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谈到解构主义,我们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
我们都了解了,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模式入手,将对作品的意义及其内涵或价值上的研究,转向了意义之所以产生的结构,很快就从欧洲风靡到了美国。
但在1966年的霍普金斯讨论会上,德里达发表了一篇名为《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的嬉戏》,率先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刀,揭开了解构主义的序幕。
而曾经的结构主义者,如拉康、福柯等人也认识到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在文学批评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结构主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构主义。
罗兰·巴特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早年是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粉丝,并为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符号帝国,但是后来受到德里达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解构主义色彩。
让一伊夫·塔迪埃所说“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这位杰出作家大概代表了法国批评界和语言学界几乎所有貌似现代派的思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他并非总是第一个提出某种思想,然而他总是以其深刻性很快成为该思想方面的旗手。
”所以有人戏称他为“变色龙”。
(但是我认为罗兰·巴特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墙头草,因为他的转变发生在他瞧见了结构主义的弊端之后,也就是说,这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进一步思考)符号学研究的扩展或许将引导我们去研究系列性的而不只是对立性的聚合关系或许不可能消除这些关系,因为并不肯定,在研究涉及质料和用法两个方面的复杂对象时,我们是否仍能在两极成分之间的选择中,或在一个标记和一个零度的对立中,使意义起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二元选择结构是最有争议的问题。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在1970年出版的《s/z》是巴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
?据说,某些佛教徒依恃苦修,最终乃在芥子内见须弥。
这恰是初期叙事分析家的意图所在在单一的结构中,见出世间的全部故事曾有的量,一如恒河沙数他们盘算着,我们应从每个故事中,抽离出它特有的模型,然后经由众模型,导引出一个包纳万有的大叙事结构,为了检核,再反转来,把这大结构施用于随便哪个叙事。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3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符号学家,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阵亡,后随母亲移居巴黎。
由于巴特自幼受母亲影响很大,这也导致他的独身和同性恋倾向。
中学毕业前夕,他因得了当时很致命的肺结核而不得不中断学业,这阻碍了他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从1947年开始,巴特在加缪的介绍下为《战斗报》撰稿,他的学术生涯从此开始。
1952年巴特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在外交部文化关系处负责对外教学工作,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1976年在福柯的推荐下,巴特以学士学位申请到了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的教授资格。
1980巴特年不幸死于车祸。
他的主要著述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学》(1957)、《论拉辛》(1963)、《符号学原理》(1964)、《批评与真实》(1966)、《S/Z》(1970)、《批评论文选》(1972)、《文本的快乐》(1973)、《恋人絮语》(1977)等。
罗兰·巴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思想立场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又明显转到了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去。
《写作的零度》一书是巴特的成名作,在此,他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
所谓“零度”写作也就是以存在主义大师加缪为代表的风格,体现为“中性的”,“非感情化”,回避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意向性,也就是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
这正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
然而,巴特在论述零度写作的过程中,又对其加以批判。
实际上,这些创作仍然是形式追求的一种,最终成了自己所创作的神话的奴隶。
在巴特看来,作者创作要用一定的文体形式组织起来的言语来表达,言语与文体从两个维度制约了作者的创作,它们共同为作家勾勒出作品的自然属性,因此写作不只是作者的个人行为,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与自己的过去密切联系的表达方式。
罗兰巴特语录
罗兰巴特语录1.眼泪的存在是为了*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2.一方面,我相信自己对你的了解超过其他任何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意识到你的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探寻这一事实。
换一种说法“我无法了解你”的意思是“我将永远无法知道你究竟怎样看我。
”我摸不透你的底,因为我不知道你是怎样摸我的底的。
《恋人絮语》3.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
思念远方的情人从根本上就意味着恋人的位置与他情人的位置无法相互取代;这就是说: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
《恋人絮语》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斯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其代表作品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1957)、《符号学基捶(1965)、《批评与真理》(1966)等。
人物简介: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
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其符号学著作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他概括出文本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
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很深。
恋人絮语
据说罗兰·巴特是最有女人缘的。
特别是对那些极富智性美的女人,比如克里斯蒂娃和苏珊·桑塔格。
他优雅而从容的微笑,似乎具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这种魅力甚至使他那些应该很遥远的理论都显出了一种触手可及的亲切。
所以,罗兰·巴特,是我唯一可以用“喜欢”这个词的大师。
当然,玛格丽特·杜拉对他略有微词,这个一生都充满激情地关注男女两性间情欲和对抗的极端而尖锐的女作家表示,她不认为同性恋者巴特能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因此,《恋人絮语》显然是谵妄和虚无的,同样也是空洞的。
事实上,在下这个判断之前,杜拉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罗兰·巴特是个没有界限的身体。
就像他的那些文字,纤细、轻盈,藤蔓一样四处漫溢,但每个触须都保留着极端的敏感,而且,充满诱惑──这种文字从来不是可以界定的,也很难确定它将漫游向何方,然而,它无孔不入。
巴特其实是翩若惊鸿的那种另类大师。
巴特的身体是暧昧的,他滑出了传统的性别分界;巴特的事业也是奇特的,他似乎可以随意穿越学院的那道又高又坚固的围墙;至于巴特的著作,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说法,“书店越来越辩不清哪儿是文学理论部分,哪儿是软色情书架,哪儿是罗兰·巴特的后期著作,哪儿是杰基·柯林丝的最新小说”;甚至他的名字,有时出现在《泰凯尔》这样最先锋的学术刊物上,有时也会在巴黎最流行的时尚杂志上露面,比如《elle》……所以,在我们这个爱情话语逐渐耗损的时代,罗兰·巴特又回到了爱情,难怪《花花公子》会欢呼:“由于《恋人絮语》这样的书,爱的春天又将返回。
”热恋中的人怎样说话?那些处于高热状态:神神叨叨,罗里罗嗦,言不及义,颠三倒四的情人们,那些眼睛会发光,神情大起大落,喜怒无常的恋人们,他们怎样表达和释放内心的狂热火焰?巴特在此设置了一种舞台似的场景,一幕幕无头无尾的片段(一句喃喃自语,一种神情,一个眼光,一样道具,或者是某种身体动作,某个细节,某种独自沉浸、与世隔绝的心境,以及某个常用词……)纷纷上演,随意涌现,堆放,随意蔓延,分叉,逗引出文化经典中被忽略的细枝末节──在罗兰·巴特之前,有谁关注过当维特的手指偶然碰到夏洛蒂的手指,这种身体接触带来的“咀嚼意义的快感”和它的微妙隐秘的“符号迹象”?有谁搜寻过对恋人的赞叹“真可爱”背后复杂的欲望和空乏的字眼之间的冲突?──然后无声无息的消失。
《我执》笔记
不觌私觌觌体觌见觌武
孙觌1081年-1169年宋朝著名文学家尤其擅长写四六骈文,与洪迈周必大汪藻等并称政治上右倾,力主宋金和谈,曾为宋主起草降表,对敌国多有献媚之词,为时人所不齿,其文虽名噪一时但文因人废文学史上再不见孙觌其人
看来水镜鉴人的心灵
被他乱以他语
咀嚼那些令人肝肠寸断的表征
我们都曾经历,面对他人的苦苦追问而默不作声,对他身受的折磨视若无睹。在这种情况底下,我们扮演了上帝或者命运的力量,将对方抛进了被遗弃的处境。不妨抄袭并且改装存在主义的名言:恋人是被投掷的存在。
被投掷于此世,一片虚无,人类遂开始探问存在的意义,却发现回应的只有沉默。更甚的是,我们甚至搞不清楚提问的方向,以及陈构问题的方法。于是一番挣扎得来的解答莫非是自己的想象。所谓人生在世的意义,其实都是假设。
但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吸引住了自己
罗兰巴特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少年维特自杀的那一瞬间,本来大可以选择放弃对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死亡(可见这是个多么庄严的时刻)。
满心疑虑,不知何所寄
情形一如人神之间的灵契体验
释迦牟尼总爱以树取喻
即起即灭的情绪
人不应该为自己拥有的东西骄傲,更不应该为自己未曾有过的东西狂妄,因为那是虚幻的。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里的这一句:“喜乐将因哀病而佝偻,当汝返归尘土,吾将为汝披发,吾将披上狮皮漂泊旷野。”
世情之变,谁可料计?
