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8ebe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6.png)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研究高职院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共享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使其具备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能力和意愿。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核心在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和整合行业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程内容,打造具有差异化和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探索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倒置课堂、实践教学和项目驱动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注重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评估和反馈来改进和完善。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估机制,包括对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师水平的评估,以及对学生满意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评估结果来及时调整和改进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及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只有高职院校能够在这些方面都做好,才能成功建设出高质量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55b857225c52cc58bd6be44.png)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
高校开展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贴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PC+移动端的课程完美结合,满足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各个基本资源建设、拓展资源建设、作业考试系统和交流工具。
有利于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课程信息化的建设。
教师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时候,可以说,建设资源共享课促使教师不得不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
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整体水平,加快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9年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ebdcfe76eeaeaad1f33046.png)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注: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常见问题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2.Flash课件媒体素材1.文本素材2.图形/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三)元数据要求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见下表。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浅析高校如何抓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
![浅析高校如何抓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9e1f239e2bd960590c67727.png)
关键 词 精 品资 源共 享课 ;课 程 资源制作 ;视 频 录制 中 图分 类号 :G 6 4 2 . 3 文 献标识 码 :B
共享 网络平 台向高校 学生、教师 和社会学 习者提 供优 质教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5 ) 1 4 — 0 0 7 9 — 0 3
体 情 况 ,结 合 实 际工 作经 验 ,提 出从人 员组 织结 构 建 设到 课程
几乎没 有学 生利 用其进 行学 习。这些 精品课 程 的受众 主要
是教师 ,因而课 程共 享 的效果较差 。精 品资源 共享 课是 以 高校学 生和 教师 为服务 主体 ,同时面 向社会 学 习者提供 网
An An a l y s i s o f Wa y t o Co H e g e E n h a n c e Wo r k i n g o f Qu a l i t y Re -
s o ur c e s Sha Hng Cou r s e s / / LI Zh u l i n, YUAN Li ng , J I AN G Ho ng x i a , W ANG Xi n gy a n g, CA I Mi ng z h i
此 类课程是在前几年 国家级精 品课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 、 互联 网和 多媒体 等技术 手段建 设更优质 的教学 资源 ,通过 网络共 享 ,以达到 丰富教 学资源 ,提 高人才 培养 质量和 建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5 . 1 4. 0 共 享课建设 工作
◆李竹林 袁玲 江红 霞 王兴 阳 蔡 明知
术
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3d90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b.png)
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量的教学资源不断涌现,但是如何有效整合和共享这些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课程建设往往面临资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为一个趋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绩提升和能力培养。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高校已经尝试利用专业群来对学生进行分类,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
精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将各类教学资源整合为一体,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开展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整合和共享精品教学资源,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开展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专业群分层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专业群的分类方法,探讨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精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探讨课程建设实践案例,以及对这一模式的评价与总结。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可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4df5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4.png)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意义、实施过程和挑战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意义1.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能够让教师和学校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资料,学生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2.促进教育公平。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公平问题。
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可以让各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能接触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经验,而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可以让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得到传播和推广,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1.建立精品资源共享平台。
要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共享平台,让教师和学校可以上传和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
这个平台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跨学校、跨地区的。
2.加强师资培训。
在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资源共享意识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如何上传和分享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也需要学会如何从平台上获取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3.推动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鼓励学校和教师参与其中。
政策支持可以包括奖励机制、经费支持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
1.知识产权保护。
教师和学校在共享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知识产权,避免侵权问题发生。
也需要鼓励创新,让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和传播。
2.资源质量把控。
在共享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的质量进行把控,避免低质量的教学资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教材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69b8d2c6c175f0e7cd13756.png)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南及技术规范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规范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规范,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一)结构化课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
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
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
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1.分层建设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
对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f1c54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6.png)
