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2地理:1.2 人口迁移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课件
人口机械增长=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
闯关东、走西口、黄河中下游、长江、珠江流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方面考虑。
02
国 内 人 口 迁 移
改革开放后
02
国 内 人 口 迁 移
• 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 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人。
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阶段
特点
方向
原因
02
国
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走西口、黄河
内
历史上
频繁、规模大
中下游、长江、珠江流 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 域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
为。
返回的现象。
共同点
空间上发生位移
不同点
①必须改变定居地;(住所改变) ②时间较长;(一般1年以上)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行 政区变化)
①没有改变定居地; ②短期流动
概念:
一定区域内,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
2支0边世、纪上20山年下代乡到任、60东年何部代一到边个疆地、城区市都到农同村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不 到1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但是从184同5年的起,人爱作尔兰出连迁续数移年决,土策豆时因病,害往严重往欠考收,虑引不发大同饥的荒,因短素短几。年中,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移民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概念
迁移空间范围
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 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跨越国界
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 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 区定居的现象
跨越国内行政 区域界线
主要类型 永久性移民、 在本国就业的 外国人、国际 定居难民等
由农村到城市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
A.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C.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
D.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解析第4题,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组织性、大规 模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第5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 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 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答案4.B 5.A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9年春节出行报告》显示,从1
月28日(小年)开始至2月4日(大年三十),深圳、北京、上海、广州、
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十个城市人口流出最多,成
为“春节空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该十个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据此完
成6~7题。
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主
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2.结合图文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目标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什么是人口迁移(1)人口移动⎩⎪⎨⎪⎧人口流动: 性的,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等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 改变(2)人口迁移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为 时,该区域出生率>死亡率为 时,该区域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 区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 区判断人口迁移思考 2022年的高考,广西一个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该学生的行为是人口迁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①推力因素:________、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迫使人们迁出。
②拉力因素:________、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等,促使人们迁入。
(2)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②人文因素口迁移起的人口迁移军事战争等军事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2011年持续至今的战争导致叙利亚人口外迁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科技移民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
1.2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迁移(备课版)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异同相同点:人口在空间上发生移动不同点: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或长期改变;人口流动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
3.人口迁移属性①时间属性: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②空间属性: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4.人口迁移条件①居住地变更②永久性或长期性(1年以上)③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县级以上)5.人口迁移类型(1)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际迁移: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根据迁移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城市化②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现在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逆城市化③农村向农村迁移④城市向城市迁移6.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①推力(或排斥力)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的因素,如:自然环境恶劣、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风险大、收入低②拉力(或吸引力)因素: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如:气候适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③阻碍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如:移民限制、迁移距离远、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语言不通等④个人因素: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及评价等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大型工程建设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8.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提高城市化水平⑤促进资源开发弊: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就业压力③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社会问题增多(2)对迁出地利: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弊:①造成劳动力缺失或人才外流②农村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留守家庭增多③老龄化加剧二、国际人口迁移1.二战前迁移方向: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新大陆(美洲、大洋洲)迁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迁移原因:新大陆发现、新航线开辟、殖民主义扩张2. 二战后迁移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北非、西亚迁移特点:政治性迁移增加;流向发生大变化;美国迁入人口来源地发生变化迁移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变革、战争;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三、国内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前迁移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 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 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 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 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 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 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资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 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返回
案例2
英国的工业化与人口迁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 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 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工业 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 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 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 前的75%降至21.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人口迁移》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人口迁移》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人口迁移》的一节课,涉及到人口迁移相关的概念、原因、影响等内容。
在中国,人口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人口迁移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如下:•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基本原因;•掌握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认识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基本分类,包括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
2.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人口迁移的推动因素,如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因素等;–探讨人口迁移的吸引因素,如就业机会、生活条件、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3.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人口迁移对源地的影响,如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探讨人口迁移对目的地的影响,如经济发展、城市化、社会矛盾等。
4.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分布和趋势;–掌握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如城市化加速、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等。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演示:利用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数据、图片和图表,以直观形象地呈现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视频观看: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和生活变化。
