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作业
课时作业31: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河北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对寺观教堂提出“五地”要求,打造传播正能量的高地、宗教生活的福地、潜心修持的净地、播撒大爱的善地、抵御渗透的阵地。
这表明() A.要加强无神论宣传,引导人们放弃宗教信仰B.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宗教信仰自由C.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鼓励人们信仰宗教2.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
这表明()①我国宗教逐渐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③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市宗教界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纪念活动和讲经讲道、弥撒活动等,寄托哀思、祈祷和平。
这反映()A.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B.我国宗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C.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个人的私事D.我国宗教服从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4.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中指出:“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闭塞人智,是所短也。
”这句话启示我们()①应利用宗教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服务②辩证认识宗教,宗教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③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④要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和引导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山西五台县佛教盛行,多年流行“谢土”习俗。
一些学校为祈求师生平安,在校园内举行“谢土”仪式,焚香点蜡,下跪祭拜。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谢土”仪式无可厚非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谢土”仪式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C.“谢土”仪式没有改变宗教信仰的本质,应该查处D.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学校举行“谢土”仪式应该依法取缔二、非选择题6.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
民族与宗教作业参考答案
民族与宗教作业1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现代社会经济概况?课本第26页2、简述福建民间宗教—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课本第178页3、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课本第67页4、简述回族的宗教信仰?课本第106页二、论述题:从教材中所描述的福州传统的婚嫁程序出发,结合自己当地风俗,收集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课本第33页民族与宗教作业2一、简答题:1、简述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的独特婚俗?课本第130页2、简述福建蒙古族人萨镇冰?课本第148页3、简述高山族舞蹈?课本第171页4、简述福建蒙古族概况?课本第140页民族与宗教作业3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佛教长期兴盛不衰的6个方面原因?课本第192页2、简述闽南佛学院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的8个原因?课本第243页3、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50页4、福建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哪些?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课本第257页二、论述题:1、论述近代著名的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课本第203页2、论述妈祖信仰福建文化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64页民族与宗教作业4简答题1、简述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冲撞的3个具体表现?课本第295页2、简述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课本第306页3、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
课本第316页4、1978年到1999年,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有哪些措施。
课本第334页论述题:1、论述福建道教的特点?课本第262页2、1857年到1900年基督教在福建有何发展:从福州邻县、闽南区域、闽东区域、闽北区域、闽西区域加以说明?课本第303页。
宗教学复习题
宗教学复习题复习题一:宗教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伊斯兰教的五支柱?A. 信仰真主B. 午夜礼拜C. 斋戒D. 朝觐2. 佛教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印度B. 中国C. 日本D. 泰国3.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A. 杨市君B. 老子C. 庄子D. 花山君4. 印度教的最高神是谁?A. 佛陀B. 太阳神C. 梵天D. 神女帕尔瓦蒂5. 犹太教的圣经称为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托拉》D. 《梵经》二、填空题1. 基督教的始祖是_____________。
2. 伊斯兰教最高权威机构是_____________。
