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镀镍、铬技术条件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doc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c877db904b73f242336c5fc6.png)
金属零件镀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件镀覆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零件上进行铜、镍、装饰铬(镍+铬和铜+镍+铬)、银、锌、锡、化学镀镍表面镀覆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55-1997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5270-198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T12306-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GB/T12332-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12333-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16921-1997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 射线光谱方法GB/T9799-1997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9800-88电镀锌和电镀隔层的铬酸盐转化模GB/T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9797-1997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13913-92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分类3.1 术语3.1.1 主要表面指工件上某些已镀覆或待镀覆的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作的外观和(或)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表面,如孔内部、深凹处等,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按规定厚度镀覆时应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上注明。
3.1.2 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工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厚度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 分类3.2.1 按不同金属覆盖层分为:电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锌、镀锡。
3.2.2 按零件大小分为:大零件——每件表面面积 1 平方分米以上;中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1 平方分米;小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 平方分米以下。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4fb8d680203d8ce2f2462.png)
编制: 校对: 标准检查: 审定: 批准: 受控标识:镀铬技术条件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主要零部件镀铬前后的质量要求,电镀后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防护装饰性镀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2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2.3 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2.4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层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2.5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样的评级2.6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2.7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 电镀件外观类别及镀层体系表示方法3.1 电镀件外观类别A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十分容易看见,装饰价值很高的部位。
包括:方向把管、后货架、保险杠、前照灯、转向灯、后视镜、仪表、装饰件、减震器、刹把等零部件主视面。
B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容易看见,装饰价值较a级稍低的部位。
包括:标牌、平叉护板装饰件等零部件。
C类对成车自然观察不容易看见,装饰价值低或无装饰价值的零部件。
3.2 镀层体系分类及表示方法3.2.1常用镀层的种类及简化表示的含义见表1。
表13.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1 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1.2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经电镀前处理和进行抛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明显的凹坑,难以抛磨掉的腐蚀点,砂轮打磨伤痕及模具拉伤痕迹等。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36c6d669dc5022abea0037.png)
Q/DFL电镀镍层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 for Nickle Electroplating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修订了《电镀镍层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刘立炳、刘晔红。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铁或其它金属(例如黄铜)基体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的方法获得的镍层。
本标准不包括作为装饰镀铬层底层的镍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总成电镀镍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0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T 593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GB/T 6462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T 1137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3 术语3.1 工作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图纸上指定镀镍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
3.2 厚度镀层厚度是指在工件的工作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4 镀覆层的表示方法4.1 通用镀覆表示方法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覆层特征·后处理对于电镀镍可以是: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4.2 铁基体上电镀镍表示方法如果基体材料是铁,可以省略表示符号及其隔离符号“/”。
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的技术条件(共4页)
![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的技术条件(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cd71e09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4.png)
使用条件号
使用环境恶劣程度
事例
4
特别恶劣环境
汽车外部零件,如散热器格栅等
3
恶劣环境
汽车外部零件,如装饰条、天线等
2
一般环境
汽车内部零件,如座椅头枕支杆等
注:
装饰性电镀层分级号按GB 12600-90和QC/T 625-1999。钢铁基体与塑料基体的分级号见表2。
表2 装饰性电镀层的分级号
微裂纹可以不经预处理直接用100倍的金属显微镜以反射光或斜射光观察,如果有争议则要先用铜沉积法显示裂纹,微孔一定要用铜沉积预处理。铜沉积预处理的方法参见GB 9797的规定。
镀层的结合强度
按GB 5270-85的热震试验或磨、锯试验进行镀层结合强度的测定(或双方协商确定),经试验后,镀层与基体、镀层与镀层之间不应出现分离。
GB 4955-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 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 6460-86 金属覆盖层 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 6461-86 金属覆盖层 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 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横截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3
主要表面 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以下简称汽车用装饰性电镀层)镀覆前后的规定表面,此表面对镀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极为重要。
最小厚度 在镀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
14
本技术条件号
基体材料和表明镀层服役环境的使用条件号或所需特定镀层的分级号
如果只提供基体材料号和使用条件号,而未提供镀层分级号,供方可以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题下确定。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共10页文档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共1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3e33c96e009581b6ad9eb24.png)
编制:校对:标准检查:审定:批准:受控标识:镀铬技术条件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主要零部件镀铬前后的质量要求,电镀后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防护装饰性镀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2 GB/T 4955-2019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2.3 GB/T 4956-2019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2.4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层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2.5 GB/T 6461-2019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样的评级2.6 GB/T 10125-2019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2.7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 电镀件外观类别及镀层体系表示方法3.1 电镀件外观类别A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十分容易看见,装饰价值很高的部位。
包括:方向把管、后货架、保险杠、前照灯、转向灯、后视镜、仪表、装饰件、减震器、刹把等零部件主视面。
B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容易看见,装饰价值较a级稍低的部位。
包括:标牌、平叉护板装饰件等零部件。
C类对成车自然观察不容易看见,装饰价值低或无装饰价值的零部件。
3.2 镀层体系分类及表示方法3.2.1常用镀层的种类及简化表示的含义见表1。
表13.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1 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1.2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经电镀前处理和进行抛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明显的凹坑,难以抛磨掉的腐蚀点,砂轮打磨伤痕及模具拉伤痕迹等。
汽车行业电镀工艺技术简介
![汽车行业电镀工艺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5b77a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汽车行业电镀工艺技术简介1. 引言汽车行业中的电镀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金属膜,不仅可以提升零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光泽度,还可以增加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行业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并对其工艺流程、应用范围和相关优缺点进行简要说明。
2. 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2.1 镀铬镀铬是汽车行业中最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之一。
通过在零部件表面镀一层金属铬膜,可以显著提升零部件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镀铬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表面处理、电解洗净、酸洗、酸洗中和、电镀、水洗、脱漆、沉积、喷漆和烘干等步骤。
2.2 镀镍镀镍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通过在零部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的镍层,可以提升零部件的耐磨性和防锈性。
镀镍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表面准备、酸洗清洁、水冲、电解净化、活化处理、预镀处理、电解镀镍、水冲洗、收集废液和废水处理等步骤。
2.3 镀锌镀锌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通过在零部件表面形成一层锌层,可以显著提升零部件的耐腐蚀性。
镀锌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表面清洁、酸洗、活化、电解洗净、预镀、电镀、烘干和终检等步骤。
2.4 镀铜镀铜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技术,通过在零部件表面形成一层铜层,可以提升零部件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镀铜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表面清洁、酸洗、活化、水冲洗、电解铜、水冲洗、酸洗、水冲洗、烘干、喷漆和终检等步骤。
3. 应用范围及优缺点3.1 应用范围汽车行业中的电镀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零部件,如车身、车门、车轮等。
通过电镀工艺技术,可以提升这些零部件的外观质量、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2 优点•提升外观质量:电镀工艺技术可以使汽车零部件表面光滑平整,增加光泽度和反射性,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
•增加耐腐蚀性:电镀工艺技术形成的金属膜可以起到防止零部件被腐蚀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增加耐磨性:电镀工艺技术形成的金属膜可以提高零部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减少磨损和损坏。
大众汽车标准_TL 203 电镀Ni-Cr镀层
![大众汽车标准_TL 203 电镀Ni-Cr镀层](https://img.taocdn.com/s3/m/c3731481e53a580216fcfe6a.png)
按 DIN EN 12540 实例 Fe//Ni10b/Crr, Zn//Cu8/Ni10b/Crr
Fe//Ni25d/Crmc, Fe//Cu20/Ni25d/Crmc Fe//Cu20/Ni25d/Crmp
2 标记
见 VW 137 50, 2 条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钢、铜和铝材零部件以及锌压铸金属所进行的装饰性电镀 Ni-Cr 镀层规定 了技术要求.电镀分开进行,防护方式见表 1.
