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亚伦窝案梳理
内部控制风险应对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应对案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名叫“美味小馆”的餐馆,别看它店面不大,这里面可有着不少内部控制风险应对的故事呢。
一、采购环节的风险与应对。
1. 风险。
这家餐馆之前在采购食材方面那是相当混乱。
厨师老张负责采购,他有时候会图方便,就在路边随便找个小摊贩买菜,那些菜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没有个准数。
有时候,老张还会因为和某个供应商关系好,就多进一些货,结果导致食材积压,浪费了不少钱。
这就存在很大的内部控制风险,采购缺乏标准和监督,容易造成成本失控和食品安全隐患。
2. 应对措施。
老板王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首先制定了详细的采购标准,规定必须从有正规资质的供应商那里采购食材,像肉类要有检验检疫证明,蔬菜要新鲜、无农药残留超标等。
然后,她把采购和验收的工作分开,让厨房的小李负责验收食材。
小李每天会对照采购清单,仔细检查食材的数量、质量和价格。
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就坚决不收。
有一次,老张从一个新供应商那里进了一批看似很新鲜的草莓,准备做新推出的草莓甜点。
但是小李验收的时候发现,这些草莓虽然外表好看,但是有一股淡淡的农药味。
小李果断拒绝接收这批草莓,老张刚开始还不太高兴,觉得小李太较真。
但是王姐知道后,表扬了小李,并且给老张重新强调了采购标准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采购环节的风险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食材的质量有了保障,成本也稳定了下来。
二、收银环节的风险与应对。
1. 风险。
在收银方面,之前也存在不少问题。
餐馆只有一个收银员小敏,她既是收款员又是记账员。
有时候客人多了,小敏忙得晕头转向,就容易记错账。
而且没有任何监督机制,小敏要是动点歪心思,偷偷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也很难被发现。
这就存在资金管理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餐馆的收入减少。
2. 应对措施。
王姐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她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收银系统,每一笔订单都会自动记录在系统里,包括菜品、数量、价格和收款金额等信息。
同时,她让服务员在给客人点菜的时候就把菜单输入到系统里,这样小敏只需要根据系统里的订单收款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记账错误的可能性。
采制化领域违纪违法案例
采制化领域违纪违法案例案例名称:销售部门违反采制化政策案例案例背景:某企业的采制化政策规定,所有采购和生产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合法、合规的原则。
销售部门作为企业的业务支持部门,负责与客户对接、销售产品并处理销售相关事务。
在某一特定事件中,销售部门的员工违反了采制化政策的规定,带来了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
案例描述:在某次销售活动中,销售部门的一名员工与一家客户达成销售交易,但该员工出于个人利益和考虑,违反了采制化政策规定进行了一系列违法行为。
1. 违规接受回扣:为了获取更高的佣金,该员工私下与客户商定,在正式销售合同外额外获得回扣,在销售环节中非法牟取私利;2. 变更合同条款: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并获得更多销售业绩,该员工在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中私自变更了某些关键条款,例如价格和产品质量等;3. 违反采购程序:为了加快销售进程,该员工在未经采购部门审批的情况下,直接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绕过了企业内部规定的采购流程。
案例结果:该员工的违纪行为被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并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和取证,该员工对上述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公司根据企业内部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该员工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包括停职、降职并追缴非法获利,并作出了对未来类似行为的防范措施。
公司与客户进行了沟通和协调,确认并恢复了原始合同条款,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策建议:1.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增加对销售部门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纪违法行为;2. 增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员工的采制化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合规的认知和重视程度;3.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明确销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防止个人行为侵害企业利益。
请注意,该案例是虚构的,旨在提供伦理教育和合规指导,与任何真实个人、组织或事件无关。
企业采购与销售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
近年来,企业采购与销售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备受关注。
在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有效管理和控制采购与销售活动所带来的风险。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企业采购与销售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灵活应对此类挑战。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1. 采购活动案例分析在企业采购活动中,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以某电子企业为例,曾发生过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采购合同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采购风险和成本控制不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企业加强了采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完善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资质审核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采购环节的风险,并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这一案例表明,建立健全的采购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销售活动案例分析在企业销售活动中,内部控制同样不容忽视。
