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调制与干扰抑制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调制与干扰抑制研究近年来,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信号的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好的调制方法和干扰抑制技术。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调制与干扰抑制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特点和传输要求。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主要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形式。
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低延迟。
与传统的有线通信不同,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传输环境十分恶劣,常常受到电磁干扰、多径衰落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合理选择调制方法和有效抑制干扰是保障高速铁路通信质量的重要环节。
调制是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介质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OFDM调制能够将一个高速数据流分散到多个较低速率的子载波上,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干扰能力。
而QAM调制则通过改变振幅和相位的组合来传输复杂的数字信号,具有高比特率和抗噪声干扰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调制方法,以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然而,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常常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如电磁干扰、多径衰落、天线间干扰等。
为了有效抑制干扰,降低误码率,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一种常见的抗干扰技术是自适应均衡技术,它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预测和补偿,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多径衰落能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空间分集技术,通过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多个独立的信号路径,并通过接收信号的合并提高接收性能。
此外,使用前向纠错编码和差错检测技术也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上述调制方法和干扰抑制技术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天线设计和布局来改善信号传输质量。
合理选择天线类型、天线高度和天线数量等因素,可以减小信号传输中的衰落和干扰影响,提高通信质量。
同时,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天线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满足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需求。
高速动车组电磁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
高速动车组电磁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针对高速动车组主要电磁干扰源进行分析,以动车组过分相时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为例,重点分析了高速动车组的电磁干扰特性。
本论文重点研究探讨了高速动车组包括屏蔽、接地等措施在内的抗干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从整车系统的角度初步给出了高速动车组的电磁兼容问题解决方案,以确保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接地1引言高速动车组列车与普通动车组相比具有牵引设备更多、牵引功率更大、电气设备密度更高、配线更加复杂等特点。
高速动车组车载电气设备集成度很高,包括牵引变流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旅客信息系统、门控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烟火报警系统、ATP列车防护系统等,各电气系统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特性差别很大,使得高速动车组的电磁兼容性的优劣对动车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2 高速动车组电磁干扰源分析高速动车组的所有电气系统既是电磁干扰源,又是被干扰者。
高速动车组在高速移动过程中通过牵引系统将接触网上的25kV高压电能转换为驱动动车组的前进的动能,在电能与动能的转换过程中,势必会带来大量的电磁干扰。
高速动车组安装了网络控制系统、ATP列车防护系统等弱电设备以及牵引传动、辅助供电系统等高压电气设备,为了节省空间,尽量提高空间利用率,上述各种电气设备共同存在于有限的空间中。
对于弱电设备而言,牵引传动及辅助供电系统等高功率器件的无疑就成了主要的电磁干扰源。
下面以动车组过分相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为例,来研究分析高速动车组的电磁干扰特性。
用电路仿真软件对高速动车组进入分相区时产生的传导性干扰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可以得到高速动车组过分相时馈线端和中性线上干扰电压仿真波形如图1、图2所示。
图1高速动车组馈线端骚扰电压仿真波形图2高速动车组中性线上骚扰电压仿真波形从图1中可以看出,高速动车组进入无电区时,馈线端所产生的骚扰电压高达10KV,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速动车组进入无电区时,中性线上产生的骚扰电压可达2KV。
高铁通信网络中的防干扰技术研究
高铁通信网络中的防干扰技术研究随着高速铁路运输的普及,高铁通信网络的建设也日益重要。
然而,在高铁通信网络中,防止干扰和故障的发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因此,防干扰技术的研究应该成为加强高铁通信网络的重要手段之一。
1. 高铁通信网络的特点高铁通信网络的建立和运行面临着许多特殊条件和限制。
首先,跑在高速列车上的通信设备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速度和运行环境。
其次,高速运动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散射,导致数据传输的丢失和误差。
此外,高铁列车类似于一个“移动发射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广泛的电磁波辐射,也容易受到周围无线电干扰的影响。
2. 防干扰技术的需求在高铁通信网络中,防止干扰和故障的发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高铁通信技术需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防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高铁通信网络在不同环境下的高效运行。
3. 防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高铁通信网络的防干扰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3.1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数据信号的某些参数来在信号中携带有用信息的方法。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中,调制技术可以使数据信号更加稳定,减少数据传输的误差和丢失,提高通信质量。
3.2 天线技术天线技术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空间波的传输技术。
在高铁通信网络中,天线技术可以克服因车辆高速行驶而造成的信号弱化和散射。
通过采用先进的天线设计和技术,可以提高高铁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数据传输速率。
3.3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方法对电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