3. 佛教徒所皈依的三宝是佛、法、_________。
4. 印度教的最重要的教典是_____________。
5. 犹太教的圣城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基督教的创始人和基督教的信仰核心。
2. 伊斯兰教的五支柱是指哪些内容?请详细解释每个支柱的含义。
3.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请说明佛教的三个基本修行方法。
4. 印度教中的轮回转世是什么概念?请解释轮回转世的原理和目的。
5. 犹太教的信仰体系有哪些特点?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处?四、论述题请从宗教学的角度,谈谈宗教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总结:通过对宗教学的复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宗教的教义、信仰核心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了解宗教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各地文化的认知,促进不同信仰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
宗教研究作业指导
宗教研究作业指导一、引言宗教研究是对宗教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的探索和分析的学科,它不仅关注宗教信仰、仪式和文化,还涉及宗教在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宗教研究作业的指导,帮助你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二、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在进行宗教研究时,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例如:1. 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观察和与信仰者的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等二手资料,了解宗教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3. 社会学研究法: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角度,分析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 心理学研究法:从个体信仰、信仰变迁等角度,研究宗教与心理的联系。
根据你的研究对象和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论,展开你的宗教研究。
三、宗教研究的步骤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论,宗教研究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步骤,例如:1. 确定研究主题:根据你的兴趣和题目要求,明确你要研究的宗教对象和问题。
2. 收集资料:根据选择的方法论,收集关于你研究主题的相关资料,可以是实地调查记录、文献文稿、统计数据等。
3. 分析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宗教现象的特点、规律等。
4. 提出观点:根据你的研究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宗教现象进行解释和评价。
5. 撰写论文:根据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将你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呈现。
在每个步骤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和严谨性,确保你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四、宗教研究的难点与挑战宗教研究并非易事,它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包括:1. 主观性的影响:研究者的个人信仰和观念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偏见,需要尽量保持客观中立。
2. 多样性与复杂性:宗教现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宗教有着各自的信仰、仪式、文化等,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3. 研究资源的有限性:有些宗教对象可能难以接触或获取相关材料,研究者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五、宗教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宗教研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包括:1. 促进文化交流: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宗教作业
对宗教的所思所想以前对这方面没有过多的接触,这个学期我们安排了人文交流这个课程,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要讲些什么,老师很和蔼可亲,也很有感染力,让这个课程生动活泼,同时也让我对宗教做了更深刻的了解。
宗教,我本人并没有笃信的宗教信仰,如果有偏好的话,应该算是佛教。
因为它能让人心静,让人审视自己,看到自己心中的龌龊,看到世间虽微小却真实的美好。
中国的道教书籍也有涉猎,但是毕竟知之尚浅,不敢妄言。
其实,一直以来,横亘在我心中的一个疑问就是: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宗教?如果说古时候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敬畏心理,需要宗教给那些人们不能理解的事物一个合理解释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前的许多不解之谜已经得到了较为确切和合理的答案,为什么人们还对宗教这么虔诚和热衷呢?我的一个理解就是:人们需要用一种理由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欲望,而宗教的教义和神的教诲给了人们一个充分的理由。
自古以来,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两种观点我都是有所赞同的。
但是,片面的说人只是本善还是人只是本恶都是不完全的,其实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善良和欲望就像一对双生子,同时存在在人类的内心深处。
