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实验误差的原因范文
![实验误差的原因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7298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2.png)
实验误差的原因范文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或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它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或实验时会遇到的一种现象。
实验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1.仪器误差: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是影响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仪器本身的制造和校准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
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不当也会引入额外的误差。
2.实验操作误差:实验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存在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例如,在称量固体样品时可能会因为读数不准确或误差积累而引入误差。
3.环境影响: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人的主观判断:在一些实验中,实验员需要进行主观判断,例如在颜色比较、焦点调整等方面。
这种主观判断可能会存在主观偏差,从而引入误差。
5.技术限制:在一些实验中,由于技术限制而无法达到理论上完美的实验条件。
例如,在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时,精度受到天平的限制,从而引入误差。
6.统计误差:实验数据可能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
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它们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的微小变化或测量设备的噪声等引起的。
7.实验样本的选择:在一些实验中,采样方法和样本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选择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或样本数量不足,那么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仔细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仔细阅读实验说明,熟悉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并确保仪器良好的状态。
2.校准仪器: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校准仪器并进行合适的调整。
校准仪器可以减小由于仪器本身的误差带来的实验误差。
3.重复实验:进行重复实验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通过多次实验取得的平均值可以更接近真实值。
4.简化实验条件:在保持实验目的不变的情况下,简化实验条件可以减小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三)
![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三)](https://img.taocdn.com/s3/m/4123865aad02de80d4d84076.png)
6.0
5.0
119.0 113.0
23.7
23.6 L/mol 实验平均值:________ 实验温度下,1 mol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24.5 L。
实验值-理论值 实验误差= 100% 理论值
-3.67%
⒉某温度下测得氧气的密度是1.43 g/L,则该温度时1 32 g 1.43g / L mol氧气的体积是_____ 22.4L ⒊标准状况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是0.71 g/L,则该气 0.71g / L 22.4 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 L / mol 16g / mol
作业: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学案
练习⒈完成下列实验的数据处理: 温度:25 ℃
实 镁带质 验 量(g)
压强101.3 kPa
硫酸 C瓶中液 抽出气 氢气体 1 mol氢 体积 体体积 体体积 积(mL) 气体积(L) (mL) (mL) (mL)
1
2
0.1203
0.1155
10.0
10.0
123.0
118.0
10.1 测定1 mol气体的体积
实验误差分析
李桂伯 liguibo@
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阅读:P50/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讨论:⒈定量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 ⒉以下几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偏大还 是偏小? ⑴分析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本身是否存在产生误差 的因素? ⑵镁带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⑶没有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镁。
1 116.0mL 10mL 6.0mL 10 (0.95mol / L 0.010L ) 23.6 2
3
⒍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 图。 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 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 O2不与I2反应): SO2+I2+2H2O →H2SO4+2HI ⑴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 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 N2、O2 等于______的体积 (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⑵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 偏低 得的SO2含量____(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 ⑶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实验报告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69a052011ca300a6c39093.png)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我们知道,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是相同的,在0℃、101.3kP时约为22.4L;而1mol气体的质量各不相同。
要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如取氢气作试样,则要测定2.016g氢气(氢的摩尔质量为1.008g/mol)所占的体积;如取二氧化碳作试样,则是测定44.0g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方法化学实验室中,可以直接取一定体积(V)的某种气体,称出它的质量(m),或称取一定质量(m)的某种气体,量出它的体积(V),再根据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计算出1mol气体的体积:然而,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操作上比较繁复,我们可以设想能否用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出液体的体积,间接地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如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气体发生器,中间是储液瓶,右边是液体量瓶。
储液瓶上的刻度线标明了容积约200mL的位置,液体量瓶的容积约130mL,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的体积。