在高铁通信网络中,信号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降低误码率、优化码型等方式来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3.4 码型设计技术码型设计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二进制数据的传输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高铁通信网络中,码型设计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数字信号的波形、频率、相位等方式来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可靠性。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中的信号覆盖和干扰管理技术研究
信号覆盖技术:通过基站、中继器等设备,实现无线信号的覆盖和传输。
信号覆盖质量:信号覆盖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建筑物、天气等。
信号覆盖优化:通过调整基站位置、增加中继器、优化天线等措施,提高信号覆盖质量。
信号覆盖范围:根据无线通信技术的不同,信号覆盖范围也不同,如GSM、WCDMA、LTE等。
添加标题
市场需求: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加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添加标题
政策支持:政府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添加标题
国际合作: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促进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添加标题
技术展望
5G技术的应用:高速、低延时、高连接密度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号覆盖和干扰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和干扰管理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THANK YOU
汇报人:xxx
网络控制器:负责控制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
传输网络:负责传输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信号
移动台: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
信号处理技术:负责处理接收到的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干扰管理技术:负责管理干扰信号,提高通信可靠性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
高速移动性: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的列车,保证通信质量
添加标题
覆盖范围广:能够覆盖整个高速铁路线路,保证通信连续性
推广应用:该方案在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通信质量和效率。
案例二:某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信号覆盖和干扰管理效果评估
案例三:某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信号覆盖和干扰管理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背景:某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信号覆盖不足和干扰严重的问题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其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高速运行的环境中,各种干扰因素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
因此,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成为保障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一、高速铁路通信系统面临的干扰类型1、电磁干扰高速铁路的电气设备众多,如牵引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从而对通信系统造成电磁干扰。
此外,外界的电磁波,如广播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等,也可能对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2、多径干扰在高速铁路环境中,由于列车的快速移动和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多条不同的路径,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出现延迟、衰减和相位变化,形成多径干扰。
3、多普勒频移干扰当列车高速移动时,通信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多普勒频移,导致接收端的频率与发送端不一致,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4、噪声干扰包括热噪声、串扰噪声等,这些噪声会降低信号的信噪比,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1、频谱管理和规划通过合理分配频谱资源,避免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频率冲突,减少电磁干扰。
同时,对高速铁路沿线的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频谱分配方案。
2、滤波技术采用各种滤波器,如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对干扰信号进行滤波,保留有用信号。
例如,在接收端使用带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带外干扰。
3、扩频技术扩频通信是一种将信号频谱扩展到很宽的频带上进行传输的技术,如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
通过扩频,可以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提高抗干扰能力。
在高速铁路通信中,扩频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抗多径干扰和电磁干扰。
4、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能够根据信号的来波方向自适应地调整天线波束,增强有用信号的接收,抑制干扰信号。
通过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方向性和增益,减少干扰的影响。
5、均衡技术针对多径干扰导致的信号失真,采用均衡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补偿和校正。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与设计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与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交通系统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通信信号的传输和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先进的技术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更加高效、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以满足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的通信需求。
一方面,高速列车行驶时会遇到诸如隧道、高楼大厦等信号盲区的问题,这就要求通信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干扰,确保通信质量。
另一方面,高速铁路上的通信需要支持高速度列车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因此对通信信号的处理速度和数据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信号的传输。