在我们这个“实时霸权”的时代里,一个人要是失去联络一天,大概就能当作失踪人口了。
我执
如果一个人受过严格的文学理论训练,对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是为了补偿自己对女人的亏欠这种说法,应该是要嗤之以鼻的。因为根据理论提供的常识,作者的实际生活和他笔下的作品不可能有这么简单直接的关系。假如有关系的话,那也是可疑可议的。
70后必读的70本书
46.《亦舒文集 亦舒文集》亦舒著 亦舒文集 专栏时代的精品,可以在内地一些女写手上看到偷技. 47.《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百年孤独 被过分仿写的一本书,可以跳过去看《霍乱时期的爱情》. 48.《博尔赫斯文集 博尔赫斯文集》[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著 博尔赫斯文集 30岁时,他的文笔还那么差,可是,他后来却写了不可思议的小说. 49.《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罗曼罗兰著 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 再也不会花这么长时间看一个人的成长史了. 50.《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法国]M普鲁斯特著 追忆逝水年华 看了一部分反正,它也只有一部分得到龚古尔奖. 51.《局外人 局外人》[法国]阿尔贝加缪著 局外人 哲学小说化,法国也是一流的. 52.《情人 情人》[法国]杜拉斯著 情人 身体先于心灵成熟,法国人才能写的主题. 53.《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英国]劳伦斯著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因为没有黄书可看,它被人说成黄书. 54.《1984 1984》[英国]乔治奥威尔著 1984 政治辩论中最经常引用的书. 55.《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美国]杰克伦敦著 野性的呼唤 杰克伦敦的前世是一只狗,不然他不可能那么了解狗. 56.《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 老人与海 辞去公职前夜又看了一遍,很造作但真的有慰心灵. 57.《喧哗与躁动 喧哗与躁动》[美国]威廉福克纳著 喧哗与躁动 此后,写疯子成了小说一大恶俗. 58.《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塞林格著 麦田里的守望者 很想有个可爱的小妹妹. 59.《在路上 在路上》[美国]杰克凯鲁亚克著 在路上 游游荡荡,一种我们失去的本能. 60.《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FS菲茨杰拉德著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的老婆为了怕他离开,竟然声称他的阳具太小,了不起的人因此受了一些惊吓. 61.《第22条军规 第22条军规》[美国]约瑟夫海勒著 条军规 黑色幽默是一定学会的. 62.《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苏联]帕斯捷尔纳克著 日瓦戈医生 苦难对于俄国人来说,好像总变成了良药. 63.《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卡尔维诺著 看不见的城市 它使我相信小说可以进化,我有4种版本. 64.《城堡 城堡》[捷克]弗朗克卡夫卡著 城堡 卡夫卡的叙事像机器一样冷漠而精确. 65.《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关于一份悔过书可以演化成一部小说,真正的小说大国应该在哪里? 66.《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英国]柯南道尔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 天天追看卡通《名侦探柯南》,可以弥补没有看全这部书. 67.《雪国 雪国》[日本]川端康成著 雪国
5本经典情书书单
5本经典情书书单520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有看过情书吗?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5本经典情书书单,供大家参考。
01、《致D:情史》安德烈·高兹豆瓣评分:8.5 (6839人评价)这个女人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收到了这封情书。
写情书的是陪伴她长达58年的丈夫——著名哲学家高兹。
在这封长信里,他告诉了妻子,在共同走过58个年头后,所有他想说的话,以及“我们都不愿意在对方去了以后,一个人继续孤独地活下去”。
所以在写完这封情书后,高兹便与重病的妻子双双自杀,以一种惨烈又深情的方式,一起离开了人世。
这本薄薄的小书,只有74页。
作为一本书,它是单薄的,但作为最后一封生命最后时刻,对爱人的真诚告白,它是厚重的。
小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他们的爱情中。
即使合上了这本纯白色的小书,高兹对妻子发自肺腑的诉说,还徘徊在小编的脑海里。
小编也慢慢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那就是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强烈的共鸣。
02、《卿卿如晤》C.S.路易斯豆瓣评分:8.7 (701人评价)这是一本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作品。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曾任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文学教授的C.S.路易斯,悼念亡妻的手记。
路易斯在58岁的时候遇到了人生的真爱,一位身患绝症的单亲妈妈,但绝症阻挡不了爱情,路易斯勇敢地和她结婚,并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爱情来得太汹涌,以至于死亡来临时,路易斯根本承受不了。
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他写下了这本真实、感人的心灵记录。
在书中,他深刻探讨了生与死、失去和重建这个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母题;也对自己的悲恸进行了坦率、真诚的内省。
最终他从内心生长出平和的、可以对抗死亡的力量,坦然接受了妻子的去世。
这种和解不是无奈地妥协,而是正视了爱情——对爱情的哀悼越少,就离爱情越近。
小编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既被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情虐得死去活来,又羡慕这对灵魂知己,也深深明白了路易斯为什么会在58岁的年纪,冲动地去爱。
解构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
解构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导语: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是一本非常奇妙的书,他表述的方式不是系统的,而是解构的罗兰巴特《恋人絮语》读书笔记一我很孤独。
孤独了好多年。
这么漫长的孤独,让我最后都模糊了对孤独的感觉——就如同结婚多年的夫妻,连对方哪颗痣长在哪里都一清二楚一样。
随之而来的,则不是恐慌而是一种比黑夜还要沉静的安宁。
这种安宁从脑海中出发,流向遍布我全身的血管,流向我生命中每一个晨曦,每一个日暮,每一个无眠或者甘甜的睡眠中,我正感到孤独如同X光照不出来的隐形肿瘤,长在我的身体里。
正因为它的陪伴,我却也不孤独了。
当孤独被看成了枕边的泰迪熊,被分解为如同吃饭走路呼吸那样基本的生命动作的时候,我就开始坦然地从镜子里和我长相丝毫不差的孤独。
我颦眉,微笑的酒窝,我歪着头,我好奇地打量着它,我是不是该感谢它这么多年来对我的不离不弃?如今孤独成了百货商店里的最低折扣的商品,如同瘟疫,如同路灯下低头走着的流浪小猫,没有人愿意把它抱在怀里。
人们在一起唱歌,哪怕唱的那些歌词并不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人们手牵着手在午后的街道,大包小包的样子,哪怕那些购买来的物品不久之后就变成废品收购站的垃圾;爱情不一定需要感情作为基础,不一定需要感觉作为铺垫,不一定需要天长地久的承诺;爱情,也许是我未曾真正体验过那种激动人心的滋味吧,就和天上的星座一样,遥遥挂在一个数不清要跨多少台阶才能摘到的神话。
孤独出现在每一个商场向上的电梯上,孤独和我形影相随走在街道上,它紧紧握着我的手,犹如我紧紧抿着的嘴唇,孤独告诉我别怕孤独。
天飘起了小雨,如同蛋糕上那薄薄的一层椰蓉,雨滴和皮肤相遇,湿润了;雨滴和地面相遇,画出了楼宇的轮廓;雨滴和阳光相遇,蒸发了。
雨陪伴我一段路,我似乎是哭了,但是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反正在泪水混在雨水中,分不出谁是谁,正如我和孤独的关系——或许我,就是孤独。
那个和我不同*别的人类,在斑马线的对面,等待红灯的结束。
