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这就需要新的个性化、生态化住宅小区去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现代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蕴含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包括着对人居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对各种自然能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规划师将以一名普通居者的身份去理解和体会这种生活的改变和要求,同时又要以规划师的责任去创造生活,创造生活的时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今天,规划师在借鉴以往的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去判断未来的发展、未来的模式与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经济实用、美观艺术、舒适的居所。
【关键词】:住宅,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10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强,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也层出不穷。住宅小区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道路、景观、绿地、林木以及庭廊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要真正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就要努力营造一种内在环境气质,产生各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和环境气氛,并结合建筑物、技术和物质条件等因素,创造出美好的居住环境。一、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住宅小区规划应避免仅限于对用地内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考虑,还要解决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为此,居住区规划应该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可以分为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成果表达三个步骤。调查分析是做好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拿阜新这个北方城市为例,包括阜新的气候环境、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基地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市场需求、地方文脉、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全面系统的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影响要素,论证存在的问题、机会、优势和劣势等。在规划设计阶段,应提出合理的目标定位、功能构成、开发强度以及其他设想,并应合理的对居住区各项要素进行规划。在成果表达阶段应体现规范性,达到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以方便对规划方案的审查和比较。
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规划结构、配套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绿地与景观、竖向、管线综合等多个方面,并且按照前述居住区规划的层次性特点,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次的规划阶段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分布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居住区内除住宅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性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而公共服务设施,也是购房者在购房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基本要求是:配件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交付使用。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从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上看,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按性质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九类设施,每一类又包括若干项,如商业服务类就包括了超市、餐饮、市场、便民店等。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公益性(如中小学)、准公益性(如医院)和经营性(如幼儿园)设施三种。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
根据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以及居民使用频率的特点,通过分级布置能更好的满足居民需求和维持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居住区级配套公建多属于非经常性使用,如医院、文化中心、大型商业设施等,服务半径一般不宜超过500米;小区级配套公建一般是日常使用和经常使用的设施,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300米,如幼儿园、超市、银行、健身设施等;组团级配套公建主要是居委会、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垃圾收集、车库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的千人指标与设置规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项内容,这是在各地大量居住区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按照1000人为单位提出,所以才成为“千人指标”,也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以小区级为例,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千人指标为968-2397平方米/千人,用地面积为1091-3835平方米/千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同项目还有各自的设置规定,以保证公共
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如对中小学提出了服务半径、日照标准、运动场等要求。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应体现方便居民生活、减少干扰、有利经营、美化环境的原则,可采用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布局,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而言,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但部分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比较高,适合分散布置,如小学、幼儿园、居委会、基层服务设施等。另外,应该注意未来发展的需要,规划中应留有余地。按照防空地下室平战结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可用作地下车库。
三、道路系统的规划
居住区内部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它的作用不仅具有组织交通与行人交通的功能,也具有保持居住环境、避免穿越式交通,提供居民交往、休闲的功能。此外,居住区道路还是市政管线敷设的通道。近十年来,随着私家车进入百姓家庭,小区内汽车的通行和停放已经成为居民日趋关注的焦点,为保证居住区环境质量,对居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住宅小区中道路的规划布局应该考虑以下基本内容:
1.根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居住区规模、居民出行方式、周
边环境条件以及外围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居住区道路系统;
2.道路布局应该考虑经济型和环境友好性;
3.可通过道路功能组织,也可以通过物业管理等手段,避免无关的交通进入或穿越住宅小区,并应采取措施,降低车速,减少交通噪声,大多数住宅小区对于减少交通噪声这项措施做的都不到位。
4.道路布局应该有利于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车的通行,同事要便于安全防卫;
5.道路宽度应满足人流、车流的交通以及管线敷设的要求。一般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小于20米;小区路路面宽6-9米,住宅之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小于2.5米。当人流较大时,可以设置自行车和人行道,自行车单车道宽1.5米,双车道宽2.5米,人行道最小宽度1.5米。
6.小区出入口的设置应考虑车行、人行的主要交通流向,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的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70米的范围内,以保证出行的安全。
7.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8%,北方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5%,以防止机动车起步困难或者停车时溜车。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3%,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2%。当坡度过大时,车行与人行应分开设置。
8.居住区内应该设置贯通的无障碍通路,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