全部装置固定在专用底座上。
底座放置气体发生器、液体量瓶的位置下有螺旋,能作高低的微调。
如要测定1mol氢气的体积,则取一定质量的镁带跟稀硫酸在气体发生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把储液瓶中液体(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读出液体数据转换成氢气的体积,进行计算推算出实验温度时1mo l氢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1、记录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强。
2、装配好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
3、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20—0.140g镁带(精确至0.001g),把准确数值记录于表格。
4、将镁带用纸舟投入到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
注意:不要使镁带贴附在瓶壁上。
5、用针筒吸取10mL 2mol/L H2SO4溶液,用针头扎进橡皮塞,将硫酸注入气体发生器,注如后要迅速拔出针筒(注意要捏住针头拔出,不要使针头和针筒脱离),观察现象。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2023年高考化学专练(解析版)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2023年高考化学专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07360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b.png)
重难点07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1) 测定装置:①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主要由气体发生器、储液 瓶、液体量瓶(可估读到0.2~0.3mL )构成。
②其它简易装置:用排水法测定气体的体积。
(2) 测定原理:以1molH 2体积测定为例,用一定量的镁带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H 2的摩尔体积。
即只要测定生成V (H 2)和消耗的m(Mg)。
(3) 测定步骤:①连接装置。
气密性检查(即装配后用橡皮塞塞紧气体发生器加料口时,储液瓶中导管内液面会上升,上升液柱在1min 内不下降,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量镁带。
用电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1g )称取0.100~0.110g 镁带,记录数据。
③加水和镁带。
拆下气体发生器,加入约20mL 水和称量的镁带,然后连接并塞紧加料口。
④抽气调压。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抽气,使B 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⑤加硫酸反应和记录温度。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注入3mol/L 稀硫酸l0mL ,捏住针头拨出,记录a 处数字温度计在底座上显示的B 瓶内气体的温度(供教师计算测定的理论值)。
⑥读数。
当C 瓶连接口不再滴液时,读出C 瓶液面刻度数值(估计最小分度值的1/2)。
⑦再次抽气调压。
用注射器在A 瓶加料口抽气,使B 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与起始状态相同)。
读出注射器中抽出气体的体积,记录数据。
⑧第二次测定。
拆开B 、C 瓶,将C 瓶中红色液体倒回B 瓶;拆开A 、B 瓶,倒去A 瓶中反应液,洗净后再次测定。
⑨数据处理。
a.氢气体积=C 瓶液体体积-稀硫酸+抽出气体体积b.计算测定的1mol H 2的体积与平均值:1molH2的体积=V(H2)M (Mg)m(Mg)c .计算该温度、常压下1mol H 2体积的理论值V= nRT/P= 1× 8.314× (273+t)222222442()()()()()()()()()()m Mg Mg Mg Mg Mg H H H H m H M V M m Mg H SO MgSO H V V V V n n +−−→+↑====/101或V=22.4×(273+t)/273 d .计算实验误差=理论值理论值实验值-×100%e .t ℃、101kPa 时,1mol 氢气的体积=2732730899.0016.2tL +⨯(教师计算理论值) 4失误操作V (H 2) V m 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杂质减小 减小 镁带中含有铝杂质增大 增大 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有漏气 减小 减小 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 减小 减小 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 增大 增大 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反应减小 减小 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增大增大1. 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骤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
摩尔气体常数偏小的原因
![摩尔气体常数偏小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195262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0.png)
摩尔气体常数偏小的原因
摩尔气体常数是描述气体分子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质量、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实验结果表明,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有时会偏离理论值,出现偏小的情况。
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误差:在测量摩尔气体常数时,由于仪器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偏小。
2. 分子间相互作用:在高密度、高压力等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更加显著,从而影响到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
特别是对于极性分子而言,由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因此其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会偏小。
3. 气体中杂质的存在:在实际气体中,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杂质,如水蒸气、氧气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速度等物理参数,从而对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产生影响。
4. 热力学效应: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气体的热力学效应比较显著,从而影响到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
特别是在高温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都会增加,从而导致摩尔气体常数的实际值偏小。
总的来说,摩尔气体常数偏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
- 1 -。
实验报告产生误差原因(3篇)
![实验报告产生误差原因(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c922b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f.png)
第1篇一、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误差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误导我们的判断。
因此,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实验质量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实验误差的分类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系统误差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设备或环境来减小或消除。
