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唯物史观及其观照下的中国历史 一稿
唯物史观指引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思考
唯物史观指引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__年版__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因此,教师要注意遵循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指导原则,将唯物史观的观点、立场、方法论等渗透到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来。
《课程标准》中同时明确谈及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这五大学科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在看来,唯物史观是其他学科素养得以培育涵养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__ 年9 月起,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在安徽全面推广、使用。
如何用唯物史观指引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问题。
另外,高中历史新教材内容量大、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如何衔接、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如何提升、教材观和教学观如何转变等都是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发现大单元教学设计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上)》改革开放史教学内容为例,浅谈唯物史观指引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思考。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从内容上讲,单元是“为使儿童的思维活动有一个段落,将教材或学习经验构成一个个有机的单位”“指按照一定目标或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学习经验模块,单元设计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单位”。
因此,历史大单元教学,在看来即要通过整合和凝练相关的历史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一个个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范式。
在宏观层面上,唯物史观强调人类历史是一个逐渐发展、密不可分、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从微观层面来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阶段性和时空性。
这就说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个节点,从而更好地形成一个整体。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的分期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的分期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变是受物质力量的支配的。
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发展的本质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和解释。
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封建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
封建主义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慢,并且生产方式往往是人工劳动为基础的。
因此,社会分工比较低,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中国封建主义时期的特点主要是指封建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发展不足,因此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思想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保守性的传统。
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导致工商业的长期衰退和经济落后。
政治方面,封建帝制中的皇帝拥有高度的权力,民众的权利遭到剥夺,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声讨。
文化方面,中国封建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在解决矛盾和推进社会进步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
封建主义时期的本质矛盾在于,一方面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另一方面却受到封建制度和思想的限制。
资本主义时期则是由于人类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建立在私人占有的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关系和一系列其他因素带来变革。
经济上,中国在20世纪初开始推行近代化改革,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摆脱了旧有的枷锁,创造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
政治上,中国先后经历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卅运动等社会运动,一步一步推进了国家民主进程。
文化上,中国开始接受西方哲学、文学、音乐、电影等方面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润物细流,使中国文化得到弥补和发展。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变革是受到规律的支配,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就会不断地推进。
中国历史的分期,主要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分析,每个时期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特点。
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在近代史教学中的新运用——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
列岛;开四口: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二、新方案、新效果与旧目的、旧社会: 洋务运动中的新旧交替、新陈代谢
李鸿章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起了洋务运动。 这是旧的地主阶级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采取 的新方案:引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 和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然而, 近代史的向前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新与旧相互斗争, 新的生产方式必然受到旧的生产方式方方面面的影 响,呈现波浪式前进。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小农经济、社会财富 绝对平均主义,是一个违背历史潮流的旧方案,无 法完成新的时代背景赋予的新任务。当旧世界将 要崩溃、新世界还未诞生或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 代,是最富于幻想的时代,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 度》……正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的中国。[6]
40 2021年第07期
教学研讨
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在近代史教学中的新运用
——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