由于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快、穿越地形复杂,信号传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传统的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运行中可能会受到多径效应、淡褪以及时延扩展等问题的影响,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信号的质量下降。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设计合适的信号调制方案和编码算法,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处理。
在高速铁路运行中,存在着大量的干扰源,比如电磁辐射、多径效应、信号衰减等。
这些干扰会对通信信号的传输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研究人员通过设计抗干扰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来减小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除了信号的传输和干扰处理外,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能源效率。
在高速铁路行驶中,通信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设计安全的通信协议和加密算法,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另外,高速铁路通信系统还需要满足能源效率的要求,减少能源的消耗。
因此,需要进行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的优化设计,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的来说,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铁路信号传输设备抗电磁干扰的安全性研究
铁路信号传输设备抗电磁干扰的安全性研究摘要:多年以来,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研究雷击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传输设备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接线方式,这对于实际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铁路信号雷击干扰安全性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局电气化铁路工程的逐步开通使用,信号站内微机联锁和区间自动闭塞设备也在全局得到推广,对于由微电子系统控制的信号设备来说,如何提高系统的抗强电磁干扰能力,提高设备的稳定工作性,保证信号设备在最不利环境条件下不出现误动,杜绝“甬温线”7、23旅客列车重特大事故发生是信号设计、施工、维修工作的一个紧要客题。
铁路信号系统中信号电缆是传输控制信号的专用通道,信号系统微机联锁设备室内外控制控制信息及区间自动闭塞信号和轨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都是通过信号电缆完成的,因此信号传输设备良好接地和防雷功能的正常体现是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按照铁路信号施工规范要求,铁路信号设备对于抗电磁干扰有严格要求,各级信号系统均设置防雷装置,信号电缆采用具有钢带、铝护套、内屏蔽护套的数字电缆,在电源保护器上规定上一级电源保护器容量应大于下一级,信号各负载和电源间设置了合理的电流保护器,其本身电源的能量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足以大面积烧毁其传输通道。
但在电气化铁路这个大系统中,各个部门共存,相互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弱电系统的信号系统,在这个环境中处于从属地位,如何提高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保证信号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
1. 铁路信号强电磁干扰通常我们认为的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降级的电磁现象,主要分为传导性干扰和辐射干扰。
这两种方式的干扰的主要区别在于干扰的藕合方式不同。
传导性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藕合到另外一个电网络上;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一个信号藕合到另外一个电网络上。
任何电磁干扰的发生和发展都必然存在干扰能量的传输和传输途径。
我们通常认为电磁干扰传输有传导传输方式和辐射传输方式这两种。
高速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高速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在现代高速通信与数据传输中,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电磁辐射和敏感度的增加使得信号质量下降、数据丢失和系统性能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研究和解决高速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关键。
1. 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高速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磁辐射干扰在高速信号传输时,由于信号频率高、传输速率快以及电路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电磁辐射干扰。
这些干扰会影响到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引发其他设备的故障。
1.2 电磁接收敏感度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电路对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当外界电磁信号强度较大或频率与传输信号相近时,会导致传输信号的误差增加,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工作。
1.3 信号完整性问题高速信号传输时,信号传输路径上的电感、电容和阻抗等因素都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影响。
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信号失真、串扰、抖动等方面,从而导致数据的误码率增加,系统性能下降。
2. 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高速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 合理的电路布局设计合理的电路布局设计是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信号的传输路径、信号线的走向和布线方式等因素。
避免信号线的交叉和平行布线,减少电路的共模干扰和串扰。
2.2 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电磁屏蔽技术是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金属屏蔽材料对电路进行屏蔽,阻断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采用地线屏蔽、屏蔽罩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3 信号接地技术的改进信号接地技术对于提高系统的地电流传输能力和抗干扰性能非常重要。
合理地设置地线和地线网络,减少地电位差,提高信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
281【创新与发展】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5月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张利利(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电务电化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高速铁路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现如今,如何提高高速铁路系统的电磁干扰技术,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成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我国的高速铁路部门应当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对高速铁路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先进。
