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州自来水公司

合集下载

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

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

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是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源头保护、水处理、管网管理和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源头保护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基础。

源头保护主要包括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

水源地的保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建立水源保护区,限制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此外,完善防洪设施,减少降雨对水源地的冲刷和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水处理是确保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关键步骤。

水处理主要包括自来水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厂的处理过程包括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絮凝是通过添加絮凝剂将悬浮物和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方便沉淀和过滤。

沉淀过程利用重力或草地过滤床使颗粒沉淀到底部。

过滤过程通过不同粒径的过滤介质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去除。

最后,在消毒之前,常常会使用深度过滤等步骤进一步提高水的质量。

消毒可以使用氯气、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除菌处理。

管网管理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管网管理主要包括供水管网的清洗、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由于管网年限长,水质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因此,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清洗,可以有效地去除管道内的沉积物和污垢,减少水质污染的风险。

此外,在维护过程中,还需要对管网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水、渗漏等问题。

定期更新老旧的供水管道也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最后,监测是确保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监测可以分为水质监测和管网监测两个方面。

水质监测可以对供水源、自来水厂出厂水和用户端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质变化和污染问题。

管网监测则可以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检测,发现漏损、污染和老化等问题。

监测结果可以作为改进和完善供水系统的依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需要从源头保护、水处理、管网管理和监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措施。

城市供水规范自来水管网和水质监测要求

城市供水规范自来水管网和水质监测要求

城市供水规范自来水管网和水质监测要求城市供水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自来水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质量,城市供水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对城市供水规范中关于自来水管网和水质监测的要求进行论述。

一、自来水管网的规范要求自来水管网是将净水输送到居民家庭的重要路径。

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品质不受污染且供水正常,自来水管网需要遵循以下规范要求:1.管网布局合理:自来水管网应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保证供水能够达到居民家庭的需求。

管网布局应合理分布,避免管网死角和供水不平衡的情况。

2.管网设计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自来水管网的设计应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保证水流的稳定和均衡。

不同直径的管道应根据水流量合理配置,避免出现水压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3.管材选用安全可靠:自来水管网的管材应选用安全可靠的材料,杜绝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材料。

常用的自来水管材料有铸铁管、钢管、塑料管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材。

4.管网维护及时有效:自来水管网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理管道老化、破损或堵塞等问题。

对于老旧的管网,应及时更换或改造,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水质监测的要求水质监测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水质可以及时了解供水的安全性和合格率。

以下是水质监测的要求:1.监测项目全面:水质监测需要对供水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常规指标如浑浊度、余氯、PH值等,以及微量元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2.监测频率适当:水质监测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以是日常监测、定期监测或不定期监测。

对于重要水源地或关键地区,监测频率应加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3.监测机构独立公正:水质监测应由独立的监测机构进行,确保监测结果公正、准确。

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可以进行全面的水质检测和分析。

4.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水质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居民,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对于存在问题的供水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

自来水公司供水安全主管职位职责

自来水公司供水安全主管职位职责

自来水公司供水安全主管职位职责供水安全是自来水公司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供水安全主管则是负责确保供水过程中水质的安全性和供水网络的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公司供水安全主管的职位职责。

一、水质监测与控制1. 负责制定并执行水质监测和评估计划,确保水源、水处理和供水环节的水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包括对水源、水厂、供水管网等多个环节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研究和应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效率和水质控制水平。

二、供水网络管理1. 负责监控和管理供水管网的运行状况,确保供水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制定供水网络巡查和维护计划,定期对管网进行巡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网漏损、老化等问题。

3. 负责应对突发事件,比如管网破裂、供水中断等,采取紧急措施保障用户正常用水。

三、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1. 开展供水安全风险评估,对供水环节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和改进建议。

2. 负责制定供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供水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和管理。

四、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1. 建立健全的供水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2. 负责应对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确保事故得到及时解决和善后处理。

五、政府合规与监管合作1. 熟悉并遵守供水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确保公司的供水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和合作,及时报告供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六、团队管理和培训1. 负责组建和管理供水安全团队,具备良好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

2. 定期组织供水安全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推动供水安全工作的不断提升。

总结:自来水公司供水安全主管在保障水质安全和供水网络可靠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水质监测与控制、供水网络管理、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政府合规与监管合作、团队管理和培训等职责履行,可以有效保障供水安全,让用户得到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来水行业也不断迎来新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自来水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许多新的水处理技术相继应用于自来水厂,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等。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特殊膜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细菌、病毒等。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提供更纯净的饮用水。

臭氧氧化技术则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消除异味,提高自来水的口感和品质。

生物活性炭技术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作用,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含量,保证自来水的卫生指标达标。

