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好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美术欣赏·评述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
它能运用美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上好欣赏·评述课呢,实在不容易!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深思探索,不断总结和提高。
在这里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如何上好美术·评述课。
一教师要有科学准确的认识1.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美术教材观美术教材是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美术教材不是知识的浓缩和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和对象,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美术教学内容是承载美术教材的母体,美术教材是美术教学内容的反应形式和集中表现。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材这个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身边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既充分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方: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之前,先给学生播放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短片,形象的展现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在水深炽热中的疾苦人民正处于一种恐怖的气氛之中,他们渴望光明和和平。
当学生欣赏完短片过后再让学生去自主的欣赏《格尔尼卡》,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内容、色彩、方法等的理解,教师播放一个关于9·11事件的短片,根据自己的感受结合新学的技法创作一幅画,大家课后交流。
这样安排的内容既结合了书本也结合了大家熟悉的事件,并把学到的技法运用于创作。
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气氛,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欣赏审美能力,也很大程度的发展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2.教师要加强欣赏方法和欣赏过程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简单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内容。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初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美术欣赏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很多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感到困惑和无趣。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浅谈几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建议。
一、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要想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础的就是了解艺术的分类和基本元素,比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艺术教材和参观艺术展览来提高自己的基本艺术知识。
二、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关键。
因此,培养对艺术的兴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提供有趣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投入和兴趣。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初中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听课或观摩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感觉和心情去感受艺术作品,并表达出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艺术品,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画廊,举办美术作品展览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日常生活。
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经典艺术作品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故事,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五、鼓励学生创新和表达个性艺术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才能。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个性。
初中 欣赏评述课教案
初中欣赏评述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述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艺术家,拓宽艺术视野。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述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 如何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述兴趣。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2. 准备相关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艺术作品,让学生自由发挥,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基本信息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的细节。
二、欣赏与评述(15分钟)1. 教师展示另一幅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自由评述。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的题材、形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欣赏和评述心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问和解答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欣赏和评述心得,让学生认识到欣赏和评述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欣赏艺术作品。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评述艺术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控制课堂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欣赏和评述。
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
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哈尔滨市铁岭小学的美术教师。
有幸参加了2011年教育部组织的,针对美术学科开展的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国培班。
在首师大学习的十余天中聆听了几位国内专家、教育家关于美术欣赏与美术教学方面的不同见解。
首师大美术学院的尚扬教授以自己的作品欣赏为主线,阐述了现当代思想演变下的美术创作与欣赏;中央美院的余丁博士非常系统的带我们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近代,以相当专业的角度与方法对欧洲的油画创作进行了欣赏;吴明娣老师以天价艺术品中书画、工艺品收藏为主线,带领我们欣赏了艺术品高端的收藏价值;我在首师大培训的第一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题,就是尹少淳教授关于《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解读,而我做了第一批的受益人。
尹少淳教授有针对性的对新的课程标准改进部分进行了解读。
面对这一次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我们会看到一些坚持和创新。
尹少淳教授在培训中主要对课程标准中重新修订的部分做了新的解释、并且对课程标准的保留部分进行了阐述。
带着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我回到了学校,结合专家的讲座和新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这一领域的修订内容,我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因此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
欣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一种审美行为,他渗透于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
有专题性欣赏,随堂欣赏;名家名作欣赏,同龄人作品欣赏等等。
美无处不在,所以欣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欣赏与评述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一、课标修订稿中理清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递进关系,主要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欣赏内容。
(一)、四个学段的内容依次是:“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
极性 , 学生在课 前乐于搜集 资料 让
2 . 罗马等 社 .011 , 主动学 在 讲授 欧 洲绘 画欣 赏谈 到 意大利 、