关键词: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5-0281-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的高速铁路也面临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快捷需求激发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无限发展潜能。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具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对高速铁路的整体发展有负面影响。
基于此,我国的高速铁路部门应当加强其应用效果,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高速铁路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1 干扰途径1.1 辐射干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高速铁路信号的辐射干扰是建立在网络干扰原理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利用干扰源在空间传输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辐射介质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还在很大程度上使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受到限制。
1.2 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相比,传导干扰受到网络干扰,干扰通过导电介质传输,传播路径小,它主要在敏感期间在干扰源的电路之间传输。
利用电磁补偿的方式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把控,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1.3 干扰影响(1)贯通地线的影响。
如果信号电缆的输入点和接地电流处于对称状态,当接地注入点两侧的信号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相反时,如果信号电缆外皮的小电流影响电动势,感应电动势为0V 时,将会导致接触网出现故障;感应电动势超过30V 时,这将导致电场耦合被电缆护套屏蔽,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浅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
浅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由于高度铁路的电磁环境相对复杂,极易受到电磁干扰,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类型,提出基本抑制措施和抗电磁干扰技术,旨在有效的降低电磁干扰对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同行提供参考。
标签: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高速铁路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背景下,预示着我国高速铁路具有较大的建设潜能。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小有成就,但在应用抗电磁干扰技术的过程中,存在部分缺陷,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整体应用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阻碍了高速铁路的整体发展,受到了高速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十分复杂,存在较多的电磁干扰源,高速铁路使用综合接地方式,受众多突发性脉冲干扰,抗电磁干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到较高的挑战。
因此,分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类型1.1辐射干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包括辐射干扰,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辐射干扰基于网络干扰原理,通过干扰源在空间中进行信号传输。
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辐射介质通过电磁波的方式进行干扰传播,对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1.2雷电电磁干扰雷电电磁干扰将导致系统的传输通道、设备元件出现性能降低或者故障的问题。
雷电电磁干扰是通过大气中放电产生,当两朵带异电荷的雷云接近后,出现放电现象,形成雷电电磁干扰。
虽然雷电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的影响不大,但如果出现雷击,会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1.3电气化干扰电气化干扰属于强电磁干扰,电气化通过牵引高速铁路信号供电系统,形成干扰影响。
其中的牵引电磁干扰是指高速铁路沿线强电线产生的电子影响,沿线信号电缆出现感应电,降低了高速铁路线路信号传输质量,甚至出现信号电缆绝缘层被击穿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抗多径干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抗多径干扰技术研究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关键的技术挑战。
其中,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大幅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研究现状在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多径干扰指的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散射等现象,导致信号在接收端出现多个路径,从而产生了多个到达时间和相位不同的信号。
多径干扰会引起信号衰减、失真和频谱扩展,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目前,针对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的多径干扰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研究人员利用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来抵消多径干扰。
通过对信道的估计,可以获取多径信号的时间延迟和幅度衰减等信息,从而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减小多径干扰的影响。
其次,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设计更加复杂和灵活的调制解调技术来应对多径干扰。
例如,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将原始信号分为多个子载波,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算法提取出正确的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多径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基于天线阵列的空时编码技术。
通过设置多个接收天线,可以利用空间上的多个光束形成多径干扰的合成波束,从而减小信号衰减和失真的影响。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信号质量和通信距离。
二、问题与挑战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系统中抗多径干扰技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高速列车运动速度快,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列车的高速运动会导致信号的多径干扰更加严重,使得信号的接收变得困难。
此外,列车经过隧道、山谷等地形,会出现信号的相位跳变等问题。
如何在高速移动和复杂环境下实现抗多径干扰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高速列车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广,需要广泛的基础设施支持。
在现实中,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例如信号塔、中继站等。
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会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增加多径干扰的影响。
铁路信号强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