二、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了提高自来水的供水能力和管理效率,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行业。

这些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实现了对自来水生产、输送、质量等环节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自来水厂进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如水质监测、流量监测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自来水的安全供应。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帮助自来水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自来水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将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重新利用,提供用于冲洗、景观灌溉等非饮用用水。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包括灰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

灰水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后用于冲洗、洗衣等非饮用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则是通过对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净化,供应给公共绿地、农田灌溉等用途。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自来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来水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创新技术应用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水质安全和节水环保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自来水行业的创新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自来水净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自来水净化技术是确保水质安全的基础,不断的创新与应用能够提高自来水的质量和品质。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自来水净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1.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微孔,有效分离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如反渗透膜、超滤膜等,大大提高了水的净化效果。

2. 光催化技术:利用光能激活催化剂,分解有机物和杀灭细菌,例如光催化氧化、光电催化等技术,有效净化水质。

二、自来水节水技术的创新应用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自来水节水技术的创新变得更为重要。

在自来水供应和使用方面,各地都在推广各种节水技术,例如:1. 智能水表: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和控制用水量,提醒用户节水,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2. 高效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洁具、节水淋浴头等,通过改进设计和流量控制,实现用水量的降低。

三、自来水管网建设的创新应用自来水管网是水资源的运输通道,其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自来水供应至关重要。

现代自来水管网建设趋向智能化和高效化,例如:1.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实现对水压、流速、水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损。

2. 管网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管网的远程监控、调度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自来水行业的发展趋势自来水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一方面,自来水行业将继续探索新的净化和节水技术,提升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自来水行业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总结:自来水的创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为我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和节约的饮水资源。

给水系统中的水质安全与保障措施

给水系统中的水质安全与保障措施

给水系统中的水质安全与保障措施随着工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与保障成为了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水质的安全与清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水质的安全性。

一、水质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给水系统的水质安全,及时监测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抽取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以评估水质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我们可以从水源、输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三个方面进行监测。

水源方面,监测可以包括对自来水水源地的采样和分析,确保水源的洁净和无污染。

输水管道方面,可以通过对管道中的水样进行抽取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估管道是否存在污染和渗漏。

供水设施方面,可以定期对水处理厂和水泵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水质净化功能。

二、消毒处理给水系统存在各种潜在的污染源,如细菌、病毒和有机物等。

为了确保水质的安全,消毒处理是必要的步骤之一。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而且具有持久的杀菌效果。

臭氧消毒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臭味。

紫外线消毒则是通过高能量紫外线照射水体,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以杀灭病菌和细菌。

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可以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和具体需求来确定。

三、管网管理与维护管网是给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水质和供水的安全性。

管网管理与维护包括管道的清洗、维修和更换等工作。

定期的清洗可以有效清除管道内部的污垢和沉积物,保持管道的通畅和水质的清洁。

维修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管道破损、渗漏等问题,避免水质被外部污染源所影响。

对于老化和损坏较为严重的管道,需要进行更换和更新,以确保水质的安全性和供水的稳定性。

四、应急响应措施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常常会对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非常重要。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供水管网中的应用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供水管网中的应用

新⼯艺、新材料、新技术在供⽔管⽹中的应⽤1、概述2、当前供⽔管道存在的三⼤问题3、要重视开展爆管风险评估的研究4、对管⽹供⽔⽔质的要求不断提⾼,需要更好更安全的管道来保障管⽹⽔质5、⽔资源的紧缺和供⽔企业的效益需求促使我们更加重视降低和控制管⽹漏损6、新材料、新⼯艺、新技术研究、应⽤,需要⽤我们以改⾰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积极推动7、新⼯艺、新技术的应⽤8、新材料的应⽤9、展望10、结论新⼯艺、新材料、新技术在供⽔管⽹中的应⽤王磊供⽔管⽹是现代化城市的“⽣命线”,由于具有其隐蔽性、系统庞⼤和运⾏的复杂性,如何充分利⽤国内外先进的施⼯⼯艺和施⼯材料,对现有的管⽹进⾏更新改造,并⽤于施⼯中去,已达到“⼆个提⾼、三个降低”(即提⾼供⽔的安全可靠性、提⾼供⽔⽔质;降低能、药耗和漏耗)的要求,是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步骤。

由于城市供⽔的发展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步进⾏的,城市供⽔管道敷设的时间、质量等参差不齐,管⽹管理的⽅式、⼿段不尽相同,从⽽使产、销之间往往差异较⼤。

