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民族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民族化摘要: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确定独特的设计主题,从图案、书法、色彩、材质、形式等方面考虑,并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创新,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民族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包装不仅起着包裹、保护商品的作用,还承担着积极宣传、推销商品的重任。人们往往通过它来认识商品、了解商品。包装无疑成为吸引消费者和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包装设计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应考虑地域文化特色,给旅游产品注入地域文化因子,注重民族传承。

一、包装设计民族化的概念

什么是民族化?按传统的理解即是本土化,是不跨越国界的民俗形象,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由此,民族化包装应该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及民间开发的自然物质的包装品,是在历代包装延续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质组合的包装形式。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设计界有一种观念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表明了业内人士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意识,它和本民族的意识观念相连,这种联系与生活方式、生存手段和特定环境相吻合。诸如埃及的占星术符号、玛雅人的绘画、中国龙的传承以及北美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部落对图腾的崇拜等一直延续到今天。国际化是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

展,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体现。民族化在传达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共通意识来达到国际间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能够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完善。

二、包装设计民族化的表现

1.图案。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许多造型优美、寓意深刻的图案,如龙凤、祥云、门神、飞天等。这些常常被作为设计元素广泛运用在包装设计中,传达产品包装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唤起消费者怀古思乡之情和对古朴自然民俗的热爱。像高密的泥老虎,体现了当地特色风情,可以将此作为一种包装形式包装本地产品。

2.书法。书法字体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品牌或品名运用书法形式是体现传统包装风格最简略、最具民族品质和最常见的表现手段,它蕴含了商品包装独特的精神气韵。像白酒类包装直接用书法设计来表现,无多余的图案装饰,非常简洁、大气,跳跃度高,冲击力强,尽显包装的活力与个性。

3.色彩。传统色彩浓郁、饱满、强烈、象征性强。色彩对比强烈、调性明确、饱和度高。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富贵黄色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给人以高贵的感受。中国白酒包装和节庆礼品包装基本采用红色调,因为中国民间对红色自古就有吉祥、喜庆、祝福、等认同感。黄色也是中国传统用色,所以中国传统的春节市场上的食品、礼品包装基本上都为红色、黄色调,尤其以红色调为主,两种色调极度渲染和装点了节庆的气氛。

4.材质。传统包装一般利用天然材质作为包装材料。天然资源

经济实惠且环保,而且风格质朴。竹、叶、滕、棉麻粗布等天然的纹理及散发出的独有清香都唤起消费者回归自然的朴素情怀,也给人以健康、环保、信赖与亲切感。比如,在潍坊当地,由麦秆制成的簸箕是其特色产品,麦杆也是可以借鉴的纯天然包装材料。不同材质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和经济的特色。

5.形式。比如剪纸的镂空形式是值得包装设计借鉴的,可以应用于本地产品的包装。同样,木雕、漆器、年画、泥塑、扎染、蜡染、苏绣等很多工艺都可以融入到包装设计上,可以是图案的借鉴、材质的借鉴或是形式上的互通。这样的包装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品,当然,其中昂贵的材料可以寻求替代产品。

三、包装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包装设计定位上,商家往往要求既有传统的精髓又不拘泥于传统。有人认为,传统意味着老气陈旧,现代标志着活泼新潮,面对主体消费者是时尚的新新人类,设计就要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现实角度去分析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从设计的角度看,则让人困惑。传统与现代之间设计的“度”是很难把握的,但这恰恰是市场对包装设计提出的现实的要求和全新的思考。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何将中国的民俗传统精髓与现代风格的设计语言充分结合是设计者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中国的包装设计事业确立个性风格的取胜之道。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借鉴,不应是一味的“拿来主义”。以传统图案作为设计的元素,设计者还必须充分领会图案背后深层的文化含义,结合现代设计思想的提炼与修正才能设计出有文化气

质的好包装,这才是包装设计民族性的真正内涵。

中国的旅游业在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后,现在开始转向注重体现文化内涵,展示其传统文化的优势。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深入挖掘我国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顺应世界旅游业的潮流,促进我国旅游业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