铁路信号强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铁路信号系统采用了越来越多的精密设备,对抑制强电磁干扰的要求日渐提高。
文章介绍了铁路信号系统中主要的强电磁干扰类型,以及目前实际设计施工中主要采取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标签:铁路信号;电磁干扰;电气化引言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陆续被运用到了铁路信号系统中来。
在现如今的电气化铁路系统中,电磁干扰对信号电缆、联锁电码化元件等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危害着铁路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铁路信号系统属于弱电系统,对干扰较为敏感,所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保证铁路信号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课题。
1 强电磁干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即由电磁骚扰所引起的设备元件、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则是指任何会引起设备或系统降低或者对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由于其客观存在性,敏感设备只有在被其影响以至不能正常工作时才构成干扰。
其传播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空间的辐射,即辐射发射;二是通过连接的导线传导,即传导发射。
对铁路信号系统造成的电磁干扰中,主要有雷电电磁干扰和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干扰这两方面。
1.1 雷电电磁干扰雷电是大气放电所产生,由两种带异电荷的雷云接近时而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
由于雷云一般情况下距离地面较远,所以异种电荷云层放电对地面上的铁路信号系统影响较小。
而雷击作为云层对大地的放电现象,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非常大。
通常把雷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两种主要形式。
直击雷指的是放电直接击中铁路信号系统,它的危害极大,一般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后果。
由于站场内铁路信号设备一般集中在信号机械室附近,所以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的防御直击雷。
然而随着信号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避雷针的作用已经远远不够。
高铁列车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研究
高铁列车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研究摘要:高铁列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高铁列车会受到各种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可能会对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高铁列车的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对确保列车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铁列车的电磁环境分析入手,探讨高铁列车在电磁环境下的受干扰情况与影响因素,同时针对高铁列车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抑制干扰,确保高铁列车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高铁列车;电磁兼容性;干扰抑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铁列车已成为我国城市间交通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高铁列车的高速行驶,使其在电磁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干扰,可能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研究高铁列车的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铁列车的电磁环境分析入手,探讨高铁列车在电磁环境下的受干扰情况与影响因素,同时针对高铁列车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抑制干扰,确保高铁列车的正常运行。
二、高铁列车的电磁环境分析高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来源的电磁干扰,主要包括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干扰、来自移动电话基站等无线电频段的高频干扰、来自高压电气设备的电磁脉冲干扰等。
这些干扰源的存在会对高铁列车的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列车设备的异常运行、信号通讯的失效等问题。
因此,了解高铁列车在电磁环境下存在的干扰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高铁列车在电磁环境下受到的主要干扰是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干扰。
高铁线路通常沿着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处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区域内。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辐射会对列车上的电子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可能导致列车设备的故障或者异常运行。
因此,高铁列车的电磁兼容性需尤为关注。
另外,高铁列车还会受到来自移动电话基站等无线电频段的高频干扰。
高铁列车通常会配备有无线通讯设备,以保证列车上的通讯与监控工作的正常进行。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防护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防护技术研究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成为保障运行安全与效率的重要问题。
然而,高速铁路环境的复杂性和电磁干扰的存在给信号的传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干扰现象分析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存在多种干扰现象,主要包括电力线干扰、无线电频段干扰、轨道电路噪声干扰等。
这些干扰现象给信号的传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和通信断线等问题。
1. 电力线干扰电力线干扰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干扰源之一。
高速列车运行时,会通过地面的电力线产生辐射磁场和电场,这些电磁场会对通信信号的传输造成严重的干扰。
尤其在高速列车通过供电站、变电站等地区时,电力线干扰尤为明显。
2. 无线电频段干扰在高速铁路周边的无线电频段,例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频段中,存在大量的无线电设备,这些设备会对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传输造成干扰。
尤其在高铁线路沿线人口密集区域,频谱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干扰问题更为突出。
3. 轨道电路噪声干扰轨道电路是高速铁路列车牵引和制动等设备的控制系统,其信号传输频率较高。
然而,由于环境干扰或设备老化等原因,轨道电路容易受到电磁噪声的影响,使通信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甚至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二、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技术研究为保证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需采取一系列抗干扰技术措施。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技术研究内容:1. 信号调制技术信号调制是通过改变信号的调制方式和参数来增加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