某食品企业曾发生过销售人员虚假宣传、销售合同履行不到位等问题,给企业声誉和利润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应对这一挑战,该企业加强了销售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了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机制,规范了销售合同管理,并加强了对销售活动的监控和审计。
这一案例表明,健全的销售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在销售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总结与展望企业采购与销售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对采购与销售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有效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挑战。
在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采购与销售活动风险的管理,以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采购与销售活动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财务风险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2000年,造假历史悠久的郑百文公司遭到证监会的处罚。
据查,郑百文在上市前就采取虚提返点、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需增利润,并据此制作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
上市后三年一直采取虚提饭点、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据悉,为激励员工,郑百文公以“实现"销售收入为考核指标,完成指标者封为副总,可以自配轿车。
结果各销售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倒挂,商品大量高进低出,最终关门歇业,留下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
而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上百万的宝马轿车,住上了价值几百万的豪宅。
案例分析: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郑百文的内部控制严重缺乏,因此也给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郑百文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1)销售网点负责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搞购销倒挂,竟然没有人察觉和制止,说明其在销售定价方面的控制是相当薄弱的。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施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并予以执行。
在该案例中,销售网点的负责人明显违背销售定价的规律,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其可以损坏公司利益而中饱私囊。
(2)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
在案例中,由于没有建立涉小的审批和控制制度,许多形式上销售出去的产品实际上其款项的收回存在重大疑问,根本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条件,不应该确认为收入。
此外,对于郑百文留下了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在其内部控制如此薄弱、盲目扩大销售额的条件下,这笔庞大的未收账款究竟能收回多少实在难以预料,这将导致验证的资产和收入的虚增,最终将企业拖进了严重亏损的境地。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据2010年10月5日的《新闻晨报》报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480万元人民币的元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人沈某实行,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案例一、资金内部控制(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
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
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
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
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
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
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
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
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
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亚伦窝案
据群众举报,集团公司对外销售水松纸事项。即公司将水
松纸低价销售给任某,年销量几乎被其个人包揽。经查证, 集团1994-1995年累计销售各种水松纸5933.62吨,存在以 下异常情况:客户深圳某装饰材料公司,共购水松纸 961.66吨,其中,1991年购220.02吨,平均售价低于公司年 度平均售价约60元;1995年购249.91吨,平均售价低于公 司年度平均售价约1700元;1995年107.47吨,平均售价低于 公司年度平均售价共2150元。另一客户深圳某实业公司 1995年共购买水松原纸703.07吨,平均售价低于公司年度 平均售价500余元。据查,上述两公司采购各种水松纸后, 均由任某销售给云南的烟草企业。低价巨额销售,且由一 人经手,其中必有蹊跷,幕后交易可能性很大。后来查明, 王品发在进购原材料,基建招投标,发包,职工福利等方 面,导演的一出出权钱交易的丑剧,露出了真相。个人折、 案金额高达60余万元,龙游县纪委认定其违纪金额28万余 元,依法予以收缴。集团内上行下效,蛀虫成窝,其内幕 触目惊心。上自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热电分厂煤调度 员、采购员等共计20余人因涉嫌受贿、贪污纷纷落马。
谢谢观看!