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者操作不当、实验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减小。
3.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者主观判断、实验设备故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和设备维护来减小。
三、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1. 实验设备(1)设备精度:实验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设备精度较低,会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2)设备老化:实验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从而产生误差。
(3)设备故障:实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故障,导致实验数据失真。
2. 实验方法(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错误会导致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从而产生误差。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规范、操作失误等都会导致实验误差。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方法不当、数据取舍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环境(1)温度、湿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电磁干扰:实验过程中可能受到电磁干扰,导致实验数据失真。
(3)噪音:实验过程中噪音干扰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4. 实验者(1)操作技能:实验者操作技能不熟练,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2)主观判断: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判断,导致实验误差。
测1mol气体的体积-误差分析(2)
![测1mol气体的体积-误差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82a91e4c33687e21af45a9f7.png)
测定1 mol 气体的体积(第2课时)学习目标理解测定1摩尔氢气体积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初步学会定量测定的误差分析知识梳理误差分析: M ⨯=mVVm学生练习1、测定1mol 氢气体积的实验中,下列情况一定会使结果偏大的是 ( ) A. 使用的镁带不纯 B. 未作平行实验C. 镁带未完全反应D. 以液体量瓶中的读出的液体的体积为氢气的体积2、反应完成后,未用注射器抽气以调节气体的体积数,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法确定 D. 因其体积数并不大,基本无影响3、下列关于测定1摩尔氢气气体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装置不漏气B. 镁带称量后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物C. 用针筒注入硫酸后,迅速拔出D. 镁带的质量要使产生的氢气足以计量 4、测定1摩尔氢气体积的实验中与保证实验准确性不相关的操作是 ( ) A. 镁带白庙的氧化物是否除净 B. 稀硫酸是否足量 C. 储液瓶的水中加品红还是加红墨水D. 实验在注入酸前,储液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是否相平能引起误差的一些因素或操作对V 影响对Vm 影响实验装置发生漏气未冷却就调压进行测量镁条未反应完硫酸未反应完硫酸未稀释注入稀硫酸后,针筒未拔,扎在橡皮塞上 读数时仰视刻度读数时俯视刻度镁条中含有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镁条表面氧化膜未处理干净镁条中混有铝5、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下列因素可能造成结果偏高的是()A. 硫酸的量不足B. 镁带中含有少量金属铝杂质C. 称量的镁带表面有氧化物D. 镁带中含有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6、下列测定常温下1摩尔氢气体积的操作中,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 装置接口处有气体漏出B. 称好镁带后用砂皮除去表面的氧化膜C. 未进行第二次抽气D. 计量液体体积时液体量瓶的读数没有扣除硫酸的体积7、下列关于定量测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误差一般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B. 精心设计可以是数据的误差等于零C. 自己意识到有较大操作失误,应重做实验D. 即使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偏差,也要记录原始数据8、填写下列表格,完成实验报告。
测量摩尔气体常数值的误差分析
![测量摩尔气体常数值的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cefa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a.png)
测量摩尔气体常数值的误差分析此次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摩尔气体常数(R)的误差,并将之与标准值(R S作比较。
历史上,R被可靠测量出来,但直至现在,在对其进行测量时未能给出可靠的结果。
本实验旨在研究R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例如温度和压力。
本实验中使用的参数是无穷大的核热容系数,以及常用的Bühler 气体定律。
该定律给出了物质的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中作为关键参数。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R,运用了理想气体定律和可排序气体定律,建立了精确的温度和压力模式,且采用了压力补偿实验,通过测量组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别测量出实验值和标准值以进行比较。
接下来,主要采用了表面波谐振动实验来测量R。
实验过程是,先用热弹罐将热量输送给液体,然后通过电磁振动器产生振动,并用相应的仪器分析波动数据。
最终,通过计算得出R实验值,再与标准值作比较,求出误差。
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不可控参数的影响,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实验设备上加装了温度控制装置,以调节室温,以及采用每类气体不同容器作为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实验结果,R实验值与标准值相符,误差在2%以内,表明本实验结果合理可靠。
本实验还发现,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对R有重大影响,这受到理想气体和可排序气体定律的支持。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如下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控制,精确的温度和压力模式,以及压力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摩尔气体常数的误差。
考虑到气体温度和压力对误差的影响,未来的实验可以更好地控制气体的参数,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验基于对摩尔气体常数R的测量,对其正确测量和误差控制,给出了一种可用技术。
采用该实验方法,可以为R值的测量提供可靠参数,从而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证据。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测量摩尔气体常数R,定量研究了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对R的影响,取得了较准确的数据,为摩尔气体常数R的正确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并发掘出其影响的规律,开辟了新的实验研究领域。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8a22e0b58fafab068dc0224.png)
量
实
