2.后牙牙合雕刻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确定每个牙尖的大小和位置?[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雕刻的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四上颌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3学时)[目的和要求]滴蜡塑形又称堆塑,是通过加蜡的方法形成牙合形态的一种技术。

本实验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掌握前磨牙牙合面牙尖的形态特点,更有效地学习牙体解剖形态,熟悉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1.牙合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3.上颌第一磨牙牙合滴蜡塑形【实验用品】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石膏牙模型、红蜡片、蓝色蜡条、红蓝铅笔、酒精灯、雕刻器。

[方法和步骤】1.牙合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练习(1)线状堆蜡练习:将雕刻器在火上烤热,立即置于蜡上,粘带适量的蜡液,作三角形、方形、圆形、曲线等多种图形的线状堆蜡方法练习。

(2)直立堆的练习:将雕刻器在火上烤1分钟左右,立即置于蜡上并粘带适量的蜡液,然后将雕刻器竖直使蜡缓缓往尖端流,当液态蜡在尖端呈水滴状时,立即置于玻板上,同时轻轻作小圆圈运动,待蜡凝固前移开雕刻器,蜡堆形成,形似圆锥体。

在练习时要注意支点的应用,应适时掌握移开雕刻器的时机,太快蜡堆高度不够,太慢蜡堆尖顶残缺似火山口。

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1)确定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的位置:在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模型上,均匀削去牙合面2mm厚度,参考同名牙标本的牙合解剖特点,用红铅笔画出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的位置(图2-9A)。

(2)形成牙尖:在所定牙尖位置处,用蓝色蜡条直立堆高牙尖,其形态似圆锥体形。

一般先堆颊尖后堆舌尖,修去多余部分,形成锥状牙尖(图2-9B)。

ABCDE图2-9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示意图A.确定牙尖顶、边缘嵴、三角嵴位置8.加出牙尖C.堆筑边缘嵴D.加出三角嵴E.形成窝与沟(3)堆筑边缘嵴:在所定边缘嵴位置上,由颊尖近中边缘开始堆加蜡,然后依次堆加近中、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参照同名牙形态修整边缘嵴(图2-9C)。

(4)加出三角嵴:仔细观察同名牙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的高度、方向、解剖外形后,沿所定三角嵴位置加蜡形成三角嵴,雕刻成形(图2-9D)。

(5)形成窝与沟:用烧热的雕刻器蘸微量红色蜡液,让其缓慢流到窝、沟正确位置上。

在中央部分形成下凹状窝,即中央窝,窝中深处即中央沟,中央沟向近中和远中有近中沟和远中沟,沟的近中和远中有小窝。

参照同名牙窝、沟的走行方向,修整完成中央沟、近中沟、远中沟、近中窝和远中窝(图2-9E)。

(6)修整完成:用蓝色蜡堆加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参考同名牙的形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