确认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 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运输费、保险费、 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 业并不适用。
验收不严,以少报多,以次充好
采购验收人员玩忽职守,不能严格验收采购材料的质
量和数量。如果采购和验收职责没有分离,由一个人 担任两项不相容职务,这种内控的缺陷容易诱发材料 验收中的舞弊行为,造成伪劣材料鱼龙混杂,轻者损 害企业利益,重者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利 益。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验收不严, 收受回扣, 虚报损耗, 混淆采购 违规结算, 盲目采购 以少报多, 中饱私囊 中途转移 成本 资金流失 以次充好
内部控制案例
内部控制案例On May 16, 2022, I was in my prime and had a good time.内部控制案例——亚伦窝案案例阐述浙江亚伦集团是国家二级企业,行业百强、全国造纸业重点骨干企业,是浙江游龙县的财政收入支柱;但是这样的对当地经济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其董事长、总经理王品发却因贪污受贿等罪行于2000年被缉拿归案,被判有期徒刑14年,没收财产4万元;自1998年起,亚伦集团一些退休、在职职工就集体上访,揭发王品发及一些公司领导的违纪行为,1999年审计局开始对亚伦集团一些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团实业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并发现如下问题:1.集团水果采购供应垄断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掌管着整个集团的后勤服务工作,个体商贩陈某垄断了集团全部水果采购供应生意,总价款接近20万元;有点发票存在涂改现象,与实际所购货物数量存在巨大出入;陈某开局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发票使用规律;部分票据,钱某实业公司经理签字日期甚至比陈某的发票超前;从账面上看陈某无利可图,不符合常规;部分购销业务由钱某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审计人员分析陈某以房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未开具税务发票,达到偷税的目的,同时陈某也承认了向钱某和王品发行贿的行为;2.对外销售水松纸事项根据群众举报,亚伦集团曾将水松纸低价销售给任某,年销售量几乎被其个人包揽,同时亚伦集团曾多次以低于平均售价的价格将水松纸出售给深圳某装饰材料公司和深圳某实业公司;据调查上述公司购得水松纸后,由任某销售给云南的烟草企业;低价巨额销售,并且由一人经手,其中必有幕后交易;果然在随后的审讯中,王品发承认了自己收受贿赂的事实;案例分析王品发是亚伦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的职务设定体现了该企业组织规划的不合理,注定会加大公司内部控制的难度,自上而下的违法行为本身很难进行内部的控制;但是,不难发现王品发主要都是通过销售采购途径实现受贿的,这表明亚伦集团的销售控制和采购控制存在着重大问题;一采购方面1.采购业务环节存在重大问题在这个案例中,采购人员滥用职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采购业务环节没有得到实施;从发票的涂改、混乱,钱某签字的超前可以看出,亚伦集团的水果采购并没有严格遵循请购、订购、验收、付款、记账的流程;2.供应商单一钱某经理的实业公司垄断了亚伦集团所有的后勤供应,通常有效的采购不能制定单一供应商或某些特定的供应商,要找对供应商就必须扩大供应商的来源,选择一批好的供应商可以促进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如果选择单一供应商很容易出现舞弊的现象;二销售方面1.没有严格的销售预算管理制度在案例中,亚伦集团曾多次以低于平均售价的价格向外销售水松纸,如果做好销售预算,尤其是销售收入预算,制定销售目标将有效避免类似的销售混乱的现象;2.销售定价控制制度不完善亚伦公司的定价制度不完善,尤其是销售定价授权批准方面,要严防销售人员的自行定价,自行给予折扣的行为,对于销售过程中需要执行特殊价格时应该实行特殊的授权批准方式;3.监督检查不到位亚伦集团曾多次进行低价销售,而单位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并没有发现问题;监督机构应该通过实施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检查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有效实行;。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附案例)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附案例)采购经理要主动思考和发现采购流程上的漏洞,及时改善优化流程,降低公司生产经营风险,避免给公司资金损失。
但是采购环节漏洞产生的问题,不应该是采购经理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公司运营体系的问题,经营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有责任。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公司完善的采购流程体系,是整个公司管理团队多年经营积累、不断改进的结果,其中包括有一些失误和差错。
采购业务典型内控漏洞及识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得采购环节成为舞弊风险的高发区,其中商业贿赂尤为严重,而且采购对企业成本影响重大。
因此,采购业务通常都是各个企业管控重点所在。
但是采购环节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情,技术部门或者需求部门指定供应商,或者给各个供应商的技术要求不一样,导致报价或者投标价格明显差异,影响最终定点供应商。
质量部门审核把关开后门,再好的供应商也审核出来一堆毛病,垃圾的供应商可能评分最高级。
典型漏洞一:采购方式不明确或多头采购企业需采购的物资或服务往往有很多类型,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例如公司层面招标采购、采购部门(集团公司)统一集中采购、各部门分散主导采购等。
采购方式内控漏洞表现形式通常有:未明确采购权限,各部门可自行采购;重要物资分散采购,导致效率低下、成本失控;针对不重要采购事项过度控制(如不管金额大小,都采用招标方式)。
例如:某家公司电脑采购权限不明确,发现办公室、信息技术部、资产管理部都有权限采购电脑,办公室认为电脑属于办公用品,而公司办公用品是由办公室负责采购的;信息技术部认为电脑是IT资产,公司IT资产和服务是由信息技术部牵头采购的;资产管理部则认为电脑是一种固定资产,公司的固定资产是由资产管理部负责的。
因此,公司应明确采购职责分工,对不同种类物资、不同金额的采购明确采购方式。
此外,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对于重要物资或服务,如果由集团总部建立统一采购平台,无疑可以提升采购专业性,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案件梳理)
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陈某开具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正常发票使用规律。 在部分票据中,陈某开票日期与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 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进行多次分析之后,审计人员认为陈某以房
【采购控制要点】1、请购与审批控制