对于⽇供⽔量达300万⽴⽅⽶的特⼤中⼼城市——武汉市⽽⾔,这样⼀个庞杂的动态系统,必须以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它并持之以恒地进⾏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供⽔⾏业漏损率不应超过12%,⽽多数城市供⽔均超过这⼀标准,究其原因,主要与供⽔管⽹的漏损率有关。

⽽造成管⽹漏损率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管道材质差、接⼝刚性太强、施⼯⼯艺落后造成质量⽋佳.从1994年12⽉,根据国内外供⽔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进⼀步降低管⽹的漏损率,武汉市⾃来⽔公司先后引进了球墨铸铁管、PVC-U、PE、PPR 等国内外先进管材,且在施⼯上采⽤了阴极保护、⾮开挖技术等⼀系列先进的施⼯⼯艺. 并取得明显成效,漏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当前供⽔管道存在的三⼤问题当前供⽔管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那⾥,有问题就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就有需求。

⼈们普遍关⼼城市的公共安全,供⽔管道爆管成为城市安全⼀⼤隐患。

基于快速检测和生物毒性检测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处理方式研究

基于快速检测和生物毒性检测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处理方式研究

基于快速检测和生物毒性检测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处理方式研究发布时间:2021-04-26T10:41:56.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作者:邝应彪1 谢明浩2 严巧龄3[导读] 摘要: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的情况,需要作出快速决断与反应,如何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和生物毒性检测方式对突发应急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的情况,需要作出快速决断与反应,如何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和生物毒性检测方式对突发应急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

文章从检测方式的便利性着手,分析了当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对比出发光细菌生物检测法的检测优势,从而针对这个检测方式的步骤与方法,探析了其检测的原理,最后对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从而确定此检测法是解决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处理方式的首选。

关键词:快速检测生物毒性检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处理方式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升高,各种不安全因素给城市供水管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工业废水的处置不当以及人为化学物品的泄露、供水管道的维修欠缺导致管道破损的情况等等,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污染到城市供水管网,从而使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一旦发生某一水域的污染事件,就必须高度警惕,对这一水域的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再次供水。

然而当前城镇化发展之快,民众对用水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对城市供水管网中的水质进行准确检测,或者检测时间过长,都会极度地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所以研发一套快速有效检测水质的方案,对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以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力图使实验数据具备说服力,从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活实践并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管网的水质监测系统中,真正做到造福于民的效果。

1.便利性当前国际上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的处理方式通常有生物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发光菌生物毒性快速检测法以及现代光电检测方法。

2023年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

2023年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

2023年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水质是自来水公司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不断提高水质管理水平,保障供水水质安全,我公司特制定了2023年的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水质检测与监测1.建立并不断完善水质监测与检测系统,确保水质参数监控全覆盖。

每月对所有供水点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加强对供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了解水源地污染情况。

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源污染。

3.每年对全市范围内的供水管网进行检测,定期清洗和消毒供水管网,防止管网因污染而导致的水质问题。

4.建立水质不合格处置机制,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供水点,立即停止供水,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和修复。

二、源水净化处理1.建立完善的源水净化处理设施,对水源地进行水质改善工程,确保供水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2.增加源水预处理工艺,包括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以保证源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率。

3.加强对源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不断提高去除率,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水质管理人员培训与监督1.加强对水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水质监测和处理技能。

确保水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每年对水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和督促,确保水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建立水质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水质监测合格率、水质改善效果等指标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

四、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1.建立并不断完善水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理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生水质事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保障用户饮用水安全。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水质安全防控的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水质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3.建立用户投诉受理与处理机制,对用户反映的水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应,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五、宣传与教育1.加强对公众的水质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用户的水质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有关自来水公司水处理难题关键技术攻关的信息报送

有关自来水公司水处理难题关键技术攻关的信息报送

有关自来水公司水处理难题关键技术攻关的信息报送摘要本文旨在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自来水公司在水处理方面面临的难题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

我们将会介绍自来水处理的背景和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难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方向。

通过这些研究和技术攻关,自来水公司能够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1.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来水供应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性一直是自来水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

因此,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保障饮用水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

2. 自来水处理的背景和重要性自来水处理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后,使其达到符合人们生活、工业用水等需求的标准。

自来水处理的过程包括净水、消毒、除垢等多个环节。

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对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自来水公司需要不断提升水处理技术,解决当前存在的难题。

3. 目前存在的难题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自来水公司面临以下难题:3.1 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自来水处理的首要难题。

水源地受到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影响,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3.2 新型污染物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新型污染物(如多环芳烃、药物残留等)日益增多,对自来水处理工艺构成新的挑战。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和传输对自来水处理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3 高效水处理技术目前,自来水处理主要依靠传统净化工艺,如沉淀、过滤、消毒等。