验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 积等于N2、O2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
定 则测得的SO2含量偏低(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量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或溴水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实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
操作误差收集气体为co2用排水法装置漏气用排水法装置漏气偏低偏低偏低偏低定量定量mg条表面有氧化膜mg条中含不与酸反应的物质所用的条中含不与酸反应的物质所用的mg中混有铝反应结束后未经冷却即读数导管口未插入量筒底部仅悬于量筒口反应结束后未经冷却即读数导管口未插入量筒底部仅悬于量筒口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高实验实验五装置改进洗气瓶应短进长出实验前应使洗气瓶与量筒间的导管充满水
量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
实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验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实验
好,否则不好
(1)向储液瓶中加入品红溶液至刻度线, 盖上瓶塞,固定在底座中间位置;
(2)把气体发生器固定在底座左边的位
定
置,用螺旋调节高低,使气体的出口和 储液瓶入口紧密连接,且做好连接;
量 (3)用橡皮塞塞紧气体发生器,进行气
实 密性检查;
验 (4)把液体量瓶固定在底座右边位置上,
测定气体摩尔常数误差分析
![测定气体摩尔常数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1ee2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4.png)
测定气体摩尔常数误差分析
气体摩尔常数的测定是一个研究领域当中重要的内容。
随着实验研究的发展,
误差的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误差的大小及类型,影响着实验研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以下是对气体摩尔常数误差分析的相关简介。
误差定义:一般来说,气体摩尔常数误差指的是实验测量结果与标准测量值之
间的差异。
它可以分为内部误差和外部误差。
前者指的是实验结果中本身产生的误差,而外部误差则指的是由实验室卫生、操作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误差。
误差分析:针对气体摩尔常数误差,主要要通过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来进行分析,可以从数据分析角度考察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类,以此来指引实验过程并做出优化修改。
常用工具:可以采用多种误差分析工具,包括偏差、均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绝对均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等。
根据实验
结果的大小、类型等,可以选用不同的工具,以此来有效识别实验数据中的误差,改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分析要点:一般来说,必须保证实验过程比较准确可靠,才能确保其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另外,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元件、工具及样品都有可能会引发误差的产生,这些都必须细心检查。
综上所述,气体摩尔常数误差分析是实验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要素需要把握在误差分析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气体体积测量实验的步骤和误差分析
![气体体积测量实验的步骤和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afa6c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a.png)
气体体积测量实验的步骤和误差分析气体体积测量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它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来研究气体的性质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气体体积测量实验的步骤和误差分析。
一、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准备一个密封的容器,如气球或烧杯,一个测量气体体积的器具,如无水气体收集瓶,一根玻璃管,一滴定管等。
2. 适当选择实验室条件:由于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稳定。
可以使用恒温槽或所贵仪器进行调节。
3. 气体收集:使用无水气体收集瓶收集气体。
首先将气体收集瓶倒置于水槽中,然后用玻璃管连接气体源(如氢气发生瓶)和气体收集瓶。
在收集气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瓶口完全浸在水中,以确保收集的气体不会外泄。
4. 气体体积测量:将气体收集瓶取出,用滴定管取一定体积的气体样品(如10 mL),并尽量减少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然后用温度和压力计测量实验中的温度和压力,以便进行后续的修正。
5. 结果计算:通过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气体的体积。
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根据实验条件和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气体的体积。
二、误差分析1. 温度误差: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较大,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并进行修正。
温度的测量误差主要来自温度计的精度限制,温度梯度的存在以及温度的变化。
因此,在实验中应使用精确的温度计,并保持温度的稳定。
2. 压力误差:气体压力的测量误差主要来自压力计的精度限制,以及压力计的零偏和漂移。
在实验中,应选择精确的压力计,并及时校准压力计,以消除压力测量误差。
3. 实验操作误差:实验操作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的准确度。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并尽量提高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读数准确度。
4. 气体溶解误差:由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中收集的气体中往往会溶解一部分水分。
化学实验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探讨
![化学实验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42670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d.png)
化学实验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探讨化学实验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探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会面临误差的问题。
误差的存在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准确地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中的误差来源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人为误差人为误差是由于实验者的操作方式、技术水平等因素导致的误差。
在化学实验中,人为误差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准确的量器使用:实验者在测量和加入试剂时,如果使用的量器不准确,比如螺旋滴定管、烧杯等,就会造成误差。
因此,在实验中选择准确、可靠的量器非常重要。
2.操作失误:实验者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疲劳等原因出现操作失误,比如加入试剂的顺序、温度控制不准确等,这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