我在马路的这边,等待他看到我的一瞬间。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1.卡夫卡所有的名言1、我喜欢作坊里的工作。
刨花的气味,锯子的吟唱,锤子的敲打声,这一切都让我着迷。
2、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
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
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
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3、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
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
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
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4、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
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
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
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5、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
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6、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
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
……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
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8、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
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
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
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
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
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其实也是一部侦探小说。
罗兰·巴尔特的《恋人絮语》——一个改变我们世界观的文本
103㊀罗兰 巴尔特的«恋人絮语»①一个改变我们世界观的文本李勇华摘㊀要:如果把«作者之死»和«从作品到文本»看作巴尔特Ⅱ期的话,在那之前的 叙事结构分析 则是巴尔特Ⅰ期,在那之后的«罗兰 巴尔特自述»«恋爱絮语»和«明室»等则可视为巴尔特Ⅲ期.巴尔特Ⅰ期和Ⅱ期之间有个世界观认识上的断层.主客二元论在巴尔特Ⅱ期遭到否定,巴尔特Ⅲ期则明确了巴尔特Ⅱ期在否定主客二元论之后具体开拓出什么样的世界观.巴尔特最终所到达的世界观和目前日本国内引领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的第三项理论相同,即主体㊁客体和客体本身这三项所构成的世界观.通过精读«恋爱絮语»来解释这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关键词:恋爱絮语㊀主客二元论㊀第三项理论㊀认识论转变①㊀一1974年到1975年,巴尔特在法国高等研究院开设了一门名为 恋爱话语 的课程.«恋爱絮语»是这门课程的讲义整理,1977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版发行了15000册,很快售罄,后来又加印多次,学术著作能够如此畅销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恋爱絮语»畅销的原因可能和村上春树的小说一样,并不是作品通俗易懂,而是很难读懂.因为阅读这样的作品需要我们抛弃像反映论那样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恋人絮语»是晚期巴尔特三部作之一,处①本文中的引用由笔者从日译本ɛ恋愛のディスクール 断章ɑ(三好郁朗訳,みすず書房,1980年)转译而成,同时参考了英译本AL o v e r sD i s c o u r s eF r a g m e n t s (t r a n s l a t e d b y R i c h a r d H o w a r d ,V I N T A G E B O O K S ,1978年),引用文后括弧里的数字即为日译本的页码.104㊀于«罗兰 巴尔特自述»(怀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原著初版1975年)和«明室»(赵克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原著初版1980年)之间.目前世界上的巴尔特研究把巴尔特分为理论家巴尔特和作家巴尔特.大家熟知的 作者之死 是理论家巴尔特,而这三部作的巴尔特则是作家巴尔特 准确地说应该是 小说家 巴尔特.现在受到评价的是作家巴尔特,而理论家巴尔特和很多曾经流行过的理论一样被认为已经很过时了.①但是笔者认为,理论家巴尔特不但没有过时,对整个巴尔特的研究需要从零开始,从改变陈旧的世界观开始,或者应该说巴尔特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因为大家都在巴尔特理论自身所需要的阅读方法之外阅读了巴尔特.世界上所谓最为先进的巴尔特研究无非已经详细地研究了包括«恋爱絮语»在内的晚期巴尔特而已,而中国的巴尔特研究主流却还停留在巴尔特初期.巴尔特的弟子㊁也曾是巴尔特的同事安托瓦纳 贡巴尼翁认为巴尔特晚期三部作品不仅仅是巴尔特所要写的 小说 ,也是巴尔特为了他要写的 小说 所做的理论上的阐述.贡巴尼翁的观点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贡巴尼翁并不能够论证他的观点,并且说清巴尔特到底要写什么样的 小说 .因为,贡巴尼翁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巴尔特的这些作品需要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他只是把巴尔特所说的内容用他自身的语言整理了一遍而已.贡巴尼翁对晚期巴尔特的研究极为详细,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批判并否定巴尔特,从而开拓出一个不同于巴尔特的文学研究道路.②二简单说来,巴尔特的«恋人絮语»无法在原有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中得到确切的理解,对此我们先来看看巴尔特所理解的 真实 (v e r i té)这个情境③就能有所明白.常常会有这样的颠倒.世人认①②③具体参照日本石川美子的ɛロラン バルトɑ(中央新書,2015年)和美国的乔纳森 卡勒在新版«罗兰 巴特»(陆赟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原著初版于1983年,再版于2002年)中增补的最后一章.具体参照贡巴尼翁的«理论的幽灵»(吴泓缈㊁汪捷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原著出版1998年),’ロラン バルトの‹小説›」(ɛロラン バルトの遺産ɑ石川美子㊁中地義和訳,みすず書房,2008年.2001年,贡巴尼翁在法国诺曼底召开的 架空的书,想象的书 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过该论文),«反现代派»(郭宏安译,三联书店,2009年.原著初版于2005年)巴尔特的«恋人絮语»应该按照原文的题目F r a g m e n t s d`u nd i s c o u r sa m o u r e u x翻译成«恋爱话语的几个断章».话语是福柯理论著作的核心术语,应该说巴尔特是有意识地回应福柯的理论,才在«恋人絮语»中使用了 话语 并且定义了巴尔特自己所理解的 话语 .巴尔特认为 话语 由 情境 (f i g u r e)构成.对于 情境 ,巴尔特说: 在每个情境的底部都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往往是未知之物(或许是无意识之物?).这个句子在恋爱主体的意义表现组织里有其用法.这个母句(这里只是这样假设而已)总不会很饱和,也不会传达完整的信息(9). 未知之物 母句 等只有在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中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对此正文中还会做具体分析.