习、 求新 知 , 新课 学 习奠 定 良好 的基 地 名 时 , 探 为 一定 要让每 个班 级准备 一 张世界 础。教 师在 上欣 赏课 前 , 要对 学 生的搜 集 地 图 , 每 小组 至少 准 备 一个 小地 球 仪 。 让 资料 工作 给 予指导 , 学 生带着 问题 去搜 在 欣 赏课教 学 中, 让 当谈到 国外 的著名 画家 集, 避免学生漫天撒 网, 满眼是“ 。如 , 菜” 在 时 , 师应该 要求 学生在 地 图上找 出画家 教
上过 美术课 的教 师都 知道 , 农村 中学 的美术 欣 赏课要 想上好 很难 。外 因 : 一是
美 术欣 赏课对教 师 的文化 素养 提 出较高 的
解 。 如果 学 生课 前 搜 集 了资料 , 备 而 有
五 、 供 美 术 鉴 赏 , 会 鉴 赏美 提 学
帮助他 术作 品 方法 要求 ; 二是广大农村缺 乏浓厚 的艺术氛 围, “ , 么课堂上教 师再 点拨 学生 , 赏” 那 就能充分发挥 学生的 自主 性、 著名美术 理论 家和批评 家费德 门提 出 相 关 的欣 赏资料 几乎 没有 。 内因: 村 中 们答 疑解惑 , 农
教学心 得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 中美术欣赏课
口冯
摘
英
要: 如何上好 农村初 中美术欣 赏课 呢? 理 出一条 人 物 肖像 画发展 脉络 , 并将 其打 地理知识 , 并不是 要把 美术课上成历史课 、
笔 者 主 要 从 以 下 几点 谈 起 : 一 , 高教 师 的 文化 印 出来给学 生。这 样学 生在脑 海 中就会对 地理课 , 第 提 而是通过 历史、 地理 知识帮助 学生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美术欣赏课搭建了跳跃平台。
美术欣赏课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面的扩大。
把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上好,上出新意一直是困扰初中美术教师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结合自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给予正确的欣赏方法要欣赏一件美术作品,不能只是单纯的用眼去看,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联想和理解。
不论什么美术作品,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都是有限的,如作品的大小、色彩关系等。
而作品通过这些有限的形象内容所阐述的内在感情与精神却是无限的,这是美术欣赏的核心。
中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自身审美经验不够,艺术修养的不足使学生在独自欣赏一些作品时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上、观念上给予帮助和提高。
在教学时欣赏作品时,我常常要求我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欣赏“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首先要求学生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词汇来描绘对作品的直观感觉。
这样经常性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判断能力。
其次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任何作品形象的背后总蕴含着某种意义,或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是使欣赏进入深一层次的必由之路。
二、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
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
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
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
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
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限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篇1】课题: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的美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
课时:5课时第一课欣赏与评述课时:2课时(双周连上两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使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2、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与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所见到或亲自画的画,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这些造型要素极其运用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美术作品表现的艺术语言。
三、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一)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二)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线条、形状、色彩。
比较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异同,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三)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第二节3、发展阶段(一)结合欣赏,介绍线条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造型的独特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的线条的不同变化形式的造型特点。
(二)结合欣赏,介绍光影变化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造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比较。
(三)结合欣赏,介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欣赏
间进 行预 习 , 引导学 生 利用 图书 、 并 网络 等收 集与 欣赏 l
内容有 关的 资料 , 学 生做 好充 足 的准备 , 进 行欣 赏 让 再
探 索 ” “ 赏 评述 ” 美 术 教 。 欣 是
现 了 八 匹 马 , 主 要 讴 歌 了 勇往 直 前 、 斗 不 息 的 大 无 而 战
系是互 为作 用 的 , 生有 了绘 画的实 践 , 能 更好 地理 学 便
解 与 认识艺 术作 品 。 在欣赏 艺术 作品 之后 , 们 就可 而 他
以 将 作 品 的 精 华 运 用 到 自己 的 创 作 中 去 。 如 , 教 学 例 在 工 艺作 品欣 赏时 , 生表现 出了浓厚 的兴 趣 , 想 动手 学 很
Q} G辆Al eA下l 拦0 o
r 皇 - 姜 ] 擅
怠 上 初课审 美 柬 术 是一 门 必修 课 ,
践探
的 , 们 的直 觉 往往 会受 到个体 知 识和经 验 的束缚 , 他 感
受 到的 美的 成分 很有 限 。 此 , 前要给 学 生充分 的时 因 课
是 实 现 美 育 的 重 要
牲 ,不 怕 困 难 的 革 命 乐 观 主 义 精 神 和 对 未 来 美 好 生 活
的憧憬 。
此 , 赏 教学 与工 艺 美术 、 画 的 教学 并 不 是孤 立 的 , 欣 绘
欣 赏 教 学 始 终 贯 穿 在 整 个 美 术 教 学 过 程 中 ,他 们 的 关
美 术 是 人 类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与 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 此 , 术 欣 赏 又可 以 因 美 说 是 文 化 学 习 。 徐 悲 鸿 的 《 骏 图 》, 中 绝 非 简 单 表 如 八 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教学欣赏课论文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教学的欣赏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在上课时大多对绘画和手工感兴趣,然而对于只讲理论,没有动手,听起来乏味的美术欣赏课,则表现出不感兴趣,总觉得没什么可上的。
因此有些初中美术教师经常把欣赏课省略不讲,认为既然学生不听,又何必多浪费时间呢?其实,欣赏课相对于其他美术课有一定难度,欣赏首先必然包括了大量要讲的内容,教师要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熟悉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需要当多的时间去精心准备,一是要备好教材内容,二是要备好学生,要让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学生。
只有经过指导,经常去看,去了解,才能尽快地掌握对美的感知,也就是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动脑能力,必要时要求学生动口说出来,用笔写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所画的东西为何而画,画得如何,美不美,在欣赏中提高绘画技艺。
例如,我教学“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欣赏·评述)”时,主要抓住“欣赏·评述”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这里所讲的“欣赏·评述”,是指通过眼睛去观察,了解事物的形态及其特点,并说出其优点缺点。
一、请大家先观察课本中的第一幅图《在激流中前进》(220厘米×332厘米),说出它的名字、种类、作者及其年代,看看图中描绘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形态怎样,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提问、讲解: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黄河:我国境内的一条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
为此,作者曾先后到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
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必修课程。
然而,很多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会觉得无聊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欣赏,导致无法真正受到启发和感悟。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一、认真准备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需要认真准备。
