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9/3/10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7
7.不建议在心脏停止时常规作环状软骨按压
理由:虽然环状软骨按压可在球囊面罩通气期间避 免发生胃胀气,并减少胃酸反流与吸入的风险, 但也可能阻碍通气 。
可能延迟或阻碍高级呼吸道装置的放置 仍可能发生吸入情形
要适当训练施救者使用此操作法很困难 。
2019/3/10
CPR2010国际新指南
新指南BLS部分
2019/3/10
2019/3/10
CPR2010国际新指南
关于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不能正
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是喘息) 然后该人员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或由其他人员 寻找)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 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 有的话)
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9/3/10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1
1. 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 停止的辨识能力
医务人员应电话指导非专业施救者于患者「没 有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喘 息)」时开始 CPR,而无需检查脉搏对医务人 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楚脉搏(如10秒钟 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 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 是否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 。
2019/3/10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10
10. 儿童和婴儿使用AED 在无法取得手动除颤仪及配备剂量衰减 功能的AED时,可使用普通AED 理由:适用于婴儿和儿童有效除颤的最 低能量剂量及安全除颤的上限均不明确, 但>4 J/Kg (最大 9 J/Kg) 的剂量可有效 为儿童和动物实验模型的小儿心脏除颤, 且不会有显著的副反应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强调了心肺 复苏术中脑 和神经系统 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 脑复苏的新 标准
发展为心肺 复苏学,每 隔5年更新 心肺复苏指 南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 版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每2min(5个按压-通气循环)更换按压者,以减少疲劳对胸外按压的幅度 和频率的影响;
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 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
按压间歇的放松期,操作者应不加任何压力,以保证胸部的充分回弹;同 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的胸壁,以免移位。
成人:下陷≧5cm 频率≧ 100次/分 儿童:约5cm,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婴儿:约4cm, 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频率≧ 100次/分
e. 环境要求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 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 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如平板或地面)。
• 施救者呼出的气体含 有17%氧气和4%的二氧化碳, 这种氧含量可满足患者的需 要。有条件时,应补充氧气, 提供氧浓度。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 双人复苏通气——球囊面罩
要求: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E-C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
球囊总容积:1600ml 单手最大压缩:950ml 双手最大压缩:1350ml
④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 ⑤ 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
CPR
总结
• 几个数字的变化
– 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 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 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 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010 CPR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2010
CPR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 专门培训从而提高对心脏骤停的识别能力并指示 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 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 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 AED (或由其他人员寻找)。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 过 10 秒,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 • 通常不建议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 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 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 之间的时间 • 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2010 CPR
伦理学问题
• 对于接受低温治疗的心脏骤停后成人患者,建议 在心脏骤停的三天后,观察是否有神经损伤症状 并在适当地点完成电生理研究、生物标记和成像 • 目前,支持撤去生命支持的决策的证据有限。医 生应在为心脏骤停采用低温治疗后的 72 小时后 记录所有可行的预后检查结果,并根据该检查结 果做出最合理的临床判断,以便在适当情况下做 出撤去生命支持的决策。 • 心脏骤停后至少 24 小时后对体感诱发电位双侧 未出现 N20 波峰,且心脏骤停后至少三天后无角 膜反射和瞳孔反射。
2010
CPR
主要原则
• 生存链:由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 – – – –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2)(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基础生命支持—BLS
• 非医务人员亦可实施,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 •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BLS手法是根据1980年
日内瓦国际会议决定的,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经历数次 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不断改进完善所颁布的标准 • 2005第二次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仍然推荐BLS按照英 文字母A、B、C、的顺序进行:A-气道;B-呼吸 支持;C-循环支持。