另外,晚期巴尔特受到雅克 拉康的精神分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或许应该说巴尔特有意识地回应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恋人絮语»中,巴尔特频繁使用了 想象界 ,虽然没有使用 象征界 这个词语,但是和象征界 相关的内容已经作为问题得到了详细分析,并且巴尔特他自己所获得的世界观中通过恋爱行为提出了他自己所理解的由 理想界 象征界 和 现实界 形成的三界拓扑关系.这个三界拓扑关系在后来的«小说的准备»(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原著初版于2003年)的讲座中通过书写行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当时的福柯以及拉康如何回应巴尔特的,以及后来福柯的研究者和拉康的研究者又是如何来回应巴尔特的,这些都是今后再重读20世纪60年代来自法国的文学理论风暴时不可回避的一个主要问题.105㊀为是 客观的 ,我认为是假的.世人所说的狂乱㊁幻觉㊁错误,我倒认为这些都是真实.奇妙的是真实感总是在错觉的最深处.错觉去除一切雕饰,就像基本金属那样,纯粹到再也不能纯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金属再发生变质 真实不是真理.只有在与错觉的关联中才有真实.置身于真实,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了.反叛一切,并且在得到无限的肯定时, 错觉 就成了真实.(总之,在狂热的恋爱中才会有真正的真实的断片)客观存在的对象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在错觉的深处怎么可能有真实?这样的文字如果略过不去阅读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无法阅读了.因为整本书里几乎都是这样的内容.比如巴尔特在情境 肯定 (a f f i r m a t i o n )中说: 一直秘密地牵引我的绝非战术.我肯定并且接受出于真伪范畴之外的,成功与失败范畴之外的一切 .从 真伪范畴之外 来看真伪等价,从 成功与失败范畴之外 来看成功和失败等价.这些都无法通过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来解释.在«罗兰 巴尔特自述»中,巴尔特就已经明确地告诉读者他已经实现了认识论上的转变,获得了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一个美国大学生(或许是实证论者,或许是持不同政见者:我不能分辨清楚)在识别主观与自恋,就像不言而喻那样.他大概在想,主观性在于谈论自己,并在于说自己好话.这是因为他是一对老的词语即一个老的聚合体 主观性/客观性 的受害者.可是今天,主体在他处形成,而 主观性 也可以返回到螺旋形的另一个位置上:被破坏的位置㊁不协调的位置㊁被流放的位置㊁没有锚固的位置.既然 自我 不再是 自己 ,为什么我不可以谈论 自我 呢?(怀宇译«罗兰 巴尔特自述»,242页)不言而喻,主客二元论就是有主体(主观)和客体(客观)构成的世界观.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正确与否完全可以有一个客观存在来判断.但是,在上述引文中,巴尔特认为美国大学生所持有的是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所以是个 受害者 .其实,巴尔特自身曾经也是这种世界观的 受害者 .因为,20世纪50年代的巴尔特一度认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但是在后来理论发展中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巴尔特在提出 作者之死 以及文本概念的时候,他就已经告别了马克思主义,告别了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只是在这个阶段,巴尔特自己对自身认识论上的转变还很模糊.所以表现出来的只是一味地 破坏 .巴尔特认为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统领一个答案的 作者 必须死去. 文本 的特征就是爆炸,像夜空的流星那样,出现后瞬间消失.在这个阶段的巴尔特不承认有一个客观存在可以判断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正确还是错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完全是 无政府主义 式的,不承认 作者 对文本的最终解释.代之 作者之死 是 读者的诞106㊀生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读者可以随意去解读文本,读者的解读应该像流星那样瞬间消失.①如果严格遵照巴尔特所提出的文本理论的话,不但无法阅读文学作品,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也不得不停止.事实上中国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似乎没有因为巴尔特的文本理论而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从侧面表明了巴尔特理论在中国没有得到确切的理解.巴尔特也因为自己提出的 作者之死 和文本理论一度告别了文学,转向了符号学研究,但是晚期巴尔特又找到了研究文学的方法.«罗兰 巴尔特自述»前后的巴尔特不再像 作者之死 以及提出文本概念的时候那样只是一味地 破坏 ,而是 建设 ,对 文学 充满从未有过的热情.这是因为巴尔特对自己所获得的新的世界观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巴尔特始终没有用一个词语来表述他所获得的新的世界观是什么.笔者认为巴尔特所获的新的世界观就是日本学者田中实所说的 第三项 理论.这个世界观不是主体和客体构成的二元论,而是由主体㊁客体和客体本身所构成的三元论.客体本身存在,但是我们无法把握到.我们把握到的只是主体通过自己的语言所构成的客体,也可以叫作客体世界.因为,客体本身我们把握不到,所以客体本身不可能像二元论中的客观存在那样可以作为判断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世界正确还是错误.比如,在具体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所谓的意义都是主体通过阅读行为赋予主体自身的.字里行间没有什么意义,靠近纸张仔细看的话都是油墨留在纸张上的物质性的痕迹而已.用索绪尔语言学的概念来说,油墨的痕迹倒映在主体视网膜上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就是 能指 .主体在阅读行为中赋予 能指 的意义就是 所指 ,一系列的 所指 形成构成了 本文 .田中实的 本文 概念发展了巴尔特的文本概念,对于晚期巴尔特来说文本也就是 本文 . 本文 不是主客二元论中的概念,而是以把握不到的 第三项 为前提的世界观里的概念. 本文 就是主体通过自己的语言所把握到的客体,没有什么可以来衡量这个客体对还是错.我们在反复的阅读中,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能指 和 所指之间发生了分离和结合.主体其所把握到的客体和无法把握到的客体自身的关系中不断地得到否定,主体只有被否定,主体才有改变自己的可能,人生才会因为文学而改变.对于主体而言,越是能够改变人生的文学作品才越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②三晚期巴尔特所到达的世界观就是田中实①②参照«作者的死亡»和«从作品到文本».前者收录于«罗兰 巴特随笔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作者的死亡»于1967年在美国第一次公开发表(石川美子ɛロラン バルトɑ,78页).中国国内的«从作品到文本»有杨扬译㊁蒋瑞华校和杨庭曦译㊁周韵㊁周宪校这两个译本,分别刊登于«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10月)和«外国美学»(2012年5月).«从作品到文本»第一次在法国公开发表是1971年.这里不能一一罗列有关田中实的 第三项 理论的论文,只能先简单地对田中实的 第三项 理论做简单的介绍.田中实在ɛ小説の力ɑ(大修館書店,1996年)之后的二十多年通过具体的 近代小说 阅读获得的 第三项 理论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通过 第三项 理论可以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地平.田中实自己除了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学㊁巴尔特的文本理论之外,还通过大森庄藏的哲学㊁村上春树的文学理论以及阿赖耶识等展开了他的 第三项 理论研究.在目前的日本,引领着日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就是田中实的 第三项 理论.107㊀所说的 第三项 理论.巴尔特的«恋爱絮语»可以看作是一本诠释 第三项 理论的著作.这本书如果是贡巴尼翁所说的 小说 的话,那么这本 小说 所要解释的也是 第三项 理论这样的世界观.以下具体通过巴尔特对几个情境的解释做进一步论证.(1) 不在(a b s e n c e ) .面对不在的人,有关不在的话语在不断地重复.这实在是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个人作为指示对象虽然不存在,但是作为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却存在.