然而,这些传统技术在处理特定污染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自来水公司亟需开发高效的水处理技术,以应对复杂的水质情况和越来越严格的水质标准。

3.4 能耗和投资成本自来水处理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过程,而且需要巨大的投资成本。

自来水公司需要在技术攻关中解决能耗和投资成本过高的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4. 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研发方向为解决上述难题,自来水公司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

2024年自来水公司年度供水工作总结

2024年自来水公司年度供水工作总结

2024年自来水公司年度供水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自来水公司供水工作的关键一年,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

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迎接各项工作任务,全力保障供水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供水质量保障公司注重供水质量的监测与提升,加强了对供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的监控。

通过完善的检测体系,不断提高自动化水质监测设备的使用率,实现了供水质量的全程监控。

同时,加强了供水管网的维护与改造工作,及时检修和更换老化管道,确保了供水的安全与稳定。

三、节水与节能工作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加大了对节水与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普及居民使用节水设备、开展宣传活动等手段,提高了居民的节水意识。

同时,在供水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了供水过程的节能化。

四、应急管理与处理公司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与处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在自然灾害、突发状况等情况下,公司能够快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水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大了对供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五、客户服务与满意度提升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通过加强对客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优化供水方案和服务流程,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意见,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六、员工培训与发展公司注重员工培训与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公司还开展了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同时,公司加大了员工福利和激励政策的力度,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七、社会责任履行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了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扶贫帮困工作等,积极回馈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公司还开展了各类公益活动,关心员工和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自来水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更新

自来水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更新

自来水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更新自来水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质量和供应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福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来水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以提高水质、保障供应、降低成本,并适应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来水行业中科技创新与技术更新的各个方面,展示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水质监测与提升技术自来水公司需要对水源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供水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

科技创新在水质监测领域表现为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设备,以及快速响应的监测系统。

例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迅速识别水源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采用在线分析仪器可以实时监测供水过程中的水质变化。

此外,为了提高水质,新型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生物活性炭滤池、反渗透膜技术、以及高级氧化过程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病原微生物,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

供应系统的智能化与优化自来水供应系统正变得更加智能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实现对供水网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对管网压力、流量和水质进行远程监测,及时发现泄漏和污染事件。

智能系统还能够预测用水需求,优化供水调度,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供水系统的维护和修复技术也在更新。

例如,非开挖技术(如顶管、管道衬砌等)允许维修人员在不需要挖掘的情况下修复或更换管道,大大减少了施工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在促进自来水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废水可以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有助于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同时,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降低自来水厂的碳足迹。

科技创新是推动自来水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不仅提高了供水质量和效率,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自来水行业将更加安全、高效和环保。

管网材料及设备对水质的影响及办法

管网材料及设备对水质的影响及办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水厂出厂水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然而自来水经输配管网送至用户龙头之前,已历经了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旅程,常常会受到二次污染,造成到户水质变坏。

保证到户水质的关键因素更多地取决于管网材料及设备的合理选择与维护。

1 管材及设备对水质的影响1.1 腐蚀管网管体破损和腐蚀是水质事故的重要成因。

97年对国内大中城市自来水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末端水的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全年综合合格率较出厂水降低了3.05%,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下降7.3%,接近标准临界值。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分别增加47.91%和38.78%,高锰酸盐指数增加35.0%,反映出管网中有机污染物的增加和氯化作用的存在。

我国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前铺设的管道当时未采用内外防腐措施,现在锈蚀已相当严重,成为"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的诱因。

1.1.1 金属材料金属管内壁腐蚀引起的浊度﹑色度﹑铁﹑锰等含量增加,一般内壁锈蚀的管道污染增加量较大,小口径管道的增加量比大口径更大。

铁锈溶于水中造成臭味及味觉不快。

另外金属管子内壁腐蚀形成锈垢,,这种结垢层是细菌孳生的场所,微生物附着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美国在管道生物膜中检出28种细菌。

生物膜的老化与脱落引起了用户的嗅、味和色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微生物渐渐对消毒剂产生了抵抗力,不易被杀灭,更增加了终端自来水微生物的数量。

管道结垢层的厚度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地增加,使管道有效截面积不断缩小,从而严重影响了管道的输水能力。

1.1.2 水泥材料使用水泥材料的管子有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水泥衬里管。

水与管壁接触部分的腐蚀都是出于同一机理。

水中酸性成分消耗水泥碱性成分,引起Ca2与OH分解,使饮用水水质恶化。

我国1988年以后至今逐步推广对金属管道应用水泥砂浆内衬涂防腐,从检修挖出管道检查情况来看,内防腐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管道施工回填后变形引起砂浆爆裂,部分脱落,以及水泥砂浆经长期浸泡、冲刷,水泥成分渗出流失,以致引起水泥砂浆结构松散,部份脱落的水泥砂浆流至用户表前,有的甚至导致阀门不能启闭。