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 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 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结 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 点不能发出冲动。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呼吸道阻塞系指呼吸器官(口、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 泡)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狭窄,阻碍 气体交换,或呼吸道邻近器官病变引起 的呼吸道阻塞,以至发生阻塞性呼吸困 难的总称。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心肺复苏
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
a)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 及裤带;
b)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 、假牙等;
c)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 下颌法。
开放气道手法
•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手
按压伤病者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同时用 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 指将下颏托起。
心肺复苏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 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
爱爱医资源-心肺复苏指南(2010版)
徒手心肺复苏与电除颤----2010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CPR)的定义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
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波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目的: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现代心肺复苏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 Life Support,ALS)、持续生命支持(Persistent Life Support, PLS)三部分。
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饭已名曲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
如晚期癌症等。
徒手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指不用任何设备维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及循环,是心肺复苏最最初而关键的方法和阶段。
治疗目标是在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BLS,并在8分钟内予以ALS,如此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
持续的胸外按压及比例的人工呼吸同时启动急救系统,及时电击除颤的CPR。
基本步骤:BLS的主要内容:1.快速识别:通过快速识别、最初评估和积极抢救,防止呼吸和循环停止,避免心肺脑功能不全2.呼救,气功急救系统(EMS),找到AED。
3.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心脏停搏者使用心脏按压或者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
CABD快速识别、启动EMS,然后新宿进行CAB/CABD复苏程序是基本步骤。
为方便记忆,采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CAB/CABD复苏程序,骑宠A是指开放气道、B是呼吸支持、C为心脏按压,D是指电击除颤。
识别(10S)拍、呼、看轻拍患者双肩,凑近患者耳朵呼叫,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触摸颈动脉搏动(气管旁2~3cm),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一般以右手食中指从气管滑至内侧气管旁2横指处,稍加压即可触得。
心肺复苏指南2010
•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双相波120-200J;单相波360J。
• 固定能量?递增能量?
如首次双相波除颤没有成功,则后续除颤至少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可以考虑使用 更高能量级别。
• 电击1次还是电击3次?
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早期除颤、电治疗
• 经皮、经静脉或经心肌起搏,不能提高自主心律恢复概 率及存活率。对于无脉心脏骤停患者,不建议将起搏作 为常规处理。 • 对于有脉搏但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应准备好为对药 物无反应的患者进行经皮起搏。 • 如果经皮起搏失败,经过培训、有经验的操作者可以开 始经中心静脉心内起搏。
必须首先确定周围环境安全 。 医务人员则要在检查反应性同时检查是否有呼吸或是否正常呼吸。 (不再强调检查呼吸) 医务人员在10秒内无法明确感觉到脉搏,就要开始胸外按压。 (不再强调判定心脏骤停必须进行脉搏检查)
非专业人员可以对一个突发意识丧失或者
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即,仅有喘息) 的成年患者推定其发生心脏骤停并要开始 CPR 。
1、鼓励非专业人员对假设发生心脏骤停的
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既可以是单纯按压也可以 是包括人工呼吸的传统CPR) 2、窒息性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已经较长时间 ,建议所有的经过训练的施救者要施行传 统带人工呼吸的传统CPR。
2.早期CPR
• 胸外按压。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钟)。 给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 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 婴儿和儿童: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或婴儿4cm,儿童5cm。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 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 避免过度换气。 如果有多位施救者,应该每2分钟轮换一次。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下面的章节概述了生存链的前三个链环: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尽早CPR 及迅速除颤。按照认识施救者、患者和各种资源的实际多样性的方式介绍这些资料。
CPR 的概念性框架:施救者和患者的相互作用
CPR传统上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相结合以达到优化循环和氧合的目的。施救者和患者的特 点可能影响CPR各部分的最佳应用。
当取来AED/除颤器时,如果可能则使用电极帖,不要中断胸外按压,打开AED“开”关。AED 将分析心律,指示施救者进行电击(即除颤)或继续CPR。
如果得不到AED/除颤器,继续CPR不要中断,直到更多有经验的施救者接手。