善良来源于“他”的概念,万事站在“他”的角度想,便成了善良,这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他人的帮助,无法立足于社会,所以人为了生存,就必然心中有“他”有善良。
相对的,欲望来源于“我”的概念,即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先考虑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欲望”。
人即使生活在社会中,也终究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必然存在“我”的概念,也就会衍生出很多种的“欲望”。
“欲望”有所克制的情况下,会转换成动力,但是当某种“欲望”发展到极致,人已经无力去控制的时候,就变成了“恶”。
因此,善良和欲望随时存在在人的内心,死刑犯也会在某个特定时候都会做出善良的事情,救世主也会在某些无伤大雅的时候为了私利做出恶事。
当然,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宗教也并不只存在积极的意义,在某些方面,他们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很多冲突和战争也会因此而发生。
宗教作业
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他的1873年出版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科问世的标志.我们研究宗教学推荐大家采用我国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的“宗教要素说”。
吕大吉先生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
一类是内在因素,一类是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有两部分:宗教观念或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
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宗教行为或活动、宗教组织或制度。
这四个要素在宗教体系中实际上是四个层次。
基础层或者核心层是观念或思想(具有超人间、超自然的神或神性物的观念),第二层是感受或体验,第三层是行为或活动,最外层是组织或制度。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本质,揭示宗教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①分析宗教构成要素;②揭示宗教规律(探索规律、预测演变);③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④研究宗教对象与人的关系。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与其他人类社会文化形式一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神灵观念与宗教礼仪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宗教的形成。
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宗教产生的思想基础。
原始宗教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处于“自然的奴隶”的地位。
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并视为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灵魂不死以至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
原始宗教的特点:1、宗教观念非常朴素,崇拜对象非常直观2、神灵崇拜具有个别性和多样性3、信仰目的主要是为了现实生活在宗教起源的问题上,有很多争论,目前主要呈现这几样观点:自然神话论(认为宗教源于自然神话)、图腾论(源于人类图腾崇拜)、巫术论(源于巫师巫术活动)。
古典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后古代、中古代、近古代这几个时代的宗教的通称。
在宗教历史进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民族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当今的伊拉克)、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波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和古代希腊等,它们是世界上拥有最早宗教盛典的国家或者说民族。
宗教作业
天津农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宗教文化命题教师:李竹评分项一二三卷面总分分项分考试试题:请设计两条宗教旅游线路。
基本要求及评分标准如下:一、内容全面,专业性强,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90)应包括如下内容:考核项权重得分考核项权重得分线路1 线路2线路基本情况(名称、主题、报价、行程)25线路基本情况(名称、主题、报价、行程)25线路的目标市场及宣传促销20线路的目标市场及宣传促销20二、A4纸打印装订,排版规范、美观,文字准确、简练,无语法错误(10)姓名:学号:班级:评语:一、线路一1.线路基本情况:(1)名称:探秘藏传佛教的神圣(2)主题:朝圣祈福(3)报价:6280 (包含机票,大巴,导游,食宿全包价)(4)行程:日期路线交通工具入住地点用餐D1 天津站早6:40分,乘c2202次列车赴北京7:18到达北京转站北京机场程9:00飞机至拉萨火车飞机无无D2 15:00到达餐后集中游览:布达拉宫(门票100,游览时间约1小时) “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即菩萨住的宫殿。
集宫殿、寺院和灵塔殿三位一体的建筑;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是旧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
(在广场可以拍布宫全景);大昭寺(门票85,游览时间约1小时)自由活动---八角街,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他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还有那些令人眼晕的摊点,围绕在四周的众多建筑,也暗藏着众多古迹,它们述说着拉萨的历史。
(景点均在市内,行驶时间5—10分钟)大巴拉萨中晚D3 早上驱车前往西藏第一大圣湖---纳木措(门票:120元/人,参观时间为1小时),湖畔遥望,水天一色、碧空蓝湖浑然一体,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雪大巴拉萨早中晚山,一望无垠的藏北草原,迎风飘扬的五彩经幡,妩媚动人的纳木措构成了这令人震撼的美丽。
沿途还可眺望海拔7717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