二者之间是个非常奇怪的扭曲关系,从这里产生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现在.我被夹在指示行为的时间和言内行为的时间之间而动弹不得.你虽然离开了(因此我才会悲叹),但是你又在这里(所以我才会对你说话).这个时候我知道现在这个困难的时间是不含有任何杂物的一个苦闷.所谓的指示对象就是主客二元论中的客观存在的对象,如果是指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死了的话,那么就从这个物质世界上彻底消失了.但是, 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 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只要言内行为存在,或者说因为来自主体的言内行为,恋爱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作为 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 就存在,不管恋爱主体所爱的那个人是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已经从这个物质世界永远消失.用 第三项 理论来讲 言内行为的接受对象 就是 第三项 ,即客体本身.对于恋爱主体来说,恋人虽然作为 指示对象 不在眼前,但是只要恋爱主体还爱着恋人,那么恋人就作为爱的接受对象,即客体本身 出现 在恋爱主体的眼前.对于主体来说,最为痛苦的就是两种世界观之间形成的扭曲关系.言内行为是 语言论转向 之后的一个重要术语.所谓语言论的转向,不只是指一切都是语言的编织物,还要考虑语言编织物到底和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理解的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很多人回避了原有的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但是只是回避不能彻底实现 语言论转向 ,也不能彻底改变学术研究的现状. 语言论转向 需要我们像巴尔特和田中实那样开辟新的认识论,即世界分为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客体)和主体所把握不到但又存在的世界(客体本身).因此, 语言论转向 就是从一个认识论向另一个认识论的转变.因为没有把认识论上的转变作为主要问题来考虑,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一度盛行之后又衰落,现在则完全进入了理论退潮的时代.我们再回到情境 不在 .巴尔特在这个情境的结尾谈到一个禅宗公案,大概的内容是这样:师文把弟子摁在水缸里,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让弟子露出水面,以此告诉弟子只有你在需要空气那样需要的真理才是真理.巴尔特接着说: 只有通过在水里的窒息状态才能够重构 真理 ,准备 棘手到难以处理的 爱. 所谓对 真理 的重构不是在原有的世界观里的重构,而是在新的世界观里的构成.爱 棘手到难以处理 ,也是因为恋爱行为让恋爱主体认识到一个主体无法把握但又存在的客体本身.108㊀(2) 无定所(a t o p o s) .我所爱的那个人,迷惑我的那个人是无定所.我无法对其分类.那个人就是 唯一 ,只有特别的 印象 和我特别的欲望相呼应,这可谓奇迹.那个人才是我真实的情境,不可以用陈词滥调来理解(以及其他一些人的真实).无定所的那个人摇动语言,我们无法对那个人叙说什么,关于那个人无法去谈论;一切形容词都是谎言,都会带来痛苦并犯下错误,那个人成了我们难以处理的东西,是无法形容的存在(这才是 无定所的真正意思).无定所 可以看作 第三项 这个客体本身的一个特征. 无定所 并非意味着在一个看得见的空间里飘忽不定,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对 无定所 无法分类,不是说在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里无法理解非主客二元论世界观的东西;就是在以 第三项 为前提的世界观里,我们也无法把握存在又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对恋爱主体而言,只有把主体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作为前提,也就是主体在和客体本身的关系中来理解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作为其理解的结果的 印象(i m a g e) 才具有独特性,才可能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陈词滥调,并且彻底甩开包围在主体周围的陈词滥调.对于恋爱主体来说那个人的特征是 无法形容 ,所以恋爱主体才要不断地抵制那些来自主体用来形容他者的 记叙㊁定义和语言 .尽管那个人 无法形容 ,恋爱主体还是在不断地尝试把握所爱的那个人,用自身的语言来描述那个人.恋爱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对象就是 印象 .在这个 印象 上,痛苦和快乐同时存在.痛苦是因为 印象 永远被无定所 的客体本身所否定;快乐是因为 印象 在被否定中能够意识到但又无法言说的一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 九月的某个早晨,阳光灿烂,我出去购物.那天早晨,巴黎真是太精彩了. 恋爱主体因为一个奇妙的逻辑能 整个 (就像感受秋天的巴黎那样)地去感受对方.这个 整个 里总有令人不足的地方,但是又说不出不足到底是什么. 因为意识到了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所以才有 整个 地去感受 外在 一切的可能.但是,这种状况下主体还觉得有什么不足,并且又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不足.这是因为在新的世界观里,客体本身无法把握到,但是意识到有主体无法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主体才会有 世界 的一切都属于他/她的感觉.对于主体而言,他/她所把握到的整个 的 世界 ,其实就是主体通过自身的语言所建构的 印象 而已.巴尔特在情境 无定所 的最后谈到恋爱中的两个人关系所具有的独特性就是和恋爱行为中恋爱主体所意识到的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相关.虽然说恋爱行为能够开启一个通向新的世界观的道路,但是很多恋爱主体并没有去把握并坚持相信有一个不同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绝大多数恋爱主体倒是会去轻易地相信某个恋爱故事,模仿他人去约会,去妒忌对方,同时最终也会像他人那样被所爱的对象给抛弃.恋爱着的人应该摒109㊀弃所有的恋爱故事去拥抱无法把握到的那个人.不是通过恋爱故事去合理化恋爱主体对那个人的 印象 ,而是二者都要被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所否定.只有这样,恋爱主体的爱才能存在,爱才能为恋爱主体打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世界.(3) 我爱你(J e t a i m e ) .第一次告白结束后, 我爱你J e t a i m e 这句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看上去很空虚,只能以某种充满迷幻的色彩重复过去的信息(或许不是几个词语所传达的内容).我只能在跟这句话无关的外部重复这句话,向着语言外部彷徨.但是去哪里呢?把 我爱你 这个表述拆开来看就会发现很奇怪.怎么可能一边是 我 一边是 你 ,然后二者之间有个合理的(词汇上)感情结合呢?这样的拆解不管多么符合语言学的理论,所有一次性投放出来的内容都会因为这个拆解行为而被歪曲.没有人不会注意到这个事情.爱(这个句子)不是不定形的存在(除了元语言上的人为的操作).这个句子在发语时,主语和宾语会同时出现.我连续多少天重复J et a i m e ,这也不会变成J e l a i m e (我爱那个人).我抵制那个人所通过的句法,抵制宾语作用和语言活动. 野兽 因为遭到魔法而变得很丑陋 爱 美女 .当然美女不爱野兽.但是,最后美女打开心扉(具体理由就不管了,要说有什么理由的话,那也是因为美女和野兽之间有了对话)面对野兽发出具有魔力的词语. 野兽啊,我爱你 .就在这一瞬间,从竖琴乐声的缝隙中出现一个新的主体.这是个古代故事吗?从语法上来讲 我爱你 (J e t a i m e )这个句子是由主语㊁谓语和宾语构成,但是巴尔特人为主体所爱的那个人不是一个可以拿来拿去的客观存在.如果把人作为客观存在的客体来看待,人完全失去了自由.主体只有放弃并否定对他者的一切理解,他者才能作为他者得到真正的认可.巴尔特认为 我爱你这个句子表达只是主体所能把握到的 你 .语言是主体把握他者,把握世界的一个方法;主体只有突破主体用语言所编织的世界,才能接近主体所爱的那个人.所以,巴尔特说需要 朝着语言外部彷徨 ,接着又说 但是去哪里呢 ,因为哪里都去不了,主体永远只能活在主体自己构建的客体世界里.美女爱野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最终因为美女和野兽之间有了 对话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对于主体来说 我爱你 其实就是主体和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之间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自恋.