◎◎ 邵张彬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7 课《国家出路 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时间跨度长、结构宏大、 内容复杂,囊括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中日 战争等事件,要在一节课里展现重难点、贯彻核心 素养、有趣有味有料,极具挑战性。《普通高中历 史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 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 这对唯物史 观、历史解释的要求很明显。笔者创设历史情境, 以李鸿章生平为线索涵养时空观念,串联起太平天 国、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用新陈代谢的辩证 唯物史观来构建课堂框架和历史解释。新陈代谢是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的核 心史观和治史方法: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 代谢迅速的社会……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 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 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 回曲折地推陈出新。[2]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 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 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 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3] 本文提炼出“近代各阶级 探索国家出路历史问题时, 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 或提出新的解释。[8] 展示“甲午战争中日海军实力 对比图”[9](见下表)。
李大钊经济思想解析
李大钊经济思想解析的深刻认识主要有:一切生活的条件以经济生活的条件为根本;其他一切问题的解决以经济问题的解决为根本;在解决经济问题时,尤以土地问题的解决为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则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说之中。
关键词:李大钊;经济问题;经济思想;社会主义f.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不仅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与宣传,而且还着眼于其在中国的实践与运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阐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
李大钊的经济思想蕴涵于其对经济的深刻认识之中,同时又表现为其对经济问题的一系列阐发。
可以说,其对经济的认识是其阐发经济问题的基础,而对经济问题的阐发则构成其经济思想的主体。
一、李大钊对经济的深刻认识(一)一切生活的条件以经济生活的条件为根本一切生活的条件以经济生活的条件为根本,堪称李大钊对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认识。
早在年月,李大钊就曾明确指出,由于人类能否生存应以是否具备维持自身生活的能力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包括经济生活在内的一切生活应以经济生活的条件为根本。
并进而阐释道,由于人类生活为社会生活,故而,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并受社会限制。
然而,在社会基本构造内,真正起到限制社会阶级与社会生活变化作用的实是经济因素[](p)。
此即是称,人类生活虽然内容庞杂,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伦理的等方面,可是,只有经济生活才是人类生活整体中的基础。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李大钊对一切社会上层建筑皆根源于经济基础的著名论断作了充分肯定。
他指出,社会构造之基础乃为经济构造,全社会的表面构造均以其为标尺而发生相应地迁移与变化[](p)。
对此,李大钊还进一步作了周密阐释。
他说,一切精神构造均以经济构造为依托,并随其变化而变化。
而经济构造的变动,则以生产力为最高动因,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亦随其而变动[](p)。
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作者:杜乐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5期摘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推出的唯物史观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才会如此顺利,并且在长时间的研究中发现,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历史;研究;发展中国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唯物史观不得不提,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唯物史观的建立实际上是人类的又一次胜利,证明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对于那些以唯心主义至上的人们予以重击。
本文中着重研究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在摒弃唯心史观的缺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唯心史观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1 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唯物史观道明了社会发展的本质。
社会是存在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意识,才能运用这一意识指导实践活动,走向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而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产生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如唯心史观而言,其过度倡导了意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的,在明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社会实践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说,唯物史观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想。
之所以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因为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唯物主义提供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从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起社会生产与意识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只有认识清这一关系,才能真正创立起一个社会形态,用来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唯物主义对历史研究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力。
此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劳动者的创造性,之所以我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广大劳动者的贡献是息息相关的,唯心主义对于劳动者具有蔑视的态度,这种错误的思想并不能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蒙蔽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了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但是唯物史观的出现恰恰改变了这种错误的观点,历史发展不能离开广大劳动人民所带来的突出贡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马克思国家观历史起点的文本观照与内涵解析——基于《莱茵报》政论文章的探讨
2020.11国家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天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层理论基础。
本文聚焦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探求马克思国家观的出场逻辑,指认马克思国家观在《莱茵报》时期获得真实历史起点的事实,并进一步挖掘其价值意蕴,为马克思国家观的深入探讨提供理论铺垫。
一、由哲学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莱茵报》与马克思国家观的出场国家观是关于国家起源、本质、结构、职能及其发展的理论体系。
学界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由来已久。
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为合理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的新变化,西方学者侧重于将马克思国家观与现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各种全新的国家理论,有工具主义国家观、结构主义国家观、“制度平台”论国家观,等等。
他们致力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反思与重构。
在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研究肇始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主要呈现出三种研究进路:一是文本研究,主要对个别经典文本,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的国家观进行深度挖掘与阐发。