下午前往羊八井,在这里可自费参观羊八井地热温泉区,(羊八井门票30元/人羊八井温泉98元/人自费,参观时间约30分钟,如泡温泉,约需1-1。
宗教社会学作业
浅谈高材生出家摘要: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到龙泉寺出家,受到人们的广泛争议。
同时,名校高材生隐遁空门,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本文将从这件事为出发点,浅谈宗教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出家、宗教、社会影响一、事件回顾北京大学数学系高材生柳志宇今年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其并支付全额奖学金,柳志宇放弃去美国,他选择到西山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遁入空门。
据说,柳志宇的智商高达260。
龙泉寺里,已经有数位清华北大高材生在此剃度出家。
尽管他的家长、老师、同学都有相劝的声音,但还是未能改变他坚定的出家的心。
龙泉寺证实柳智宇出家的消息后,还透露龙泉寺有许多名校的高材生。
这里既有北大的研究生,也有清华的研究生。
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
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
有媒体报道,“北大耕读社出家有传统,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
耕读社的第一任社长叫邓文庆,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
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
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
较早隐遁空门的应是明海法师。
他于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剃度出家,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住持,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柏林禅寺的明影法师也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曾经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但优越的生活并不能阻止他对人生的思考,他爱探究许多问题,越探究却越困惑,后来到柏林禅寺出家。
王小能拥有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北大法学院的一名学者。
她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嘉宾。
然而,这样一位在外人看来工作顺利、经济宽裕、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的女法学家却到寺庙隐修,法名衍能。
她曾在一篇文章中称,“在学民法的过程中,我的感触有四点,一是民法的法律主体的平等与佛法的众生平等,二是民法中的自由与佛法的解脱或涅磐的相近,三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与佛法中的博爱的相近,四是商法的赢利与佛法中的自利、利他的联系。
宗教文化作业
佛教的报应论因果报应思想在古代印度和中国都早已有之。
印度婆罗门教就有业报、轮回理论,《奥义书》宣扬人死后通过灵魂转移获得再生,而再生的去处由生前的行为(“业”)决定。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吸收了业报轮回观。
佛教认为,行为必然产生后果,即“业”;人必须为其行为负责,会受到与其行为相应的因果报应。
这种果报由“业力”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称为客观的、必然的规律,即使生命终结了也不能消除业力,人会在来生继续受到善报或者恶报。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生生世世就是业报轮回。
人的前生决定今生、今生决定来世的因果规律,被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佛教采用报应论,有重大的伦理意义。
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否相信因果报应,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一个不相信果报的人,除非找到其他道德依据,在法律管不到的情况下,其行为很容易突破道德的界限。
有些人不信因果,主张死后一切断灭,一了百了,不会为生前行为负责。
佛教称这种见解为“断见”或“断灭见”,是邪见、“边见”,佛教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向恰恰是要认识人生之苦,寻求解脱之道。
解脱方法是通过修行来破除无明,使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变化无常,没有自性,消除执著贪恋,最终达到涅槃境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诸法无我”的思想成为佛教与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之一。
“无我”说从根本上取消了轮回报应主体的实体性存在,灵魂不灭被佛教视为“常见”而予以排斥;而否定认业报轮回的观点又被斥为“断见”。
既讲轮回,又否定轮回主体,这是理论难题。
释迦牟尼不主张进行关于生死灵魂的有无之辨。
但是,宗教实践者又必须说不可言说。
为了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小乘佛教的犊子系等部派用“补特迦罗”(梵文Pudgala的音译,即“我”)作为轮回载体,实际上是承认了作为实体的主体的存在。
然而顾忌到“无我”说,对“补特迦罗”的表述语焉不详,闪烁其辞,用“双谴”的手法作了调和。
据《异部宗轮论》记载,“犊子本宗同义……谓补特迦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法若离补特迦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迦罗可说有转移。
宗教学作业攻略
宗教学作业攻略宗教学是一门探讨宗教现象、信仰体系以及人类宗教行为等内容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信仰、宗教文化、宗教与道德伦理、宗教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宗教学的学生来说,完成相关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如何有效地攻克宗教学作业却是一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宝贵的宗教学作业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完成宗教学作业之前,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对作业要求进行仔细阅读,确保自己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要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出自己所学知识的框架,以便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开论述。
