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水稻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种植措施和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首要问题是选择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在寒冷地区,常规品种生长期较长,容易受到低温、霜冻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产量和品质较差。
选择早熟、抗寒性强的水稻品种非常重要。
寒地早稻品种“云南寒冰”具有早熟丰产、抗寒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寒冷地区种植。
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主要包括翻耕、施肥和改良土壤结构。
要进行适当的翻耕,将残余作物和秸秆等有机物深埋,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充分利用。
要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保证水稻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进行土壤结构改良,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提高水稻根系的发育和吸水能力。
三、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秧苗期应施以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提高抗寒性。
在追肥期要适量补充氮肥和磷肥,切忌过量施用,以免导致秧苗生长过旺,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灌浆期应适量追加钾肥和微量元素,以增加稻谷的营养价值。
四、种植方式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秧插育秧、垄插垄秧等方式进行水稻种植。
秧插育秧是指将稻秧直接插入水田中,便于秧苗的生长和根系的扩展;垄插垄秧是指将稻苗移植至垄中,便于秧苗的生长和抗寒。
还可以采用密植和宽幅等措施,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密植是指将稻苗间距缩小,增加每亩水稻的株数,提高产量;宽幅是指将水田面宽扩大,增加播种行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关键环节。
寒冷地区由于天气寒冷,病虫害易发生。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是指在北方冷凉地区种植的水稻,因为气温较低,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强等特点,所以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种植。
以下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寒地水稻适用、丰产优质、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强、抽穗时间早的品种。
二、科学调整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控制产量的关键之一,一般单季稻根据地势、品种、水稻类型选择多种不同的密度,一般是666-1000株/亩。
双季稻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密度不宜高于400株/亩。
三、科学施肥
施肥要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栽培制度、气候等情况,根据每亩500-600斤干菟和10-15吨肥料的标准进行施肥。
四、善用大田管护技术
采用“秸秆覆盖+浅耕培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采用覆膜栽培的方法,可显著增加土壤温度,提高早期生长速度。
五、合理灌溉
寒地水稻灌溉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灌水期长、浸水深度略控、少用中箍的栽培措施。
六、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寒地水稻在北方种植,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害的发生,但仍然需要科学防治和管理,以减少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七、适量采用手工修剪
适施手工修剪可增加农户收益。
手工修剪的时间应在割慢浆开始30~35天之后进行,先去老叶、病叶、虫叶和无效穗,再按要求掐心、插穗,降低大棚内的适宜范围,以利于穗子的合适间隙。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农户收益,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科学施肥、善用大田管护技术、合理灌溉,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适量采用手工修剪等都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栽培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洲等地。
相比于一般水稻的栽培,寒地水稻在生长期、管理技术上有着特殊的要求。
本文将从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寒地水稻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种植技术1. 选址与土壤准备寒地水稻适合在寒冷大陆性气候地区栽培。
在选址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地,远离河流、湖泊、山谷等潮湿地带。
对于土壤要求,寒地水稻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沼泽土或腐殖质土中生长,土壤PH值在5.5-6.0之间为最佳。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应将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和基础肥料充分混合,使土壤质地更为松软,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还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冬季水稻遭受淹水。
对于寒地水稻的种植季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种植时间,避开极端的低温期。
2. 种子选择与播种方法在种子选择方面,应选择生长期短、抗寒性强、产量高的优良水稻品种。
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处理、药剂处理等,以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和抗病能力。
播种方法上,可以采用直播、插秧等方式。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播种。
在播种密度上,应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最佳的密植程度,一般建议每亩种植水稻株数在1.5万-2万株之间。
二、施肥技术寒地水稻对养分的需求比一般水稻要高,因此在施肥上需要更加注重。
施肥前首先要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土壤酸碱度,有的放磷肥,一定要根据化验结果来确定。
1. 基础肥施用基础肥主要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基础施肥时,应选用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木屑肥等。
对于无机肥,可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合理施用。
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追肥,以满足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养分需求。
一般追肥分为幼穗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和抽穗期追肥。
幼穗期追肥应注重氮肥的施用,促进幼穗的生长;灌浆期追肥则应注重钾肥和磷肥的施用,帮助水稻结实;抽穗期追肥要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施用,促进水稻的生长。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生长的水稻品种,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寒地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要求。