首先,老师需要根据课程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包括选题、分析、讲解和任务等,而学生则应该提前了解课程主题,并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查阅相关资料,理清个人的学习目标,或者在课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
其次,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常识和美术基础。
初中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要求有一定的门槛,学生应该逐步积累并提升自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例如对于基本画法的掌握、对常见艺术流派的了解、对常见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的探究等。
最后,学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技巧。
艺术作品本身是相对独立且复杂的,有时候无法一下子理解和解读出其深意,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方法和技巧,以提升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全面分析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需要进行全面分析。
在美术欣赏课中,老师通常会带领学生进行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以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创作背景。
针对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老师和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内容和主题:学生应该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例如画面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物故事等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作品本身来了解创作的目的和背景。
2.形式和结构:美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是其展现艺术性的关键,学生应该对作品的构图、色彩、形态、材料等逐一进行分析和了解。
3.表现技法和手法: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技法是其独特的创作特色,学生应该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或时期的表现手法和技法,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三、多角度评价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艺术作品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但是其价值和意义也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评价来进行露出。
初中美术欣赏评述
专题讲座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侯令(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刘世彬(北京市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张炳安(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在新课标里,对四个学习领域是按课程的理论框架安排的。
“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是有四个元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课标》大体上以四个元素安排的,只是方法是通过教学提出的。
一、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在新《课标》里,提出的欣赏·描述领域总的目标有三点,这三点中又有许多具体的小目标,如下:◆(1)感受自然美(2)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3)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4)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5)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1)学会从多角读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3)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4)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1)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2)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3)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4)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通过这些目标,我们可以看出目标是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的。
每一个小目标都有许多应当追求的东西。
比如: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使许多教师感到不解,因为一个美术教师只把美术理解为美术技能的学习,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这次《课标》在欣赏部分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中学部分变化尤其明显。
这些变化都意味着中学的欣赏教学比以前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老师们看了也觉得有许多新的提法需要好好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这样的写法很明确,而且和我们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
比如,审美判断能力的提出就是一个新增加的内容,因为这是欣赏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还有,怎样把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画家联系起来?这次《课标》多了对画家的关注。
浅议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评价标准及实施
浅议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初中美术课程作为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而“欣赏·评述”作为美术课程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培养和考核。
本文将对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评价标准及实施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评价标准1. 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进行艺术作品欣赏和评述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发展审美能力的前提。
观察力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对作品整体的观察能力、对作品细节的观察能力、对作品情感和内涵的观察能力等。
2.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作品评述的另一个重要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评价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作品的具体特点进行描述,同时运用适当的艺术术语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能力艺术作品是复杂多变的,学生应该具备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包括形式结构分析、色彩构图分析、意义内涵分析等。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4. 观点独立性评价艺术作品时,学生的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能简单地照搬教师或其他学生的意见。
学生应该在充分观察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价。
5. 跨文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视野,能够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进行辨别和评价,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
二、实施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历史背景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艺术作品的形态和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绘画、雕塑、摄影等,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为以后的欣赏和评述提供更加丰富的表达和理解。
初中欣赏评述美术教案
初中欣赏评述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2. 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三、教学用具1. 多媒体演示设备2. 绘画作品图片3. 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 讲授新课(1)介绍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2)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欣赏绘画作品,如色彩、光线、构图、造型等方面。