二是专题研究,主要针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某一项具体内容开展专题式探讨,既囊括国家起源、国家本质、国家职能、国家消亡等重大理论问题,也涉及研究缘起、思想渊源与理论地位等马克思国家观历史起点的文本观照与内涵解析*——基于《莱茵报》政论文章的探讨■成龙李文君【提要】《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由思辨的哲学批判转向现实政治批判的重要开端,国家问题是这一时期的核心议题。
通过对普鲁士现实国家的新闻出版自由、国家立法、国家行政、宗教国家观展开全方位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创建人民自由报刊、擘划人民代表制、废除官僚主义行政制度、构建“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等重大政治构想,开辟了从现实的客观关系出发研究国家问题的崭新路径,为将国家理论建基于科学的唯物史观之上奠定了初步的阶级基础,开始形成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不自觉的出离与亚意识的反动,马克思国家观由此获得真实的历史起点。
《2024年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范文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篇一一、引言《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重要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历史背景,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新历史主义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
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白鹿原》中文化、权力与命运的多重交织。
二、新历史主义与《白鹿原》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主观性和多元性,认为历史是由人的行为和思想构成的,而不仅仅是客观事件的记录。
在《白鹿原》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命运起伏。
家族、村落、国家等多个层面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三、文化与权力的博弈在《白鹿原》中,文化与权力的博弈贯穿始终。
一方面,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家族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的价值观和权力结构也在不断涌现。
这种文化与权力的博弈导致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四、命运的多重交织《白鹿原》中的人物命运各不相同,他们或悲或喜,或苦或甜,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着种种磨难和考验。
通过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在新的历史主义视角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物的命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选择等。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人物命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五、结论通过对《白鹿原》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权力与命运的多重交织。
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命运的无力和无奈。
然而,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才更加珍惜生命、追求真理和美好。
因此,《白鹿原》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作品。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者:张燕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07期近年来,新史观明显影响着高考命题。
高中历史教师既要重视新史观,将新史观恰如其分地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去,同时又不能抛弃传统的唯物史观,否则就过犹不及了。
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新史观,更好地把握高中历史教学。
新史观唯物史观关系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的史学研究范式被称为新史观。
“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唯物史观而言的,近几年来新史观明显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甚至“新史观立意成为高考命题的灵魂”。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新史观的内涵,用新史观整合知识,提升学生对新史学观的运用能力。
笔者认为,重视新史观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抛弃传统的唯物史,而是在重视和吸收新史观的同时正确对待传统的唯物史观,处理好两者关系。
如果过分强调新史观,完全忽略传统史观,那就过犹不及了。
一、新史观的内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新史观和唯物史观首先要理解新史观的内涵。
笔者这里讨论的新史观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般涉及到的新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五种新史观。
以下笔者就以这五种史观为例来具体阐述新史观的内涵。
1.文明史观文明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观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从纵向看,以生产力为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单位就是文明。
2.全球史观全球史观认为,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
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深刻认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年9月第37卷第3期Sept.2019Vol.37No.3新疆历史和民族演变史的研究与阐释工作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领域,它不仅事关如何正确认识新疆与祖国的关系,事关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轨迹等历史问题,还关系到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各族干部群众的头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等重大现实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新疆民族史的研究和阐释工作,就是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引,大力弘扬和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申新疆地区各族与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联系,以及各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基于此不断提升新疆各族民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导新疆民族史研究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揭示民族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体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始终将民族问题视作人类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认为民族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交往、融合的历史过程,有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轨迹和内在规律。
民族平等团结应是我们时刻需要把握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这是新时代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新阐释和理论发展。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毛泽东于1939年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和实践意义,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作出了深刻的阐释和发展。
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因为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总结,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文章中也包含了许多宝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探讨。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立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践原则。