最后,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资料或者借助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与作业主题相关的信息,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支持。
二、选题与提纲在进行宗教学作业的选题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
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积极性,并且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确定了作业主题后,可以依据主题进行提纲的拟定。
提纲是作文的骨架,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组织思路和论证逻辑。
在拟定提纲时,可以按照自己的主题进行分段,每段论述一个具体的观点或者构建一个完整的论证链条。
通过提纲的拟定,可以使作文的逻辑更加清晰,结构更加有条理。
三、深入研究与批判性思考宗教学作业往往需要深入研究与批判性思考。
深入研究可以通过阅读经典的宗教文献、学术论文以及专业书籍等方式实现。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宗教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为作文提供更充分的论证依据。
而批判性思考则是对于宗教现象进行质疑和反思的过程。
在撰写作文时,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相关的学术研究,以及对于宗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规范的写作风格在完成宗教学作业时,要注意保持规范的写作风格。
首先,要遵循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摘要、引言、主体、结论等部分。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严密。
要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用正式的学术语言。
宗教学通论作业
读梁启超《佛教教理纲要》《佛教心理学》梁启超谈修养姓名:杜建林专业:哲学系伦理学学号:10420111152200从认识论出发的因缘观宇宙何以能成立?人生何以能存在?佛的答案极简单——只有一个字(词)——“因缘”。
因缘这个字(词)怎么解呢?佛典中的解释,不下几百万言,今不必繁征博引。
试用现代通行的话解之,大约“关系”这个字和原意相去不远。
佛自己解释“因缘”最爱用的几句话是:“有此则有彼,此生则彼生;无此则无彼,此灭则彼灭。
”(这几句话《四阿含》里头不下百数十见,今不必注出处)这几句话又怎么解呢?他是表示宇宙一切现象都没有绝对的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
依存关系有两种:一同时的,二异时的。
异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此为因而彼为界。
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
此为主而彼为从。
但是,从某一观点看,固可以说此因彼果、此主彼从;换一个观点看,则果又为他现象之因,因又为他现象之果。
主从关系亦然。
所以不惟没有绝对的存在,而且没有绝对的因果主从,一切都是相对的。
由此言之,所谓宇宙者,从时间的来看,有无数之异时因果关系;从空间的来看,有无数之同时主从关系。
像一张大网(注释:原误作“纲”,今改正。
),重重牵引,继续不断,互相依赖而存在。
佛教所谓“因缘所生法”,就是如此。
再详细点讲,佛所谓“同时依存关系”者,最主要之点是:“主观的能认识之识体”,与客观的所认识之对象相交涉相对徒而成世界。
佛经里屡说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这两句便是因缘论的根据。
今引《杂阿含经》卷十二的一段如下:“佛说:譬如有两根束芦(束芦系印度一种植物,中国像没有。
)互相依倚才能植立。
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此。
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地根,这根也竖不起来。
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此。
”(注释:两根束芦相倚,绝难竖立:此“两”字应为“三”。
宗教学作业
宗教学作业
学院:商学院
学号:20151940354
两个小和尚
从前在一座山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庙,庙里有一位得道高僧,他有两个徒弟,老大憨厚正直,一直都很听从师傅的话,老二则心思多样,常常有自己的想法,不按照师傅的路子来。
一天山下来了一位落难的村民,他家受到灾害,粮食都没了,现在村民没有食物难以生存,来到庙里请求协助,高僧对村民深表同情,即刻来到寺堂为村民祈祷,求佛祖保佑村民,老大见状也坐下与师傅一起祷告,老二则认为师傅的做法不对,有着自己的做法。
他与村民一起下山,先从寺庙里提供了一些粮食给村民,然后下地帮助村民改造了农田里的设施,使得农田以后遇到灾害能够增加一些抵抗能力。
村民得到了老二的帮助,成功度过了困难时期。
后来高僧去世了,这座思庙交给了老大与老二打理。
每当有人去庙里请求帮助,老大都是延续高僧的方法为大家祈祷,老二则是以实际行动帮助大家,久而久之,大家都认可了老二,老二远近闻名,老大则一直默默无闻。
课时作业4: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2015年9月1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八周年。
据此回答1~2题。
1.这一《办法》的制定说明()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③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④我国积极发展宗教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国家制定《办法》,一方面表明允许宗教存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表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对社会发展主要起消极作用,故④错误,舍去。
2.这一《办法》规定:“活佛转世不受境外任何组织、个人的干涉和支配。