浅谈供水管网水质的保障

浅谈供水管网水质的保障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 号: 05 63 ( 07 0 — 2 7 0 10 — 03 2 0 )6 0 7 — 2
S I E HIF R TO E E O M N C- C O MA IND V L P E T&E O O Y T N CN M
当蓄水量 V h时 , > 通过浮球阀使 自来水进水量减小 , 表转换的 压力
电流信号送 至变频器控制 1 号泵 、 号泵、 号泵 电机全频工作。 2 3 当蓄水量 h V h 时通 过压力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控制变频 i <: < 器使其通过自 身内部的 PD I 反馈, 2 实现 号泵( 号泵) 3 电机转速的调节。 当蓄水量 < 2 h 时, 号泵( 3号泵 ) 电机停止工作, 1 00 蓄水池 由 0 0t 的 4号泵 ( 号泵 ) . 5 进行供水。 并且, 号泵( 号泵 ) 4 5 也采用 了变频器控制 。 这时,0 t 50 蓄水池继续蓄水 , 当蓄水超 出 h 高度时 , 号泵( 号泵 ) 4 5 停止工 作 , 由2 再 号泵( 号泵 ) 3 进行供水。 在这一段 , 液位传感器有一个常闭触点 的停止液位和一个常开触点的始动液位。 5 0 蓄水池下降到停止液位 在 0 t h 时, 。 提供一个停机信号 , 号泵 ( 号泵 ) 2 3 停止工作 。 同时, 常开触点提供给 4 号泵( 号泵) 5 —个开机信号, 1 0 0 蓄水池进行供水 。 由 0 0t
1 管 网材质的影响 . 2
城市供水运行管网使用的管道多 为铸铁管 、 钢管 、 镀锌管等 , 管道内
壁 易腐蚀 、 结垢 , 防腐实效较差 , 在管道 中长 时间停 留或水力条件发 水若 生 急剧变化时 , 就易产生黄水和铁 腥味臭水 。 另外 , 由于某些房地产开发 商或业主用低劣 的黑铁管建于楼 内给水管 , 其用水水质则更加难保 。 1 管网施工及维护不 当造成的影响 I 3 新装管道施工 的过程 中 , 施不当也会造成水 污染。 因措 如管道未作 冲洗就并 网; 因冲、 排水 管截 面比率小 以及 冲洗强度 、 冲洗历时不足及检 验不严格 ; 管道安装 分支或维修时 , 停水作业管道渗碳漏 未能及时发现 检修 ; 状管道铺设 过长, 树 造成末端滞水 ; 自备水源或非饮用水管道连 与 接时没有采取防 污措施 ; 直接 用泵 从管网上抽水造成负 压时的污水侵 入; 消火栓不 常使用 或检 修而形成死水 ; 有些 阀门 、 水表 、 管件长期浸泡

广州大学城供水管网系统介绍

广州大学城供水管网系统介绍

广州大学城供水管网系统介绍
3.2杂用水管网布置
由于大学城内只设一个杂用水厂,其主要干管为枝状布置,口径为DN300~DN600,长约18.6公里。

其中中环路上的杂用水干管设置在市政管线综合管沟内,其余道路设置在东、南侧,西侧人行道上布置配水管,每400米处以DN200管与主干管连通。

3.3杂用水管的管材配置
布置于综合管沟内的干管使用法兰钢管,其余DN300~DN600口径的采用球墨铸铁管;DNl00如IN200口径的采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UPVC)。

4结语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于2004年6月30日投产,其高质饮用净水处理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保证了广州大学城依期在2004年秋季招生时有了优质、足量、足压的饮用净水,且至今已历时一年半,从未间断过。

从南洲路到大学城内长达62.6公里的给水输配水管的安全运行,经历了考验。

大学城内的师生员工由原4.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5万人,饮用净水水量由10000m3/d增加到30000m3/d;连同正在展开的二期工程施工用水,大学城的用水一直正常供给。

广州大学城供水管网系统的主要工艺特点包括:分质供水,分不同的校区进行计量;每天的高峰用水期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学生无课的时段如中午和晚上;岛内为三环管网,但通过压力控制为单向大环流,保证南洲水厂的优质直饮水在岛内单向通过,不允许其他水厂的水流向岛内。

图1广卅I大学
165
广州大学城供水管网系统介绍
作者:周金伦
作者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510600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164837.aspx。