毛泽东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哲学根基和科学精神。
毛泽东还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角度出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说明。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实践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和依据。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社会发展的新经验和新成果。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新的实践途径和创新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毛泽东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于他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新的实践途径和创新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深入发展和广泛传播。
史学论文:谈吕思勉与唯物史观
谈吕思勉与唯物史观在20 纪的中国史学界,吕思勉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史学家。
他给后人留下大量而丰富的文史遗产,也给我们的史学史研究带来了一个难题———以今日盛行的史学流派来叙事,我们很难妥帖地把他归入某家某派: 他曾领衔主编《古史辨》第7 册,但他不是“古史辨派”; 他服膺唯物史观,盛赞马克思的学说,但未见有学者称他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不能归入史论派; 他一生考辨文献资料,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他不属于史料考订派或国粹派。
在这里,流派的叙事模式难以体现史家个体的独特性,而需要有深入具体的个案研究。
本文叙论吕思勉在接受、运用唯物史观上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所叙是否得当,诚请学界同仁批评。
一按旧时的看法,马克思的学说可分为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部分。
吕思勉最先接触的是其社会主义部分,这当与他自幼信奉的大同理想和早年向往的“经济之学”有关。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吕思勉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 包括西方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 ,始于19、20 世纪之交,缘于他自13 岁起对报刊杂志的阅读,其中尤以梁启超有关西学的评述,对他影响最大。
吕思勉自幼喜读梁氏的文章,13 岁起读梁氏所编《时务报》,自言: 当时除《清议报》因禁递甚严未得全读,“梁先生之著述殆无不寓目者”。
故梁氏发表于《新民丛报》上涉及马克思学说的文章,都为他所寓目。
他曾说: “《时务报》多论政事,《新民丛报》则多砭针人民。
欧西思想习俗与中国不同之处,乃渐明了。
自由、平等、热诚、冒险、毅力、自尊、自治、公德、私德诸多名词,乃为人人所耳熟。
今日中年以上之人,其思想,尚多受诸此报者也”,又称其“能激刺人之感情,而支配其行为,俨若具有魔力者,无如( 一) 民主,( 二) 决弃旧礼俗,( 三) 社会主义之论。
”这虽是评述《新民丛报》等刊物之西学译介对当年社会及知识界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他自身经历的真实写录。
依据现有的材料,我们还未能肯定吕思勉对唯物史观的接触,是否也在此时。
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十个方面影响
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十个方面影响历史观对历史学的发展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两次根本性变革,即由传统史学到近代史学,又由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两次变革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转型中对于不同历史观的选择。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弱肉强食,仁人志士欲通过改良与革命自救图存,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批判旧史学,建设新史学。
五四运动以后,新史学建设融贯近代科学精神与方法,整理国故,探求新知,建立了中国在国际汉学研究方面的中心地位。
新史学的民族主义特点愈益彰显,中国的近代史学逐步形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先哲从俄国革命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他们总结、借鉴俄国的经验,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
要找到中国的出路,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社会,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大钊、郭沫若、吕振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先驱尝试用唯物史观作指导,研究、阐释中国社会历史及其有关问题,从而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论战,促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古史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抗战爆发,思想界关于社会性质与社会史的论战被打断。
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救亡图存成为近代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共同的课题。
史学家以抗战、爱国相号召,开展学术研究,构建中华民族的抗敌精神。
特别是到了抗战后期,在民族、民主的精神与旗帜下,新史学和近代史学逐渐融入马克思主义史学。
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借助国家政治的力量,全面主导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中国史学的理论旗帜,引导着中国史学的走向,近代史学也因此完成了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
唯物史观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陶化了三四代历史学家,铸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思想和灵魂,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作者:刘汉峰来源:《前线》2019年第11期[摘要]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部重要代表性著作,文章以其表现出来的高度革命性与科学性,奠定了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崇高历史地位,开启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奋斗发展之路。
[关键词] 李大钊; 革命性;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 B261;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11-0038-04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新思想传播的历史高峰时期之一。
其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人系统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性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新青年》杂志1919年第6卷的5—6号分两期刊发的。
这期间刊发的研究马克思的文章有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还有一篇《马克思传略》,译文《俄国革命之哲学基础(下)》,同时转载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奋斗的生涯》等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其深邃独到的剖析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的引领者,标志着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所以不同凡响和具有代表性,不仅仅在于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值得进一步认识的是这篇文章内在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这个统一,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其内在思想的深邃和博大;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今天,更加自觉地继承其思想精髓,将改革进行到底,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新时代。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的革命性开启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的先声李大钊是中国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认识