(3)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和情感表达。
3.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欣赏,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作品分析。
(3)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欣赏评述方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并撰写欣赏评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和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同时,要加强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欣赏评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水平。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以素质教育为重的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将欣赏课灵活地渗透于生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也是上好欣赏课的主要方法,最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也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目的;教学实践在新课改理念下,素质教育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美术欣赏课在整个初中美术课程结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发挥着其独特的教育优势。
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的问题。
一、上好美术欣赏课,先要明确其教学目的新课改要求初中各学科都要遵循知识目的、技能目的和情感目的的教育理念,美术欣赏课也要以此为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
1.知识目的: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包括作品所采用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
a.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是指美术作品所采用的画面构图、形体、线条、透视、色彩、光影、明暗等表现手段。
它们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表现生活,并决定着作品的形式风格。
语言的表现性越突出,作品的风格性就越强,也就越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b.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是指作品运用艺术语言使画面形成的一种形式风格。
观者因为画面形式语言受到视觉冲击,从而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带动审美情趣,培养欣赏能力。
2.技能目的: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蕴,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通过它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所传递出来的深层意蕴才是作品的精髓所在。
深层意蕴包括作品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的: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感。
新课改的教育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中学美术课中的欣赏课
如何上好中学美术课中的欣赏课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美术课中的欣赏课向来是美术老师最头疼的课型,尤其是现代作品欣赏。
因为在欣赏传统作品时,由于作品的历史性,史料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传统作品相对于现代作品更易把握,而在欣赏现代作品时,由于学生的审美水平参差不齐,而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所以,上好现代作品的欣赏课相对更难,但,不管是传统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需要美术教师积极面对,做好充分的准备,美术欣赏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所以,欣赏课不是简单的欣赏,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从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现就如何上好美术课中的欣赏课谈几点建议和认识:一、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做好课前的准备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空间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在上课前把需要用到的教具、材料、教学过程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学生的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
二、增强美术欣赏课的趣味性欣赏课不是简单的“赏”,而是“欣赏”,怎么做到有“欣”而“赏”呢,有的教师出示范图后就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而学生却神情漠然,事倍却功半。
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增强课堂的趣味。
例如在讲解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的时候,可以结合画作的历史背景,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有探索的欲望,再如,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提问学生,图中的韩熙载所表现出来的慵懒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让学生先搜集画作背景,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讲解画作的由来。
三、将“作品好在哪里”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欣赏就要搞明白它的价值所在,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和建筑,拿来让大家欣赏就一定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它的美来从中得到提高,有所领悟。
课堂围绕作品的“好”展开,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欣赏。
欣赏评述教学方法
四、“欣赏· 评述”的学习目标
“读图时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必须提高公 民的欣赏水平。
二、“欣赏· 评述”教学存在问题
为什么美术教师不喜欢上欣赏课? •一讲到底,教师的独角戏(累) •贴标签式的欣赏(无趣) •讲故事式欣赏(无用) •学生评述语言单一“漂亮、栩栩如生……” 缺乏欣赏礼仪、方法 •课后学生什么都不记得了,教学效果不好呈 现……
第三学段(5~6年级)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学习目标: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 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 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第三学段(5~6年级)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2.学习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 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 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 以讨论、 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 以讨论、比较 等方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 尝试以查阅或搜 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代表作品。运用 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 感受与理解。
•要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对于初中以上学生:费德门欣赏程序
描述——观看、观察后引导学生说出作品中的视觉形象
分析——分析作品的形式因素;构图、造型、色彩、空间等
解释——探讨艺术家表达的含义,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初中美术欣赏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知识和审美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呢?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一、充分了解课程内容要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包括所要学习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等。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观画廊和美术馆、上网搜索等方式进行积累和学习。
只有了解了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