寒地水稻种植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种质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质选择1. 选择适合寒地生长的品种:寒地水稻需要选择适应低温环境并具有耐寒性的品种。
目前在我国,浙稻、迪稻、黑龙江23号等耐寒水稻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寒地水稻的种植。
2. 种子质量的保证: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因此对种子的质量要求很高。
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一定要选用品质优良、不易发霉、发芽率高的种子,以确保生长的顺利进行。
3. 合理的品种组合:通过合理的品种组合,选择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可以延长整个生长季节,提高产量。
适当的品种搭配还能提高稻田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产量稳定。
二、土壤肥力和水肥管理1. 土壤改良:寒地土壤属于寒漠土,贫瘠、酸性较强,因此首先应该进行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合理施肥: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应该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株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
通常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
3. 水肥控制:寒地水稻生长期短,水分利用率低,因此在水肥管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及时灌溉和施肥,保持水稻田间水分和养分的平衡,避免干旱和过分地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预防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在种植前,对田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害虫的孳生地,减少病虫危害的可能性。
2.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田间,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一定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施用时间,以免对水稻植株造成伤害。
3.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品种选择上,可以选择对某些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寒地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寒地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寒地水稻是适应北方地区低温长冬的一类水稻,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都与普通水稻有所不同。
一、种植技术1.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寒冷地区种植水稻,需要选择能够适应寒冷环境的品种,如黑龙江寒地水稻、吉林莱水稻等品种。
2.育苗管理。
寒冬季节气温低,育苗需要注意保暖,可使用保温设备或选用越冬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同时,在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温水浸种、药浴处理等,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抵抗力。
3.田间管理。
不同于普通水稻在生长期需常温常湿,寒地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注意保温,可采取密植、带膜覆盖等措施,以增加田间温度。
同时要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积水,以免渍害。
4.收割注意事项。
寒地水稻生长周期较长,在收割期间需要防止霜冻,可采取尽可能早收的方法,避免收割期间遇到低温、冰雪等极端气候。
1.病害防治。
由于寒地水稻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免疫力相对较弱,易受病害侵袭。
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等。
预防稻瘟病,可采用轮作、合理施肥等方法,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免疫能力。
预防纹枯病,可采用喷药、拔河等方法,以降低病菌发生率。
2.虫害防治。
寒地水稻生长期内,也容易受到虫害的危害,如稻飞虱、稻螟、稻草螟等。
预防稻飞虱,可采用早期播种、水分管理等方法,保持田间环境的湿润度;预防稻螟、稻草螟,可采用抽蛀、捕虫等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
总之,在种植寒地水稻时,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品种选择、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多种因素,以保证水稻的生长与收成,并尽可能地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适合在寒冷环境下生长和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主要种植区域。
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保障稻米供应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应寒冷环境的水稻品种是寒地高产栽培的基础。
适宜的品种应具有耐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矮壮强健、个体均匀一致等特点。
常用的寒地水稻品牌有早稻的“达州448”、“秆倒木东89”、“分枝1号”等,中稻的“抗寒二号”、“佳优70”等,晚稻的“冉冉”、“抗寒卧藤东”等。
二、合理的播种方法寒地水稻播种要选择适时、适量、适地、适深,保证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良好生长。
一般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早稻播种,5月中旬至6月初进行中稻播种,6月中旬至7月初进行晚稻播种。
播种要注意一定的密度,一般早稻500-600株/亩,中晚稻450-550株/亩。
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左右,播种期间及时进行浸种,保持土壤湿度。
三、合理的施肥技术寒地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为了提高产量,合理的施肥非常重要。
基础施肥应在整地前进行,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提供土壤养分,并改良土壤结构。
造成是施肥应分批进行,分为基肥、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基肥施用量在400-500公斤左右,主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追肥主要补充氮肥和钾肥,具体的用量和时期根据稻作生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4-5次追肥。
灌浆期追肥主要补充磷肥和钾肥,以促进籽粒的灌浆和充实。
四、掌握适宜的灌溉水分寒地水稻的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尤其在灌浆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为了保证高产,合理的灌溉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分别分夏灌、秋灌两次,夏灌期控制好灌水时间和数量,达到生育期内土壤湿度基本不至于干旱;秋灌主要是在长势初衰后灌溉,用以孕穗增加害虫发生,有效增产。
还要注意避免灌溉过多,以免引起秧苗死亡。