1-1、是否已建立请购的一般和特殊授权程序
1-2、是否对所有请购的商品和劳务编制请购单
1-3、购置商品和劳务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批准
2、供应商管理控制
2-1、采购中是否有报价、比价、议价环节
2-2、采购中是否有样品品质确认与供应商整体评估环节
2-3、是否有供应商长期考核管理流程
(3)虚报损耗,中途转移。这属于企业的内盗现象,运输部门为了中饱私囊,在 运输
途中转移材料,而对公司上报谎称损耗。
(4)混淆采购成本。会计人员在会计记账中,对采购成本没有很好的区分,确认
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
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业并不适用。
5-3、是否有措施防止未核准款项被支付
6、采购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一一亚伦窝案梳理
【集团简介】 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 重点骨干企业。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 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集团向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qu二声)州市 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案件经过】
1995年1月到1998年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
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12余万元。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以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1. 财务造假案例:2001年,美国能源公司恩斯特·杜邦(Enron)因大规模财务造假而破产。
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和利润,隐藏负债,误导投资者和审计师,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2. 内部腐败案例:2015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被揭发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实际排放超过法定标准。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腐败问题。
3. 数据泄露案例: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公司(Target)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4000万客户信用卡信息被窃取。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4. 内部盗窃案例:2011年,英国报纸《新闻世界》因电话窃听丑闻曝光,涉及记者和编辑非法获取他人电话信息的行为。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盗窃问题。
5. 贪污受贿案例:2014年,中国原国家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贪污受贿问题。
6.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013年,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生产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7. 信息泄露案例:2017年,美国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遭到黑客攻击,导致1.4亿人的个人信息泄露。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信息泄露问题。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郑百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案例简介:郑百文全称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由郑州市百货公司和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于1987年6月在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于1996年4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1996年,郑百文每股收益0.37元,净资产收益率15.88%;1997年每股收益0.448元,净资产收益率19.97%。
但自1998年起,ST郑百文的经营业绩开始滑坡,根据2000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每股净资产已达-6.8856元/股,资产负债率高达216.76%,总负债金额为24.75亿元,而总资产仅为9.7亿元,已是严重资不抵债。
ST郑百文的最大债权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债权约为20.76亿元,2000年8月22日ST郑百文被停牌,其后要求将其罚出股市的呼声不绝于耳。
2000年12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单位在北京宣布ST郑百文的重组方案。
其主要内容有:ST郑百文将其全部资产、债务和人员、业务从上市公司退出,转入其母公司进行整顿;山东三联公司将支付3亿元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用于清偿ST郑百文所欠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约15亿元的债务;ST郑百文全体股东将所持有股份的约50%过户给三联集团,不同意过户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将由三联集团按照股东大会确定的公平价格收回。
鉴于其重组较为顺利,ST郑百文于2001年1月被复盘。
2001年2月,公司宣告预亏。
2001年2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重组细则。
2001年3月,公告从3月5日到4月5日停牌,从3月20日起,开始登记股权变更手续,并申请全面收购要约。
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郑州白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及有关中介机构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主要责任人员,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查,郑百文公司上市前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亿元。
上述亚伦集团上行下效
上述亚伦集团上行下效、蛀虫成窝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是一部绝好的反面教材。
