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阅读指导课《秦兵马俑》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创设
4.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课文相关知识,提升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4. 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秦兵马俑的赞叹之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 问题一:课文中的兵马俑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 问题二: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兵马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两条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
看似简单,却包含了
世间万物。
我是谁?
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4.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秦兵马俑教案(精选6篇)
秦兵马俑教案(精选6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
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
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
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4、分析过渡段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可以叫——(过渡段)三、精读课文(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
2、交流:(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
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quo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quo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
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是的。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6篇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本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祖国60华诞国庆大阅兵大家观看了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
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xx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
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
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板书课题。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划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个句子一方面介绍了规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是的,兵马俑大到整体的军阵阵容,小到个性鲜明的各类型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
)三、学习“规模宏大”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到规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
2.汇报:“宏大”就是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作者是怎么介绍的?●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⑴面积大:“2000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篮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约50平方米,那么相当于多少个?(约400个教室)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9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9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优秀设计篇1一、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状物类,采用总分总的思路。
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
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以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精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知道课文是如何将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的。
四、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条理,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介绍的思路。
2、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形式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五年级语文《秦兵马俑》课件
2023五年级语文《秦兵马俑》课件•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目录•预习指导与反馈练习•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01教材分析本课时为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篇文章,是一篇有关中国秦朝时期的重要文章。
地位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秦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作用本课时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秦朝时期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掌握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秦朝时期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重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难点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0-12岁之间,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期。
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喜欢通过探究、合作、实践等方式学习。
学生对秦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02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建立联系•教师播放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短片,引导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秦兵马俑是在哪个博物馆吗?它是在哪个城市被发现的?探究新课•教师播放有关秦兵马俑的细节图片,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
•学生小组合作,勾画重点句子,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秦兵马俑的规模和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秦兵马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出一套现代版的兵马俑,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各小组的设计,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拓展延伸0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发现知识、掌握重点自主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法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再现秦兵马俑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境教学法使用PPT、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动式教学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游戏化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实验教学教学手段的运用04预习指导与反馈练习生字词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陵、殉、葬、鞍、铠、弩、戈”等。
《秦兵马俑》阅读教案
作为一位教师,教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针对某一篇阅读材料的教案,更是要求我们在深入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对所学内容有深入了解,又能延伸到对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认识。
而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以《秦兵马俑》为阅读材料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阅读《秦兵马俑》,让学生了解秦朝时期的马俑规模和制作方式,以及中国考古学在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阅读中出现的专业名词和术语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秦兵马俑的规模与壮观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阅读材料的好奇心与兴趣。
2.阅读《秦兵马俑》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秦兵马俑》这篇文章。
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秦兵马俑的制作方式、规模等问题,并就其中涉及到的建筑、雕刻、陶艺等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4.集体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并就其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探讨。