识别和启动急救反应
迅速启动急救和开始CPR需要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 不正常。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agonal gasps)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即使是受过培训 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 吸或呼吸不正常(即只有喘息),施救者应当立即CPR。不再推荐“看、听和感觉呼吸”辅助识 别(诊断)的方法。
第 6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图2.CPR的组成成分(building blocks)
高度
训练
多名施救者协同 CPR
施救者熟练程度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完整中文版
《2010`AHA CPR&ECC 指南》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2010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组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VF),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ABLS)(一)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应症1.呼吸骤停很多原因可造成呼吸骤停,包括溺水、卒中、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
电击伤、窒息、创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原发性呼吸停止后1分钟,心脏也将停止跳动,此时做胸外按压的数分钟内仍可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
当呼吸骤停或自主呼吸不足时,保证气道通畅,进行紧急人工通气非常重要,可防止心脏发生停博。
心脏骤停早期,可出现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但不能与有效的呼吸动作相混淆。
2.心脏骤停除了上述能引起呼吸骤停并进而引起心跳骤停的原因外,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重型颅脑损伤、心脏或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
药物或毒物中毒。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或低血钾等。
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各重要脏器失去氧供,如不能在数分钟内恢复血供,大脑等生命重要器官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二)现场复苏程序BLS的判断阶段极其关键,患者只有经准确的判断后,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CPR(纠正体位、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或胸外按压)。
判断时间要求非常短暂、迅速。
l.判断患者反应当目击者如非医务人员,发现患者没有呼吸、不咳嗽。
对刺激无任何反应(如眨眼或肢体移动等),即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并立即开始CPR.。
2.启动EMS拔打急救电话后立即开始CPR。
对溺水、严重创伤、中毒应先CPR再电话呼救,并由医生在电话里提供初步的救治指导。
如果有多人在场,启动EMSS与CPR应同时进行.3.患者的体位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要将患者翻转,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如果患者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移动患者,对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2010心肺复苏指南
建立静脉通道
复苏药物 心电监护 脑复苏
供氧
氧浓度(Fi02)的计算: Fi02(%)=21+4×氧流量(L/min) 供氧方法: 鼻导管;鼻咽插管;面罩;气管内直接给氧 心肺复苏早期建议给100%纯氧,以后根据患 者情况选择低浓度Fi0225~30%,中浓度 Fi0235~55%和高浓度Fi0260%以上
2010(AHA)心肺复苏标准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内容提要
心跳骤停的表现及原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010年新指南的主要内容
内容提要
心跳骤停的表现及原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010年新指南的主要内容
心搏呼吸骤停诊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注意:一旦诊断明确就应立即投入抢救,不能因听 心音、测血压、开放静脉通道等操作而耽误时间, 影响抢救效果。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呼吸Fra bibliotek停心跳骤停、溺水、触电、室息、雷击、外伤、 烟雾吸入、药物过量、脑卒中、会厌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事故
心跳骤停
急性冠状脉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触电、 各种医疗意外等
内容提要
心跳骤停的表现及原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010年新指南的主要内容
3min 5min 10min 12min 4分钟内进行CPR多能获救 超过12分钟无一存活
获救机会
75% 25% 1% 0.001%
脑复苏(H human)
低温疗法:早期开始,足够低温 脱水疗法:高渗脱水剂、利尿剂、胶体脱水剂 止痉疗法:安定、巴比妥类 血液稀释法:平衡液、低右、自体血浆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尼卡地平 清除氧自由基:SOD(超氧化歧化酶) 、VitE 抗凝疗法:肝素、华法令 高压氧疗法 促进脑代谢药物: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
心肺复苏2010指南
碳酸氢钠
• 适应症:
• 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PH 值仍低于 7.2
• 心跳骤停前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2010心肺复苏方法
呼救
C (circulation)
心外按压的作用原理:
• 胸泵机制 胸外按压造成胸内压升高,动静脉均承受压 力,但动脉的对抗力大于静脉,在按压时保持开放, 主动脉收缩而将血液泵入大循环;而大静脉则被压陷, 回流停止;放松按压时胸内压下降,静脉回流心脏, 动脉停止泵血,回流的动脉血被主动脉瓣阻挡,血液 不能返流入心脏,部分可从冠状动脉开口流入心脏冠 状动脉 。
电除颤
2010年的指南未对除颤、电复律和起搏进行很大的修 改,强调在给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时早期除颤是提 高心肺复苏存活率的关键。
电除颤
• 对一个室颤患者来说,能否成功地被给予电除颤,使 其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进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 时间。
• 应尽早除颤,5分钟之内开始。除颤延迟1分钟,存活 率降低7—10%,超过10分钟再除,存活率仅为2—5%。
• 心泵机制 超声技术已经证实,在按压时,心脏内的瓣 膜出现与生理情况一致的交替开放与关闭。
定位1
• 两乳头连线中点
定位2
• 定位在剑突上方2横指处
要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
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通气比
率
胸外按压
• 双手指交叉垂直按 压胸骨。
• 心脏按压的 • 频率:至少100次/
分 • 深度:至少5cm
2010心肺复苏方法
2010心肺复苏方法