亚伦窝案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使我们懂得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从组织规划、采购、销售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首先,组织规划控制制度。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企业的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设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的设置、职权及关系;二是管理部门的设置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应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董事会成员应由内部管理董事和外部独立董事混合组成,应赋予独立董事对公司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投资、财产处置、收购兼并、对外独资、担保事项、关联交易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力。
为保护股东利益,确保公司内各项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和保证公司合法合规经营,企业应建立独立于董事会的监事会或隶属于董事会、主要由公司外部独立董事参加的审计委员会。
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1)监督公司财务报告制度及财务、会计、法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2)监督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工作业绩;(3)提供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沟通途径。
这样,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各自效能,相互牵制和制约,就能有效地约束管理层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防止王品发这样领导层失控的情况再度发生。
其次,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采购业务中常见的弊端有:(1)盲目采购。
采购部门没有根据已批准的采购计划或请购单进行采购,而是盲目采购或采购不及时,造成超储积压或者供应脱节的情况。
(2)收受回扣,中饱私囊。
采购人员为了私人利益在采购中没有进行比价管理,而是选择有回扣的供应商,这往往造成采购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致使企业利益受损。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企业内部控制案例:1.基于销售人员的回扣问题的内控案例:公司发现销售人员与供应商联合操作,通过各种手段收取回扣,以便取得更多订单。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内部控制,例如建立了供应商审查机制,出台了禁止员工接受回扣的道德行为准则,并加强了采购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遏制了销售团队的回扣问题,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
2.核心数据操作问题的内控案例:银行的一些行员利用职务便利,修改客户账户信息,并将大量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加强了对核心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记录和监控,完善了账户信息的修改审批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业绩考核,以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频率。
这些措施帮助银行发现和防止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并保护了客户利益和银行的声誉。
3.财务造假问题的内控案例: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被证监会罚款。
公司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加强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还强调了企业道德和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恢复了投资者对其财务信息的信心,并改善了内部控制,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4.员工违规行为问题的内控案例:制药公司发现一名员工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创新技术被利用,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利润。
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加强了对敏感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了员工行为准则和保密协议,并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和风险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保护了知识产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确保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这些经典案例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部控制挑战,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有效管理风险,保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有关内部控制的案例
有关内部控制的案例
案例一:恶意内部人员造成的财务丑闻
某公司的财务主管发现他拥有操纵财务报表的能力,并利用此漏洞进行财务欺诈。
他通过虚构交易、资金流转和账目调整等手段,在财务报表中隐藏了大量的损失和负债,使公司营收和利润看似繁荣。
然而,这种虚假的财务情况最终被发现,公司的股价暴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案例二:控制不严导致资产盗窃
某公司的员工发现公司在库存管理和资产保管方面存在缺陷,并利用这个漏洞进行资产盗窃。
他通过伪造出库单和虚构退货记录等手段,窃取了公司的产品和库存。
因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严密,这一系列盗窃活动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公司发现了大量缺失的产品和资金。
案例三:员工滥用权限导致泄露敏感信息
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员工不当地使用公司内部系统,泄露了客户的敏感信息。
这名员工滥用了他的权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查看和下载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和账户信息等。
这项违规行为被发现,对公司的声誉和客户信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案例四:采购欺诈
某公司的采购部门主管与供应商勾结,通过采购欺诈获取私利。
这名主管与供应商串通,向公司采购过高价格的商品,并与供应商分享盈余。
这种内部欺诈导致公司损失了大量资金,同时也破坏了公司的供应链关系和声誉。
案例五:信息技术安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
一家科技公司的信息技术部门发现公司的网络安全存在漏洞,但未及时修复。
