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介词 连词
•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 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 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 除了等。
•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 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 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 地、得、所等;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 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 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 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三、句子 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 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 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 使句、感叹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 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 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 (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大的雨 呀! 禁止吸烟! 嘿!
副词
• 1.副词,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 围的词。 •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 等; •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 其、甚至、绝对等; •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 ⑥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宾语组成的短语。如 从山中来、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因下雨 中止、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⑦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 成的短语。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酒 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 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 语。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精选文档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精选文档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 曾经、刚、才、刚才、刚刚、正、 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 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 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 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远、 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 重新、再、又、也、再三、早晚、 仍旧、暂且
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有、没、 未、别、莫、必、必须、必定、 必然、当然、的确、是否、不必、 不必
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它)、你 们、我们、他(她、它)们、自己、 自个儿、别人、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哪里、哪个、几、多少、 怎么、怎么样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这些、 那些、这样、那样、其他
虚词1:副词——修饰限制动词、 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 频率等 1.表示程度:很、十分、非常、最、 极、挺、顶、极其、格外、比较、 更加、越发、有点儿、稍微、略 微、几乎、过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总共、 统统、只、仅仅、单、一共、一 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词类
词类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拟声词
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处 所、方位等
一般名词:白菜、计算机、学生 专用名词:亚洲、重庆、鲁迅 抽象名词:道德、范畴、方法 时间处所:春天、明年、早晨、星 期天、现在、刚才、远处、郊外 方位名词:上、左、内、东、国外
实词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
二、动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单位 1.专用的。如次、回、趟、顿、番、 遭、下、遍 2.借用的。 借用名词(开一枪、切一刀、咬一口、 打一拳、踢一脚) 借用动词(看一看、摸一摸、踢一踢)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课件(幻灯片29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课件(幻灯片29张)-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副词类别
④频率副词:常常、再三、屡次、 偶尔、向来、总是、从不 ⑤语气副词: 大约、也许、偏 偏、简直、难道、竟然 、不、 的确
练习:火眼金睛,找副词
1、这是一座多么迷人的城市啊。 2、此时,已完全隐没在浪花中了。 3、苏轼经常漫游在名山古刹。 4、难道他会不知道那目光的含义? 5、我不知道古人独坐听雨轩是何种境域
无论...都... 除非……
找连词。
1.这篇散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 希望和力量。(并列)
2.欣赏大自然或者读写景抒情的文章, 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选择)
3.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 (条件)
虚词(4)
叹词特点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通常不与其它词连用, 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 分,它只单用,独立成 句。
连用:关联词语
并列
递进 选择 转折 因果 假设 条件
既...又...
一边...一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如果...就...
即使...也...
只要...就...
只有...才...
叹词类别
①表示喜悦的叹词: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叹词: 唉、哎哟 ③表示愤慨的叹词: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叹词: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叹词: 喂 ⑥表示答应的叹词: 嗯、唉
虚词(5)
助词特点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 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不能单用。
助词类别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注意结构助词“的”“地”“得”用 法,“的”前面是定语;“地”前面是状 语;“得”前面是谓语,后面是补语。例 如:(伟大)的人民。[勇敢]地前进。激动得 <流下了眼泪>。】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39
一、名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名词性成分并列) 2、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 3、同位短语 4、方位短语 5、数量短语(用名量词) 6、“的”字短语 7、“所”字短语
40
二、动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动词性成分并列) 2、状中(动词)结构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4、动补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16
7、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你怎么老哭? 8、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我今天又白跑了。 9、你再说,我和你急。 我和你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10、班级制度怎能因为你而改变? 因为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风波 于是平息了。
17
第二讲
短语的类别
18
Ⅰ 短语的结构类别
19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多 种: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 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 短语/连动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数 量短语/助词短语/固定短语等等。
45
9.赠送学校一辆小汽车 动宾短语 10.命令部队立刻出发 11.请他作报告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 连动短语 动宾/偏正
46
12.希望他作报告
13.听清楚再回答 14.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三讲
句子的语法成分 和 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47
单句的语法成分
48
•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 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 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 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 2、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是: •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 语〉(定语)宾语。
• 六、中(动、形)补短语 • 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动词、形容 词是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叫作 补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是补充 关系,有些补语前头用结构助词“得”, 这个“得”就是补语的标志;有些补语 则不能用“得”。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拓展讲义(七)语法知识(实词和虚词)(解析)

拓展讲义(七)语法知识(实词和虚词)(解析)