”这说明() A.我国反对宗教界的对外交往B.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D.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答案C解析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因此A 项错误,舍去;C项符合题意;B、D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15年1月15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了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据此回答3~4题。
3.2014年工作总结中谈到,以“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举办主题征文活动。
各地共发放学习资料约40余万份,举办培训班共计1 000余期(场),参学人数达到30余万人次。
这说明我国()A.限制宗教信仰自由B.注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答案B解析题中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等,表明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项正确;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A项表述错误。
4.国家宗教局201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继续推进宗教教职人员社保工作,努力提升保障水平。
宗教测试题及答案
宗教测试题及答案1.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老子C. 释迦牟尼D. 耶稣答案:C2. 基督教的圣经分为哪两部分?A. 旧约和新约B. 诗篇和箴言C. 创世纪和启示录D. 律法书和先知书答案:A3. 伊斯兰教的圣书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塔木德D. 佛经答案:B4. 犹太教的主要宗教文献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塔木德D. 佛经答案:C5. 道教的创始人通常被认为是谁?A. 老子B. 孔子C. 释迦牟尼D. 耶稣答案:A6. 印度教的主要神祇包括哪些?A.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B. 耶稣、穆罕默德和佛陀C. 宙斯、阿波罗和赫拉D. 玉皇大帝、观音和如来佛祖答案:A7. 基督教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发生了什么?A. 他复活了B. 他升天了C. 他被埋葬了D. 他再次被钉死答案:A8. 佛教中,四圣谛是什么?A. 生、老、病、死B. 苦、集、灭、道C. 贪、嗔、痴、慢D. 信、愿、行、证答案:B9. 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是什么?A. 信仰、礼拜、斋戒、天课、朝觐B. 祈祷、忏悔、施舍、禁食、朝圣C. 信仰、礼拜、斋戒、禁食、朝觐D. 信仰、礼拜、斋戒、施舍、朝觐答案:D10.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几?A. 星期五B. 星期六C. 星期日D. 星期一答案:B结束语:以上是宗教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不同宗教的基本知识。
民族宗教作业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3)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深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 于维护民族团结。
(4)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维护新型民族 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5)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 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宗教信仰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宗教信仰文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A. 佛教B. 基督教C. 道教D. 伊斯兰教答案:C. 道教2. 印度教的核心信仰是什么?A. 涅槃B. 輪回C. 单一神的崇拜D. 地狱与天堂的存在答案:B. 輪回3. 以下哪个是佛教的创始人?A. 孔子B. 耶稣基督C. 释迦牟尼D. 穆罕默德答案:C. 释迦牟尼4. 犹太教的圣经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吠陀经》D. 《塔尔穆德》答案:D. 《塔尔穆德》5. 基督教的教派中,最大的是哪一派?A. 天主教B. 新教C. 东正教D. 亚洲正教答案:A. 天主教二、填空题1. 伊斯兰教的圣地是麦加,圣殿是__________。
答案:麦地那2. 佛教中修行的根本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
答案:涅槃3. 印度教最高神是__________。
答案:梵天4. 犹太教的摩西所颁布的十诫是他从哪里获得的?答案:西奈山5. 基督教的教派中,以发源于美国的__________最为分散。
答案:新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答案: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中国的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以及日本的高野山。
2. 在伊斯兰教中,哪几个月是斋月?斋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伊斯兰教的斋月是伊斯兰历的第九个月。
斋月的重要意义是回归真实的信仰,进行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的时间。
3. 基督教的教义中,人类原罪的故事是怎样的?答案:基督教认为人类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下原罪,从而招致上帝的惩罚。
四、论述题请以不少于300字的篇幅,论述宗教信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宗教信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
个人信仰宗教可以给人以安慰和支持,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宗教信仰也可以指引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其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慈善心和公正的人。