恶意外部人员利用这个漏洞入侵了公司的系统,窃取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和公司的内部机密信息。
这次数据泄露事件对公司的声誉和客户信任造成了巨大损害,同时也引发了隐私保护和合规方面的法律问题。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亚伦窝案
小组成员:许国权 倪玮佳 蔡浩 许嘉文
审计背景
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 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 业。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 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当地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集团向 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州市国企改革 的一面旗帜。
通常企业在受到采购发票后,根据发票金额授权会计 签发支付凭单,出纳审核后支付划拨款项,如果没有 严格的付款控制程序,就存在结算隐患。比如,对同 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或者误期支付失去客户信誉。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小结:亚伦集团在水果采购业务中,采购人员滥用职 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为了防止采购 中的这些舞弊行为,通常有效的采购中不能制定单一 供应商或某些特定供应商而排除其他竞争者,在购置 大批货物时应获取一些合理的有竞争性的书面报价单。 选取某一供应商时应提供相应证明文件,包括报价汇 总表以证明不选取其他竞争性报价供应商的理由。对 大宗采购业务,应成立评标委员会实行招投标管理, 保证投标商家进行公平竞争,由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 共同选定中标商家,这种牵制防止了采购部门滥用职 权,一手遮天,保证了选定的中标者以最低的成本和 最优的质量提供采购材料。
虚报损耗,中途转移
这属于企业的内盗现象,运输部门为了中饱私囊,在 运输途中转移材料,而对公司上报谎称损耗。
混淆采购成本
会计人员在会计记账中,对采购成本没有很好的区分, 确认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 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运输费、保险费、 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 业并不适用。
1993年,王品发走马上任,成为亚伦集团 的总经理、党委书记,1995年又兼任集团 公司董事长。从一名政工干部走上企业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有意思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案例。
就拿我朋友小李所在的公司来说吧,他们公司之前采购那块可真是乱套了!小李告诉我呀,有一次采购部门居然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批质量不咋地的原材料,这不是坑公司嘛!这就好比你去买个西瓜,花了高价结果回来切开是个半生不熟的,多气人呀!
后来呢,公司老大发火了,这可不行啊,得改!于是,他们开始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采购人员不能再随心所欲地买买买啦!他们得货比三家,看看哪家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就像我们逛街买衣服,总得多挑挑吧!而且呀,每一笔采购都得有详细的记录,这就像是给每一笔钱都上了个“身份证”。
还有哦,财务部门也参与进来了,这可太重要啦!他们就像守门员,严格审查每一笔支出,不合规矩的坚决不让过!比如说,要是采购申请上写得不清不楚,财务就会问个底朝天,“你这买的啥呀?为啥这么贵呀?”
经过一系列的整改,嘿,你猜怎么着,公司的采购成本降低了不少呢!而且产品质量也上去了,客户也更满意了。
这不就是皆大欢喜嘛!
我觉得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真的太重要了,就像给公司的钱袋子上了一把锁,能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当!大家想想,如果每个公司都能重视起来,那得省多少钱呀,企业不就能发展得更好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公司内部贿赂案例分析
公司内部贿赂案例分析贿赂行为在商业环境中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与社会形象。
公司内部贿赂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揭示了现代商业中的道德困境与监管漏洞。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公司内部贿赂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案例描述:某企业是一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公司,主要业务涉及IT科技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然而,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内部贿赂现象。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 采购环节:采购部门的员工与供应商合谋,通过收受贿赂来操纵和优先选择供应商,以获取利益。
2. 销售环节:销售代表通过行贿、提供回扣等方式,获取与客户的订单。
案例分析:1. 利益驱动与道德缺失:公司内部贿赂案例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员工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与企业规章制度。
贪婪和功利主义思维成为一些员工贿赂行为的动力。
2. 监管与审计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内部审计控制导致了贿赂行为的发生。
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漏洞,监管措施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贿赂行为。
3.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公司管理层在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塑造方面也存在问题。
如果公司的领导层不注重道德与诚信,员工很难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导致贿赂行为盛行。
案例教训:1. 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贿赂行为。
2. 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公司应该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按规定行事,并制定惩罚措施以约束违规行为。
3. 培养诚信与道德观念:加强员工价值观与道德教育,使员工认识到道德行为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
4. 加强监管与透明度:提升公司的监管意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规范员工行为,并注重信息透明度,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贿赂行为。