•实地调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人口迁移情况,并就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课堂练习:设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人口迁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注意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特点?•人口是否会一直集中在这些地区?3.2 知识讲解与探究•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探讨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
2019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共41张PPT)-PPT精选文档
东部→西部 乡村→城市
农业危机和 自然灾害
南部→北部和西部
新兴工业的 东北部老工业区→ 兴起和发展 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
老工业区的 新工业区→老工业 重建和改善 区 乡村→城市
【典题训练】
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 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 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C )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B.②—经济全球化 C.②—城乡经济差异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 严重
思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为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哪些因素的 影响呢?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环境移民
请看下面图片,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和自 然灾害
请看下面图片,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 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除障碍; ④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 的过程。
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南北战争
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发展
【解析】城乡间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城乡差别较大 的时期,迁移规模较大;随着城乡差别的减小,城 乡间的人口迁移也逐渐减少;所以影响城乡间人口 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差异。
人 人口的
概念
口 迁移
的
分类和影响
空 间 影响
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1.作业提交时,请注意字数要求,确保内容充实、结构清晰。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本章节内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以下基础:掌握了人口的基本概念、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能力;同时在初中阶段对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有所体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深层次原因、规律和影响可能缺乏系统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人口迁移背景下的地区发展、环境保护和多元文化交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地理素养和人文关怀。
3.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不少于800字的讨论报告:
a.人口迁移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b.如何解决人口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c.人口迁移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包容。
4.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人口迁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我眼中的人口迁移”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悟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总结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1.2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分析实际案例。
2.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政策、社会等因素,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环境等方面。
4.能够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人口迁移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同时,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人口迁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人口迁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只有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充分运用教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的有序进行,我期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分析国内外人口迁移案例,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和全球合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同时,我也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课后练习与含
人口迁徙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世界人口增添不拥有影响的是 ( )A.人口出生率的变化 B .国际人口迁徙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 .某些国家的生育政策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 2~3 题。
2.从人口迁徙的最主要要素考虑,此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城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3.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西北内地地域 B.西南地域 C.东北地域 D.东南沿海地域读“2019~ 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徙改动状况图” ( 以下图 ) ,联合所学知识。
达成 4~5 题。
( )4.2019~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连续上涨 B.迁出率连续降低C.机械增添率迟缓降落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添5.从人口迁徙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 .安徽 C .湖南 D.河南以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徙与年纪关系表示图”。
读图回答 6~7 题。
6.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域人口迁徙的主要要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要素 D .经济要素7.图中甲、乙、丙、丁不一样年纪段的人口迁徙有显然有关性的是 ( )A.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添表示图,回答 8~9 题。
8.有关该市人口数目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从整体上看,该市人口数目的变化以机械增添为主B.该市人口数目呈降落趋向 C .影响该市人口迁徙的主要要素是政治要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添率整体奉上涨趋向9.最近几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添率呈降落趋向,其原由最有可能是 (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域经济的发展D.乡村生计环境已优于城市依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检查,中国每 3 个家产工人中就有 2 个来自乡村地域。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条件(与人口移动的区别)(1)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3)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机械增长(1)含义:人口迁移引起的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2)影响: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人口机械增长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4.人口自然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出生数减去人口死亡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
可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差异越大,越能影响人们迁移。
如人们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③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军事也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巴西将首都迁至内陆的巴西利亚导致的人口集聚。
④社会文化因素婚姻、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唐人街、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
生活必需电器,未婚人士每月可以领取 352欧元的补贴,适龄子女免费教育,并 且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
叙利亚难民长途跋涉迁往德国的原因是什 么?请列举其影响因素。
战争 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
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经济
政策
教育 文化
投亲 靠友
主要
主要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
经济
个人 情感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8、深圳外来建设者排行榜TOP5
交通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宗教
9、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案例探究
请按下暂停键,仔细研读
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德国成为叙利亚难民的“希望之地”。 有媒体指出,若无移民,每年德国人口将减少 20 万人以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预计,可收容80万名难民,德国民众亦采取欢迎态度。这些难民在允许的范围
深圳人口流动实时图
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①
②
③
①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三大标准: ②居住地改变1年以上
③移动范围跨越行政区边界或国界
深圳常住人口: 1980年约30万 ~ 2020年1343万
(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环
气
1、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向“阳光地带”迁移境;
必修2课件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不变更户籍)
一、人口迁移 (一)
概念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依据 国内人口迁移 是否跨越国界
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
2、分类
①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1、鲁尔区概况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4595km2
570万
(缺)
1.3%
9%
40%(曾经)
活动 ——案例分析
仔细阅读课本第十页的案例 ——美国的人口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 一个移民国家? 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 频繁迁移?