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认识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不是由少数英雄人物或神秘力量所决定的。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括:社会发展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社会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主体和客体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主体是指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客体是指历史主体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历史的进程和发展。
四、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阶级关系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矛盾则表现为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来解决。
五、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研究社会意识是指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心理则是指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对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研究,深入探究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和文化内涵。
六、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探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变革的要求。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新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历史分期 一稿
新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历史分期新唯物史观是现时代的产物,是对传统唯物史观反思与批判的产物。
它起始于中国的历史分期问题。
由于传统唯物史观视五形态为唯一的分期模式,因此为了论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早期的唯物史观学者如郭沫若等人试图从中国历史中寻找符合“五形态”的证据,并据此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奴隶制社会阶段,封建制社会阶段。
各家只是对两个阶段的划分上有争议,但基本认为封建社会终止于清朝。
这种分期方式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在于:1、中国历史上存不存在奴隶制这一阶段?2、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持续时间如此之长?3、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吗?4、半封建的中国为何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反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或者说,半封建的中国为什么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这一必经阶段(按“五形态”),反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随着思想的解放,众多的唯物史观学者开始反思与批判传统唯物史观,不满意于旧的历史分期模式,转而寻找新的中国历史分期模式。
这之中比较出名的便是“一元多线”的历史观。
但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舍弃旧的分期模式。
在我看来,只有彻底舍弃五形态,从中国历史自身中寻找分期的标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况且,马克思还提供了更好的分期模式:基于所有制的三个阶段(这是对马克思分期理论的引申),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基于人的发展状态的三个阶段,人对人的依赖性,人对物的依赖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基于上述理念,我发现用家天下和公天下这两个范畴来划分中国历史是十分合适的。
家天下即是中国的私有制社会形态,公天下即是中国的公有制社会形态。
基于所有制而论,中国历史可划分为原始公天下、家天下、公天下三个阶段。
但是,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在现实中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呢?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提出走公天下的道路呢?对此,我的回答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天下之上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上的经典社会主义,因而才被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百年党史《决议》为中心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历史的资政功能,为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相继提出革命史观、“两大历史任务”说、“民族复兴”说。
百年党史《决议》基于这些已有的理解,建构起新的党史解释体系,这标志着新文明史观的基本形成。
新文明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逐步加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开始显现之现实,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阐发历史活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引领史学研究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关心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史观。
新文明史观分析单元的开放性、重视历史主体的自主性、勾连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性、历史解释的包容性,展示了融汇革命史学、现代化史学和后现代史学之潜质与可能。
[关键词]百年党史《决议》;新文明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36)[作者简介]张福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4-0185-08张福运【近现代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激荡起伏,反映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突出表现为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和后现代史学的兴起。
前者与革命史观经过激烈的交锋后形成并存相融之势,共同主导着21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后者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范式危机”。
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建立在改革开放后革命史观的内在缺陷日渐突显的基础上:一是对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解释明显乏力;二是过于注重政治事件而对社会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关注的缺乏,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趋势。
现代化史观弥补了革命史观的不足,填补了其留下的空间,并为我们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国家建设等重大议题打开了视野。
但它在解释历史时对西方理论、概念乃至分析框架、解释模式的过于倚重以及自身创新力的匮乏,决定其主导地位并不稳固。
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2021年1月第38卷第1期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Jan.2021Vol.38NO.1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汪子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革命的,更是在与学术实践及社会实际相结合当中不断创新发展的。
这种发展性和进步性,既体现在马克思本人在探索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亦体现在中国史学的应用与发展中。
当下面对日趋复杂的时代发展境况,中国史学界更应坚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辩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原则。