3.实验室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比如,在气体反应实验中,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二、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特性或者仪器的使用不当导致的误差。
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误差有以下几点:1.仪器精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有一定的精度范围,仪器的精度越高,误差就越小。
因此,在选择仪器时应尽量选择精度高的仪器,以减小误差。
2.仪器的校准:仪器的校准也是影响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仪器长时间未进行校准或者校准不准确,就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3.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仪器或者不了解仪器的使用细节也会引起误差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仪器前,应详细了解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三、环境误差环境误差是指实验中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
在化学实验中,环境误差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实验中液体的蒸发、气体的体积变化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湿度变化: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d4f9d2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b.png)
记录抽出气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在于表格。 修正计算公式: Vm=V—(—H2—O—)-—V(—H—2S—O—4)—+—V—(注—射—器—)—×M(镁)
m(镁)
11.再做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
12.计算,做好记录
13.误差分析
3、过失误差 操作失误所引起的误差,或叫测量错误 如液体的读数偏差、装置漏气 由测定人的正确操作来消除。
六、实验误差分析
V(H2O) Vm=—————M(镁)
m(镁)
V m = V — ( — H 2 — O — ) - — V ( — H — 2 S — O — 4 ) — + — V — ( 注 — 射 — 器 — ) — × M ( 镁 ) m ( 镁 )
MM(gg/mo ) l
三、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量体积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2、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 (储液瓶) 3、量体积装置: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
(液体量瓶)
4.把选用的装置连接起来。
四、操作步骤
1.记录实验时室内温度和压强; 为什么要记录测定环境的温度?
以下情况是否会造成实验误差。为什么?
1、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V(H2O)减小,即: Vm偏低;
2、镁带中含有铝杂质; V(H2O)增大, Vm偏高;
3、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有漏气 V(H2O)偏低——Vm偏低;
4、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 V(H2O)偏低——Vm偏低;
5、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 V(H2O)偏高——Vm偏高;
实验注意事项:
化学知识点 定量实验
![化学知识点 定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2082c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6.png)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一、实验原理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
气体的物质的量只需测出气体的质量即可。
而在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气体的质量和体积比较困难,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通过测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来推算气体的物质的量,通过排液法测定气体所能排出的液体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以1mol H2体积为例,用镁带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并测定H2的摩尔体积Mg+H2SO4→MgSO4+H2↑V m=V(H2)/n(H2)=V(H2)/n(Mg)通过数据转化,只要测定镁带的质量和H2排出液体的体积就可以算出氢气的摩尔体积。
二、实验仪器专用的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有气体发生器、储液瓶、液体量瓶三部分组成。
三、实验步骤①装配好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在加料口注入气体,B中导管中液面上升;抽出气体B导管液面下降)。
②用砂布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00~0.110g镁带(精确至0.001g),把准确数值记录于表格中。
③在A瓶出气口处拆下胶管,使A瓶倾斜,取下A瓶加料口橡皮塞,用小烧杯加入约20mL水于A瓶中(目的是降低反应时硫酸的浓度),再把已称量的镁带加入到A瓶底部,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
④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抽气,使B瓶导管内液面与导管外液面持平。
注射器拔出时要注意捏住针头拔出。
⑤用注射器吸取10ml3mol/L硫酸,用针头扎进A瓶加料口橡皮塞,将硫酸慢慢注入A 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针头,观察现象,记录气体温度(用于计算测定理论值)。
⑥当镁带完全反应后,读出C瓶中液体的体积,读数估计至0.2~0.3mL(最小刻度值0.5mL的一半),记录于表格中。
⑦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
记录抽出气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于表格中。
⑧将计算后的氢气体积填入表格。
⑨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实验。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0d55a8b52acfc788ebc976.png)
资源信息表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共3+1课时)第4课时测定1mol气体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设计思想]任何定量测定的方法,得到的数据都有一定的精确围,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误差。
定量实验必须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展开教学讨论,让学生认识实验误差的来源:一是仪器装置精密度和药品试剂的品质;二是操作的失误。
围绕着误差的来源,结合自己的实验,分析产生各种误差的原因,获得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在讨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的方法、措施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精选精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如量体积时,尽可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2)进行重复测量。
计算时取两次(或多次)可测量值之间的平均值;(3)准确规操作。
如读数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切等。