5. 依法惩处违规行为:对于贿赂行为,公司应该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起到震慑作用。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亚伦集团为例-审计-毕业论文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浙江亚伦集团为例【摘要】《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指出,使制造行业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在供应链的竞争中激流勇进,采购业务管理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然而当下仍然有不少企业的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以浙江亚伦窝案最为典型,亚伦窝案揭示了王品发作为集团总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60万元,收受贿赂共计28余万元。
公司上下共有总经理,副经理,采购员等二十余人以贪污罪、受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该事件也引发出我国采购人员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不严产生的风险问题。
深究其丑闻原因,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采购业务等方面均存在风险问题,其中以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为切入点,探究亚伦集团造成亏损的诸多因素中,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中公司未能监测和控制集团采购业务和进行风险管理,由此引发的滥用职权、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采购风险,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对策I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Purchasing Business: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Aaron Group[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de-in-China 2025 points out tha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greater competition pressure. In order to advance bravely in the competition of supply chain, purchasing business manage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can improve their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 by improv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purchasing business and increasing their market share. However, at present, they still have the ability to compete in the market. However, many enterprise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purchasing business, of which the Yalunwo case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The Aaron Woo case reveals that Wang Pingqi used his position to facilitate the embezzlement of 600,000 yuan of public funds and accepted bribes totalling more than 280,000 yuan. There are more than 20 general managers, deputy managers and purchasers in the company. They ar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corruption and bribery. The incident also triggered the risk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ax internal control of procurement business, such as the loss of public and private fertilizer by procurement personnel, the acceptance of customer rebates and bribes. Deeply investigating the causes of the scandal, there are risks in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procurement business. Tak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procurement busines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explores many factors causing losses in Aaron Group.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procurement business, the company fail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group's procurement business and risk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abuse of power and acceptance of customer rebates. And bribery procurement risk, for the enterprise has a tremendous impact.[Key words]Purchasing-Business Internal-Control Risk-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目录1导论 (1)1.1亚伦集团巨亏始末 (1)1.2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2)2.1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基本内容 (2)2.1.1 职务分离制度 (2)2.1.2 存货采购的请购单制度 (2)2.1.3 订货控制制度 (2)2.1.4 货物验收控制制度 (2)2.1.5 入账付款控制制度 (2)2.1.6 会计稽核与对账制度 (2)2.2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 (2)2.2.1 相互牵制原则 (3)2.2.2 成本效益原则 (3)2.2.3岗位责任 (3)3 亚伦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3)3.1 亚伦集团窝案案例分析 (3)3.2 亚伦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3)3.2.1 盲目采购,过量囤积 (3)3.2.2 收受回扣,中饱私囊 (4)3.2.3 