教师也可在此环节进一步加强教学,概括整理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5.知识拓展教师可通过介绍历史上的其他重大考古发现,如《郑州古墓群》、《太陵》,让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墓葬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6.思考题在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秦兵马俑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查找阅读材料:老师需要提前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
2.PPT呈现与图片展示:通过PPT呈现、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呈现秦兵马俑规模、制作方式等信息,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秦兵马俑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秦兵马俑》教案(精选11篇)
•••••••••••••••••《秦兵马俑》教案《秦兵马俑》教案(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兵马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兵马俑》教案篇1教材分析:《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和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1、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词语解释: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思的?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自学提示: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阅读思考: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
秦兵马俑阅读答案(精选7篇)
秦兵马俑阅读答案(精选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秦兵马俑阅读答案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秦兵马俑阅读答案篇一]苏教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秦兵马俑》扩展阅读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这一年,秦国吞并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后,第一次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在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对以后的中国影响深远。
秦始皇从13岁登上王位,就开始为自己修陵墓。
据《史记》记载,当时从全国各地来的艺术家和数以千计的工匠、军官,大约70万人为秦始皇修阿房宫和陵墓,一直修了37年。
曾经主宰一切的秦始皇,也同样归于黄土。
他生前喜好巡游,在统一中国后的十年里,五次远途出巡,大部分时间都在车轱辘上度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路上,只有49岁。
入土时,为了防止泄密,数千名参与建陵的能工巧匠被活活坑杀在墓中。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确定最高的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而皇帝都称自己为“朕”,皇帝用的大印,专称为“玺”,皇帝下的命令,则叫“诏”。
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
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1[秦兵马俑阅读答案篇二]19* 秦兵马俑轻松起步1 我能为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兵马俑(tǒng yǒng).鹖冠(é hé).颔首(hán hàn).统率(shuài lǜ).目光炯炯(tóng jiǒng).2 汉字双胞胎,比比再组词。
3 巧手填词语,我能争第一。
暗下()听候()凝视()思念()身穿()手握()4 积累大比拼(借助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绝无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我能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段话。
秦兵马俑说课稿【精选5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秦兵马俑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2024年《秦兵马俑》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及教案
《秦兵马俑》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秦兵马俑》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教师简要介绍秦始皇和秦兵马俑的背景。
b.学生分享对秦兵马俑的初步了解。
2.课文阅读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c.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3.课堂讨论a.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修辞手法。
b.学生讨论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4.拓展延伸a.学生欣赏秦兵马俑图片,感受艺术魅力。
b.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心中的秦兵马俑。
5.课堂小结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秦兵马俑的短文。
b.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课文《秦兵马俑》2.秦兵马俑图片3.秦兵马俑相关资料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结合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学习态度。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
5.观看一部与秦兵马俑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撰写观后感,要求不少于200字。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内容要真实、客观,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
3.家长需积极配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学生对秦始皇及秦朝的历史背景知识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框架。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和细节的分析仍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
3.学生对于文物、文化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知
1.逐段讲解课文,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述秦兵马俑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3.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详细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拓展相关知识,如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
2.强调秦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责任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我国的历史文化,探索更多的文化宝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通过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壮观的景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秦兵马俑说课稿《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优秀12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2篇《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秦陵兵马俑说课稿篇一欢迎你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我叫唐宇佳,是你们这次参观秦兵马俑的导游,我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较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它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墓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较早发现的一号坑,也是较大的,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
一号坑的左右后来又各发现了兵马俑坑,着就是现在的二号坑、三号坑。
兵马俑是用泥巴烧制的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陪葬品。
秦兵马俑可以说是世界上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让我们站在高处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一队队,排列的十分整齐;如果仔细看,每一个兵马俑的脸型、发型、体型、神态都不一样,反映出古代中国人非常高的智慧水平。
秦兵马俑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自觉的保护它。
同时,我们有责任要保护更多的还没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因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啊!今天的参观就要结束了。
秦兵马俑恭候大驾再次光临。
再见啦,朋友!秦陵兵马俑说课稿篇二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还有点难度。
因为,秦陵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陵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我不但在前一个案例中让学生欣赏了秦陵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录像,还上网搜集了大量的`秦陵兵马俑图片,多次进行筛选。