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定量实验存在误差是一定的、允许的,重要的是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围,本实验误差值在-2—+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误差分析(B)。
(2)实验报告的书写(B)。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反思,认识重复测量、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
(2)明白实验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报告的交流,同学间的倾听,体验相互学习、尊重他人的价值。
(2)通过对实验的反思,体验实事、严肃认真科学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报告的书写。
2.教学难点分析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
三.教学用品媒体:电脑、投影仪等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我们做了测定1摩尔氢气的体积的实验,下面请交流你们的实验报告。
学生交流:交流实验报告。
教师点评: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
师生交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误差。
如:(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等等学生练习: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
氧气体积分数测定误差浅析
![氧气体积分数测定误差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ed843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1.png)
氧气体积分数测定误差浅析
陵县实验中学于文同2010年8月2日16:07
氧气体积分数测定误差浅析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发现水位不在集气瓶体积的约1/5处,并且相差很大,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水位上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压强的变化,分析这个问题还是从压强入手。
可能的原因有:
1.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
因为在冷却过程中会有空气进入,造
成压强比理论值偏大。
造成的结果是小于1/5。
2.红磷量不足或燃烧不完全,使瓶内有剩余氧气。
造成压强比理论值偏大。
造成的结果是小于1/5。
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温度偏高造成压强比理论值偏大。
造成的
结果是小于1/5。
4.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过慢。
在插入过程中瓶中的空气会受热逸
出一部分造成压强比理论值偏小。
造成的结果是大于1/5。
5.导管过长。
水会滞留在导管中一些,造成的结果是小于1/5。
6.水槽位置过高。
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向下流的趋势,造成的结果是大于
1/5。
7.水槽位置过低。
需克服重力势能,造成的结果是小于1/5。
8.止水夹过松。
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有气泡从水槽内的导管口冒
出但当冷却时进去的却是水,造成的结果是大于1/5。
9.如果用的可燃物不是红磷而是木炭,结果会如何?
10.如果用的可燃物不是红磷而是蜡烛,结果会如何?。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及控制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15730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0.png)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及控制一、初中化学实验误差分析的意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主观误差还是客观误差,都与化学实验的操作有关。
在实验过程中,只有对误差进行分析,才能对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检验,找出误差的原因,从而对实验进行改进。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误差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基础,也是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
如果实验原理选择不正确,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实验原理是根据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如果酚酞指示剂的质量选择不恰当,或者使用的是变色范围较大的酚酞指示剂,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2.仪器和试剂误差在化学实验中,仪器的精确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使用滴定管进行液体体积的测量时,如果滴定管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就会导致体积测量结果不准确;在使用移液管进行液体转移时,如果移液管和容量瓶存在细小的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液体转移不准确。
此外,试剂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使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时,如果使用的试剂纯度不高,就会导致基准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溶液的浓度;在使用试纸进行溶液浓度检测时,如果试纸的质量不好,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3.操作误差在化学实验中,操作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进行酸碱滴定时,滴定速度过快会导致读数时出现误差;在进行沉淀滴定时,加入试剂顺序颠倒也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在进行气体摩尔体积测定时,温度和压强控制不当也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误差控制1.完善实验条件在化学实验中,完善实验条件是减少误差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确保仪器的精确度和试剂的纯度符合实验要求。
其次,要完善实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要尽可能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
测定1mol气体体积
![测定1mol气体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23daeae33968011ca20091b8.png)
方案3: 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并通入短进 长出的广口瓶,气体将液体压入量筒中收集。
注意:
量筒中液体 体积减去注 入硫酸的体 积才是生成 的气体体积。
方案4: 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将生成的氢 气用针筒收集。针筒显示的体积减去注入硫酸 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
4.反应开始前:要用橡皮筋固定B瓶的玻璃塞——以 防气压过大冲出
5.取稀硫酸的整个过程中针头一直朝下,以防硫 酸溅出伤人
6.加硫酸时要一气呵成,拔出针头要迅速又要保 证橡皮塞不被冲出
四、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误差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实验值-理论值
No Image
常温下1mol气体体积理论值 R=8.314
• 定量测定方法: 称质量、量体积、确定温度的变化数等
• 定量仪器: 电子天平、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秒表等
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气体体积与其他 物理量之间的
÷c×
关系:
m
VV
n ÷M
MX
×NA ÷NA
N
÷
Vm X Vm
V 常温常压时,1mol气体的体积比标准状况下
的22.4L大还是小?