一手的鱼际处紧贴 在按压部位上,双 手重叠握紧,双臂 绷直,双肩在病人 胸骨上方正中,垂 直向下按压,按压 力量应足以使胸骨 下沉大于5 厘米, 压下后放松,但双 手不要离开胸壁。 反复操作,频率大 于100次/分钟
2010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心脏骤停一、心脏骤停的定义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患者对刺激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二、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三无1、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可伴四肢抽搐;2、无脉搏——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3、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注: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四种心律类型1、心室颤动:心电图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电除颤治疗!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
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电除颤无效!四、心脏骤停的治疗——即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五环生存链心肺复苏:是指对早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采取人工循环、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方法帮助其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它包括三个环节: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链由2005 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二、早期心肺复苏三、早期除颤/复律四、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五、新增环节——心脏骤停后的综合管理一、早期识别与呼叫(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1、无意识判断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2、无脉搏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心肺复苏术(2010年指南)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A2开放气道
抬举下颌法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Breathing
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 E-C手法 • 选择适合的面罩 • 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 提起下颌(保持气道 的开放) • 固定面罩以防漏气 • 适量通气(使胸廓较 明显抬高)
2010 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 “至少100次/min” •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 对ABC改变为“CAB”,其重要性是减少开 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3
淹溺
淹溺最主要的危害是低氧血症 通气支持及再灌注应尽快进行 BLS仍然按传统的A-B-C顺序进行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3
淹溺
• 水中救起:注意 自身安全,不必 常规颈椎固定。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 复温方式的选择: • 有灌注心律的轻度低体温者 -被动复温 • 有灌注心律的中度低体温者 -主动体外复温 • 重度低体温和无灌注心律心脏骤停者 -主动体内复温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4低温
• 未出现心脏呼吸骤停,重点复温 • 一旦出现心脏呼吸骤停,CPR与复温同等重要 • 人工通气尽可能予以加温(32-34°C)加湿氧气 面罩通气。 • 低温时除颤效果差,中心体温<30°C时,VF立即 除颤一次,如仍VF,则继续CPR与复温,等30°C 以上再次除颤 • 应积极CPR同时将患者转运至有复温设备和条件的 医院救治。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与操作
余杭区中医院ICU
沈惠珉
心脏骤停与复苏的相关概念
心脏骤停
1975年WHO---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 1980年AHA----冠心病1h内心脏停搏
Cecil内科学16版---任何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
时间内、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脑和 全身各脏器血流中断、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甚至猝死,但若进行有效的救治,可免于死 亡。
的替代方法之一 腺苷:不但安全,而且在未分化的、规则的 、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对于治疗和诊断都有帮 助(不得用于非规则、宽QRS波心动过速,易致室颤) 药物(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胺碘酮)及高级气道 可逆病因 低血容量/缺氧/酸中毒/低钾或高钾血症/低温治疗 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毒素/肺动脉栓塞/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症 ACS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
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 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 (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 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 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下列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使用救护车转移之前终止复 苏操作 : 心脏骤停没有任何目击者 未实施旁观者心肺复苏 在现场进行一整套ACLS救治后未恢复自主循环 未给予电击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0版)