防护方式 Ofl – f350
Ofl – f620 Ofl – f650
表1 用处 具有适度腐蚀应力的内室零部件 例如车把手,推入器等 具有较高腐蚀应力的外部零部件
电镀镍镀层和镍铬镀层,铜镍镀层和铜镍铬镀层 金属镀层和氧化层 – 镀层厚度测定;显微镜方法 金属镀层,镀层厚度测定;阴极溶解的电量分析方法 油漆和涂料;网格法试验 金属的母体金属上金属镀层;电镀和化学镀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概述
金属镀层/镀层测量/X 射线荧光法
4
试验说明
为了检测多微孔性,最好采取下面的工艺过程:
电镀 Ni – Cr 镀层 表面防护层技术要求
TL 203
共4页 第 4 页
— 在 10 A/dm2 情况下,阴极脱脂 1 ~3 min,用 10%的硫酸酸洗 30 s. — 内直径为 6 mm 的铜环,其表面在电解液作用情况下的极化强度:
Ⅰ 电解液组成:
铬镀层结构,
裂缝不渗透的,或无气
孔的,按 DIN EN 12540
附录 E
随意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0 ~ 800)裂缝/cm
>10 000 气孔/cm2 按4条
镀铬试验要求
![镀铬试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246445b360cba1aa811dac3.png)
镀铬试验要求镍-铬与铜-镍-铬装饰电镀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件(钢铁基体或塑料基体)上镍-铬与铜-镍-铬装饰电镀层得要求。
规定了汽车上使用得镍-铬与铜-镍-铬装饰电镀层得厚度、外观、结合强度、防腐性能等得检测及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外饰件表面得装饰性镍-铬与铜-镍-铬电镀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得条款通过本标准得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得条款。
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得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得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得最新版本。
GB 4955-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与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GB 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得覆盖层腐蚀试验后得电镀试样得评级GB 6462-86 金属与氧化物覆盖层横截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12600-90 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GB/T 97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与铜+镍+铬电沉积层GB/T 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GB/T 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T 13911-92 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表示方法QC/T 625-99 汽车用涂镀层与化学处理层DIN 50017 Condensation water test atmospheres3 术语3、1主要表面汽车用装饰性镍-铬与铜-镍-铬电镀层(以下简称装饰性电镀层)镀覆前后得规定表面,此表面对镀件得外观与(或)使用性极为重要。
3、2最小厚度在镀件得主要表面上所测得得局部厚度得最小值。
4 需提供给供方得信息4.1 本标准规定得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
4.2 基体材料与表明镀层服役环境得使用条件号或所需特定镀层得分级号如果只提供基体材料号与使用条件号,而未提供镀层分级号,供方可以在满足产品要求得前题下确定。
汽车产品 零部件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汽车产品 零部件电镀铬层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aaf34169eae009581beca8.png)
三层
底层(s)
>8
中间层(高硫)(b)
—
<0.005 >0.15
≥60 —
≥50 10
面层(b)
—
>0.04 和<0.15
≤40
≤40
1) 伸长率的试验方法按GB/T 9798—1997 的附录B。 2) 规定镍层的含硫量(质量百分比)是为了说明所用镀镍溶液的种类。还没有简单的测量镍层含硫量的方法, 但 是按GB/T 9798—1997 的附录D规定的任何一种方法,采用专门制备的试样,可予精确测量。 3) 按GB/T 6462 的规定,制备镀层的横断面、抛光和浸蚀后,用显微镜测定和鉴别多层镍之间的厚度比和种类。
镀覆层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μm。厚度数字标在镀覆层名称之后,该数值为镀覆层厚度 范围的下限,必要时,可以标注镀层厚度范围。 5.1.5 镀覆层特征
镀覆层特征表示符号见表 1。
2
Q/FT B019—2006
表 1 镀覆层特征表示符号
特征名称 光亮 半光亮
符号 b s
特征名称 暗 缎面
符号 m st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定义见 Q/FT B018—2006 的 3.1~3.3。
4 电镀前零部件质量的规定
1
Q/FT B019—2006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应符合 Q/FT B018—2006 中第 4 章的有关规定。
5 镀铬层
5.1 零部件镀铬层的表示方法 零部件镀铬层按图 1 顺序组成一组符号表示。 □/□·□□□·□ 后处理 镀覆层特征 镀覆层厚度 镀覆层名称 镀覆层方法 基体材料 图 1 零部件镀铬层的表示方法
注: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规定的镀层的最小厚度要求只适用于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的主要表面部分。
汽车零部件镀镍、铬技术条件
![汽车零部件镀镍、铬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98642ced630b1c59eeb570.png)