主体虽然无法突破主体所建构的世界,但是主体可以通过设想主体把握不到的客体本身来不断地否定自己,主体和客体本身之间的对话 因此而可能.没有人会愚蠢到从字面上去理解美女爱野兽,其实 美女爱野兽 讲述的是一个是有110㊀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里所构建的主体和主客二元论中的所构建主体完全不同.我们应该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在美女说出 野兽啊,我爱你 的瞬间竖琴乐声中出现的主体是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 美女爱野兽 不是一个古代故事,只要人类存在,这个故事永不过时.这个故事里充满爱的真谛.四1976年,巴尔特在福柯的推荐下仅以一票之差战胜对手当上了法兰西学院的 文学符号学 讲座教授.巴尔特在开讲讲座上说:语言就是法西斯 ,因为主体不是主体通过语言表达什么,而是语言强迫主体说一些和主体不一致的话.但是,巴尔特后来因为获得了新的世界观,也就是在认识论上发生了转变,却强烈地爱上了语言.在以 第三项为前提的世界观里,语言可以突破语言,通过语言所建构的主体可以得到重构,主体上可以有一个螺旋式的回归.晚期巴尔特想写一本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那样的 小说 ,通过 小说 的书写行为,书写主体在和主体无法把握到的客体本身中否定主体所把握到的客体世界,从而实现普鲁斯特所说的 从作品到人生的逆流 ①,用但丁话来说就是 新生 ②.只有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人生才能彻底得到改变.主体只有找到彻底相对化并否定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主体的人生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对于晚期巴尔特和田中实来说,只有能够改变人生的小说才能称得上 小说 .很多小说和恋爱故事一样,都是人生消费的对象,主体所把握到的世界因为小说或者故事得到合理化.这样的文学作品改变不了人生,或者说改变的只是人生的表层.晚期巴尔特为了书写 小说 ,强调的不是 作者之死 而是 作者的回归 .要注意的是, 作者的回归 不是对曾经提出的 作者之死 的否定,而是 作者之死 的延续和拓展.这些都因为晚期巴尔特在认识论上发生了转变,获得了一个有别于主客二元论的世界观而成为可能.«恋人絮语»中的话语并不是那种见不得人而要去隐藏的东西,和恋爱相关的话语也不是其他话语可以轻易否定的对象,倒是其他话语会因为和恋爱相关的话语给彻底否定,对此还需结合«恋人絮语»以外的文本进行详细分析.总之,比起大家熟知的 作者之死 和提出文本概念时代的巴尔特,晚期巴尔特的革命性更为强烈.巴尔特研究需要重新开始,就像在后殖民主义的文学理论的框架中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之后的文学研究需要重新开始一样.(李勇华,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研究生.)①②バルト’作品からテクストへ」(ɛ物語の構造分析ɑ花輪光訳,みすず書房,1979年.该论文最初公开发表是1971年),100页.参照巴尔特«小说的准备»第一讲.。
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下的《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下的《恋人絮语》作者:俞航来源:《艺苑》2014年第02期【摘要】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他毕身致力于文本理论研究与文本写作实践。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他充分体现了多变与创新的特质。
在《从作品到文本》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解构主义文本观,而《恋人絮语》则是这一文本观指导下的极具实践意义的解构主义文本。
本文试图通过巴特的文本理论来分析其晚期著作《恋人絮语》。
【关键词】罗兰·巴特;文本理论;《恋人絮语》[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一、善变的罗兰·巴特罗兰·巴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是20世纪60年代后法国知识界领衔人物之一。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罗兰·巴特有着一副不断变换的面孔,是一位推陈出新的大师。
“翻开流行于西方学术界的思潮流派的经籍文献索引: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符号学,接受美学,释义学,解构主义……里面总有巴特的一席之地。
马克思、萨特思辨的印痕,布莱希特和索绪尔理论的折射,克里斯蒂娃和索莱方法论的火花,德里达深沉隐晦的年轮,尼采的回声,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变调在巴特笔端融合纷呈。
”[1]1巴特的不落俗套,拒绝固化是他留给我们最大的宝藏。
善变是巴特内在气质上赋予其思想创新的最大动力。
巴特的理论生涯有着两次重要的转变:如果说由马克思主义、神话学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转变是巴特的第一次重大的转变,那么当巴特已经成为公众承认的结构主义大师之时,他又转向了解构主义——这是他的第二次重要转变。
当人们还折服于他在结构主义领域取得的成就时,他已经由可读文本转向了可写文本,把结构主义整个颠倒过来了。
正是善变使他没有在结构帝国里固步自封。
对于巴特而言,结构主义体系已经饱和了,甚至走向僵化,如果抱守结构主义的话,只能将才智创新的发动机削减为工具箱里的工具。
破除这个牢笼,寻找新的理论突破,为才智腾出发展的空间,这或许是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转向解构主义的内在动力。
《半张纸》读后感
《半张纸》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半张纸》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说道,思念远离的恋人是单向的,总是通过呆在原地的那方显示出来,而不是离去的那方。
思念总会在人无所事事之时倾入,离去的人已寻得了解脱,伤痛便付诸于驻足者。
思念冲缓了时间,让时间变得缓慢而黏稠,于是两分钟可以变成两年,一日可成三秋。
读半张纸时,突然就有这种感受。
作者以半张纸为横截面,让普通无常的小纸条凝固所有人事变迁的喜怒哀乐,联结年轻房客的思念与爱。
涂满字迹的小纸片在男主人公眼里却写满了一系列美丽的罗曼史,唤起了他妄图尘封的美丽记忆,因为太美丽,才会痛,因为太美丽才会怕失去。
如果可以让他选择,他可以什么都不要的,他可以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去换她一生平安。
爱情真的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你死我活,最最平淡的才是最最幸福的,只要每天晚上拥着你爱的人入眠,每天清晨枕着他的臂弯醒来便足矣。
可惜的是上天没让他选择,便带走了他的一切。
他的爱丽丝,他那位出生的`孩子……这些,都是他不愿意再想起的事实。
他那么急于搬出这座寓所,还不是为了这段让他一想起便视线模糊的记忆。
原本的原本。
这是件多少让人开心的事啊!为了期待生产期的到来,他甚至去请了岳母过来照料着。
他怎么会想到,这种带着喜悦的等待却等到一个残酷的结局,她怎么可以就这么离自己远去,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斯特林堡笔尖勾勒的哀伤瞬息间如同巨大而无法抗拒的魔力将我拽入深渊,尽管只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描写和叙述,却仿佛能看到故事的一切,从开始,高潮,到结局,从相爱结婚到天人永隔。
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想象,有太多的爱可以品味。
这就是作品的力量。
年轻房客最终拿起淡黄色的半张纸片,亲吻,收藏……这将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纸片,因为小小的半张纸早已蕴含了人间无数苦辣酸甜凝聚了美好的爱。
No93巴特的恋人絮语
No93巴特的恋人絮语法国的罗兰.巴特,大师中的大师,一座语言崇山中挺拔的峻岭。
山高人为峰,适合这位西方文坛显赫大师。
读了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恋人絮语》(下称《絮语》),起得浑身舒服的痒痒。
巴特这样的文字,不需要故事的鱼贯而入,或是几条线索穿梭,也不需要跌宕的情节,甚至不需要连贯和链条,超越了逻辑,按照巴特的语素,表达其特别的文字,我想说是白云般如水一样漂泊在天。
白云如水,漂泊在天,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思想定势。
巴特的恋人絮语,就是如此般随意的抽筋,任意的提取文字之核。
恋人在表达的时候,思想的间歇性,不完整性,飘乎性,对于恋爱的双方,最能表达爱意顶尖之意的,就是这样的语言与文字。
