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口腔预防医学重点个人总结考试必备打印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社区牙周指数(CPI) 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 a.20 岁以上:10 颗指数牙,b.15-20 岁和 15 岁以下:6 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15 以 下不查牙周袋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b.龋面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 失、补牙面数。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 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 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 率。 【牙周健康指数】 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a.简化软垢指数 DI-S △b.简化牙石指数 CI-S ②菌斑指数(PLI)③牙龈指数(GI)④龈沟出血指数(SBI)
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氟摄入量、饮食习惯、家族影响。
3 牙周病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②时间分布③年龄分布: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④性别分布⑤民族分布。
影响因素:①口腔卫生 ②吸烟 ③营养 ④系统性疾病。 4 水氟浓度 0.6~0.8mg/L 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人体氟来源:①饮水 、②食物 、③空气 、④其他。
【龋病常用指数】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 “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 WHO 的标准 - 9 岁以下儿童丧失 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5 临床口腔预防技术包括 沟窝封闭、预防性充填、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6 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评价常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降低率两个指标。 7 牙间隙清洁 牙线、牙签、牙间隙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冲牙器。 8 艾滋病口腔常见病损:口腔毛状白斑、口腔念珠菌病、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9控制感染的具体方法:患者健康检查与评估、患者防护、医务人员防护、环境防护、口腔器械设备的消 毒与灭菌、医疗废物的处理。 10感染源:患者和病原体的携带者、污染的环境、污染的口腔器械。传播途径:接触、飞沫、空气 【三级预防的原则】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针对各种致病因素采取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 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控制牙菌斑;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在疾 病发生的早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早期龋病充填;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 腔功能。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
1、社区牙周指数 CPI: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它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情 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 2. 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 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 4.软垢:疏松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和龈缘上的软而带有黏性的沉积物,是由微生物、脱落 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脂类及少量食物残渣碎屑混合而成。 5.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已矿化或正在矿化的钙盐晶体。 6.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 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融合形成白垩色斑块, 或波及整个牙面;暴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部分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 牙缺损。
7.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 he 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 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8. 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 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9.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指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 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 10预防性清洁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彻底地清除牙菌斑。 11牙本质敏感: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 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起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12牙酸蚀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 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 13Dean 指数:WHO 推荐的氟牙症指数。根据牙釉质颜色、光泽和缺损的面积来确定损害的程度,计 数从 0 到 4. 14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处理。 15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品上一切致病非致病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 菌的物品成为“无菌物品”。 16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7感染源: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并可污染环境宿主(人、动物)或场所,包括患者、动物传染源和 某些带菌场所。 18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犯其他易感者的途径。 19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20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克体重每天 0.05~0.07mg)。 21安全摄氟量:人体最大可能接收的量。 1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2 龋病流行特征: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