专题16 语法知识——实词和虚词【知识梳理】词性一、要点梳理词性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一)定义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

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二)分类1.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⑤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⑥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2.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①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②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③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④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⑤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⑥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词 类 content
实词——(4)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特点: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 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分类: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 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练习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 形容词-名词、副词 可爱-热爱 形容词-动词 企图-意图 名词、动词-名词 荣誉-光荣 名词-形容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 形容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动词、名词 残杀-残忍 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 兴奋-兴趣 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 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抱歉 动词-形容词
一、词 类 content
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
⑤、桌子( )有什么?( ) ⑥、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 )。( ) ⑦、他刚刚走( )山。( ) ⑧、他会干这种事( )?( ) ⑨、你的书我看完了,( )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⑩、这个人非常( )。( )

一、词 类 content
三、句子 content
单句分类
按结构分:非主谓句和主谓句
飞机! 好大的老鼠! 听! 下雨了。 对! 好极了! 不! 啊? 飞机开过来了! 这是一条大老鼠。 你听! 天下雨了。 你不对! 这幅画好极了!
三、句子 content
单句分类
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你来了。 你来吗? 你来吧! 你来了!
一、词 类 content
虚词——(2)连词
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 特点: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举例: 和、跟、同、与、及、或、即使、既然、尽管、宁可、要 么、如果、尚且、虽然、但是、与其、只要、不过、然而、 否则、可是、那么、从而、因为、所以……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基数的,如“一、 103”等。

表示序数的,如“第一、第八”等。

表示分数的,如“三分之一、50%”等。

表示概数的,如“五千左右、接近一万、七八斤”等。

表示倍数的,如“三倍、五倍”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表物量的,如“尺、寸、斤、两、元、个,件、双”等;表动量的,如“次、回、趟、阵、下、遭”等;表复合量的,如“人次、架次、立方米每秒”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它包括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样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怎么、多少等),物主代词(它、它们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汉语语法知识讲座实词与虚词PPT优秀课件下载48张

汉语语法知识讲座实词与虚词PPT优秀课件下载48张
1、前面可以加副词(很、极等等) 2、作定语、谓语,有的也作状语、补语 3、不能带宾语,一部分可重叠,表示程度加深。 4、肯定否定连用表示疑问
例:慢慢 细细 干干净净 亮堂堂
实词(4)
数词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二)特点: 1、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 2、单独作主语、宾语 3、数目增加可用倍数或分数;减少只能用分数。 4、“两、二、俩”用法不同。
1、前边一般可以加数量词
例:(一个)周末 (一片)爱心
2、一般不用副词(很、非常等)修饰
3、一般不能重叠,不能带“着、了、过”
4、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
5、表示人的名词后一般可以加“们”表示复数
例:女孩(们)、老人(们)
例: (非常)智慧
(特别)效果
实词(2)
(一)动词的定义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或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存在、消失、可能、意愿、趋向、判断等。
3、填量词 一( )布景 一( )鞭炮 一( )斜阳 一( )队伍 一( )秤 一( )风景 一( )交易 一( )篱笆 一( )炊烟 一( )新闻
虚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叹词 拟声词
定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1)
副词
特点: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例如:写、说、看、成长、改变、喜 欢、讨厌、有、丧失、产生、能够、 可以、愿意、来、去、是……
(二)动词的特点
1、可以用某些副词(经常、偶尔、突然等)修饰 2、在句中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3、一部分能重叠,能带“着、了、过”
例:(经常)发生(偶尔)出现
4、能愿动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5、表趋向的动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语。 6、用肯定否定连用的形式表示疑问。

实词虚词

实词虚词

语法知识实词实词是具有比较具体实在的意义、能够在句法结构中充当成分的词。

现代汉语的实词有以下十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

其中,前面八类一般都可以进入句子与其他词语相结合;后面两类即“拟声词和叹词”没有组合功能,不能与其他词语组合应用,只能充当独立成分或者独词句。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1、名词的语法特征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例如:人都来全了。

大会现正在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见。

2、名词的类型①一般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

根据名词前面出现的量词,可以将一般名词分为个体名词与集合名词。

个体名词可以计个体量,前面可以受个体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一棵)树(两盘)磁带(三头)牛(八辆)卡车(九朵)玫瑰集合名词不能计个体量,只能用集合量词修饰。

例如:(一批)衣物(一些)马匹(一些)青年(一部分)群众(一部分)船只②抽象名词是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名词。