在社会层面上,宗教信仰能够团结群众,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课时作业28: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选择题1. 某高中生对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村宗教发展迅速,民众信仰呈多元化趋势,信徒构成呈现出“中老年妇女多,病人多,无文化的人多”现象,一些人打着传播宗教的旗号欺骗群众、散布歪理邪说。
据此,该同学在调查报告中可以阐述的正确观点有①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信教群众逐步放弃宗教信仰②积极开展宗教事务工作,加强对农村宗教信仰的引导③弘扬主旋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④坚决打击和取缔各种传教活动,遏制邪教的滋生蔓延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2.2016年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分析我国宗教工作形势,研究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地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这表明我国①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③宗教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3.2016年6月7日,河南省白马寺、吕祖庙举行佛教活动的场所都挂上了一个标识牌,该标识牌上不仅印有场所名称和场所登记证号,还有一个二维码。
扫码可以直接跳转至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官方网站的政务公开栏,能查到全省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信息。
对寺观庙宇进行登记并统一悬挂标识牌的举措说明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在我国,宗教不能独立自主自办④我国的宗教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
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
这说明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的教化作用论点:宗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宗教会加强法律对人们的约束作用。
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能否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论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
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
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
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
“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
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因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尽管这两方面之间存在紧张,但任何一方的繁盛发达都离不开另外的一方。
没有(我所谓)宗教的法律,会退化成一种机械的法条主义。
没有(我所谓)法律的宗教,则会丧失其社会有效性。
”论证:一.宗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宗教这一强势人物视之为“鸡肋”的东西,在现实中却对世俗生活起着不可小看的影响。
如“十字军东征”以及现在的“中东问题”。
宗教的产生,源于人类对自然的不了解甚至是恐惧,认为这世上有着人类永远不能企及的神灵存在,当然这是相对于人类文明不发达的时代而言的。
而在经历过现代文明的冲击之后,宗教并没有丧失活力,我们在现在还不能看到它有要退出历史的舞台的迹象。
宗教在原始时期还单纯是人类无知与恐惧的产物,但过渡到奴隶社会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封建社会是已被很多人认识到是稳定统治秩序的最佳柔性工具,比起冷冰冰的国家机器,这种方式更容易让被统治者接受。
像基督耶酥那样的人,其传道救世的行为在当时的罗马当局看来毫无疑问是颠覆的罪行,所以他被挂上十字架杀死。
但他就是再有智慧也不可能想到几百年之后罗马成了教皇的领地,自己的教义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当然他也不会想到教权会在与世俗权力的争斗中日落西山,直至今日龟缩在那小小的梵帝冈中。
但是,作为基督追随者的红衣主教和教士们的实际行动却无疑给了所有信徒当头一棒。
他们要求所有人勤奋朴素,自己却过着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占有着所在国家相当大的土地,发行赎罪券等等不堪的行为,完全与教义背道而驰。
当然,这并非耶酥的罪过,我们十万分愿意相信耶酥是世上所有美德的具备者。
但这些吃人的恶魔披着的却是这位圣人那纤尘不染的红袍。
这让我们恨之入骨。
当然,像这样的情况现在都不存在了,但是宗教还在,它的教义书也没有增删几个字。
我们撇开所有教义书的关于世界本原的可笑说法不谈,也把那里面哪怕只有一点设想政权建设的无聊想法放到一边,只谈有关道德的金玉良言。
如基督教的原罪、佛教的从善积德以及伊斯兰教的真实虔诚,总的来说,宗教是劝人向善的,劝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劝人珍惜所有生命。
这样的话,信仰宗教也就是一件于人于己都有百利的事了,当然,信仰宗教也是有度的,这一点很多宗教的教义书里都提到过。
但只要是为了道德而信教,一般是不会走向道德的反面的,除非是曲解了道德的定义,但既然是曲解了道德,那么他遵循的也就不称其为道德了。
宗教在社会中有其宗教功能,这是其之所以存在的基础,但是也具有社会功能,因为宗教是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功能。
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能否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不是为社会制定什么准则或标准,更不是监督或改造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
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
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