这既是中国史学在新时期进一步融入世界学术潮流、不断发展的需要,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创新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史学①[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77(2021)01-0114-06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唯物史观核心思想的形成主要归结于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开始就唯物史观中的某些问题展开探讨,如通过对人的劳动进行分析研究其社会关系。
此后经过不断的理论演化和批判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对唯物史观的表达,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肇兴于20世纪初,彼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具备相当程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淀,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引入各学科的理论构建中,于是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应运而生,郭沫若、翦伯赞等第一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秉持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史及近代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在不断拓展中国史学研究领域的同时,在学界逐渐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术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再讨论 一稿
中国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再讨论在进行这个讨论之前,先明确如下事实: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3年,并且也进行了近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主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
简言之,中国社会主义的存在是一个基本事实。
争议的问题在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确实,按经典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并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即使按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那也是在东方革命引发西方革命的情况下。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但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理论证明,证明社会主义继续存在并建成的理由。
苏联的解体与剧变表明:即使是已经存在和建设了60年的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存在倒退的可能性。
国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究,大多集中在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体制”方面,而很少有人重新探讨俄国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至于反对派,更不在乎这个问题。
在他们看来,俄国并不存在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即使成功了也是一条邪路。
而苏联解体为他们提供了论据,一个可以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理由。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我当然很痛心于苏联社会主义的覆灭,但我更关心自己的祖国。
苏联社会主义已经是过去的历史,而中国社会主义是现实的历史。
作为一个觉醒的“无产者”,我必须履行自己的使命。
经过近十年的思考,我发现要想严格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就必须把马克思创立的经典唯物史观拓展成一个更一般的理论,可称之为新唯物史观或中国化的唯物史观。
新唯物史观舍弃“五形态”,代之以用家天下(中国的私有制社会形态)和公天下(与共产主义等同的公有制社会形态)来解释中国历史。
家天下又可分为三段:封建制、郡县制、官僚制(宋元明清),于是中国历史便可归结为:原始公天下、家天下(封建制、郡县制、官僚制)、公天下(公民制),可与西方的五形态:原始共产主义、私有制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人)相对比。
如果说,西方的道路是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那么中国的道路便是从家天下到公天下,而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便建立在公天下之上。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热点主题作文:平凡与英雄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热点主题作文:平凡与英雄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个字。
【参考例文】这个时代呼唤英雄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是一个国家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担当。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赓续不断,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卓然屹立,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在传递圣火、抵御外侮、铸就伟业。
回首历史,邓世昌,史可法,张自忠,霍去病,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万古流芳!放眼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这是一个呼唤英雄而且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因为英雄在时代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点亮星空。
面对严重疫情,全国名中医张伯礼带病出征、弘扬国医,实现了“无胆英雄”护人民的坚守和宏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奋不顾身、拼搏在前,演绎着“生命属于人民”的品格和境界;长期从事病毒研究的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和疫情赛跑,与病毒较量,讲述着以身许国的壮志和豪情。
这个时代造就了这批英雄,这批英雄又在危难时挺身而出,驱散阴霾,点亮了星空!“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面对严重疫情,企业、医院、组织和社区责无旁贷,党员、干部、解放军、武警、公安民警勇敢向前,科研人员、快递员、环卫工人、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岗位,普通人默默奉献,汇聚成一个英雄的群像,唱响了成千上万首英雄赞歌,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遭遇战、保卫战、狙击战、歼灭战、总体战和人民战争,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唯物史观及其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如果没有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便没有新唯物史观。
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
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
新观念始于对传统唯物史观(教科书式的唯物史观)的反思。
起初,我依然认可传统唯物史观,只是试图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一下修正,以使其完善。
但现实(近三十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使得我不得不去重新审视旧有的体系与观念。
同时我了解到其他人对传统唯物史观的反思与批判。
他们为我提供了新的窗口,使得我可以看得更远。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与运用唯物史观,我开始和其他人一样去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脑中萌生了一些全新的观点,一些在未来可以扩展为新唯物史观的萌芽性质的观念,只是在当时,我并没有把它看做是可以取代传统唯物史观的存在。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我实际上是在用不同的理念去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
它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唯物史观,与经典唯物史观神似而形非。
从本质上讲,它仍然属于唯物史观,可称之为新唯物史观或中国化的唯物史观,但并不是唯一的。