对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也开始积极探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在对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的进行思考中,以下几点值得考虑: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制度。
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权责分工和流程,明确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顺利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需要一支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按照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工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对最新科技成果的研究与探索,将最新科技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和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结合,将企业和社会资源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相结合,提高培养质量和人才实用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办学、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加强评估和监督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要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效果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要加强对资源共享的监督,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正管理。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需要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以及评估和监督机制的加强。
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创新,才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922956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9.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2.05.21•【文号】教高厅[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育部办公厅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附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59cdd81a76e58fafbb00306.png)
附件3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南及技术规范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规范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规范,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一)结构化课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
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
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
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1.分层建设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9b8622240c844768eaeef5.png)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南及技术标准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标准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标准,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一〕结构化课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
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
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表达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
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表达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标准、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1.分层建设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规范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c6830c76a20029bc642d20.png)
附件3: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规范(试行)一、大体原则在设计进程中,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保证各类资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2.各类资源应源于课程教学和学习进程,是教学必需的组成部份或对学习有较大的支持和增进作用的相关内容;3.资源分类应充分考虑教学需求、符合学科逻辑结构;4.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尽可能遵循基元性和可积性原则,从而提高资源的重用性;5.资源需要标注元数据,并按照资源类别适度标注扩展元数据。
标注的粒度按照应用需要来肯定,原则上以知识点(技术点)为颗粒度比较适当。
二、整体要求1.教学性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大体要求,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按照教学需求,内容呈现宜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并有效发挥不同媒体在内容呈现方面的优势;针对主要教学内容提供有关的实例和演示,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适当的策略以增进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采取角色扮演、模拟等多种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学习中提供适当的、易用的学习支持方式,如提供学习工具或常见问题汇编;有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练习和测试,这些练习能够有效地支持学习目标,且具有较好的评价反馈作用;尽可能设计一系列不同的问题、情境或任务,使学生能将知识和技术迁移到新的环境和实际任务中;有良好的交互性,不但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正确的、适合的反馈,也在内容、步伐等方面给学生适当的控制权利;课件的反馈方式应与教学策略相配合,能为学生提供反思与重试的机缘,当学生没有成功时,课件提供适当的结果或帮忙找到答案;能够追踪记录学习进程,包括各单元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形成学生可以随时查看的学习记录。
2.科学性和思想性内容正确、科学;内容结构符合学科内在逻辑性;内容能够反映国内外相关的科研和教研的先进功效;宏扬民族文化精华,无政治性和政策性错误;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学的需求,表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edda310b4c2e3f572763fc.png)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注: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媒体素材(三)元数据要求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拓展资源在技术上要遵循以下要求:1.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2.数据存储须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访问须进行严格的授权保护。
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1abc8584868762caaed574.png)
一源 共 享 课
2 0 1 1 年1 0 月1 2日,教 育部 下 发 了 《 教育部关 于国家精品开放课 程建设 的 实施 意见》 ( 教高 [ 2 0 1 1 ]8 号) 。在 教高 [ 2 0 1 1 ]8 g - 中首 次 明确 了国家精 品开放课 程包 括精 品视 频公 开课 与精 品资源 享课 ,是 以普及 共享 优 质课
培养质量 。 截至2 0 1 1 年 ,全 国本科 类 院校 共 有 国家 级 精 品课 2 5 8 2 门 ,省 级5 6 4 8
合 网络 传播 为 基本 要 求 ,经过 国家 、 省 、校三级建设 ,形 成普通本科教 育 、 高等职 业教 育 、网络教 育多 层次 及多 类型 的优质 课程 教学资 源共 建共 享体
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 资源共 享课建设 以课程资源 系统、完整为基本要 求 ,以基本覆 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为 目 标 ,通过 共享 系统向高校师生和 社会 学习者提供优质教 育资源服务 ,促进现代信 息技术在教学 中的应用 ,实现优质课 程教 学资源共享。 关键词 :精品课 ;高等职业教育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办法》 明确 了精 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的 目标 与任务 ,精 品资源 共享 课建 设 的 组织 与实施 ,国家级精 品资源共 享课 建设要 求 ,国家 级精 品资源 共享 课建 设的保障措施 。
精 品资源共 享课 以量大 面广 的公 共基 础课 、专业基 础课 和专 业核 心课 为重点 ,以课程 资源系 统 、丰 富和适
《 教育部关于启 动高等学校教学 质量与 教学 改革 工程精 品课 程建 设 工作 的通 知》 ( 教高  ̄ 2 o o 3 ]1 号) ,正式启 动 精品课程建设 。同年5 月1 2 日 教 育部办 公 厅 印发 《 国家 精 品课程 建设 工作 实 施 办法》,正式实施 精品课程建设 。教 育 部提 出利用5 年 的时间 ( 2 0 0 3 -2 0 0 7 年 )建设 1 5 o o 门 国家级精 品课程 。 目 的是利 用 现代化 的教 育信 息技 术手 段 将精 品课 的相关 内容上 网并免 费开放 , 以实 现优 质教学 资源 共享 ,提 高人 才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a729ed958f5f61fb73666b3.png)
(3)单元类资源
(3)单元类资源
• (1)教学录像 –含教师授课录像、实验实训演示录像等原创资 源。——注重开发微课资源。 • (2)演示文稿 –特指教师上课(代板书)用的PPT,与教学录像 对应 • (3)作业习题 –学习单元下对学生进行训练、考核或自测的作 业、习题集等,应包括全部题干和题解(题解 推荐使用学生的优秀作业)