汽车零部件镀镍、铬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型汽车的零部件经电镀装饰镍、铬及镀硬铬后的质量要求,以及电镀前后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型汽车金属和塑料零件的防护装饰性镀铬、镀硬铬。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1379-1989 金属覆盖层金属用铬电镀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镀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条件下,在作为阴极的金属制品表面或表面具有导电层的非金属表面上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金属覆盖层的过程。
3.2主要表面指零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4电镀分类4.1外观件——镀装饰铬组装后十分容易见到,装饰价值很高的部分。
包括:格栅组件,后牌照灯饰板,标牌,车门外扣手,内门拉手,车轮螺母,紧固螺栓,安全带扣手,手刹按钮等。
4.2耐磨件——镀硬铬增加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的部分。
包括:减震活塞拉杆,发动机活塞环刮片环外园等。
5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5.1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5.1.1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5.1.2焊接件的焊点、焊缝均要求饱满、圆滑,无气孔、无漏焊、假焊、焊裂、焊穿、无药皮、飞溅、焊瘤。
焊缝应清理至无氧化皮、无溶渣。
5.1.3零件表面不得有经前处理和机械研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严重的碰凹、碰伤、严重锈蚀、热轧氧化皮、裂纹等。
适合汽车配件电镀工艺要求的光亮镍电镀工艺
![适合汽车配件电镀工艺要求的光亮镍电镀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d2b27e043323968001c92aa.png)
光亮镍光剂哪家好?Unimirror NBE-628 镜牌光亮镍电镀工艺是由汇利龙科技专门为耐腐蚀性要求高的铜镍铬功能性电镀制程而研发。
NBE-628光亮镍添加剂所用的中间体全部从德国引进,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光亮镍电镀工艺水准。
由SMB-606 半光镍电镀工艺、NBE-628光亮镍电镀工艺和NF-609镍封电镀工艺组成的Unimirror镜牌功能性多层镍电镀工艺体系,特别适用于汽车配件、卫浴等对耐腐蚀性要求极高的产品的功能性电镀加工。
➢Unimirror NBE-628 镜牌光亮镍电镀工艺性能简介Unimirror NBE-628 镜牌光亮镍电镀工艺为全套引进德国中间体研发成功的最新一代光亮镍电镀工艺,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光亮镍电镀工艺水准。
其工艺特性如下:1.具有极佳的分散能力和优越的填平性能,出光迅速,沉积速度快;2.走位性能卓越,低区分散能力优异,延展性能极佳,专门为耐腐蚀性要求高的铜镍铬功能性电镀而设计,特别适用于卫浴、汽车配件等复杂工件之光亮镀镍;3.工艺非常稳定,杂质容忍度高,操作范围广,容易操作及维护;4.镀层白亮柔软,应力小,后加工适应性好;5.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铁、黄镍、锌铝合金及塑料等基材。
挂镀、滚镀通用。
➢Unimirror NBE-628 镜牌光亮镍电镀工艺开缸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参考值控制范围硫酸镍氯化镍硼酸NBE-628主光剂NBE-628柔软剂NBE-628湿润剂PH 值温度电流密度搅拌方式过滤260 克/升45 克/升40 克/升0.5毫升/升6 毫升/升1毫升/升4.555 °C2安培/平方分米空气或机械搅拌连续过滤200-300 克/升35-60 克/升35-50 克/升0.2-1.0 毫升/升5-10毫升/升1-2毫升/升4.2-4.852-60 °C1-8安培/平方分米➢Unimirror NBE-628 镜牌光亮镍电镀工艺镀液配置方法1.加入约2/3槽去离子水于预备槽中,加热至60-70℃;2.加入所需之硫酸镍、氯化镍和硼酸,搅拌至完全溶解;3.加入碳酸镍,调整PH值至5.2;4.加入 2克/升活性碳,空气搅拌至少1小时,静置至少4小时5.然后过滤, 用泵抽到已清洁好的镀槽内,加去离子水至规定体积;6.开启温控系统和过滤循环系统,维持镀液温度在52-60℃的工艺范围内;7.检查镀液PH值,调整到4.5的工艺范围中值;8.用瓦楞板小电流(0.55安培小时/升镀液)电解约12小时,电解时开启弱空气搅拌;9.按工艺标准要求加入所需之NBE-628 柔软剂、主光剂与湿润剂,循环约30分钟后即可开始试镀。
(整理)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
![(整理)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162c23fe4733687e21aa73.png)
编制:校对:标准检查:审定:批准:受控标识:镀铬技术条件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主要零部件镀铬前后的质量要求,电镀后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防护装饰性镀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2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2.3 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2.4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层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2.5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样的评级2.6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2.7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 电镀件外观类别及镀层体系表示方法3.1 电镀件外观类别A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十分容易看见,装饰价值很高的部位。
包括:方向把管、后货架、保险杠、前照灯、转向灯、后视镜、仪表、装饰件、减震器、刹把等零部件主视面。
B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容易看见,装饰价值较a级稍低的部位。
包括:标牌、平叉护板装饰件等零部件。
C类对成车自然观察不容易看见,装饰价值低或无装饰价值的零部件。