评分等级 项目 分值 操 作 要 点 A 评估 呼救 安置体位 评估脉搏 5 5 5 5 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肩膀、大声询问,禁忌剧烈摇晃患者,同 时快速评估呼吸 高声呼救,拔120急救电话(口头说明) 仰卧位放到硬质平面上 操作者摸同侧颈动脉,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按压姿势手法:一手掌跟部放在胸部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等重叠压在 其手背上,肘部伸直,掌根用力,手指抬离胸壁,实施规则的按压 35 按压深度:至少5cm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 按压通气比值:30:2 5 开放气道 (A) 5 清除口腔异物: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取出活动性假牙及异物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压低前额,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托起下颌骨)或者下颌前提法(用无名指钩住下颌关节,双手将下颌往前往上提 拉,不能抬颈) 正确吸气后张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并密闭 人工呼吸 (B) 20 吹气时用放在患者前额一手拇指和食指捏闭患者鼻孔,呼气时放松 每次吹气1秒以上,给予患者足够的潮气量(500-600ml)。口对口吹气2次,2次 之间应有空歇 10 5 100 按压5个循环后评估脉搏、呼吸,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仪表,对患者态度,操作熟练程度 5 5 5 5 5 10 5 10 5 5 5 5 5 10 10 5 B 4 4 4 4 4 9-6 4 9-6 4 4 4 4 4 9-6 9-6 4 C 3 3 3 3 3 5 3 5 3 3 3 3 3 5 5 3 D 2-0 2-0 2-0 2-0 2-0 4-0 2-0 4-0 2-0 2-0 2-0 2-0 2-0 4-0 4-0 2-0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4、BLS其他注意事项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避免过度通气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心脏按压的速度与深度 进一步强调实施高
强调黄金4分钟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大动脉无搏动; • 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
离。
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无脉性室速 3、心脏停搏 4、心电机械分离
CPR的三个阶段
基本生命支持(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延续生命支持(PLS)
三个阶段——核心技术
·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
(基础生命支持,BLS) 公众普及
C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D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专业人员普及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心律血压药物
D 鉴别诊断
·第三阶段——(延续生命支持PLS,脑保护)
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进一步的病因治疗
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5、不再强调脉搏检查: 如果在 10 秒钟之内没有触摸到脉搏或
不确定已触摸到脉搏,即可开始胸外按压 。要确定是否有脉搏可能比较困难,特别 是在急救时,研究显示医务人员和非专业 施救者都不能可靠地检测到脉搏。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6、单纯胸外按压:在施救者未经培训或经过 培训但不熟练的情况下。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
几个最主要变化是: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
(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2)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
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AHA CPR&ECC指南》
《2010`AHA CPR&ECC指南》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生存链的变化
★2010(新):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2005(旧):
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010(新):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2005(旧):
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原因:
1、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时,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CPR的高。
2、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3、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4、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
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
5、不管是单人还是多人抢救,以胸外按压开始CPR不会推迟进行人工呼吸这点应该明确。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2010(新):
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
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旧):
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
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原因:
对于未受过培训的抢救者来说,通过电话,就可实行仅有胸外按压的CPR。
然而,经过训练的救援人员,还是应该胸外按压和通气同时进行。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2010(新):
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旧):
开放气道实施时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
原因:
按照心肺复苏术中C-A-B的顺序,对于没有意识,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成人,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
因此,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后简要检查的一部分,应放在胸外按压,开放气道,2次通气之后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010(新):
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
●2005(旧):
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
原因:
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
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按压不足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减少。
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5 ㎝≥5cm
★2010(新):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5㎝≥5cm
●2005(旧):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4㎝-5 ㎝4-5cm
原因:
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增加的血流量,可以为脑和心脏提供氧和能量。
尽管建议按压时要用力按,快速按,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此外,现有科学表明,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介于这个原因,2010AHA规定了CPR和ECC胸外按压时的最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