阳光充足
环境污染不严重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政治因素
政策 战争
(一)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地域间经济差异 城市化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区域大规模开发
(二)经济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交通运输业
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
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①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表示( B )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被美 C 从非洲前往南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②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跨省区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 能是( A )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③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 )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1.2人口迁移-教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第1、2课时【教材分析】《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的内容。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引起人口空间分布差异,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引起人口空间流动。
人口的空间流动对自然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 结合案例,探究中国和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2.综合思维:能够用各种事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 利用图表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读图和调查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掌握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
4.人地协调观:掌握世界人口迁移方向及影响因素,深刻理解人口迁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结合案例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学会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1.以城乡为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教学方法及准备】学生通过结合学案自主预习,教学教案,PPT课件【教学过程】【预习清单】1.(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分类:①国际迁移②国内迁移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3)社会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4)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化。
【新课导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小马老师家的迁移故事》,通过一则人口迁移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人口迁移相关知识的兴趣。
【新知学习与探究】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一般规律,以及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对人口迁移现象的关注与同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在推动区域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口迁移中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讲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时,我会引导学生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迁移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我会教育学生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人口迁移现象时,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导入环节,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身边有哪些人口迁移的现象吗?它们是怎样的过程?”以此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思考。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及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以此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会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1.2《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人口迁移现象,认识到人口迁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案例背景中,我选择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现象作为主要教学素材。通过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推动作用。此外,我还挑选了一些关于人口பைடு நூலகம்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如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地理素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同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地域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的定义、原因、类型及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问题:
-请分析这两个案例中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特点;
-你认为这些人口迁移现象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6.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整理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图。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事件,分析其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3.调查当地的人口迁移状况,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一了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理解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2.掌握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分析其背景、特点及影响,提高对历史与地理学科交叉内容的理解能力。
3.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人口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学生在价值观方面,需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口迁移,培养公平、公正、包容的人口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人口迁移的本质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及其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关系;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及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口迁移现象。
-历史人口迁移事件:介绍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
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必修2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人口迁移的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①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新大陆被发现后方向:从旧大陆(欧洲、非洲)向②(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迁移。
原因:1.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2)二战后方向:由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向发达国家(欧洲、北美)迁移特点:①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接受劳务输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②国际④增加,持续时间长。
⑤专业人才移民。
原因: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原因:为了开发⑥。
(2)方向: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1)特点: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人口向⑦迁移,人口向东部迁移(2)原因: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经济因素就业机会较多、⑧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⑨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曾采取过移民戍边措施,将内地的人口迁移至边境地区。
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
外出求学对人口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生态环境因素(1)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⑩的地区迁移。
参考答案:①定居地②新大陆③发展中国家④难民数量⑤发展中国家⑥内地和边疆⑦城镇⑧经济收入较高⑨战争⑩生态环境较好重点一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1.人口迁移(1)判断人口迁移的依据①空间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②时间限度:较长,通常一年以上③居住地变更:必须跨越行政区界线(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 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①宗教信仰
②教育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 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2)对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但是也造成人才 流失。 (3)对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 程;也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治安混乱。
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 纪前
二战 后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以集团性、 大批的移 旧大陆 新大陆 民为主
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 达国家;
西欧、
亚、非、北美、
拉
西亚、
北非等
原因
欧洲殖民主 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迁入地区经 济发展快
意义
在客观上开 发了新大陆、 传播了工业 文明,也改 变了人种的 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 了空间分布 不均的状况
2.经济因素(主导)
①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进行迁移主要是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 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深圳市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 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 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 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 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如 “三峡移民”“知青下 乡”…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最近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
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
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
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3.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②生态环境恶化
荒漠化 与移民
荒漠化和干旱迫使人们离开家园,以寻找更好的 生存之地。
③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
发展的基础。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 人口迁移。
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有时也 会促发人口迁移。在 历史上各个时期,世 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旱 涝、地震、火山喷发 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 规模移民现象。
人口迁移
图中熙熙攘攘的人都是 当地人吗?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 化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 减吗?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 其定居地的行为。
三个条件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时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空间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A.历史、文化差异
B.自然环境差异 C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一、人口迁移的含义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 居地的行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改变定居地;②改变 定居地达1年;③跨越行政界线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按迁移空间范 围可分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国际和国内 迁移流向都是由发展前——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
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 响而迁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推力
拉力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各国国内人口迁移的 主要形式。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①气候
1.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
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
1 000千米以上
2.若下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
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C )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 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2)对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但是也造成人才流失 (3)对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 也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治安混乱。
是C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
D 4.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
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示意图
7.2001—2007年江苏人口( A )
A.迁入增多
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
8.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特点
①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即 劳务输出
②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④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欧洲 拉丁美洲
19世纪前 迁出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出 迁入
二战后 迁出 迁出 迁入 迁入 迁入 迁出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 间(通常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
东南亚
人口集团性的、大批的由旧大陆迁往新大陆,其目的是为了 开发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
二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