五、适时的田间管理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包括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杂草的清除、病虫害的防治、适时的追肥和追加有机肥等。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面临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水稻栽培挑战。
在寒地地区,温度低、日照时间短、土壤贫瘠等因素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了诸多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对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寒地水稻品种选择在寒地地区进行水稻栽培,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寒冷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需要具备耐寒、抗冻、抗倒伏等特点。
目前,一些杂交水稻品种如寒地糯米、寒地早稻等较为适合寒地地区的种植。
2. 寒地水稻播种技术寒地水稻播种时间相对较晚,一般在春季气温回暖后进行。
在播种前,需要充分施肥并耕地松土。
在播种时,需要选择优质水稻种子,保证种子的质量。
还需要注意控制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
3. 寒地水稻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
首先是水分管理,要保持适当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其次是施肥管理,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同时还需要注意除草、植保等工作,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
4. 寒地水稻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病虫害较多,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对于水稻常见的病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等,需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对于水稻常见的虫害如稻飞虱、稻蝗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5. 寒地水稻收获与后期管理在水稻成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收获工作。
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保证水稻籽粒的品质。
收获后,要注意及时晾晒、贮存,避免霉变、腐烂等问题。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后期管理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取得理想的水稻产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为寒地水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是指在气候寒冷且日照较短的地区种植的水稻。
这些地区主要包括我国北方
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等地。
寒地水稻的种植及管理技术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水稻有所不同。
以下是对寒地水稻栽培
及管理技术的详细阐述:
1. 品种选择:寒地水稻适宜选用早熟、抗寒性强的品种,如东北稻、东北女28号
等。
2. 种植时间:寒地水稻的种植时间应在春季尽早进行,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3. 地块选择:选择坡地或者平坦的轻土地进行种植,确保排水良好。
4. 前茬准备:在种植前要进行地面平整、杂草清除和施肥等工作。
5. 播种方法:选择直播或带菌种苗直播的方式进行种植,一般每亩播种量为200—250克。
6. 水田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要保持水田的适度湿润,注意灌溉和排水,防治倒
伏和秧苗病害。
7. 施肥方法:根据土壤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进行施肥,适当补充氮、磷、钾等元素,注意避免过度施肥。
8. 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
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9. 茬口处理:在水稻收获后,要及时对茬口进行除草和翻耕等处理,保持土壤的肥
力和结构。
10. 收割及储存:寒地水稻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割,将稻谷晾晒和储存,确保稻谷质量。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
下面是对这些技术的详细介绍。
1. 品种选择:在寒冷地区进行水稻栽培时,应选择抗寒性强、早熟性好、水稻产量高的品种。
常见的寒地水稻品种有硬叶水稻、深表稻等。
选用适宜的品种能够提高水稻的适应能力和产量。
2. 施肥管理:在寒地水稻栽培中,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要注意增施有机肥,通过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的抗寒性和增产效果。
同时,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用化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保证水稻营养的平衡。
3. 灌溉管理:寒地水稻种植通常采用稻田灌溉方式。
在灌水时要注意保持田间水位的稳定,特别是在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保证土壤湿度适宜,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 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种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
因此,要定期巡查水稻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农药喷洒、合理轮作和灭茬等。
5. 田间管理: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插秧、培土、中耕、除草等。
插秧要注意栽植密度的合理安排,保证每株水稻都能得到足够的光照和营养。
培土是为了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水稻的生长。
同时,要进行适时的中耕和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杂草的影响。
总之,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涉及到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能够提高寒地水稻的抗寒性和产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适应寒冷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一种水稻品种。
由于寒地气候条件的限制,寒地水稻的栽培及管理技术相较于一般水稻更为复杂和特殊。
本文将重点介绍寒地水稻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希望为种植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寒地水稻的选择和适宜种植环境寒地水稻是指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通常适宜生长的温度为5-15摄氏度。
在选择适宜地点进行寒地水稻的种植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地理条件。
一般来说,寒地水稻的适宜种植地区应该是低温且湿润的地方,同时需要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特别留意,一般选择早熟、抗寒性强的水稻品种,这样在寒冷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生长和发育。
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以确保其在寒地条件下能够顺利生长。
二、寒地水稻的播种管理1. 种子选择:选择适宜的寒地水稻种子非常重要。
优质的种子能够有效地确保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抗寒性强、早熟的优质水稻种子,尽量避免使用长途运输的种子,以免影响种子的活力和生长潜力。