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美术欣赏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讲述一些有趣的艺术故事、进行一些互动的学习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三、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除了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初中美术欣赏课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比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通过创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而且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初中美术欣赏课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展示、互动、游戏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欣赏;可以通过互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和展示中;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画廊和美术馆,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初中欣赏评述课教案
初中欣赏评述课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美术教材内容:欣赏评述《格尔尼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格尔尼卡》,掌握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格尔尼卡》,掌握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吗?它叫做什么名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毕加索以及《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
二、欣赏作品(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格尔尼卡》,并提出问题:“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内容?你们能感受到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评述作品(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评价,例如:“这幅画的构图新颖独特,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评述,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评述进行点评,总结《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并提问:“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细节、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评述作品。
在欣赏作品环节,我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
在评述作品环节,我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美术术语进行评价,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美术术语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评述作品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教学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教学【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中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领域,“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通过解析欣赏﹒评述,理解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阐述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过程、目的。
进一步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达到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美术素养及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欣赏·评述领域;美术欣赏;美术语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中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领域,“欣赏·评述”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美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学生长大后,大部分是不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消费者”,只有少数人从事艺术创作有关的行业“艺术生产者”。
如何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热爱传统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如何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形成对文明向往的积极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就是达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
“欣赏﹒评述”解析欣赏指的是以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含义。
评述是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描述。
对作品的关注是一方面,对观众主体地位的关注也是欣赏理论的新发展。
突出学生是欣赏的主体。
评述是学生怎样描述美术作品。
不同年级的学生要不同程度的作品描述。
小学低年级,可以简单的短句进行描述,一个学生说不全,人多了,就可以把画面看全、说全;中高年级学生,就用较完整的句子,对作品进行描述,同时教师引导他们在评述时,要运用美术术语。
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快。
比如:五年级学生在上《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时,有学生这样写到:齐白石老爷爷的《荷花蜻蜓》构图十分奇特,一花两叶,穿插得十分巧妙。
尤其是几片朱红的花瓣,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荷叶间蜻蜓翻飞,俯视荡漾的微波,让人有“十里荷塘”之想。
描述中用到构图奇特、穿插巧妙、墨色掩映等美术语言。
看得出学生的审美素养在不断提高。
如何上好一堂欣赏课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
为什么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一个问号?追根究底美术的欣赏课不好上,放眼望去欣赏评述类型的课占美术教材的百分之二十,看似可有可无但我们要知道存在必然有他的道理。
一、上好欣赏课,教师需要对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二、欣赏的内容应有侧重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比重分配。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去评述,通过赏的方法,进行评述。
四、避免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味听的枯燥授课模式。
在欣赏评述类型的课里讲求方法。
五、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
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好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美术欣赏·评述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
它能运用美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上好欣赏·评述课呢,实在不容易!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深思探索,不断总结和提高。
在这里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如何上好美术·评述课。
一教师要有科学准确的认识
1.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美术教材观
美术教材是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美术教材不是知识的浓缩和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和对象,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美术教学内容是承载美术教材的母体,美术教材是美术教学内容的反应形式和集中表现。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材这个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身边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既充分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之前,先给学生播放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短片,形象的展现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疾苦人民正处于一种恐怖的气氛之中,他们渴望光明和和平。
当学生欣赏完短片过后再让学生去自主的欣赏《格尔尼卡》,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内容、色彩、方法等的理解,教师播放一个
关于9·11事件的短片,根据自己的感受结合新学的技法创作一幅画,大家课后交流。
这样安排的内容既结合了书本也结合了大家熟悉的事件,并把学到的技法运用于创作。
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气氛,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欣赏审美能力,也很大程度的发展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2.教师要加强欣赏方法和欣赏过程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简单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内容。