2024年自来水公司专项工作总结

2024年自来水公司专项工作总结

2024年自来水公司专项工作总结自来水公司2024年专项工作总结自来水公司作为一家负责供应城市居民饮用水的企业,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工作,旨在提高水质安全、节约用水、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全力以赴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2024年自来水公司的专项工作总结。

一、水质安全保障保障水质安全一直是自来水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具体措施如下:1. 提升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治理,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水源地的纯净和安全。

2. 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增加水质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次,加强对水源地、生产环节、供水管网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强化水厂运维管理:加强水厂的运维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水质问题。

4. 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公司的水质监测结果和处理情况,接受用户的监督和建议。

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管理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管理是自来水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2024年,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1. 推广智能用水设备:鼓励用户安装使用智能水表和水管网监测设备,实现用水的精确计量和实时监控,引导用户节约用水。

2. 加强用水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用户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供水资源管理知识,引导用户形成合理用水习惯。

3. 完善计量收费体系:优化水费收费办法,引入阶梯水价和超额用水加价机制,鼓励用户节约用水。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监测和预测水资源供需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案。

三、推动绿色发展和减排工作作为一家负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自来水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加大了绿色发展和减排工作的力度。

具体措施如下:1. 提高供水工艺效率:引进先进的供水处理技术,提高供水工艺的效率和水质稳定性,减少用水和能耗。

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定义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定义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定义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本文分析了影响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因素,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措施。

标签:供水管网;化学稳定性;影响因素;控制方法近些年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提升,城镇供水出厂水水质已经基本上达标,但是出厂水进入城市市政管网后还是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导致浊度、色度等升高,造成管网水质二次污染。

因此研究控制管网稳定性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1 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定义水质化学稳定性指的是管网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既不会腐蚀管道也不会结垢,在水工业中,被定义为既不溶解也不沉积CaCO3 [1]。

达标的出厂水经过管网时,由于供水管网内水流状况发生变化,管道内壁的腐蚀物很可能脱落进入自来水中,造成管网水的浊度、色度及其他指标超标。

[2]因此,控制管网腐蚀,提高管网的水质化学稳定性对保护管网和提高管网水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2.1 管材的影响目前常用的管网管材有金属管道、塑料管道以及复合管等。

国内的管网大多是采用铸铁管,而国内大部分水厂采用液氯消毒,出厂水中含有具有腐蚀性的CL-,所以水在金属管道流动过程中易形成管内腐蚀,导致产生铁锈。

相对来说,塑料管道和复合材料管道的水质稳定性要好得多。

2.2 水质指标对管网的影响管网水的水质状况与铸铁管网的腐蚀情况密切相关。

管网腐蚀有重要影响的水质参数有:余氯、溶解氧和温度。

2.2.1 余氯余氯含量过低,氯的消毒效果会降低,对细菌的杀灭和抑制效果减小,导致管壁滋生大量细菌,从而腐蚀管壁。

余氯含量过高,也会导致CL-腐蚀管壁,所以管网中要保证适宜浓度的余氯。

2.2.2 溶解氧研究表明,高溶解氧浓度下,铸铁管道腐蚀小;而低溶解氧浓度条件下,铸铁管道腐蚀较大[3]。

2.2.3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溶解氧的变化。

温度越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温度越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越高。

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溶解氧和腐蚀性离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影响管网的腐蚀速度。

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为了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能力,以及减少管道老化和泄漏的问题,技术创新在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的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首先,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技术创新之一是材料的创新。

传统的自来水管道多采用铁质或混凝土材料,但这些材料存在易生锈、易老化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材料如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玻璃钢等被引入到自来水管道的建设中。

这些材料具有耐腐蚀、耐压、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老旧管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升供水水质。

其次,自动化技术在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传统的施工过程需要手工操作,耗时耗力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借助自动控制技术,施工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例如,自动化施工机械可以实现连续施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施工效率;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有效防止了漏水和质量问题。

另外,地下无损检测技术在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下管道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挖掘或利用行走式雷达等设备,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破坏性大。

而地下无损检测技术则能够实现对地下管道的非破坏性检测,包括超声波探测、电磁波探测、地质雷达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地下管道的位置、渗漏情况、腐蚀程度等信息,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耐腐蚀技术也是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设施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

城市自来水供应管道经常接触到各类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性水质、化工废水等,容易导致管道老化、泄漏等问题。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州自来水公司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州自来水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污染问题已成制约龙头水达标的主要因素。