2. 播前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整地工作。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量,进行适量的基础施肥和追肥工作,保证作物在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充足。
也需要进行整地、平整地表,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 播种时间:寒地水稻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气温回升、土壤开始回温的时候进行播种。
1. 灌溉管理:寒地水稻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分和湿润的生长环境。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的进行灌溉工作,保证作物的水分需求。
在雨季,也需要合理排水,防止积水影响作物生长。
3. 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选择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生长的顺利进行。
四、收获和加工在寒地水稻的收获期间,需要根据作物生长的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通常情况下,收获时间应该选择在米熟期,这样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又能避免因晚收而遭受气候影响。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种1.选择适应寒冷环境的水稻品种。
在寒地栽培水稻时,应选择抗寒力强、耐低温、矮秆、较短生育期的品种,如“杂交早粳1号”、“杂交早大”等。
2.选择糯性品种。
寒地水稻的糯性品种抗寒能力较强,耐寒性也较高。
选择糯性品种可以帮助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
二、合理施肥1.基肥。
寒地水稻种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使用1 000公斤成熟腐熟的有机肥、300公斤复合肥和30公斤磷钾肥。
根据土壤肥力,适量调整肥料用量。
2.追肥。
水稻分蘖期需施追肥,通常在水稻生长5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使用尿素、硫酸铵等氮肥,每亩使用10公斤。
第二次追肥在稻穗抽出后的3-5天进行,使用氯化钾或磷酸二氢钾,每亩使用10-15公斤。
3.叶面喷肥。
水稻生长期间可进行叶面喷肥,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一般每亩使用10-20公斤尿素和5-10公斤硝酸钾进行叶面喷肥。
三、适时浇水1.稻田灌溉时应注意排水。
尽量避免稻田积水造成水稻倒伏和病虫害。
2.在秧田和分苗期,浇水要勤。
稻田土壤保持一定湿度有利于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
3.在拔节-抽穗期,浇水要适度。
浇水过多会导致水稻发生倒伏,浇水不足则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四、控制病虫害1.田间管理。
合理间隔栽植距离,增加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稻草,减少害虫的滋生。
2.生物防治。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3.化学防治。
在确保安全使用药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化学防治。
五、合理田间管理1.及时除草。
杂草对水稻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及时除草可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2.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及时疏密苗。
在水稻拔节期进行疏密苗,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调整植株的密度,保证充分的光照和通风。
六、科学收割1.水稻收割时要适时。
根据水稻的成熟度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收割。
2.保持水稻颖糠的完整。
在收割过程中要避免损坏水稻颖糠,以减少破碎和磨损损失。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寒地水稻种植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寒地水稻主要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其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与一般水稻略有不同。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水稻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寒地水稻的栽培及管理技术。
一、土壤选择寒地水稻的土壤选择非常重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寒地水稻的土壤选择以排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通气良好的土壤为佳。
寒地水稻要求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性,以便水稻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
在选择土壤时,要尽量避免选择排水不畅、贫瘠的土壤,以免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栽培的关键之一。
在寒冷地区,一般选择早熟、耐寒、抗逆能力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这些水稻品种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种植寒地水稻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三、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在寒地水稻栽培中,适时播种非常重要。
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土壤温度达到适宜的播种温度时,可以进行水稻的播种。
及时的播种可以提高水稻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利于增加产量。
2.合理施肥寒地水稻的施肥技术也需要注意。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进行施肥,尤其是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元素,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还可以适当添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寒地水稻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及时发现病害和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剔除病虫害,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五、收获与贮藏在水稻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收获可以减少水稻的落粒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选择适宜品种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首先要选择适宜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目前国内外对寒地水稻的研发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杂交水稻、早、中、晚熟水稻等品种已经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
因此在选择种子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具有耐寒、早熟、高产性能的水稻品种。
二、良好的田间管理1.地力改良:在寒地水稻种植地选择前,应先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地力、肥力、酸碱度等情况,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