3.2 镀层体系分类及表示方法3.2.1常用镀层的种类及简化表示的含义见表1。
表13.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1 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1.2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经电镀前处理和进行抛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明显的凹坑,难以抛磨掉的腐蚀点,砂轮打磨伤痕及模具拉伤痕迹等。
4-装饰性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4-装饰性电镀铬层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b254275901020207409c73.png)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标准
Q/DFLY1019-2007
装饰性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Decorative Chromium Plating
2007-02-01 发布
2007-02-01 实施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发布
Q/DFLY1019—2007
前言
本标准根据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制订。 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刘立炳。
复合标记就是用一系列有特定意义的英文字符(代表一种符号或标记)和数字来表示表面处理工艺 及技术要求。其中,“符号”是用来表示材料的,一般使用国际上通行的表示符号或容易识别的表示符 号,例如“Cr”表示铬,“DCr”表示装饰铬。而“标记”是用来表示工艺方法的,例如“EP”表示电 镀,“B”表示防眩处理。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等级·特殊处理要求 其中“·”的标记只出现在“镀覆方法”和“镀覆名称”之间,其它几处省略。
4.2 基体材料的表示符号 金属材料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常用的基体材料如下 : · 钢铁,用“Fe”表示 · 锌或锌合金,用“Zn”表示 · 铝或铝合金,用“Al”表示 · 铜或铜合金,用“Cu”表示 · 塑料,用“PL”表示 · 不锈钢,用“St”表示
级 镍 镍封 铬 镍 高应力镍 铬
镍
铬
1 13
有 0.15 10
有
0.15 10
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技术要求
![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a1b62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1.png)
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技术要求首先,实验室设备方面,需要配备先进的电镀和涂装设备。
对于电镀
来说,需要有电镀槽、电源、搅拌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并且需要具备
镀液过滤、镀液调配和镀液维护等功能。
对于涂装来说,需要有喷涂设备、喷枪、隧道烘干设备、烘箱以及涂装腔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涂料和辅助材料。
此外,还需要有对电镀和涂装效果进行检测的设备,如厚度计、细度
计等。
其次,实验方法方面,需要有完善的实验步骤和技术要求。
在进行电
镀实验时,需要确保镀液配比和温度的准确控制,保证电镀件的质量。
在
进行涂装实验时,需要控制喷涂的厚度和均匀性,保证涂装件的外观和性能。
此外,还需要有对电镀和涂装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如厚度测量、耐腐
蚀性测试等。
最后,实验环境方面,需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确保
实验过程中有机废气和溶剂的排放符合环境要求。
同时,还需要有恒温恒
湿的实验室环境,确保电镀和涂装过程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
此外,实
验室的材料和仪器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
不良影响。
总之,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的先进性、
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环境的安全性,这些要求旨在保证实验过程和结
果的可靠性,并且符合相关的质量和环保标准。
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要求,对于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qftb018零部件电镀层技术条件
![最新qftb018零部件电镀层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d94b875727a5e9846a6148.png)
Q F T B0182006零部件电镀层技术条件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汽车产品零部件电镀锌层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分发日期:2006年08月13日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电镀前零部件质量的规定 (2)5镀锌层 (2)6对镀层的要求 (6)7自制螺纹紧固件镀层厚度的规定 (7)8提高抗腐蚀性的工艺措施 (8)9镀层性能试验方法 (9)10检验规则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基体材料和镀覆方法符号 (1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福田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为保证电镀锌零部件的质量,明确了镀层的性能要求、进货检验规则等内容。