该项目以提高龙头水水质为目标,经过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供水管网创新平台、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管网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创建的国内首个大型供水管网集成创新平台,在管网温控、远程监控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在嘉兴、广州、舟山等示范应用表明,余氯等关键管网水质指标达标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管网水质得到了稳定保障;开发的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已在广州、嘉兴、绵阳、杭州等实际运行,率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运行的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组织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指南3部,浙江省行业导则1部,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

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6项,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7篇)。

创建、研发的系列成果在广州(超大城市)、嘉兴(平原地区城市)、绵阳(山地丘陵城市)、杭州、东莞、济南、绍兴、舟山等城市供水管网中实际运行和应用,建设示范工程9项,根据应用证明和检测报告,示范区实现了1800余万人的管网水质稳定达标,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饮用水安全是最大民生和中国当务之急。

我国对出厂水的长期关注,在水厂水处理技术上得到了大幅提升,而输配送水质保障技术薄弱,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二次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龙头水无法达标的主要因素。

技术问题体现在:(1)缺乏供水管网水质综合试验平台,造成研究手段和保障管网水质的相关标准、指南等缺乏;(2)缺乏供水水质在管网中的二次污染规律与控制技术;(3)缺乏面向运行管理的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材料项目名称: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污染问题已成制约龙头水达标的主要因素。

该项目以提高龙头水水质为目标,经过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供水管网创新平台、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管网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创建的国内首个大型供水管网集成创新平台,在管网温控、远程监控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技术,在嘉兴、广州、舟山等示范应用表明,余氯等关键管网水质指标达标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管网水质得到了稳定保障;开发的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已在广州、嘉兴、绵阳、杭州等实际运行,率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运行的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

组织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指南3部,浙江省行业导则1部,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

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6项,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7篇)。

创建、研发的系列成果在广州(超大城市)、嘉兴(平原地区城市)、绵阳(山地丘陵城市)、杭州、东莞、济南、绍兴、舟山等城市供水管网中实际运行和应用,建设示范工程9项,根据应用证明和检测报告,示范区实现了1800余万人的管网水质稳定达标,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饮用水安全是最大民生和中国当务之急。

我国对出厂水的长期关注,在水厂水处理技术上得到了大幅提升,而输配送水质保障技术薄弱,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二次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龙头水无法达标的主要因素。

技术问题体现在:(1)缺乏供水管网水质综合试验平台,造成研究手段和保障管网水质的相关标准、指南等缺乏;(2)缺乏供水水质在管网中的二次污染规律与控制技术;(3)缺乏面向运行管理的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调度系统。

项目组通过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研发创建了具有在线生物膜采样、远程智能监控等多项原创技术的首个大型供水管网集成创新平台,研究掌握管网水质变化机理及规律。

解决了多水源切换、连续运行下的水质检测、循环回路内外温度精确调控、末端用户滞流管段水质再现等技术难题,以此为依托发现了有机物、微生物、消毒副产物等在管网中变化机理,建立了扩展余氯衰减-消毒副产物生成模型,为控制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部组织的鉴定意见认为:“在整体集成度、管网温控及远程监控与协同实验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研制了多种新型水质在线监测预警仪器及装备,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估的水质安全预警技术体系。

研制了包括发光菌法在线水质综合毒性监测仪、免试剂多参数在线水质分析系统、颗粒物分析仪等供水系统关键监测预警设备,其中颗粒物分析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7%,为实现全面监控水源、出厂水、管网水质提供了条件;在闭环风险控制框架下,结合管网水质变化规律研究成果,研发了饮用水水质组合预测、异常事件检测、动态风险预警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供水管网中水质污染物的多传感器融合预测预警难题。

3、研发了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生物稳定控制技术,创建了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优化调度系统。

提出了基于末端反馈的供水管网二次消毒优化技术、管网末端缓滞区自控排水技术,解决了供水管网水中微生物、消毒副产物等超标的关键技术问题。

已建成的示范工程表明,余氯等关键管网水质指标达标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为管网水的稳定达标创造必要条件。

研发了基于在线监测的城市供水系统水力水质精确建模技术,能够在5分钟内(传统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完成类似广州这样超大城市管网的水力模型自动校验。

创建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优化调度系统并示范应用,水司年供水规模达45亿吨。

项目组编制了行业标准、导则和指南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6项,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7篇)。

创建、研发的系列成果在广州(超大城市)、嘉兴(平原地区城市)、绵阳(山地丘陵城市)、杭州、东莞、济南、绍兴、舟山等城市供水管网中实际运行和应用,建设示范工程9项,根据应用证明和检测报告,示范区实现了1800余万人的管网水质稳定达标,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重要战略意义。

客观评价:1、知识产权(1)本项目拥有64项知识产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6项。

(2)发表论文:项目在Water Research, ASCE会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7篇)。