可以采用施入有机肥、磷钾肥等方式,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为寒地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合理施肥: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需要施入不同的肥料,如播种前要施入底肥,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追肥,进行氮、磷、钾等养分的补充,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3.科学灌溉:寒地气候条件下,土壤水分的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水稻的生长。
而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则需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三、科学管理水稻生长1.合理密植: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水稻的穗数和产量。
密植也容易导致生长不良,甚至引发病虫害。
在寒地水稻的种植密度上应进行科学的调整,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的生长均匀、通风良好。
2.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栽培中的一大难题。
寒地气候条件下,水稻易受低温、高湿气候的影响,病虫害容易滋生。
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3.科学调控生长: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要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抗逆能力,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
四、合理收获管理在水稻成熟收获阶段,要进行合理的收获管理。
及时收割成熟的水稻,避免收获过晚导致籽粒流失或变质。
要注意收获后的田间管理,包括禾秸的处理、秸秆还田等工作,保证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促进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全稿)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第一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五、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1、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2、苗床通风管理。
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
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
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3、苗床水分管理。
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是指为了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栽培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于一般水稻栽培技术,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考虑到寒冷气候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低温、霜冻、短日照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耐寒、抗冷害的优良品种,如‘晚粳农二号’、‘稻栗7号’等。
1.适时春播:寒地水稻要求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
由于寒冷气候的影响,要留足春季的生长期,避免秋季气温过低的影响。
2.科学施肥:寒地水稻生长期较短,施肥要及时、科学,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
基肥主要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肥、秸秆等,以增加土壤肥力。
追肥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可选用氨基酸肥、微量元素肥等,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3.合理灌溉:寒地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在春季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积水。
生育期的灌水要适当控制,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进行调节,确保水稳水足。
4.及时除草:除草是保证寒地水稻生长的重要环节。
除草可采取机械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式,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要注意防草剂的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可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在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等气候条件的限制,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相对于一般水稻来说更为复杂。
但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改良寒地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因此土壤改良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寒地水稻的生长适宜PH值为5.5-6.5,过酸或过碱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加入有机质和矿质肥料,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矿质肥料可以补充水稻生长需要的各种元素。
寒地水稻根系发育较弱,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改良土壤时要注意保证土壤通气性,可以采取松土、翻耕等措施来提高土壤通气性。
二、品种选育品种是农作物高产栽培的基础,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也不例外。
目前,针对寒地水稻的生长环境和要求,已经选育出了一批适应寒地生长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对寒冷、耐寒、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栽培寒地水稻时,应该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高产潜力。
三、栽培管理1. 种植时间:在寒地水稻的种植管理中,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常来说,寒地水稻的种植时间要比一般水稻晚一些,以免遭受低温和霜冻的危害。
种植时间一般在当地气温回升、土壤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一般为4-5月份。
2. 放秧管理:寒地水稻一般采用秧插秧插秧,优质秧插秧插秧(简称两插一插)或分田双插秧插秧插秧,较少采用一插二插插秧插秧。
在放秧管理上,要注意选择抗寒、早熟的优质秧插秧插秧,合理控制密植,保证每株秧插秧插秧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
3. 调控水肥:寒地水稻的生长季节较短,因此对水肥的需求比一般水稻要高一些。
在水肥管理上,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但也要避免积水和淤肥。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由于寒地水稻种植区域气候条件恶劣,极寒的冬季和短暂的生长季节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成为了种植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种改良、适应严寒的破茬培育、前茬冷施有机肥、清田适时播种、密植套种、合理施肥、及时病虫害防治和研究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选种改良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基础。