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
“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
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因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 (1)二.宗教会加强法律对人们的约束作用宗教在西方法律的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西方法律可以说与基督教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西方历史中,“法律赋予宗教以其社会性,宗教则给予法律以其精神、方向和法律获得尊敬所需要的神圣性”[2]。
而西方具有如此系统化的法律科学和法律条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督教要求将法律系统化,法律改革一直是源于教会早期经验的基督教法学的一项基本原则[3]。
基督教的《圣经》更是西方法律的一个巨大来源,中世纪的《阿尔弗雷德法典》开篇就援引了“十诫”和摘自摩西律法的条文[4],宗教改革时期的路德派法学家把各部门法置于“十诫”的基础上,近代依据此建立了刑法、财产法、家庭法、契约法、关于私犯的法律和税法[5]。
在基督教信仰中,上帝与人类是一种契约关系,上帝要求人类过一种有节制的理性生活,作为自己给予人类以保护的条件。
而其意义就在于,首先,它使西方社会产生了尊重契约、诚实守信的传统,并为后来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背景;它开启了西方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先河,在上帝面前,人类享有要求保护的权利、以履行一定的义务为代价,并使西方人很早就认识到权力的有限性,认识到权力必须有一个合法的基础;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契约是在非常遥远的古代缔结的,生活在此后各个时代的人们无法再去修改契约的条款,也无法准确理解契约条款的含义。
因此,人们必须借助专家“先知”、预言家和牧师的帮助才能确知自己对上帝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对专业人士的依赖和信任也为西方社会的理性化创造了条件[6]。
中世纪晚期的教会法就是西方最早的现代法律制度[7]。
今天中国的现实在于尽管我们拥有了大量法律法规,我们字面上的法律规则、乃至于法律体系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法律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这种难以实施不表现为在需要国家强制力实施的场合。
而在于绝大多数需要社会公民需要自行实施法律要求的场合下,我们的法律软弱无力。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人深思,也许对于法律信仰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的大环境缺少了对宗教的信仰,在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上,中国是缺少宗教这一基本的规则体系。
尽管中国存在着诸如佛教、道教、乃至于基督教。
可都没有形成气候。
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地方,不信仰宗教的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此对这个现象不做过的分析。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法律和宗教,“尽管这两方面之间存在紧张,但任何一方的繁盛发达都离不开另外的一方。
没有(我所谓)宗教的法律,会退化成一种机械的法条主义。
没有(我所谓)法律的宗教,则会丧失其社会有效性。
”(8)如果人们对法律有着像对宗教一样的虔诚,那法律的认可度会大大提升,其施行的效果也会更明显。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能否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宗教具有社会教化作用,教人向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
宗教的“原罪论”有助于预先设置负向情感,从而提高人对于痛苦、挫折与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功名虚无论”有助于降低人对于功名的情感强度,从而缓冲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果报应论”既有助于提高人对于他人恶行的情感忍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人对于自己丑恶事物的情感节制能力;“生死轮回论”有利于降低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感,使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从而降低人在死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价值;“天堂地狱论”有助于人树立对死后虚拟正价值的向望和对虚拟负价值的恐惧,从而协调和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神灵意志论”有利于人平衡功利心态,解释人生痛苦,寻找精神寄托。
有些宗教有具体的教义,教化信众,比如,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崇尚和平。
这是伊斯兰文化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核心。
“真主或许在你们和你们所仇视的人之间造化友谊。
”(9)伊斯兰文化提倡敬主与爱人兼顾,天道与人道并行。
“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
”(10)伊斯兰教的大部分经文充分宣扬了平等、和谐、和平思想,为消除误解、偏见、歧视,促进各民族和各宗教平等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伊斯兰文化认为,爱国、爱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注释1.《宗教百科全书》中对宗教的定义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正文部分第12页。
3.同上,第46页。
4.同上,第47页。
5.同上,第160页。
6.Kronman, A. T., Max Web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147—165。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51页。
8.伯尔曼:《法律与宗教》9.《古兰经》教义10.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