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采用高阶调制技术(例如,16QAM、64QAM等)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以应对频段干扰。
2. 天线设计与优化天线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天线的设计与优化能够提高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能力,增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天线的结构和指向性,减少与其他频段的干扰,提高信号接收的信噪比。
高铁动车弓网信号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研究
高铁动车弓网信号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研究摘要:通过研究对高铁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的特性,有助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建设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提升旅客在旅行途中的通信体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高铁动车;弓网信号;无线通信系统;干扰1无线通信系统在高铁上的电磁兼容分析铁路的电磁环境复杂多变,高铁无线通信系统是否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将决定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影响着铁路系统的整体安全和运行质量。
受电弓在接触网导线上滑动时产生的无线电噪声是较常见的干扰源。
在弓网分离的状态下,受到脉冲的影响,会产生放电噪声,此类噪声的幅度范围广泛,同时会产生极大强度的电磁场。
本文将弓网离线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及电磁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测量、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无线通信系统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及幅度展开深入研究。
2弓网离线信号的产生分析及测量分析2.1弓网离线信号产生分析“弓网离线”是指受电弓与接触导线机械分开。
在这个过程中,会涌现火花或者是相应的电弧,受电弓会产生频率较高的电磁干扰信号,对高铁动车的通信系统产生较大干扰,甚至会使动车通信中断。
火花放电的频谱范围较为宽广,其频谱可以小到几十kHz,也可以大到上GHz。
火花放电时间比较短,而且所形成的时域波形是由相关的电脉冲所构成,同时这些电脉冲处于一个衰减震荡的过程中,其过程可以用公式(1)来表述: 其中,V0是放电噪声的电压极限值,σ是放电脉冲信号的特征宽度。
根据公式(1),可以对单次火花放电的波形进行模拟。
2.2弓网离线信号的实验仿真分析本次仿真只针对弓网离线信号的低频段,频段范围为3~30 MHz,然后分析其干扰源的近场和远场特性。
根据仿真结果得知,在相同位置距离的状态下,干扰源频率的增加,会直接导致辐射场强的增加,与此同时不同频率辐射场强的衰减速度也在逐渐放宽。
从干扰源点到两边,接触线上电流分布出现了明显的衰减规律。
与此同时,距离受电弓距离更小的接触线上所产生的电流,远远要超过距离受电弓较远部分接触线上存在的电流。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抗衰弱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抗衰弱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提高通信可靠性和传输速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高速铁路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信号传输距离较长等因素导致了信号受到干扰和衰减的挑战。
因此,研究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抗干扰与抗衰弱技术势在必行。
首先,高速铁路通信信号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干扰。
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干扰,同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也可能对信号传输造成干扰。
为了抵御这些干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技术。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频段和调制方式,以减小与其他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干扰。
其次,通过采用多天线技术,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此外,采用自适应等化器和解调器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能够有效抵御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另一个挑战是信号的衰减。
由于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与信号源的距离可能较远,加上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因素,信号的质量可能会下降。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抗衰弱技术。
首先,可以通过提高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来增强信号的强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中继设备来延长信号传输距离,从而减少信号衰减。
此外,引入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容错能力,即使在部分信号丢失的情况下仍能恢复正常传输。
除了以上提到的抗干扰和抗衰弱技术,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合理设计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布局,包括设备的部署、基站的设置和天线的安装,能够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
此外,通过网络拓扑优化和链路预测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且,对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景,还可以采用基于位置的切换和优化算法来实现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最后,为了保证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在抗干扰和抗衰弱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测试。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提出的抗干扰和抗衰弱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
此外,还需要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以确保不同地区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抗强电干扰技术
面临强电干扰问题
电气化铁路干扰
雷电干扰
高速铁路多采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 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对通信系统影响较大。
雷电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面临的另一种强 电干扰源,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通信 系统造成干扰甚至损坏。
设备自身干扰
外部环境干扰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设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 一定的电磁干扰,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抑制 。
高速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复杂,可能存在其他 电磁干扰源,如无线电发射台、高压输电线 等。
02
CATALOGUE
强电干扰来源及影响分析
外部强电干扰来源
高压输电线
高速铁路沿线的高压输电线产生 的电磁场会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
雷电电磁脉冲