通过选育寒地适应性强、耐寒性好的水稻品种,能够在极寒气候条件下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稳定性。
在品种选育上重点应该注重提高水稻的耐寒性、抗病虫性和抗逆性。
在适应严寒的破茬培育方面,主要是通过翻土、翻茬等措施将寒地农田的积雪、积水全部排出,并将土壤中的水分再次充分利用,提高土壤温度。
同时在农田排水工程的建设上,采取排灌分离、明沟以及快速排水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减少土壤水浸,有利于水稻的根系生长和进一步清理农田。
前茬冷施有机肥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冬季严寒天气中,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状况。
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清田适时播种也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清田时,要将残留的秸秆等杂物予以清除,并及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在播种时要选用适应寒冷条件的大粒品种,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
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地选择播种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过低和寒害发生的风险。
密植套种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通过密植套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增加籽粒的饱满度和重量。
密植套种还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减缓风速,降低寒害的发生。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较低气温条件下种植的一种水稻品种。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育、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育寒地水稻的选育是为了适应低温环境的需要,选择对寒冷适应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常见的寒地水稻品种有“农丰201”、“吉稻981”等。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选取适应性更强的品种。
二、播种1. 时间选择:在寒地水稻的播种中,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寒地地区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进行播种,春季播种的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夏季播种的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
2. 地膜覆盖:寒地水稻可以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播种,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苗期生长。
3. 密度控制:寒地水稻的密度一般在每亩8-10万株之间,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三、田间管理1. 施肥:寒地水稻生长季节较短,需要通过合理施肥来提高产量。
寒地水稻的施肥主要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基肥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分为苗期追肥、抽穗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2. 灌溉:寒地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田间水分充足。
3. 杂草控制:寒地水稻生长季节较短,生长速度较快,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
要及时进行杂草清除,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等。
可以采用合理施肥、灌溉和套种等技术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 害虫防治:常见的害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可以喷洒农药来控制害虫的繁殖,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寒地水稻的抗逆性和耐寒性,进一步推动寒地水稻的发展。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低温寒冷的环境下生长的水稻,通常在北方地区播种,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效地种植和管理水稻呢?以下是一些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1.适宜品种选择在寒地种植水稻时,合适的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选用适合寒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提高收成率和品质。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适用于寒地水稻种植的水稻品种,如“黑姆22号”、“松江积3号”等。
2.合理的播种时间由于寒地气候寒冷,早稻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晚稻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夏季。
对于早稻而言,最好在当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播种;对于晚稻而言,最好在当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播种。
3.优质的土壤改良土壤是水稻生长的基础。
在寒地水稻栽培中,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果。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石灰等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有更好的通透性和肥力。
4.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在寒地水稻种植中,灌溉和排水非常重要。
正确的灌溉和排水可以使土壤在保持含水量的情况下,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寒冷的环境可能导致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所以需要进行灌溉和排水。
5.病虫害综合防治由于天气寒冷,可能会导致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
因此,寒地水稻栽培需要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制剂以及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
6.适当的施肥在寒地水稻栽培中,施肥需要根据土壤肥力,以及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施用。
通常在春季播种后,适当施用基肥和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总之,寒地水稻栽培及管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当施肥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水稻的高产和品质。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寒地地区,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在这些地区难以取得高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日益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农民朋友们在寒地种植水稻时有所帮助。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高产的第一步。