哪怕凝结的气息,到急喘吐词不清,甚至哑口无言,生活现实的恋人絮语,才具有复原意义上的真实和审美。
当然,巴特的《絮语》掺和了大师的思想,爱的思想火花在哲絮上飞扬。
巴特的《絮语》高度神经质发散性的行文,如果到过精神病院,聆听曾经的智者无厘头的自言自语,如果情感强烈,当是巴特式的语言。
孤高、清寡、痴独、零乱、艳闪、拼接、飘移、谵狂,可以说是胡话连篇。
不同于纯粹精神病患者的是,在巴特的笔下,俯拾皆是――刚好与心灵深处某种深深的精神饥渴需要对码。
哪儿都痒,挠什么地方也不对。
心上的痒痒,外皮挠不着地方。
日子过得挺好,说不清心头什么痒。
看了巴特的《絮语》,挠痒在莫名其妙关键的引诱上。
啃骨头,老火汤,顺读巴特的一种体味;绝味鸭掌鸭脖子,逆读巴特的另一种体味;飞流直下,到波光潋滟,挑着读的第三种体味。
读这样的书,是过去读不进去的,如今成了合拍的挠痒痒,这就是过去老农所说,爬得高了,累了,需要山壑邂逅的一缕新风。
老农在那个年代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见过大世面,有过曾经风雅。
过去的过去,是大户人家。
在农村,遇上这样的老农,他的话,对我来说,是当时的巴特式叙说。
对比巴特的《文之悦》,我以为《絮语》翻译的好些。
如果说《絮语》是啃骨头,吸骨髓,那《文之悦》有点嚼腊与咬棉花(与之不同的是,能咀嚼出味)。
《窄门》阅读感想
《窄门》阅读感想很多作家终其一生都在以文学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故事,《窄门》也不例外。
纪德与深爱的表姐结为夫妻,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和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的缺失。
作家逐渐发现自己有恋童倾向,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分离,这对他的婚姻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成为了《窄门》的创作源泉。
或许正因如此,纪德才对这部小说情有独钟,他曾说:“假如我今天死去,我的全部作品将会在《窄门》之后消失;只有《窄门》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窄门”一词源自《路加福音》第十三章:“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因为通往灭亡的路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通往永生的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纪德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这个带有宗教隐喻的词语作为书名,与小说的主题紧密契合。
小说的主人公是杰罗姆(“我”)和表姐阿丽莎,故事围绕着他们曲折而无果的爱情展开。
尽管两人彼此相爱,但由于家庭变故、亲人遭遇以及心中的信仰等原因,他们的爱情始终未能走向圆满。
尤其是阿丽莎,为了成就杰罗姆的人生,她一直躲避着杰罗姆的爱意,也在逃避自己的真实感受。
于是,他们的爱情只能在书信中倾诉,最终未能迈入婚姻的殿堂。
正如阿丽莎在信中坦诚所言:“亲爱的杰罗姆,我一直爱着你,无比柔情,可我再也无法向你说出这份爱了。
”在西方文化中,爱情通常更加直接和热烈。
然而,杰罗姆和阿丽莎的爱情却更像是东方式的,含蓄而内敛,不事张扬。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太多的束缚,既有客观的社会规约,也有主观的自我限制。
阿丽莎以清教徒般的方式践行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其中交织着爱情与自由、伦理与道德的矛盾与冲突。
苏利·普吕多姆在诗歌《爱情最美好的时刻》中写道:“爱情最美好的时刻,不在当我们说出‘我爱你’时。
”杰罗姆的内心独白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幸福来临前的这一刻或许是最美妙的时刻,甚至是幸福本身也无法取代的。
然而,这种“最美好的时刻”和“幸福来临前的这一刻”又怎能持久呢?如果我们沉迷其中,停滞不前,所谓的成全实际上是一种缺憾,所谓的大爱也可能会造成伤害。
承接与颠覆:罗兰·巴特的爱欲书写——《恋人絮语》的互文性解读
承接与颠覆:罗兰巴特的爱欲书写——《恋人絮语》的互文
性解读
陶艳柯
【期刊名称】《天中学刊》
【年(卷),期】2016(031)006
【摘要】《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以专门谈论爱情著称的文本.从主题上看,巴特对“爱情”的演绎和阐释承接了西方文化传统;文本形式方面,巴特实践着自己的解构主义策略,将爱情、欲望、语言、文本、身体、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文本情欲学得以建构.《恋人絮语》文本从主题和形式两方面完美诠释了“互文性”理论.通过对《恋人絮语》的解读,思考“爱情”主题在西方文学和诗学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变,能了解巴特晚期的解构主义策略及其文本创作观,触及并认识巴特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总页数】5页(P105-109)
【作者】陶艳柯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罗兰· 巴尔特的《恋人絮语》——一个改变我们世界观的文本 [J], 李勇华
2.爱欲与语言的相拥——《恋人絮语》的一种读法 [J], 陈芸
3.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下的《恋人絮语》 [J], 俞航
4.跨学科视角下文学与建筑的互文性探析
——基于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启示 [J], 王璐筠
5.从空无的符号到新的书写
——论罗兰·巴特的日本书写 [J], 吴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恋人絮语》读书笔记
《恋人絮语》读书笔记
《恋人絮语》是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兰·巴特,经汪耀进、武佩荣翻译。
《恋人絮语》主题围绕着“恋人”,方法论却是非常学术化的—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解构主义著作,把恋人之间的心意、情话、相处进行解构,打破了爱情花好月圆的“假象”。
作者认为,真实的恋爱状态是片断的、不连贯的、混乱不堪的。
他用一种开放、流动的的语言方式来絮叨恋爱的那些可爱和愚蠢。
作者之所以选择恋人和情偶之间的对话,这是因为恋人与情偶的关系犹如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总是在不断的想穷尽这个世界的规律、本质,但每次的努力都只能说是零碎的、断断续续。
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方法论,从理式、形式到上帝再到理性,从肯定理性到虚无主义,眼花缭乱,好不热闹。
恋人和情偶的关系就是这样,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固定的规律进行,而是错乱、来回往复的。
当“我”正在“思念”情偶时,这原本是温馨的,但是突然发现“思念”意味着情偶的“不在场,”自己“被放逐,”旋即陷入了痛苦、纠结之中,必须自救。
但情偶的形象却是自己完美的投影,于是这种“思念”就成为了自己“存在”的确证,自己必须不断把玩、享受情偶的“不在场。
”一波三折,变换莫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译者言—— 罗兰巴特和他的《恋人絮语》(汪耀进 文)严谨的学术权威们像诸神一般在法国学坛的所谓“巴塞侬”神庙各就各位,虎踞龙盘,巴特却甘愿在神庙外的台阶廊沿(他所津津乐道的“边缘”)起舞弄清影,拣尽寒枝不肯栖。
已经很少有人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巴特是继萨特之后的法国学界的另一位“现代大师”。
……在许多人看来,巴特首先是结构主义思想家,是以结构主义眼光来打量文化现象的先驱;是他将符号学推向了法国学术界的前沿;是他勾勒了结构主义“文学科学”的蓝图。
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巴特又绝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者,而是一个追求快感乐趣的人本主义的化身。
为满足快感而阅读,管他天王老子,无视清规戒律,我爱怎样读就怎样读。
巴特又被奉为学术界的“先锋派”。
当法国新小说派代表罗伯格里耶等人的实验性小说被法国批评界斥为“不可卒读”时,巴特挺身而出,拔笔相助,并且断言:只有“不可卒读”才体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向读者的期待心理进行了挑战。
由此,他力贬“可读性”作品,推崇“可写性”文本——读者不知怎样读,只能靠想象(边读边创作即“写作”)。
巴特借鉴了尼采的戏剧化守法,挣脱了超然局外的“元语言”的刻板束缚。
转叙论述成了直接演示,行文成了“动真格的”话语。
《絮语》的结构匠心旨在反恋爱故事的结构。
……巴特认为,对情话的感悟和灼见从根本上说是片段的、不连贯的。