例如:作风道德境界气氛风尚思想心灵灵感党性友谊观念想法原因内容形式政治文化社会革命欲望力量交际裨益师资③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例如:中国北京香港渤海泰山长城太阳火星地壳国务院葡萄糖酸钙李白鲁迅钱学森诺贝尔爱因斯坦中文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④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例如:春天秋天春节元旦清明中秋早晨晚上今年明天周末来年来日刚才今天昨天课外目前开端开始现在星期天时间名词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时间名词与量词短语的组合能力较差,少数成员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时间名词除了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外,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

例如:[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啦。

医生建议他[目前]先进行外科治疗,消除炎症。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他[晚上]不到十点钟就睡觉。

⑤处所名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

例如:近处远处高处低处明处暗处周围附近学校食堂教室会议室图书馆故宫南京济南⑥方位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名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 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 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 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

语法知识讲座——实词和虚词课件7张

语法知识讲座——实词和虚词课件7张
语法知识讲座
——实词和虚词
虚词表示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分类
• 副词 • 介词 • 连词 • 助词 • 叹词 • 拟声词
一、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
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 率、语气、情貌等。
• 1.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 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 么等
六、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哗哗”、“轰隆隆”。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 产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 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
•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 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 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 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 开发,是动词。)
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 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 ②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 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
练习一
• 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划线词的词性: ①老师叫你。
• ②昨天你叫老师夸奖了。 •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④明天我要到上海。 • ⑤请把座位让给她。 • ⑥妈妈让我学做饭。 • ⑦上学时要锁好门。 • ⑧我买了一把锁。
使用虚词运用不当的毛病:
• ⑦从上述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它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欠缺)
• ⑧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重复错误,明知故犯。 (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以致语义不明)
• ⑨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 二厂短。(连词位置不对,“不是”应放在“价格” 前)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四、单复句的辨别 1.看句子成分
单句: 一套句子成分 复句: 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 成分
〔结构上互不包含
2.分句一般是主谓句 例如:因为脏,病就多.
如果逗号前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使 有关联词语,也不是复句.
例如: ①只有不睡懒觉的人,才能上学不迟到. ②人只有不睡懒觉,才能上学不迟到.
3.只有一个主语的连动句一定不是 复句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 词短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 为".
•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 用的词汇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 5、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是高大的,虽然他的姓名我并不知道.
• 6、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 7、你既然知道错了,就赶快纠正.
• 8、假如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 9、鲁迅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管敌人打什么旗号,玩什么花样, 都不受骗,不怕压,愈战愈勇.
• 10、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 理由.
• 宾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涉及 的人或者事物
• 定语:它修饰或者限制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 指出其属性、形状、数量等
• 状语:它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 动作变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 表示性状的程度等
〔定主 [状] 谓 〔定宾 <补>
①伟大的祖国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 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词性知识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一、分类机。

少数不能带宾语,如,游行、示威、出发、休息。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2动词能与副词组合,但多数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

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如“非常喜欢”,“十分讨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厌”,'很应该”,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十分愿意”。

可以说,“不走、再来”。

但不能说:太走,太来。

虚词包括3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拿着书,窗户关着,是进行时。

看了三次,吃二、实词完了饭,是完成时,去过兰州,经历态。

(一)名词4、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1 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5 助动词常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

2、种类:例如:我们一定(要)实现四化,天气(应该)暖和了,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助动词后面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不带名词。

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和会是一般动词。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3(抽象名词)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如:干下去,干起来。

(时间名词)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4(三)形容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62、种类:3、名词的语法特征: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 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5多、少、多少、许多、好些、全等表示不定数量的词也是形容词。