在教学中,我巧用媒体或单幅,或整组地出示图片:面对气势恢弘的一号坑俯瞰图,学生惊讶其规模宏大;面对用广角镜头拍摄的“鸟瞰”兵马俑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词语,并马上想到了它的近义词“俯视”;而较后一组图片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陵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小学五年级语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秦始皇兵马俑》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一一、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壮观”、“栩栩如生”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⑵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释题,课件导入,初步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初读课文,加深印象;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切实感悟秦佣的特点。
(重点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加深印象;学习余下的课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整体理解课文,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读写结合,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能审清题意,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新词。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2、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营造氛围,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体验文本、自主学习,从而能切实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
1、导入:中国有一个奇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知道吗?板书:世界第八大奇迹提问:秦始皇是谁?兵马俑又指什么?2、师:围绕这个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引入: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为何会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去领略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与壮观。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doc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秦兵马俑》教案(一)一、教材简说《秦兵马俑》是人教版义教课程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信息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三、预设流程流程说明:本教学设计以放学生独立走入文本——以原有认知经验为基础,结合自己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资料自读发现、自读体悟、自读品味,相互合作为主,老师只在学生探读疑难处、读悟重点处和读品关键处给予引导与点拨。
一、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
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
从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入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
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出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
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
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入,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
可用生字片了解并巩固识认。
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与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篇一:秦兵马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秦兵马俑》。
首先允许我来汇报我对这篇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既是一个美妙的文本,文美、物美,也是很有挑战性的文本,五年级学生的阅历有限,较长的篇幅,多处的精彩描写,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是给这堂课留下了创造性解读的空间。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为本篇课文的学习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披文得意,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拓展阅读,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点其中第二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我的突破策略是——主题阅读,分享交流,读中感悟,整体渗透四、说教学难点第三点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我的突破策略是——网络阅读,强化体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我将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汇报。
接下来我将汇报简要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我将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是夯实语基。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疏通课文,使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通读课文。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质疑问难,并在同伴互助时尽自己的能力解决部分疑难,从而形成进一步阅读课文的阅读期待。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阅读分享中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成语文素养的提高。
具体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全文的学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这节课的起点就从唤醒已有的认识开始。
首先,出示这样一个填空,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浪花:接着,邀请同学们再次通读全文,在全文着重描写的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三个部分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并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心情。
五年级语文《秦兵马俑》课件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与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秦兵马俑》是五年级语文的一篇重要课文,介绍了中国著 名的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坑和相关历史背景。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文化自信。
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专注力、互动 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和感受,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作品展示
测试与作业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自己的作品,如绘 画、写作等,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
通过随堂测试和布置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多媒体设备
如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设备,用于展示多媒体课 件和播放相关视频。
教学软件
如PPT、电子白板、互动 平台等教学软件,用于辅 助课堂教学和学生互动。
实物模型
如有条件可以展示一些秦 兵马俑的实物模型,让学 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兵马俑 的形象和历史背景。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
课程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 生词和短语,理解 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和历史文化 素养。
了解秦兵马俑的历 史背景、特点和价 值。
课程特色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结合 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 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
通过互动式学习,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
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公开课教案五年级董财虾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只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中国悠久绚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只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中国悠久绚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好。
在陕西临潼,有一支庞大的地下军队,它向我们展示了两千年前秦国征服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追寻历史的足迹,去见识一下这气势磅礴的地下大军吧。
出示课题,齐读。
释题: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二、看录象,创设情景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过渡段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指名读第3自然段,考虑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括了哪些内容?(2)句子前半部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考虑: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画一画,哪些地方表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4、有什么好处?(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使文章内容更具体、生动。