在寒地地区,应选择能耐寒、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品种。
比如金晒杆、云南珠三号、农科一号等抗旱品种,以及云南水稻1号、云南水稻2号等抗寒品种。
这些品种能够在寒地地区稳产高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是土壤改良。
在寒地地区,土壤通常比较粘重,排水不畅,对水稻生长不利。
需要通过土壤改良来改善土壤结构。
首先要进行深翻耕,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和土壤肥力。
利用有机肥和绿肥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还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有机肥、腐熟堆肥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寒地地区,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在水稻生长初期,应注重施用氮肥,促进水稻的茎叶生长;在水稻抽穗期,应注重施用磷肥,促进水稻的抽穗和结实;在水稻灌浆期,应注重施用钾肥,促进水稻的籽粒灌浆。
还应注意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四、科学灌溉科学灌溉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保证。
在寒地地区,通常降雨较少,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
首先要合理选择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流失和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要合理确定灌水量和灌水时间,避免灌溉过度或不足,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
还要合理利用雨水,加强集雨技术和水源管理,充分利用自然降雨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寒地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一般要求水稻的穗粒数目多、分蘖数目多、穗粒饱满等,因此需要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目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贺伟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黑龙江绥棱 152204)关键词: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北方寒地由于气候等条件的特殊性,要想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必须有优良的栽培技术。
通过多年试验,我研究所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要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积温适宜的优质水稻品种。
2、培育壮秧
2.1选地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好、土质肥沃、无农药残留的地块。
2.2 做床
秋做床,建永久性30-50cm高台苗床地。
选择好地块浅翻15cm耙平,在结冻前按采用的棚型确定好苗床的长、宽,打好埋桩的孔眼以备扣棚。
2.3 扣棚
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上5℃以上时,扣上棚膜。
2.4 配制床土
选择合适的壮秧剂,将壮秧剂与足够的过筛细土(比例为1:100)充分搅拌制成营养土,把营养土均匀地散在苗床上,以备播种。
2.4 选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天,进行风筛选,最后用比重1.13的盐水进行选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有利发芽。
2.5 浸种消毒催芽
浸种消毒同时进行,用10%的施保克3000倍液浸种预防恶苗病,在15-20℃下浸种4-5天,每天上下翻动一次。
浸好种子的标记: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
种子催芽时,以高温30℃破肠,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长控制在2mm时,把种子摊成薄层,温度降到自然温度,待播。
2.6 播种
室外温度达到5℃以上时,在4月15日左右开始播种,中苗播种量在每平方米芽种200-250g,秧期在30-35天。
盐碱地区每平方米芽种在300g左右。
在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但不能有积水,覆土后有返润现象,覆土厚度在0.7-1cm。
2.7 苗床除草
采用苗后除草,每平方米用10%千金乳油0.1ml加48%苯达松0.3ml兑适量水,在水稻1.5叶期,杂草2.5叶期喷雾。
2.8 秧田管理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生产中问题最多、最容易被农户忽视的就是秧田期间的管理。
要想育出壮苗,必须管理好苗床温度、水分、酸度、肥力和消灭病虫害,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分为四个时期:a播种到出苗:5-7天,封闭管理注意保温、排水;b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适宜温度为25-28℃,晴暖天在9-15时开棚通风;c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大约5—6天,温度要保证在20—25℃;d二叶一心到插秧前:温度控制在20℃,背风面棚膜打开,昼揭夜盖,最后全揭的逐步通风的办法。
3、本田整地施肥
在水耙前,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20m3,施入尿素100kg,二铵100kg,硫酸钾110kg。
4、插秧
4.1插秧时间;
当平均气温在13.5℃以上插秧为宜,低于13.5℃返青时间长。
4.2插秧密度;
寒地水稻有效分蘖期短,不能过于稀插,黑土区插秧行距30×13、30×16cm为主。
碳酸盐土区25×(10—16)cm为主。
5、本田栽培管理
5.1追肥
追肥2—3次为宜,返青后到第6叶露尖期追尿素75kg,七月上旬或倒三叶生长期至剑叶露尖期追尿素30kg。
施肥时注意根据水稻长相,过于繁茂、茎数过多、叶色比茎色浓、剑叶比倒二叶长时都不能追肥,以免贪青晚熟或引发病害。
5.2灌溉
插秧后1—2天保持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分蘖期3cm浅水提温促分蘖,分蘖末期黑土区晒田控无效分蘖,碳酸盐土区10—13cm深水控无效分蘖,抽穗前10天为防御低温灌13—16cm深水,抽穗扬花期灌3—5cm浅水为宜,乳熟期干湿交替,黄熟中后期、9月初停
水。
5.3化学除草
可采用12%的农思它乳油每公顷3kg,插秧前2天耙耢后水未澄清时甩施,保持水层5—7cm;使用除草剂应注意:一是地平,二是喷匀,三是药量要准,四是不能盲目使用没经过试验示范的除草剂。
6、防治病虫害
6.1稻瘟病:
7月上中旬至8月初,气温26—28℃,连阴雨多雾、湿度大的条件下,肥沃地块容易发生。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除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外,可用药剂:40%的富士一号每公顷1.5kg,500倍液喷雾;叶瘟严重地块,若后期条件适合病害发展,可在齐穗期或乳熟期各用药一次。
6.2赤枯病:
多发于盐碱地,或春季插秧后长期低温年份。
分为缺钾型、缺磷型、和根部中毒性。
防治方法;增施磷钾锌肥,加强中耕透气、培育壮秧,适时插秧,浅水灌溉。
6.3二化螟:
二化螟以幼虫在茎杆内取食危害水稻,防治的关键是要抓准时期。
在6月初到七月初,卵块孵化高峰期是最佳防治时期,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40ml兑水3000倍液喷雾。
6.4潜叶蝇:
多发于稻苗细弱、深水条件下,成虫在叶与水面相接处产卵,6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防治方法是搞好田间调查,在幼虫钻入叶肉、虫道短于一厘米时是有效防期。
每公顷用40%乐果乳剂0.75kg,对水350kg喷雾,或插秧前2天于苗床喷药。
6.6负泥虫:
6月中旬到7月上旬危害。
防治方法:一是稻田养鸭,防除负泥虫效果非常好;二是在早晨趁温度低、幼虫附着力弱时,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子扫落水中淹死。
药剂防治可用2.5%敌杀死每公顷0.3kg对水600kg喷雾。
7、收获
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为指标,适时收割,精收细打,减少割拉打损失,损失率不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