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关注对学生欣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立的欣赏能力,才能起到教育的引导作用,通过美术欣赏·评述课的熏陶,让学生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欣赏的方法有很多种,用什么样的方法欣赏取决于欣赏的对象和学生的实际欣赏水平。
因此教师要常摸索,应该用什么有效的欣赏方法来达到欣赏的目的。
比如:在欣赏·评述《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时,我就注重了欣赏方法和欣赏过程的培养。
整体采用感受——描述——分析——理解——评价的欣赏·评述过程和自主欣赏与提问教学结合的方式。
具体做法: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唐朝的兴衰历史和唐代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材料。
在欣赏·评述课导入部分就是对学生的课前了解作一个检查,从而也就让学生多角度的认识唐朝,对唐朝的艺术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在感受阶段,老师让学生自主欣赏后,提问:“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捣练图》,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老师组织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感
受。
在描述阶段,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欣赏,注意对人物的动作、姿态、形态、神态进行观察,尤其要注重细节,并提问:“你在画卷中看到了哪些内容?”老师组织学生代表发言。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没有观察仔细的地方要提出来作为补充。
在分析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前两个过程的联系,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作品是通过什么给你前面的感受的呢?”在学生前面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更要观察学生的实际反映,有必要的话可以作一定的提示。
而后,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分析。
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帮助学生准确分析,以便学生理解。
在理解阶段,提出问题:“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要归纳和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现实。
在评价阶段,提问:“你对这副绘画有什么评价,你喜欢吗?”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和语言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二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
教师在上这节欣赏·评述课之前,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实际美术欣赏水平和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易冲动和叛逆,自我认知能力薄弱和认知要求强烈有很大的矛盾。
因此教师就要在欣赏·评述课时,要给学生创造适合当节课的良好和谐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主动的欣赏和评述,教师注意引导。
这样学生既通过自己的欣赏发现了美术的美,陶冶了情操,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在语言的表达中锻炼了美术评
述能力,大大的获得了成就感,增强自信,更利于美术课的开展。
2.教师要衡量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
“凡事预则立”,教师虽然备好课,但是学生的真正的实际欣赏能力和经验和老师的了解和估计或多或少会又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虽然充分了解了学生,但是还是要预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预想遇到突发的情况怎么去处理。
这样才不仅仅是上欣赏·评述课,而是上好欣赏·评述课。
比如在评述的时候出现了冷场怎么办。
出现了冷场或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或者帮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或者提示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评述等。
具体什么办法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
三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1.突破传统教学,利用新型课开展欣赏·评述课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大多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解和介绍,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过程。
在教师的“讲赏”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书本,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术欣赏·评述课更是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的直接参与,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才能使学生在直接的参与活动中激发欣赏的情感,获得深刻的体验。
学生直接参加欣赏评述获得的直接感受直接经验,肯定比听老师讲解的间接经验要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得多,印象也要深刻得多。
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因而教师就要贯彻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达到乐
于学习的境界。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样的课堂才是一堂质量高的课堂。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和谐、快乐的欣赏评述气氛,创造直接欣赏评述的机会。
我常常采用自主欣赏交流评述法,问答交流评述法,分组讨论交流评述法以及三者相结合的方法。
要采用什么方法最合适,既要看欣赏的内容和深度,还要看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讲《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课时,内容涉及美术的分类,难度不大。
一般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都基本能达到教学要求。
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因而我采用学生自主欣赏,分组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但对教师的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对出现由于讨论而导致场面有些混乱的情况要有预想的解决办法。
具体做法如下:课前请学生广泛了解身边的美术作品,并收集一些美术作品。
上课的时候带领大家观看课件中的第一部分:美术展览馆。
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如色彩、明暗、构图、重点观察材料)自主观看、欣赏。
在美术展览馆课件部分给学生提供了25张美术作品,涉及到美术的四大分类作品以及各门类的一些创作材料和工具。
除了能体现美术的分类和材料有关,还融合了美术与时代特色,美术与社会影响,美术与自然的一些延伸问题。
学生在美妙的轻音乐背景中,尽情的欣赏,感受作品的美感,体会作品的内涵,提炼作品的材料。
自主欣赏完毕以后,分组让学生看书,特别是带有蓝色圆点的门类及材料,然后组内讨论美术的分类与材料的关系。
接下老师组织让每一组派一名
代表阐述本组的看法,这样组间就进行交流了。
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补充归纳总结。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
最后让学生对自己带来的作品欣赏,并指出其是什么材料的,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类。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我的这一堂欣赏评述课是非常成功的。
学生不仅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初一的学生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非常快乐轻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十分充分,视野开阔,感受深刻,知识掌握牢固。
2.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欣赏美、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创造力,我适时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3.利用当地的乡土美术资源
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而地方特色正是体验人类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之所在。
比如欣赏到雕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我们这里很具有特色的竹雕,再与其他地方的雕刻比较,从而培养学生保持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美术欣赏·评述课是美术学习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有着深刻的意义,在审美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术欣赏评述是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艺术心理活动。
要上好欣赏·评述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
通过我几年认真的实践,我总结出了只要协调了以上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灵活把握,就会上出一堂高质量的欣赏·评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