22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选择课程内容体选择课程内容个性发展工作项目工作项目或任务或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依据载体核心根本零件产品作品设备服交通灯控制系统温度报警器校园电子铃学习情境1封闭型教师全面指导学习情境3开放创新型强化独立完成及创新能力学习情境2开放型加强自学计划和自查课程具体内容课程具体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将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具有综合性可扩展性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研究完成综合性需要的知识学习任务1学习任务2学习任务n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过程33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依据序化课程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程内容实践活动为主实践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线开展教学学习性工作任老师审核确定方案检测调试写项目报告按考核标准评定成绩分组制定设计方案讨论比较收集任务要求信息制作编程监控单片机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内容组织的内容组织温度报警器温度报警器预置温度显示温度报警器预置温度设置温度定时检测温度报警器学习任务8学习任务9学习任务10学习任务11校园电子铃校园电子铃的设计与制作学习任务12交通灯控制系单片机控制单灯亮灭单片机控制流水灯带时间显示的交通灯控制学习任务1学习任务2学习任务3学习任务5学习任务6学习任务7以定时方式控制流水灯用单片机和可编程接口控制交通灯双单片机控制霓虹灯学习任务4单片机控制简单交通灯44以强化过程监控为原则以强化过程监控为原则改革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模式30204010期末考试在线考试系统平时考核积分任务考核任务工单项目考核项目报告书22坚持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坚持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合理划分知识点的粒度按照最小05学时组织各种资源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课程知识点结构课程知识点结构知识点五课程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五课程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3资源内容不能太大要很快能打开资源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ac143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5.png)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1. 引言1.1 课程背景高级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对于高级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设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迫切需要的。
1.2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高级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激素调控等方面的知识,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机制,探讨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研究课题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的实现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植物生理学知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学术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吸引力。
在《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体系,从而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
可以按照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的营养吸收与利用、植物的水分运输和转运、植物的应答机制等方面。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比如最新的研究成果、相关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还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引入相关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内容设计还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还应该关注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9fdf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6.png)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一、现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多家高校积极推动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
其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规范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此外,一些在线教育平台和知名院校的合作,也进一步促进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二、问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还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高校,其他一些院校资源较为匮乏。
其次,在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过程中,缺乏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导致资源利用的效率较低。
再次,由于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估机制,一些精品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对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各高校应积极开展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开发中。
同时,要鼓励一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高校,为其他院校提供资源共享支持。
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益。
再次,加强精品课程的质量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估机制,确保精品课程质量的稳定。
四、相关分析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高校之间的差距。
其次,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
此外,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积极建设和共享精品课程资源,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适应当前需求的精品课程共享机制,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和资源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精品资源共享在线课程建设目标与步骤
![精品资源共享在线课程建设目标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af89011b8f67c1cfbd6b808.png)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步骤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1.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继续改革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实施计划,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应用能力。
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配备辅导教师定期进行网上答疑。
培养1到2名青年主讲教师,以保证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建设规划、电子教案、习题、案例、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课程实现网上教学与管理。
5.重视教材建设,将自行编写辅助教材《逻辑学教学案例》,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2009年7月前:课程简介、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逻辑学模拟试题、本校图书馆可借阅的相关图书目录、课程建设规划、模拟法庭视频等上网。
2009年7月~2011年7月:增加学术资源,完善逻辑学案例选、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论文链接、课后习题解析并上网;制作教学录像;建立独立网页。
2010年9月~2012年6月:教学录像等上网;教师在网上定期进行辅导答疑;编写《逻辑案例精选》作为辅导教材。
2012年7月~2012年12月:完成学生使用的信息反馈,继续改革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三、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第一年:任课教师的三分之一授课录像上网;第二年:一半以上教学内容的授课录像上网;第三年:全部授课录像上网。
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余
![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余](https://img.taocdn.com/s3/m/b2b31c82a0116c175f0e487d.png)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为指导。
以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和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院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先行,逐步向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过渡。
二、组织机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团队为基础,组成院、系(部)二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管理机构。
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学院示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管理、检查、验收以及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各系(部)成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本系(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案等工作。
三、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
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要针对高职高专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核心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专业核心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或仿真、模拟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凡连续讲授申请课程三年以上,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被评为学院骨干教师同时具备讲师职称的我院教师,均可申请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双师素质”、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良好的教师风范,有显著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和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3-8人),课程建设团队专兼结合,有来自企(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参加,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