)5、集体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指导课《秦兵马俑》(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抓住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分两部分感受秦兵马俑两方面的特点。
2.感受作者“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品读文章说明、描摹与生动联想相结合的语言特色,从中感受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述有条理地进行介绍、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练习从身材、衣着、动作、神情等方面介绍,写一个俑的造型,并加入联想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作者“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品读文章说明、描摹与生动联想相结合的语言特色,从中感受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述有条理地进行介绍、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积累的新鲜语言,练习从身材、衣着、动作、神情等方面介绍,写一个俑的造型,并加入联想和感受。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所向披靡、举世无双、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成语表达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2.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有人说,要看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就到深圳;要看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就到上海;要看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就到北京;要看中国千年以上的历史,就到──西安。
1974年春,西安临潼的农民在挖一口井,挖出了一个神奇的地下王国;挖出了一个“世界奇迹”。
它就是我国享誉世界、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
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兵马俑,一起去领略拥有“世界第八奇迹”美誉的那震撼人心的“威武之师”。
再读题:秦兵马俑(二) 初读感知,理清顺序。
1.课文是怎么描绘秦兵马俑的呢?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它找出来。
(1)交流、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2)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
这就叫“承上启下”。
像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清课文层次,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哪些自然段分别表现了这些特点呢?(第二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的特点,第四至八自然段写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抓住关键词语。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4.你能感受到课文文的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吗?(感知“先总体介绍,形成总体印象;再具体介绍,丰富感受;最后总体回顾,抒发情感”也就是“总—分—总”的表达顺序)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感悟“规模宏大”,体会“表达方法”。
1.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方法。
2.汇报、交流,出示句子。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3.学习写法:(1)如果我们把这部分改成: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很大,足有两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坑内兵马俑数量很多,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很长,南北很宽,总面积也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
你有怎样的感受?教师小结:列数字能够增加准确性。
(板书:列数字)教师引读,学生边读边感受列数字带来的事物特点的准确性。
(2)我们把这部分改成: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和原文相比,你有怎样的发现?文中的“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这部分有怎样的作用?我们的教室大约20平方米,你能计算一下三个俑坑总面积相当于我们多少个教室吗?有怎样的感受?教师小结:作比较使介绍的事物特点更形象具体。
(板书:作比较)教师引读,学生边读边感受作比较带来的事物特点的形象性具体性。
(3)我们把这部分再次改成: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你一定发现少了对1号坑的介绍,作者为什么要在原文中介绍三个俑坑中的一号坑?教师小结: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很能说明事物的特点。
(板书:举例子)教师引读:学生边读边感受有举例子对于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
(4)总结:看来恰当地使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更能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再次读好这部分介绍。
4.出示句子,齐读: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2)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3)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5.引导学生归纳:(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主要表现在:(1)占地面积大;(2)兵马俑数量多;(3)军阵排列有序。
(2)引导学生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
)6.秦兵马俑规模如此宏大,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齐读):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四)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感受语言特色。
过渡: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正踏着激越的鼓点,穿过历史的硝烟,迈着铿锵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接触,继续欣赏他们的类型与个性。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2.实际上,兵马俑的类型比文中介绍的还要多,如除高级军吏俑外,还有中级、低级军吏俑等,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3.重点学习将军俑。
(1)过渡:人常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
”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出示图片)(2)文章是怎样描写这位将军的呢?(出示文字)引读。
(3)创设情境:你读得栩栩如生,仿佛你就是那位将军。
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位将军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小结学法: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体型、装束、动作、神态,由此展开丰富联想,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站在了我们眼前。
看来,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的写法会使描写的对象形象更具体生动,内容也更加充实,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带着这样的理解与感悟再次读好描写将军俑的句子。
(板书:观察想象)4.指导自学。
(1)过渡: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那么,将军手下的神兵是什么样子的,各自具有怎样的个性呢?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俑,介绍一下。
(2)汇报、交流。
(出示图片,以述促读)教师相机评点:武士俑:威武凝重、训练有素、高大威猛、英勇善战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箭术高超马俑:跃跃欲试(3)小结:你会将他们的身份弄混吗?(这就叫“个性鲜明”)5.有了观察,有了想象,有了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秦朝大军浩浩荡荡,所向披靡,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宏大场面,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齐读)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6.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举出来,而是选择重点的向我们介绍。
默读第八自然段,看看你能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1)交流:(排比句、先写神态,后是作者的联想、有省略号)①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这是用了什么写法?②再看,作者在每一分句中,不仅描写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神态),还写出了自己的想象,把每个兵马俑的神态都写得非常生动具体。
③引读。
④我们发现句中有个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模仿作者的这种写法,展开想象的翅膀,也来用“有的……好像……”句式写出我们眼中的兵马俑,把文中的“……”变成几句话。
(2)交流欣赏:谁来说一说。
(预设)有的严阵以待,好像准备随时发起冲锋,消灭敌人。
有的紧握戈矛,好像暗下决心,一定要横扫六国,统一华夏。
有的眼含泪水,好像在为死去的战友送别祈祷。
有的神情庄重,好像在思考如何取得战斗的胜利。
有的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有的微微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对这场战役已经胸有成竹。
有的目光炯炯,脸带微笑,好像看到了远方的战友凯旋归来有的微闭双目,好像在养精蓄锐,作好下一场战斗的准备。
……(3)小结:同学们,既会观察又会想象、描述,真棒!把他们几个说的句子合起来也就形成了一组排比句。
7.我们看看这些图片(课件出示),一眼看感觉都差不多,但你仔细看发现怎样(都不一样)每个都有每个的样子啊,近八千个啊!真是千人千面、万人万面。
走近兵马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
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情感升华,拓展练笔。
1.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
2.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