一、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方法
1.原理
Vm
V n
2.计算方法
Vm
V n
V m
VM m
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M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
应。 Mg+H2SO4→MgSO4+H2↑
3.测定H2的摩尔体积: 转化为测定固态或液态的量
氢气的体积
方法:
转 H2质量 化
4.计算公式
高二化学教案: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高二化学教案: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cacc0caaedd3383c4d3c8.png)
测定1mol气体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设计思想]任何定量测定的方法,得到的数据都有一定的精确范围,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误差。
定量实验必须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展开教学讨论,让学生认识实验误差的来源:一是仪器装置精密度和药品试剂的品质;二是操作的失误。
围绕着误差的来源,结合自己的实验,分析产生各种误差的原因,获得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在讨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的方法、措施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精选精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如量体积时,尽可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2)进行重复测量。
计算时取两次(或多次)可测量值之间的平均值;(3)准确规范操作。
如读数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切等。
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定量实验存在误差是一定的、允许的,重要的是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实验误差值在-2—+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误差分析(B)。
(2)实验报告的书写(B)。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反思,认识重复测量、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
(2)明白实验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报告的交流,同学间的倾听,体验相互学习、尊重他人的价值。
(2)通过对实验的反思,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报告的书写。
2.教学难点分析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
三.教学用品媒体:电脑、投影仪等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我们做了测定1摩尔氢气的体积的实验,下面请交流你们的实验报告。
学生交流:交流实验报告。
教师点评: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
师生交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误差。
如:(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等等学生练习: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
归纳小结:测定气体的质量或者体积一般有那些方法作业:教材上10.1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报告的[引入] 我们测定1摩尔氢气的体积。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b299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0.png)
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测定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需要精确控制的实验,误差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每个原因的分析。
1.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在理想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是恒定的,但实际上,由于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气体摩尔体积的变化。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减小其对气体摩尔体积测定的影响。
2.气体的纯度:如果用于实验的气体纯度不够,其中含有其他杂质,那么这将会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结果。
因此,在实验前需要对气体进行提纯,以确保其中不含有其他杂质。
3.气体的充入量: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气体的充入量。
如果充入的气体量不足或过量,那么这将会导致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精确的控制气体充入量的设备,如注射器等,以确保气体充入量的准确性。
4.仪器的精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来测定气体的体积和物质的量等参数。
如果这些仪器的精度不够,那么这将会导致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测量仪器时,需要选择精度高、质量可靠的仪器,并且需要对这些仪器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精度。
5.气体的性质:不同气体的性质可能存在差异,这将会影响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例如,某些气体可能存在蒸气压等效应,这将会影响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体积和物质的量等参数的测定结果。
因此,在选择气体时,需要选择性质稳定、适于测定的气体。
6.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气体的泄漏或测量仪器的误操作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结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气密性等环节,并且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以减小人为操作失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风、雨、雷电等天气变化可能会影响实验设施和仪器的性能,从而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信息表
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共3+1课时)
第4课时测定1mol气体体积实验误差的原因分
析
[设计思想]
任何定量测定的方法,得到的数据都有一定的精确范围,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误差。
定量实验必须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展开教学讨论,让学生认识实验误差的来源:一是仪器装置精密度和药品试剂的品质;二是操作的失误。
围绕着误差的来源,结合自己的实验,分析产生各种误差的原因,获得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在讨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确度的方法、措施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精选精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如量体积时,尽可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2)进行重复测量。
计算时取两次(或多次)可测量值之间的平均值;(3)准确规范操作。
如读数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切等。
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定量实验存在误差是一定的、允许的,重要的是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实验误差值在-2—+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实验误差分析(B)。