同时兼顾产品定位的不同,对用于不同类别的产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本标准是对Q/FT B018-2000《车辆和农业装备零部件电镀锌层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Q/FT B018-2000相比,有如下技术差异:——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不再包括农业装备,摩托车产品;——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名称作了修订;对文件的格式作了调整;——在4.1中增加了“手指纹”一项,在4.6中增加了“酸洗处理”一项;——取消了热镀锌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产品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宝生、李恒富。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产品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FT B018-2000。
汽车产品零部件电镀锌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低速货车及运输型拖拉机),发动机产品零部件电镀锌层的镀层要求及表示方法、自制螺纹紧固件镀层的规定、提高抗腐性能的工艺措施、必须满足的质量指标、镀锌层性能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ksr0013(2019)完稿 汽车零部件的电镀通则.doc
![ksr0013(2019)完稿 汽车零部件的电镀通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d0ab71a551e79b896902261f.png)
ksr0013(2019)完稿汽车零部件的电镀通则KS汽车零部件旳电镀通那么KSR0013:2001产业标准审议会审议2001年5月18日修订韩国标准协会发行ICS25.220.40;43.040.60韩国产业标准KS汽车零部件旳电镀通那么R0013:2001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以下简称为零部件〕旳金属材料表面旳防腐蚀、防水、装饰为目旳旳电镀(1)〔以下简称为镀金〕旳通那么。
备注〔1〕本标准不适用于磁触媒型镀金。
2.引用标准以下引用标准由该标准引用,且构成该标准旳一部分。
该引用标准适用于其最新版旳标准。
KSA0073氙标准白色光源KSD0022电镀记号旳标记方法KSD0246镀金厚度试验方法KSD0254镀金旳密封性试验方法KSD8302镍金属及镍镀金KSD8317电镀用语KSD8334镀金旳耐蚀性试验方法KSD8343塑料上旳装饰性电镀3.定义在本标准中涉及到旳用语定义除KSD8317以外,以以下内容为准。
a)车内汽车内部旳零部件直截了当或间接不受风、雨淋。
即使零部件位于车体内部,假如其部分直截了当或间同意风、雨淋时,那么视为车外。
b)车外车外是指零部件位于汽车车身外部,直截了当或间同意风、雨淋。
即使零部件位于车体内部,假如其部分直截了当或间同意风、雨淋时,那么视为车外。
c)有效面在零部件用途方面较为重要旳表面,特指符合以下条件旳情况:1〕使用状态当中较为常见旳表面2〕容易磨损或容易出现裂缝旳表面3〕腐蚀或生锈造成功能变化旳表面4〕通常能够用手触摸到旳表面4.镀金旳种类及记号4.1镀金旳种类和材料镀金旳种类按照材料旳种类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R0013:2001备注〔2〕镀金旳记号以KSD0022为准,只是也能够使用[]内标记旳记号。
备注镀金旳种类以最终镀金种类为准。
4.2使用环境旳等级镀金零部件旳使用环境如表2所示,共分为4个等级:4.3镀金旳形态镀金种类所对应旳镀金形态〔3〕和记号如表3所示进行分类:备注〔3〕相同种类旳镀金当中,性质、形态、方法不尽相同旳镀金〔KSD0022〕。
镀铬试验要求
![镀铬试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a71ec4f804d2b160b4ec06f.png)
镀铬试验要求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件(钢铁基体或塑料基体)上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要求。
规定了汽车上使用的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厚度、外观、结合强度、防腐性能等的检测及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外饰件表面的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4955-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GB 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截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12600-90 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GB/T 97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 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GB/T 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T 13911-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QC/T 625-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DIN 50017 Condensation water test atmospheres3 术语3.1主要表面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以下简称装饰性电镀层)镀覆前后的规定表面,此表面对镀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极为重要。
3.2最小厚度在镀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
4 需提供给供方的信息4.1 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
4.2 基体材料和表明镀层服役环境的使用条件号或所需特定镀层的分级号如果只提供基体材料号和使用条件号,而未提供镀层分级号,供方可以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题下确定。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
![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4fb8d680203d8ce2f2462.png)