雷电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附近 的通信设备造成干扰甚至损坏。
静电放电
人体或其他物体带有的静电在放电 时也可能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通信系统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04
传输系统
负责高速铁路各类信息的传输 ,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
接入系统
为铁路沿线各站点提供接入服 务,实现与中心网络的连接。
无线通信系统
为高速铁路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保障列车与地面、列车与列
车之间的通信畅通。
电话交换系统
实现铁路内部及与外部的电话 交换功能,满足铁路通信需求
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的滤 波器,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只 允许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从而 滤除干扰信号。
滤波技术应用
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滤波技 术被用于滤除电源线路、信号线 路等传输线路上的干扰信号,保 证通信信号的纯净和稳定。
接地技术原理及应用
接地技术原理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铁路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进展。
目前,如何提高铁路系统的电磁干扰技术不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我国高铁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对铁路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进行优化,使之更加先进。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引言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及进步,现阶段铁路信号系统中涵盖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及仪器,但随着信号系统的应用及发展会出现较强的电磁干扰,影响铁路信号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铁路的运行安全,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有效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尤为重要。
1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干扰概述铁路信号系统在运行阶段,容易在电磁的干扰下出现故障问题,比如,传输通道故障、系统故障和设备故障,这些故障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系统性能显著降低。
目前,常见的电磁干扰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雷电干扰,另一种是供电系统产生的干扰。
其中前者是指在雷雨天气,雷云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继而对系统造成电磁干扰;而后者可以细分为两类,分别是牵引电磁干扰和传导性干扰。
据了解得知,铁路沿线会架设大量的电缆,而电缆会发出电磁干扰信号,影响信号质量。
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电磁干扰,对于铁路运行安全而言,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2.1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干扰故障排查技术在排查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干扰现象时首先应借助相应的技术设备及仪器开展相应的测量,结合实际测量结果、理论知识储备、工作经验、现场电磁干扰的实际情况初步定位骚扰源,寻找出干扰传输耦合途径,通过进一步的测量手段证明对电磁骚扰源定位,针对干扰传输耦合途径的判断属于正确的,继而针对电磁干扰故障进行解决。
2.2抗电磁干扰技术的主要类型在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技术类型,首先是屏蔽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将辐射干扰传输途径切断的方式抑制干扰电磁,通常利用磁性材料包围极易受到干扰的区域,利用静电屏蔽及电磁屏蔽两种方式隔离屏蔽体内外,防止静电场、恒定磁场及防治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交变电磁场的影响,针对低频磁场应实施高磁导率的铁磁性材料,针对低频电场或高频磁场应选择低磁导率的金属材料进行屏蔽。
高速铁路沿线电磁干扰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速铁路沿线电磁干扰分析及应对策略■宾凌一、引言目前国内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铁道部预计在2020年前建设高速铁路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
既有线上绝大部分中高端旅客将被分流至高铁上,各大运营商出于服务旅客的目的及竞争的需要势必进行高铁沿线的移动覆盖。
但高速铁路沿线基本上由高架桥及隧道构成,且所经区域绝大部分为人烟稀少的郊区农村,种种原因导致高铁沿线通信基础资源的稀缺。
因此,运营商除考虑相互间的共建共享以外,还必须考虑共享铁路部门的通信基础设施。
而由此所带来的多系统间干扰也势必成为运营商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需考虑的干扰类型上文提到由于铁路通信资源有限将导致多系统间存在干扰,干扰的大小是影响网络运行的关键因素,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首要任务。
从干扰形成机理的角度,系统间干扰可分为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及阻塞干扰三种(考虑到一般情况下系统间间隔频率大于工作带宽数倍,因此本文中不考虑邻频干扰的问题)。
(一)杂散干扰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滤波等器件工作特性非理想,会在工作带宽以外较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不包括带外辐射规定的频段),包括电子热运动产生的热噪声、各种谐波分量、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以及发射机互调等。
3GPP将该部分信号通归为杂散辐射,因为其分布带宽很广,也称为宽带噪声。
根据3GPP规定:杂散辐射适用于指配带宽以外、有效工作带宽2.5倍以上的频段。
当两系统的工作频段相差带宽2.5倍以上时,滤波器非理想性将主要表现为杂散干扰。
(二)互调干扰互调干扰集中在各系统的下行输出,在进行合路时的互调产物上,主要表现为三阶互调干扰。
如果互调产物落在其中某一个系统的上行接收频段内,从而对该系统基站的接收灵敏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阻塞干扰任何接收机都有一定的接收动态范围,在接收功率超过接收动态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从而降低接收机的增益,导致接收机的灵敏度恶化,长时间的阻塞还可能造成接收机的永久性性能下降。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姜博雅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姜博雅摘要:对于铁路电力系统,既要考虑远动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又要不断提升铁路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铁路运行过程中信号的稳定和独立。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情况是铁路系统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问题,只有保证可靠稳定的信号传输系统才能确保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措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铁成了人们喜爱的交通出行方式,其在我国交通体系中的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敏感设备较多,故容易受到电磁信号的干扰,如果不进行控制和解决,就会威胁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行。