采购程序内控制度不够规范 (4)3.2.4 混淆采购成本,利润损失 (4)3.2.5 企业采购缺乏多元比较系统 (4)3.2.6 企业采购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 (5)3.3 亚伦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3.3.1 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5)3.3.2 缺乏对风险的评估 (5)3.3.3 控制活动有待完善 (5)3.3.4 信息沟通交流不充分 (5)3.3.5 职责权利没有分离 (6)3.3.6 监控有效性不足 (6)4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启示及对策——亚伦窝案事件为例 (6)4.1关于企业的治理启示及建议 (6)4.1.1 落实职责分离制度 (7)4.1.2 重新制定采购业务流程以及管理体系 (7)4.1.3 对采购业务进行预算控制 (7)4.1.4 规范供应商的管理 (7)4.1.5 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8)4.2 国有企业采购业务管理的启示及建议 (8)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9)1导论1.1亚伦集团巨亏始末在一次亚伦集团职工上访后,上级对亚伦集团主要管理层进行盘查,查到从1995年到1998年这四年期间,亚伦集团将近270万元的水果采购基本上由个体商贩陈某承包,当政府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时发现有些发票存在涂改的现象,而且发票上的采购数量与集团实际采购货物的数量相差特别大,还发现了个体商贩陈某开具的发票很反常,在一些票据当中,陈某开具的发票日期与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钱与陈某一同采购,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漏税12余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选择有用信息。
注释:窝案——目前一般指一群由掌了权的腐败分子组成的腐败团伙,依靠权力非法获得利益的“利益共同体”。
【集团简介】
浙江亚伦集团系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在一个财政收入不及一亿的龙游县,它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该集团向来以改革创新闻名,是衢(qu 二声)州市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案件经过】
1995年1月到1998年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的水果采购供应生意,在有关政府审计人员的审计下发现有的发票存在涂改情况,并与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
陈某开具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正常发票使用规律。
在部分票据中,陈某开票日期与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经理签字审批日期相同甚至超前。
部分业务由经理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
进行多次分析之后,审计人员认为陈某以房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而未开具当地地方税务发票,涉嫌偷税12余万元。
【幕后调查】
实业公司与陈某大笔水果交易背后的关键人物,正是亚伦集团的总经理王品发。
经调查查明王品发个人折、案金额高达60余万元,龙游县纪委认定其违纪金额28万余元,依法予以收缴。
集团内上下勾结上自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热电分厂小小的煤调度员、采购员等共计20余人因涉嫌受贿、贪污纷纷落马。
【案件分析(采购角度)】
1、亚伦集团在水果采购业务中,采购人员滥用职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
未按照公司的计划、要求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为自己个人利益不通过“比价”而是“回扣”来选择供应商。
2、采购结束后会计人员未能遵循规章进行记账,采购成本没有明确的区分,使得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花费的金额。
3、水果采购的最后一关采购审计人员不能够把握好这一关,以少报多乱开发票。
审计人员不能按照采购审计的流程行事,导致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票据混乱的情况出现。
4、大宗采购业务,应成立评标委员会实行招投标管理,保证投标商家进行公平竞争,由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选定中标商家。
【采购业务中常见的弊端】
(1)盲目采购。
采购部门没有根据已批准的采购计划或请购单进行采购,而是盲目采购或采购不及时,造成超储积压或者供应脱节的情况。
(2)收受回扣,中饱私囊。
采购人员为了私人利益在采购中没有进行比价管理,而是选择有回扣的供应商,这往往造成采购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致使企业利益受损。
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
(3)虚报损耗,中途转移。
这属于企业的内盗现象,运输部门为了中饱私囊,在运输
途中转移材料,而对公司上报谎称损耗。
(4)混淆采购成本。
会计人员在会计记账中,对采购成本没有很好的区分,确认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是为采购材料而发生的。
比如对生产企业,与材料采购相关的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等,都要计入采购成本,而这对商品流通企业并不适用。
(5)验收不严,以少报多,以次充好。
采购验收人员玩忽职守,不能严格验收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如果采购和验收职责没有分离,由一个人担任两项不相容职务,这种内控的缺陷容易诱发材料验收中的舞弊行为,造成伪劣材料鱼龙混杂,轻者损害企业利益,重者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
(6)违规结算,资金流失。
通常企业在受到采购发票后,根据发票金额授权会计签发支付凭单,出纳审核后支付划拨款项,如果没有严格的付款控制程序,就存在结算隐患。
比如,对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或者误期支付失去客户信誉。
【采购控制要点】
1、请购与审批控制
1-1、是否已建立请购的一般和特殊授权程序
1-2、是否对所有请购的商品和劳务编制请购单
1-3、购置商品和劳务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批准
2、供应商管理控制
2-1、采购中是否有报价、比价、议价环节
2-2、采购中是否有样品品质确认与供应商整体评估环节
2-3、是否有供应商长期考核管理流程
3、实施采购控制
3-1、采购人员是否定期轮换
3-2、采购人员职责是否明确
4、验收及入库控制
4-1、验收时是否盘点或检查商品并与订货单核对
4-2、验收部门将商品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是否取得对方签章收据
5、付款管理控制
5-1、编制凭单时,是否将凭单同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配合
5-2、是否将应付账款明细账和供应商及时核对
5-3、是否有措施防止未核准款项被支付
6、采购环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