之所以如此,就是在于:不同于经典唯物史观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导师创立,不同于传统唯物史观是领袖和官方的产物,新唯物史观乃是新时代下集体思考的产物。
我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人而已。
这正是新唯物史观之所以“新”的根本所在,没有人可以垄断它的独创权。
新唯物史观以经典唯物史观为基础,继承经典唯物史观中的一系列概念与原理,认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不同之处在于,经典唯物史观毕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身的环境之中提出的,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还有待于验证,不可把经典唯物史观不加批判的应用于其他国家之中。
在这一点上,传统唯物史观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尤其是在所谓的“五形态”方面。
本来把经典唯物史观应用于其他国家时,可以得到发展与验证,从而取得新的成就,如马克思晚年所做的那样。
但由于不加批判的把唯物史观应用于其他环境,结果成了一种超历史的形而上学理论,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十月革命和俄国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中国的历史分期以及跨越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等等)。
正是在这一点上,通过对经典唯物史观的研究以及对传统唯物史观的反思与批判,结合马克思逝世之后的世界历史与现实(尤其是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我尝试着把经典唯物史观推广到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之下,使之可以适用于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从而成为一个更一般的理论。
不少人也看出了这一点,并试图用新的方式来描述中国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有一种主张认为中西方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但本质是相通的。
这样的话,问题便变为: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是什么,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怎么样才能找到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呢?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始于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在我看来,只有理解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过程,才能谈得上发展唯物史观并应用于中国的历史研究。
基于唯物史观的内因原理,我开始考虑从中国自身历史中寻找它的发展道路。
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从中国自身中也能找到与经典唯物史观相通的地方,那么唯物史观的适用性也能得到严格的证明。
在此期间,我注意到了一些基本事实:中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进入社会
主义的,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苏联解体后仍然保持着社会主义制度,对旧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三十年后仍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持续发展三十年。
这些事实使我推测,中国自身之中是否就包含有一种因素,一种包含社会主义存在合理性的因素。
此外,我注意到了所谓的中国历史的开端—禹传子家天下,也注意到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含有公天下思想的进步观念。
明末农民起义的口号—均田免粮,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与其说是农民的平均主义,不如说是农民的公天下思想。
所有这一切使得我提出一个设想:把家天下看做是中国的私有制社会形态,把公天下看做是与共产主义相等的公有制社会形态,用家天下与公天下来描述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
如此一来,可以把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归结为原始公天下、家天下、公天下。
而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发展规律可总结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
如果说,西方的道路是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那么中国的道路便是从家天下到公天下。
这样的话,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在现实中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呢?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提出走公天下的道路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界历史的缘故。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提到过这一观点。
共产主义理论只是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种,通过交往而传入中国,刚开始时在中国也只是众多思潮中的一种,却为何能在几十年之后变成中国的统治思想呢?这恰恰说明中国内部存在着起决定作用公有因素。
共产主义只是外因,而公天下才是内因。
共产主义这个外因通过公天下这个内因而起作用。
也即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天下之上的,此即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天下的社会主义。
因此,与其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不如说只有公天下才能救中国。
而中国之所以走社会主义之路,是由于公天下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内因以及通过公天下而起作用的共产主义这个外因(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正是由于世界历史,共产主义才传入中国,并成立了共产党。
正是由于公天下这个内因,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建立了公天下的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正是由于公天下这个内因,文化大革命才未能毁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才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百多年的中国历史,其实质就是:从家天下到公天下,在公天下之上建设社会主义—公天下的社会主义。
同样,我们也是因公天下这个内因而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作为新的历史与文化的创造者。
一般来说,在一个大的时代巨变中总会有相对应的历史主体,更何况是这样的黄金时代。
基于此,我愿意把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角称之为黄金一代。
而我之所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不过是因为我本身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正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分子,我才能意识到我们黄金一代的存在及历史使命。
我们黄金一代出生于文化大革命之后,成长于改革开放之中,与改革同行,与世界交往,立志于改变中国、改变世界,为实现这个理想而改变自己,使得自己可以承担得起这个历史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黄金一代可以得到解放和自由发展,从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光辉论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附录:
我之思想来源:
1、经典唯物史观的复兴以及对传统唯物史观的反思与批判;
2、传统文化的复兴、反思与批判;
3、其他思想的交往(西方、印度、伊斯兰等),尤其是西方思想的交往。
science、democracy、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世界历史”。
试问:何以验证这个理论?中国会沿着这个道路前进吗?
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我可以设想:当年有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立志于改变中国、改变世界,不论在何种环境之中从未放弃这一理想,为了这一理想而去改变自己,从而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与我相同的结论,那么当他们出现时,也就是我之理论得到验证之时。
我们因为共同的理想与经历、共同的观念和利益而联合起来,是为黄金一代。
而对于后一个问题,我只能用马克思的名言来回答。
人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历史,而问题在于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