(2)实验报告的书写(B)。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反思,认识重复测量、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
(2)明白实验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报告的交流,同学间的倾听,体验相互学习、尊重他人的价值。
(2)通过对实验的反思,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实验报告的书写。
2.教学难点
分析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
三.教学用品
媒体: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流程
2.流程说明
引入:我们做了测定1摩尔氢气的体积的实验,下面请交流你们的实验报告。
学生交流:交流实验报告。
教师点评: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
师生交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误差。
如:(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等等
学生练习: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
归纳小结:测定气体的质量或者体积一般有那些方法
作业:教材上
五.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
测定
气
体
摩
尔
体
积
的
实
验
报
告
的
交
流
与
点
评[引入] 我们测定1摩尔氢气的体积。
下
面请交流你们的实验报告。
[点评] (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
[思考讨论]
以下情况是否会造成实验误差。
为什么
1.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2.镁带中含有铝杂质;
3.没有记录实验时的温度,22.4升做理论值计算误差。
交流:
生——我们组测得常温下1摩尔氢
气的体积为,结果偏低,误差%。
误差
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镁带表面的氧
化膜没有除净。
生——我们组测得常温下1摩尔氢
气的体积为,结果偏高,误差%。
误差
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冷却到室
温读数造成的。
讨论、交流:
根据
可知:(1)镁带中含有与硫酸不
反应的杂质时,V(排)减小,即:实验
值偏低;(2)镁带中含有铝杂质,V(排)
增大,即:实验值偏高;(3)没有记
录实验时的温度,22.4升做理论值计算
误差,误差肯定有,但主要是有理论值
的不准。
让学
生学会倾
听他人的
观点,懂得
尊重他人。
学习
理论分析
试验误差
的方法。
误差
分
析[提问] 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哪些不恰当
的操作可能会引起误差如何影响
[讲解]
重复测量时,要确保两次量之间的差异符合实验要求(按分析化学要求,两次所测量之间的差异不超过%)。
测量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在处理时要换算为标况下)。
[板书]
三、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讨论、交流:(并放入[板书])
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
低;
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
有除尽——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
积偏低;
3.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
反应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
低;
4.称量好镁带后用砂纸擦表面的
氧化膜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
低;
5.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V(排)偏高
——气体摩尔体积偏高。
分析
实验中造
成误差的
原因,体验
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
科学精神
的意义。
思考
讨
论[训练题]
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
量的装置如下图:
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
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选填:偏高, 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 a 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 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用C、V a、V 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小结]
对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测定,直接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比较困难,而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实现。
(1)气体质量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量差法。
即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确定气体的质量(反应体系反应前的质量减反应后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所测气体的某些性质(如酸碱性或溶解性)、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浓硫酸、碱石灰)和实验装置(如洗气瓶、干燥管)来吸收,通过测量吸收装置吸收前后质量差得到气体的质量。
(2)对于气体体积的确定,一
练习、交流:
(1)N2、O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
(4)V(SO2)
=+Vb)
(5) bceg 或 beg 或 ceg
[疑问]
测定气体的质量或者体积一般有
那些方法呢
通过
练习体会
定量实验
在生活、生
产中的实
际意义。
认识
测定气体
的质量或
者体积的
一般方法,
为后续学
习做铺垫。
般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其质
量,再利用密度或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换算;二
是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确定其质量的气体
(如H2、O2、CO等),通常采用排水量气法测
量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
体的体积。
[作业] 教材上
2.主要板书
三、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3.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反应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4.称量好镁带后用砂纸擦表面的氧化膜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5..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V(排)偏高——气体摩尔体积偏高。
○1中学化学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反思
○2
通过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经过理性思考、分析训练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实验操作正确与否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认识了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作为研究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体验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把学生试验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录象下来,本节课可以根据录象资料中的问题展开教学,效果更好,更能引起学生讨论、交流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