编制: 校对: 标准检查: 审定: 批准: 受控标识:镀铬技术条件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主要零部件镀铬前后的质量要求,电镀后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防护装饰性镀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2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2.3 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2.4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层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2.5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样的评级2.6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2.7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 电镀件外观类别及镀层体系表示方法3.1 电镀件外观类别A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十分容易看见,装饰价值很高的部位。
包括:方向把管、后货架、保险杠、前照灯、转向灯、后视镜、仪表、装饰件、减震器、刹把等零部件主视面。
B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容易看见,装饰价值较a级稍低的部位。
包括:标牌、平叉护板装饰件等零部件。
C类对成车自然观察不容易看见,装饰价值低或无装饰价值的零部件。
3.2 镀层体系分类及表示方法3.2.1常用镀层的种类及简化表示的含义见表1。
表13.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1 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1.2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经电镀前处理和进行抛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明显的凹坑,难以抛磨掉的腐蚀点,砂轮打磨伤痕及模具拉伤痕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零部件镀镍、铬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型汽车的零部件经电镀装饰镍、铬及镀硬铬后的质量要求,以及电镀前后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型汽车金属和塑料零件的防护装饰性镀铬、镀硬铬。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11379-1989 金属覆盖层金属用铬电镀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镀
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条件下,在作为阴极的金属制品表面或表面具有导电层的非金属表面上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金属覆盖层的过程。
3.2主要表面
指零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4电镀分类
4.1外观件——镀装饰铬
组装后十分容易见到,装饰价值很高的部分。
包括:格栅组件,后牌照灯饰板,标牌,车门外扣手,内门拉手,车轮螺母,紧固螺栓,安全带扣手,手刹按钮等。
4.2耐磨件——镀硬铬
增加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的部分。
包括:减震活塞拉杆,发动机活塞环刮片环外园等。
5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
5.1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
5.1.1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5.1.2焊接件的焊点、焊缝均要求饱满、圆滑,无气孔、无漏焊、假焊、焊裂、焊穿、无药皮、飞溅、焊瘤。
焊缝应清理至无氧化皮、无溶渣。
5.1.3零件表面不得有经前处理和机械研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严重的碰凹、碰伤、严重锈蚀、热轧氧化皮、裂纹等。
5.1.4零件经研磨后主视面应无擦花、划伤、碰凹等缺陷,不能带磁性。
5.2塑料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
5.2.1应尽可能选用优质的电镀级的塑料制作零件,零件成型后应放置24小时才能进行电镀。
5.2.2零件表面应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一致。
不允许有收缩痕迹、气泡、气丝、裂纹。
5.2.3在清除零件的浇口飞皮时,不允许有明显的修锉痕迹和划伤痕迹遗留在主视面上。
6保护评级(R P)与外观评级(R A)
保护评级(R P)与外观评级(R A) 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
7、镀层体系及质量要求
镀层体系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8零件电镀后的质量要求
8.1电镀外观要求及检查基准见表3
镀层与镀层之间、镀层与基体金属之间应结合牢固,各层之间不得起皮、起泡、龟裂。
9零件电镀后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9.1抽样
按公司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9.2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下距离0.5m观察应符合表2的规定。
9.3结合力检验
9.3.1在外观合格的零件中抽样,按下列方法进行结合力检查。
9.3.1.1划网格试验
用锐利的钢质划刀,相距2mm划网格深至基体,如果在各线之间的任一部分覆盖层从零部件上剥落,则结合力不合格。
9.3.1.2锉刀法
用锉刀锉后,锉痕边缘无铬层撕裂、起皮现象。
9.4电解测厚
9.4.1在外观、结合力合格的产品中,抽样做电解测厚,从镀层厚度、镀层间电位变化曲线判定镀层体系属几镍铬,厚度和电位差。
9.4.2检验方法
按GB/T 4955-1997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测量。
要求电解侧厚仪测量精度在±10%范围内,电位测量精度±10%。
9.4.3镀层厚度测量的部位应选择零部件主视面上相对中间的任意点。
9.5零(部)件耐蚀性能试验
9.5.1在外观和镀层结合力检测都合格的零(部)件中抽样送作盐雾试验。
三个月内覆盖所有品种及相应供货方。
9.5.2依据GB/T 10125-1997进行CASS试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
依据GB/T 6461-2002进行评定。