由此可见,研究抗电磁干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存在的电磁干扰类型1.1雷电电磁干扰(1)感应雷。
感应雷没有直接作用在被保护物上,但是剧烈放电产生的强电磁场在线路或其他导体回路产生了强大的电磁脉冲信号,会直接造成回路中信号设备的损坏。
尤其由于铁路系统覆盖范围广,相当一部分设备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一旦导体发生过电流,就会有强大的感应电动势在与其相连的信号设备中产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应对感应雷的破坏我们通常采用更换耐压强的设备或者在设备附近采用增加避雷线等措施。
(2)直击雷。
直击雷通常直接对被保护物放电,其破坏性巨大,危害性极大,很容易造成信息系统电子设备的损坏。
避雷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雷击的损害,但为了更好的对系统进行保护,往往使建筑形成法拉第笼结构,即令建筑结构中的梁、板、柱以及钢筋等建筑中的所有钢结构焊成一体,形成等电位连接。
利用建筑内部的钢筋作为避雷器引下线,直接将雷击引入大地。
1.2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干扰(1)牵引电磁干扰。
由于铁路沿线高负荷线路的电磁影响,信号电缆中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信号电缆中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甚至有时可能导致信号电缆绝缘击穿,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1T16:03:58.0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刘磊
[导读] 作为高速移动的复杂巨系统,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受到了数量众多的电磁干扰,且相关干扰多为突发性脉冲干扰。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市 430074
摘要:作为高速移动的复杂巨系统,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受到了数量众多的电磁干扰,且相关干扰多为突发性脉冲干扰。
另一方面,高速铁路采用的综合接地方式、共用的接地钢轨使得电磁骚扰传输耦合途径错综复杂,这些均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提出了较高挑战,由此可了解本文研究具备的较高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1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技术措施
1.1基本抑制措施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措施一般由三个方面入手,以高速铁路车载信号系统为例,具体的抑制措施如下:①骚扰源:高速铁路的电磁噪声在1.88~2.6GHz频段基本不会对设备的孔缝、信号端口、电源线端口造成影响,设备的天线端口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仅需要考虑实际工程中的具体设备以采用针对性措施。
②耦合途径:需考虑电缆的合理布线和接地,并保证不同类别的电缆间隔敷设,不同类别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遵循(表1)规定,同时保证电缆间互为直角;如出现不同类别间电缆最小距离无法满足情况,需设法将电缆隔开,一般采用连接整体屏蔽、金属电缆槽、金属板、金属管的方式,在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共存情况下,还需要重点关注电路馈线与回流电缆的敷设距离,保证二者尽可能拉近,将在接近导电的机车结构处安装电缆能够有效抑制电缆的发射场,一般情况下电缆屏蔽层需接地,且需要关注机箱屏蔽,机箱孔缝尺寸需满足最小波长要求,必要时可通过安装金属密闭塾片、导电性填料进行改善,接地线应短而宽并与接地面实现可靠搭接,电缆合理的接地和布线可有效提升其抗电磁干扰能力。
③敏感设备: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也需要得到重视,由于高速铁路车载信号系统本身属于敏感设备,该设备本身的防护措施必须得到重视,这种重视需体现在设计层面。
具体来说,通信系统在设计阶段应选择适当的接收电平,电磁兼容设计需使用,浪涌防护器件设置电压限幅环节,瞬变电压抑制器、压敏电阻、硅雪崩二极管、放电管均属于常用的浪涌防护器件,此种措施下冲击电流可得到较好抑制(如雷电、变电所过流保护开关瞬时开闭引发的相关现象)。
表1 不同类别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同样以车载信号系统为例,其处理流程可概括为:“故障现象分析→现场实际测试→干扰耦合途径验证→敏感设备分析→抗干扰措施实施→验证试验”,通过列举可能导致故障现象的因素、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围绕典型干扰传输耦合途径开展分析、建立被干扰信号系统电磁抗扰度模型,即可完成高质量的电磁干扰故障处理,最终合理应用抗干扰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即可有效解决电磁干扰导致的故障问题。
为取得优秀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抗电磁干扰效果,一般需同时应用屏蔽、接地、滤波技术,但如果三种技术存在应用不当情况,则很容易引起更为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必须保证抗干扰措施应用的针对性、定制性,并从整个系统角度思考问题,避免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入新的电磁干扰耦合,结合故障实际和相关经验属于其中关键,这些必须得到相关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
2实例分析
2.1故障现象分析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高速列车作为研究对象,在通过某一位置时,该高速列车出现了ATP(车载自动列车防护系统)和多次报人机交互单元DMI出现通信超时故障,结合故障现象开展分析,技术人员初步确定了电磁骚扰源及其耦合途径,具体判断如下:①由于DMI临近的弱电设备未出现类似故障(通信超时故障报警时),因此可初步判断空间的辐射电磁场骚扰与主要电磁干扰信号基本不存在联系。
②与DMI共用电源的弱电设备未出现类似故障,因此来自电源线的传导电压/电流骚扰与主要电磁干扰信号基本不存在联系。
③ATP与DMI间的Profibus总线平行于220V交流输电线平行走线,且长度为23m,电压骚扰信号进入Profibus总线因此获得可行性较高的方式,即线间的容性耦合方式,ATP与DMI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很容易出现误码故障,因此可初步判断信号线的传导电压骚扰为干扰源。
2.2敏感设备分析
图1为车载ATP系统基本结构图,结合该图不难发现,主机柜内的设备主要有JRU单元、BTM单元、DC/DC电源、车载电台、ATP核心运算单元,主机柜外则安装有天线、速度传感器、DMI单元等设备,ATP与DMI间的数据传输采用Profibus总线,设备的连接采用菊花链结构,在ATP核心运算单元支持下,总线可实现间隔性的DMI状态查询,必要时需上报DMI通信超时故障,如出现多次无法收到响应数据包的
情况。
总线采用RS485物理层传输协议,而结合实测发现,DMI信号的幅度、周期分别为2.5V、0.07ms,其上升沿时间、持续时间则分别为1μs的方波信号、0.035ms。
ATP系统核心单元与DMI单元信号电平处于2~6V区间,不存在电磁干扰激励时,ATP接收到的DMI信号如图2所示。
图3 信号传输模型
基于图3开展分析,可确定电源线与信号传输模型,并属于220V信号传输模型,其纤芯、屏蔽层厚度分别为0.75mm2、0.5mm,其他信号线采用图4所示的布线方式,为双绞屏蔽线缆,其屏蔽层厚度、线芯分别为0.5mm、1mm2。
结合上述判断,可确定图5所示的烦扰信号,其中电压骚扰信号的主要来源为列车过分相时主断路器开关开闭瞬间,开展仿真计算,可得出图5右所示的被干扰信号。
图5 电源线中典型的干扰信号(左)、计算所得的被干扰信号(右)
结合图5不难发现,相较于正常的通信信号,总线上差模干扰电压的幅度的值明显偏高,偏高的幅度为2.5V,这使得DMI与ATP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大大下降。
2.4现场电磁骚扰测量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证明上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开展了实测验证,总线差模骚扰电压、空间辐射骚扰场强属于主要测量对象。
在具体的实测验证中,技术人员在多次出现故障的位置开展了环境电磁场测量,其中电场的最大场强值为600V/m、磁场的最大场强值为1.8μT/m,结合现行电磁兼容标准,现场测得的磁场最大值远低于车载设备应具备的磁场抗扰度;总线差模骚扰电压的测量围绕主机端DMI 监测端口开展,图6为实测被干扰信号波形,结合该图不难发现,上文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完全相同,过高的总线上差模干扰电压幅值引发了DMI通信超时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