(3)组织编制国家行业标准、指南3部:《城镇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CJ/T 474-2015)、《生活饮用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选用指南》、《生活饮用水净化用臭氧系统设备选用指南》;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生活饮用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CJ/T345-2010);组织编制了浙江省行业导则1部:《浙江省城乡一体供水系统优化设计、运行技术导则》(建城发[2012]258号);编制企业标准2项:《综合毒性监测仪》(Q/GR 02-2013)、《激光颗粒物分析仪》(Q/GR 01-2011)。

2、鉴定与验收专家评价(1)教育部组织鉴定会意见(鉴字[教QP2010]第012号):“给水管网集成创新平台具有普适性、扩展性和兼容性,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整体集成度、管网温控及远程监控与协同试验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由吴澄院士、王浩院士、庄松林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具有普适性和可扩展性,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预警系统集成、全流程水质评价、动态风险预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水专项课题《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编号:2008ZX07420-004)》验收意见:"实现了典型渐变性、水华、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预测预警…在省(山东省)、市(济南市、东莞市和杭州市)进行了水质安全预警系统示范应用,为示范地水质安全保障工作起到了支撑作用"。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水专项子课题《城乡一体多级供水系统水质评价、控制及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编号:2009ZX07421-005-01)》验收意见:“搭建了基于末端余氯反馈的城乡一体管网二次消毒优化系统及其控制平台,编制了城乡一体供水系统优化设计、调度导则与水质安全评价体系。

技术成果对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饮用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及指导意义”。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水专项子课题“平原河网水源突发污染事故城市供水应急处置系统研究与工程示范(编号:2008ZX07421-006-02)”验收意见:“开发了嘉兴市实时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实时地对嘉兴市管网水力水质状态进行模拟计算,能够对管网中任意节点的来水进行分析,为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支撑”。

(6)浙江省建设厅组织的示范工程第三方评估报告:"基于现场次氯酸钠发生装置的二次加氯优化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水司的乡镇二次消毒剂投加点的安全保障及实现运行无人值守的问题,城乡一体供水系统二次加氯联调联控方案的提出也为管网消毒副产物安全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

(7)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所的软件评测报告:“该软件实现了对供水系统的调度与运行管理,具有实时监测显示、实时模拟、水龄模拟、供水分区计算、余氯模拟、水力调度等功能”。

3、国内外权威专家评价(1)国际给排水设计咨询行业龙头企业海曾-威廉公司副总裁Michael Wang 认为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建立的管网平台代表了当今国际一流水平,在嘉兴建设的引领性水处理装置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2)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ASCE Fellow)Hugo Loaiciga教授认为:浙江大学团队是目前环境污染预警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团队...提出的水质安全预警控制系统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国际先进性,在中国开展的水质预警系统建设对其他各国的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评价“该项目研究内容针对性强,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系统性、适用性,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用户评价(1)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研发的管网水力水质建模技术、调度决策支持技术及二次加氯优化控制技术等逐步在嘉兴饮用水处理、城乡一体化管网工程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市区百万人的管网水质得到稳定保障,供水系统单位吨水电耗较2009年约下降了3%”。

(2)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9月供水管网实时监控与调度平台运行以来,通过供水优化调度,在月平均供水总量分别增加10.1%和22.8%的情况下,月平均单位电耗分别下降1.7%和0.9%。

”“市区90万人口的管网水质得到稳定保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杭州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实现了对我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实时余氯、水龄、供水分区分析,实时的调度决策支持。

”“市区350万人口的管网水质得到了稳定保障,供水系统单位吨水电耗2013年较2009年约下降了3.1%。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4)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供水管网实时水力水质监控与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我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实时余氯、水龄、供水分区分析,日常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

(5)东莞市水务监测中心:“项目成果的应用,为及时掌握市区部分管道流速低、管网水质下降、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措施不足等导致的水质波动信息,特别是为市区800万人口的管网水质稳定保障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广应用情况:项目研发的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预警装备和预警技术、水质稳定控制技术、供水系统实时水力水质监控、预警与优化调度系统等在广州、嘉兴、绵阳、杭州、东莞、济南、绍兴、舟山等示范区实际运行和应用。

所在地政府组织的第三方评估表明:解决了嘉兴河网地区示范区重污染原水的饮用水优化处理工艺难题,使Ⅴ类或劣Ⅴ类的河网原水经处理后出厂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决了广州示范区管网输配过程中的水质下降等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水司的乡镇二次消毒剂投加点的安全自动运行的问题。

突破国外垄断,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质颗粒物分析仪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7%,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市场占有率已达51%,在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大规模应用,为水质稳定达标、为检测设备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