……巴特神往的就是“恋人心中掀起的语言波澜的湍流”(就像诗人叶芝从飞旋的舞姿中瞥见一种永恒的和谐一样)。
“像一个细心的厨师,他留意不让语言变稠,变粘”(莱奇《解构主义引论》第112页)在巴特看来,一个精心建构的首尾相顾、好事多磨的爱情故事是“社会以一种异己的语言让恋人与社会妥协的方式”(《Le grain de la voix》,第267页)。
敷设这样一段故事不啻是编织一个束缚自己的罗网。
真正为爱情而痛苦的恋人既没有从这种妥协中获益,也没有能成为这种爱情故事的主人公。
爱情不可能构成故事,它只能是一番感受,几段思绪,诸般情境,寄托在一片痴愚之中,剪不断,理还乱。
书中的所谓“恋人”是一个符合体:纯洁幻想的恋人与智慧深邃的作者的结合,想象的激情与冷静的自制(表现力)的统一(就像任何一部作品的诞生一样)。
这里,应该提醒读者体味巴特的“苦心”:反恋爱故事,即着力表现恋人的想象激情,而不是“故事”或“正确表达”。
这种辞典式的罗列形式透出了一种冷静,是一种不加掩饰、文饰的表达方式。
……恋人在这种虚拟的“存在”上宣泄恋物、象征和释义的激情。
这一模式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14世纪诗人彼得拉克始,就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竞相搬弄演衍。
巴特的独创之处是赋予其浓厚的符号学色彩。
热恋中的自我是一部热情的机器,拼命制造符号,然后供自己消费。
说到底,《絮语》便是对正在叙述中的恋人的写照……展示了一个充分体现主体意义的“我”,呈现为一种产生、发展、建构、流动、开放的过程。
……是语言铸就了主题,铸就了“我”。
因此,《絮语》中的“我”是多元的、不确定的、无性别的、流动的、多声部的。
《絮语》又是一个典型的解构主义文本。
……在巴特看来,任何文本都只不过是一个铺天盖地巨大意义网络上的一个扭结;它与四周的牵连千丝万缕,无一定向。
这便是“文互涉关系”。
*正文身心沉浸1、柔情:常常是这样,要么惆怅,要么是欣喜,总让人身不由己。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悲大喜,好端端便会失魂落魄,感到沉醉,飘飘悠悠,身如轻云。
我不时地轻轻触动、抚弄、试探一些念头,怎么也排遣不开。
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便是地地道道的柔情。
2、恋人之死:身心沉浸是一种麻木。
3、无容身之地:4、曲解死亡:我让生与死相互对峙,由此我便游离于联结生与死的不可避免的两极之外。
5、身心沉浸的功能:我闪烁其辞是为了掩盖我的愁容;我恍惚晕眩是为了逃避那迫使我独当一面的负重和窒息感;相思1、远方的情人: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
思念远方的情人从根本上就意味着恋人的位置与他情人的位置无法相互取代;这就是说: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
2、女性的倾诉:一个男子若要倾诉对远方情人的思恋便会显示出某种女子气:这个处于等待和痛苦中的男子奇迹般地女性化了。
男子女性化的原因不在于他所处位置的颠倒,而在于他的恋爱。
3、遗忘:这种忍受分离的办法便是忘却。
恋人若无法忘却,有时会因记忆的魂萦梦牵身心交瘁,过度紧张,而最终死去(如维特便是)。
4、叹息:而令人伤感的是,在思念远方的情人时,我是个没有附丽的形象,干枯、泛黄、萎缩。
5、把玩分离:6、欲望和需要7、祈求:8、把头按入水里:佛教公案:“师傅将弟子头按入水中良久,泛沫减少;师傅遂将弟子拽起,复其元气,曰:汝求真谛如空气时,便知何为真谛矣。
”“真可爱”1、巴黎,秋天的早晨2、整体的不足:出于一种奇特的逻辑,恋人眼中的情偶仿佛变成了一切,同时他又觉得这一切中似乎还含有某种他说不清的东西。
这就是对方在他身上造成的一种审美的幻觉:他赞颂对象的完美,并因自己选择了完美而自豪;“真可爱”这一赞叹在显示整体的同时,又揭示出整体的不足之处;3、欲望的特殊性:对这种种细微末节,我憋不住想说:这多可爱!可爱的意思就是:这是我喜爱的,也就是唯一的;然而我愈是反觉到自身欲望的特殊性,我愈没法表达清楚:目标的精确与名称的飘忽相对应,欲望的特殊只能引起表达的模糊。
语言上的这一失败只留下了一个痕迹:“可爱”(“可爱”的最恰切的翻译应该是拉丁文的l'ipse 是他,确实就是他)。
4、同义反复:“可爱”是精疲力尽之后留下的无可奈何的痕迹,一种语言的疲乏。
迷恋的情愫构成了情话,但又箍死了情话。
执着1、爱情的示威:尽管我的恋爱经历并不顺利,尽管它给我带来痛苦、忧虑和绝望,尽管我想早点脱身,可我内心里对爱情的价值却一直深信不疑。
2、想象的力量与欢乐:3、力量并不在阐释者: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至今仍有一个规矩,即“阐释者”是力量源泉的中转。
但爱情的力量却无法中转,不能经过阐释者传达;……这里的主角不是牧师,而是恋人。
4、让我们重新开始:对爱情有两次肯定。
先是有情人遇上了意中人,于是便立即作出肯定;对一切都报以肯定。
接着便是一段隧道里的暗中摸索:最初的肯定不断地被疑虑所啮咬,对对方的挑剔不断的危及爱情的价值。
……但我肯定能从这隧道里钻出来……当初我是怎样肯定的,我再次给予肯定。
鼻子上的疵点1、腐烂变质的痕迹:在对方完美光洁的脸上,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疵点,尽管它也许微不足道,可某种异样的感觉却刹那间在我从未意识到的某个角落冒出来,旋即将我爱慕的对象投入一个平庸的世界。
……我愕然了:我听到了一个错位的板眼,就像情偶娓娓道来的甜言蜜语中插入了一个切分音,仿佛听到了覆盖在偶像上的光华帷幕的撕裂声。
2、看见对方俯首就范:羞耻源于屈从:对方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时忽然显了形……我忽然发现他一下子忙碌起来,疯疯癫癫,或干脆拼命讨好,俯首帖耳,向世俗势力摧眉折腰以求赏识。
——一旦对方流于俗套,不在把爱情当一回事,那么对方也就变了形,他已失去了个性。
3、骚狐狸:4、对方的着魔:5、可怜的小丫头:一个亵渎的词一下子冒到嘴边,毫不留情地粉碎了恋人的美意……对形象被破坏的恐惧要远胜于因可能失去爱而引起的焦虑。
焦灼1、焦灼就像毒药一般:恋人感到前途未卜,生怕遇到不测风云,担心自己被伤害,被遗弃,害怕有什么变化……2、原生焦灼:对崩溃的恐惧实际是对已经体验过的崩溃的恐惧(原生焦灼)……恋人的焦灼似乎也是一回事:害怕将要经受的悲哀,而悲哀已经发生了。
从恋爱一开始,从我第一次被爱情“陶醉”起,悲哀就没有中止过。
最好有人能告诉我:“别再焦灼不安了——你已经失去他/她了。
”追求爱情1、勾销:在语言的突变过程中,恋人终于因为对爱情的专注而抹去了他的情偶;通过一种纯粹爱的变态,恋人爱上的是爱情,而非情偶。
2、两只鸽子:我渴求的是我自己的欲望,而情偶只不过是它的附属品而已。
……为了想象,我牺牲了形象。
……我伤心的是爱情的失落,而不是他或她。
3、获益与损害:对象被虚化了,自然也就不能对我构成伤害,我对他的欲求也就不会使我骚动不安了。
可怜相1、苦行:恋人对自己情人感到负疚时,或者想试图让对方看到自己受的罪时,总要摆出一副自我惩罚的苦行相。
2、惩罚自己:这不失为一种自如的避退;又恰到好处地显出可怜相的处处动人之处。
3、讹诈:可怜相(做苦相的潜在动机)是做给对方看的……这是在讹诈,我让对方看到隐退的形象……65-137无类1、无法归类的:我爱慕的、迷恋的对方是无法归类的。
——只因我的欲望也无法归类。
2、纯真:3、独特的关系:要说真正的独特性,它既不体现在对方身上,也不体现在我身上,而在于我们之间的关系。
等待1、等待:我在等待一次来临,一个回归,一个曾允诺的信号。
2、排戏:等待也有个舞台情景,由我一首调度安排。
先划出一段时间做苦恋状,再显出相形之下不再重要的种种苦楚凄戚。
简直就是一出戏。
……戏就是这样,对方的到来自然会使演出打打缩短;如果对方在第一幕来,心平气和的问候;如果在第二幕来,要有一点“风波”;要是在第三幕来,只好是宽容和认可……等待的焦虑并不都是那么强烈;也有忧郁的时候;在我等待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3、电话: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竟然鬼使神差般的不能动弹。
等电话便是意味着编织束缚自己的罗网,此恨绵绵,个中苦衷难以言传。
4、幻觉:5、他/她在等待:恋人注定的角色便是——我是等待的一方。
墨镜1、慎重考虑:该流露出多少原先积郁的烦恼是好呢2、双重自由:在我的眼睛里,对方是分裂的双重影像:时而为异体,时而又属主体;而我则摇摆于严峻和奉献之间。
这样一来,我又不能不使点手腕——如果我爱他/她,我得竭力为他着想;而要做到这点,我只能有损于自己——一个无法拜托的僵局——要么当个圣徒,要么做个魔鬼,别无其他选择——前者我当不了,后者我又不愿意——于是,我只能闪烁其辞——只能流露出一点点感情。
3、戴着假面前进:给我的痴情带上慎重的假面(平静、坦然)——完全是英雄气概——“伟人不屑于将自己感受的痛苦暴露给周围的人”。
……但要想完全掩饰感情是不可思议的。
(简单说来,甚至包括极度的感情):这并不是因为人的主体太脆弱,而是因为感情从根本上就是给人看的——掩饰必然要被察觉——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瞒着什么,这就是我必须解决的一个难以把握的悖论。
……我示意着自己戴的假面步步紧逼——我替自己的激情罩上一具假面,却又小心翼翼地(狡黠地)用手指点着假面……爱情的奉献最终免不了一出终场戏——符号迹象总是要占上风的。
4、墨镜:我既想显得可怜,又想显得了不起,同时既想当一个孩子,又当一个成人。
于是,我便下赌注,我便冒险——因为对这副不常用的墨镜,对方也许压根儿就什么也不问……事实上,对方也许看不出任何符号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