汉语实词和虚词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1 】实词是有其实意义的词,可以自力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答复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具体讲解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以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半学者承认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固然很难说明自力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白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照样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领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说话的根本感化是表意,分开有现实意义的实词,这一感化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暗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二)动词:是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成长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虑.进修.有.消失.能.可以等.(三)形容词:暗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况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润饰名词,也可以润饰动词,与英语不合.如:老.好.英俊.清洁.纯洁.飞速.(四)数词:暗示数量标词.如:一.十.第八.每等.(五)量词:暗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况.进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其实意义的词,一般不克不及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破例),不克不及单独答复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消失的价值在于帮忙组成句子的语法构造,暗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重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照样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感化却很大.(一)副词:在句中暗示动作.行动.性质.状况的程度.规模.时光.趋势等的词.如:很.异常.一律.也.未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独一能自力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方“不.没有.也许.精确”等)也可以单独答复问题,具有必定的实词特色.(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合,在英语中,润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润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润饰动词和形容词.)(二)助词:在句中起帮助感化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重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庞杂,罕有的有“之”.“者”等.连词:在句中起衔接感化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固然.但是.是以.无论等.连词经常成对搭配应用或与副词搭配应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四)介词:暗示动尴尬刁难象.时光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庞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五)叹词:暗示感慨或惊异.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六)拟声词:模仿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实词】实词有其实意义,可以或许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答复问题.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控制较多的文言实词,是进步浏览文言文才能的症结.进修文言实词,应特殊留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重要特色: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更,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虚词没有其实意义,一般不克不及充当句子成分,不克不及单独答复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答复问题),只能合营实词造句,暗示各种语法关系.虚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全部文言词语中固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感化却很大.文言文中的很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记的,如断定句“......者......也”.自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顶用的很频仍,并且它的说明也相当灵巧.重要经常应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固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6.代词:能代替各类实词的词 代替、指示或表示疑问的作用, 人称代词:你、我、他 指示代词:这、那、这样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为什么、怎 么
7.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 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
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
• 他没有去;他没有钱 • 净水;屋里净是萝卜
洗衣服(动宾)--洗〈干净〉
如:摆整齐
坐端正
洗破了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关系是 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如:他说 你写 科技发达 我做 国家富强 (名+动) (名+形)
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 人类的语言 济南的冬天 B.竞选州长 记一辆纺车 纪念白求恩 C.蚊子和狮子 怀疑与学习 想和做 D.范进中举 曹刿论战 最后一课
三、多重复句划分方法
1.先确定复句有几个分句。分号处必有分 句界线,顿号处不应有,逗号处要注意 切分。 例如:
镇上的人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 先前很不相同了;也还和她讲话,但笑 容却冷冷的了。
2.找出关联词语,以此来判断复句的关 系。 例如: 他喜欢小说,并不喜欢诗歌。 他喜欢小说,却不喜欢诗歌。
“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附着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 当于名词。 如:所见 所闻 所发明 所创造 所思 所想
三、单句
句子分析 一般可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称为句类;
二是按照句子的结构可分为:单句、复 句,称为句型。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表示相对完 整的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成分只 有一套)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_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_PPT课件
盛<满> 打量<一番> 吓<跑> 牵<回去> 抱<起来> 翻了<一阵> (动词+补语)
暗得<很> 大得<多> 好<极>了 热<死>了 (形容词+补语)
(5)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 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 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改革开放
敬畏 生命 夸奖我 庆祝回归
盖房子 爱好文学 修铁路
热爱生活 写文章 安排工作
说明:动宾短语可以回答 “干什么”等问题。
(3)偏正短语 (修饰语+中心语)
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
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
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
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
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
正确填写
一位戴眼镜( )中年男子,倚在右舷( ) 栏杆旁,默默( )眺望远处( ) 景色,一位眉目开朗( )女人,亲昵( ) 站在他身旁。
三五成群( )鸭子在波光闪闪( ) 水面上游( )好自在。
7
正确填写
一位戴眼镜( )的中年男子,倚在右舷( ) 栏杆的旁,默默( )眺望地远处( ) 的 景色,一位眉目开朗(的)女人,亲昵( 地) 站在他身旁。
的同学。
2、我们‖ [必须在天亮以前] 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 的字短语等。
(1)主谓短语 (主语+谓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
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
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动词的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我在慢慢地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
〔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
〔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词缀
四.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 “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问处所)、多少(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五.数、量词
1、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有的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二、老三。

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

“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2、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名词的前边,如:一本书、三杯茶;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动词的后边,如:去一次、说一遍、跑一趟
六.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说明时间、地点、程度、范围、方式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太、更、挺、极其、格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过于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

如:他很高兴。

小明刚刚经过。

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1)能否做定语形能副否
2)能否受“很”修饰形能副否
3)能否作谓语形能副否
4)能否后带“些”形能副否
七.介词: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后面一般接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构成介词词组,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
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表示目的:为为了
表示原因:因由于
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表示比较:比和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常用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八、连词: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主要可分为: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目的连词
如:有、和、并且、而且、与、因为、由于、所以、如果、虽然、即使等
九.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3、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的”、“地”、“得”用法的区分
•“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构成”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的、年幼的、复杂的。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吃得好。

十.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

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